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諸儒鳴道與道學之再檢討
作者:邱佳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u  chia  hu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蔣義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諸儒鳴道道學理學司馬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這篇論文的主要目的,是透過《諸儒鳴道》這部上海圖書館館藏的珍貴資料,重新檢討道學運動發展的軌跡及其蘊含的精神。《諸儒鳴道》之所以珍貴,並不僅止於她以孤本姿態保留了許多比現存宋人文獻更為可靠一手的版本,更因為他為道學運動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吸引許多海內外學界學者開始投注研究心力於此,並回頭檢視道學運動的學術成果。本文藉由分析這部作品,總結出一些論點,希望能為傳統道學研究範疇提出一些小小的貢獻。這裡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談:
第一,《諸儒鳴道》將道學多元化的面貌表露無疑,也修正了狹隘的道學定義,《諸儒鳴道》收錄道學家的標準,提醒我們應當用更為包容的態度從事研究工作,道學運動多元化的特性,展現在道學家的人際關係網絡之上,以《諸儒鳴道》和《宋元學案》的資料相互對比,可以發現整個道學運動遠比我們所理解的更為複雜和豐富,道學群體彼此之間的交流,包括講學、游學、會講、授徒等等,他們透過學術活動從而使學術思想相互激盪,讓學術內涵更為精進,由此,也可以推知當時的學術關係網絡是綿密而交錯的,道學家們很清楚彼此之間的學術關係,但對研究道學運動者而言,這些關係並不十分容易定義,站在研究的角度上來說,正因為「多元化」的面貌,正名「道學」與「道學家」這個工作更顯必要和重要。同樣在這個點上,《諸儒鳴道》更提供了一個新的「道學譜系」,這個譜系所包含的道學家包括涑水學派司馬光、劉安世;朱熹長久以來攻詰的學者張九成;以及名不見經傳的江民表、潘殖等人,上述諸位均不含括於朱熹所宗主的道統之中,換句話說,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並未收錄他們於《伊洛淵源錄》中,這其中反映出一個情況,那就是朱熹對早期道學譜系有所修正,他剔除了原先在道學運動中實際參與的司馬光等人,朱熹這項修正的舉動背後隱含著雙方經史觀認知的差異性,是故以司馬光為首的重史派,在學術競爭的過程中,被朱熹抽離掉,隨後,道學自身發展及後人學者的研究中,這些道學家就漸漸被忽略和遺忘了,幸虧,《諸儒鳴道》保留這些人的重要文獻,也還原了當時某些程度的原貌,突顯了重新評價某些道學家定位的價值,並回應了朱熹的道譜。
第二,《諸儒鳴道》證明了道學家的心學,是落實在「即道體即工夫」的修養之中,這或許能修正傳統學界認為道學就是只談性理的偏狹見解。道學運動在宋朝雖然三番兩次遭受打擊,但是他們並未銷聲匿跡,道學家們反而在最基礎的底層中,持續推動和實踐道學的宗旨,從《諸儒鳴道》所收的道學家,他們的生平事蹟,可茲佐證,例如他們不約而同地在吏治上多有傑出的表現,江民表和劉安世都曾經擔任過諫官,他們以不惜丟官的正直表現,獲得他人讚許,也同樣受人尊敬,朱熹就曾經表述過他對江民表的諫官行為很是佩服,劉安世高風亮節的行為,也換得「諫官當如劉安世」這樣的美稱,又如周敦頤安貧樂道地擔任縣官,專心治理地方事務,即使無法當官,也能回歸到從學和自我修身的生活,又或者共同致力於地方教育事業,從他們關懷社會底層的實際行跡,足以說明他們並不是打著「心性道德」的高帽旗幟,亦不是標誌著「內聖外王」的空泛口號,尤其是《諸儒鳴道》中的這些道學家,其儒學思想有別於其他時代的儒學表述,他們把心性、道體和實踐修養功夫結合在一起,而這種完美融合是道學家透過不斷自我錘鍊與修正檢驗後的精髓,他們在最實際的運作中,求取最廣泛的效用,這些是儒學對社會場域中的秩序最深刻的堅持。
參考書目

壹、原始史料

丁進(明)纂,《新鐫性理奧》,10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3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元好問(金),《中州集》,1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夫之(清),《讀通鑑論》,30卷,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
王守仁(明),《王陽明全集》,38卷、首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安石(宋),《王安石全集》,10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737頁。
王明清(宋),《揮麈錄》,18卷,《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王梓材(清)、馮雲濠(清),《宋元學案補遺》,100卷,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再版。
王偁(宋),《東都事略》,130卷,《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王開祖(宋),《儒志編》,1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禕(明)撰,《王忠文集》,24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應麟(宋),《困學紀聞》,20卷,《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王懋竑(清),《宋朱子年譜》,4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再版,240頁。
王懋竑(清)、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4卷,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69
頁。
司馬光(宋),《涑水紀聞》,2卷,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月初版,400頁。
司馬光(宋),《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80卷,《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司馬光(宋)等撰、胡三省(元)注,《新校資治通鑑注》,294卷,臺北,世界書局,1993年9月初版,16冊,9612頁。
司馬光(宋)著、王根林點校,《司馬光奏議》,40卷,太原,山西出版社,1986年,447頁。
司馬光(宋)著、李裕民校注,《司馬光日記校注》,1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213頁。
司馬光(宋)著、莫友芝(清)批校,《司馬光家範》,1卷,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724頁。
司馬光(宋)著、黃公渚選註,《司馬光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130頁。
皮錫瑞(清),《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1月,93頁。
朱澤澐(清),《朱止泉先生文集》,8卷,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朱熹(宋),《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1版5刷,223頁。
朱熹(宋),《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7冊。
朱熹(宋)集註,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啟明書局,3冊。
朱彝尊(清),《經義考》,《四部備要》,300卷,經部,聚珍仿宋版排印,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江少虞(宋),《宋朝事實類苑》,78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冊。
佚名,《諸儒鳴道》,72卷,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2年5月,2冊。
吳師道(元),《敬鄉錄》,14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呂柟(宋),《二程子抄釋》,1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呂祖謙(宋),《皇朝文鑒》,150卷,《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宋綬(宋)、宋敏求(宋)編,《宋大詔令集》,240卷,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9月初版。
宋濂(明),《文憲集》,32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光地(清),《榕村集》,4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光地(清)等編,《御纂性理精義》,12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李純甫(金),《鳴道集說》,5卷,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218頁。
李清馥(清),《閩中理學淵源考》,92卷,《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李燾(宋),《續資治通鑑長編》,600卷,序1卷,總目1卷,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9月2版。
杜預(晉)注,《春秋經傳集解》,30卷,《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汪琬(清),《堯峰文鈔》,40卷,《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汪應辰(宋),《文定集》,24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周汝登(明),《聖學宗傳》,18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周敦頤(宋),《周子全書》,22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林豪(清),《澎湖廳志》, 14卷,《臺灣叢書》,第1輯,第7冊,臺北,國防研究院及中華學術院合作,1968年。
