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歷史時空與資本主義邏輯:台灣中部地區機械產業的發展與轉型
作者:劉子琦
作者(外文):Dsih-chi Liu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高承恕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新制度論機械產業社會鑲嵌資本主義組織場域組織趨同現象制度衝突習性new institutionalismmachinery industrysocail embeddednesscapitalismorganizational fieldisomorphisminstitutional conflicthabitu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7
論文摘要
台灣機械產業近年的經濟表現一直維持在世界排名第六,以台灣機械廠的生產規模與經營型態,台灣能夠躋身前列,實有其獨到之處。然而,在產業轉型的風潮中,機械業廠商間亦進行著組織變革與經營轉換的狀態。
為了解答「台灣的機械產業何以發展成今日的樣態」,並提供機械產業轉型的思路,透過新制度論的啟發而觀察到,產業秩序本身以及其制度行為反映了長時期歷史時空演進過程中,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思維、規範、以及日常生活的諸種複雜關係。藉由政策之力所架構的經濟結構,左右了機械產業無法生根,技術無法累聚、經驗無法傳承而朝向由家庭成員經營、規模小的家庭手工業的形式發展。從有清、日本殖民時期,乃至於國府的出口導向政策之下的機械業,都呈現政策制訂結構,限定產業發展路徑的現象。而此一結構限定影響所及,不僅將眾多中小企業型態的機械業排除在社會資源分配的場域之外,使得機械業的發展必須緊密的依附著海外市場的脈動;更是讓機械產業技術發展過程中充滿著依賴性格。
鑲嵌於如此層層相繫的結構、制度與場域中的機械業廠商,雖然與外在環境同步成長,但是,其經濟行為並非就此受制於結構限定、制度的惰性與場域的邊界,而身陷網羅,動彈不得。在結構、場域、制度所限定的空間中,個別廠商的反而因位於相同界線內而凸顯自身差異。匯聚於廠商身上的,不只是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的價值與思維,更是體現出資本主義的營生邏輯,穿透市場、追求利潤。
組織的繁衍與分殖固然具有趨同現象,在量的基礎上,亦上演進著質的變化。到了1980年初期,機械廠商群聚,方圓20公里內複雜、多樣的加工生產、零件供應完整的產業聚落成形,使得以業務為主的廠商得以藉由組裝方式與強調技術的傳統廠商分庭抗禮,形成兩類型組織平行發展的樣態。此一生產型態轉變的現象,意味著廠商內部組織以及外部環境的共同演進(co-evolution),使得廠商必須同時面對內部組織、營商思維的變化,更必須積極紓解市場環境的壓力以維持獲利的穩定。
儘管,鑲嵌於長期歷史形塑的結構限制中的思維與行為之中,帶有制度慣性的色彩,拉扯產業或是廠商彼此間演化的步調,但是,這並不表示無法掙脫制度的枷鎖。對個別廠商而言,依循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邏輯所界定的結構、場域雖由權力機制來維繫秩序與邊界,卻同時蘊含自由競爭、追求利潤的機會誘因,限定之所在亦即轉型超越之所在。
1.中文期刊部分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1「我與東元電機公司:林長城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二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振寰
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
1993「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新政商關係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4
期。
朱雲漢
1992「台灣政權轉型期政商關係的再結盟」,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四期。
高承恕
1995「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生活基礎:經驗與展望」,《中小企業學術研討會》。
吳思華
1999「台灣積體電路產業的動態網絡」,刊於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1999年。
李欣文
1999「鴻海有一百零三位律師?今年預計提出二千件專利申請 保護智慧財產權絕不手軟」,今周刊,144期,1999.9.5-1999.9.11,
李莉文
1988「日據時期台灣港市發展與區域都市化之研究」,台灣文獻,第39卷,第一期,民國77年3月。
李薰楓
1995「台灣地區製造業發展的地域性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46卷第二期,1995年6月。
施鴻志、解鴻年、孔繁治等
1993「台灣地區新興工業空間發展模式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44卷4期,1993年12月。
徐進鈺
1999「廠商的時空策略與動態學習:新竹科學園區積體電路工業為例」,發表於「餞別千年:臨界空間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社會系主辦,1999年12月11日-12日。
陳介玄
1997「廠商之間的資源可移轉性─種小企業協力網絡之轉型」,第三屆中小企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陳慈玉
1997「初論日本南進政策下台灣與東南亞的經濟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網頁:gate.sinica.edu.tw/~isear/publication/papera10/paper10.htm。
馬凱
1989「台灣經驗發展經驗的回顧」,中國論壇,第27卷7期,民國78年1月10日。
黃雅萍
2001「企業家第三代大顯身手─專訪新光集團董事林伯翰」,話題,第11期,2001年1月。
陳明璋
1988「再創中小企業王國的經濟奇蹟」,《自由中國之工業》,70卷第2期。
陳慶銘
1983「我國機械工業之現況與問題探討」,產業金融季刊,38期。
許俶斌
2000台北技術學院30週年校慶感言,「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台灣機械業發展最忠實的園丁」。
許振明、林樹明
2000「台灣金融發展與內生經濟成長」,刊於自由中國之工業,第90卷第2期,2000年2月。
徐進鈺
19?「廠商的時空策略與動態學習:新竹科學園區積體電路工業為例」,
曾國仁
1999「生生世世做黑手!台灣機械之父楊日明另起爐灶」,今週刊,1999年3月21日。
莊富安
2000「工具機業連番出事 中衛體系岌岌可危」,工商時報,2000年11月13日。
2000「上市上櫃工具機業全向對岸報到」,工商時報,2000年11月27日。
蔡宏明
1996.5"我國新興產業政策之內涵與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二卷,第一期。
夏林清、鄭村棋
1989 〈一個小外包廠的案例調查:家族關係與雇傭關係的交互作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4):189-214。
張苙雲、李仁芳
1999「產業台灣,正在當今潮流的浪頭上」,《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1999年3月。
張苙雲、朱永昌
1994 「組織場域的浮現:台灣醫療產業的研究(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集刊》,77期。
張苙雲、譚康榮
1999「形構產業網絡」,《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1999年3月。
張燦輝
1991「從市場趨勢談我國工具機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4卷第7期,1991年7月。
楊開雲、劉子琦
1998「權力菁英流動與威權體制「轉型」--從「新制度論」的觀點反省一個認識論的問題」,《東海學報》,第39卷。
蘇國賢,
1997「產業自主性與市場績效:台灣產業結構的網路分析」,《中山管理評論》,第五卷第二期。
