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主義是從──國民政府的「主義化」推動(1925-1937)
作者:翁稷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n W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汎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主義主義化三民主義孫中山國民政府轉型時代主義時代ismism-ization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Sun Yat-senNationalist governmentthe era of transformationage of “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本研究旨在討論1925年至1937年之間,國民政府如何推動三民主義的過程。官方對三民主義推行的積極和堅持,有其時代意義,反應了中國由「轉型時代」進入「主義時化」的轉變。使用「主義化」一詞,來界定推動的宗旨和歷程,是為了強調其所具有近乎宗教信仰的特質,希望從內在改變人民,成為三民主義的信仰者,服從政府的領導。是以,三民主義成為國民政府統治正當性的來源,推對三民主義的信仰則成為重要的治理手段。
在內容上將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三民主義「主義化」的歷史過程。第一部分討論三民主義的成立,在面對以共產主義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思潮挑戰下,從孫中山開始的國民黨人,利用既有的各種政見「主張」加以詮釋而成為具理論體系的「主義」。第二部分則是從中央到地方的法律規範和實踐,指出官方如何從法理層次,實踐三民主義的信仰。第三部分,則從個人生活層面,討論官方企圖創造出一種合乎主義生活,讓人民生活於主義之中的努力。除了論及這些作為所得到的回應和反響,更重要的,將勾勒出過程中,官方試圖在理論和現實之間取得平衡的摸索。
或許,從結果來看,國民政府對三民主義信仰的推動,未取得理想中的勝利,甚或予人空洞、教條式的感覺,但仍確立了一種依憑主義而運作的政治模式。隨著「主義時代」的延續,這些特質仍將持續發酵,影響了之後歷史的發展。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how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promoted the idea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between 1925 and 1937.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promotion o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has its significance, which reflects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ra of transformation” to “age of ism.”''
Using the term “ism-ization” to define this process is to emphas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si-religious belief i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People were expected to internally changed by the Three Principles and then deeply believe them, which leads to their obedience to the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was the source of the legitimacy for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and promoting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functioned a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of governance.
The content of this thesis falls into three parts to illustrat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ism-ization”. The first part demonstr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Sun Yat-sen and the Nationalists formulated “-ism” with theoretical system by making use of all kinds of “proposals” under the challenge from Communism and Socialism.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how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practice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at the judicial level via legal regulations and practices at both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approaches from personal level and discusses the official''s effort to create a life corresponding to the ‘-ism’ and to make people live in the “-ism.” Apart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sponses from these conducts,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n this thesis is to portrait the process of how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trived to balance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From historical outcom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did not achieve its ideal which aims to use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o monopolize the ideology of modern China. The Three Principles were regarded as empty dogmas, however, the example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till established a political model that operates according to this ideology. With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age of ism,’ these features had influenc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fterward.
一、中日文獻
史料
《中央日報》
《中央半月刊》
《中國早期博覽會資料彙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
《申報》(上海版)
《時代公論》,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中心,1991。
《獨立評論》,長沙:岳麓書社,1999。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中央檔案編研部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15-1937》,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硏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往來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1986。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陳布雷先生文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革命文獻》,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8。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胡漢民先生文集》,臺北: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8。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央週報》,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檔案資料匯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檔案史料選編》,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毛注青編,《黃興年譜》,熊治祁編,《湖南人物年譜》,冊6,長沙:湖南人民,2013。
吉川幸次郎著,錢婉約譯,《我的留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朱元曙等編,《朱希祖先生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
陳衡哲主編,王憲明等譯,《中國文化論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艾思奇,《艾思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余家菊,《余家菊(景陶)先生回憶錄》,臺北:慧矩出版社,1994。
吳宓,《吳宓日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吳笠田編,《曾養甫先生言論集》,臺北:作者家屬自印,1981。
李文海等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 底層社會卷》,冊上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李宗黃,《李宗黃回憶錄:八十三年奮鬥史》,臺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1972。
