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分裂到統一 — 北朝末期東、西戰爭(531-577)之研究
作者:杜志成
作者(外文):Du,zhiche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洛陽玉壁侯景之亂北周武帝腦中風LuoyangYubiRiot of Hou JingEmperor Wu of Northern ZhouStrok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606
魏晉南北朝是長達近四百(189-590)年南北分裂,在西晉時曾有過短暫(280-300)的統一。北魏末期在六鎮亂後,歷經十餘年的動亂,於孝武帝永熙三年開啟了東魏、北齊與西魏、北周近達半世紀(534-577)的後三國時期。北朝歷經分裂到統一、混沌到有序,戰爭無疑扮演著催化角色,古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謂「戎」,就是戰爭,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幾乎等同一部戰爭史,而戰爭又是極其複雜的暴力行為。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實符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所言「戰爭是政治的沿續(工具)」。究其起因,乃其關係著國家興衰、民族存亡,故治軍者尤應知史、治史,此乃「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之理。
眾所周知,北周武帝統一天下志向是由隋文帝所完成,平定突厥是由唐朝李氏所為,然兩者皆淵源於東魏北齊、西魏北周,承襲自五胡十六國以來胡族所建立的國家。是時,是一個篡弒相尋、權臣當道的時代,各朝創立時,無不冀望長治久安,繼而平服北方,問鼎中原,然事與願違,往往失敗者多,觀其理:為政者能體時務者存,悖時勢者亡。高歡與山東豪族聯盟,在廣阿、韓陵之戰反間分化對手,掌握北朝最為精銳的尔朱兵團,奪取北魏政權。故同出尒朱餘黨,地分關河、權限東西的武人政權,為爭奪北朝正朔,屢肇戰端,掀開捭闔縱橫的序幕。
初,東魏承繼尒朱榮大部勢力,實力遠勝對方,故多採攻勢;西魏雖弱,然在小關、沙苑等戰,藉機動兼程奇襲,大勝對手,關中得以立穩根基,從此高歡不敢西入;東魏記取失敗教訓,在河橋之戰,侯景牛刀小試,穩紮穩打,整暇以待,使西魏先勝後敗;河橋血戰中王思政脫穎而出,出鎮玉壁,由於高歡輕敵,準備未周,兵困城下,致東魏進行興和改革;在邙山之戰中,東西兩軍大規模決戰,西魏慘敗而歸,暴露宇文泰缺乏大軍指揮經驗,從此未圖東出。西魏被迫進行大規模軍、政改革,關中豪族進入政權,府兵制體系得以建立。為打破東西僵局,東魏傾國之力,再犯玉壁,由於韋孝寬善守,使高歡心力困乏,鎩羽而歸,汾河南北防線逐漸形成。雖然西魏藉地形之用與攻守之勢,勝多敗少,卻始終無法擺脫東強西弱格局。然高歡、宇文泰同出身於北鎮戎伍,精練於統御、嫻熟於戰陣、擅揚於用兵,可謂並世稱雄。
侯景之亂打破後三國均勢,高澄能區分主從,先敗蕭淵明大軍、轉而驅逐侯景、進圍王思政,舉措可圈可點。長社攻守雖為東魏第一大戰,卻為侯景叛出所釀成危機畫上句點,王思政被俘頓成政治檯面樣板,顯現宇文泰排除異己與用人限制。高洋續其兄高澄之魏齊禪代後塵,宇文泰走出邙山兵敗陰影舉兵聲討,惟雙方故作姿態,各取所需,東西疆域始定。高洋全力南下,兵抵江北,進謀建康,惟其進取無方,陷入戰火泥淖。西魏則利用江南十年大亂,謀定而後動,握「跨有荊、益」之利,取江陵,形成東西勢均力敵。
北周立,宇文護賡續宇文泰經略路線,結好突厥,聯手攻擊齊,當晉陽兵敗,使周認清突厥「好貨利」為不可恃,始懷獨力翦齊之志。隨東西勢力消長,齊對周並採守勢,內部展開河清政改,與陳友好。當周再度兵叩洛陽,齊精銳盡出,因宇文護節制不利,大敗而歸,多年儲備付之一炬。後因納華皎事,與陳長期互攻,齊又於南北興戎,致宇文護權威盡喪,疲以奔命,由於雙方內部爆發政爭,權臣悍將先後被誅。是時,西攻東守,緣晉陽武力餘威猶在,周多以敗作收。
北周武帝親政,對內面對宇文護執政重重弊端,亟思欲重整武力,須重起爐灶,於是開展系列政經興革,並毀佛、道,以增編戶,國勢為之大增。對外展開外交攻勢,聯陳擊齊,乘吳明徹北伐,規復淮南之際,大舉挺進洛陽,卻兵困金鏞、河陽,面對敵軍增援,武帝一時舊疾復發,主動退卻。周雖逐漸掌握戰場優勢,卻苦無對策進謀對手,時改弦易張由河東北進,已形成朝野共識。翌年周師再舉,北奪平陽,迫敵決戰。會戰中,利用齊後主紈袴心態,窮追猛打,使之欲振乏力,而晉陽一戰終成北齊勳貴勢力的迴光返照。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在位有泰半時間,權力深受限制,俟其脫離束縛,宛若脫韁野馬,至死方休。
探討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間勢力分合,玉璧、洛陽屢為武力交會,顯現黃河與河東、河陽等作戰要地的重要關係。是時,「表裏山河」的關隴、幷州不祇是地略的重要,更是軍民面對外患,凝聚共識,轉化成一致對外的精神表徵。何以西魏北周得以勝出,在於其能藉廟堂之算、形勝之地、胡漢交融、嚴法治世、寓兵於民,凝聚出生生不息的戰力,終成統一大業。
