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家庭小說的時間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紅樓夢》為對象
作者:林偉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WEI-SH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廖棟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家庭小說時間敘事生日歲時節慶空間抒情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紅樓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9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提出人情/世情小說一類,然而人情/世情一詞涵蓋的範圍極廣,未能解決明清小說分類的問題,近人提出「家庭小說」一詞,使世態人情的指稱,能清楚聚焦在家庭生活上。本文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紅樓夢》四部家庭小說為對象,討論明清四部家庭小說的時間議題以及所表現的文化意涵。
家庭小說往往設定一個過去的、前朝的皇帝紀年。由於讀者的前理解,因此也隱喻對於那個時代的褒貶。家庭的興衰常是和國家的興衰有密切的關係;個人的劫難有時是依傍在所生存的時代,有時則是因果輪迴的功過計算。僅管如此,人的生命並不完全決定於命運,人仍能在生命中展現自己存在的可能性。
家庭小說的時間往往表現在日常瑣事的進行中。小說描寫家庭事件、聚會宴飲、祭祖活動、飲食服飾、男女欲望、夫妻主僕之間的生活,這是家庭的生活,這種貼近女性視角的表現,正是家庭小說有別於其他小說的書寫方式;小說裡不斷出現的「第二天」、「次日」等時間修辭,則體現日常生活的時間感;小說描寫的個人時間刻度「生日」,以及群體時間刻度「歲時節慶」,都帶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家庭小說多以編年體寫作,然而依時敘事有所侷限,因此使用預敘、補敘、追敘、倒敘手法,以補充直線時間敘述的不足;小說寫作家庭生活中占卜算命,猜燈謎、占花名的家庭遊戲預言未來,並強調小說的主題命意。
時間必須依傍空間才能被表現,透過空間的變化展現時間的流轉;宅院中的私密空間如臥房、閣樓都充滿了過往的記憶,或者用以召喚記憶。家庭小說中的智慧老人往往指出時間的流轉;夢境則有預言或提醒人物的作用。在明清家庭小說中我們看到家庭秩序的破壞,「家」是齊身、平天下的中介,當家庭秩序惡化,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可能在那裡?時間的消逝,使人們對於存在有更深刻的感受,這也使得作為敘事文體的家庭小說,展現更深刻的抒情性,並承接中國古典文學的抒情傳統。
As Chin Ping Mei, Xing Shi Yin Yua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to be the objects, this study is to reflect these four domestic fictio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r the theme of time and cultural meanings they represented
Along with readers’ prior exiting knowledge, a conception of eras which ordinarily established in domestic fictions is developing to be a metaphor of the time period. There is usually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his family, and wax and wane in a family mainly bound with its nation; however, fatalism is not presented in the domestic fictions. In those novels, individuals are encouraged to be able to handle their own lifes.
The sense of time in domestic fictions is in the process of everyday occurrence, such as meals, dressing, worship. Those domestic matters narrativing in daily life differences from the description in regular novels but approaches female's point of view. Blooming or adolescent flowers performs years went by rapidllly. Time and space are composing each other in the stories to complete time in the past or illusion in a dream.
Seeing time fading away brings about much more emtion and effects in domestic fictions which are in the method of narrative. Therefore, as we can see that the narratives are affacted by a deeper sensation and transfered into lyrics, the expression of time is determined to be the significant role.
