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晉南北朝世族家庭教育研究
作者:方碧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Bih-yu Fa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家庭教育家學門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魏晉南北朝,以九品中正為選官制度。選舉依門第而論,重視家世背景,能為官者,多為世家大族。世族為維繫門第勢力於不墜,除由婚、宦外,最佳方法為有傳襲不絕的佳子弟。因此,欲有佳子弟,為當時門第中人的普遍心情。而世族欲有佳子弟,則須教之,因而重視家庭教育為當時風尚。
在史傳中可見世族具體家教事蹟,可知世族確實重視家教。而因家庭教育缺乏強制約束性,故即使世族重視家教,家中子弟未必全能受教,符合長輩期待,此亦見家庭教育之困難。世族在施教過程中,使用體罰,並不普遍,可見體罰並非造就佳子弟的好方法。在父權社會下,教育子弟之責,主要由男性家長擔負,但婦女在教育子弟仍扮演重要角色。
六朝世族門第中人,為提高家族聲譽,常出現褒揚子弟之現象。而綜觀世族稱揚子弟,以僑姓王氏、謝氏最多,顯然王、謝最會行銷自家子弟。而稱揚子弟的內容,多著重於子弟足興門戶,為門戶所寄之言,及子弟的優秀有如千里駒,為家中之寶。世族中不僅有自家稱揚子弟,更有名顯於當世之子弟。從知名子弟之眾,可知世族培養子弟不餘遺力,世族不缺佳子弟,門第可以傳之久遠。此外,世族子弟甚多於幼年時,便已顯名於世,此情形若非經苦心栽培,實難達成。在討論的世族中,以僑姓琅邪王氏知名子弟最眾,琅邪王氏人才輩出,正與王氏在當時社會為第一大世族相符。雖世族子弟擁美名者眾,但亦見獲譏於世者。就整體而言,世族子弟以優秀表現為多,此應歸功於家庭教育之力。
世族教育子弟,常透過家訓、機會勸諫,及遺命之言等方面進行之。雖東晉南北朝為亂世,但家訓重點仍以教子弟要勤學、孝敬仁義、孝悌於閨門、知足、推遜恭讓、謙實、慎言語、存禮節為重。至於以家訓教子弟效果如何?此須端視子弟個人如何看待家訓之訓勉,若重視之,自然效用大,影響也大,若不重視,那也只是篇無足輕重之文章。在世族家庭教育中,特別重視子弟勤學之教,其目的並非為求得仕宦之階,而在使子弟明白事理,成為才德兼備之人。勤學之教,以越早養成越好。事實上,世族子弟也多於幼年時,即被教以好學之道。世族子弟多幼即知好學,應受家庭教育影響。從家庭教育中的機會勸諫,更能見世族教子弟之情,其內容較家訓多元,也較不流於制式。從機會勸諫者與被勸者關係觀之,有長輩之勸、女性之勸、平輩之勸、勸婦女及姻親之勸。從史文的整理,得知以平輩之勸為多。這樣的結果,不同於一般對家庭教育,以長輩對晚輩教勸為多的認知。機會勸諫成效如何?據所引史文有聽勸、有不聽勸,全因人而異,勸諫並無強制約束力。而機會勸諫內容,多為處世宜低調、勿傲誕、勿躁進、明哲保身、謙退、以保門戶為多。勸諫內容,正好呼應,亂世之中,以保門戶為重。遺命之教重點在,對身後事的交代與安排,顯然與平時的家訓、家誡有很大不同。各世族遺令內容幾乎相同,多為做薄葬交代。至於臨終遺命,子孫多能遵之。
世族家庭教育內容,大抵可分為家學與門風二大類。世族家學的形成,深受社會風尚所影響。當時社會瀰漫經學之精、尚文之風、書法之盛,及談論之風等風氣,而這些風氣都關涉到世族家學的內涵。故儒學、文學、書法、善談,為世族家學內涵。
門風教育亦為世族家庭教育的重點。有關世族門風,以琅邪王氏說的最明白,為寬恕、持盈畏滿門風。世族門風並不限於一種,如吳姓張氏具文、武門風。另外楊氏除具雄武門風外,亦具純厚而敦義讓與恬裕家風。而一般世人認為各世族門風應有所差異性,其實反之,世族門風極為相似。總體而言,就儒雅門風與雄武門風觀之,五大世族的門風,以雄武居多,尤以北朝世族更為熾盛。此正足以反應出該時代正處於政治動盪,朝代更迭不斷的混亂局勢,需藉「武」來鞏固權勢。忠、孝觀念,自古即被視為倫理道德的核心。忠、孝更常並稱,認為忠臣出於孝子之門,能孝必能忠。但自晉以後,政治社會現實環境使忠孝不能兩全,須有所抉擇時,東晉南北朝世族,為保其門第勢力,選擇親先於君,孝先於忠,故特別倡導「孝」的門風。對世族忠孝門風的考察,確實以孝的門風為重,可證此時代是孝先於忠的時代。
東晉南北朝世族子弟,在家庭教育重家學與門風下,表現於外的舉止風儀器度常出眾,而有美風姿形象,此實為世族子弟因具文化內涵而形於外的特殊風采。綜觀各世族子弟美風姿表現,僑姓、吳姓、山東郡姓、關中郡姓、虜姓,皆有子弟具美風姿形象。而在世族具美風姿子弟中,以琅邪王氏一一人最多,琅邪王氏不愧為當時最知名及最重要世族。
參考書目:
(一)基本史料
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7年。
于平編輯,《中國歷代墓誌選編》,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田勇次郎編,《中國墓志精華》,中央公論社,1975年。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3年7月五版。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4年3月再版。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new window
王壯弘、馬成名,《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2月。
王叔岷,《顏氏家訓斠補》,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4年9月初版。new window
王肅注,《孔子家語》,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2年4月新四版。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書局,民國66年5月影印初版。
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69年10月修訂再版。
有正書局輯,《六朝墓誌精華》,民國9年有正書局石印本。
朱 禮,《漢唐事箋》(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民國74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仁愛書局發行,民國73年10月版。
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沈皋之,《兩晉清談》,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5年。
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李 昉,《太平御覽》,台北:新興書局,民國48年1月。
李 昉,《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0年11月初版。
李 燾,《六朝通鑑博議》(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4年7月。
汪繼培箋,《潛夫論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4年11月。
杜 佑,《通典》,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4年10月。
周法高,《顏氏家訓彙注》,台北:中央研究院排印本,民國49年。new window
