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序毛傳鄭箋詩教意識形態之探析
作者:盧詩青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ching Lu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蘇伊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詩經》詩教意識形態Michael W.Apple教科書the Book of Odespoetic educationideologyMichael W. Applepubl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1
「溫柔敦厚」是儒家詩教的核心原則。當漢武帝正式設置五經博士,被儒家奉為經典的《易》、《書》、《詩》、《禮》、《春秋》成為官方知識的政治運作策略。研究者從意識形態的觀點論證漢代《詩》教觀,加以剖析漢代政教合一的經典運作內涵。而本文探討漢代詩教理論以《毛詩》為主,從《詩序》及毛《傳》、鄭《箋》的發展,試圖挖掘出漢代詩教理論系統的建構,及其影響漢代整體意識形態的話語重建。並期能從西方教育教科書理論取徑,凸顯《詩》教的現代意義。重要內容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二、三、四章),以三章篇幅闡述漢代詩教意識形態文獻背景。從西方意識形態與詩教的關係說解介紹,《詩序》及毛《傳》、鄭《箋》述要並簡明扼要訴及詩教的內涵、歷代詩教發展、孔孟荀三家為漢代詩教所奠定之詩教基調。
第二部分(五、六章),以二章歸納《詩序》、毛《傳》、鄭《箋》詩教之運作策略與漢代詩教理論的言說實踐。運作策略包含詩義解釋的轉變,展現政治訴求,比興、陰陽五行讖緯說詩。言說實踐則從《序》、《傳》、《箋》所呈現的五倫內容說解合法化之運作、權力之衝突及美刺諷諫爭論之風格。
第三部分(第七章)為結論,將漢代詩教與西方學者Michael W.Apple教育學教科書理論比較,以呈現漢代詩教之特色;再評論漢代詩教思想之價值。最後,從三部分的研究中,論述其漢代詩教思想的傳承與創發,同時由本研究反思其現代意義,以為研究之總結。
漢代詩教思想以溫柔敦厚為旨歸,透過現代西方教育學者Apple教科書理論相互對話印證。其內涵實具有批判、文化、社會學及經典範式的豐富意識形態價值。
“Moderate and medial, honest and sincere” is the core principle of poetry asserted by Confucius. When Emperor Wu of Han adopted the principles of Confucianism and established doctor of the classics- the Five Classics, Classic of Changes, of History, of Poetry(the Book of Odes), of Rites, and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used by Confucianism as the basis of studies, they also become the main sources for political strategies. Researchers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e principles of Poetry from the ideological aspect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classic achieve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Han Dynas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o Shi to investigate Poetic principles in Han. It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of Poetic theoretical system in Han Dynast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oems, Mao Zhuan, and Zheng Jian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reform of ideology at that moment. It also expects to apply some theories from Western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Poetic education.
The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ection one (Chapter 2, 3, and 4) addresses the literature background regarding poetic education ideology in Han Dynasty. I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ideology and poetic education and briefly introduces poems, Mao Zhuan, Zheng Jian, the concept of Poetry edu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throughout different dynasties. It further discusses poetic education methods established by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in Han Dynasty.
Section two (Chapter 5 and 6) generalizes the strategies of poetic education based on poems, Mao Zhuan, Zheng Jia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an poetic education theories. The strategies include chang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etic meanings, pursuit of politics, explicit comparisons and implied comparisons, and the concept of Yinyang, Five Elements, and Chen Wei (prophecy and latitude). As for the application, it covers the legal operation, power conflicts, and satiric and remonstrative argument styles based on the five essential relationships presented from poems, Mao Zhuan, and Zheng Jian.
Section three (Chapter 7)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compares poetic education in Han Dynasty to the education theories proposed by a Western scholar Michael W. Apple in his book to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etic education in Han Dynasty and further comment the value of the thoughts of poetic education in Han Dynasty. In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it addresses how to pass down and develop the thoughts of Poetic education in Han Dynasty and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from these three sections.
“Moderate and medial, honest and sincere” is the well-known principle in the thoughts of Poetry in Han Dynasty. In this paper, we have proven the concepts from the poetry cover a variety of ideology from cr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classic perspectives through comparing with the theories proposed by Michael.