鄭伯壎、任金剛、張慧芳、郭建志
1997〈台灣企業網絡中的對偶關係:關係形成與關係效能〉。《中華心理學刊》,39,75-92。
鄭陸霖,
1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國際鞋類市場網絡重組下的生產外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5期。
瞿宛文,
1993「成長的因素─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5期。
瞿宛文、李佳靜,
1999「成長與產業組織:台灣與南韓自行車業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經建會綜合計劃處,
1999「資訊電子業扮演製造業發展主動力角色」,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日,網頁:http:/cepd.spring.org.tw/Mission.
鄭伯壎
1995「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收於《本土心理學研究》,第3期,頁142-219,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鄭伯壎﹑劉怡君
1995〈義利之辨與企業間交易歷程:台灣組識網絡的個案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2-41。
劉仁傑
1994「台灣工具機產業分工體系之探討-砲塔行銑床分工網路的實證研究」。《第三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7月2日。
1996「台灣工具機產業分工體系之探討」,《東海學報》,第37卷。1996年7月。
1996台灣工具機產業分工網絡的類型及性質之探討─產業網路的技術觀點,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
劉仁傑、謝章志
1999「台灣中小型機械廠協力網路結構之探討」,《管理學報》,第16卷第3期。
劉明德
1980「機械業問題之探討」,產業金融季刊,29期,1980年12月。
劉子琦、楊開雲
1998「黨國威權體制轉型」問題之探討」,東海學報,第39卷。
蕭全政
1991「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政治科學論叢,第二期。
謝國雄
1989a 〈黑手變頭家──臺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2):11-54。
1989b 〈外包制度──比較歷史的回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29-70。
1991 〈網絡式生產組織:臺灣外銷工業中的外包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161-181。
譚淑珍
1999「產業競爭力實戰錄:機械業的成敗與轉型,學院當道行銷掛帥,機械「黑手」金盆洗手」,新新聞,第489期。
簡文政
1989「區域經濟發展與製造業及散分佈變遷的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台灣銀行季刊,第40卷第4期,1989年12月。
2.中文書籍部分
力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公開說明書(增資發行新股用),台中:力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工研院機械所,
1999機械工業現況與趨勢分析,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1999年7月。
工商時報主編
1982財經政策大辯論:台灣經濟問題與對策討論會實錄,台北:時報。
中華民國外貿發展協會
199121世紀產業機械之展望。
中華徵信所
1981台灣地區產業年報:機械工業民國七十年版,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1994-1995,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台灣地區集團企業之研究,台北:中華徵信所。
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1998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作榮
1990《經濟的生命之泉》,收編於《走上現代化之路─王作榮的建國藍圖》套書。台北:天下。
王作榮
1978我們如何創造經濟奇蹟,台北:時報。
王拓
1979街巷鼓聲,台北,遠景出版社。
王建彬
1998「機械業者積極上市/上櫃」,1998年2月10日,工研院機械所IT IS計畫。
文崇一
1989台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6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
1998台北市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台中縣政府
1989台中縣志,卷四經濟志第二冊,台中縣政府。
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1999公開說明書(櫃臺買賣管理股票用),台中: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
1988台北市志卷六經濟志工業篇,台北:台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
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
1995機械工業五十年史,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1台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綜說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5台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教育設施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台灣私法第三卷,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鄭順德譯
1999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台灣,台北:南天。
包亞明譯
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
1993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
史蒂格勒著,吳惠林、鍾琴、黃美齡譯
1993人民與國家:管制經濟學論文集,台北:遠流。
司馬嘯青著
2000台灣五大家族,台北:玉山社。
2001台灣企業家的日本經驗,台北:玉山社。
行政院主計處
1996民國85年全國工商普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研考會
1979我國衛星工廠體系之探討,台北:研考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畫處編印
1986日本戰後機械工業發展史,(上、下),台北:經建會。
1987日本戰後機械工業發展史,(補篇),台北:經建會。
江慶林譯
1990台灣鐵路史,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
1994讀者反應批評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伍嫁青遺著
1988台灣瑣誌,台北:商務印書館。
伍忠賢著
1994企業突破:集團財務管理,台北:中華徵信所。
余英時
1986中國近世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
宋光宇
1993“重利與顯親:有關「台灣經驗」各家理論的檢討與歷史文化論的提出”,刊于《台灣經驗:歷史經濟篇》,台北:三民。
汪之亭
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商務印書館。
