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在政經發展中的定位
作者:盧文吉
作者(外文):Wen-Jyi Lu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侯家駒
毛育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8
主題關鍵詞:土地改革農業階梯結構性變化Chow檢定CUSUMSQ檢定經濟全面運行觀非本土政權非競爭性政治體制land reformagricultural ladderstructure changeChow testCUSUMSQ testholistic operation perspectivenon-indigenous regimenon-competitive political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本文是以宏觀看台灣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對政經結構之轉變,由政經兩方面加以探討,並對土地改革在政經發展之短期與長期正面與負面影響加以定位,實有別於其他學者之寫作。
  依光復後台灣之政經背景,政府選擇土地改革應是正確且有效之政策。政府強力自主介入土地改革,不但在經濟上促使農產增加,進而帶動工業之發展,而且在政治上,削弱地主在農村勢力,贏得農民對政府之支持進而促使政府力量深入農村,土地改革對台灣政經結構變化帶來了催化效果。
  本文分別以虛擬變數、Chow 以及CUSUMSQ三種檢定法測試土地改革確實對農業內經濟發生了結構性之變化,文中並以迴歸式分析勞動、資本與純土地改革在農業內之貢獻比重。此外,本文又以迴歸式分析土地生產力與勞動生產力之影響因子,且預估當時政府僅實施減租而不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則將晚了將近63年才能解決法定租佃之土地問題,以及分析土地改革對抑制當時物價膨脹應有相當之助益。
  土地改革後農民之土地稅負擔比光復前還重,顯示土地改革除了可使政治安定與增加農產之效果而外,還有財政之目的。
  政府藉以土地改革將地主閒置於農業土地之靜態資金轉化為四大公司之工業動態資本,為台灣光復以來公營事業走向民營化之第一步。一般研究台灣土地改革之文獻,對於此一措施缺乏深入分析,而常主觀的給予高度肯定的評價,然經由本文之深入分析,發覺台泥之經營較為穩健外,其他三家公司分崩離析,給人難以置信之感覺。
  土地改革後,農業發揮其在經濟發展中之產品、要素與市場三大貢獻,經由政府之汲取政策,將農業資源轉化為工業資源,促使工業之發展。
  本文還提到陳誠是台灣土地改革之推動者而非啟動者,這一段歷史真相,學者很少加以研究,其實在他之前,即1947年政府已實施公地放租與屏東市三七五減租。
  土地改革政策形成時,地方對地主保留地要求緊,而行政院與立法院要求放寬,其與當時之政治考量有關。
  台灣光復初期之土地改革雖解決了土地所有權問題,但未能同時解決土地利用問題是其最嚴重之缺點。
  土地改革之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土地改革對政治發展之短期效果小,而對經濟發展之短期效果小,長期效果大。
This dissertation is from the macro viewpoints combining politics and economics to investigate Taiwan''s first phase of land reform on the political-and-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in Taiwan after World War Two, the policy of land reform chosen by the government would b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At that time, the government intervened in the land reform forcely and autonomously, which not only increase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e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economic side, but also weakened the landlords'' influence on the village in the political sid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government won the support from farmers. The land refor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These were some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after the land reform. Some specific methods are used as follows, Chow test、 Dummy variable test、CUSUMSQ test.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still applied to separate the contribution of land、labor、capital and land reform in the intra-agricultural sector, and to fi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land productivit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While these was merely the land rent reduction rather than land-to-the -tiller policy in Taiwan, the former policy will be late around 63 years than the latter policy to solve the legal land tenancy. It can prove that the land reform could repress the super-inflation in 1950s. Besides, it can prove that the land reform had another goal of increasing public finance.