In the separation of Wei, Jin and the South & North Dynasties which lasted 400 years, however, it had a short unification during Western Jin Dynasty. With the unstable political status in the end of Northern Wei lasted for decades after the riot of Six Frontier Towns, the Later Three Period, established by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Western Wei and Northern Zhou, began in the third year of Yongxi year of Xiao Wu Di, and lasted for almost half century. Wa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he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ent through separation to unification, chaos to peace. The elderly said “Important matter of the country, is offering sacrifice and rong.” The word “rong” in Chinese means battle.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ing progress is like a war history, and war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violent. The Art of War mentioned “It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a road either to safety or to ruin. Hence it is a subject of inquiry which can on no account be neglected.” It had the same idea “war may overlap with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that Karl von Clausewitz brought up. Politics has magnificent relationship with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a nation and its people. “Take ancient as the mirror, may know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that’s why we military directors should know history better.
As we know, the emperor of Northern Zhou’s ambition of ruling the world was accomplished by Emperor Wen of Sui; the Li’s of Tang dynasty stroke Turks. No matter what, both of these two dynasties stemming from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Western Wei and Northern Zhou; inheriting The Five Barbarians and the Sixteen Kingdoms built by Hu. That was a usurping, and powerful authorities’ time. Of course, every ruler eager to build a stable and peace country for good, then conquer the north to unify China when each dynasty was built up. However, many of them failed, because of they didn’t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sure. Gao Huan forged an alliance with notable families, using spies to disunite his enemies in the war of Guang'a and Han Ling. He held the best corps commanded by Erzhu to seize the policy of Northern Wei. Military which stemming from the rumps of Erzhu controlling the government started wars to contest for the political power of Northern Dynasty, and evolved the shape of lobbyism in military affaires.