壹.專書
.古籍類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詩經》,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周易、尚書》,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周禮》,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儀禮》,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禮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左傳》,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孔穎達奉敕撰:《十三經注疏—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印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
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鄭元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鄭元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注疏》,《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何晏注、邢昺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何晏注、邢昺疏:《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
【漢】許慎著、段玉裁注:《史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梁】鍾嶸著、楊祖聿校注:《詩品校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宋】歐陽修:《詩本義》,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宋】蘇轍:《詩集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質:《詩總聞》,台北:台灣商務,1973年。
【宋】朱熹:《朱子語錄》,台北:正中書局,2004年。
【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嚴粲:《詩緝》,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
【宋】朱熹:《詩集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元】劉玉汝:《詩纘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何楷:《詩經世本古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季本:《詩說解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馮復京:《六家詩名物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夫之:《詩廣傳》,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台北:廣文書局,1997年。
【清】袁枚:《袁枚全集》冊伍,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崔述:《讀風偶識》,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清】胡承珙:《毛詩後箋》,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台北:世界書局,1957年。
.經學類
王禮卿:《四家詩恉會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年。
林慶彰編:《詩經研究論集(一)(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2 年;1987年。
林慶彰編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2 年。
林耀潾 :《先秦儒家詩教研究》,台北:天工書局,1990 年。new window
白川靜著 杜正勝譯 :《詩經的世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1 年。
皮錫瑞 :《經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年。
皮錫瑞:《增註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朱自清 :《詩言志辨》,上海:開明書店,1947 年。
向熹:《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
江磯編 :《詩經學論叢》,台北:崧高出版社 ,1985 年。
呂思勉 :《經子解題》,上海:商務印書館 ,1926 年。
李春青:《詩與意識形態—西周至西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詩學觀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家樹:《詩經的歷史公案》,台北:長安出版社,1990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new window
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年。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俞志慧:《君子儒與詩教:先秦儒家文學思想考論》,2005年。
胡樸安:《詩經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8 年。
徐澄宇:《詩經學纂要》,上海:中華書局 ,1936年。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 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章太炎、朱自清等著,郭萬金選編:《詩經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張成秋:《詩序闡微》,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張世祿: 《中國文藝變遷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