一、四部明清家庭小說原典
蘭陵笑笑生,《新劇繡像批評金瓶梅會校本》,台北:曉園出版社,2001年9月。
蘭陵笑笑生原著,梅節校訂,《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台北:里仁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2009年2月修訂一版。
西周生輯著,袁世碩、鄒宗良校注,《醒世姻緣傳》,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2月。
隨緣下士,《林蘭香》,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4月。

二、古籍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清光緒己年(1879年)清刻本,台北:新興書局,1977年8月。
左丘明著,王守謙、金秀珍、王鳳春譯著《春秋左傳》,台北:臺灣古藉出版社,1996年。
《太平御覽》卷三一引《風土記》,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7年。
晉,杜預編著,《春秋經集解》序,台北:台灣中華出版社,1996年。
清‧丁耀亢,《續金瓶梅》,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三、家庭小說研究
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敘事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1月。
肖明翰,《大家族的沒落》,廣西:廣西師範大學,1994年。
段江麗,《禮法與人情——明清家庭小的家庭主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曹書文,《家族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新華書店,2002年12月。
梁曉萍,《明清家族小說的文化與敘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
楚愛華,《明清至現代家族小說流變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8年10月。
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四、關於四部明清家庭小說
王佩琴,《《紅樓夢》夢幻世界解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3月。
王國維、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朱淡文,《紅樓夢論源》,江蘇:江蘇古藉出版社,1992年6月。
朱嘉雯編著,《紅樓夢導讀》,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3年7月。
江佩珍,《閱讀賈寶玉-從語言溝通的角度探討小說人物塑造》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3月。
何良昊,《世情兒女——《金瓶梅》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1978年初版,2002年7月。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李洪政,《金瓶梅解隱——作者‧人物‧情節》,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0年8月。
周中明,《紅樓夢中的語言藝術》,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2001年1月二刷。
周汝昌、周倫玲編,《紅樓鞭影》,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2003年3月。
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陳曦鍾、候忠義、魯玉川輯校,《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8年。
俞平伯,《俞平伯論紅樓夢》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紅樓夢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4年7月。
———,《脂硯齋紅樓夢輯評》,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
段江麗,《《醒世姻緣傳》研究》,湖南:岳麓書社,2003年。
胡文彬,《紅樓夢與中國文化論稿》,北京:中國書局,2005年1月。
胡衍南,《飲食情色金瓶梅》,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4月。new window
胡適〈《醒世姻緣傳》考證〉,《醒世姻緣傳》,收入《胡適作品集》第十七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夏薇,《《醒世姻緣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2月。
孫遜,《紅樓夢探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1月。
康來新,《紅樓長短夢》,台北: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1月。
張竹坡,《金瓶梅會評會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
———,《張竹坡評點第一奇書金瓶梅》,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二版。
郭玉雯,《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台北:台大出版社,2006年10月。new window
———,《紅樓夢學》,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8月。
郭豫適編,《紅樓夢研究文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4月。
陳東有,《金瓶梅文化研究》,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慶浩,《紅樓夢脂硯齋評語輯校》,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紅樓夢研究小組、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出版,香港:人文印務公司,1972年1月。
黃霖編,《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3月。
詹丹,《紅樓情榜》,台北:時報出版社,2004年7月。
劉云春等編著,《百年紅學:從王國維到劉心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1月。new window
蔡國梁,《金瓶梅社會風俗》,天津:百花文藝,2002年6月。
墨人,《紅樓夢寫作技巧》,台北:昭明出版社,2002年1月。
薛海燕,《一個詩性的文本——紅樓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1月。
———,《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
魏子雲,《明代金瓶梅史料詮譯》,台北:貫雅文化,1992年6月。
———,《金瓶梅的問世與演變》,台北:時報出版,1981年8月。
———,《金瓶梅研究二十年》,台北:商務出版社,1993年10月。
譚倫傑,《俗世風情——話說《金瓶梅》,台北:萬卷樓圖書出版,2001年1月。
關華山,《「紅樓夢」中的建築研究》,台北:境與象出版社,1984年5月初版,1988年10月再版。
龔鵬程,《紅樓夢夢》,台北:學生書局,2005年1月。

五、小說研究
(美)艾梅蘭(Maram Epstein)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6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出版社,1986年。
王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王炎,《小說的時間性與現代性——歐洲成長教育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5月。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新華書局,1994年2月初版,1994年10月。
向楷,《世情小說史》,浙江:浙江古藉出版社,1998年12月。
吳士余,《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0年12月。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二版二刷。
吳秀玉,《李綠園與其《歧路燈》研究》,台北:師大書苑,1996年4月。
李修生、越義山主編,《中國分體文學史‧小說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0月。
金明求,《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 : 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 》,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1986年6月。
胡益民、李漢秋著,《清代小說》,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二版。