Eastern Wei inherited the power of Erzhu, its strength was distinctive then opponents, and on the initiative position. Gao Huan didn’t dare to invade the western side due to Western Wei was weak in political status, but had firm basic at Guanzhong, waited for a chance to have a sudden attack at Xian Guan and Shawan to gain the triumph. Eastern Wei learned a lesson, in war of He Qiao, Hou Jing planned and proceeded strategy steadily, made Western Wei gained the triumph first, but be defeated at last. In the war of He Qiao, Wang Sizheng defended Yubi, and performed himself well, at the same time; Gao Huan underestimated the enemy without doing full preparation caused his troops being trapped in the town. At the same period, Xinghe revolution was held in Western Wei. In the war of Mang Hill, Western Wei was defeated totally and never attacked eastern side, it also revealed that Yuwen Tai lacking the experience of commanding troops. After all of these, a full screen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nd politic was held, notable families of Guanzhong stepped in political power, then formed Fubing system. For breaking the deadlock of east and west, Eastern Wei raided on Yubi again. Due to the firm defense of Wei Xiaokuan, he made Guo Huan’s troop retreat, and formed Fen River as separation of south and north. Although Western Wei gained the most of triumphs by its well geographical superiority and strategies in offense and defense, it couldn’t weep out the truth that the east was much more powerful then the west. Guo Huan and Yuwen Tai came of the army of Beizhen, are both good at commanding, arranging battle array, and using strategies, could be called heroic duo.
The riot of Hou Jing broke the even situation of the Later Three Period. Gao Cheng could stress on issues, he defeated the army of Xiao Yuanming, expelled Hou Jing, then envelopment to strike Wang Sizheng’s troop, his achievement in military was obviously. Though the war at Changshe was very important battle, it was a period of crisis that the riot of Hou Jing led before. The capturing of Wang Sizheng was a sample that showed Yuwen Tai had got rid of the restriction in using talent, and eliminating counterforce. Guo Yang followed his brother - Guo Cheng’s path, at the mean time, Yuwen Tai went out the shadow of failing at Mang Hill, sent out the troops to start a war. However, they just wanted to get what they want. Northern Qi put effort on attacking the southern side, when the troops arrived at north of the River, they planned to move to JiankangSadly, Guo Yang had no ability to ruling a country; he made the country stocked in the war fire within south and north. In the unstable status of the south of the River in decades, with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to take Jiangling, Western Wei moved before full planning to form a balance situation of east and west.
After the Norther Zhou was built, Yuwen Hu followed the invading plan of Yuwen Tai, the situation of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going better, and form a alliance with Turks to attck Chi. When the army failed at Jinyang, Zhou realized that Turks took advantage as a priority, so started to plan to destroy Qi independently. Political revolution of Heqing was promoted in Northern Qi, and it maintaine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Chen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took offending position of diplomatic policy. While Zhou attacked Loyang, Northern Zhou defeated due to Yuwen Hu’s missing in defending strategy.
Emperor Wu of Northern Zhou hold the reins of government, faced many abuses of nation, he reconsidered rallying the army force, and developing reformation in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Furthermore, he announced to release slaves and rouseabout, banned Buddism and Taoism to ask them return to civil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household.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trategy of diplomacy, he moved the troops to Luoyang to attack Qi with Chen, meanwhile Wu Mingche’s expedition moved to the north, expected to take the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saw the region of Huan River as the next target; however, the troops stuck at Jinyang and Heyang area, Yuwen Yong was jumpy about the military situation, caused his chronic illness relapsed, then decided to draw off at the end. Although Zhou got the advantage of the war field, it didn’t have proper strategy to beat the opponent, then made a new plan to attack Qi from the northeast of the river. Next year, Zhou sent troops to take Pingyang, forced Qi to fight back, however the war at Jinyang demonstrated the decreasing force of Northern Qi. At least half time during Emperor Wen and Wu of North Zhou, their power had been restricted due to many factors; when the time was right, the emperor used his ruling power, and totally out of control.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Northern and Western Wei, Northern Qi and Zhou, it shows that Yubi and Luoyang was a chosen war field most of time, which represented the geographical importance of Yellow River, Hedong and Heyang in military. In that stressful period, Guanlong and Bing was not only magnificent in geographical position, but also represented the united spirit of people when faced enemies. Based on previous calculation, using geographical advantage, associating of Hu and Han, ruling with critical law, and accepting military education by citizen, above all, that’s why Western Wei and Northern Zhou got the final triumph.
