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校、法律、地方社會──宋元的學產糾紛與爭訟
作者:李如鈞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u-Chun Le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梁庚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學田宋代元代學校法律地方社會紛爭School-owned landSung DynastyYuan DynastySchoolLawLocal SocietyDispu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1
本文以學校產業的紛爭解決,探討宋元時代的法律運作,觀察學校、官府和地方社會三者的互動關係,並藉此回應宋元之間延續與變化此一重要議題。
正文共分為六章,前二章首先討論宋代學產糾紛的起因、案件爭訟程序。可知在唐中葉以降,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宋代社會田宅爭訟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學產也無可避免與民產一樣發生紛爭。官學除因身為政府機構,使其在提告時享有一些優遇外,其他部分的處理方式實與民產紛爭並無太大區別。第四章則指出,以往研究大多著重於官府和地方社會共同興學、相互合作的一面,但地方社會對於學校卻亦有利益衝突的一面。在現實的學產紛爭中,可知地方社會的豪強、寺院,甚至是士人,都有覬覦學產經濟利益的情況。加上官員的處理態度各有不同,以致學校必須努力打官司與保全證據提防未來可能的紛爭。從第五章開始,則透過不斷的比較,瞭解在元朝統治下,學校雖然得以承繼宋代的學產,但在統治者崇奉佛教、不似以往重視儒學等因素下,學校的地位與在社會上受到的重視程度,明顯與宋代不同。而此也造成學產紛爭增多,司法制度對學校變得不利,以及紛爭者越加強勢,官員對於學校的支持更為消極等影響,使得元代學校必須更費力打官司與多方設法保護學產。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operation of law through the dispute settlement of school property, obser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s, officials and local societie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issue of continuity and change between Sung and Yuan Dynasty.
This article wa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two chapters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disputes of school properties and the contentious proceedings. It was found out that after mid-Tang Dynas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private ownership of l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land and house disputes in Sung Dynasty, like civil properties, disputes of local school properties arose inevitably. Except that the public schools took advantages when filing lawsuits because they were official organizations, other proceedings were usually the same as dispute settlement of civil properties. The fourth chapter pointed out that most studies in the past focused on the aspects of co-founding school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society. However, there were benefit conflicts between the local society and the local schools. From the disputes of local school properties happened in the reality, 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economical benefits of local schools were coveted by the tyrannical and powerful local elite,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temples even intellectuals. In addition, the dealing attitude of different officials was different, so schools had to fight hard in the litigation and protect the evidence to avoid any potential disputes in future. From chapter 5, through continuous comparison, it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Yuan Dynasty, though local schools inherited school properties of Sung Dynasty, due to the facts that the rulers believed in Buddhism and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Confucianism as before, the social position of schools and level of importanc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Sung Dynasty, which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disputes of local school properties.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that the legal system wasn’t favorable to schools, the more powerful the opposite side was, the weaker support from the officials for the schools was, hence, the local schools had to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litigation and protect the properties of the local school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一、史料
(一)史籍、政典
〔宋〕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叢書集成新編》,第115冊。臺北:新文豐,1985。
〔宋〕李燾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陳均編,許沛藻等點校,《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竇儀編,薛梅卿點校,《宋刑統》。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元〕不著撰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國立故宮博物院景印元本)。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1。
〔元〕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1。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1。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天一閣博物館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二)地志、金石
〔宋〕史能之,《咸淳毘陵志》,《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沈濤,《常山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8冊。臺北:新文豐,1982。
〔宋〕范成大,《吳郡志》,《宋元方志叢刊》,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宋元方志叢刊》,第8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宋元珍稀地方志叢刊》,甲編第5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宋〕梅應發,《開慶四明續志》,《叢書集成三編》,第81冊。臺北:新文豐,1997。