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林 尹,《兩漢三國文彙》,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印行,民國49年8月。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本義》,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2年10月初版。
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台北:開明書局,民國58年8月台一版。
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唐順之,《兩晉解疑》(百部叢書集成第三函:學海類編),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6
年。
高似孫,《緯略》,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9年12月。
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袁 宏,《後漢紀》,台北:華正書局,民國63年7月台一版。
郝懿行,《顏氏家訓斠記》,藝文印書館,叢書集成三編「戊寅叢編」,民國61年6月。
馬宗霍,《書林藻鑑》,收入楊家駱主編,《近人書學論著》,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藝術
叢編第一集,第五冊、第六冊,民國73年10月。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2年10月新一版。
常 璩,《華陽國志》,台北:新文豐書局,民國74年。
張彥遠,《法書要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1月。
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百部叢書集成:古今逸史第三函),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
55年。
張 溥,《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7年3月新一版。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5月。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台北:文星書店,民國53年10月。
陳 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曹 丕,《典論》,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4年11月三版。
嵇 康,《嵇中散集》,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民國68年11月台一版。
黃本驥,《歷代職官表》,台北:洪氏出版社,民國72年11月再版。
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文心雕龍校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3年7
月三版。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楊 侃,《兩漢博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台一版。
楊 晨,《三國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9年11月初版。
葉 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証》,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葛 洪,《抱朴子》,台北:世界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民國72年4月四版。
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商務印書館。
虞世南,《北堂書鈔》,台北:新興書局,民國67年1月。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2年9月初版。
趙 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趙萬里編,《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台一版,民國75年。
趙 翼撰,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劄記》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9月。
趙 翼,《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4年3月再版。
趙曦明注,盧文弨等人校補,《顏氏家訓注》,藝文印書館,民國62年10月三版。
劉 向,《說苑》,《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商務印書館。
劉 向,《儀禮》,《四部叢刊》初編經部,上海商務印書館。
劉 向,《禮記注疏》,台北:大化書局,民國66年10月。
劉 向,《毛詩正義》,台北:大化書局,民國66年10月。
劉 卲,《人物志》,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5年。
劉 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劉義慶,《世說新語》,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1年。
劉勰撰,黃叔琳注,《文心雕龍注》,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5年10月四版。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歐陽詢等,《藝文類聚》,台北:新興書局,民國62年7月版。
鄭 樵,《通志》,台北:新興書局,民國54年。
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6年10月五版。
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台北:鼎文書局「錢大昕讀書記廿九種」,民國68年9月初
版。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台北:廣文書局,民國57年1月出版。
應 劭,《風俗通義》,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4年7月再版。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7月一版。
顏之推,《顏氏家訓》,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民國64年6月台三版。
魏 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魏 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羅振玉,《六朝墓誌菁英》,收入《羅雪堂先生全集》六編(十二),台灣大通書局印