參考書目(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一、史料類
王夫之(清):《讀通鑑論》30卷,與《宋論》合刊,台北:里仁書局,1985。
王 存(宋):《元豐九域志》10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7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王 昶(清):《金石萃編》160卷,收錄於《石刻史料新編》第一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王 軒(清):《山西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王欽若(宋):《冊府元龜》1000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2。
王 溥(宋):《唐會要》10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鳴盛(清):《十七史商榷》100卷,台北:大化書局,1977。
王應麟(宋):《玉海》200卷,收錄於《景印四全書》冊946,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應麟(宋):《通鑑地理通釋》,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312,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王先謙(清):《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1982。
司馬遷(漢)、裴駰(劉宋)集解、司馬貞(唐)索隱:《新校史記三家注》,台北:世界書局,1993。
司馬光(宋):《資治通鑑》294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令狐德棻(唐):《周書》5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沈 約(梁):《宋書》10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
沈 垚(清):《落帆樓文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525,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汪士鐸(清):《南北史補志》14卷,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汪士鐸(清):《南北史補志未刊稿》13卷,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吳 兢(唐):《貞觀政要》40卷,台北:宏業書局,1986。
杜 預(晉)注、孔穎達(唐)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001。
杜 佑(唐):《通典》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88。
李吉甫(唐):《元和郡縣圖志》40卷,京都:中文出版社,1973。
李百藥(唐):《北齊書》5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林甫(唐):《唐六典》3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5。
李昉等(宋):《文苑英華》1000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李昉等(宋):《太平御覽》100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昉等(宋):《太平廣記》500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李延壽(唐):《北史》10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延壽(唐):《南史》8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 泰(唐)、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05。
李 肇(唐):《唐國史補》3卷,台北:世界書局,1978。
李 燾(宋):《六朝通鑑博議》,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冊16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房玄齡(唐):《晉書》13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長孫無忌(唐):《唐律疏義》30卷,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林 寶(唐):《元和姓纂》10卷,文淵閣四庫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
周嘉猷(清):《補南北史年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周嘉猷(清):《補南北史帝王世系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周嘉猷(清):《補南北史世系表》5卷,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念 常(元):《佛祖歷代通載》,收錄於《大藏經》第四十九冊,史傳部四,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洪 邁(宋):《容齋隨筆》,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
洪齮孫(清):《補梁疆域志》,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姚思廉(唐):《梁書》5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
姚思廉(唐):《陳書》3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桑弘羊(漢)撰、王利器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班 固(東漢)著、王先謙(清)撰:《漢書補注》,揚州:廣陵書社,2006。
庾 信(北周)、(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16卷,北京:中華書局,2000。
夏良勝(明):《東洲初稿》,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珍本》冊126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葉 適(宋):《習學記言》,收錄於《四庫全書珍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許敬宗(唐),羅國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
許敬宗 (唐):《文館詞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5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許 嵩(唐):《建康實錄》20卷,北京:中華書局,2009。
陸增祥(清):《八瓊室金石補正》130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869~89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陸繼煇(清):《八瓊室金石補正續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899~90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端臨(元):《文獻通考》348卷,台北:新興書局,1963。
袁 樞(宋):《通鑑紀事本末》42卷,台北:三民書局,1972。
徐文范(清):《東晉南北朝輿地表》28卷,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梅鼎祚(明):《釋文紀》,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台北:彌勒出版社,1982。
章如愚(宋):《羣書考索》,台北:新興書局,1969。
郭 璞(晉)注、邢昺(宋)疏:《爾雅》,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2。
陳 壽(晉):《三國志》65卷,台北:鼎文書局,1984。
陳 立(清):《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張 鷟(唐):《朝野僉載》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7。
賈思勰(北魏):《齊民要術》10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楊衒之(北魏)、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
溫大雅(唐):《大唐創業起居注》,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萬斯同(清):《西魏將相大臣年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萬斯同(清):《東魏將相大臣年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萬斯同(清):《北齊諸王世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萬斯同(清):《北齊異姓諸王世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萬斯同(清):《北齊將相大臣年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虞世南(唐):《北堂書鈔》,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2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費長房(隋):《歷代三寶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281,子部,宗教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趙 岐(漢)注、孫奭(宋)疏:《孟子注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趙 翼(清):《二十二史箚記》36卷,台北:王記書坊,1984。