〔宋〕陳公亮,《淳熙嚴州圖經》,《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盧憲,《嘉定鎮江志》,《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羅濬,《寶慶四明志》,《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邊實,《咸淳玉峰續志》,《宋元方志叢刊》,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王元恭,《至正四明續志》,《宋元方志叢刊》,第7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王肇渭等修,《同治龍泉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90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元〕俞希魯纂,《至順鎮江志》,《宋元方志叢刊》,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徐碩,《至元嘉禾志》,《宋元方志叢刊》,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袁桷纂,《延祐四明志》,《宋元方志叢刊》,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馬慧裕等修 ,《嘉慶湖南通志》(傅斯年圖書館藏古籍線裝書)。
〔元〕張鉉,《至正金陵新志》,《宋元方志叢刊》,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馮福京,《大德昌國州圖志》,《宋元方志叢刊》,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明〕吳臻修,《正德無為州志》(國立故宮博物院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明〕李侃等纂修,《成化山西通誌》,《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174。臺南:莊嚴,1996。
〔明〕汪瑀,《嘉靖安溪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福建省10。臺北:新文豐,1985。
〔明〕周瑛等著,蔡金耀點校,《重刊興化府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明〕林恭纂修,《成化順德府志》(國立故宮博物院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明〕姚卿修,《嘉靖魯山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河南省15。臺北:新文豐,1985。
〔明〕唐臣等纂修,《嘉靖真定府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192。臺南:莊嚴,1996。
〔明〕夏良勝纂修,《正德建昌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4。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3。
〔明〕孫存纂修,《嘉靖荊州府志》(國立故宮博物院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明〕徐璉,《正德袁州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江西省11。臺北:新文豐,1985。
〔明〕殷之輅修,《萬曆福寧州志》(國立故宮博物院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明〕連鑛修,《嘉靖建平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安徽省8。臺北:新文豐,1985。
〔明〕陳霖,《正德南康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9。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3。
〔明〕陳讓纂,《嘉靖邵武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3。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3。
〔明〕彭澤,《弘治徽州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安徽省7。臺北:新文豐,1985。
〔明〕馮繼科等纂修,《嘉靖建陽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1。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
〔明〕劉熙修,《弘治衡山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38。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明〕劉廣生修,《萬曆常州府志》。北京:線裝書局,2003。
〔明〕歐陽保等纂修,《萬曆雷州府志》,收入《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明〕鄭慶雲,《嘉靖延平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福建省9。臺北:新文豐,1985。
〔明〕鄧淮修,《弘治溫州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32。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薛剛纂修,《湖廣圖經志書》,《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明〕鍾崇文纂修,《隆慶岳州府誌》,《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湖南省17。臺北:新文豐,1985。
〔明〕顏洪範,《萬曆上海縣志》(國立故宮博物院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明〕羅青霄,《萬曆漳州府志》,《明代方志選》。臺北:學生書局,1965。
〔清〕王昶,《金石萃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4冊。臺北:新文豐,1979。
〔清〕令狐亦岱等修,《乾隆縉雲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4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申毓來等修,《康熙南康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82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吳永芳修,《康熙嘉興府志》(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
〔清〕吳宜爕修,《乾隆龍溪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9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李遇孫輯,《括蒼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15冊。臺北:新文豐,1979。
〔清〕李德淦修,《嘉慶涇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安徽省》,第23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李澐輯,《陽江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南地方‧廣東省》,第16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杜春生,《越中金石記》,《石刻史料新編》,第2輯第10冊。臺北:新文豐,1979。
〔清〕阮元,《兩浙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4冊。臺北:新文豐,1982。
〔清〕周雲鳳重修,《道光東平州志》(傅斯年圖書館藏古籍線裝書)。
〔清〕邵友濂修,《光緒餘姚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50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保忠等重修,《道光平度州志》(傅斯年圖書館藏古籍線裝書)。
〔清〕柏春修,《同治南豐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82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21冊。臺北:新文豐,1979。
〔清〕孫世昌等纂修,《廣信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91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徐宗幹修,《道光濟寧直隸州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清〕徐家瀛,《同治靖安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914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徐時棟,《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記》,《宋元方志叢刊》,第7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袁章華修,《道光城武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清〕張仲炘輯,《湖北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6冊。臺北:新文豐,1977。