張西堂 :《詩經六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1957年。
陳桐生:《禮化詩學:詩教理論的生成軌跡》,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郭沫若:《卷耳集》,上海:泰東圖書局 ,1924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康曉成:《先秦儒家詩教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8 年。
曾勤良:《左傳引詩賦詩之詩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傅隸樸口述;陳達鎮筆記:《詩經毛傳譯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葉舒憲 :《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1 9 9 6 年。
趙沛霖 :《詩經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 9 8 7 年。
趙沛霖:《興的起源──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 9 8 7 年。
蔣善國:《三百篇演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 9 8 0 年。
錢穆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 9 8 9 年。
戴維:《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羅倬漢:《詩樂論》,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
.綜合史學與思想類
王汎森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1 9 8 7 年。
余英時等著 :《五四新論──「五四」八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 9 9 9 年。
余英時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 9 8 7 年。
余英時 :《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 9 8 2 年。
李澤厚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 1 9 9 6 年。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 9 7 9 年。
(美)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 梅寅生譯 :《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台北:華世出版社, 1 9 8 4 年。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1 年。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 9 8 9 年。new window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 9 9 6 年。
羅志田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 9 9 8 年。
顧頡剛等編著 :《古史辨(1─7 冊)》,台北:明倫出版社, 1 9 7 0 年。
顧頡剛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台北:里仁書局 ,1 9 9 5 年。
韓復智、葉達雄、邵台新、陳文豪編著:《秦漢史》,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毓慶、郭萬金著,李磎批點:《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教育社會學類
李英明:《晚期馬克思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德)恩格斯著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大林著作編譯局譯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季廣茂:《意識形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5月。
黃瑞祺:《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0年4月。new window
Michael W.Apple,溫明麗譯:《課程‧政治—現代教育改革與國定課程》,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97年。
Michael W.Apple著;王麗雲譯:《意識形態與課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Michael W.Apple著;曲囡囡、劉明堂譯:《官方知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Michael W.Apple著;侯定凱譯:《教科書政治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Michael W.Apple著;黃中敬、吳晉婷譯:《教育的〝正確〞之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Michael W.Apple著;羅燕、鍾南譯:《被壓迫者的聲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Michael W.Apple著;曲囡囡、劉明堂譯:《教育與權力》(第二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Rex Gibson 雷克斯‧吉普森著,“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吳根明譯:《批判理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88年。
.文論類