趙 翼(清):《陔餘叢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端 方(清):《陶齋藏石記》,收入《石刻史料新編》第十一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鄭 玄(漢)注、孔穎達(唐)疏:《禮記注疏》,台北:新文豐文化公司,2001。
鄭 玄(漢)注、賈公彥(唐)疏:《周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鄭 樵(宋):《通志》200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
練 恕(清):《北周公卿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歐陽修、宋祁(宋):《新唐書》22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劉 向(漢):《戰國策》33卷,台北:里仁書局,1990。
劉 昫(後晉):《舊唐書》20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義慶(劉宋)撰、劉孝標(注)、朱鑄禹集注:《世說新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公司,2002。
樂 史(宋):《太平寰宇記》200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69~470,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2年。
蕭子顯(梁):《南齊書》59卷,北京:中華書局,2007。
錢大昕(清):《二十二史考異》100卷,附三史拾遺、諸史拾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謝啓崑(清):《西魏書》24卷,收錄於新校本《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
顏之推(北齊)、趙曦明注、盧文弨補注:《顏氏家訓》二十篇,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魏 收(北齊):《魏書》114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
魏 徵(唐):《隋書》8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嚴可均(清):《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746卷,北京:中華書局,1991。
顧祖禹(清):《讀史方輿紀要》130卷,台北:新興書局,1956。
顧炎武(清)、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2007。
酈道元(北魏):《水經注疏》40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釋道宣(唐):《廣弘明集》,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釋僧祐(梁):《弘明集》,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釋慧皎(梁):《高僧傳》,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281,子部,宗教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釋道宣(唐):《集古今佛道論衡》,收錄於《大藏經》冊52,史傳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釋道宣(唐):《續高僧傳》,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282,子部,宗教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釋志磐(宋):《佛祖統紀》,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冊1287,子部,宗教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二、論著類
(一)本國學者論著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1980。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王仲犖:《北周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國良、壽鵬飛:《長城研究資料兩種》,台北:明文書局,1982。
王壽南:《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叢書,1960。
方詩銘、方小芬:《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new window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古史文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04。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1993。
田餘慶:《拓跋史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銓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1967。new window
朱大渭、張澤咸:《魏晉南北朝農民戰事史料彙編》(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
朱大渭:《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
朱大渭:《六朝史論續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朱季海:《南齊書校議》,北京:中華書局,1984。
朱堅章:《歷代篡弒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叢書,1964。
朱鑄禹:《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呂春盛:《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new window
谷霽光:《谷霽光史學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汪 波:《魏晉南北朝幷州地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李劍農:《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
李文才:《南北朝時期益梁政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李萬生:《侯景之亂與北朝政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李 憑:《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記》,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專刊之29,1975。
杜德橋(Glen Dudbridge)、趙超:《三國典略輯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杜士鐸:《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2。
芮傳明:《古突厥碑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林恩顯:《突厥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new window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1991。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周偉洲:《敕勒與柔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周偉洲:《中國中世西北民族關係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之變革》,肇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吳廷燮:《北魏方鎮年表》,收錄於《兩晉南北朝十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
吳玉貴:《資治通鑑疑年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new window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
施和金:《北齊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2008。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馬長壽:《鮮卑與烏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馬長壽:《突厥人和突厥汗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馬長壽:《北狄與匈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孫同勛:《拓拔氏的漢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62。new window
孫同勛:《拓拔氏的漢化及其他北魏史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new window
孫廣德:《晉南北朝隋唐俗佛道爭論中之政治課題》,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孫毓棠:《孫毓棠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
陶賢都:《魏晉南北朝霸府與霸府政治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郭 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6。