After the land reform, the government converted the freezing land fund into the industrial fund of the Four Big Companies. How did the Four Big Companies run after the land reform? Does it have any bad effects i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se are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1954),《中國國民黨土地政策與台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自印本。
毛育剛(1969),〈台灣省農村地主佃農經濟調查研究〉,內政部與農復會。new window
毛育剛(1970),〈台灣農業土地改革之經濟研究〉,《農業經濟半月刊》第11期,轉載於《台灣農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公司,1975。
毛育剛(1983),〈台灣農業發展對工業成長之貢獻〉,《農業金融論叢》,第10輯,中國農民銀行,頁1~42。
毛育剛(199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台灣土地改革〉,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台灣史田野研究室,頁305-322。
毛育剛(1993),《農業、農地、農家 》,學風晒印社。
王文甲(1965),《中國土地制度史》,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王作榮等(1970),《台灣第二次土地改革芻議》,環宇出版社。
王長璽與張維光(1953),《台灣土地改革》,新動力出版社。
王益滔(1991),《王益滔教授論文集》,梅林圖書公司。new window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
石義行(1972),(台灣農地法定外租佃問題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21卷第2期。new window
民治出版社(1950),《臺灣建設》,臺北:民治出版社,頁432。
江丙坤(1972),《台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台灣研究叢刊第108種,台灣銀行。
朱伴耘(1952),<蛻變中的美國對台政策>,《自由中國半月刊》,6:9
朱宗良(1952),<為地主們進一言>,《土地改革月刊》,2:11。
朱旭華(199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台灣土地改革(1948~1965)》,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淑卿(1992),《從財產權觀點論台灣之農村土地改革》,台灣師大三民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江榮吉(1977),〈小農經營現代化可行途徑之研究〉,《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14卷第1期,頁1~18。
辛晚教(1984),〈台灣土地改革與土地利用〉,《蔣公與土地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土地改革協會。
沈宗翰與趙雅書等(1979),《中華農業史:論集》,台灣商務印書館公司。
李崇道(1984),〈論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政策〉,《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社會經濟史》,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李登輝(1985)〈土地改革對農家經濟結構之變化〉,《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李登輝自印本,頁22~31。
李維廉(1984),《三七五租佃處理方法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為個案研究地區》,政大地政所碩士論文。
李筱峰(1987),《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自立晚報,三版。
李鴻毅等(1995)《土地改革政策論》,中國地政研究所。
李憲文(1985),〈台灣農地改革之實施及其績效〉,《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李登輝自印本,頁1~10。
李憲文(1985),〈農地改革後地方權力分配之變化〉,《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李登輝自印本,頁47~53。
李憲文(1985),〈農地改革後農會權力分配之個案研究〉,《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李登輝自印本,頁54-69。
何鳳嬌(1993),《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台灣土地資料彙編,第一輯,國史館。
何漢文(1989),〈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頁117。
林文益(1994),《台灣農村土地改革之政治經濟分析(1949~1953)》,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林英彥(1975),《土地經濟學通論》,一文出版社。
林英彥等(1987),《消除租佃制度之研究》,台灣省政府研考會與政大地政系。
林英彥(1989),〈台灣農業經濟之變遷〉,《台灣銀行季刊》第40卷第3期,頁276~309。
林瓊華(1997),《臺灣原住民土地產權之演變(1624-1945)》,東吳大學經濟所博士論文,頁8-9。
吳生賢(1992),《台灣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實錄專集》,地政叢書第1輯,內政部。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濟與其理論意涵》(再版),五南圖書公司。
周明(1995),〈台灣土地改革實務與理論補述-公地放租的辦理經過與重要性〉,《慶祝台灣光復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專輯》,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憲文(1980),《台灣經濟史》,台灣開明書店。
尚瑞國、林森田(1997),〈台灣三七五減租政策實施前後農場經營效率之比較研究〉,《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7卷第4期,頁475~496,行政院國科會。
屏東市政府(1949),《屏東市三七五減租經過及其成果》,屏東市政府自印。