何之邁
1989企業經濟力集中之法律問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呂紹理
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
呂應鐘
1996創造競爭優勢,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出版。
東海大學束亞經濟與社會研究中心
1996《台灣中小企業未來之發展與轉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谷浦孝雄
1993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灣的工業化,台北:人間。
杜殿英
1960「台灣機械工業」,收於金陽鎬等編,台灣經濟概況,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洪貴參
1999關係企業法: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出版社。
吳若予
1992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吳晟
2000吳晟詩選,台北:洪範。
吳連賞
1991台灣地區工業發展的過程及其環境結構的變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周添城
1995區域主義下的台灣經濟,台北:正中書局。
周添城、林志誠
1999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台北:聯經。
李亦園
1992「台灣民間宗教的現代趨勢」,收於黃紹倫所編之,中國宗教倫理與現代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定儒
1968「台灣之鋼鐵工業」,台灣工業論集,卷四,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
李國鼎,
1976「台灣民營工業的成長」,收於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
李國祁
1985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台地區,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園會
1983日據時期台灣之初等教育,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
李豐楙
1994「台灣鄉土小說中的社會變遷」,收於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建山
1991台灣企業原理:觀念,經營與現實,台北:環球經濟社。
林滿紅
1997茶、糖、樟腦業與台灣汁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
1999「台灣商業經營的中國傳承與蛻變─以近四十年台灣相關研究為基礎之省察」,收於台灣商業傳統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使研究所籌備處。
林鐘雄
1995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台北:三通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
2000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台北:聯經。
林家泰
1999如何從中小型股獲利,高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出版。
林煜宗
1985現代投資學:制度、理論與實證,林煜宗出版。
林柄滄
2000成功的企業購併,台北: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林進富
1999公司併購教戰守則,台北:聯經。
阿銳基(Giovanni Arrighi)
1999漫長的二十世紀:金錢、權力與我們社會的根源,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邱建文採訪整理,林長城口述
1999走過東元─林長城回憶錄,台北:遠流。
邱茂英
1976「台灣農村工業化之研究」,收於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
1985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店。
金耀基
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朱國宏、桂永著
1998社會學視野的經濟現象,四川人民出版社。
朱國雄、李志青著
1998經濟學視野的社會現象,四川人民出版社。
約翰‧加爾布雷斯著,杜念中譯
1994不確定的年代,台北:時報。
卓克華
1990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台北:台原出版社。
施懿琳、楊翠合編
1997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上冊,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涂照彥
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
桑巴特(W. Sombart)著,季子譯
1991現代資本主義(卷一、卷二),上海商務印書館,台北重印。
段承璞
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
高承恕
1999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台北:聯經。
1988理性化與資本主義,台北:聯經。
高宣揚
1994解釋學簡論,台北:遠流。
高士欽,
1999生產網絡與學習型區域─台中工具機產業轉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2.3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說明書(股票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暨上櫃用),台中: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7.20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說明書(增資發行新股用),台中: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八十八年度年報,台中: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八十八年度財務報表,台中: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八十九年度第一季財務季報表,台中:高鋒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雅堂
1992台灣通史,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柯志明
1993臺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章英華
1986「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刊於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胡台麗
1986「台灣農村小型工業發展的特質及其經濟文化基礎」,刊於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北:中研院。
胡台麗
1981媳婦入門,台北:時報。
康原
1994「文學作品的地方特色與精神傳承」,收於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
康綠島
1993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文化公司,1993年9月。
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1995中華民國機械工業年鑑,84年版,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