邵博(宋),《聞見後錄》,3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耶律楚材(元),《湛然居士集》,14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胡廣(明),《性理大全書》,7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孫奇逢(清),《理學宗傳》,26卷,《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徐松輯(清),《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8冊。
晁公武(宋),《郡齋讀書志》,4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晁說之(宋),《性命聖理學彙函》,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590頁。
晁說之(宋),《嵩山文集》,20卷,《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班固(漢),《漢書》,120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真德秀(宋),《西山文集》,55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翁天祐(清)修、翁昭泰(清)纂,《續修浦城縣志》,42卷,《中國方志叢書》,第9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光緒26年刊本景印。
袁爕(宋),《絜齋集》,24卷,《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馬永卿(宋),《元城語錄》,3卷,《諸儒鳴道》,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2年5月,2冊。
馬永卿(宋),《嬾真子》,5卷,《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馬永卿(宋)輯著、王崇慶註解,《元城語錄解》,3卷,《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馬端臨(元),《文獻通考》,348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九成(宋),《中庸說》,3卷,《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張九成(宋),《孟子傳》,29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九成(宋),《橫浦文集》,2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張伯行(清)編,《宋周濂溪先生惇頤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4月,154頁。
張廷玉(清),《明史》,332卷,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張載(宋)撰、王夫之(清)注、湯勤福導讀,《張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書出版社,2000年12月,243頁。
張鎡(宋),《仕學規範》,4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高宗(清)敕修,《聖祖仁皇帝聖訓》,60卷,臺北,文海出版社,2005年。
脫脫(元),《宋史》,496卷,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
脫脫(元),《金史》,135卷,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陳宏謀(清)修訂,《宋司馬文正公光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60頁。
陳長方(宋),《步里客談》,2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
陳思(宋)編、陳世龍(元)補,《兩宋名賢小集》,38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陳振孫(宋),《直齋書錄解題》,2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陳淑均(清)纂,《噶瑪蘭廳志》,8卷,《臺灣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陸九淵(宋),《陸九淵集》,36卷,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陸游(宋),《渭南文集》,5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章學誠(清),《文史通義》,9卷,臺北,鼎文書局,1673年11月。
揚雄(漢),《法言》,13卷,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焦竑(明),《焦氏筆乘》,6卷,續8卷,臺北,廣文書局,2冊。
程顥(宋)、程頤(宋)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2冊,1272頁。
賀復徵(明),《文章辨體彙選》,78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黃宗羲(明)、全祖望(清),《宋元學案》,100卷,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9月5版。
黃淳耀(明),《陶菴全集》,22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黃震(宋),《黃氏日抄》,97卷,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日本立命館大學圖書館藏書景印,1979年。
楊時(宋),《楊龜山先生全集》,42卷,臺北,臺灣學生書店,1974年。
楊萬里(宋),《誠齋集》,133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楊應詔(明),《閩南道學源流》,16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萬斯同(清),《儒林宗派》,16卷,《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葉夢得(宋),《避暑錄話》,2卷,《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葉夢得(宋),《巖下放言》,3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董棻(宋),《嚴陵集》,9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熊燦(清)修、張文楷(清)纂,《扶溝縣志》,16卷,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主編,《泉州府志選錄》,收於《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年,174頁。
趙岐(東漢)注,《孟子章句》,1卷,《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124頁。
趙爾巽(清),《清史稿》,536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安世(宋),《盡言集》,13卷,《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劉克莊(宋),《後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劉宗周(明),《人譜-人譜類記》,1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劉祁(宋),《歸潛志》,14卷,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劉攽(宋),《彭城集》,4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劉勰(梁),《文心雕龍》,10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劉勰(梁)撰、詹瑛義證,《文心雕龍義證》,10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冊。
德昌重(清)修、王增(清)纂,《汝寧府志》,29卷,清嘉慶元年1796年刊本。
潘永因(清),《宋稗類鈔》,36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潘自牧(宋),《記纂淵海》,10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鄭玄(漢)注,《禮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2冊。
墨翟(戰國),《墨子》,4卷,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年。
穆彰阿(清)等纂修,《嘉慶重修一統志》,560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韓瓘(宋),《譚錄》,1卷,《諸儒鳴道》,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2年5月,2冊。
魏了翁(宋),《鶴山集》,109卷,《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3月,據國立故宮博物院。
釋念常(元),《佛祖歷代通載》,22卷,《大藏經》,49冊,臺北,新文豐,1983年,頁477-735。
顧炎武(清),《日知錄集釋》,32卷,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11月。


貳、近人研究論著

(一)中文


1.專書


丁原植著,《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2月,431頁。new window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再版,2冊,1160頁。
刁忠民,《宋代臺諫制度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9年5月初版,311頁。
刁忠民,《兩宋御史中丞考》,四川,巴蜀書社,1995年11月初版,249頁。
中國哲學史學會、浙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論宋明理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557頁。
