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士風模擬現象探析
作者:侯建州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en-Chou Ho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魏晉士風模擬工夫聖人名士風流Wei-Jin intellectualismimitateself cultivationsaintlearned celebritiestrendstalentlea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5
本論文《魏晉士風模擬現象探析》的任務主要在於以「模擬」為「工夫」的視角,重新審視魏晉士風與思想、文化現象。
在以「模擬」為「工夫」的進路下,對照魏晉「個體自覺」的思潮,「模擬」在理路上則頗似與其矛盾悖反。本文指出在「個體自覺」的思潮裡,魏晉士人之「模擬」實是一「自覺」行為,也就是在自覺意識的情形中模擬典範,故可稱「自覺的模擬」。與此種理解相互生成者,則是魏晉士人之「自覺的模擬」有一「模擬的自覺」,也就是說,士人之「模擬」,皆是一立足於「自覺」而有所為而為的「模擬」。如斯觀之,則「個體自覺」與「模擬」也就不再是方鑿圓枘的本質矛盾。而如斯「自覺的模擬」也正是本論文所指涉為「工夫」的「模擬」。
又此論題是以魏晉時空中的知識人作為論述的對象,既然「聖人不可學而至」,在理想人格的極致外,現實情境中的典範人物「名士」,就成為典範模習與工夫實踐的對象。在此關照下,對於魏晉「名士」的詮釋與認知,在本文就佔據了樞紐位置,別具意義。在當前研究中,對於「名士」的認識雖有局部歧見,但仍歸宗於主流學說中本質主義的理論。不過,如斯詮釋卻極可能遮蔽了其他多元詮釋的發展,也與魏晉士人有所謂「工夫」的理路扞格,故本論文回歸歷史發生的視域與現象,檢討歷來對於名士論述的得失,發現歷來對於名士的描述往往與「清談誤國」的思考連結,尤其若以此出發發展名士論述,多有可商榷處。其中亦考核史料,反省了歷來對於元康八達的負面論述或未能有相應之理解。更貞定名士即是魏晉時代眾所推重之典範人物,亦即是當時的風流所宗。重新檢視並開放「名士」的多元面向及其與工夫、修養的積極可能。
其後檢討魏晉「模擬」的內容,也就是名士「風流」。指出魏晉名士風流以「雅量」的表演為主流,其中的身體控制與傳統儒家「威儀」及「禮」的連結並未完全斷裂,但其「不形於色」深沈收斂的表演其實與魏晉「晦智保身」心態息息相關。並指出「雅量」以寬緩徐雅的方式調整了舊有「禮」與「威儀」的內涵與偏向。此外「風流」亦有「任誕」一宗,以激烈發揚的方式,衝破舊有禮教規範,但卻又在衝突之際,引人反思「禮」之真義。而二種面向皆與「應物而無累於物」之契合。此外,「名士」在模擬同一表演程式時,如「居喪違禮」或「裸袒」表面看來陳腔濫調、毫無新意,但卻因為模擬者的表演技巧與時空條件不同,而有所別異。甚或遺漏一些原有的意義,但這些遺漏或許正是創意萌芽之處,因為遺漏代表了選擇機制的運作,與保留的相對照,遺漏就格外有深意,「模擬」是一種與「原構」連結的自覺嘗試與實踐,展示與「原構」的連結或連續性,也是一種對「原構」的詮釋與闡釋,其間自然有自我表達的空間,可以是一種「自我」與「他者」的辯證融合。這亦是魏晉「名士」、「風流」之不拘一格,呈現出魏晉風流多元可能的原因。
最後,則在氣性、才性論的理路限制下,檢討魏晉士人「模擬」的對象由理論中的理想人格「聖人」轉至現實場域中的典範人物「名士」之緣由,進而反省魏晉「重才輕學」的觀念根源與現象反思,發現這亦與漢末世風之轉變有所關聯。並進而思考魏晉玄論中「聖人」與史料中「名士」形象的關係,發現身為魏晉士人模擬典範的「名士」,實際上是以玄論中「聖人」「應物而無累於物」的裡想作為理想人格之生命境界。如斯思考,似乎亦可補充論者嘗試在玄論中鉤沈出「擬聖」理論,卻又未能溝通聖凡的遺憾。因為當代的「名士」已在「模擬」的工夫實踐中,使當代的典範人物「名士」與理想人格「聖人」有了相互融通的可能。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itation of learned celebrities to rediscover Wei-Jin intellectualism with the perspective regarding imitation as self cultivation. Contemporary studies indicate there is no self cultivation in Wei-Jin period for the sake that people regard saint must be natural, i.e., sainthood cannot be attained by learning. This prevailing interpretation leads people to emphasize the native talent but learning in Wei-Jin period. After a careful examination, the study will demonstrate that learned celebrities in Wei-Jin period still practice self cultivation by imitation of contemporary role models without the name of saint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lso explores the link between the contemporary role models in Wei-Jin period and the saints of literary discourse and shows that the imitation of learned celebrities in Wei-Jin period is not only self cultivating but also reshaping and pursuing the ideal of moral perfection.