1993機械工業研究所所史:源遠流長,新竹: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19991999工具機年鑑,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陳木清
1980「銷日工作母機需政府輔導」,收於工業升級,台北:經濟日報社。
陳介玄
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臺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台北:聯經。
陳玉璽
1994台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等著,
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陳添壽
1996台灣政經發展策略,台北:黎明文化。
陳隆麒
1993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應用(修訂版),台北:華泰。
許雪姬
1995「唐榮鐵工廠之研究(1940~1945),收於高雄歷與史文化論集第二輯,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黃仁宇
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
黃光國
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光國
1991「形式主義與人情關係對台灣地區國營企業發展的影響」,收於楊國樞與黃光國主編之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1989),台北:桂冠。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1999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
1997台灣使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黃楹進
2001黑手大革命:傳奇的黑鷹,台北:聯經。
湯錦台
2001前進福爾摩沙:十七世紀大航海年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涂照彥
1994台灣之經濟:典型NIC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
彭瑞金
1994「台灣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工人作家」,收於鄉土與文學:「台灣地區區域文學會議」實錄,台北:文訊雜誌社。
梁實秋譯
1999威尼斯商人,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喬福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公開說明書(股票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暨上櫃用),台中:喬福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宗漢
1980光復前台灣之工業化,台北:聯經。
張苙雲主編,
1999網絡台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台北:遠流。
張漢裕
1955「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之演變」,收於台灣經濟史二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張瑞城編
1990光復台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台北:國民黨黨史會。
張果為主編
1967台灣經濟發展,上冊,台北:正中書局。
張國鍵著
1991商事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潘誌甲
1983民營企業的發展,台北:聯經。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1999區域型小企業發展及政府相關支援策略之研究。
經濟部
1998經濟部產業技術白皮書1998,台北:經濟部。
道格拉斯‧諾斯著,劉瑞華譯
1995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台北:時報。
傅高義著,賈士衡譯
1992躍升中的四小龍,台北:天下文化。
廖大穎
1999證券市場與股份制度論,台北:元照。
楊開雲、劉子琦
1997「不確定中的鉅變:香港社會制度的轉型與斷裂」,收於《香港:文明的延續與斷裂?》台北:聯經。
楊蕉霙
1991所有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間關係之研究,中山大學企管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1996公開說明書,台中:楊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蔡敦浩主編,
1999管理資本在台灣:台灣產業發展的邏輯,台北:遠流。
福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公開說明書(股票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暨上櫃用),台中:福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士永
1996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台北:稻香。
劉仁傑
1999分工網路:剖析台灣工具機產業競爭力奧秘,台北:聯經。
劉進慶
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
蔣碩傑
1995台灣經濟發展的啟示,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網珊
1957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之特徵,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
1987中華民國加工出口區創立與發展,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編印。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1992中小企業互助合作與企業整合之研究與輔導─以電子業與機械業為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研究報告。
經濟部工業局
2000台灣工業發展五十年,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葉振輝
1999台灣開發史,台北:台原出版社。
魏萼、林隆士著
1988台灣的企業與經濟─民國38年至民國77年,台北:正中書局。
鄭伯壎
1991〈家族主義及領導行為〉。見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圖書公司。
1993〈權威家長的領導行為〉。見楊國樞、余安邦﹝合編﹞之,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蕭新煌
1999 「社會文化轉型:背景、內涵與影響」,刊於施建生主編,一九八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蕭新煌、朱雲鵬、許嘉猷、吳忠吉、周添城、嚴吉利、朱雲漢、林忠正等著,
1992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出版社。
熊瑞梅
1995「社會網絡的資料收集、測量及分析」,社會調查與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嚴演存
1989早年之台灣,台北:時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謝宗良