尹協理著,《宋明理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166頁。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臺北,天山出版社,1985年,572頁。
孔東,《宋代東萊呂氏之望族及其貢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月初版,143頁。new window
方立天,《佛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1年。
方克立,《中國哲學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重印,393頁。
方彥壽,《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年,226頁。
日蘭.克爾凱郭爾(丹)著,諶肖聿、王才勇譯,《恐懼與顫慄》,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270頁。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濟南,山東出版社,1999年,6卷。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5月,202頁。
王明蓀,《宋遼金元史》,臺北,眾文圖書,1990年,163頁。
王明蓀,《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7月再版,190頁。new window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296頁。
王瑞明,《宋儒風采》,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715頁。
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初版,25冊。
王錦貴,《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鑑》,鄭州市,大象出版社,1997年,151頁。
包偉民主編,《宋代制度史百年研究:1900-20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462頁。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書店,1996年11月,216頁。
史次耘註解,《孟子今註今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1年5月,410頁。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6年5月,429頁。
田浩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206頁。
田浩編、楊立華、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661頁。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再版重印,402頁。
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三輯,河南,大象出版社,1999年4月初版,602頁。
印順,《中國禪宗史-從印度禪到中華禪》,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2刷,365頁。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3冊。
朱杰人主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411頁。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學與文學》,臺北,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255頁。
朱瑞熙,《中國政治制度史-第六卷宋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731頁。
朱瑞熙,《朱熹教育和中國文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636頁。
朱義祿,《黃宗羲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382頁。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1998年6月,453頁。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3冊。new window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126頁。
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236頁。
何成軒,《儒學南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431頁。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初版,173頁。new window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2冊。
吳乃恭編著,《宋明理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507頁。
吳以寧,《朱熹及宋明理學研究資料》,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453頁。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12月,531頁。new window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3月再版,186頁。new window
吳康,《宋明理學》,臺北,華國出版社,1962年,376頁。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宋遼金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2月,471頁。new window
宋旭軒論文集編委會,《宋旭軒教授八十榮壽論文集》,臺北,新店,宋旭軒論文集編委會,2000年,2冊,1148頁。
宋衍申,《司馬光評傳:忠心為資治 鴻篇傳千古》,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227頁。
宋衍申,《司馬光傳》,臺南,大行出版社,1997年,676頁。
宋晞,《宋史研究論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9年9月,5冊。
宋晞編,《司馬光史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年,762頁。
李仁群、程梅花、夏當英著,《道家與中國哲學(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417頁。
李日章,《宋明理學研究》,高雄,三信出版社,1979年,182頁。
李冬君,《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299頁。
李幼蒸,《仁學解釋學:孔孟倫理學結構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463頁。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2卷,1100頁。
李秀雄,《朱熹與李退溪詩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260頁。
李昌憲,《司馬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450頁。
李則芬,《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1月,764頁。
李則芬,《泛論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212頁。
李國鈞等著,《中國書院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1196頁。
李甦平編,《中外儒學比較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377頁。
李道湘,《現代新儒學與宋明理學》,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378頁。
李學勤,《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383頁。
李學勤主編,《中國學術史(宋元卷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卷。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328頁。new window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11月初版,207頁。new window
杜維明著、段智德譯,《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241頁。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375頁。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537頁。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145頁。
邢鐵,《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初版,347頁。
卓新平,《神聖與世俗之間》,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401頁。
周大同,《朱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515頁。
周晉,《道學與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200頁。
周德昌編著,《朱熹教育思想述評》,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116頁。
季羨林總主編、郭齊勇主編,《宋明儒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初版,443頁。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宗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2冊,890頁。