王國維著 彭林整理 :《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 9 8 0 年。
許仁圖:《新編中國文學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9年。
斐斐:《文學概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上,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 9 8 4 年。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90 年。
劉若愚 :《中國文學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 9 8 1 年。
.文獻學類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1994 年。
林慶彰主編 :《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1995 年。
寇淑慧主編 :《二十世紀詩經文獻目錄》,北京:學苑出版社, 2 0 0 1 年。
貳. 單篇論文
.經學類
季旭昇:《評聞一多詩經論著中的古文字運用》,經學研究論叢第二輯 ,中壢:聖環圖書有限公司 ,1 9 9 4 年。
季旭昇:《近代詩經研究觀點的剖析》,收入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1 9 9 8 年。
林慶彰 :《詩經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收入中國文哲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2 年。
林慶彰 :《民國初年的反詩序運動》,收入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1 9 9 8 年。
張學波 :《六十年來之詩學》,收入六十年來之國學第一冊 ,台北:正中書局 ,1972 年。
陳世驤 :《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收入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 9 7 9 年。
陳新雄 :《詩序存廢議》,收入1993 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 9 9 4 年。
楊晉龍 :《台灣近五十年詩經學研究概述(1949─1998)》,漢學研究通訊 2 卷3 期, 2 0 0 1 年。
楊朝明 :《出土文獻與詩經研究》,收入詩經研究叢刊第二輯 ,北京:學苑出版社 , 2002 年。
.詩教類
王一川:〈中國的詩言志論與西方的詩言回憶論〉,《中西比較詩學體系(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年 9月),頁93-112。
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 年 3月),頁 209-304。new window
王以憲:〈「詩言志」新論〉 ,《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總第80期(1995 年11 月),頁 27-32。
王志成:〈孔子詩「無邪」說及其文化意義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 年 10月),頁 105-111。
王前:〈詩應緣情而言志〉,《文史知識》第12期(1986 年),頁 98-103。
王啟興:〈論儒家詩教及其影響〉,《文學遺產》第4期(1987 年8 月),頁 7-14。
王尊:〈儒家樂教與孔子詩教〉,《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總第88期(1992年 1月),頁 99-102。
王甦:〈孔子之詩教〉,《淡江學報(文學門)》(1973 年 3月),頁 169-183。
王徳明:〈詩教的興起與宋代文人的兩難處境〉,《社會科學家》第3期總第27期(1991 年),頁 52-56。
王興中:〈孔子思無邪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總第90期(1988 年 1月),頁 31-38。
毛毓松:〈關於孔子「詩可以興」的再商榷〉,《文學遺產》第一期(1987 年 2月),頁 129-130。
毛毓松:〈儒家詩教是政教工具論嗎?與王啟興同志商榷〉,《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4期總第111期(1989 年),頁 23-29。
毛毓松:〈於孔子詩可以興的理解〉,《孔子研究》第3期總第15期(1989 年 9月),頁 123-127。
毛慶:〈「詩言志」與「詩緣情」區別何在 〉,《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85 年),頁 42-46轉頁41。
毛慶耆:〈孔子與「樂教」、「詩教」的關係〉,《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五集(1996 年3 月),頁 22-39。
水渭松:〈對於「賦詩言志」現象的歷史考察兼論詩經的編集和演變 〉,《東方叢刊》第2期(1996 年),頁153-166。
古建軍:〈詩言志的歷史魅力與當代意義—一部微型的中國古典詩學論著〉,《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總第54期(1991 年 4月),頁 242-249轉頁101。
成立:〈言志與緣情—論中國美學的儒道互補關係〉,《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59期(1991年3月),頁 1-6。
成惕軒:〈論語中的詩教〉,《孔孟學刊》2卷10期(1964 年6 月),頁24-28。
朱自清:〈詩教說〉,《人文科學學報》2卷1期(1943 年 6月),頁 1-16。
朱自清:〈詩言志說〉,《語言與文學》(上海:中華書店,1937 年),頁 1-44。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年 1月)。
吳文輝:〈「興、觀、群、怨」解 〉,《學術研究》6 期(1962 年 12月)。
吳景和:〈論孔子的興觀群怨說〉,《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1期(1987 年),頁69-72。
吳琦幸:〈「詩言志」--一個曲解的儒學範疇(上)〉,《孔孟月刊》第29卷第1期總第337期(1990 年9 月),頁 8-13。new window
吳琦幸:〈「詩言志」--一個曲解的儒學範疇(下)〉,《孔孟月刊》第29卷第2期總第338期(1990 年10 月),頁 16-23。new window