1993股權分散、公司規模、股票周轉率對股價波動性影響之研究─台灣上市公司之實證研究,1993年6月,國立中興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謝國雄
1989「黑手變頭家─台灣製造業中的階級流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2期,頁11-54。
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研院。
顧忠華
1994 韋伯學說新探,台北:唐山。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
1999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市:仰山文教基金會。
費爾南‧布勞代著,顧良譯
1993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換,北京:三聯書店。
布羅代爾著,楊起譯
1994資本主義的動力,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Berger , P.L. & T. Luckmann原著,鄒理民譯,
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遠流,1991年,
Bereit, William and Roger W. Spencer ed., 黃進發譯
1997諾貝爾之路:十三位經濟講得主的故事,台北:天下。
Best,Steven及Doug & Kellner著,朱元鴻等譯
1994 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遠流。
Coase, R.H.著,陳坤銘、李華夏譯
1995廠商、市場與法律,台北:遠流,1995年。
Davidson, James W., 蔡啟恆譯
1972台灣之過去及現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177
Hamilton, Gary G.著,張維安、陳介玄、翟本瑞譯
1990中國社會與經濟,台北:聯經。
Padgett, Deborah K.著,張英陣校閱
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Palmer, R.R. and Joel Colton合著,孫小魯譯
1989現代史界史,上冊,台北:五南出版圖書公司。
Weber, Max著,鄭太朴譯
1991一般經濟史,台北:商務,1991年11月,台一版第四刷。
Weber, Max著,于曉譯
199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唐山出版社。
Winckler, E.A., Greenhalgn, S. eds., 張芘蕪譯
1994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台北:人間。
3.英文期刊部分
Alchian A.A. and H. Demsetz,
1972“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2, 1972, pp.777-795
Alexander, Jeffery
1992“Shaky Foundations: The Presuppositions and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James Coleman’s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in Theory and Society, 25.
Beckert, Jens
1995‘What is Sociological about Economic Sociology? Uncertainty and the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Action,” in Theory and Society, 25.
Coleman, James
1992“The Problematics of Social Theory: Four Reviews of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in Theory and Society, 21.
Bates, Robert H.
1998“Contra Contractarianism: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16, no.2-3.
Buxbaum, Richard
1993‘Is ‘Network’ a Legal Concept?”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149/49.
Cammack, Paul
1992“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redatory Rule, Institutional Persistence, and Macro-Social Change.” Economy and Society, vol.21, no.4.
Emirbayer, Mustafa
1997‘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 in AJS vol.103, no.2.
Ethington, Philip and Eileen McDonagh,
1995“The Eclectic Center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9:4(winter 1995)
Fama, Eugene F. and Michael C. Jensen,
1983 “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Vol. 26, June 1983, p.301-325
Goldstone, Jack,
2000“The Rise of the West — or Not? A Revision to Socio-economic History,” in Sociological Theory, 18:2, July 2000.
Goodwin, Jeff
1994“Network Analysis,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gency,” in AJS, vol.99, no.6.
Grabher, Gernot and Stark, David ed.
1997“Organizing Diversity: Evolutionary Theory, Network Analysis, and Post-socialism,” in Restructuring Networks in Post-socialism: Legacies, Linkages, and Locali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Gary G. and Nicole Woolsey Biggart.
1988“Market, Culture, and Authorit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Far Eas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52-S95.
Herrigel, Gary
1994‘Industry as a Form of Order: A Comparison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in Governing Capitalist Economies: Performing and Control if Economic Sectors, ed. By J Rogers Hollingsworth, Philippe C. Schmitter, Wolfgans Streec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mmergut, Ellen M.
1998“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6, no.1.
Jessen M.C. and Meckling W.H.,
1976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 1976, pp.305-360.