林尹,《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272頁。new window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朱熹與中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353頁。
祁潤興,《陸九淵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473頁。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1998年,433頁。new window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重印,2卷,1048頁。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64頁。new window
胡道靜、戚文編著,《周易十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402頁。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514頁。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565頁。
韋政通,《孔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347頁。
唐納德J.夢羅著、莊國雄、陶黎銘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198頁。
夏瑞春著,陳愛政等譯,《德國思想家論中國》,1995年1月,283頁。
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臺北,昭明出版社,2003年5月,2冊。
徐吉軍、方建新、方健、呂鳳堂著,《中國風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885頁。
徐定寶,《黃宗羲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427頁。
徐紀芳,《陸象山弟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4月,181頁。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3冊。
徐復觀著、陳克艱編,《中國知識份子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252頁。
徐復觀著、陳克艱編,《中國學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286頁。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9月,384頁。
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初版,2冊,1545頁。
馬克思.韋伯(德)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年8月初版,279頁。
馬積高,《宋明理學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382頁。
高令印、陳其芳,《福建朱子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581頁。
國立文藝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編,《紀念司馬光王安石逝世九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文藝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1986年,6107頁。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0月,768頁。
宿白,《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252頁。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364頁。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9月,474頁。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初版,629頁。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641頁。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發行三民總經銷,1993年, 529頁。
張立文,《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397頁。
張立文等著,《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335頁。
張旭春譯,《身體型態: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210頁。
張希清等著,《宋代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3月,447頁。
張其凡、范立舟主編,《宋代歷史文化研究(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457頁。
張其成,《易道主干》,北京,新華書店,2002年1月,376頁。
張其成,《易圖探秘》,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1月,266頁。
張延生,《易學入門》,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6月,382頁。
張延生,《易學應用》,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6月,369頁。
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2月初版,497頁。
張起鈞、吳怡,《中國哲學史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8月,404頁。
張高評,《黃梨洲及其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0月,281頁。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376頁。new window
張暢耕主編,《遼金史論集(第六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7月,439頁。
張學強,《拒斥與吸收:教育視域中的理學與佛學關係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7月,262頁。
張蕙慧,《儒家樂教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6月初版,160頁。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243頁。new window
曹國慶,《曠世大儒--黃宗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335頁。
梁太濟,《唐宋歷史文獻研究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589頁。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511頁。new window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113頁。new window
許理和(荷)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486頁。
郭沂注,《郭店楚簡竹簡六種考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859頁。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2版,634頁。
郭建勳注釋,《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8月,601頁。
郭齊,《朱熹傳》,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305頁。
都興智,《遼金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337頁。
陳正夫,《朱熹評傳》,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225頁。
陳克明,《司馬光學述》,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454頁。
陳來,《有无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重印,418頁。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450頁。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414頁。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3年,404頁。
陳科華,《儒家中庸之道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323頁。
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777頁。
陳郁夫,《周敦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2月初版,168頁。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2冊,933頁。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修訂版三刷,472頁。new window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343頁。new window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428頁。new window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民84年4月,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5年,374頁。new window
