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宋明州先賢祠研究
作者:鄭丞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Cheng,Cheng-Liangl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蔣義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明州先賢祠祠廟由陸轉朱鄉飲酒禮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2
近年來宋史學界逐漸認知到「地方」,亦是理解宋代士人思維、文化諸多層面不可或缺的因素。宋代地方官學出現祭祀鄉里先賢人物之先賢祠,遂成為學者討論宋代士人「地方」思維的重要課題。在西方學者Hymes提出宋代士人由「中央化」轉向「地方化」的論述之中,官學先賢祠成為象徵南宋士人「地方意識」存在的事例之一。不過,隨著學界重新檢討南宋士人「地方化」的論述,宋代官學先賢祠背後的複雜歷史脈絡,恐怕並非「地方意識」所能涵攝殆盡。
除此之外,宋代先賢祠相關研究討論,多半強調理學運動對宋代先賢祠的影響,此點應與討論對象多是供奉理學家的祠堂有關。如此一來,研究命題自然也就緊扣不離理學運動的發展,以及理學家透過「先賢」建立的新人格「典範」。然而,更需要進一步省思的問題是:理學家透過官府與民間力量積極推動教育場所中先賢祠,固然是促進宋代先賢祠發達的重要因素。但是,理學家的視野是否即是審視先賢祠的惟一視野?是否僅有理學家積極主張設立紀念當地先賢的祠堂,不認同理學的宋代士人便排斥設立先賢祠?顯然答案並不如此。可見在理學運動之外應尚存在更深沉的歷史傳統與思維,或隱或顯地在先賢祠堂設立過程與祠堂記文撰寫中展現。
面對學界現行兼具理論性與宏觀性的研究論述──地方意識與理學運動,選擇區域進行個案研究或許不失一個檢驗理論的途徑。更重要的是,筆者以為選擇單一地區之先賢祠,或許有助於梳理各種以先賢祠為中心的互動角色,諸如地方官員與地方士人、民間信仰與儒學思想、地方文化的維護與教化理念的散佈。由於與西方學者「地方意識」同屬「地方」之研究基準點上,因此,區域先賢祠研究在審視宋代先賢祠之「地方」性質之際,應當能提出更客觀的研究成果,進而補充、修正現有論述與詮釋,並展開宋代先賢祠多面向討論的空間。
不僅如此,結合基層社會、祠神信仰、學術思想、教育場所、地方士人、地方文化傳統等等層面之後,區域研究模式也提供了建構「宋代基層社會中的先賢祭祀」歷史圖像的研究視野。強調「基層社會中的先賢祭祀」的目的在於,基層社會並非僅以「地方」作為觀察維度,而忽略「國家」對基層社會與先賢祠的影響與支配(如政治事件、理學運動、書院運動)。相反地,基層社會應當是一個開放而生動的空間,各種鄉里或超越鄉里的思維、勢力得以在此交錯與互動。
正是基於此研究認知,目前學界對南宋明州士人家族、學術、政治活動、鄉飲酒禮、社會經濟等等豐富研究,不僅不是難以跨越的研究障礙,反而是筆者理解南宋明州先賢祠與基層社會互動的重要資源,也更能掌握明州基層社會各種力量對各級先賢祠的不同影響。簡而言之,即便是同屬於儒學教育場所的先賢祠,基於州學、縣學、家塾、書院在基層社會之中各有不同的歷史脈絡,其附屬之先賢祠亦有不同的歷史意義。
徵引書目
一、中文
(一)史料
1、經
吳廷楨等奉敕修撰,《御定月令輯要》,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秦蕙田,《五禮通考》,中壢,聖環圖書,1994年。
張栻,《癸巳孟子說》,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2、史
不著撰人、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不著撰人、王頲點校,《廟學典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元恭,《至正四明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王存,《元豐九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梓材、馮雲濠同輯,《宋元學案補遺》,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王稱,《東都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佚名,《無錫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年。
李前泮修,光緒《奉化縣志》,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年。
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辛紹佐,嘉靖《延平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
周淙,《乾道臨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俞希魯,《至順鎮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胡林卿等纂,《雲間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范成大,《吳郡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孫應時,《琴川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袁桷,《延祐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張津,《乾道四明圖經》,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張時徹纂,嘉靖《寧波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年。
張鉉,《至正金陵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梅應發,《開慶四明續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脫脫等修,《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陳公亮,《淳熙嚴州圖經》,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陳暐,《吳中金石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陳漢章纂,《象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項公澤,《淳祐玉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馮福京,《大德昌國州圖經》,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黃宗羲,《宋元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黃巖孫,《仙溪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楊泰亨纂,光緒《慈溪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解縉奉敕撰,《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熊克,《中興小紀》,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鄞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鄞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盧憲,《嘉定鎮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羅濬,《寶慶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宋元方志叢刊)。
3、子
方勺,《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朱弁,《曲洧舊聞》,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周密,《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周煇,《清波雜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陳元靚,《纂圖增新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陸游,《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龔延之,《中吳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集
孔武仲,《清江三孔集》,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國學基本叢書)。