章義和:《地域集團與南朝政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2。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張國祥:《山西通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張金龍:《北魏政治與制度論稿》,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五)》,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六)》,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八)》,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
張金龍:《北魏政治史(九)》,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8。
張美莉、劉繼先、焦培民:《中國災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
張峻斌:《你可以威風不中風》,台南: 和裕出版公司, 2008。
陳正祥:《草原帝國-拓跋魏王朝之興衰》,香港:中華書局,1991。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
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陳 爽:《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高雄:佛光文化事業公司,2001。
逯耀東:《從平城到洛陽-拓跋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new window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new window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new window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演講錄》,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new window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文化公司,1982。
楊聯陞:《國史探微》,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楊際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長沙:岳麓書局,2003。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上、下)》,台北:鼎文書局,1972。
趙岡、陳鍾毅:《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new window
趙 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鄭 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
鄭欽仁:《北魏官僚機構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1976。
鄭建興:《腦中風的防治與復健》,台北: 健康文化公司, 2006。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1990。
雷依群:《北周史稿》,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赫治清:《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劉學銚:《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new window
劉琴麗:《唐代武官選任制度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蔡宗憲:〈中古時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台北:稻鄉出版社》,2008。new window
盧建榮:《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514-755)》,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6。
盧建榮:《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台北:時英出版社,2010。new window
繆 鉞:《讀史存稿》,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78。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閻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鄺士元:《魏晉南北朝胡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1975。
韓理洲輯校:《全隋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韓國磐:《南北朝經濟史略》,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韓國磐:《魏晉南北朝史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乙部),台北:史語所專刊之45B,1990。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new window
韓樹峰:《南北朝時期淮漢迤北的邊境豪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二)日本學者論著
川勝義雄:《中國の歷史》,第三冊《魏晉南北朝》,東京都:株式會社講談社,1981。
川勝義雄:《中國中世史研究》,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會,1973。
川勝義雄:《中國の歷史(三)-魏晉南北朝》,東京都:講談社,1967。
川勝義雄:《六朝貴族制社會の研究》,東京都:岩波書店,1982。
川勝義雄:《中國貴族制社會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7。
小林繁等著、上野洋一郎編譯:《圖解腦神經科學》,台北:藝軒圖書出版社,2005。
田村實造:《中國史上の民族移動期-五胡、北魏時代の政治と社會》,東京都:創文社,1985。
宇都宮清吉:《中國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の社會と文化》,東京都:東海大學出版會,1970。
宇都宮清吉:《中國古代中世史研究》,東京都:創文社,1977。
吉川忠夫:《侯景の亂始末記-南朝貴族社會の命運》,東京都:中央公論社,1974。
谷川道雄:〈府兵制國家と府兵制〉,收於《律令制:中國朝鮮の法と國家》,唐代史研究會編,東京都:汲古書院,1986年。
谷川道雄、耿立群譯:《世界帝國的形成》,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谷川道雄、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谷川道雄、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谷川道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の基本問題》,東京都:汲古書院,1997。
青山定雄:《中國歷代地名要覽》,台北:樂天出版社,1984。
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の研究》,京都:同朋社,1963。
堀 敏 一:《均田制研究》,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越智崇明:《魏晉南北朝の貴族制》,東京都:研文出版,1984。
越智崇明:《魏晉南北朝の人と社會》,東京都:研文出版,1985。
福島繁次郎:《中國南北朝史研究》(增定版),東京都:名著出版,1979。
濱口重國:《秦漢隋唐史の研究》,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71。
布目潮渢:《隋唐史研究唐朝政權の形成》,京都:同朋社,1968。
內田吟風等著、余大鈞等譯:《北方民族史與蒙古史譯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內田吟風:《北アジア史研究‧鮮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年一月。
內田吟風:《北アジア史研究‧匈奴篇》,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年六月。
唐代史研究會編:《律令制-中國朝鮮の法と国家》,東京都:汲古書院,1986。
野村耀昌:《周武法難の研究》,東京都:東出版株式會社,昭和五十一年九月。
塚本善隆:《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北朝佛教史研究》,東京都:大東出版社,昭和四十九年十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八十三年。
鎌田茂雄、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0年。
鎌田茂雄、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3卷,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75年。
鎌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三)西方學者論著
E. Chavannes 著、馮承鈞譯:《西突厥史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
伊佩霞(Patricia Buckly Ebrey)(美)著,趙世瑜、趙世珍、張宏艷譯:《劍橋插圖中國史》“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約翰‧托什(John Tosh)(美)著,吳英譯:《史學導論》“The Pursuit of Histor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Wright Mills, The Power Eli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New York, 1956.
