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清代貴州義學發展及其功能
書刊名:貴州民族研究
作者:白林文李永皇
作者(外文):Bai, Lin-wenLi, Yong-hua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1)
頁次:199-203
主題關鍵詞:清代貴州義學發展功能In the Qing DynastyGuizhou Yi xue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20
義學本是為貧寒子弟開設的基層學校,清代在貴州"改土歸流"后,結合少數民族情況,把義學作為輔助統治和教化苗民的重要手段。貴州義學具有鮮明辦學特征,從康熙到光緒間,義學為貴州文化教育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培養了早期的民族人才,加強了王朝的統治,發揮了較為重要的功能。
期刊論文
1.顧龍先(1995)。"苗疆義學"歷史考察。貴州民族研究,1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庚堯(19991200)。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24,177-2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素爾訥、霍有明、郭海文(2009)。欽定學政全書校注。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2)。貴州省志•民族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家幹、吳一文(1997)。苗疆聞見錄。貴州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歐陽修(1975)。新唐書•王潮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實錄•太祖洪武實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4)。清實錄:貴州資料輯要。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任可澄(2008)。貴州通志•學校選舉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12)。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但湘良(1883)。湖南苗防屯政考•均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任可澄(1991)。貴州通志•前事志四。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任可澄(2004)。貴州通志•宦跡志。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席裕福、沈師徐(1982)。學校十九•義學。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孔令中(2004)。貴州教育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天衢、郭士信(1990)。安南縣志。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文彬、王秉恩(2010)。平黔紀略。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竇全曾、陳矩(1992)。都勻縣志稿。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丁尚固、劉增禮(1992)。台拱縣文獻紀要•學堂。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冉晸、張俊穎(1992)。人物志•鄉宦。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黎小龍(2011)。歷史時期西南開發與社會調控。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範曄(2014)。後漢書•儒林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托津(1991)。禮部•學校•各省義學。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