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中學教科書化學名詞的兩岸翻譯暨其對臺灣學生理解之探討-
作者:林慶隆
書刊名:國際學術研討會全球教育論壇. 2012:課程及教學論文集;國家教育研究院 (編)
頁次:107-149
出版日期:2013
出版項: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主題關鍵詞:化學教科書翻譯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林慶隆(20070900)。教科書學術名詞使用的探討--「解離」與「游離」。國立編譯館館刊,35(3),1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in, J. W.、Chiu, M. H.(2007)。Explo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iverse sources of students' mental models in acids and ba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9(6),771-803。  new window
3.張筱莉、林陳涌(20010900)。學童眼中的科學專有名詞。科學教育學刊,9(3),219-2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慶隆(20070900)。華文學術名詞之審譯與展望。國立編譯館館刊,35(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寶瑄(2006)。元素名稱的沿革。科技術語研究,8(1),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暉、郭重吉(20000800)。科學話語與科學概念之學習:以國中生理化課學習為例。科學教育,10,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木慶隆、林容聖(2012)。兩岸學術名詞翻譯差異類型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世文、楊文金(20091200)。科學文本中陳述語意關係的語言特性:以國中階段科學教科書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4),63-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美惠、佘瑞琳(20070900)。化學名詞中譯名編審之回顧與展望。國立編譯館館刊,35(3),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源俊(2005)。物理教育從名詞談起。物理雙月刊,27(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廣定(2012)。從「金法」和「元素」談中文科學名詞的重要性。科學月刊,509,390-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慶隆(2008)。國高中教科書化學相關專有名詞譯名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舉辦之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照明、林慶隆、丁彥平、劉寶琦、鄭諺祺(2012)。兩岸中小學教科書名詞中文譯名翻譯模式之探討。2012臺灣翻譯研討會--翻譯專業發展與品質提升。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潘文忠、林慶隆、饒邦安、陳建民、丁彥平、劉寶琦、蕭儒棠(2012)。兩岸學術名詞暨常用專業名詞翻譯之分析比較初探完整報告。新北市三峽區:國家教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雅慧(2007)。國小學童對科學術語之理解與應用--以「溶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昭慶(2005)。國一學生生物運輸概念相關科學語詞學習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佩君(2008)。學童在科學概念上所使用之學生慣用語(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立倫(2005)。探討日常用語對科學名詞的運用之干擾現象--以國中生的理化學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立編譯館、楊美惠(2009)。化學命名原則。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慈芸、藍順德、林慶隆、陳碧珠、梁文華(2007)。建立國家中英文翻譯人才能力檢定考試「一般文件筆譯」評分機制第一期研究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坤崇,歐慧敏。修訂Bloom認知目標分類,http://210.240.86.130/xoops/uploads/d2f056b9-0e99-67c6.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慶隆,林容聖(2012)。兩岸各類學術名詞翻譯對照之共同對照原則及翻譯不同概況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慶隆,林容聖(2012)。兩岸學術名詞翻譯差異類型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慶隆,林容聖(2012)。兩岸學術名詞翻譯差異類型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alinski, C.(2007)。Terminology 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http://www.uni-hildesheim.de/~chlehn/isko2001/texte/galinski.pdf。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慶隆、黃萬居、劉宜青(2012)。國中自然領域教科書理論基礎的發展與演進:以酸鹼鹽為例。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竹亭(2008)。高中化學科課程綱要與95暫綱比較及補充說明。國立臺灣大學九十七年度新高中課程綱要課程研習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