陳遠寧,《中國佛教與宋明理學:一次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融合的成功例證》,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204頁。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238頁。new window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01年2月,380頁。new window
陶懋炳,《司馬光史學論探微》,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初版,225頁。
傅小凡,《宋明道學新論--本體論建構與主體性轉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449頁。
傅海波著,崔瑞德編,史衛民等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935頁。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3冊上下,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8月,897頁。
單波,《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學的精神空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344頁。
彭永捷,《朱陸之辨--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初版,302頁。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417頁。new window
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261頁。
湯勤福,《朱熹的史學思想》,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451頁。
程應鏐,《司馬光新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237頁。
童振福,《陳亮年譜》,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1頁。
粟品孝,《朱熹與宋代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209頁。
馮炳奎,《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9年,499頁。
馮惠民,《司馬光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64頁。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2月初版,304頁。
黃寬重、劉增貴主編,《家族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4月,478頁。
黃鎮偉,《坊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184頁。
甯慧如,《北宋進士考試內容之演變》,臺北,知書房出版,1996年10月初版,200頁。
楊天石,《朱熹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308頁。
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型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6月初版,567頁。
楊東莼,《中國學術史講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250頁。
楊金鑫,《朱熹與岳麓書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6年,4163頁。
楊柱才、鄭曉江主編,《道學宗主--周敦頤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393頁。
楊洪傑、吳麥黃,《司馬光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332頁。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550頁。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443頁。new window
溝口雄三著,李甦平譯,《日本人視野中的中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213頁。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功夫論之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166頁。
葉坦,《大變法-宋神宗與十一世紀的改革運動》,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262頁。
董根洪,《司馬光哲學思想述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420頁。
賈順先,《宋明理學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388頁。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岀版社,2002年6月,367頁。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0年5月,389頁。new window
臧克和,《中國文字與儒學思想》,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295頁。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再版,494頁。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重印,530頁。
褚斌杰等著,《儒家經典與中國文化》,武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465頁。
趙吉惠、趙馥洁、郭厚安、潘策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853頁。
趙吉惠、劉學智主編,《張載關學與南冥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392頁。
趙峰,《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380頁。
趙琦,《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345頁。
劉乃和、宋衍申主編,《司馬光資治通鑑》,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381頁。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4月,369頁。new window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197頁。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初版,195頁。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四川大學博士論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228頁。
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587頁。
潘雨廷,《周易表解》,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4年7月,327頁。
潘英編著,《資治通鑑司馬光史論之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240頁。
潘富恩、徐余慶著,《呂祖謙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464頁。
潘富恩、徐洪興主編,《中國理學》,上海,東方出版社,2002年6月,4冊。
滕復,《馬一浮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257頁。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10月,234頁。new window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9月初版,312頁。new window
蔡仁厚,《牟宗三先生學思年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2月初版,240頁。
蔡方鹿,《程顥程頤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1日,410頁。
諸葛憶兵,《宋代宰輔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7月初版,349頁。
鄭家棟,《斷裂中的傳統:信念與理念之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660頁。
鄧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228頁。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278頁。new window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609頁。
鄧啟,《司馬光學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13頁。
魯道夫.奧托著,成窮、周邦憲譯,《論”神聖”--對神聖觀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與理性之關係的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290頁。
墨翟撰、吳毓江註,《墨子校注》,成都,新華書店,1992年8月,946頁。
盧連章,《程顥程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466頁。
盧廣森、盧連章主編,《洛學及其中州后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353頁。
蕭漢明,《《周易本義》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10月,287頁。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351頁。