文彥博,《潞公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方回,《桐江續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十朋,《梅溪先生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王應麟,《四明文獻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王應麟,《深寧先生文鈔摭餘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王邁,《臞軒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包拯著、楊國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合肥,黃山出版社,1999年。
史浩,《真隱鄮峰漫錄》,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任士林,《松鄉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牟巘,《牟氏陵陽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別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續金華叢書本)。
岑安卿,《栲栳山人詩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杜範,《清獻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汪藻,《浮溪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貝瓊,《清江貝先生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阮元編,《兩浙金石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周南,《山房集》,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叢書集成續編本)。
林光朝,《艾軒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員興宗,《九華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孫覿,《鴻慶居士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袁甫,《蒙齋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袁桷,《清容居士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袁燮,《袁正獻公遺文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袁燮,《絜齋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高宇泰,《敬止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宋代石刻文獻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張大昌,《王深寧先生年譜》,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張栻,《南軒集》,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
張壽鏞輯,《定川言行彙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張端義,《貴耳集》,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陳淳,《北溪先生大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陳著,《本堂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陳暐編,《吳中金石新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陳襄,《古靈先生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珍本叢刊)。
陳櫟,《定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陸游,《渭南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曾鞏,《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程端學,《積齋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程端禮,《畏齋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舒璘,《舒文靖公類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黃溍,《黃文獻公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黃震,《黃氏日抄》,臺北,大化出版社,1984年。
楊萬里,《誠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楊簡,《楊簡遺書續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熊禾,《勿軒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仁本,《羽庭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劉宰,《漫塘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劉敞,《公是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本)。
劉慈孚輯,《四明人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樓鑰,《攻媿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歐陽玄,《圭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歐陽守道,《巽齋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鄭元祐,《僑吳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鄭真,《滎陽外史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鄭獬,《鄖溪集》,上海,上海古籍,1994年 (叢書集成本)。
戴良,《九靈山房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戴表元,《剡源文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四明叢書本)
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魏仲舉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四庫全書珍本)。
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書局,1975年。

(二)專著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new window
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域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申萬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出版公司,2003年。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2003年。new window
柯賽原著,黃瑞祺、張維安譯,《古典社會學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6年。new window
孫克寬,《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new window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徐遠和,《理學與元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陸敏珍,《唐宋時期明州區域社會經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黃金明,《漢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黃進興,《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2001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年。new window