行。
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顧炎武,《日知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台北:世界書局,民國80年5月。

(二)專著
1、中文
丁福林,《東晉南朝的謝氏文學集團》,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卜憲群、張南,《中國魏晉南北朝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孔 毅,《魏晉名士》,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4月第1版。
孔 臧等,《歷代名人家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
孔 繁,《魏晉玄談》,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7年。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書局,1991年。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55年7月new window
初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7年2月。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0年4月。new window
毛禮銳,《中國教育通史》,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
毛禮銳,《中國教育史簡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年6月。
毛禮銳、瞿菊農、邵鶴亭,《中國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3月。
王大良,《中國古代家族與國家型態:以漢唐時期琅邪王氏為主的研究》,甘肅人民出版
社,1999年版。
王玉波,《中國古代的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9月。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王伊同,《五朝門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重刊第一版。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王志邦,《六朝江東史論》,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
王志榮,《今古家訓禮儀千則》,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年。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0年。
包東波,《中國歷代名人家訓精萃》,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年10月一版。
史孝賢,《歷代家訓選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5月一版。
田文棠,《魏晉三大思潮論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族譜家訓集粹》,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3年。
朱大渭,《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7年元月初版。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2月四版。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6月。new window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台北:開明書店,民國58年。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吳自甦,《中國家族制度》,商務印書館,民國62年9月2版。
吳榮光,《歷代名人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3年3月再版。
李振興、黃沛榮、賴明德注譯,《新譯顏氏家訓》,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8月。
汪維玲、王定祥,《中國家訓智慧》,台北:漢欣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1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周紹賢,《魏晉清談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2月3版。
周徵松,《魏晉隋唐間的河東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尚詩公主編,《中國歷代家訓大觀》,上海文匯出版社,1992年。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5年4月。new window
林瑞翰,《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民國79年5月初版。
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4年2月再版。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6年11月版。
胡 旭,《漢魏文學嬗變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胡國瑞,《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1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夏 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8月。
孫以繡,《王謝世家之興衰》,台北:三民書局,民國56年10月初版。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蘇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徐少錦、陳延斌,《中國家訓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徐益棠,《歷代名賢處世家書》,遠東圖書公司,民國74年9月初版。
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
第1版。
馬秋帆,《魏晉南北朝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