胡萬川 ,《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硏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夏志清,胡益民等凙,《中國古典小說史論》,2001年9月初版,2003年3月二刷。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滙粹》,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9月。new window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1999年11月第二版二刷。new window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台北:秀威資訊出版,2007年1月。new window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2005年。
陳文新、魯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上、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陳惠英,《感性、自我、心象——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
陳節,《中國人情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程毅中,《明代小說叢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著,《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出版社,1995年5月。
黃霖等著,《中國小說研究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一版。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5月初版,2005年3月二版一刷。
楊義,《楊義文存》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
葉桂桐,《中國古代小說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2月。
董乃斌、薛天緯、石昌渝,《中國古典文學學術史研究》,新彊,新彊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
趙毅衡,《苦惱的敘述者——中國小說的敘述形式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齊裕焜,《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9年2月二版。
———,《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局,2006年6月。
樂蘅軍, 《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4月。new window
———,《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大安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1976年(又見於,台北:純文學出版)。
歐宗智,《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6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一版,2003年7月一版七刷。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蕭向愷,《世情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世情小說簡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台北: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六、與時間有關的著作
史成芳,《詩學中的時間概念》,湖南:湖南教育出版,2001年6月。
吳國盛,《時間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馬大康、葉世祥、孫鵬程,《文學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new window
楊匡漢,《時空的共享》,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
楊河,《時間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修訂本),天津:開南大學出版,2000年9月。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台北:學生書局,2007年9月。new window
(法)路易‧加迪(Louis Gardet)等著,鄭樂平、胡建平等譯,《文化與時間》,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1月初版,1995年8月二版。
(美)羅伯特‧列文(Robert Levine),范東生、許俊農等譯,《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的不同解釋》,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
(英)K.里德伯斯(K. Ridderbos)編,章邵增譯,《時間》,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1月。
(德)恩斯特‧波佩爾(Ernst Poppel)著,《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李百涵‧韓力譯,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年2月。

七、敘事學
王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彬,《紅樓夢敘事》,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8年5月。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吳培顯,《當代小說敘事話語範式初探》,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林鎮山,《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9月。new window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二版。
徐岱,《小說敘事學》,徐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格非,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台北:里仁出版社,2005年3月。new window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出版社,1990年。
陳新,《西方歷史敘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7月。
傅延修,《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楊義文存》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董小英,《敘述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6月。
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河北:學苑出版社,2002年4月。
羅鋼,《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
譚君強,《敘述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
(法)尤瑟夫‧庫爾泰(J. Courtes),懷宇譯,《敘述話語符號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7月。
(法)保羅‧利科(Paul Ricoeur)著,王文融譯,《虛構敘事中的時間塑形——時間與敘事卷二》,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4月。
(法)熱奈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王文融譯,《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美)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著,申丹譯,《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美)浦安迪(Andrew Plaks)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5月
(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二版。
(荷蘭)米克‧巴爾(Mieke Bal),《敘述學:敘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3年二版。