Kao, Cheng-shu and Gary G. Hamilton
2000”Reflexive Manufacturing: Taiwan’s Integ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East Asia (III),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King, Anthony,
2000 “Thinking with Bourdieu Against Bourdieu: A Practical Critique of the Habitu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18:3, Nov., 2000.
Kraatz, Matthew S. & Edward J. Zajac
1996“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llegitimate Organization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October, vol.61.
Meyer and Majluf,
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Jan, 1984.
Meyer, John and Ronald L. Jepperson
2000“The Actor of Modern Society: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gency,” in Sociological Theory, 18:1, March 2000.
Orru, Marco, Nicole Woolsey Biggart, and Gary G. Hamilton
1991“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 in East Asia,” in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361-389.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rker, Martin
2000“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olog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Making of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Powell, W.,
1993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i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 295-336.
Rawls, Ann Warfield
1992‘Can Rational Choice be a Foundation for Social Theory,” in Theory and Society.
Selznick, Philip
1996‘Institutionalism “Old” and “New”,” ASQ, june.
Schaffer, James D.
1999Institutions, Behavio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omments o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http://www.aec.msu.edu/agecon/shaffer.txt
Stinchcombe, Arthur
1992Simmel Systematized: James Coleman and the Social Forms of Purposive Action in his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Theory and Society, 25.
Swedberg, Richard
1997‘New Economic Sociology: What has been Accomplished, What is Ahead?” in Acta Sociologiga, vol.40.
Williamson, Oliver E.
2000“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aking Stock, Looking Ahead,” i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XXXVIII, Sep. 2000.
Winckler, Edwin A.
1984“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in The China Quarterly, vol.99.
Zucker, Lynne G.
1987“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vol. 13.
英文書籍部分
Amsden, Alice,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Evans, Dieter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Apter, David
1971 Choice and the Politics of Alloc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ltston, Lee J., Thrainn Eggertsson and C. Douglass North, ed.,
1996Empirical Studies in Institution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tkinson, Paul,
1990The Ethnographic Imagination: Textual Constructions of Reality, London: Routledge.
Berg, Maxine,
1994The Age of Manufactures, 1700-1820: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Work in Britain, London: Rutgers.
Berger, Peter and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ed.,
1988In Search of A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Berle, Adolf A. and Gardiner C. Means
1997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ottomore, Tom
1983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Theories of Modern Capitalis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Bourdieu, Pierre
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Polity Press.
2000Pascalian Meditations, Pol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and Loic J.D. Wacquant,
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rawoy, Michael ed.
1991 Ethnography Unbound: Power and Resistance in the Modern Metropol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raudel, F.,
1973Capitalism and Material Life:1400-1800. trans. By Miriam Kochan.
Brigham, Eugene F.
1983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3th ed , New York : CBS College Pulishing.
Brinton, Mary C. and Victor Nee
1998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 N.Y.: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urawoy, Michael ed.,
1991Ethnography Unbound: Power and Resistance in the Modern Metropoli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allinicos, Alex
1995Theories and Narratives : Reflection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London:Poliy Press.
Callon, Michel
1998 The Laws of the Market, Blackwell Publishers.
Coleman, James S.,
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and Karen Schweers and Margaret Levi ed.,
1990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uch, Colin and Wolfgangs Streeck,
1997Political Economy of Modern Capitalism: Mapping Convergence and Diversity, Sage Publications.
Czarniamska, Barbara,
1997Narrating the Organization: Dramas of Institutional Ident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Darnton, Robert
1983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Vintage Books.
Dobb, Maurice,
1970Papers on Capital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Douglas, Mary
1986How Institutions Thin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Eggertsson, Thrainn,
1990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1979Dependent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ligstein, Neil
1990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ss, Pal, ed.
1995Economic Approaches to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An Introduction,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Frieland, Roger and A.F. Robertson,
1990Beyond the Marketplace: Rethinking Economy and Society, N.Y.: Aldine de Gruyter.
Geertz, Clifford
1983Local Knowledge.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Giddens, Anthony,
1976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ies, N.Y.: Basics Books.
Glesne, Corrine & Alan Peshkin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 An Introduction. London:Longman.
Grabher, Gernot and David Stark ed,.
1997Restructuring Networks in Post-Socialism: Legacies, Linkages, and Localit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 Mark
1990 “The Old and the New Economic Sociology: A History and Agenda,” in Beyond the Marketplace: Rethinking Economy and Society, N.Y.: Aldine de Gruyter.
1992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 edited By Mark Granovetter, Richard Swedberg.