賴永海,《佛學與儒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231頁。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再版,2冊,885頁。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302頁。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5冊。
錢穆,《朱子學提綱》,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8月,225頁。new window
錢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8月,227頁。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438頁。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三版,2冊,914頁。
戴瑞坤,《中日韓朱子學陽明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306頁。
薛瑞兆,《金代科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355頁。
韓鍾文,《朱熹教育思想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567頁。
龐景仁著、馮俊譯,《馬勒伯朗的”神”的觀念和朱熹的’’理’’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244頁。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443頁。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再版,2冊,939頁。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352頁。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481頁。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4月,800頁。


2.期刊論文


Bol, Peter K.著、陳大可譯,〈十二至十六世紀的文化、社會及理學〉,” Culture, Society, and Neo-Confucianism, 1100-1500”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9卷1期(總33期),1999年3月,頁89-103。new window
Elman, Benjamin A. ,〈道學之末流--從宋明道學至清朝考證的轉變〉,《清華學報》,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15卷1/2期,1983年12月,頁67-89。
Myers, Roman H. and Metzger, Thomas A.著,劉紀曜、溫振華譯,〈漢學的陰影: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上、下),《食貨月刊》,臺北市,食貨月刊社,10卷10、11期,頁28-41、頁37-51。
Schwartz, Benjamin (史華慈)著、楊立華等譯,〈儒學思想中的幾個極點〉,《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98-110。
文科科研處編,《文科科研簡報》,2003年第5期,2003年11月。
方如金、張敏卿、趙遙丹,〈論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的史學思想〉,《溫州大學學報》,第17卷第6期,2004年12月,頁61-66。
王中江,〈中國哲學中的公私之辨〉,《哲學與文化》,臺北縣,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7卷5期,(總312期),2000年5月,頁467-478;511。new window
王心竹,〈20世紀中國大陸程朱理學研究綜述〉,《哲學動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2002年第1期,2002年,頁32-35。
王立文、孫長祥,〈祭祖儀式意涵之探索〉,《佛學與科學》,臺北市,財團法人圓覺文教基金會,6卷2期,民94年7月,頁52-58。
王明蓀,〈王安石的王霸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5卷2期,1982年2月,頁6-12。
王明蓀,〈王安石對人性之認識及其一道德說〉,《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1988年9月,頁211-230。
王明蓀,〈李純甫之三教思想〉,《宗教哲學》,臺北縣,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第4卷第1期,1998年1月,頁38-48。new window
王明蓀,〈金代士人之歷史思想〉,《興大歷史學報》,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11期,2000年12月,頁1-25。new window
王明蓀,〈金初的功臣集團及其對金宋關係的影響〉,《邊政研究所年報》,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10期,1979年7月,頁135-154。
王明蓀,〈金修國史及金史源流〉,《書目季刊》,臺北,書目季刊社,22卷1期,1988年6月,頁37-60。new window
王明蓀,〈郝經之史學〉,《興大歷史學報》,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1期,1991年2月,頁75-89。new window
王書華,〈荊公新學的創立與發展〉,《宋遼金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1年第3期,頁8-12。
王智勇,〈《宋大詔令集》的價值及整理〉,《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期(總109期),頁80-85。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文史哲學報》,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編輯委員會,50期,1999年6月,頁307-309;311-327。new window
王慶生,〈李純甫生平事迹考略〉,《晉陽學刊》,山西,山西社會科學院,2001年4期,2001年,頁95-99。
王澤龍,〈文章語言的主要特色辨說〉,《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2004年,頁72-75。
司徒港生,〈程顥研究的原始材料-《二程全書》中未確定語錄的判別方法初探〉,《鵝湖學誌》,臺北市,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暨中國哲學研究中心,15期,1995年12月,頁117-132。new window
田浩,〈史學與文化思想:司馬光對諸葛亮故事的重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1分,2002年3月,頁165-195。new window
田浩,〈所謂”朱子的社倉”與當代道學社群和政府裡的士大夫的關係〉,《黃山學院學報》,安徽,黃山學院,第6卷第4期,2004年8月,頁26-28。
田浩,〈金代的儒教:道學在北部中國的印迹〉,《中國哲學》,第14輯,1990年,頁107-141。
田浩,〈金代思想家李純甫和宋代道學〉,《大陸雜誌》,臺北市,大陸雜誌社,78卷3期,1989年3月,頁9-13。
田浩,〈評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世界哲學》,2004年第4期,頁104-107。
田浩,〈論陳亮與道學的關係:以宋刻本「圈點龍川水心二先生文粹」中的漢論為中心〉,《大陸雜誌》,臺北市,大陸雜誌社,78卷2期,1989年2月,頁1-5。
田浩,〈儒學研究的一個新指向:新儒學與道學之間差異的檢討〉,《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77-97。
田浩、江宜芳譯,〈80年代中葉以來美國的宋代思想史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第3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63-70。new window
申小龍,〈論宋代的語言學變革〉,《學術月刊》,1996年第9期,頁99-106。
向燕南,〈從’’榮經陋史’’到’’六經皆史’’--宋明經史關係說的演化及意義之探
討〉,《史學理論研究》,頁31-41。
早坂俊廣,〈關於《宋元學案》的’’浙學’’概念--作為話語表象的”永嘉”、’’金華’’和’’四明’’〉,《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10-115。
朱義祿,〈論學案體〉,《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卷第1期,1999年12月,頁111-114。
朱漢民,〈理學之術的”實學精神”〉,《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2000年6月,頁3-9。
朱喆,〈道言論--先秦道家語言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臺北縣,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8卷第1期,2001年1月,頁48-64。new window
何兆龍,〈論章學誠的「六經皆史」〉,《中國文化月刊》,臺中市,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198期,1996年4月,頁39-49,頁48。
余英時,〈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中國學人》,香港,新亞研究所,2期,1970年9月,頁19-41。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史學評論》,臺北市,史學評論社,5期,1983年1月,頁19-98。
吾妻重二,〈美國的宋代思想研究--最近的情況〉,《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7-29。
吳光,〈簡論”浙學”的內涵及其基本精神〉,《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2004年11月,頁146-150。
呂實強,〈曾國藩先生的行誼〉,《故宮學術季刊》,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1卷3期,1994年春,頁27-54。new window