黃寬重,《宋代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
楊慶堃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蒙思明,《元代社會階級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樂承耀,《寧波古代史綱》,寧波,寧波出版社,1995年。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年。
蕭啟慶,《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韓森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三)論文
卜正民著、孫競昊譯,〈家族傳承與文化霸權─1368年至1911年的寧波士紳〉,《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1,頁92~105。
山口智哉,〈南宋鄉飲酒禮考〉,收入劉海峰等主編《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6),頁238~253。
方誠峰,〈統會之地──縣學與宋末元初嘉定地方社會的秩序〉,《新史學》16:3,2005年5月,頁1~22。new window
王健,〈近年來民間信仰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再思考:社會史角度的考察〉,《史學月刊》2005.1,頁123~128。
王瑞來,〈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論──以范仲淹為中心的考察〉,《宋史研究論叢》6,2005年4月,頁169~198。
王德毅,〈宋代的科舉與士風〉,《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6,頁25~31。
包偉民,〈宋代明州樓氏家族研究〉,《大陸雜誌》94:5,1997年5月,頁31~40。
包偉民,〈精英們“地方化”了嗎?─試論韓明士《政治家與紳士》與“地方史”研究方法〉,收於榮新江主編,《唐研究》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653~672。
申萬里,〈元代慶元路書院考〉,《南京曉莊學院學報》5,2007年9月,頁112~118。
申萬里,〈元代慶元路儒學考述〉,《元史論叢》8(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頁182~193。
申萬里,〈元初江南儒士的處境及社會角色的轉變〉,《史學月刊》2003.9,頁46~54。
申萬里,〈宋元鄉飲酒禮〉,《史學月刊》2005.2,頁28~36。
申萬里,〈從社會交往看元代江南儒士的社會網絡─以戴表元為例〉,《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7月,頁402~407。
皮慶生,〈宋代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宗教研究年鑑(1999─200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頁474~482。
成岳冲,〈淺論宋元時期寧波水利共同體的褪色與回流〉,《中國農史》16:1,1997,頁10~14。
何湘妃,〈從南宋高宗時代重修神哲二宗實錄看王安石評價的轉變過程〉,《食貨》16:7、8,1987年7月,頁48~68。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於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頁167~258。
吳雅婷,〈回顧一九八〇年以來宋代的基層社會研究〉,《中國史學》12,2002,頁65~94。
宋晞〈宋代明州州治鄞縣城鄉之發展〉,《宋史研究集》20輯,1990年9月,頁13~25。
李才棟,〈甬上四先生與書院教育〉,收於氏著,《中國書院教育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頁151~167。
李弘祺,〈宋元書院與地方文化─吉州地區學統與民間宗教關係試析〉,收入朱漢民、李弘祺主編,《中國書院》第三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頁37~57。
李弘祺,〈宋代地方學校職事考〉,《史學評論》8,1984年7月,頁223~241。
李如鈞,〈官民之間:宋元江南地方社會中的學田爭端〉,收於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社會思想)(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頁151-168。
李紅霞,〈唐代士人的社會心態與隱逸的嬗變〉,《北京大學學報》2004.5,頁114~120。
周時奮,〈它山堰研究〉,收於董貽安主編,《浙東文化論叢》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391~419。
周揚波,〈宋代鄉約的推行狀況〉,《浙江大學學報》35:5,2005年9月,頁106~111。
周揚波,〈南宋四明地區耆老會概述〉,《寧波大學學報》19:5,2006年9月,頁66~70。
周愚文,〈宋代的學禮〉,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37~70。
岡元司,〈南宋溫州士大夫的相互關係〉,《古典文獻與文化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283~300。
林煌達,〈宋代縣丞〉,《中國中古史研究》4、5期合刊本,2005年12月,頁259~286。new window
近藤一成,〈宋代科舉社會的形成─以明州慶元府為例〉,《廈門大學學報》,2005年6月,頁15~24。
苗書梅,《宋代知州及其職能》,《史學月刊》1998.6,頁43~47。
韋政通,〈「慶元學禁」中的朱熹〉,《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3),頁145。new window
唐曉峰,〈「體國經野」─試述中國古代的王朝地理學〉,《二十一世紀》,2000年8月,頁82~91。new window
袁良勇,〈宋代功臣配享論〉,《史學月刊》2007.5,頁27~34。
高明士,〈隋唐的學禮〉,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36。
梁庚堯,〈南宋城居官戶與士人的經濟來源〉,《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92),頁133~188。new window
梁庚堯,〈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新史學》4:4,1993年12月,頁45~96。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教學行業興盛的背景〉,《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1997年2月,頁559~570。
梁庚堯,〈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起源與演變〉,《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論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98),頁213~238。new window
梁庚堯,〈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24,1999年12月,頁177~224。new window
梁庚堯,〈士人在城市:南宋學校與科舉文化價值的展現〉,收於中研院史語所編,《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2002年6月,頁279~291。new window
陳高華,〈元代的地方官學〉,《元史論叢》5,頁160~189。
陳得芝,〈論宋元之際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動向〉,《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7.2,頁147~161。
陳煒舜,〈高元之及其楚辭學考述〉,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等主辦,「宋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都:2006年8月),頁383~398。
陳曉蘭,〈南宋四明科舉略考〉,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等主辦,「宋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都:2006年8月),頁582~586。
勞榦,〈漢代社祀的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1947年,頁49~60。new window