1993‘The Nature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 in Richard Swedberg ed.,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Sociology, N.Y.:Russel Sage Foundation.
Gruchy, Allen G.
1974Contemporary Economic Thought: The Construction of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ugustus M. Kelley Publishers.
Hamilton, David
1999Evolutionary Economics: A Study of Change in Economic Thought, Transaction Publishers.
Hammersley, Martin
1990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London:Routlege.
Harvey, David
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Basic Blackwell Ltd.
1996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Blackwell Publishers.
Hirschman, Alberto O.
1977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 Political 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iump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odgson, Geoffrey M.,
1988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A Manifesto for a Moder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olity Press.
Hollingsworth, J. Rogers,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Wolfgang Streeck
1994Governing Capitalist Economies: Performance and Control of Economic Secto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lingsworth, J. Rogers and Robert Boyer ed.,
1997Contemporary Capitalism: The Embeddedness of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lton, Robert
1992Economy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Jackbon, Bernard S.
1994“Narrative Theories and Legal Discourse,” in Nash Christopher ed.,
Narrative in Culture: The Uses of Storytelling in the Sciences,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London:Routledge.
Kahn, Herman
1979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eyond,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K.T.Li,
1988The Taiwan Economy in Transition,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Kotler, Philip
1984Marketing Management :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5th ed.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Press.
Langlois, Richard N. ed.,
1986Economics as a Process: Essays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lois, Richard N. and Paul L. Robertson
1995Firms,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A Dynamic Theory of Business Institutions, London: Routledge.
Linz, Juan
1970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Spain. in S.Rokkan, ed., Mass Politics. N.Y.:Free
Press.
Mann, Michael
1986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Vol. 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9Redi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The Free Press.
Martin, Wallace
1994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Interpretative Social Sciences: A Second Look.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artinelli, Alberto and Neil J. Smelser
1990Economy and Society: Overviews in Economic Sociology, Sage Publications.
Meskill, Johanna M.
1970”The Lins of Wufeng: The Rise of a Taiwanese Gentry Family,” in Leonard H.D. Gordon, Taiwan: Studies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ichael E. Porter
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ohria, Nitin, and Eccles, Robert G. ed.
1992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tructures, Form, and Acti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North, Douglass
1990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Donnell , Guillermo A.
1979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c-Authoritarianism: Studies in South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Donnell , Guillermo and Philippe C. Schimitter.
1986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Orru, Marco, Nicole Woolsey Biggart, and Gary G. Hamilton
1997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East Asian Capitalism, Sage Publications.
Peters, B. Guy
1999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Printers.
Polanyi, Karl
1957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Powell, Walter W. and Paul DiMaggio
1991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ride, William M. and O. C. Ferrell,
1985Marketing : Basic Concepts and Decisions, 4th ed.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Press.
Rawski, Evelyn Sakakida
1972Agri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of South China(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essman, Catherine Kohler
1993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tion.
Rowlinson, Michael
1997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Perspectives i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MacMillan Business.
Rutherford, Malcolm,
1994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xenian, AnnaLee
1994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lznick, Philip
1969Law, Society, and Industrial Justice. New York: Russell Sage.
Scott, John
1997Corporate Business and Capitalist Class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ott, Richard W.
1995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kocpol, Theda.
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 P. Evans et a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elser , Neil J. Richard Swedberg ed.,
1994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Steimo, Sven,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
1992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wedberg, Richard
1990Economic and Sociology: Redefining their Boundaries: Conversations with Economist and Sociologis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Sociology, N.Y.:Russel Sage Foundation.
Thompson, Grahame. Jennifer Frances, Rosalind Levacic and Jeremy Mitchell ed.,
1991Markets, Hierarchies and Networks: The Coordination of Social Life, Sage Publications.
Weber, Max
1978Economy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inberger, Ota
1991Law, Institution and Legal Politics: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Legal Theory and Social Philosophy, 1991,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Wellman, Barry and S.D. Berkowitz ed.,
1988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itley, Richard,
1992Business Systems in East Asia: Firms, Markets and Societies, Sage Publications.
Williamson, Oliver E.
1985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The Free Press.
1986 Economic Organization: Firms, Markets and Policy Control,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6The Mechanism of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Ellen Meiksins
1999The Origin of Capitalism, N.Y.:Monthly Reivew Press.
Zukin, Sharon and Paul DiMaggio ed.,
1990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