宋家復,〈詮釋的歷史與(歷)史的詮釋--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再理解〉,《九州學刊》,臺北市,九州學刊雜誌社,7卷1期,1996年1月,頁21-70。
宋晞,〈五十年來我國與香港地區對宋史的研究〉,《漢學研究通訊》,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第20卷第1期(總77期),2001年2月,頁1-5。new window
李文澤,〈司馬光文集版本考述〉,《大陸雜誌》,臺北市,大陸雜誌社,99卷2期,1999年8月,頁23-31。
李壯鷹,〈談談禪宗語錄〉,《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1期,總145期,頁65-71。
李俊清,〈關於司馬光《歷年圖》的幾個問題〉,《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1期(總39期),頁46-50。
李哲賢,〈美國漢學研究的概況〉,《文理通識學術論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理通識學科,1期,1999年1月,頁1-6。
李敏辭,〈《二程語錄》的文獻史料價值〉,《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2期,總第27期,1998年,頁63-67。
李甦平,〈中日朱子學「理」範疇比較〉,《哲學研究》,9期,1991年9月,頁69-75。
李甦平,〈宋明理學在日本的傳播和演變〉,《哲學研究》,3期,1982年,頁66-70。
李華瑞,〈20世紀王安石變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史》,第12卷,2002年10月,頁17-34。
李華瑞、水璐,〈南宋理學家對王安石新學的批判〉,《宋遼金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2年第3期,頁33-37。
李曉東,〈經學與宋明理學〉,《中國史研究》二,1987年,頁83-95。
李錦全,〈論周敦頤對儒學哲理化的歷史貢獻〉,《齊魯學刊》,1994年1月,頁73-77。
杜維運,〈尚書與史學〉,《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9期,1992年1月,頁19-27。new window
沈松勤,〈北宋臺諫制度與黨爭〉,《歷史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4期,頁27-44。
阮芝生,〈學案體裁源流初探〉,《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1976年,頁574-596。new window
具熙卿,〈宋代禪宗語錄被動式語法研究-以被字句、為字句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60頁。
周杏芬,〈朱熹與書院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21頁。
周益忠,〈從子產不毀鄉校道尋孔顏樂處--兼談孔門對話精神對後世教改的啟示〉,《國文學誌》,第6期,2002年12月,頁29-52。new window
周紹賢,〈宋明理學家所傳之道及所講之道〉,《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11期,1988年11月,頁30-39。new window
周策縱,〈《易經》「修辭立其誠」辨〉,《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3期,1993年3月,頁27-53。new window
林久貴,〈《宋元學案》的作者及成書經過述論〉,《黃岡師專學報》,湖北,黃岡師專報編輯部,第18卷第3期,1998年8月,頁64-69。
林久貴,〈略論《宋元學案》的學術史批評方法〉,《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1997年,頁75-77。
林文琪,〈《禮記》中的人觀〉,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12月,new window
195頁。
林平,〈論宋代禁毀道學圖書〉,《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第6期(總155期),
2004年,頁87-92。
武金正,〈啟示與醒悟的奧秘之道〉,《輔仁宗教研究》,臺北縣,輔仁大學法學院宗教學系,第7期,2003年,頁45-74。new window
武金正,〈奧托的宗教經驗〉,《輔仁宗教研究》,創刊號,2000年,頁25-39。new window
邱漢生,〈朱熹的生平及其著述〉,《朱子學刊》,總2,1990年10月,頁134-150。
金春峰,〈概論理學的思潮、人物、學派及其演變和終結〉,《求索》,1983年3期。
侯立朝,〈關於道學、朱熹、南宋和戰問題〉,《中華雜誌》,臺北市,中華雜誌社,18卷9-11期,1980年9-11月,頁45-48。
南懷瑾,〈宋明理學與禪宗〉,《孔孟學報》,臺北市,中華民國孔孟學會,23期,1972年4月,頁23-37。new window
姜吉仲,〈北宋吏治法改革議論之研究--以歐陽修和司馬光之逐路取士爭論為主〉,《華岡文科學報》,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21期,1997年3月,頁225-246。
柳立言,〈評Beverly J. Bossler, Power Relations:Kinship,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960-1279)〉.,《臺大歷史學報》,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4期,1999年12月,頁433-444。
胡元玲,〈朱熹思想中「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44期,民89年6月,頁179-266。
胡克均,〈胡三省“蒙昧草野”六百載初探〉,《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2期,頁87-76。
胡傳志,〈李純甫考論〉,《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2期,頁116-125。
范立舟,〈理學名稱與概念解析〉,《學術史研究》,頁56-59。
范立舟,〈理學發生原由及創始人問題的再考察〉,《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臺北市,臺聯國風出版社,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頁93-103。
倉修良,〈要給學案體以應有的地位〉,《光明日報》,1988年3月23日。
唐君毅,〈略談宋明儒學與佛學之關係〉,《佛教與中國文化》,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八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4月,頁329-334。new window
夏長樸,〈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9期,1997年6月,頁115-144。new window
夏祖恩,〈《禮記》的”入世”思想芻議〉,《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4年第1期,頁1-8。
孫長祥,〈「詩經」中的時間觀--從詩經試探儒家時間觀的原型〉,《人文與管理學報》,桃園縣,元智工學院通識教學部與管理學院,1卷1期,1997年3月,頁1-28。
孫長祥,〈墨辯中的認識與語言〉,《華岡文科學報》,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26期,2003年9月,頁1-43。
孫長祥,〈儒家禮樂思想中的身體思維--從《禮記》論起〉,《東方哲學學報》,第10期,2004年8月,頁25-54。new window
孫瑋,〈中國古代的名和字〉,《臨沂師專學報》,1994年2期,頁39-42。
徐洪興,〈周敦頤《通書》、《太極圖說》關係考--兼論周敦頤本體論思想〉,《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頁80-89。
晏選軍,〈金代理學發展路向考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總186期),2004年,頁74-81。
馬納、馬斗成,〈宋代潭州晁氏家學試探〉,《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31-36。
高柏園,〈論勞思光先生對宋明理學的分系態度〉,《淡江人文社會學刊》,臺北縣,淡江大學,2期,1998年11月,頁23-42。new window
崔珍皙,〈重玄學對宋明理學的影響--以成玄英、華嚴宗以及程朱理學之間的比較為中心〉,《哲學雜誌》,臺北縣,業強出版社,31期,2000年1月,頁120-137。
張永儁,〈比論二程子理學思想之分岐--兼論楊龜山及謝上蔡之思想發展〉,《臺大哲學評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第9期,1986年1月,頁109-137。new window
張玉法,〈曾國藩的歷史地位〉,《故宮學術季刊》,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1卷2期,1993年冬,頁60-61。new window
張立文,〈公私論〉,《孔孟月刊》,30卷10期、11期,1992年6月、7月,頁26-34、頁32-38。new window
張立文,〈從宋明新儒學到現代新儒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4年1月,頁113-122。new window
張有軍,〈語言認知的哲學觀〉,《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8-20。
張亨,〈張橫渠的功夫歷程與實際〉,《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頁749-770。
張邦煒,〈論北宋晚期士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卷2期,2000年3月,頁76-84。
張明華,〈試論北宋時期的“臺諫合一”〉,《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7卷3期,1998年3月,頁64-66。
張靜二,〈曾國藩的文學理論--從養氣到行氣〉,《漢學研究》,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9卷2期,民80年12月,頁339-346。new window
張耀謙,〈莊子對語言之意見的時代考察〉,《哲學與文化》,臺北縣,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31卷第4期,2004年4月,頁179-189。new window