森田憲司,〈從碑記的撰述看宋元交替時期慶元的士大夫〉,收於北京師範大學古籍所編,《元代文化研究》1(國際元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2001年,頁61~69。
程光裕,〈王安石治鄞時之治積與佛緣〉,《宋史研究集》17輯,1988年3月,頁453~479。
黃亭惇,〈《宋史‧循吏列傳》研究〉,《新北大史學》4,2006年10月,頁111~135。
黃敏枝,〈南宋四明史氏家族與佛教的關係〉,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彙編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6),頁 546~575。
黃寬重,〈科舉社會下家族的發展與轉變─以宋代為中心的觀察〉,收入《唐研究》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337~353。
黃寬重,〈從中央與地方關系互動看宋代基層社會演變〉,收於張希清等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314~349。
黃寬重,〈鉛華落盡:南宋四明士人家族衰替因素的探討〉,發表於中研院史語所講論會,2007年6月4日。
葛兆光,〈經典中的與生活中的-認識中國民間信仰的真實圖像〉,《中國研究月刊》2:10:22,1997年1月。
賈志揚,〈戰亂時期的科舉考試:以南宋初期為例〉,收入劉海峰等主編《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頁124~134。
鄒重華,〈“鄉先生”:一個被忽略的宋代私學教育角色〉,收入鄒重華、粟品孝主編,《宋代四川家族與學術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頁359~392。new window
雷聞,〈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層與運作──以生祠與城隍神為中心〉,《歷史研究》2004.2,頁27~41。
寧可,〈漢代的社〉,《文史》9,1980年6月,頁7~14。
趙克生,〈明代地方廟學中的鄉賢祠與名宦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1,頁118-123。
趙克生,〈明代生祠現象探析〉,《求是學刊》2006.2,頁126~131。
齊覺生,〈北宋縣令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8期,1963年12月,頁275~314。
齊覺生,〈南宋縣令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期,1969年5月,頁309~370。
劉祥光,〈明代徽州府學鄉賢祠研究〉,發表於「中國近世以降教育與地方發展」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8月1~2日)。
劉祥光,〈明州徽州名宦祠研究〉,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01~176。
劉馨珺,〈從生祠立碑談唐代地方官的考課〉,發表於「東亞教育與法制研究的新視野」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2004年5月22日~23日),頁241~284。new window
蔣竹山,〈宋至清代的國家與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8:2,1997年6月,頁187~219。new window
蔣義斌,〈郭店楚簡〈六德〉的仁與聖〉,發表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主辦,「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1999年12月12日。new window
鄧小南,〈北宋蘇州的士人家族交遊圈──以朱長文之交遊為核心的考察〉,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3(北京:北京大學版社,1995),頁451~488。
鄧小南,〈追求用水秩序的努力─從前近代洪洞的水資源管理看「民間」與「官方」〉,收入行龍、楊念群主編,《區域社會史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頁19~39。
鄧小南,〈龔明之與宋代蘇州的龔氏家族:兼談南宋崑山士人家族的交遊與沈浮〉,《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頁81~109。new window
魏峰,〈從先賢祠到鄉賢祠—從先賢祭祀看宋明地方認同〉,《浙江社會科學》2008.9,頁92~96。
龔劍峰,〈論宋代浙江地區寺觀占地〉,《中國史研究》1993.1,頁42~49。

(四)學位論文
王錦萍,《虛實之間:11~13世紀晉南地區的水信仰與地方社會》,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年。
李家豪,《沒落或再生:論元代四明地區的士人與家族》,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喻學忠,《晚宋士風研究》,成都,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2年。

二、日文
(一)論文
土肥義和,〈唐‧北宋間の「社」の組織形態に關する一考察〉,《今堀敏一先生古稀記念─中國古代の國家と民眾》(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頁691~764。
石田肇,〈南宋明州の高氏一族について──高閌・高文虎・高似孫のこと──〉,宋代史研究會編,《宋代の社会と宗教》(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頁225~256。
水越知,〈宋代社会と祠廟信仰の展開──地域核としての祠廟の出現〉,《東洋史研究》60:4,2002年,頁1~38。
須江隆,〈福建莆田の方氏と祥應廟〉,《宋代社会のネットワーク》(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頁393~433。
須江隆,〈徐偃王廟考──宋代の祠廟に関する一考察──〉,《東洋學》69,1993年,頁42~62。
松本浩一,〈宋代の賜額、賜號について─主として《宋會要輯稿》にみえて史料から〉,《中國史における中央政治と地方社會》(昭和五九、六○年度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總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1986年,頁282~294。
小野泰,〈宋代明州における湖田問題〉,《中國水利史研究》17,1987年。
山口智哉,〈宋代鄉飲酒禮考──儀禮としてみた空間人的結合の〈場〉──〉,《史學研究》241,(廣島:廣島史學研究會,2003年),頁66~96。
山口智哉,〈宋代先賢祠考〉,《東洋史論叢》15,2006年11月,頁89~111。
金井德幸,〈南宋における立廟と縣尉〉,《立正史學》68,1990年。
金井德幸,〈南宋における社稷壇と社廟について──鬼の信仰を中心として──〉,酒井忠夫編《台灣の宗教と中国文化》(東京:風響社,1992年),頁187~209。
遠藤隆俊,〈宋代蘇州の范文正公祠について〉,《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中国の傳統社會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年) ,頁329~345。

三、英文
(一)專著
Davis, L. Richard,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t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Neskar , Ellen G, The cult of worthies :A study of shrines honoring local Confucian worthies in the Sung Dynasty (960~1279), Ph. 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1993.

(二)論文
Walton, Linda , “Kinship, Marriage, and Status in Song China: A Study of the Lou Lineage of NINGBO, 1050-1250.”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 Vol.18, No.1(1984).
Walton, Linda ,“Southern Sung Academies as Sacred Places” ,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eter N . Gregory ed . ,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in China .(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pp:335~3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