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宣傳策略之研究(一九二一∼一九四九)
作者:李台薰
作者(外文):Li, Tai-Xun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三民主義研究所
指導教授:項迺光
曾永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1
主題關鍵詞:中共宣傳策略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學哲學1921--19491921--1949CHINA-COMMUNISTSUN-ZHONG-SHANTHREE-PRINCIPLES-OF-PEOPLETHREE-PRINCIPLE-OF-THE-PEOPLETHINKINGPHILOSO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筆者是韓國留華學生。幼承庭訓,極為仰慕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及長,入韓國外國
語大學研讀中文,對中國之學術思想和典章文物,多所涉獵,益增研究興趣。乃於民
國五十五年負笈來華。先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完成碩士學業,續進中國文化大
學三民主義研究所進修博士,彈指八載有餘。深感中華民國 國父孫中山先生所創「
三民主義」,不僅上承中華固有傳統文化,而且融貫古今中外,東、西哲學思潮;為
自由中國救亡圖存之必需,亦為今日世界潮流之必趨,確為今世各國最有理想、最具
功能、最易實踐的真理、方針。
積個人數年來潛心研究之心得,深知宏揚三民主義,確為人類禍福所依;唯有三民主
義才能救中國,乃是不移的真理和事實,亦唯有和平民主的新中國復興,世界才有真
正的和平。然今日世界各國,受共產集團宣傳毒害影響,姑息逆流彌漫,自由世界認
賊為友,引狼入室者,不乏例證,實令人深感痛心,扼腕嘆惜。
韓國與中華民國不僅在地理上一衣帶水、唇齒相依,而且在歷史上亦同樣有共處禍國
之痛。中華民國積數十年反共鬥爭之慘痛經驗教訓,已能深悟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
安之理,全國人民,面對橫逆,均能「處變不驚、莊敬自強」,同心同德,一致為反
共復國貢獻心力。近三十年來的政治修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成為東亞反共堡壘
,舉世皆知,目前韓國卻因多數年青人,對韓戰共黨壓境蹂躝之慘痛經驗,一知半解
,不識共黨鬼蜮伎倆之陰毒,為其利用、煽惑,興亂鬧事,動搖國本,使政府陷於風
雨飄搖之中。筆者讀衵報國,對是項隱憂,自不能視若無睹,乃奮力完成本文,期能
藉中華民國反共鬥爭中所得經驗教訓,端正祖國人民之思想認識,而謀共防北韓南侵
之威脅,以為多難中之祖國,略盡棉薄,而效忠忱。
共產黨善於偽裝,尤精於宣傳,為達其策略陰謀,常信口雌黃、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造謠誣蔑,無所不用其極。中共在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早在「關於在全黨建立對
人民群眾的宣傳網的決定」中說過:「共產黨員的天職之一,就是隨時隨地向人民群
眾進行宣傳,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眾,向一切反動和錯誤的思想和主張
,進行不調和的鬥爭,啟發和提高人民群眾的覺悟」。由此可見,共黨確是極為重視
與利用宣傳鼓動。吾人如能就其宣傳鼓動之實質內容,辨明優劣,以子之矛,攻子之
盾,則共黨鬼蜮伎倆必難得逞,本文即就有關中共之宣傳鼓動工作,加以分析,並試
擬對策,以為反共鬥爭之參考。
本文主要是探討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開始建占,以至一九四九年全面佔據中國大陸
期間,所實施之各種宣傳策略,凡十八餘萬餘言,共分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略述宣傳之基本概念與共黨對宣傳和策略交相運用之基觀點。
第二章為中共的宣傳鼓動策略,分段敘述中共進行宣傳工作的基本原則、方式、目的
和實施要領。
第三章為中共的宣傳機構,和他們建立宣傳網、培養宣傳人員的要求。
第四章為中共的新聞政策與宣傳媒介,扼述中共的新聞政策及其控制主要宣傳工具之
情況。
第五章為中共的宣傳實況,研析中共自建黨以至佔據中國大陸期間,中共進行各類宣
傳策之實際情況。
第六章為結論,據前各章所述資料,探討中共進行宣傳鼓動工作的優、缺點,以及自
由世界應採之對策。
本文撰述期間,荷蒙中國文化大學二民主義研究所曾所長虛白老師殷切鼓勵,項迺光
、曾永賢兩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使筆者獲益非淺,感佩萬分。而中華民國國防部情報
局、法務部調局、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以及中國國民黨大陸工作會等研究機構和圖書
館,慨允借閱有關資料,都是筆者必須深致無限感謝之誠者。
本文得以順利完成,煩帶韓國檀國大學張校長忠植先生和教授同仁們的協助甚多;張
少文等同學幫忙整理、校訂論文資料,亦功不可沒,於此亦一併表衷心謝意。
由於筆者身居國外,心嚮祖國,對國內共黨分子之騷亂,尤感痛心,無日不思早回祖
國效命,而任職母校函電交加,催返甚急,致本文付梓匆促,疏漏在所難免,請各位師
長、先進不吝指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