T. B. Bottomore, Elites and Society , in the New Thinker’s Library, Basic Books, Inc, New York, 1964.David A.Graff
Ho,PingTi(何炳棣).“LoYang,A.D.495534:A Study of the Physical and SocialEconomic Planning of a Metropolitian Are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26.1966.(pp.52101)
Jennifer Holmgren“Empress Dowager Ling of the Northern Wei and the T’opa Sinicization Question”.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No.18.Sep.1978. (pp.120170)
R.Douglas Collins著、方楨文編譯:《圖解神經學診斷與治療》“Atlas of Neurolog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合記
圖書出版社,2008。
Kenneth W.Lindsay,Lan Bone著、張寓智譯:《圖解神經醫學及神經外科學》,“Neurology Neurosurgery Lllustrated”: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2004。
Kenneth W.Lindsay,Lan Bone著、曾峰毅譯:《圖解神經醫學及神經外科學》,“Neurology Neurosurgery Lllustrated”:台北:合記圖書出版社,2008。

(四)地圖類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八十三,1985。
程光裕:《中國歷史地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0。
楊守敬:《歷代輿地沿革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

(五)軍事相關論著
國防部印頒:《國軍軍事思想》,台北:國防部,1978。
國防部印頒:《國軍統帥綱領》,台北:國防部,1985。
三軍大學李震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話》,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
三軍大學陸軍學院編印:《大陸兵要地理》,台北:三軍大學,1989。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美軍軍事戰役選評》,台北:陸軍總司令部,1964。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陸軍軍隊指揮-戰略之部》,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75。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陸軍作戰要綱- 聯合兵種指揮》,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83。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陸軍基本戰術》,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86。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軍語釋要》,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86。
陸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委員會編審:《陸軍作戰要綱》,桃園:陸軍總司部,1999。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陸軍指揮參謀組織與作業》,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89。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陸軍作戰要綱 - 大軍指揮》,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89。
陸軍總司令部頒行:《陸軍作戰要綱 - 聯合兵種釋要(上、下)》,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91。
國軍軍語辭典編輯委員會頒行:《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1963。
陽明先生(明)手批:《武經七書》,台北:三軍大學景印,1976。
孫武(春秋)、曹操(東漢)等注:《宋本十一家註孫子》,台北:世界書局,1987。
茅元儀(明):《武備志》,台北:世華出版社,1984。
王曉衛:《兵家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
王曉衛、劉昭祥:《軍制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
王厚卿主編:《中國軍事思想論綱》,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
王兆春:《中國古代兵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纂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史》第六冊,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0。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傳仲俠等執筆:《中國軍事史.附卷.歷代戰爭年表.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王蜀生等執筆:《中國軍事史第二卷.兵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郭汝瑰等執筆:《中國歷代軍事制度》,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中國戰爭發展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白鴻亮(富田宜亮):《戰爭哲學講稿》,台北:實踐學社,1951。
史念海:《河山集》第四集,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朱大渭、張文強:《中國軍事通史‧卷八‧兩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
宋 傑:《兩魏周齊戰爭中的河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李啟明、傅應川:《兵家述評》,台北:幼獅文化公司,2000。
李 震:《將校才德、領導與謀略》,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
何世同:《中國戰略史》,台北:黎明文化公司,2005。
何世同:《戰略概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2006。
何世同:《殲滅論》,台北:上揚國際開發公司,2007。new window
何敏求:《中國歷代戰爭史簡編》,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3。
谷霽光:《府兵制考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吳如嵩:《中國古代兵法精粹》,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
胡敏遠:《野戰戰略用兵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6。
孫繼民:《唐代行軍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高連升:《軍事歷史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高銳:《中國軍事史略》(上、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
高敏:《魏晉南北朝兵制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
高潤浩:《盛衰之變-中國封建盛世時期安全戰略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