〔清〕張培仁等修,《同治平江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清〕張興言,《同治宜黃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79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畢沅輯,《山左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9冊。臺北:新文豐,1977。
〔清〕陶易修,《乾隆衡陽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3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清〕陽正筍修,《雍正慈谿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19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黃瑞,《台州金石錄》,《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5冊。臺北:新文豐,1982。
〔清〕黃鳴珂修,《同治南安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江西省》,第26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翟振慶續纂,《同治臨邑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15。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清〕劉埥修,《嘉慶崇安縣志》(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
〔清〕德昌修,《乾隆衛輝府志》,《新修方志叢刊》,154。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魯銓,《嘉慶寧國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安徽省》。第87。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繆荃孫,《江蘇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3冊。臺北:新文豐,1978。
〔清〕謝旻等修,《江西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嚴觀輯,《江寧金石記》,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1輯第13冊。臺北:新文豐,1979。
不著撰人,《無錫縣志》,《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陵基修,《福山縣志稿》,《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山東省》,第55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王琴林等纂修,《禹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河南省》,第45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呂耀鈐修,《民國松陽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6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
金城修,《民國新昌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浙江省》,第7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徐乃昌纂,《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石刻史料新編》,第3輯第11冊。臺北:新文豐,1979。
耿之光等修,《民國重修無極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河北省》,第51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常之英修,《民國濰縣志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福建通志局編,《福建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編》,第2輯第15冊。臺北:新文豐,1979。
羅振玉編,《金石萃編未刻稿》,《石刻史料新編》,第1第5冊。臺北:新文豐,1977。

(三)文集、奏議
〔宋〕毛滂,《東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朱長文,《樂圃餘藁》,《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牟巘,《牟氏陵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呂祖謙,《東萊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廌,《濟南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汪應辰,《文定集》,《叢書集成新編》,第63冊,聚珍版叢書本。臺北:新文豐,1985。
〔宋〕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林表民編,《赤城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林景熙,《霽山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洪咨夔,《平齋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孫覿,《鴻慶居士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全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袁說友編,《成都文類》,《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張九成,《橫浦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張丰,《柯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張方平,《樂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陳宓,《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續修四庫全書》,13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宋〕陳耆卿,《篔窗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陳著,《本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程珌,《洺水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黃榦,《勉齋先生黃文肅公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90。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宋〕黃震,《黃氏日抄》,《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葉適,《水心先生別集》,《叢書集成續編》,第129冊,永嘉叢書本。臺北:新文豐,1989。
〔宋〕葛勝仲,《丹陽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劉辰翁,《須溪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劉宰,《漫塘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樓鑰,《攻媿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衛涇,《後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金〕元好問,《元遺山先生集》,《石蓮盦彙刻九金人集》。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元〕方回,《桐江集》,《元代珍本文集匯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
〔元〕王旭,《蘭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危素,《危太樸文續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7。臺北:新文豐,1985。