吳瑞霞:〈孔子的詩「無邪」新探 〉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75期(1997年3 月),頁 39-42。
呂美津:〈從「詩經」談儒家詩教 〉,《訓育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 年 12月),頁 9-15。
呂藝:〈孔子「興、觀、群、怨」本義再探 〉,《文學遺產》4期(1985 年12月),頁 1-11。
李勤卯:〈古代情詩對詩教、理學的反叛〉,《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 期總第62期(1988 年),頁 55-61。
李澤民:〈孔子詩可以怨評說〉,《語文月刊》第5期總第74期(1988 年5 月),頁16-18。
李錫鎮:〈試論王船山詩論中「興觀群怨」說的涵意 〉,《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中山大學,1992 年 11月),頁 389-416。
杜道明:〈思無邪探微〉,《學術論叢》(1991 年)第4期,頁76-80轉頁86。
杜道明:〈略論孔子之興〉,《孔子研究》第3期總第7期(1987年 9月),頁 25-29轉頁32。
汪泓:〈儒家詩教的重塑—錢謙益詩學理論散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總第82期(1996 年 5月),頁69-73。
邢光祖:〈孔子的詩學—興觀群怨〉,《中央日報》第10版(1976 年 12月2-9日),頁
周秉圭:〈孟子與詩教—試述孟子對於詩之研究〉,《中大季刊》1卷3期(1926年 12月),頁1-8。
周振甫:〈詩可以怨〉,《孔子研究》第2期總第30期(1993 年6 月),頁 22-23。
周策縱:〈詩—志之所趨〉,《棄園文粹》(1997 年11 月),頁 205-209。
周滿江:〈從詩教與樂教看孔子的美育思想〉,《儒學研究與現代化》(1995 年 10月),頁 198-210。
屈萬里:〈先秦說詩的風尚和漢儒以詩教說詩的迂曲〉 ,《詩經研究論集(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年 11月),頁383-407。
易君左:〈詩經與詩教〉,《中華詩學》2卷3期(1970年2 月),頁12-18。
林從龍:〈弘揚興觀群怨,振興中華詩詞〉,《中華詩詞》第3期(1995 年),頁9-10。
林葉連:〈從「知人論世」之原則看詩經 〉,《詩經論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年5 月),頁 147-231。new window
林葉連:〈論「溫柔敦厚」,詩教也 〉,《詩經論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年5 月),頁233-269。
林耀潾:〈詩大序的文學理論與詩經解釋學的建立〉,《孔孟學報》 64 期 1993 年12 月new window
林耀潾:〈周代言引詩之詩教意義〉,《東方雜誌》復刊19卷3期(1985 年 9月),頁 36-40。
林耀潾:〈周代獻陳志之詩教意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卷3期(1986 年 3月),頁16-23。
林耀潾:〈事父事君詩教之義〉,《孔孟學報》52期(1986 年9 月),頁 1-10。new window
林耀潾:〈孔子詩無邪詩觀之探討〉,《東方雜誌》復刊18卷11期(1985年 5月),頁32-36。
林耀潾:〈孔子「興觀群怨」之詩教 〉,《孔孟學報》50期(1985 年9 月),頁 13-38。new window
林耀潾:〈「詩可以興」 淺釋〉,《孔孟月刊》23卷2期(1984 年 10月),頁20-24。new window
林耀潾:〈詩經「溫柔敦厚而不愚」述義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卷2期(1985 年 2月),頁 38-42。
林耀潾:〈孟子之「詩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卷9期(1985 年 9月),頁14-24。
林耀潾:〈先秦詩教義述〉,《孔孟學報》第55期(1988 年 4月),頁 47-71。new window
林耀潾:〈康曉城先秦儒家詩教思想研究商榷〉,《中國書目季刊》第22卷第4期(1989 年 3月),頁 128-131。new window
林耀潾:〈孔子詩教之研究〉,《尉素秋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年10 月),頁 721-750。
邱世友:〈「溫柔敦厚」辨 〉 ,《學術研究》5期(1983年 9月),頁 108-115。
柳肅:〈詩教和樂教〉,《禮的精神—禮教文化與中國政治》(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年 8月),頁 151-162。
洪樹華:〈「詩言志」說的回顧與展望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總第110期(1996 年 11月),頁 40-42。
洪龍秋:《詩、禮、樂教釋論—孔子對生命實踐在客觀層面開展之模式》(台中: 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年 月)
胡大雷:〈漢代對詩歌文體功能的論述與「詩言志」傳統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期總第125期(1993 年6 月),頁 53-60。
胡麗玉:〈詩經與孔子的詩教〉,《台南師專學刊》2期(1980 年 6月),頁 13-23。
倪祥保:〈思無邪是孔子對詩經表現的古典文化精神〉,《文史知識》7期(1986年7 月),頁 114。
唐傳基:〈孟子七篇與「詩教」 〉,《詩經研究論集》(1981 年 1月),頁 203-210。new window
夏雲亭:〈也談詩言志〉,《克山師專學報》第1期(1987 年),頁53。
夏傳才:〈詩經的言志與美刺〉,《內蒙古師大學報》(漢文版)3期(1983 年),頁89。
孫綠怡:〈不學詩,無以言〉,《文學肇始—中華文學通覽》先秦卷(北京: 中華書局,1997年3 月),頁 71-74。
孫耀煜:〈詩言志與原始文化〉,《山西大學學報》第4期總第54期(1991 年 11月),頁 20-25。
宮玉海:〈也談關於「思無邪」 〉 ,《詩經新論》(1985 年 5月),頁 127-134。
涂公遂:〈詩與政教—中國古代重詩觀念及其史實〉,《中國語文學報》1期(1959 年 12月),頁 1-79。
徐英:〈詩經學纂要論詩教 〉,《安徽大學月刊》2卷2期(1934 年11 月),頁 1-8。
徐壽凱:〈詩歌美刺理論的建立〉,《中國古代藝文思想漫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 1月),頁 44-47。