一古籍原典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尚書正義》,台北:臺灣古籍,2001
王夫之著、舒士彥整理,《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版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版
王先謙撰、沈嘯寰 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版
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王利器撰,《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符著、〔清〕汪繼培箋,《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版
任繼愈、傅琮璇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31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任繼愈、傅琮璇主編,《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80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何晏集解、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
吳雲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修訂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版
李隆基注、〔宋〕刑昺疏、李學勤主編,《孝經注疏》,台北:臺灣古籍,2001
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版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孫希旦撰,沈嘯星、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徐天麟撰,《東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版
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版
徐幹著 徐湘霖校,《中論校注》,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0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荀悅著,《漢紀》、袁宏著,《後漢紀》,張烈點校,《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版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
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
張敦頤編,《六朝事跡編類》,北京:中華書局,1985版
張溥、殷孟倫輯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版
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版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2版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2
湯球輯,《九家舊晉書輯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版
湯球 黃奭輯、喬治忠校注,《眾家編年體晉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版
程榮纂輯,《漢魏叢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版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版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6版
楊晨撰,《三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版
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版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版
劉向撰、向魯宗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版
劉義慶撰、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9
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版
劉義慶撰、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
劉勰著,《文心雕龍注》,台北:宏業書局,1982版
鄭玄注、賈公達疏、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台北:臺灣古籍,2001
閻振益、鍾夏撰,《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版
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台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8版
韓格平注譯,《竹林七賢詩文全集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韓格平主編,《魏晉全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版
嚴可均輯、何宛屏等審訂,《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嚴可均輯、何宛屏等審訂,《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版

二、當代研究論著
(一)中國哲學史、思想史通論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04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修訂增補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92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版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1994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版
張岱年等著、苑淑婭編,《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new window
傅偉勛,《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上海書店,1991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版
馮文達,《早期中國哲學略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
馮文達,《中國哲學的本源――本體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馮友蘭,《新理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楊國榮,《善的歷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楊國榮,《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new window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版
蔣年豐,《文本與詮釋》,台北:桂冠書局,1990
(二)儒、道及黃老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new window
尹振環,《楚簡老子辨析:楚簡與帛書《老子》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
尹振環,《帛書老子再疏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王叔岷,《莊學管闚》,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王淮,《老子探義》,台北:商務印書館,1969
王葆玹,《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王德有,《老子指歸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伍學至,《老子反名言論》,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
伍曉明,《吾道一以貫之:重讀孔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任繼愈,《老子繹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牟鍾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山東:齊魯書社,1987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版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台北:里仁書局,2000
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汪中江,《道家形而上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哈佛燕京學社主編,《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高晨陽,《阮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崔大華,《莊子歧解》,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張松輝,《莊子疑義考辨》,北京:中華書局,2007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郭沂,《郭店楚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8
陳明,《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態的知識分子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1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參照簡帛本最新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陳鼓應,《周易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學的新視野》,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new window
馮達文,《回歸自然――道家的主調與變奏》,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
黃慧英,《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new window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實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
葉維廉,《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劉述先編,《儒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1987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new window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new window
樊浩,《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顏世安,《莊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三)魏晉思想及文學