〔元〕吳師道,《禮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吳澄,《吳文正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李祁,《雲陽李先生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元〕汪克寬,《環谷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林興祖,《編類運使復齋郭公敏行錄》,《宛委別藏》4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元〕邵亨貞,《野處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姚燧,《牧庵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胡祇遹 ,《紫山大全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唐元,《筠軒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貢師泰,《玩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張之翰,《西巖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張伯淳,《養蒙文集》,《元代珍本文集匯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
〔元〕張養浩,《歸田類稿》,《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許有壬,《至正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7。臺北:新文豐,1985。
〔元〕陳旅,《安雅堂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陳高,《不繫舟漁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8。臺北:新文豐,1985。
〔元〕陳基,《夷白齋藁補遺》,《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陸文圭,《牆東類稿》,《元人文集珍本叢刊》,4。臺北:新文豐,1985。
〔元〕傅若金,《傅與礪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92。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元〕程鉅夫,《雪樓集》,《叢書集成續編》,第135冊。臺北:新文豐,1985。
〔元〕程端禮,《畏齋集》,《叢書集成續編》,第133冊。臺北:新文豐,1989。
〔元〕黃溍,《文獻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虞集,《道園學古錄》,《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虞集,《道園類稿》,《元人文集珍本叢刊》,5。臺北:新文豐,1985。
〔元〕蒲道源,《閑居叢稿》,《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趙文,《青山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劉因,《靜修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劉岳申,《申齋劉先生文集》,《元代珍本文集匯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
〔元〕劉將孫,《養吾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劉敏中,《中庵先生劉文簡公文集》,《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92。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元〕劉壎,《水雲村稾》,《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歐陽玄,《圭齋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鄧文原,《巴西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魯貞,《桐山老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韓信同,《韓氏遺書》(國立故宮博物院攝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膠片)。
〔元〕蘇天爵,《滋溪文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
〔元〕蘇天爵編,《國朝文類》,《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元〕釋圓至,《牧潛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王褘,《王忠文公集》,《叢書集成新編》,75。臺北:新文豐,1985。
〔明〕高于泰,《敬止錄》,《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28。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程敏政編,《新安文獻志》,《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劉崧,《槎翁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4。臺南:莊嚴,1997。
〔明〕鄭岳輯,《莆陽文獻》,《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54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錢穀編,《吳都文粹續集》,《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汪森編,《粵西文載》,《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張金吾輯,《金文最》。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曹膏修,《乾隆奉化縣志》(傅斯年圖書館藏古籍線裝書)。
〔清〕鄭爾垣等編,《義門鄭氏奕葉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總集類》,410,臺南:莊嚴,1997。


(四)筆記、其他
〔宋〕不著編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室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李元弼,《作邑自箴》,《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叢書集成新編》,第32冊,百川學海本。臺北:新文豐,1985。
〔宋〕袁采,《袁氏世範》,《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知不足齋叢書本。臺北:新文豐,1985。
(舊題)〔宋〕陳襄,《州縣提綱》,《叢書集成新編》,第32冊。臺北:新文豐,1985。
〔元〕不著撰人,王頲點校,《廟學典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明〕姚廣孝等,《永樂大典》。臺北:大化書局,1985。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6。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章國慶編,《天一閣明州碑林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二、研究文獻
(一)專書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臺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王雲海編,《宋代司法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申萬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任育才,《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臺北:五南,2007。
吳海航,《中國傳統法制的嬗遞:元代條畫與斷例》。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0。
吳海航,《元代法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
李 幹,《元代社會經濟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new window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雪梅,《碑刻法律史料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第三卷宋元明部分》。北京:三聯書店,2005。
汪聖鐸,《宋代政教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周愚文,《宋代的州縣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審判職能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3。
姜密,《宋代繫官田產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洪麗珠,《元代縣級官員群體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胡其德,《蒙古白話碑新探》。臺北,蒙藏委員會,1998。
胡務,《元代廟學──無法割捨的儒學教育鏈》。成都:巴蜀書社,2005。
胡興東,《元代民事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袁征,《宋代教育──中國古代教育的歷史性轉折》。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馬伯良(Brian E.Mcknight),《宋代的法律與秩序》。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
