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邊地村莊的社會治理結構--以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臘村為例
書刊名:貴州民族研究
作者:許娟
作者(外文):Xu, Juan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5)
頁次:47-52
主題關鍵詞:符號秩序結構越軌SymbolicOrderStructureTransgr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現代性變遷和國家治理的變革正在重塑村莊結構,滇西怒江傈僳族原有村莊文化權力和組織正在瓦解,新興的強國家的村莊結構已經呈現。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滇西傈僳族邊地村莊的諸權力和組織運作,以揭示邊地村莊的國家在場和社會怯場之間的關係,為國家在邊地社會治理尋求一個適應邊地發展的路徑。
期刊論文
1.齊美勝(2008)。村莊秩序的生成邏輯及其利益協調機制。社會與人口,200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勇(2005)。村民自治的成長:行政放權與社會發育--199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村民自治發展進程的反思。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正來(2011)。"生存性智慧模式"--對中國市民社會研究既有理論模式的檢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51(2),5-10+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鵬(2009)。三十年來海外學者視野下的當代中國國家性及其爭論述評。社會學研究,2009(5),189-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曹月如(2008)。雲南怒江傈僳族基督教文化研究--以福貢縣架科鄉里吾底村為例(博士論文)。中央民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Luhmann, Niklas、王伯偉、張錦惠、五南圖書(2009)。社會中的藝術。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earle, John R.、李步樓(2008)。社會實在的建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nn, Michael、陳海宏(2002)。社會權力的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Duara, Prasenjit、王福明(1994)。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國NGO。逆境淘煉真金對話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陶傳進博士,http://www.cqn.com.cn/news/zgzlwlx/9551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