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南北朝「廟學」制度研究
作者:吳秉勳
作者(外文):Wu, Ping-Hsu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榮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魏晉廟學儒家祭祀建築書院Wei and Jin DynastiesConfucian Temple Schoolconfuciansacrificearchitectureacadem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本論文撰著之旨,係針對魏晉以降所形成的「廟學」制度,進行專門性、系統性的考察與研究;並探討此種教育模式的起源、發展與演變等歷程,除了論述其與官學體系、儒學文化、儒家教育事業等方面的聯繫程度,以具體呈現「廟學/官學/儒學」的緊密關係,更希冀利用這方面的相關探討,考察其對於中國文教機構、學術文化等層面的實質影響,以及日後學制、禮制、祭祀活動與建築佈局等方面,對於此種制度的各種承繼概況。
關於「廟學」方面的相關研究,是近幾十年來逐漸被學術界的許多領域所關注之一項新課題,而文史領域對於中國「廟學」制度及其相關研究,更是近十年始正式時興,不過文史領域對於「廟學」制度及其相關研究,總體成果仍稍嫌薄弱,尚有太多值得繼續探討的空間、以及留待解決的學術問題。直言之,所謂「廟學」,係指在學校等教育機構中建置孔子廟,並於學校園地的孔子廟內舉行「學禮」等祭祀活動,從而讓學校體制之中,既有教學空間、也有祭祀場所。職是,「廟學」制度的基本概念,正是在一個空間場域之中,同時立「學」以教、興「廟」以祀,其在兼具「教學」與「祭祀」的二個面向底下,一方面透過學校教育以傳授儒家學術與思想;一方面奉祀孔子等儒家聖賢,表達對其學說內容、道德信仰等方面的尊崇與敬仰。
本文認為,「廟學」是依附於文教事業之下的一種教學制度、是一種落實儒學的傳播方式,更可謂中國古代教育體制底下的一種特殊建置,它始終緊扣於中國古代的學術史、教育史、文化史等面向;必然牽涉中國文學、思想、歷史學、建築學等領域;更是吾人在探討官學與儒學、儒教等議題時,不容忽略的重要概念。尤其「廟學」的建置與其制度、儀式等的相關規劃,亦足以作為一個時代對於儒學思想之重視程度的一個側寫,因此本文也試圖藉由論述魏晉南北朝「廟學」教育制度的建置概況,作為當時儒家學術並未間斷發展的一項旁證。
The pro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and research the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system by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explore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is educational model.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it with the official schools system, Confucian culture, education of Confucia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show the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official schools , Confucianism" relationship. I hope to use this related research to examine Chinese tradition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the practical impact, as well as the future academic system, ritual activities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for the various inheritance of this system.
The study of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is a new topic that has been gradually concerned by many fields of academia in recent decades,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for China's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is nearly ten years before the formal rising. However, the results of study for the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and its related research are still weak, there are room to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pending to solve. For example, the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us Temple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uch as schools, it held a "ceremony" in the Confucius Temple in the school garden, so in the school system include both teaching space and sacrificial sites. Therefore,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school’is set the ‘school’ to teach and build the ‘temple’ to Sacrifice in the same space field. On the one hand, Confucianism taught through the school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Confucian sages are worshiped to express their respect for the contents of their doctrine and moral belief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is a kind of teaching system which is attached to the caus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t is a kin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Chinese tradition education system, it has always been linked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 history of academic,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nd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must be involved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ought, history, architecture and other fields. I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ssues cannot be ignore when we study official schools and Confucian scholarship. In particular, the construction of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and system, ritual and other related planning, but also for an time of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on the degree of emphasis on a profi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lso tries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 Confucian temple school "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s a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that Confucian scholarship did not intermittently develop at that time.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199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明倫出版社,臺南:平平出版社發行,1975年。
(漢)戴德撰,黃懷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參撰:《大戴禮記匯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魏)曹植著:《曹子建全集》,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
(晉)司馬彪撰,(唐)李賢等注,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晉)常璩撰,劉曉東等點校:《華陽國志》,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正文書局,1999年。