八、空間敘事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new window
周簡文,《人文地理學概要》,台北:中華書局,1964年3月。
孟彤,《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時間觀念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年9月。
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3月。
范銘如,《文化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9月。
夏鑄久、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3月再版一刷,2002年12月增訂再版四刷。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2001年6月。new window
陳慧琳主編,《人文地理學概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6月。
關華山,《「紅樓夢」中的建築研究》,台北:境與象出版社,1984年5月初版,1988年10月再版。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8月初版,2008年5月十刷。
(法)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包業明主編,《空間政治學的反思》,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2007年4月。
(美)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6年9月初版四刷。
Time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九、社會風俗
王世禎,《中國節令習俗》,台北:星光出版社,1981年7月。
完顏紹元編,《中國風俗之謎》,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2002年10月二刷。
周耀明,《明代‧清代前朝漢族風俗史》,《漢族風俗史》第四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直江廣治著,王建朗等譯,《中國民俗文化》,上海:古藉出版社,1991年2月。
殷登國,《中國的花神與節氣》,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6月初版,1987年8月三刷。
張江洪編著,《詩意裡的時間生活》,湖南:岳麓書社出版,2006年9月。
郭興文、韓養民,《中國古代節日風俗》,台北:博遠出版社,1989年2月。
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6月。
蕭放,《「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3月。

十、抒情傳統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new window
孫康宜之作,《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允晨叢刊,2001年9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3月。new window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志文出版社,1972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詩的時空設計》,台北:巨流出版社,1982年5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
蔡英俊,《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第七刷。
蔡瑜,《中國抒情詩的世界》,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1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9年1月。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蕭馳,《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月。

十一、其他當代作品
王建剛,《狂歡詩學——巴赫金文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12月。
朱立元《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朱立元編,《當代西文學理論》,南京:華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2003年9月第8次印刷。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出版社,1995年8月1日。new window
吳曉東,〈貯滿記憶的空間形式〉,《漫談經典》,北京:三聯書局,2008年7月。
李大釗,《李大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軍,《「家」的寓言——當代文藝的身份與性別》,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第二刷。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new window
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9月。
———,《蒼涼與世故:張愛玲的啟示》,香港:Oxford University,2006年。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徘徊在現代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沈華柱,《對話的妙悟——巴赫金語言哲學思想研究》,上海:三聯書局,2005年8月。
尚杰,《法國當代哲學論綱》,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
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陳曦鍾、候忠義、魯玉川輯校,《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侯吉諒編,《魯迅》,《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卷一,台北:海風出版社,1995年2月。
南帆,《文學的維度》,上海:三聯出版社,1998年8月。
唐代興,《當代語義美學論綱——人類行為意義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10月。
徐揚雄,《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
馬大康,《詩性語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
高小康,《中國古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2006年1月二刷。
張貞,《「日常生活」與中國大眾文化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張寅德,《普魯斯特及其小說——意識流小說的前驅》,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陳平原主編,《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陶東風主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4年3月初版,2005年5月二版一刷。
黃俊杰,《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11月。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達景出版社,1979年3月。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4月。new window
董小英,《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論》,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0月。
詹明信,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出版,1989年2月初版,1990年三版。
廖星橋,〈意識流小說〉,《外國現代派文學導論》,北京:北京出版,1988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9月。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一冊,上海:三聯書版,1982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歐宗智,《台灣大河小說家作品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上海:三聯書局,1988年。
嚴文儒注譯,《新譯東京夢華錄》,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8月初版,2001年2月再版。new window
———,《文學散步》,台北:學生出版社,1985年初版,2003年再版。

十二、其他翻譯著作