張斐怡,《元代江南書院的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梁庚堯,《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7。new window
許凡,《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7。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7。
陳高華、史衛民,《中國經濟通史‧元代經濟卷》。北京:三聯書店,1957。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想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2004。new window
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
馮承鈞,《元代白話碑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62。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9。
葛金芳,《宋遼夏金經濟研析》。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
蒙思明,《元代社會階級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0。
趙琦,《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蕭啟慶,《西域人與元初政治》。臺北:臺大文史叢刊,1966。new window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
劉馨珺,《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new window
薛瑞兆,《金代科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韓儒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蘇力,《元代地方菁英與基層社會──以江南地區為中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蘭婷,《金代教育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顧宏義,《教育政策與宋代兩浙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日〕小川快之,《伝統中国の法と秩序-地域社会の視点から-》。東京:汲古書院,2009。
〔日〕植松正,《元代江南政治社會史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7。

(二)論文
方誠峰,〈統會之地──縣學與宋末元初嘉定地方社會的秩序〉,《新史學》16:3(2005,臺北),頁1-22。new window
牛杰,〈民訟官──宋代民眾對官員的訴訟抗爭論略〉,《雲南社會科學》2005:3(2005,昆明),頁102-106。
王平宇,〈從《清明集》看宋代地方官對待「爭業」訴訟的態度〉,《思與言》35:4(1997,臺北),頁119-151。new window
王立平,〈元代地方官學體系的發展概況〉,《固原師專學報》1995:2(1995,固原),頁51-59。
王曾瑜,〈宋朝的產錢〉,《中華文史論叢》,1984:3(1984,上海),頁213-229。
王頲,〈元代書院考略〉,《中國史研究》1984:1(1984,北京),頁158。
成一農,〈宋、遼、金、元時期廟學制度的形成和普及〉,收入張希清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164-182。
吳雅婷,〈回顧一九八0年代以來宋代的基層社會研究〉,《中國史學》第12卷(2002,東京),頁65-93。
宋德金,〈金代儒學述論〉,收入《遼金史論集》第9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頁244-252。
李弘祺,〈宋代地方學校職事考〉,《史學評論》8(1984,臺北),頁223-241。
李如鈞,〈官民之爭:宋元學田爭端初探〉,收入黃寬重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第1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等,2008,頁151-168。new window
李雪梅,〈學田碑與宋元學田制度化構建之努力〉,《中國史研究》69(2010,大邱),頁15-28。
周荔,〈宋代的學田〉,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經濟史研究組編,《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諸問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頁153-174。
孟繁清,〈元代的學田〉,《北京大學學報》1986:2(1986,北京),頁49-55。
柳立言,〈青天窗外無青天:胡穎與宋季司法〉,收入氏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頁235-282。new window
柳立言,〈紅塵浪裡難修行──宋僧犯罪原因初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9本4分(2008,臺北),頁575-635。new window
洪金富,〈元代監察制度的特色〉,《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1975,臺南),頁219-276。new window
洪金富,〈從投下分封制度看元朝政權的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本 4分(1987,臺北),頁843-907。new window
孫克寬,〈江南訪賢與延祐儒治〉,收入氏著《元代漢文化之活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頁345-363。new window
師道剛等,〈從三部農書看元朝農業生產〉,《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3(1979,太原)。
徐道鄰,〈鞫讞分司考〉,收入氏著《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頁114-128。new window
張帆,〈金代地方官學略論〉,《社會科學輯刊》1993:1(1993,瀋陽),頁83-88。
張帆,〈金代國子監鉤沈〉,收入《遼金史論集》第5輯。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頁213-224。
張希清,〈北宋的科舉取士與學校選士〉,收入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編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頁183-203。
梁方仲,〈元代的土地制度〉,收入氏著《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續編》。開封:中洲古籍出版社,1984,頁11-30。
梁庚堯,〈士人在城市:南宋學校與科舉文化價值的展現〉,收入劉翠溶、石守謙主編,《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第三屆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6,頁265-326。new window
梁庚堯,〈宋元時代的蘇州〉,收入氏著《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頁334-480。new window
梁庚堯,〈宋元書院與科舉〉,收入中國史學會編,《第一回中國史學國際會議研究報告集:中國の歷史世界──統合のシステムと多元的發展──》。東京:東京都立大學出版會,2002.2,頁649-689。
梁庚堯,〈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24(1999,臺北),頁177-224。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的貧士與貧宦〉,《臺大歷史學報》16(1991,臺北),頁92、127。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城市的發展〉,收入氏著《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頁542-543。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城居官戶與士人的經濟來源〉,收入氏著《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頁220-238new window
梁庚堯,〈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新史學》4:4(1993,臺北),頁45-95。new window
許懷林,〈宋代民風好訟的成因分析〉,收入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編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頁576-590。
陳高華,〈《元典章‧戶部》簡論〉,收入氏著《元朝史事新證》。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36-51。
陳高華,〈元代土地典賣的過程和文契〉,《中國史研究》1988:4(1998,北京),頁35-48。