高達觀,《中國家族社會之演變》,台北:里仁書局 民國71年。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2年4月台2版。
張承宗,《六朝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1年9月。new window
畢 誠,《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3年5月。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1年。new window
許輝、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郭登峰編,《歷代自敘傳文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
郭齊家,《中國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學出版社,1991年6月。
曹道衡、沈玉成編撰,《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中華書
局,1996年8月。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 明,《中古士族現象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12月台9版。new window
陳桂芬、周中仁、戴啟予編注,《古代家書選》,漓江出版社,1984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3月。
陳 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捷先、盛清沂,《中國家訓》,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國76年。
陳登原,《中國文化史》,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
喻岳衡,《歷代名人家訓》,岳麓書社,1991年4月1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入《魏晉思想》﹝乙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4
年8月初版。
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程舜英,《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資料》,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
賀昌群,《魏晉清談思想初論》,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民
國84年8月初版。
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1月。
楊吉仁,《三國兩晉學校教育與選士制度》,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9年5月。
楊伯峻,《論語譯注》,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9年8月。
楊承彬,《秦漢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new window
楊筠如,《九品中正與六朝門閥》,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9年12月初版。
楊曉婷編,《傳世家訓》,台北:絲路出版社,民國82年。
楊耀坤,《魏晉南北朝史論稿》,成都出版社,1993年。
萬繩南,《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6月。
萬繩南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安徽黃山書社,1987年4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年9月第
1版。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3月
熊德基,《六朝史考實》,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趙書廉,《魏晉玄學探微》,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1版。
趙 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5年元月。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4年8
月初版。
劉正浩等,《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5年8月。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劉詠聰,《中國古代育兒》,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9月。
劉 馳,《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澤華等,《士人與社會﹝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鄭 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冀東、村夫,《歷代名人家書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盧正言,《中國歷代家訓觀止》,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4月。
盧建榮,《顏氏家訓:一位父親的叮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5年7月。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3月。
盧建榮,《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514~755)》,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8
月。
蕭華榮,《華麗家族--兩晉南朝陳郡謝氏傳奇》,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蕭華榮,《簪纓世家--兩晉南朝琅邪王氏傳奇》,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9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5年。
閻愛民,《中國古代家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7年。
謝寶耿,《中國家訓精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12月。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6年8月。