洪嘉瑜(1989),《三七五減租政策經濟效率面的探討》,台大經濟所碩士論文。
侯坤宏(1988),《土地改革史料》,國史館。
侯坤宏(1994),〈光復初期台灣土地改革研究運動中的政府、地主與佃農〉,《台灣光復後土地改革研討會》。
侯家駒(1984a),《民生經濟思想》,國立編譯館,頁372-399。
侯家駒(1984b),〈我國近代租佃制度之分析〉,《中華民國歷史文化討論集:社會經濟史》,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編輯委員會。
侯家駒(1997),〈台灣農業政策與農業發展〉,《經濟與經濟發展:台灣經濟發展之評價》,俞國華文教基金會叢書21,頁25~50。
范延松(1994),〈漫談台灣土地改革〉,《台北銀行月刊》,第25卷第5期,頁54~63。
柯喬治Kerr(1991)(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前衛出版社。
徐振國(1982),(艾爾契門和厄普霍弗的政治經濟學),《東海學報》,23期,頁43-58。new window
徐振國(1988),(我國威權政體的發展及經濟體制的演變),《政治學報》。
徐振國(1989),〈風雨飄搖中幾個穩定的政經發展趨勢〉,《歷史月刊》。第23期。
徐實圃(1964),《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經緯》,自印本。
高永光(1989),(新國家主義研究興起的探討),《國魂月刊》,五月號。
高棣民(胡煜嘉譯)(1987),《台灣奇蹟》,洞察出版社。
袁大羽(1956),〈台灣之證券市場〉,《台灣銀行季刊》,第16卷第20期。
袁穎生(1966),《台灣之證券交易》,台灣研究叢刊第87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誠(1953),《如何實現耕者有其田》,自印本。
陳誠(1961),《台灣土地改革紀要》,台灣中華書局。
陳樹衡(1993),(論經濟學之認知基礎),《研究通訊》,第1期,政治大學,頁33-37。
陳聰勝(1978),《台灣農會組織之研究》,政大政治所博士論文。
陸年青(1965),《台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地價繳清前領地農戶農家經濟分析》,台灣省土地銀行研究處。
陳月娥(1985),〈台灣農業生產力之分析〉,《農業經濟》第37期,頁1~26,中興大學農經所。new window
陳昭南等(1978),《耕者有其田的經濟理論基礎:新租佃理論的商榷,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所。
陳昌南等(1978),《耕者有其田的經濟理論基礎:新租佃理論的商榷,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所。
陳啟清(1998),《國家與土地改革:戰後初期台海兩岸比較分析》,政大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通(1952),〈日本土地改革的檢討〉,《土地改革月刊》,第7期,頁4~7。
黃大洲(1985),〈台灣農地改革對農村地主之影響〉,《台灣農地改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李登輝自印本,頁70~124。
黃俊傑(1995),〈土地改革及其對台灣農村與農民的衝擊〉,《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正中書局,頁61~76。new window
黃俊傑(1995),〈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前後自耕農及其所面臨的問題〉,《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正中書局,頁77~100。new window
黃俊傑(1995),〈光復初期台灣的土地改革過程中的幾個問題:雷正琪函件解讀〉,《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正中書局,頁101~130。new window
黃昭堂(洪金珠譯),〈台灣爆發力的祕密〉,台灣文史叢書13,前衛出版社。
黃宗煌(1979),《台灣現階段農地租佃經營之經濟分析》,台大農經所碩士論文。
殷章甫(1984),《中國之土地改革》,中央文物供應社。new window
殷章甫(1986),<土地改革與經濟發展>,《人與地》,第35期,頁23-29。new window
殷章甫(1991),〈台灣光復前後之農地租佃制度〉,《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華松年(1984),《臺灣糧政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公司。
莊嘉農(1990),《憤怒的台灣》,前衛出版社。
彭懷恩(1995),《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再版),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湯沈蕙英(1968),《湯惠蓀先生言論集》,台北:自印本。
湯惠蓀(1954),《臺灣之土地改革》,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許介鱗(1996),《戰後台灣史記》,文英堂出版社。
郭迪賢(1989),〈台灣土地改革之再研究:兼論當前農地改革方向〉,《農業金融論叢》,第21期,頁131~152。
張乃旦(1952),《中國土地改革概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果為(1967),《台灣經濟發展》,正中書局。
張研田(1975),《中國土地改革導論》,臺灣商務印書館公司,頁47-48。
張清溪等(1995),《經濟學》,自印本。
張維一(1993),《中華民國地政史》,地政叢書,第6輯,內政部。
張嘉蘭(1995),《台灣農業政策之發展》,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張德粹(1963),《土地經濟學》,國立編譯館。
張漢裕(1974),<臺灣農民生計之研究>,《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 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馮世欣(1988),<我所知道的三七五減租:為紀念三七五減租三十九週年而作>,《傳記文學》,第53卷第4期,頁99-103。
馮國豪(1990),《政府角色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濟之探討》,政大三民所碩士論文。
農復會(1950),《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一期,台北。
農復會(1951),《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二期,台北。
農復會(195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工作報告》,第三期,台北。
葉伯仲(1958),〈台灣之水泥工業〉,《台灣銀行季刊》,第9卷第4期。