陳高華,〈元代大都的皇家佛寺〉,收入氏著《元朝史事新證》。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14-121。
陳高華,〈元代文化史緒論〉,收入氏著《元朝史事新證》。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71-183。
陳高華,〈元代的地方官學〉,收入氏著《元史研究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頁376-420。
陳高華,〈元代南方佛教論略〉,收入氏著《元朝史事新證》。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22-142。
陳高華,〈元朝的審判機構和審判程序〉,收入氏著《元史研究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頁121-170。
陳高華,〈再論元代河西僧人楊璉真加〉,收入氏著《元朝史事新證》。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43-160。
陳高華,〈杭州慧因寺的元代白話碑〉,收入氏著《元朝史事新證》。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61-170。
陳高華,〈略論楊璉真加和楊暗普父子〉,收入《陳高華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頁211-226。
陳得芝,〈元代江南地主階級〉,《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7期(1983,南京),頁86-94。
陳得芝,〈論宋元之際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動向〉,收入氏著《蒙元史研究叢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571-595。
陳景良,〈試論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觀念〉,《法學研究》1998:4(1998,北京),頁148-159。
陳智超,〈宋代的書鋪與訟師〉,收入《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京都:同朋社,1989,頁113-119。
曾瓊碧,〈宋代佃耕官田的農民〉,《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4(1985,廣州),頁94-101。
曾瓊碧,〈宋代官田的來源以及官私土地的相互轉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1(1993,廣州),頁70-78。
曾瓊碧,〈宋代租佃官田的「二地主」〉,《中國史研究》1987:2(1987,北京),頁17-27。
游彪,〈論宋代中央和地方僧官體系及其特徵〉,《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4(1994,保定),頁74-80。
黃鳳岐,〈論金代的教育與科舉〉,《北方文物》2002:2(2002,哈爾濱),頁67-73。
黃寬重,〈從中央與地方關係互動看宋代基層社會的演變〉,收入張希清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頁314-349。
楊德華、胡興東,〈元代「約會」制度初探〉,《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1:5(1999,昆明),頁27-31。
楊聯陞,〈科舉時代的赴考旅費問題〉,《清華學報》新第二卷第二期(1961,新竹),頁118-130。new window
葛金芳,〈唐宋之際土地所有制關係中的國家干預問題〉,收入氏編,《中國傳統社會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196-223。
葛金芳,〈關於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的若干問題〉,收入氏編,《中國傳統社會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頁256-282。
葛紹歐,〈宋代的提舉學事司〉,《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8(1990,臺北),頁1-11。new window
雷家宏,〈宋朝民間爭訟簡論〉,收入漆俠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九屆年會編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頁591-606。
漆俠,〈宋代學田制中封建租佃關係的發展〉,收入氏著《求實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頁160-175。
熊慧嵐,〈宋代蘇州州學的財務經營與權益維護──兼論州學功能與教授職責的擴增〉,《臺大歷史學報》45(2010,臺北),頁79-116。new window
趙鐵寒,〈宋代的州學〉,《大陸雜誌》7:10、11(1953,臺北),頁15-19、15-17。
劉子健,〈略論宋代地方官學和私學的消長〉,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2002,頁225-226。new window
鄧洪波,〈元代書院及其發展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94:6(1994,呼和浩特),頁71-76。
蕭啟慶,〈中國近世前期南北發展的歧異與統合:以南宋金元時期的經濟社會文化為中心〉,收入氏著《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1-22。new window
蕭啟慶,〈元代的儒戶:儒士地位演進史上的一章〉,收入氏著《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頁1-58。new window
蕭啟慶,〈元朝的統一與統合〉,收入氏著《元朝史新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頁37-38。new window
蕭啟慶,〈忽必烈潛邸舊侶考〉,收入氏著《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頁263-301。new window
蕭啟慶,〈蒙元統治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的省思〉,收入氏著《元朝史新論》。臺北:允晨,1999,頁61-82。new window
戴建國,〈宋代刑事審判制度研究〉,收入氏著《宋代法制初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頁199-245。
韓鳳山,〈北宋多渠道籌措官學經費述論〉,《社會科學戰線》2002:2(2002,長春),頁146-148。
〔日〕周藤吉之,〈「新編事文類要啟劄青錢」の成立年代とその中の契約證書との關係〉,收入氏著《唐宋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頁923-929。
〔日〕森田憲司,〈約會の現場〉,收入氏著《元代知識人と地域社會》。東京:汲古書院,2004,頁136-156。
〔日〕青木敦,〈北宋末~南宋の法令に附された越訴規定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58-2(1999,京都),頁1-37。
〔日〕檀上寬,〈元‧明交替の理念と現實-義門鄭氏を手掛りとして〉,《史林》65:2(1982,京都),頁1-31。
〔日〕池內功,〈元代石碑〈鎮江路儒學復田記〉をめぐる諸問題について〉,收入《中國史における中央政治と地方社會》。東京:筑波大學,1986。
〔日〕飯山知保,〈科舉‧學校政策の變遷からみた金代士人層〉,《史學雜誌》114:12(2005,東京),頁1-34。
〔日〕飯山知保,〈金初華北における科舉と士人層──天眷二年以前を對象として〉,收入氏著《金元時代の華北社會と科舉制度──もう一つの「士人層」──》。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2011,頁47-70。
〔日〕福澤與九郎,〈宋元時代州縣學產考〉,《福岡學藝大學紀要》8、9,(1958、1959,福岡),頁27-42、27-36。
〔日〕柳田節子,〈宋代の官田と形勢戶〉,收入氏著《宋元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5,頁152-158。
〔日〕櫻井智美,〈儒學提舉司の起源と變遷──兼論宋金の學校管理〉,《阪南論集‧人文自然科學編》37:4(2002,大阪),頁41-52。
Davis, Richard L.(戴仁柱),“Custodians of Education and Endowment at the State Schools of Southern Sung,”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25, 1995, Albany.
Tao,Jing-shen(陶晉生), “Public schools in the Chin Dynasty,”in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Essays on Chi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ed. 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 West.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Yuan, Zheng(袁征), “Local Government Schools in Sung China: A Reassessment,”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34:2, 1994, Bloomingto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