韓國磐,《魏晉南北朝史綱》,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鄺士元,《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1年1月。
鄺士元,《魏晉南北朝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3年1月。new window
顏普元,《顏氏家學與風徽》,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10月。
羅宏增,《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6年3月初版。
顧樹森,《中國古代教育家語錄類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

2、外文
宇都宮清吉,《中國古代中世史研究》,創文社,昭和52年(1977)。
Patricia Buckely Ebrey: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A Cass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前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的個案研究》)


(三)期刊論文
1、中文
丁 鋼,〈魏晉南北朝佛教社會教育活動的特點及其作用〉,《東北師大學報》,1989年6
期。
卜憲群,〈瑯琊王氏政治地位研究〉,《安徽師大學報》,1988年第1期。
卜憲群,<琅琊王氏與六朝文化>,《安徽史學》,1989年第3期。
尤雅姿,〈由歷代家訓檢視傳統士人家庭之經濟生活模式〉,《思與言》,36卷3期。new window
尤雅姿,〈顏之推及其家訓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0年。new window
孔定芳,〈論東晉南朝文化精神對儒家理想的叛離──兼論東晉南朝的文化特色〉,《華
中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孔 毅,〈北朝的經學與儒者〉,《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孔 毅,〈論魏晉名士關于理想人格的理論與實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2
期。
毛漢光,〈中古大士族之個案研究——瑯琊王氏〉,收入是著《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new window
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民國77年2月初版。
毛漢光,〈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任官標準之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集刊》,第四十八本第三分,民國66年9月。
毛漢光,〈從中正品評與官職之關係論魏晉南朝之社會架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new window
究所集刊》,第四十六本第四分,民國64年10月。
毛 穎,<孝道與六朝喪葬文化>,《東南文化》,2000年第七期。
牛貴琥,〈南朝世家大族衰亡論〉,《山西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王大良,<六朝世族社會特徵的微觀考察――以琅邪王氏為例>,《北京化工大學學報》,
2000年第1期。
王大建,〈東晉南朝士族家學論略〉,《山東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王玉波,〈傳統的家族認同心理探析〉,《歷史研究》,1989年第4期。
王汝濤,〈魏晉南北朝琅琊王氏家族研究〉,《北朝研究》,1996年第1期。
王若、李曉非、卲龍寶,〈淺談中國古代家訓〉,《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6期。
王炳仁,〈中國古代名人家教舉要〉,《杭州大學學報》,16卷第1期。
王華山,<漢晉之際清河崔氏思想文化性格的形成>,《聊城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王爾敏,〈家訓體制之傳衍及門風官聲之維繫〉,《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下
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6月。
王 瑤,<玄學與清談>,《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民國75年6月。
王增文,〈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風流〉,《大學文科園地》,1988年第3期。
王曉毅,〈漢魏之際士族文化性格的雙重裂變〉,《史學月刊》,1994年第6期。
王鍾陵,〈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文化現象:重視早秀與以才藝出人頭地〉,《南開學
報》,1990年第1期。
王麗英,〈試論魏晉之際士人之自然適意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史可揚,〈魏晉風度與審美〉,《內蒙古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
石忠仁,〈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現實思考〉,《松遼學刊》,1989年第3期。
伍 文,〈評顏氏家訓的教育思想〉,《華中師院學報》,1981年第2期。
伍振鷟,〈顏之推之人生哲學與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期。
江興祐,〈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0年第3期。
朱華,<東晉南朝陳郡高門袁氏研究>,《襄樊學院學報》,第24卷第6期,2003年11
月。
余慧琴,〈家庭教育的幾個特點〉,《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何朴、張靜嫻,〈顏之推論教育〉,《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何忠盛,<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對子弟文學才能的培養和揄揚>,《綿陽師範高等專科學
校學報》,2002年第6期。
何啟民,〈五胡亂華時其中的中原郡姓〉,《政治大學學報》,第32期。
何啟民,〈南朝門第中人心態的探討〉,《政治大學學報》,第47期。
何啟民,〈鼎食之家--世家大族〉,收入杜正勝主編《吾土與吾民》,台北市:聯經,
民國76年2月。
何德章,〈宋孝武帝上台與南朝寒人之得勢〉,《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吳天任,〈魏晉士大夫的生活藝術〉,《大陸雜誌》,42卷6期。
吳慧蓮,〈六朝時期的選任制度〉,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9年。new window