葉淑貞(1997),〈日治時代台灣的租佃制度與農場的經營效率之戰後初期土地改革的省思之一〉,《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7卷第4期,頁475~496,行政院國科會。new window
葉榮鐘(1995),《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時報文化。
雷正琪(1952),〈日本的土地改革獲得成功〉,《土地改革月刊》,第5期,頁15。
楊大博(1992),《平均地權之研究》,自印本,頁48-51。
楊明憲(1995),〈台灣稻米政策形成﹕政策偏向測定與政治經濟定義〉,《經濟論文叢刊》,第23卷第4期,頁469-492。
葛伯納(蘇兆堂譯)(1981),《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聯經出版公司。
達馬士克(張丕介譯)(1993),《土地改革論》。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1952),《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專輯》。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1953),《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專輯》。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1955),《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大會專輯》。
趙文山(1949),《台灣三七五地租運動的透視》台北:自由出版社。
熊秉元(1992),〈解決三七五租約問題芻議〉,《台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9卷第3期。new window
熊夢祥(1989),《台灣土地改革之回顧》,自印本。
鄭梓(1993),《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自印本。
鄭文燮(1988),《中、韓兩國耕地租佃制度之比較研究》,政大地政碩士論文。
鄭詩華(1991),〈台灣地區之土地改革與農村建設〉,《亞洲土地改革與農村建設研討會》,中國土地改革協會。new window
蔡宏進(1967),《台灣農地改革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叢書,研究論文第94種。
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台灣通貨膨脹的分析(1945-1952)》,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策略叢書,聯經出版公司。
蔣夢麟(1967),《新潮》,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盧文吉(1996),〈結構性變化檢定之研究〉,《淡水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研究論文集》,第1期,頁93-130。
鮑德澂等(1951),《台灣農地減租研究報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中國地政研究所。
潘廉方(1965),《台灣土地改革之回顧與展望》,自印本。new window
蔣夢麟(1967),《新潮》,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劉進慶(王宏仁等譯)(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1945-1965)》,人間出版社。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的基礎理論》(再版),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蕭錚(1968),《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中國地政研究所。new window
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思與言》,第20卷第6期,頁527-556,思與言雜誌社。new window
戴元梨(1991),《土地改革與台灣社會變遷之研究》,台灣師大三民所碩士論文。
謝森中與蕭國輝(1982),〈農業在台灣未來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8卷第3期,頁1-14,行政院經建會。
顏愛靜(1990),《分益式與定額式租佃制度之比較研究》,桂冠圖書公司。
顏愛靜(1994),〈台灣耕地租佃制度合理化之研究〉,《政大學報》第69期,頁81-107。
蘇志超(1982),《土地稅論》,中國地政研究所。
蘇志超(1994)《土地政策之比較研究》,中國地政研究所,9版。new window
魏鏞(1987),〈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土地改革對台灣政治經濟之影響〉,《蔣公與土地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土地改革協會。
羅明哲(1981),〈第二階段農地改革之特性:公平與效率〉,《土地改革月刊》,第31卷第8期,土地改革雜誌社。
羅明哲(1983),〈農地流動與農業發展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第9輯,頁39-67,中國農民銀行。
羅明哲(1991),〈台灣歷史上土地所有權結構之變遷:兼論土地改革〉,《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
邊裕淵、石義行(1977),〈平均地權的經濟理論基礎〉,《台北市銀月刊》,第8卷第12期。
邊裕淵、石義行(1978),〈耕者有其田的經濟理論基礎〉,《農業與經濟》,第2期。new window
顧應昌(潘鳳萱譯)(1995),《土地市場扭曲與佃權改革》,國立編譯館。

二、英文部份﹕
Bachman ,Kenneth L. and R.P. Christ ensen(1968) "The Economics of Farm Size," in H.M. Southworth and B.F. Johns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ain, I.(1993) Agricultural Reform in Taiwan: From Here to Modernity, 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Barlowe,R.(1986) Land Resource Economics, 4th. Ed., N.J.: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Blaug, M.(1968),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Yale University.
Boulding, K.E.(1981), Evolutionay Economics, London: Sage Puhlications.
