:::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代毛傳鄭箋比興說《詩》研究
作者:林菁菁
作者(外文):Jing-Jing Li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詩經比興毛傳毛詩箋漢代詮釋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1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其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就「問題意識的導出」、「研究範圍與文獻資料的運用」、「研究方法理論基礎與步驟說明」三項,敘述「為何」與「如何」處理漢代毛傳鄭箋比興說《詩》此一研究論題。主要從經學與文學研究取向的檢討,反省當代「詩之比興」研究論題的基本視域與框架,及其研究的定位和價值。
第二章:爬梳先秦的文獻史料,論「詩教」觀念是如何被建立起來。漢代毛傳鄭箋說詩、注詩的活動,其目的動機在嘗試找尋聖人製作經典本義,發揚孔子詩教理念,在政治文化場域上,用於漢代之經世致用。
詩之「溫柔敦厚」觀念,在先秦兩漢的詩文化之中極其重要。此一章節,通過探索先秦至兩漢詩教觀念演進歷程後發現,詩教所關涉層面,不僅在經學層面或士大夫政治領域上的運用,更包含人的存在價值與實踐問題。
第三章:深入《毛傳》標興的一一六首詩作進行分析,並進行類型上的分類。探論《毛傳》在哪些自然事物上標興,並製作比興取象取義表。通過西漢前期的說詩代表作品《毛傳》,探論其如何建立比興的類型化思維,並一併探討《毛傳》說詩之詮釋手法及特色。
第四章:《毛傳》建立了比興類型化思維之後,東漢鄭玄作《毛詩箋》在語言詮釋上,進一步落實《毛傳》所開出比興類型思維的意義。此章焦點則主要在討論,鄭玄說詩如何著墨於運用本事與史事,解開詩之「比興符碼」意義。
第五章:探問鄭玄說詩之詮釋手法。鄭玄說詩,經常以興喻的手法來解釋詩之比興意義。本章就鄭玄解釋興義之詮釋手法,以若干首實際作品為例,探問物象譬喻的原則。
第六章:結論,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nd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
Chapter I: This chapter emphasizes on three major topics: 1) Cause of problem awareness, 2) scope of the study and use of literature reference and 3) description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and discuss on "Why"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study of Mao’s Edition of the Book of Poetry‘s poem, “Compare and Speak” in the Han Dynasty. The main approach is to analyze scriptures and literatures, to compare the fundamental and framework of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topics on “ Classic of Poetry” and to portray the main research focus and value of the study.
Chapter II: The literature study of in Pre-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portray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rception in “teaching of poetry.” As of today, Mao’s Edition of the Book of Poetry’s poem has been useful for various purposes, such as creating classic notes of the Saints, spreading the belief of the Confucius, and guiding us in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In the concept of the poem Shijiao,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poetic cultures of in Han Dynasty In this chapter, through exploring the progress in the concept of in Han Dynasty,we will realize that the teaching is not only useful in the scripture study and political culture but it also fully depicts the value for one’s existence and practice.
Chapter III: There is an in-depth analysis about the notes of the 116 poems in the "Mao Biography." All 116 poems are categorized in different types. Further, there is an examination in the notes made on natural objects and bixin means. Through the remarkable piece of the early West Han “Mao Biography” we establish the types of bixin means and also its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IV: After establishing the types of bixin means and also its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o Biography," Zheng Xuan’s from the East Han wrote “Mao’s Edition of the Book of Poetry”which further enhanced bixin types. This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how Zheng Xuan’s applied the use of skill and history events together to decode the meaning of bixin means”
Chapter V: Examine closely into the techniques used in Zheng Xuan’s idea in his supplementary notes. Zheng Xuan often used the technique of xing means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bixin means. This chapter shows how Zheng Xuan’s explained the method of xing means by using the examples of existing pieces to inquire the principles of similes in objects.
Chapter VI: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findings of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goals.