杜正勝,〈中國傳統社會的重心──家族〉,《歷史月刊》,第12期。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上﹞、﹝下﹞〉,《大陸雜誌》,第65卷第2、3期。
李玉亭,〈六朝謝氏與文學〉,江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李必友,〈魏晉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李交發,〈顏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淺析〉,《湘潭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李定開,〈略談中國古代家庭中的兒童教育〉,《西南師範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
李飛翔、宋五軍,〈略論中國古代家庭教育〉,《人口學刊》,1989年第1期。
李 軍,〈略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私學的特點〉,《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
李 軍,〈論秦漢時期的私學—兼論私學與中國傳統官學制度〉,《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
季刊》,1993年第3期。
李書吉、王永平,〈玄學是魏晉時代社會思想的主流〉,《思想戰線》,1990年第6期。
李開珠,<略說隴西李氏源流>,《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3期。
李景文,〈中國古代家訓文化透視〉,《河南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李 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行>,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1年5月。
李憶湘,〈兩漢魏晉女教「四德」觀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7月。
李瓊英,〈南朝世族的家庭教育〉,《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沈驪天,〈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歷史反思〉,《南京師大學報》,1996年第1期。
周兆望,〈魏晉南北朝婦女對學術文化的貢獻〉,《文史哲》,1993年第3期。
周法高,〈家訓文學源流﹝上、中、下﹞〉,《大陸雜誌》,第22卷第2、3、4期。
周法高,〈讀顏氏家訓札記〉,《大陸雜誌》,第62卷第5期。
周師何,〈傳統文化中的家族觀念〉,《中國文化復興論叢》,第8集。
周淑舫,<山林寄詩情、奇葩有異香—東晉謝太傅一門二十多位文學家>,《中國文化月
刊》,1998年2月第215期。
周敬飛,<獨特的裴氏家族文化現象>,《山西師大學報》,1997年第1期。
孟繁舉,〈顏之推的倫理觀〉,《孔孟月刊》,第23卷第4期。new window
孟繁舉,〈顏之推與顏氏家訓〉,《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卷第1期。
林文寶,〈顏之推及其思想述要〉,《台東師專學報》,第5期。
林孟宗,〈從社會變遷觀點論家庭教育的功能〉,《國教世紀》,13卷9期。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家訓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2年。new window
林雯淑,〈魏晉南北朝女教思想研究〉,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林瑞翰,〈南朝世族寒門政權之轉移〉,《台大歷史學系學報》,第14期。new window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 《台new window
大中文學報》,第四期,民國80年6月。
邵海燕,〈顏氏家訓的兒童早教論〉,《浙江師大學報》,1996年第4期。
閻續瑞,〈從魏晉南北朝文人家訓看其理想人格的建構與實踐〉,《河南師範大學學
報》,2004年第2期。
姚振黎,〈析論顏氏家訓任官之道〉,《孔孟月刊》,第28卷第10期。new window
姚振黎,〈顏氏家訓思想探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8期。
封海清,〈琅琊顏氏研究—兼論文化在世族仕宦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昆明師專學
報》,1989年第3期。
洪然升,〈書法與政治關係之研究--以兩漢、魏晉南北朝為研究範圍〉,逢甲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胡寶國,〈漢晉之際〉,《歷史研究》,1991年第5期。
唐芸芸,〈社會文化和家庭教育〉,《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
唐季華,〈從我國古代教育看教書和教人的統一〉,《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1年第4
期。
唐長孺,〈魏晉才性論的政治意義〉,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
店,1955年。
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
店,1955年。
唐長孺,〈讀顏氏家訓後娶篇論南北嫡庶身分的差異〉,《歷史研究》,1994年第1期。
容建新,〈80年代以來魏晉南北朝大族個案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第
4期。
徐秀麗,〈中國古代家訓通論〉,《學術月刊》,1995年第7期。
徐坤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雲南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第5、6期。
孫大英,〈漢晉時期弘農楊氏研究〉,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
孫中旺,〈南朝吳郡張氏研究〉,蘇州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3月。
孫曉莉,〈魏晉文士人格的裂變到合一〉,《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溫克勤,〈談古代的家庭道德教育──家訓〉,《南開學報》,1982年第6期。
溫梁華,〈中國神話與遠古時期的教育〉,《思想戰線》,1989年第1期。
秦永洲,〈西晉士族誤國與東晉士族的振作〉,《山東師大學報》,1993年第4期。
馬良懷,〈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文化思潮論綱〉,《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
3 期。
馬鳳崗,〈論顏氏家族的家風與學風〉,《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高浦棠,〈魏晉人文精神流變形態與軌跡〉,《陜西師大學報》,1997年第4期。
