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政策實施現狀與評估研究--基於公共政策周期理論視角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耿新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0)
頁次:51-57
主題關鍵詞:公共政策周期理論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政策政策評估政策建議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作為一項與人口較少民族減貧與發展至關重要的政策,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政策亟需進行評估和監控以使政策更加科學化、規劃化。本文運用公共政策週期理論,採用問卷調查數據評估《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11-2015年)》的制定過程、實施過程、監督過程以及政策滿意度等,以期探究扶持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期刊論文
1.于思川(2014)。公共政策生命周期理論視角下我國族群政策探析。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本峰、戚晶晶(2011)。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基於公共政策周期理論視角分析。西北人口,2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偉華(2002)。對當代中國民族政策評估的思考。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哈正利(2010)。民族政策研究範式的轉換--兼論民族政策評估的必要性。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海鷹、馬夫(2005)。我國人口較少民族的貧困與扶貧開發。雲南社會科學,20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雷振揚(2013)。關於建立健全民族政策評估制度的思考。民族研究,20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耿新、李俊杰(2015)。廣西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效果評價與思考。理論月刊,2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耿新、李俊杰(20151000)。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赫哲族、仫佬族、塔塔爾族和阿昌族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13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淩、楊改河、畢于運(2005)。中國西部發展農村沼氣的條件與對策研究。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允武、王杰(2011)。人口較少民族權益及其法律保障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經濟發展司、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2013)。中國民族統計年鑒201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若青(2011)。雲南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政策的實踐對策研究(碩士論文)。雲南大學,昆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懷玉(2013)。邊疆民族地區减貧戰略研究--以雲南省為例(博士論文)。雲南大學,昆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明(2009)。公共政策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建生、高朋、黃曉贏、干小莉(2006)。社會評估與民族地區發展--《雲南省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2006-2010年)》實施過程的社會評估。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玉福(2015)。中國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理論與政策實踐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扶貧開發年鑒編輯部(2016)。中國扶貧開發年鑒2016。北京: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