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省均衡地方發展之研究
作者:羅啟宏
作者(外文):LUO, QI-HO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地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秋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2
主題關鍵詞:臺灣省均衡地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2)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本研究要旨在於探討均衡地方發展的相關理論與政策,以確立均衡地方發展之真義,
並透過地方發展的現況分析以了解當前失衡的情形;其次選定地方發展指標,利用多
變量統計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與群落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
,分析、歸納地方發展之特性與發展類型;最後透過地理學的綜合應用觀點,參酌現
行政策的檢討結果與地方民意的調查反映,研擬均衡地方發展之整體性策略與各類型
鄉鎮之發展課題與對策。
謹將本文之研究堂果與建議綜合摘述如次:
一、均衡地方(區域)發展的真義,不是在於追求每個區域均有相同的所得或公共設
施服務水準,或有相同的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而是在於針對各區域的發展停件與潛
力,予以適當的開發利用,使穴能有充分發展機會,並藉各項公共設施的提供,以滿
足居民的需求並進而縮小各區域間生活品質的差距。
二、臺灣省309 個鄉鎮市依據人口特性、產業發展、公共設施、財政狀況與地理環境
等5 種特性所選定之22項地方發展指標,透過因子分析法可歸納為下列六項因子:(
一)工商業螢展因子(二)人口變遷因子(三)國有林特性因子(四)農業發展因子
(五)山坡地特性因子(六)公共服務因子。
三、利用各鄉鎮之因子得點值(Factor Score),透過群落分析法,並參照各鄉鎮市實
際發展狀況,可將臺灣省309 個鄉鎮市歸併為下列7 類組群:(一)新興鄉鎮(二)
山地鄉鎮(三)工商市鎮(四)綜合性市鎮(五)坡地鄉鎮(六)偏達鄉鎮(七)服
務性鄉鎮。
四、政府為縮短城鄉差距,陸續實施的農村設、基層建設與均衡地方經濟發展等多項
方案,因民眾直接受惠,深沒地方歡迎;然而根據本研究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各鄉鎮
民眾對地方的各項建設仍普遍認為不夠完備,亟待政府再進一步妥善規劃改善。
五、綜合上述各項分析,研擬均衡地方發展之整體性策略包括:
(一)擴大地方自治權限,加強中央與地方行政人員交流。
(二)改善地方政府財政,增闢地方自治財源。
(三)健全都市體系、建設地方生活圈並加強中間都市功能。
(四)加強基層建設,提升落後地區生活環境品質。
至於針對各類型鄉鎮發展課題,所研擬的重點對策則包括:
工商市鎮與部分屬都會區範圍的新續鄉鎮,考慮調整併入中心都市行政轄區整體規劃
建設並建立大眾連輸系統;綜合性市鎮,推動「科技整合區」(Technopolis) 構想與
加強中間都市功能;服務性鄉鎮,推動「農業都會區」(Agropolitan) 構想與加強基
本社會服務設施;坡地鄉鎮,重視水士保持與發展觀光休閒農業;山地鄉鎮,調和森
林遊樂與自然保育;以及偏遠鄉鎮,加強公共投資並運用獎勵投資抵減稅額方式促進
地方產業發展等。
本研究應能符合現階段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稚均衡地方發展目標之遠成,乃是一項
長期性的工作,需要藉著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參與和持續努力,始克有成。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