高 梅,<蘭陵蕭氏多才俊探析>,《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5年6
月。
高詩敏,<北朝范陽盧氏形成冠冕之首的諸因素>,《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2
期。
高詩敏,<有關北朝博陵崔氏的幾個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高詩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發展及其特徵>,《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高謙民,〈從儒學的衰微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育〉,《南京師大學報》,1989年第4期。
高謙民,〈試論中國古代教育的重德精神〉,《南京師大學報》,1998年第2期。
庾國瓊,〈顏之推的教育思想〉,《四川師院學報》,1984年第3期。
康世昌,〈從王昶、嵇康家誡看傳統家訓的兩個典型〉,實踐學院《家庭變遷與問題對
策》,民國84年。
康世昌,〈漢魏六朝家訓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4年。new window
康世昌,〈顏延之<庭誥淺析>〉,《實踐學院學報》,1993年。
許蓉生、林成西,<河東薛氏研究――兩晉南北朝時期地方豪強的發展道路>,《西南民族
大學學報》,25卷第11期,2004年11月。
張天來,<魏晉南北朝儒學、家學與家族觀念>,《江海學刊》,1997年第2期。
張白茹、李必友,〈魏晉南北朝家誡論略〉,《安徽史學》,2002年第3期。
張金龍,<隴西李氏初論――北朝時期的隴西李氏>,《蘭州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
張祥浩,〈中國古代的才德論〉,《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張祥浩,〈魏晉時期的才德之辨〉,《學術月刊》,1987年10月。
張 健,〈家庭教育的哲學斷想〉,《南京師大學報》,1994年第4期。
張傳燧,〈魏晉才性之辯及其人才教育思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張傳燧,〈魏晉言意之辨及其教育教學思想〉,《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張燦輝,<南朝河東柳氏家族研究>,《晉陽學刊》,1995年第6期。
張鶴泉,〈東漢時代的游學風氣及社會影響〉,《求是學刊》,1995年第2期。
張豔國,〈簡論中國傳統家訓的文化學意義〉,《中州學刊》,1994年第5期。
曹文柱,〈六朝時期江南社會風氣的變遷〉,《歷史研究》,1988年第2期。
曹文柱,〈東晉時期陳郡謝氏瑣談〉,《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曹建平,〈魏晉南北朝家庭教育鉤稽〉,《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陸靜、蒙一丁,〈從顏氏家訓看顏之推對門閥士族頹風的批判〉,《吉林師範學院學
報》,1987年第2期。
陳延斌,〈中國古代家訓論要〉,《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陳延斌,〈論傳統家訓文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江海學刊》,1998年第2期。
陳長琦,〈魏晉南朝世族對國家權力中心的作用方式〉,《華南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
第2期
陳捷先,〈從族譜家訓看家〉,《歷史月刊》,第12期。
陳 爽,<近20年中國大陸地區六朝士族研究概觀>,《中國史學》,11卷,東京:中國
史學會,2001年10月。
陳朝暉,〈北魏的儒學與士人〉,《文史哲》1992年第4期。
陳華文,〈論魏晉南北朝風俗演變及趨向〉,《浙江師大學報》,1997年第6期。
陳蘇斌,〈淺談家庭教育〉,《天津師大學報》,1984年第5期。
陶希聖,〈東晉之世族名士與州郡權力〉,《食貨月刊》,復刊4卷7期。
陶希聖,〈南朝士族之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上)劉宋(420—479)〉,《食貨月刊》,
復刊4卷8期。
陶希聖,〈南朝士族之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下)齊梁(479—556)〉,《食貨月刊》,
復刊4卷11期。
陶新華,<魏晉南北朝弘農楊氏的發展道路>,《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莫道才,<六朝謝氏世系新考>,《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4期,2000年12月。
勞 榦,〈漢代察舉制度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民國37
年。
程裕祯,<河東裴氏論略>,《山西師大學報》,第21卷第2期,1994年4月。
彭德華,〈新形勢下的家庭教育〉,《西北師大學報》,1990年第5期。
彭體用,〈試論北魏的門閥士族與皇權的關係〉,《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景蜀慧,〈魏晉重實之風淺議〉,《文史哲》,1993年第3期。
曾美雲,〈六朝女教問題研究--以才性、南北妒教為中心〉,台灣大學中文所new window
博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曾美雲 ,〈魏晉玄佛二家對傳統儒家教育之批評及影響〉,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民國84年6月。
逯耀東,〈魏晉玄學與個人意識醒覺得關係〉,《史原》,第二期,民國60年10月。new window
逯耀東,〈魏晉對歷史人物評論標準的轉變〉,《食貨月刊》,復刊三卷一期,民國62年4
月。
馮承基,〈論魏晉名士之政治生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國62年9
月。
黃淑惠,〈論身教與言教〉,《孔孟月刊》,第28卷10期。new window
黃緯中,〈中國中古時期的書法家族〉,《唐代書法史研究集》,台北:蕙風堂筆墨有限
公司,民國83年12月。
楊中新,〈王充的胎教思想〉,《延邊大學學報》,1981年第1、2期合刊。
楊亮功,〈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食貨月刊》,第11卷第4期。
楊翠微,<北周宇文氏族屬世系考釋>,《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楊德炳,〈東晉上流社會享樂之風再探討〉,《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5輯。
葉妙娜,〈東晉南朝僑姓高門之仕宦—陳郡謝氏個案研究〉,《中山大學學報》,1986年
第3期。
葉霞翟,〈我國古時的家庭教育〉,《教育學論集》,華岡出版社,民國69年1月。
葛建平,〈東晉南朝社會中的家庭倫常〉,《中山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葛晨虹,〈儒家理想人格境界的二極耦合〉,《史學月刊》,1996年第4期。