(北齊)魏收撰,楊家駱主編:《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蕭子顯撰,楊家駱主編:《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釋僧祐著:《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隋)虞世南撰:《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2年。
(唐)令狐德棻撰,楊家駱主編:《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吳兢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李百藥撰,楊家駱主編:《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典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姚思廉撰,楊家駱主編:《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姚思廉撰,楊家駱主編:《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柳宗元著,劉禹錫輯:《柳河東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唐)蕭嵩等撰:《大唐開元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釋道宣:《續高僧傳》,臺北:文殊出版社,1988年。
(唐)釋道宣撰:《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後晉)劉昫等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臺北:文光出版社,1972年。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李昉編纂,夏劍欽、王巽齋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宋)周敦頤撰,梁紹輝等點校:《周敦頤集》,湖南:嶽麓書社,2007年。
(宋)周應合撰:《(江蘇省)景定建康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嘉慶六年刊本影印,1983年。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宋)曾鞏著,楊家駱主編:《元豐類稿》,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歐陽永叔:《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據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1986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元)徐碩:《(浙江省)至元嘉禾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元代徐碩鈔本影印,1983年。
(元)袁桷撰:《(浙江省)延祐四明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延祐七年修、清乾隆鈔本影印,1983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元)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年。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丘濬(邱浚)著,林冠群、周濟夫校點:《大學衍義補》,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
(明)呂元善纂輯,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聖門誌》,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0年。
(明)宋濂撰,楊家駱主編:《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明)姚廣孝等奉敕監修,楊家駱主編:《永樂大典》,臺北,世界書局,1977年。
(明)夏原吉等纂,黃彰健校:《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北平圖書館校印紅格鈔本微捲影印,1962年校印。
(明)張大齡:《晉五胡指掌》,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明)程敏政編,任繼愈主編:《明文衡》,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明)樊深等編纂:《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薛應旂撰,王雲五主編:《宋元通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瞿九思撰,王挺之、李勇先、范國強主編:《孔廟禮樂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清)孔繼汾述,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闕里文獻考》,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清)王肇晉修輯:《(河北省)深澤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咸豐十一年刊本影印,1976年。
(清)王謨輯:《漢魏遺書鈔》,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清)李銘皖等修、馮桂芬等纂:《(江蘇省)蘇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九年刊本影印,1970年。
(清)阮元修,陳昌齊、劉彬華等纂:《廣東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清)林述訓等修,單興詩、歐樾華等纂:《(廣東省)韶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影印,1966年。
(清)紀昀等編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年。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清)張九章修、陳藩垣纂:《(四川省)黔江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清光緒二十年刊本影印,1971年。
(清)張廷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清)陸增祥編:《八瓊室金石補正》,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清)楊晨:《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董誥:《欽定全唐文》,臺北:文友書店,1974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北京:中國書店據世界書局1939年版影印,1987年。
(清)潘相:《曲阜縣志》(乾隆三十九年刊本),臺北:學生書局,1968年。
(清)盧蔚猷修、吳道鎔纂:光緒《(廣東省)海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六年刊本影印,1967年。
(清)錢大昕撰,呂友仁校點:《潛研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魏元曠編:《江西省南昌文徵》(《南昌邑乘文徵》),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四年重印本影印,1970年。
(清)龐鍾璐:《文廟祀典考》,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寶琳等纂修:《(河北省)定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二十九年刊本影印,1969年。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二、近人論著
丁鋼、劉琪:《書院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
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1977年。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江堤:《山間庭院:文化中國•岳麓書院》,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new window
佚名:《廟學典禮》,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李才棟:《中國書院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李中華:《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new window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周林根:《中國中古禮教史》,基隆:台灣省立海洋學院(國立海洋大學),1969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周愚文:《宋代的州縣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周鑾書等人主編:《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伯謙:《中國佛教文史探微》,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5年。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柯劭忞:《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柳曾符、柳定生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胡青:《書院的社會功能及文化特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胡務:《元代廟學 : 無法割拾的儒學教育鏈》,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胡適著,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高明士:《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側面》,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4年。