殷光熹:〈詩經孔子詩教〉,《中州學報》第1 期總第79期(1994 年 1月),頁 105-107。
袁濟喜:〈溫柔敦厚與詩教〉,《和—中國古典審美理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年10 月),頁 59-64。
郝樹亮:〈關於詩言志的再認識〉,《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28期(1995 年 6月),頁 26-33。
高明:〈孔子的詩教〉,《高明孔學論叢》(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 年 7月),頁 165-190。
張小元:〈思無邪體現著實踐理性精神〉,《文史雜誌》第6期(1989 年),頁 20-21轉頁32。
張世平:〈孔子的詩教〉,《海風》1卷10期(1956 年10 月),頁 6。
張立新:〈詩可以「怨」乎—儒家「怨刺」理論的合理性及其困境 〉,《上饒師專學報》第2期(1993 年4 月),頁 25-29。
張利群:〈「詩言志」的多層多質系統觀 〉,《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1995 年 5月),頁45-49。
張其均:〈孔子之詩教〉,《中國文學史論集(一)》(台北:中華文化事業出版社會社,1958 年 4月),頁 1-10。
張明非:〈儒家詩教說在唐代的興衰〉,《求索》第2期總第48期(1989年 4月),頁 86-89。
張俠生:〈孔子的興、觀、群、怨及王夫之的四情〉,《河南財經學院學報》第2期(1988 年),頁 89-90。
張健:〈詩可以興觀群怨〉,《中國文化學講話(二)》;下編 周代文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 年 10月),頁243-267。
張健才:〈從風謠看古代政教得失〉,香港珠海學院《文史學報》2期(1965年7 月),頁 79-91。
張國慶:〈儒家詩教的思想性質〉,《中國古代美學要題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年11 月),頁 89-104。
張國慶:〈儒詩教的理論特徵、歷史遭際和古今意義〉,《中國古代美學要題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年11 月),頁 105-128。
張淑香:〈論「詩可以怨」〉,《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1981年 11月),頁 705-728。
張朝瑾:〈詩言志探源〉,《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總第51 期(1987年8 月),頁 63-67。
張雲鵬:〈「詩言志」觀念的萌芽 〉,《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增刊(1995 年 12月),頁 271-273。
張須:〈論詩教〉,《國文月刊》69期(1948年 7月),頁 1-3。
張節末:〈孔子詩論興觀群怨說新解〉,《孔子研究》第1期總第17期(1990 年3 月),頁 70-75。
陳一琴:〈經學思想的鉗制與緣情思潮的反撥—儒家詩言志說辨析之二〉,《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總第70期(1991 年1 月),頁 52-60。
陳久彬:〈對「發乎情,止於禮義」的美學思考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總第63期(1993 年 9月),頁 96-102。
陳志信、斳無為〈思無邪是對《詩經》教育功能的總評價 〉,《台州師專學報(社科版)》第1期(1991 年),頁36-40。
陳良運:〈詩言志新辨〉,《江海學刊》第1期總第145期(1990 年 1月),頁159-165。
陳良運:〈詩緣情詩學意義新論〉,《文藝理論研究》第4期總第51期(1990 年7 月),頁 46-52。
陳望衡:〈孔子詩教論〉,《益陽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4 年),頁 63-68。
陳華:〈儒家「思無邪」論與古代諷刺詩真實觀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總109期(1997 年 11月),頁 83-89。
陳漢才:〈略論孔子的詩教〉,《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期(1985 年 4月),頁 94-98。
陳樹民:〈思無邪是孔子對周文化的評價〉,《文史知識》7期(1986 年7 月),頁 116。
陳繼東:〈孔子詩教辨〉,《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總第43期(1989 年1 月),頁 1-7。
陸曉光:〈孔子《詩》可以興命題與先秦思維方式 〉,《齊魯學刊》第5期總第92期(1989年 9月),頁
陸曉光:〈春秋政治與孔子《詩》可以觀的歷史意蘊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88期(1990年 4月),頁44-50。
陸曉光:〈春秋政治與孔子《詩》可以觀的歷史意蘊—兼論孔子的社會群體關係理想 〉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6期總第80期(1988年 12月),頁39-46。
程相占:〈詩教與禮教—禮後乎考辨〉,《孔子研究》第2期總第22期(1991 年6 月),頁 117-118。
程麻:〈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價值觀念辨析—由詩言志開始的分化〉,《學術月刊》第8期總第243期(1989 年8 月),頁59-66。
童毅之:〈思無邪也是孔子對編纂學的要求〉,《文史知識》7期(1986 年 7月),頁 115。
費致德:〈「溫柔敦厚」詩教下的漢語舊體怨詩刺詩和英語的諷刺詩 〉,《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第6期(1997 年),頁 56-61。
黃永武:〈釋「思無邪」 〉,《中國詩學 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 年4 月),頁109-122。
楊宗瑩:〈孔子的詩教〉,《中國語文》(台北:中國語文出版社,1993 年 2月)第2 期總第428期,頁 24-27。
楊承祖:〈詩經正變說解蔽—兼論孔子授詩的態度〉,《孔孟月刊》3卷3期(1964 年 11月),頁 25-28。new window
楊敏:〈「思無邪」別論 〉,《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6 年),頁 39-47。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 年。