(日)松浦友久,孫武昌、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論——》,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加拿大)瑪格莉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與死者協商-談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物理學》,北京,商務書局,1982年。
(法)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華康德(Loïc J. D. Wacquant)著,《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法)托多羅夫(Tzvetan Todorov),蔣子華、張萍等譯,《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2007年4月初版五刷。
(法)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追憶似水年華》共七卷,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1998年2月三刷。
(法)菲利浦‧阿利埃斯(Aries, Philippe)、喬治‧杜比(Duby, Georges)主編,洪慶明等譯,《私人生活史Ⅱ肖像——中世紀》,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年7月。
(阿根廷)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時間〉,《波赫士全集IV》,林一安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2年出版。
(俄)米‧巴赫金著(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佟景韓譯,《巴赫金文論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4月。
(俄)米‧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從存在到演化》,曾慶宏等譯,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
(美)Joseph Campbell,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台北:立緒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2006年4月二版三刷。
(美)伊哈布‧哈山(Ihab Hassan),劉象愚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理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1月。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11月。
(美)艾梅蘭(Epstein, Maram),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美)帕瑪(Richard E.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美)保羅康納頓著(Paul Connerton),纳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詹明信(F. Jameson)講座,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出版社,1989年2月初版,1990年1月三版。
(美)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2004年3月。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商鼎出版社,1991年10月。
(英)伊格頓(Terry Eagleton),《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英)伊格頓(Terry Eagleton),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社,1998年4月四刷。
(英)艾略特(Elliot.F.R)著,何世念等人譯,《家庭:變革還是繼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英)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出版社,2002年5月。
(英)特雷‧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著,伍曉明譯:《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7年1月。
(英)福斯特(E. M. Forster),《小說面面觀》,台北:新潮文庫,1973年9月初版,2000年6月三刷。
(捷克)米蘭‧崑德拉(Milan Kundera),《不朽》,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年4月。
(瑞士)埃米爾‧施塔格爾(Eckhard Emmel,1908-1987)著,胡其鼎譯,《詩學的基本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6月。
(德)Michael Ende,《默默》,台北:城邦集團遊目族出版社,2003年。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人文科學的邏輯》,關子尹譯,台北:聯經出版,1986年8月。
(德)卡爾—弗瑞德里希‧蓋爾(Carl-Friedrich Geyer),《神話的誕生》,台中:晨星出版社,2006年。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出版社,2003年2月。
(德)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馬克斯恩格斯選集》,第3卷,頁91,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德)恩斯特‧波佩爾(Ernst Poppel)著,李百涵‧韓力譯,《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年2月。
(德)理萊‧葛肯(Marei Gerken)著,黃添盛譯,《追憶一回——普魯斯特》,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年6月。
(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自然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奧古斯汀(Saint Augustine),《懺悔錄》,周士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十三、論文集
于植元,〈《林蘭香》論──《林蘭香》校後記〉,《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
仇小屏,《古典詩歌研究彙編》第一冊:《古典詩詞時空設計之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9月。new window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月。
王璦玲主編,《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
吳存存,〈道學思想與燕夢卿悲劇──讀《林蘭香》隨筆〉,《明清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張俊,〈論《林蘭香》與《紅樓夢》──兼談聯結《金瓶梅》與《紅樓夢》的「鏈環」〉,《明清小說論叢》,1987年。
盛志梅,〈淺說《林蘭香》之「夢」〉,《明清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陳洪,〈《林蘭香》創作年代小考〉,《明清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古典詩歌研究彙編》第一冊,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9月。new window
陸大偉,〈《金瓶梅》與《林蘭香》〉,《明清小說論叢》,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黃霖、王國安編譯,《日本研究《金瓶梅》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捷克)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湖南:新華書局,1987年8月。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時間〉,《波赫士全集IV》,林一安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2年。

十四、期刊論文
王德威,〈明清小說的現代視角〉,《「新知與舊學」——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七卷第三期,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9月。new window