高明士:《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高明編:《兩漢三國文彙》,臺北: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1960年。
張秋升、王洪軍主編:《中國儒學史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張豈之主編:《中國儒學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公司,1992年
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谷嘉、鄧洪波:《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東原:《中國古代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陳東原:《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陳青之:《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陳寅恪:《陳寅恪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論述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new window
陳復:《心靈的學校:書院精神與中華文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陳登原:《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據世界書局1935年、1937年影印,1989年。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new window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程方平:《遼金元教育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new window
黃麗生:《東亞客家文化圈中的儒學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new window
楊布生、彭定國:《中國書院與傳統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楊吉仁:《三國兩晉學校教育與選士制度》,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
楊承彬:《秦漢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new window
楊慎初、朱漢民、鄧洪波:《嶽麓書院史略》,長沙:嶽麓書社,1986年。
楊慎初:《中國書院文化與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楊慎初主編:《湖南傳統建築》,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
熊明安:《中華民國教育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窪添慶文:《魏晉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
趙所生、薛正興主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爾巽等著,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new window
劉振東:《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劉學銚:《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蔡元培著,高平叔編:《蔡元培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一卷至第四卷)、1988年(第五卷、第六卷)、1989年(第七卷)。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
鄧洪波、彭愛學主編:《中國書院攬勝》,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蕭永明:《儒學、書院、社會: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書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James T.C. Liu, China Turning Inward;Intellectual-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三、單篇論文
林晉士:〈北朝政治環境對文學發展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二十一期(2006年12月),頁1-8。new window
林瑞翰:〈魏晉的儒學〉,《臺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12月),頁71-88。new window
牧野修二著、趙剛譯:〈元代廟學和書院的規模〉,《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88年第4期,頁74-79。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4年),頁3-12。
陳道生:〈北魏郡國學綜考〉,《大陸雜誌》31卷第10期(1965年11月),頁10-14。
陶晉生:〈宋金廟學與儒家思想的傳佈〉,收入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秘書處編,《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秘書處,1988年),頁531-544。(收於氏著:《宋遼金史論叢》)new window
傅義漢:〈北魏教育探析〉,《雁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6月),頁19-20。
黃進興:〈解開孔廟祭典的符碼——兼論其宗教性〉,《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12月),頁535-558。
錢穆:〈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三卷第五期(1970年5月),頁12-17。
錢穆:〈中國教育制度與教育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三卷第四期(1970年4月),頁2-6。
龔詩堯:〈前秦與北魏之漢化進程較論——以教育政策與官方文學活動為討論核心〉,《東吳中文學報》第二十一期(2011年5月),頁55-80。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王耀祖:《社會變遷中的元代徽州社會教化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史博士論文,2016年。
田志馥:《宋代福建廟學的歷史地理學分析》,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學博士論文,2013年。
田增志:《文化傳承中的教育空間與教育儀式——中國廟學教育之文化闡釋與概念拓展》,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博士論文,2010年。
杜美芬:《祀孔人文暨禮儀空間之研究——以臺北孔廟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周愚文:《宋代的州縣學——設置、經費、師資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邱建維:《台中孔廟建築空間的情緒體驗及空間認知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金洪仲:《唐代學制與經學之關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柳雯:《中國文廟文化遺產價值及利用研究》,山東大學專門史博士論文,2008年。
范春玥:《由「學記」看北宋地方官學》,首都師範大學學科教育碩士論文,2005年。
徐月芳:《魏晉南北朝書牘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張會會:《明代的鄉賢祭祀與鄉賢書寫》,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15年。
廖麗君:《台灣孔子廟建築之研究——廟學制的影響及廟學關係的變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蓋金偉:《漢唐官學學禮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7年。
劉紅娟:《中原地區文廟大成殿空間探析》,河南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13年。
蕭維:《論大學教育與信仰關照》,湖南師範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論文,201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