Brown, James R. and Sein Lin (1968), Land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University of Hartford.
Buck, J.L(1930), Chinese Farm Economy, University of Naking, 159-166.
Cheng, Li-Ping Alfred (1996), "Land Reform As A Pareto-Improving Contract," Taiwanese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1, 123-161.
Cheung, Steven N.S. (1969), 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 With Special Application to Asian Agriculture and the First Phase of Taiwan Land Refor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arwin, C.(1859),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Cambridge.
Dorner, P. and D. Kanel (1979) "The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 : Employment ,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 Wilbe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Fei, John C.H., G. Ranis (1967)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 Theory and Policy, Yale University.
Fei, John C.H., G. Ranis and Shirley W.Y. Kuo (1979) Growth with Equity: The Taiwan Cas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ady, Earl O. (1962) Agricultural Policy Unde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o, Samuel P.S. (1978)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60-197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 Yhi-Min (1966)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aiwan 1903-1960, Tennessee: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Hsiao Hsin-Hunag Michael (1981),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A Macrosociological Assessment, Taipei: Academic Sinica.
Hsieh, S.C. and T.H. Lee (1958) An Analytical Review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 Input/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Approach, Taipei : JCRR, Economic Digest Series, No.12.
Hsieh, S.C. and T.H. Lee (1966)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Taipei : JCRR.
Huang, Chung-Huang (1991) "Inefficiency Due to Tenancy Protection : A New Tenure Problem in Taiw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5, Amsterdam, 121-133.
Ghatak, Subrata (1987) "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 Gemmell, Survey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N.Y.: Basil Blackwell Inc. 341-372.
Hungtington, Samuel P.(1977)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ed.), Virginia: Book Crafters , Inc.
Ilchman, W.F. and N.T. Uphoff(197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ange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p, P.C. and C.W. Stahl (1978) "Systems of Land Tenure, Allocative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60 :1, 19-28.
Janvry, A.D. (1988) "The Role of Land Reform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Politics", in C.K. Eicher and J.M. Staatz,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JCRR (1966) Taiwan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1901-1965.
JCRR (1977) Taiwan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1961-1975.
King, R.(1977) Land Reform: A World Surve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Koo , Anthong Y.C.(1968) The Role of Land Reform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aiwan, N.Y.: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Koo, Anthong Y.C. (1982) Land Market Distortion and Tenure Reform,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Krueger, Anne O. (1993)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IT Press.
Kuhn Thomas S. (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6-91.
Kuo, Shirley W.Y., G. Ranis and John C.H. Fei (1981) The Taiwan Success Stor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Landreth, H. and David C. Colander (1994)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Lee T.H. (1971) Intersectoral Capital Flow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wan, 1895-1960,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ewis, A.(1954)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rplus of Lah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Libecap G.D.(1989) Contracting For Property Righ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Sein(1970)Readings in Land Reform, Taipei: Good Friend Press.
Liu, Ruey-Hua (1991)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ment Revenue : A Study of Taiwan''s Land Reform, Washington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 Missouri.
Mann, M.(1987)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 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 in J.A.Hall, State in History. (ed.),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td.109-136.
McCoy, A.(1971) "Land Reform As Counter Revolution: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Tenant Farmers of Asia,"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 Scholars,3.
Meier, Gerald M. (1989) Leading Issu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5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2-378.
Migdal, J.S., A. Kohei and V. Shue(1994) 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oore, B. J. (1966) Social Origins of Q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oston: Beacon Press.
Raup, Philip M. (1968)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in H.M. Southworth and B.F. Johns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enne, Roland R. (1969) Land Economics :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olicies in Utilizing Land Resources, Taipei:新月圖書公司
Rostow, W.W.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gsis in Current Rearch," in P.B. Evars, D. 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Tai, Hung-Chao (1974) Land Reform and Politics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ang, Hui-Sun (1954) Land Reform in Free China, Taipei : JCRR.
Thorbecks , E. (1979)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W. Galenson,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re Change in Taiwan: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uma, E.H. (1965) Twenty- Six Centuries of Agriarian Refor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Veblen T. (1898) "Why is Economics Not An Evoluntary Scien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73-397.
Yang, Martin M.C. (1970) Socio-Economic Results of Land Reform in Taiwan, Honolulu: East-West Center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