李景漢,《定縣社會概況調查》,上海:上海人民,2005年。
李璜,《學鈍室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1973。
汪精衛,《汪精衛全集》,冊3,上海:三民,1929。
周佛海,《三民主義之理論的體系》,上海:新生命,1928。
周佛海,《三民主義的基本問題》,上海:新生命,1929。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
胡適,《胡適日記全集》,冊5,臺北:聯經,2005。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郅志選注,《猛回頭:陳天華 鄒容集》,沈陽:遼寧人民,1994。
夏鼐,《夏鼐日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高平叔主編,《蔡元培全集》,卷2-3,教育(上)(下),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
高素蘭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臺北:國史館,2004。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1989。
國聞週報編,《論評選輯》,臺北:文海,1985。
張大為等編,《胡先驌文存》,南昌:中正大學校友會,1996。
張太雷著,《張太雷文集》,北京:人民出版,2013。
張棡撰,俞雄選編,《張棡日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張鐵君,《蘧然夢覺錄》,臺北:阿波羅, 1972。
教育雜誌社編,《教育雜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淩鴻勳口述,沈雲龍訪問,林能士等記錄,《淩鴻勳口述自傳》,長沙:湖南教育,2011。
許錫揮編,《許崇清文集》,廣州:中山大學,2004。
陳天錫編輯,《戴季陶先生文存》,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出版,1959。
陳布雷,《陳布雷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1967。
陳正茂編,《醒獅週報》,臺北:國史館,1993。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94。
陳立夫,《唯生論(上)》,《民國叢書》,第3編,冊6,上海:上海書店,1989。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太陽旗下風滿台》,臺北:前衛,1994。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冊2,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陶行知主編,方與嚴編輯,《曉莊之一年計畫》,上海:兒童書局,1933。
傅學文編,《邵力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 教育通論 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黃自進等編,《蔣中正總統五記 學記》,臺北:國史館,2011。
楊幼炯,《近代中國立法史》,《民國叢書》,第1編,冊29,上海:上海書店,1989。
楊寬,《歷史激流:楊寬自傳》,臺北:大塊文化,2005。
董霖,《六十載從政講學》,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1。
鄒魯,《鄒魯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榮孟源主編,孫彩霞編輯,《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北京:光明日報,1985。
劉大鵬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1990。
劉百川,《一個小學校長的日記》,北京:華文出版社,2012。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1998。
蔣總統言論彙編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言論彙編》,卷9,台北:正中書局,1956。
鄧演達,《鄧演達文集》,北京:人民,1981。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95。
戴季陶,《青年之路》,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45。
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上海:民智書局,1925。
戴季陶,《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臺北:臺灣省政府敎育廳,1949。
薩孟武,《三民主義政治學》,上海:新生命,1929。
薩孟武,《中年時代》,臺北:三民書局,1967。
羅家倫等主編,《吳稚暉全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羅隆基著,劉志強編,《人權 法治 民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專書
Bergère, Marie-Claire著,溫洽溢譯,《孫逸仙》,臺北:時報,2010。
Fitzgerald, John著,李霞等譯,《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Gerth, Karl著,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北京:北京大學,2007。
Giddens, Anthony著,趙旭東等譯,《社會學(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Harari, Yuval Noah著,林俊宏譯,《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臺北:遠見天下,2014。
Turner, Bryan S.主編,李康譯,《Blackwell社會理論指南(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三谷孝著,李恩民等譯,《秘密結社與中國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小野寺史郎著,周俊宇譯,《國族‧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主編,《中華民國史》,冊7-冊8,北京:中華書局,2011。
孔慶泰等著,《國民黨政府政治制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方新德,《國民政府時期浙江縣政研究》,杭州:浙江大學,2012。
王兆剛,《國民黨訓政體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王良卿,《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關係研究(1938-1949)》,臺北:近代中國,1998。
王良卿,《改造的誕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0。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北京:華文,2010。
田湘波,《中國國民黨黨政體制剖析:1927-1937》,長沙:湖南人民,2006。
朱斐主編,《東南大學史(第一卷),1902-1949》,南京:東南大學,2012。
吳家瑩,《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臺北:五南,1990。
吳家瑩,《校長如何實踐其治校理念:蔡元培的經驗》,臺北:學富文化,2008。
呂芳上,《民國史論》,臺北:臺灣商務,2013。new window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9。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new window
志賀市子著,宋軍譯,志賀志子譯校,《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歷史與認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3。
李雲漢,《中國國民黨史述》,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94。
周俊宇,《黨國與象徵: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臺北:國史館,2013。new window
和田清,《支那地方自治發達史》,東京:中華民國法制會,1939。
松井榮一等著,《新語辞典研究解題》,東京:大空社,1996。
松井榮一等編,《近代用語辞典集成》,東京:大空社,1995-1997。
林正慧,《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new window
段瑞聰,《蒋介石新生活運動》,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6。
茅家琦等主編,《百年滄桑:中國國民黨史》,冊上,廈門:鷺江,2005。
家近亮子著,王士花譯,《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家近亮子著,王士花譯,《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2007。
秦孝儀編,《中國現代史辭典——史事部分(二)》,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7。
翁有為,《行政督察專員區公署制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臺北:聯經,1984。new window
崔之清主編,《國民黨政府與社會結構之演變(1905-1949)》,冊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1988。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臺北:東華,1988。new window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修訂版)》,臺北:聯經,2001。
張玉萍,《戴季陶與日本》,北京:北京大學,2014。
張軍民,《對接與衝突——三民主義在孫中山身後的流變(1925-1945)》,天津:天津古籍,2005。
張靜如、卞杏英主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梁啟超,〈與林迪臣太守書〉,梁啟超著、吳松等點校,《飲冰室文集點校》冊1,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
深町英夫,《身体躾政治――中国国民党新生活運動》,東京:岩波書店,2013。
許小青,《政局與學府:從東南大學到中央大學(1919-193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冊上,臺北:聯經,2001。new window
