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紅樓夢》宴飲描寫中人物與空間的關係探析
書刊名:紅樓夢學刊
作者:上官文坤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
頁次:199-214
主題關鍵詞:紅樓夢宴飲人物空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5
《紅樓夢》里的宴飲場景作為小說敘事空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作為實體空間的場景意象存在于小說的敘事結構之中的。空間是人物活動的空間,相應地,人物與空間的關系便成為敘事空間存在的重要表現。爬梳《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宴飲描寫的空間建構,筆者認為,人物與空間的關系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人物與空間和諧共生,一是人物與空間背離對立,一是人物與空間保持中立,這三種關系分別演繹生成為和諧性空間、背離性空間和中立性空間。和諧性空間在小說敘事中往往具有象征性的含義,背離性空間常常使得小說敘事染上反諷的色彩,中立性空間則以一種客觀冷淡的姿態增強了小說敘事的真實性和距離感。
期刊論文
1.歐麗娟(20100300)。由屋舍、方位、席次論《紅樓夢》中榮寧府宅的空間文化。思與言,48(1),5-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麗娟(20100900)。論大觀園的空間文化--以屋舍、方位、席次為中心。漢學研究,28(3)=62,99-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守義(2010)。敘事空間的主體意識。河北學刊,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福軒(2008)。中國古典小說敘事空間的文化論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曹雪芹、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2008)。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桂就(2000)。方位觀念與中國文化。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脂硯齋、陳慶浩(1987)。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英時(2002)。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正勝(1992)。古代社會與國家。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曹雪芹(2011)。戚蓼生序本石頭記:南圖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克利福德.格爾茨、納日碧力戈、王銘銘(1999)。文化的解釋。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霖、李桂奎、韓曉、鄧百意(1999)。中國古代小說敘事三維論。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劼(1995)。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富察敦崇(1961)。燕京歲時記。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