參考書目舉要

一、 古籍(依筆畫順序排列)
丁晏:《漢鄭君年譜》,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公羊壽,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孔安國撰,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方玉潤:《詩經原始》(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毛亨著,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鹿書社,1992年)。
王充:《論衡》(台北 : 藝文印書館,1966年)。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王先謙:《讀經解毛詩類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
王逸章句,洪興祖注:《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版)。
王質:《詩總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97年)。
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89年)。
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皮錫瑞撰:《鄭志疏證》(臺北市 : 世界書局,民國1963年)。
朱熹:《四書集註》(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朱熹:《朱子語類》第一冊至第六冊(臺北:正中書局,1980年)。
朱熹:《詩集傳》(台北 : 藝文印書館,1965年)。
朱熹《詩序辨說》,參見《續修四庫全書》經部,詩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影印)。
竹添光鴻:《毛詩會箋》(台北:大通書局,1970年)。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吳騫:《詩譜補亡後訂》收錄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拜經樓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阮籍著,黃節注:《阮步兵詠懷詩注》(台北 : 藝文印書館,1971年)。
姚際恆:《詩經通論》(台北:廣文書局,1988年)。
胡承珙:《毛詩後箋》(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范瞱著,李賢等注:《後漢書》(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韋昭注:《國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班固撰,顏師古集注:《漢書》(台北市: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
荀子、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
崔述:《讀風偶識》(台北:學海書局,1979年)。
張伯偉編撰:《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郭璞注,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陳奐:《詩毛氏傳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陳澧:《東塾讀書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陳灃:《漢儒通義》,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台北 : 藝文印書館,1967年)。
揚雄:《法言》(台北 : 藝文印書館,1967年)。
焦循:《毛詩補疏》,收錄於《雕菰樓經學叢書》(永和:文海出版社,1974年)。
楊家駱主編:《新校漢書藝文志》(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葉燮:《原詩》,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98冊。
董仲舒、蘇輿注:《春秋繁露義證》(北京 : 中華書局,1992年)。
賈島:《二南密旨》,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臺南:莊嚴,1997年),第415冊。
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劉向撰,梁端校注:《列女傳校注》,收錄於中華書局編校:《四部備要本》(台北:中華書局,1987年)。
劉勰注,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劉勰注,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3年)。
歐陽修:《詩本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鄭玄:〈六藝論〉,收錄於嚴一萍選輯:《叢書集成三編‧黃氏逸書考》(台北:藝文印書館)。
鄭玄:《毛詩鄭箋》(台北:學海出版社,2001年影印重刊相臺岳氏本)。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
戴 震:《毛鄭詩考正四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戴 震:《詩經補注二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
鍾 嶸,徐達譯注:《詩品》(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韓嬰傳,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魏源《詩古微》(長沙市:嶽麓書社, 1989年)。
嚴羽:《滄浪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蘇軾:《蘇軾全集》(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蘇轍:《詩集傳》(台北 : 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台北:廣文書局,1995年)。

二、近人專著(依筆畫順序排列)
王利器:《鄭康成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王洲明:〈論鄭玄詩譜的貢獻〉,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王靖獻著,謝謙譯:《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
安井小太郎等撰:《經學史》(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年)。
江磯編:《詩經學論叢》(台北:崧高出版社,1985 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史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年),第29冊。new window
何定生:《詩經今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思勉:《經子解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年)。
岑溢成:《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車行健:《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車行健:《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台北:里仁書局,2011年)。
屈萬里:〈先秦說詩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收錄於林慶彰編著:《詩經研究論集》(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頁383-407。
屈萬里:《詩經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年)。
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三年。new window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林慶彰:〈經學史研究的基本認識〉,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
林慶彰主編:《詩經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年)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集》(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林慶彰編著《詩經研究論集》(台灣:學生書局,民國1983年)
版社,1990年)。
柯慶明、林明德編:《中國詩----歷史與批評》(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詩歌之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0年)。new window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胡樸安:《詩經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1998年)。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夏傳才:《兩漢經學史》,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徐復觀:〈從詩的本質來區別賦比興〉,收錄於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版)。