滕春興,〈家庭教育的重要及其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教與學》,第5期。
熊秉真,〈好的開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
(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6月。
趙以武,<東晉南朝「僑姓」蕭氏的發跡史>,嘉應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趙克堯,〈魏晉風度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
趙國權,〈淺析中國古代的胎教思想〉,《河南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蔡雁彬,<從誡子書看漢魏六朝終制觀的演變>,《中國典籍與文化》,1997年第2期。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係>,《魯迅全集》第三卷《而已集》;北京:人
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劉志偉,〈從庾信看北朝後期的文人節操問題〉,《蘭州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劉守旗,〈顏氏家訓與家庭教育科學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6期。
劉修明,〈漢末至魏晉文人的心態轉變與人生擇向〉,《學術月刊》,1993年5月號。
劉菊華,<魏晉南北朝世風尚文與世家重文>,《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劉國石,〈八十年代以來《顏氏家訓》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7年第4期。
劉國光,〈社會變遷中家庭教育的重要〉,《社教雙月刊》29期。
劉 雯,<隴西李氏家族研究>,《敦煌學輯刊》,1996年第2期。
劉詠嫻,〈魏晉南北朝教育文化之特色〉,《教育與文化》,第339期。
劉 馳,〈北朝胡人士族形成的原因及其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1985年第3期。
劉漢東,〈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文化素質與民族大融合〉,《北朝研究》,1995年第1期。
劉曉東,〈論六朝時期的禮學研究及其歷史意義〉,《文史哲》,1998年第5期。
劉靜夫,<京兆杜氏研究――魏晉南北朝士族門閥個案研究之二>,《許昌師專學報》,
1993年第3期。
劉顯叔,〈東漢魏晉的清流士大夫與儒學大族〉,《簡牘學報》,第五期,民國66年1月。
蔡景明,〈漢末魏晉的教育狀況探討—以士族門第為中心〉,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蔣福亞,〈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地位述論〉,《北京師院學報》,1984年第2期。
談 敏,〈封建家訓中的經濟要素〉,《中國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諸偉奇,〈顏氏家訓淺論〉,《安徽師大學報》,1992年第3期。
鄭其龍,〈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師資探源〉,《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第2
期。
鄭欽仁,<鄉舉里選--兩漢的選舉制度>,《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民國71年6月。
鄭欽仁,〈九品官人法—六朝的選舉制度〉,《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民國71年6月。
黎子耀,〈史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地位〉,《中國史學史研究》,1979年第3期。
樂勝奎,<六朝儒學的困境>,《中國哲學史》,2004年第2期。
穆 嵐,〈試論北魏的私學教育〉,《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9卷4期。
錢 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新亞學報》五卷二期。
盧建榮,<從男性書寫材料看三至七世紀女性的社會形象塑模>,《師範大學歷史學new window
報》,第26期。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new window
鄉出版社,民國80年4月。
謝之渤,〈北魏門閥社會徵略〉,《學原》,第2卷第2期。
謝 康,〈中華家庭傳統的女教觀念〉,《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6期。
謝揚舉,〈家訓與中華民族人文精神〉,《西北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鍾仕倫,〈東晉南北朝時期南北經學、史學、藝術交流述略〉,《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24卷第4期。
鄺利安,〈魏晉門第勢力轉移與治亂之關係〉,《史學彙刊》,第八期,1977年7月。new window
顏廷璽,〈顏氏家訓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4年。
韓樹峰,<河東柳氏在南朝的獨特發展歷程>,《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羅炳錦,〈兩晉南北朝孝義風氣的提倡〉,《人生》,第23卷第3期。
譚家健,〈試談顏之推和顏氏家訓〉,《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第3期。
蘇紹興,〈淺論兩晉南朝士族之政治地位與其經濟力量之關係〉,《大陸雜誌》58卷第5
期。
顧久幸,〈論中國古代教育的狀況及功能〉,《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龔 菱,〈顏氏家訓闡論〉,《台北商專學報》,第1期。
2、日文
石川忠久,〈東晉文學研究劄記(2)—謝氏の家風と家門の興隆〉,《櫻美林大學中國文
學論叢》7,1979年3月。
守屋美都雄,〈六朝時代の家訓について〉,《日本學士院紀要》,第10卷第3號,1952
年11月。
守屋美都雄,〈顏氏家訓について〉,《中國學誌》,第4本,1967年12月。
佐藤佑治,〈南朝における寒門豪族の進出〉,《一橋論叢》73—5,1975年5月。
村上嘉實,〈魏晉における德の多樣性について—世說新語の思想〉,《鈴木博士古稀紀
念東洋學論叢》,1972年10月。
長部悅弘,〈北朝隋唐時代における漢族士大夫の教育構造〉,《東洋史研究》,第49卷
第3號,平成二年(1990年)12月。
神矢法子,〈晉時代における王法と家禮〉,《東洋學報》,60—1、2。
稻田尹,〈王謝の系譜(3)—世說新語を中心として〉,《鹿兒島大學文科報告》7,
1971年9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