王璦玲,〈導言:有關「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研究之開展——從近年敘事研究之新趨談起〉,《「新知與舊學」——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七卷第三期,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9月。new window
朱萍,〈悲涼之霧 遍被華林——明清家庭興衰題材章回小說文化意義〉,《學術研究》第八期,2008年。
吳敢,〈20世紀《金瓶梅》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2期,2001年6月。
杜貴晨,〈《金瓶梅》為「家庭小說」簡論——一個關於明清小說分類的個案分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河北:河北大學,2001年。
汪道倫,〈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情學與《紅樓夢》〉,大陸《紅樓夢學刊》第一輯,1990年。
———,〈情根‧大旨談情‧情不情〉,大陸《紅樓夢學刊》,1997年。
胡衍南,〈論《林蘭香》在明清世情小說史的地位〉,台北:《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十九期,2004年6月。
康韻梅,〈唐人小說中「智慧老人」之探析〉,台北:《中外文學》第23卷第4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陳清俊,〈中國詩人的鄉愁與空間意識〉,《牛津人文集刊》,第1期,1995年10月。
劉若愚,陳淑敏譯,〈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書目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三期,1987年12月。
燕筠,〈《紅樓夢》的先行者──《林蘭香》論〉,《山西大學學報》,山西: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聶春豔,〈性別角色轉換與文本深層內涵──解讀《林蘭香》〉,天津:《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

十五、學位論文:
王佩琴,《說園─從《金瓶梅》到《紅樓夢》》,2004年,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王碩慧,《從性別政治論《金瓶梅》淫婦的生存》,2005年,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全恩淑,《《金瓶梅》中婦女內心世界研究:欲望與現實之間的掙扎》,2001年,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吳娟萍,《陸機詩歌中時間推移意識》,2001年,東海大學中文,碩士論文。
呂素端,《《西遊記》敘事研究》,2001年,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光步,《《紅樓夢》所反映的清代社會與家庭》,1982年,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李慧,《《醒世姻緣傳》民俗取材之研究》,2005年,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萍,《《金瓶梅》鞋腳情色與文化研究》,2002年 ,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周忠泉,《《紅樓夢》中家庭形態的研究》,1993年,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林芳如,《《醒世姻緣傳》的敘事美學研究》,2006年,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林淑慧,《從「性別文化」看《金瓶梅》中的「情」與「義」》,2005年,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慧,《大觀園隱喻世界---從方所認知角度探索小說的環境映射》,東海大學中文系,2002年,碩士論文。
林鶯如,《《金瓶梅》的敘事研究》,2006年,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洪慈彗,《《金瓶梅》死亡主題研究》,2005年,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胡衍南,《食、色交歡的文本————《金瓶梅》飲食文化與性愛文化研究》,2000年,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袁浥珊,《《金瓶梅》之喪俗研究》,2005年,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馬琇芬,《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1996年,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1993年,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佳琪,《唐代小說之敘事時間研究》,2005年,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張金蘭,《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研究》,1999年,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張曼娟,《明清小說評點之研究》,1990年,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梁欣芸,《《金瓶梅》「男女偷情」主題研究》,2004年,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莫秀蓮,《世情小說中的母親形象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歧路燈》、《紅樓夢》為考察對象》,2005年,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柳妙,《金瓶梅的巫與巫術研究》,2003年,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郭美玲,《《金瓶梅》女性研究─以婚姻和性慾考察》,2005年,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陳克嫻,《明清長篇世情小說中的笑話研究─—以《金瓶梅》、《姑妄言》、《紅樓夢》為中心之考察》,2002年,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良,《《醒世姻緣傳》的創作觀》,2004年,臺灣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陳淑敏,《《醒世姻緣傳》因果報思想與文學技巧探析》,2004年,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1994年,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廖彩真,《《明清婦女的社會生活-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2006年,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潘玉薇,《人物、情、花園: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2004年,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蔡文賓,《劉鶚《老殘遊記》的敘事研究》,2005年,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鄭媛元,《《金瓶梅》敘事藝術》,2006年,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鄭靜芸,《《紅樓夢》人物死亡研究》,2005年,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
鄧淑華,《論湯顯祖《玉茗堂四夢》之時間意識及其文本設計》,2003年,臺灣大學戲劇所,碩士論文。
黎滔泉,《元雜劇死亡題材》,2000年,逢甲大學中文,碩士論文。
黎慕嫻,《敘事性的時間研究》,2003年,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索玫,《唐代夢故事研究》,2006年,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
駱水玉,紅樓夢脂硯齋評語研究,1994年,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四部具有烏托邦視境的清代小說-《水滸後傳》、《希夷夢》、《紅樓夢》、《鏡花緣》研究,1998年,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戴華萱,《臺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2006年,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薛寗今,《《醒世姻緣傳》的主題思想及其表現方式》,1995年,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魏采如,《《洛陽伽藍記》之時空敘事與記憶認同》,2005年,臺灣大學中文所論,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