王葆玹,《正始玄學》,山東:齊魯書社,1987版
王葆玹,《玄學通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王曉毅,《中國古代人才鑒識術――《人物志》譯注與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王曉毅,《嵇康評傳――漢魏風骨盡 竹林遺恨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版
王曉毅,《王弼評傳:附何晏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的形成》,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曉毅,《郭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版
江建俊,《建安七子學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江建俊,《漢末人倫鑒識之總理則》,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學新探》,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里仁書局,2006new window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李玲珠,《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new window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new window
林麗真,《王弼》,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姜劍雲,《太康文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范子燁,《世說新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new window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new window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3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濟南:齊魯書社,2000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0
高齡芬,《王弼老學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康中乾,《有無之辨――魏晉玄學本體思想再解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new window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台北:里仁書局,2004new window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9new window
許建良,《魏晉玄學倫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陳昌明,《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台北:里仁書局,2005
郭梨華,《王弼之自然與名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new window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童強,《嵇康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葉楓寧,《西晉作家的人格與文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葛曉音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廖蔚卿,《中古詩人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5new window
劉偉航,《三國倫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2
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3
蔡忠道,《魏晉處世思想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new window
鄭毓瑜,《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版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台北:中研究文哲所,2002new window
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魏明安、趙以武,《傅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蘇新鋈,《郭象莊學平議》,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四)史學、文化社會及其他
于迎春,《秦漢士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版new window
王子今,《「忠」觀念研究:一種政治道德的文化源流與歷史演變》,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5new window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與家學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王伊同,《五朝門第――附高門權門世系婚姻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版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new window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版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new window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版new window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上下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的家學與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汪中江,《視域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new window
周一良,《周一良集•第壹卷•魏晉南北朝史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周一良,《周一良集•第貳卷•魏晉南北朝史札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出版者不詳,198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版new window
張立偉,《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張蓓蓓,《東漢士風及其轉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5new window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許尤娜,《魏晉隱逸思想及其美學涵義》,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new window
許倬雲,《求古編》,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new window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析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
傅小凡,《晚明自我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1
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new window
楊永俊,《禪讓政治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版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劉澤華,《士人與社會: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劉澤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反思》,北京:新華書店,1987
劉澤華等著,《公私概念與中國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衛廣來,《漢魏晉皇權嬗代》,太原:書海出版社,2002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閻愛民,《漢晉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2000版new window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版

一、 日歐美漢學研究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日〕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日〕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日〕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紀社會與地方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日〕岡村繁著,陸曉光譯,《岡村繁全集 第參卷:漢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日〕溝口雄三著,趙士林譯,《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1997
〔日〕蜂屋邦夫著、�y雪艷譯,《道家思想與佛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2000
〔法〕弗朗索瓦•于連著、閆素偉譯,《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美〕本杰明•史華茲(Benjamin I.Schwartz)著,程鋼譯,劉東校,《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The wori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美〕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編,楊立華、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美〕安樂哲(Roger T.Ames)著、滕復譯,《主術:中國古代政治藝術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美〕安樂哲(Roger T.Ames)、羅思文著,余瑾譯,《《論語》的哲學詮釋:比較哲學的視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美〕安樂哲(Roger T.Ames)、郝大維(Hall D.L.)著,何金俐譯,《道不遠人――比較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美〕安樂哲(Roger T.Ames)著,彭國翔編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境下的古典儒學與道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美〕倪衛德著,萬白安編,周熾成譯,《儒家之道:中國哲學之探討》,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美〕唐納德•J蒙羅著,莊國雄、陶黎銘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美〕馬塞勒(Anthony J.Massella)等著,任鷹等譯,《文化與自我》,台北:遠流出版,1990