葉培馨:〈論語中的詩教〉,《孔孟月刊》2卷12期(1964年8 月),頁 16-17。new window
葉舒憲:〈詩可以興—孔子詩學的人類學闡釋〉,《中國文化》第8期(1993年 6月),頁 66-75。
葉舒憲:〈「詩言寺」辨—中國閹割文化索源 〉,《文藝研究》第2期總第90期(1994 年 3月),頁 86-93。
詹秀惠:〈孔子思無邪說體認詩的純粹性〉,《孔孟月刊》20卷10期(1982年6 月),頁11-14。new window
賈東城:〈橫看成嶺側成峰—從春秋賦詩看孔子興觀群怨說〉,《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總第46 期(1989 年 7月),頁 1-6。
賈晉華:〈詩可以群—中國傳統詩歌普及化描述〉,《江海學刊》第4期總第142期(1989 年 7月),頁149-155。
漆緒邦:〈中國詩論的濫觴和詩言志說的提出〉,《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 期總第82 期(1991 年 10月),頁 14-18轉頁9。
熊公哲:〈孔子詩教與後世詩傳〉,《孔孟學報》22期(1971 年 9月),頁 13-25。new window
說文:〈詩教小詮〉,《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1986 年),頁 55。
雒啟坤:〈詩言志與興、觀、群、怨考〉,《文藝研究》第4期總第98期(1995 年7 月),頁 99-109。
劉又辛:〈孔子論詩—兼論「思無邪」〉 ,《文字訓詁論集》(1993 年 6月),頁271-282。
劉伯淵:〈儒家詩教的形成〉,《克山師專學報》第1期(1988 年),頁39-43。
劉伯鑾:〈孔子的詩教與實踐〉,《中央日報》11版(1980 年 1月8日)。
劉懷榮:〈論詩教的文化淵源與歷史形態〉,《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總第66期(1996 年6 月),頁 30-33。
潘重規:〈孔門詩初講〉,《孔孟月刊》25卷12期(1987 年8 月),頁 14-16。new window
潘重規:〈周代詩教初探〉,《國際孔學會議論文》(台北: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秘書處, 1988年6 月),頁935-945。
蔣凡:〈「思無邪」與「鄭聲淫」考辨 〉,《詩經學論叢》(台北:嵩高書社,1985 年 6月),頁 323-349。
蔣凡:〈漫談儒家的「溫柔敦厚」詩教說 〉,《文學知識》3期(1985 年),頁35-37。
蔣凡:〈「思無邪」與「鄭聲淫」考辨—孔子美學思想探索點滴〉,《古典文學論叢》第三輯(1982年11月),頁 42-65。
蔣年豐:〈孟學思想「興的精神現象學」之下的解釋學側面—從馬浮論詩教談起 〉,《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 5月),頁 259-281。new window
蔣年豐:〈從「興」的觀點論孟子的詩教思想 〉,《清華學報》第20卷第2期(1990年12 月),頁 301-325。new window
蔣昌典:〈「溫柔敦厚」小議 〉,《中華詩詞》第4期(1995 年),頁 22。
蔡英俊:〈「溫柔敦厚」釋義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 年 5月),頁 105-107。
鄭傑文:〈西學衝擊下經學方法的改良 –以20世紀前期《詩經》研究為例〉,「變動時代的經學和經學家(1912-1949)」第六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1月19日。
樸柏:〈興觀群怨辨〉,《遼寧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總第71 期(1990年 5月),頁 46-52轉頁56。
盧龍祥:〈孔子詩教觀及用詩辨析〉,《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1期(1987 年),頁 50-53。
蕭依新:〈漫議孔子的詩教〉,《廣西社會科學》第3期總第51期(1996年6 月),頁90-95。
龍沐勛:〈詩教復興論〉,《同聲月刊》1卷(1940 年12 月),頁 9-41。
戴朝福:〈論語之詩教探究〉 ,《孔孟學報》第57期(1989 年 3月),頁 217-237。new window
謝大寧:〈「興觀群怨」的美學意涵—試論孔子詩教的用心 〉 ,《國立中央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2卷第1期(1991 年10 月),頁 41-62。
謝建忠:〈試論儒家詩教影響孟郊創作的得失〉,《貴州文史叢刊》第4期總第31期(1988 年 12月),頁 99-104。
簡翠貞:〈溫柔敦厚與興觀群怨〉,《詩經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 年 1月),頁119-134。new window
魏元珪:〈詩樂在儒家教化的功能和價值〉,《中國文化月刊》56期(1984 年 6月),頁14-29。
躍進:〈「六義」與詩教—讀毛詩序臆札 〉,《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 年 3月),頁 124-126。
龔克昌:〈詩賦諷諫散論〉,《文史哲》3期(1985 年 5月),頁 32-36。
叁. 學位論文:
王守仁:《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
吳昌政:《孔子詩教的歷史淵源:試探周代禮官制度中的詩教》,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江乾益:《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施炳華:《毛傳釋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曹新科:《論孔子之詩教》,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美錦 :《反孔廢經運動之興起》,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91 年。
彭維杰:《毛詩序傳箋「溫柔敦厚」義之探討》,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彭維杰:《朱子詩教思想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劉昭敏:《孔子詩論引詩、論詩研究:兼論其詩教與孔門詩論的異同》,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蘇伊文:《詩經比興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