陳紅民,《函電裡的人際關係與政治:讀哈佛-燕京圖書館藏「胡漢民往來函電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陳紅民、周聿峨著,《胡漢民》,廣州:廣東人民,1994。
陳能治,《戰前十年中國的大學教育(一九二七~一九三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陳進金,《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六年)》,臺北:近代中國,1997。
陳蘊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彭明等主編,《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1999。
費正清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上海:上海人民,1992。
賀淵,《三民主義與中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5。
賀淵,《新生命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1。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年代中國政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8。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
溫波,《重建合法性:南昌市新生活運動研究,1934-35》,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劉維開,《國難期間應變圖存問題之研究──從九一八到七七》,臺北:國史館,1995。new window
關志鋼,《新生活運動研究》,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論文
Chartier, Roger著,楊尹瑄譯,〈「新文化史」存在嗎?〉,《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期1,2008年,頁199-214。new window
Goff, J. Le著,梁其姿譯,〈中古時代教會的時間及商人的時間〉,梁其姿等編譯,《年鑑史學論文集》,臺北:遠流,1989。
Thompson, E. P.著,〈時間、工作紀律和工業資本主義〉,E. P. Thompson著,沈漢等譯,《共有的習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山田辰雄,〈中國國民黨改組派的政治路線及其現代意義〉,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等編,《一九三0年代的中國》,冊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6。
王正華,〈國民政府初創時之組織及黨政關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冊2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汎森,〈「主義」與「學問」── 一九二○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冊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new window
王汎森,〈序〉,王汎森主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2007。new window
光田剛,〈訓政開始訓政構想——孫中山「建国大綱」構想胡漢民訓政構想——〉,中央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編,《中華民国模索苦境 1928~1949》,東京:中央大學出版社,2010。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5。new window
吳淑鳳,〈走向「民主」之路:1930年前後蔣中正對實施訓政的理解〉,呂芳上主編,《蔣中正與民國政治》,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
李雲漢,〈介紹孫文主義學會及其有關文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4(下),1974年12月,頁497-522。new window
沈懷玉,〈行政督察專員制度之創設、演變與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22(上),1993。new window
沙培德,〈敘事與教誨:教科書中的知識傳遞(1902-1937)〉,沙培德等主編,《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中研院,2013。new window
岩谷將,〈訓政制度設計蒋介石‧胡漢民対立—党政府 • 集権分権—〉,《研究》,第53卷第2號,2007年4月,頁1-18。
林志宏,〈世變下的士變:科舉廢除和知識階層的定位(1900s-1930s)〉,甘懷真主編,《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林志宏,〈北伐期間地方社會的革命政治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6期,2011。new window
邱澎生,〈動態制度史研究如何可能?評介《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明代研究通訊》,第6期,2003。
邵銘煌,〈新局勢,再出發:北伐後期的「新生命」月刊〉,《近代中國》,第114期,1996年8月,頁70-92。
翁稷安,〈清季文之理念與經世使命的展開與影響 : 以吳汝綸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new window
張世瑛,〈罪與罰——北伐時期湖南地區懲治土豪劣紳中的暴力儀式〉,《國史館學術集刊》,第9期,2006。new window
張典魁,〈陳立夫《唯生論》與柏格森哲學關係之探討〉,《中正歷史學刊》,第12期,2009年12月,頁157-194。new window
張慧瑩,《黨權與軍權之間:胡漢民與蔣中正關係的討論(1923-193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轉型時代),《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2004。new window
深町英夫,〈南昌行營爭寵記:新生活運動的發軔與蔣介石的派系運作〉,黃自進等主編,《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第二冊:變局與肆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new window
郭勁松,〈對「三大政策」爭議之評議〉,曾一士總編輯,《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年》,臺北:國父紀念館,2007。
野口忠彥,〈「民主主義」適訳――「〉訳語考序説――」〉,《拓殖大學論集 政治・経済・法律研究》,12卷1號,2009年12月,頁1-29。
陳惠芬,〈抗戰前國民黨關於黨治問題的爭議(1928-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7月。
傅宗懋,〈中山先生建國程序中訓政時期規劃之研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冊2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喬寶泰,〈五五憲草的制定及其述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冊28,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賀淵,〈「訓政」史與論:以大陸學者最近相關研究為主〉,曾一士編,《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年》,臺北:國父紀念館,2007。
黃克武,〈近代中國轉型時代的民主觀念〉,王汎森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2007。new window
黃克武,〈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義與淵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new window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之分析〉,黃自進主編,《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楊玉清,〈解放前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研究淺略述評〉,孫中山研究學會編,《回顧與展望:國內外孫中山研究述評》,北京:中華書局,1986。
詹筌亦、王乃昕著,〈「主義」的數位人文研究〉,項潔主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國立臺大出版中心,2011。new window
雷祥麟,〈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new window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2005。new window
蔡淵黎,〈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1928-1937)〉,國立臺灣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7月。new window

二、英文文獻
Charles Kurzman and Lynn Owens. " The Sociology of Intellectual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8 (August 2002), pp. 63-90.
Hung-mao Tie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Lloyd E. Eastman. Seeds of Destruction :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Lloyd E. Eastman. The Abortive Revolution :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 .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Michael Quinion. Ologies and Isms: A Dictionary of Word Beginnings and Endings.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三、網路資料
翁稷安,〈旅行的意義,史家的技藝——關於數位與人文結合的反省〉,http://giantw.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30.html (檢索時間:2014/12/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