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
作者:林登順
作者(外文):Lin Deng Shuhn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仁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5
主題關鍵詞:儒學魏晉南北朝流變ConfucianismWeih Jihn Narnbeei-chaurChange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7)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政治動蕩、戰爭頻仍的時代,再加上外族的入主中原,
在在都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外在環境無法抗拒下,內在的精神寄託
更形重要。因此,各種思想蠡出並作,各引一端。所以,有人即稱此時為
人們自覺的時代。至於為何有如此自由、開放的學術思想產生?絕大部分
的學者都歸因於儒學的衰落,尤其皮錫瑞<<經學歷史>>一書,更把魏晉視
為經學中衰期,南北朝歸為經學的分裂期。於是,往後學子一提及此時期
的學術文化宗教思想的發展,便刻板的認為此時是儒學極端衰落的時代。
然若深入探究儒學的流變過程,我們不難發現,此一時段中,儒學不斷的
調適其角色地位,以適應、引導人心,維護社會秩序。儘管受到玄學的衝
擊,佛教、道教的依附,及其本身內部的分化,但它始終是在位者掌握社
會秩序最重要的依憑和關注的重心。也是世族大家的精神支柱,更是一般
民眾生活上的指導。儒學在此時的主導地位並未喪失,反而是各家爭相融
合,引為準範的對象。透過官學、私學的交相推展,使儒學具備他學所無
的發展空間,再加上玄學的風行,佛教的興盛,道教的成長,都促使儒學
,由原來的專守訓詁章句,進入更高層次的精神思維。而儒學實際的主導
地位並未見有何巨大改變。若就表現於淨面之現象而言,也只是打破兩漢
獨尊的局面,而易以儒學為首,與釋、道並存的新格局而已。此一狀況,
與其視之為中衰,實不如視之為轉型。至於儒學經典的研究,不僅未中斷
,在某些方面,還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如<<十三經注疏>>中,此時作品
即佔有半數之多。而在研究風格上,也發展出異於傳統注疏的義疏之學。
整體而言,此時的儒學較重外在的社會規範,它是以倫理、政治為軸心的
人文之學,在哲學思辨上,容或不如玄學和佛、道之蓬勃熱烈,但它與國
家制度、法律,及公、私生活習俗,卻緊密結合著。又在當時一片以孝治
天下的浪潮下,不管玄學、佛教、道教,甚至文學思潮,尤多以之為標的
。因此,即使時代潮流如何混亂,它仍是當時撫慰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
會國家的重要柢柱,並且是當時融合外族最佳的憑藉。本文即在以上的體
認下,試以重新徵驗之態度,拾掇史乘,還此時期儒學的實在面貌,以補
一般學子過分的曲解和誤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