〔美〕喬治•H•米德(George H. Mead)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版
〔美〕愛蓮心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英〕葛瑞漢(A.C.Graham),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Disputers of the TAO: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社出版,2003
〔荷〕許里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3版

四、工具書類
張舜徽主編,《三國志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張萬起編,《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版
劉乃和主編,《晉書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五、學位論文
林麗真:《魏晉清談主題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78年)。new window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鑒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6年)。new window
顏國明:《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論,1997new window
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論,1996陳惠玲,〈魏晉反玄思想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論,1997new window
鄭雪花,〈非常的行旅――〈逍遙遊〉在變世情境中的詮釋景觀〉,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論,2005new window
江美華:《西晉儒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周大興:《王弼玄學與魏晉名教觀念的演變》(臺北:文化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康世昌:《漢魏六朝「家訓」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陳惠玲:《魏晉反玄思想論》(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年)。
紀志昌:《魏晉隱逸思想研究——以高士類傳記為主所作的考察》(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江淑君:《魏晉論語學之玄學化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鍾竹連:《郭象思想研究》(高雄:高雄師大國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李虹瑩:《魏晉尚達之風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孫世民:《世說新語反映的魏晉老學》(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杜瑞傑:《魏晉南北朝時期主文化與反文化的激盪》(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沈維華:《魏晉言意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吳心怡:《魏晉太原孫氏的家學與家風》(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侯建州:《魏晉「君子」概念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六、期刊論文
王國瓔,〈陶淵明對名聲的重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第2期,1992new window
王國瓔,〈陶詩中的隱居之樂〉,《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new window
王國瓔,〈史傳中的陶淵明〉,《臺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0new window
王國瓔,〈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之個體意識〉《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new window
江建俊,〈魏晉「朝隱」風氣盛行的原因及其理論根據〉,《尉素秋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10
江建俊,〈魏晉「忠孝」辨〉,收入《第五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4
江建俊,〈「先玄學」――由劉卲「徵質」到王弼的「崇本」〉,《六朝學刊》(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2004
江建俊,〈來自禮法之敵的「發其高致」――由伏義〈與阮籍書〉探討阮籍超拔之思成立的反向動力〉,發表於《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2007
吳慧蓮,〈六朝時期的君權與政制演變〉,《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new window
吳曉青,〈郭象《論語體略》中的政治思想〉,《暨大學報》第5卷第2期,2001
李中華,〈孫盛儒學思想述評〉,《晉陽學報》第5期,1992
李蘭芬,〈玄遠之幕的飄落――王弼《論語釋疑》的命運〉,《孔子研究》第3期2004
汪惠敏,〈何晏論語集釋考辨〉,《孔孟學》第35期,1978
周大興,〈王弼「性其情」的人性遠近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6期,2000new window
周大興,〈阮籍的名教空間與大人先生的神貴空間〉,收入李豐楙、劉蕙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2
林聰舜,〈玄學式的體制與反體制論述:魏晉思想的一個思考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9
林麗真,〈歐美「魏晉玄學」研究概況暨主要學術論著評介〉,《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卅卷第四期,2003.4
金耀基,〈中國人的「公」、「私」觀念〉,《金耀基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紀志昌,〈魏晉時《莊》學中的、巢論述〉,《台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6
胡寶國,〈漢晉之際的汝穎名士〉,《歷史研究》第5期,1991
祝總斌,〈略論晉律之「儒家化」〉,《中國史研究》第2期,1985
張分田,〈古代「公天下論」的構成〉,收入王中江主編,《新哲學》第二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張立文,〈公私論〉(上),《孔孟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2.6new window
張立文,〈公私論〉(下),《孔孟月刊》第30卷第10期,1992.7new window
許雅棠,〈無以取有――《帛書老子》政治思想試說〉,《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2003new window
許雅棠,〈聖人無事――慎到政治思想試說〉,《政治科學論叢》第19期,2003new window
陳少明,〈從莊子看心學〉,《道家文化研究》第15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3
陳飛龍,〈葛洪《抱朴子•詰鮑篇》中「無君論」作者之考辨〉,《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1996
陳鼓應,〈道家的和諧觀〉,《道家文化研究》第15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3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收入陳鼓應、馮達文主編,《道家與道教•道家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new window
郭德茂,〈尖銳的痛苦 沈重的肉身――阮籍與嵇康的人生抉擇和內心矛盾〉,收入陳飛、張寧主編,《新文學》第六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陳靜,〈「真」與道家的人性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7
彭毅,〈阮籍詠懷詩中矛盾意念的糾葛與實際〉,《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6
景蜀慧,〈西晉名教之治與放達之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5
馮友蘭,〈論風流〉,《南渡集》,收入《三松堂全集•卷五》,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2
黃俊傑,〈先秦儒家義利觀的演變及其思想史的涵義〉,《漢學研究》第4卷,第1期,1986.6new window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
楊祖漢,〈論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9new window
葉海煙,〈中國經典詮釋的向度――以莊子郭象注為例〉,收入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第二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劉紀曜,〈仕與隱――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兩極〉,收入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內在定向雛議〉,收入王中江主編,《新哲學》第四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劉康德,〈魏晉名教與自然箋論〉,《孔子研究》第2期,1994
劉暢,〈中國公私觀念研究綜述〉,收入王中江主編,《新哲學》第二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劉澤華,〈公與私:先秦的「立公滅私」與對社會的整合〉,收入王中江主編,《新哲學》第二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蔡振豐,〈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臺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1.12new window
蔡瑜,〈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收入陳飛、張寧主編,《新文學》第六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鄧安慶,〈詮釋學的倫理學〉,收入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第二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盧桂珍,〈郭象玄學中涵藏的論證模式――以「待而非待」、「為而非為」的分析為主〉,《哲學與文化》29卷第6期,2002
盧桂珍,〈王弼、郭象性情論研考〉,《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new window
蕭馳,〈嵇康與莊學超越境界在抒情傳統中之開啟〉,《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6new window
謝大寧,〈儒隱與道隱〉,《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3卷第1期,199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