徐復觀:〈釋詩的比興—新奠定中國詩欣賞的基礎〉,收錄於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徐復觀:《知識份子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80年)。
張西堂:《詩經六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0年)。
張寶三:《東亞詩經學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莫礪鋒編、尹祿光校《神女之探尋 : 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市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陳世驤:《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臺北:聯經,1979年)。
曾勤良:《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臺北市 : 文津出版社,1993年)。
程元敏:《詩序新考》(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出版,2005年)。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係例說:從形象與情意之關係看賦、比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明文出版社,1982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new window
裴普賢:〈詩經興義的發展〉,收錄於裴普賢:《詩經研讀指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趙沛霖:《詩經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
趙沛霖:《興的起源──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趙茂林:《兩漢三家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成德:〈鄭玄箋詩寄託感傷時事之情〉,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劉若愚,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劉毓慶、郭萬金著,李磎批點:《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new window
興之說〉,收錄於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
蕭華榮:〈春秋「稱詩」與孔子討論〉,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蕭璋:〈毛傳條例探源〉,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東大,1977年)。
錢 穆:《兩漢經學古文平議》(台北:東大,1983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評議》,收錄於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第8冊。
糜文開、裴普賢撰:《詩經欣賞與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顏崑陽:〈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收入顏崑陽:《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頁369-398。new window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收錄於《漢代文學與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
羅聯添:《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顧頡剛:〈重刻詩疑序〉,收錄於顧頡剛等著:《古史辨》(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第3冊,《古史辨》,第3冊,頁410-411。
顧頡剛:〈起興〉收錄於顧頡剛編:《古史辨》(台北市,明倫出版社,1970年),頁672-677。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顧頡剛等著:《古史辨》(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依筆畫順序排列)
(一)、學位論文
文幸福:《詩經毛傳鄭箋辨異》(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new window
王金凌:《先秦兩漢文學理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年)。new window
范昱麟:《試以符號學分析漢代《詩經》詮釋中的興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曹淑娟:《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陳讚華:《鄭玄《毛詩譜》考索》(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彭美玲:《鄭玄毛詩箋以禮說詩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1992年)。
彭維杰:《毛詩序傳箋「溫柔敦厚」義之探討》(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鄒純敏:《鄭玄王肅詩經學比較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盧詩青:《詩序毛傳鄭箋詩教意識形態之探析》(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蘇伊文:《詩經比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二)、單篇論文
周英雄:〈賦比興的語言結構----兼論早期樂府以鳥起興之象〉,《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0卷(1979年)。
施 淑:〈漢代社會與漢代詩學〉,《中外文學》,第10卷第10期(1982年)。
施逢雨:〈「旁通」與「寄託」——兩種解讀詩詞的特殊方式〉,《清華學報》新第23卷第1期(1993年)。new window
楊晉龍:〈台灣近五十年詩經學研究概述(1949─1998)〉,《漢學研究通訊》第2卷第3期(2001年)。
葉嘉瑩:〈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上)〉,《中外文學》第2卷第4期(1973年)。
葉嘉瑩:〈漫談中國舊詩的傳統(下)〉,《中外文學》,第2卷第5期(1973年)。
葉嘉瑩:〈談古典詩歌中興發感動之特質與吟誦之傳統〉,《中外文學》第21卷第11期(1993年)。new window
廖棟樑:《離騷》者,〈小弁〉之怨──關於屈辭之「怨」的一種解讀〉《東華漢學》, 第三期,頁51-87new window
廖棟樑: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7期,2000年,頁1-26
劉漢初:〈李商隱與白居易──從一則詩話傳言說起〉,《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2005),頁127-151。
蔣年豐:〈從「興」的觀點論孟子的詩教思想 〉,《清華學報》第20卷第2期(1990年)。new window
鄭毓瑜:〈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從詩經「山有……隰有……」、「南有……」〉重複短語談起〉,《清華學報》新第39卷第1期(2009年)。new window
鄭毓瑜:〈詩歌創作過程的兩種模式──「詩緣情」與「詩言志」〉,《中外文學》第11卷第9期)。new window
顏崑陽:〈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新第28卷第2期,1997年,頁143-172。new window
顏崑陽:〈從感應、喻志、緣情、玄思、游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收入《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55-102。new window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示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new window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四、西方學術
艾柯(Umbetro Eco)等著,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市:新華書店,1997年)
帕瑪(Palmer, R. E.)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阿斯特(Georg Anton Friedrich Ast)等著,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圖書,2002年)。
伽達默爾 (Georg Gadamer Hans) 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175本特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