梁庚堯,〈內斂文化的定型--十二世紀晚期中國文化的趨向〉,《聯合文學》,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7期8期,1991年6月,頁26-31。
梁庚堯,〈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4期,1999年12月,頁177-224。new window
梁庚堯,〈南宋教學行業興盛的背景〉,《宋史研究集》,第30輯,2000年,頁317-343。
陳廷湘,〈中國文化中兩種信仰體系的衝突--宋代理學的排佛及其理論侷限〉,《中國文化論壇》,2002年1月,頁98-102。
陳來,〈豈弟君子教之誨之--張岱年先生與我的求學時代〉,《文史知識》,2005年2期、3期,2005年。
陳來,〈略論《諸儒鳴道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2003年,頁3-21。
陳來,〈儒家”禮”的觀念與現代世界〉,《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2001年,頁4-12。
陳俊民,〈道學與宋學、新儒學、新理學通論〉,《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3期,第15卷(第53期),頁5-14。
陳俊良,〈朱熹《論語集注》的思想史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2月,314頁。
陳祖武,〈朱熹與《伊洛淵源錄》〉,《文史》,39期,1994年3月,頁149-164。
陳植鍔,〈從疑傳到疑經--宋學初期疑古思潮論述〉,《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1992年,頁22-35。
陳榮捷,〈使理學臻於完善的朱熹〉,收於《宋史研究.紀念巴拉玆教授叢書》二,1973年。new window
陳贇,〈作為一種思問方式的心學〉,《孔孟月刊》,第39卷第6期,2001年2月,頁35-46。new window
陶晉生,〈北宋世人的起家及其家族之維持〉,《興大歷史學報》,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3期,1993年4月,頁11-34。new window
章啟輝,〈程顥程頤與周敦頤的佛學思想〉,《求索》,2001年5月,頁87-89。
彭永捷,〈論儒家道統及宋代理學的道統之爭〉,《文史哲》,臺北市,文史哲雜誌社,2001年第2期(總263期),2001年2月,頁36-42。
彭忠德,〈章學誠〈易教〉、〈書教〉、〈詩教〉補說〉,《漢學研究》,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8卷1期,2000年6月,頁73-82。
彭國翔,〈20世紀宋明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上)(下)〉,《哲學動態》,2003年4、5期,頁41-44、頁38-40。
曾春海,〈儒學「誠」的觀念解析〉,《哲學與文化》,臺北縣,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4卷12期,1997年12月,頁1171。
童長義,〈德川大儒伊藤仁齋與明遺臣朱舜水〉,《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臺北市,中國歷史學會,30期,1998年10月,頁219-243。new window
舒大剛,〈談談《儒藏》的編纂分類問題〉,《四川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頁56-63。
黃俊傑,〈儒學價值系統中的兩難式「元代朱熹正統思想之興起」讀後〉,《中外文學》,臺北市,中外文學月刊社,8卷9期,1980年2月,頁100-106。new window
黃復山,〈王安石三不足說考辨〉,《漢學研究》,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1卷1期,1993年6月,頁209-252。new window
黃進興,〈「學案」體裁補論〉,《食貨月刊》,臺北市,食貨月刊社,16卷9期/10期,1987年12月,頁372-375。new window
黃進興,〈學案體裁產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說起〉,《漢學研究》,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卷1期(總3期),1984年6月,頁201-221。new window
黃開國,〈吳虞對儒家經典的懷疑〉,《天府新論》,1994年6期,頁51-56。
黃鳳岐,〈論金朝的教育與科舉〉,《宋遼金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2年第4期,頁49-55。
黃儀冠,〈論程伊川格物窮理之說〉,《哲學與文化》,臺北縣,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7卷9期(總316期),2000年9月,頁889-899;903。new window
黃寬重,〈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收於《家庭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頁364-405。new window
黃繁光,〈北宋推行幕役之必要及施行實況〉,《新埔學報》,臺北縣,新埔工商專科學校,3期,1977年4月,頁33-54。
黃繁光,〈宋代墓誌銘中的報償表述法--以士人仕宦際遇及婦女持家生涯為探討中心〉,《東吳歷史學報》,臺北市,東吳大學,12期,2004年12月,頁55-94。new window
黃繁光,〈南宋義役的推展及其意義〉,《淡江史學》,臺北縣,淡江大學歷史學系,3期,1991年6月,頁49-74。new window
黃繁光,〈南宋義役的綜合研究〉,《新埔學報》,臺北縣,新埔工商專科學校,12期,1992年4月,頁253-265。
逯耀東,〈司馬光「通鑒考異」與裴松之「三國志注」〉,《臺大歷史學報》,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1期,1997年12月,頁125-145。new window
楊渭生,〈評司馬光的歷史觀〉,《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1期(總39期),頁41-45。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過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臺大歷史學報》,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4期,1999年12月,頁29-66。new window
楊樹勛、陳遵沂,〈論楊時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閩學研究》,1994年第2期,1994年4月,頁6-12。
葉明華、楊國樞,〈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83期,1998年6月,頁169-225。new window
葉毅均,〈從思想史到文化史的嘗試--包弼德《斯文》一書及其相關討論述評〉,《新史學》,14卷2期,2003年6月,頁215-240。new window
董金裕,〈理學的名義與範疇--孔孟學會一九○次研究會講稿〉,《孔孟月刊》,第20卷第9期,1981年,頁22-27。new window
董建和、盧香霄,〈南宋浙東學派的”家學”源與流〉,《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80-84。
董根洪,〈司馬光是理學的重要創始人〉,《山西大學學報》,1996年4期,頁53-60。
虞雲國,〈宋代臺諫言事制度述論〉,《大陸雜誌》,臺北市,大陸雜誌社,89卷5期,1994年11月,頁39-48。
虞雲國,〈試論宋代對臺諫系統的監控〉,《史林》,1997年3期,頁25-32。
詹啟華,〈在倒塌的偶像與高貴的夢想之間:中國思想史領域的札記〉,《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30-76。
賈德納,〈宋代的思維模式與言說方式〉,《宋代思想史研究》,頁394-425。
漆俠,〈浙東事功派代表人物陳亮的思想與朱陳”王霸義利之辨”〉,《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第26卷,頁5-15。
蒙培元,〈《中庸》的’’參贊化育說’’〉,《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0卷第5期,2002年9月,頁14-40。
趙文坦,〈金元之際漢人世候的興起與政治動向〉,《宋遼金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1年第2期,頁2-9。
劉成國,〈正統與政見之爭-論北宋中后期蘇氏蜀學對荊公新學的批評〉,《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頁103-109。
劉宗賢,〈陸王心學探源--試論周敦頤、張載、邵雍與心學思想的關係〉,《中國哲學史》,1994年2期(總7期),頁59-65。
劉宗賢,〈程顥”識仁”思想及其與陸王心學的關係〉,《文史哲》,臺北市,文史哲雜誌社,1994年1月,頁72-80。
劉昭仁,〈朱熹與呂祖謙的交誼〉,《黃山學院學報》,第6卷第4期,2004年8月,頁48-57。
劉述先,〈方東美哲學與當代新儒家思想互動可能性之探究〉,《鵝湖》,臺北縣,鵝湖出版社,26卷6期(總306期),2000年12月,頁18-27。new window
劉祥光,〈中國近世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8期,1997年12月,頁5-44。new window
劉祥光,〈從徽州文人的隱與仕看元末明初的忠節與隱逸〉,《大陸雜誌》,臺北市,大陸雜誌社,94卷1期,1997年1月,頁32-84。
劉復生,〈北宋“黨爭”與儒學復興運動的演化〉,《社會科學研究》,新加坡,社會科學出版公司,1999年6期,頁114-119。
劉廣京,〈近三十年來美國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趨勢〉,《近代史研究》,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第1期,頁289-312。
蔣義斌,〈〈樂記〉的禮樂合論〉,《簡牘學報》,臺北市,蘭臺出版社,第14期,1992年3月,頁135-168。
蔣義斌,〈《論語》隱處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反思〉,《宗教哲學》,臺北縣,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6卷2期,2000年6月,頁9-27。new window
蔣義斌,〈六藝身體思維的意旨〉,《宗教哲學》,臺北縣,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