曾國垣:《先秦戰爭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曾瑞龍:《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陳相靈:《武經七書與當代戰爭戰略》,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陳業舟、熊連生:《兵家智戰-華北地區古代戰例評說》,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
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
彭光謙、趙海軍:《中國軍事名著選粹》,北京:軍是科學出版社,2001。
張文儒:《中國兵學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張金龍:《魏晉南北朝禁衛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習孔、林岷:《中國古代著名戰役》,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黃水華:《中國古代兵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傅樂成:〈魏晉南北朝戰史〉,《中國戰史論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
張偉國:《關隴武將與周隋政權》,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
鈕先鍾:《現代戰略思潮》,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5。
鈕先鍾:《歷史與戰略- 中西軍事史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
鈕先鍾:《中國歷史中決定性會戰》,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
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新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
楊泓、楊毅:《兵器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
馮倫意編纂:《戰爭原則釋義》,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
柳玲:《中國古代兵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薛國安:《《孫子兵法》與《戰爭論》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蘇成福:《自古沙場出英雄》,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
魏汝霖、劉仲平:《中國軍事思想史》,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9。
饒勝文:《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戰爭簡史編輯組編:《中國歷代戰爭簡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陸軍總司令部譯印:《美軍軍事戰役選評》. “Summaries of Selected Military Campaigns”,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64。
蘭沙(美)編註、李維寧譯:《拿破崙治兵語錄》,台北:軍事譯粹社印行,1956。
弗拉維烏斯‧韋格蒂烏斯‧雷納圖斯(羅馬)著,袁堅譯:《兵法簡述》“Epitome of Military Science”,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塞‧尤‧弗龍蒂努斯(羅馬)著,袁堅譯:《謀略》“The Stratagems”,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M‧沙波什尼科夫(蘇)著,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軍事大腦》“The Brain of the Army”,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富勒將軍(J.F.C Fuller)著,鈕先鍾譯:《西方世界軍事史.卷一~卷三》“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estern World”,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德.孟澤爾(Oskar Munzel)等講,王洽南等譯:《明德專案資料彙編第二輯- 戰史研究》,台北:明德專案參考資料彙編連絡人事室,1972。
薄富爾(Andr′e Beaufre)著,鈕先鍾譯:《戰略緒略》“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約米尼(Antoine Henri Jomini)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The Art of War”,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
艾文.托佛勒(Alvin and Heidi Toffler)等著:《新戰爭論》“War and Anti- War:Survival at 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4年元月,初版。
John. M. Collins著,鈕先鍾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7。
James. E. Mrazek著,張銘瑛譯:《打勝仗的藝術》,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
Michael Howard著:《戰爭的起源》,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
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著,鈕先鍾譯:《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The Indirect Approach”,台北:軍事譯粹社,1985。
General James Marshall - Cornwall著,鈕先鍾譯:《拿破崙》“Napoleon as Military Commander”,台北:軍事譯粹社,1978。
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著,張柏亭譯:《戰爭論(第一~四冊)》“On War”,桃園:陸軍總司令部,1980。
富勒將軍(J.F.C.Fuller)著,鈕先鍾譯:《戰爭指導》“The Conduct of War”,台北:軍事譯粹社,1981。
Reginald Bretnor著,李則芳譯:《決定性戰爭》,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6。
成田賴武著,李浴日譯:《克勞塞維茲戰爭論綱要》,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
鹽野七生著,張惠君譯:《漢尼拔戰記》,台北:三民書局,2001。
凱撒(C.Julius Cesar),崔薏萍、鄭曉村譯:《凱撒的高廬戰記》“Commenttaries On Gaulic Wars”,台北:帕米爾書局,1984。
Dreyer, Edward L. “ Chinese Ways in Warfare” edited by Kierman, Frank A. Jr., & Fairbank, John K. Taipei : Rainbow-Bridge Book Co., 1975.
Graff, David A. “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二、論文類
(一)學位論文
王怡辰:《東魏北齊的統治集團》,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new window
呂春盛:《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以權力結構演變為中心之考察》,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new window
何世同:《中國中古時期之陰山戰爭及其對北邊戰略環境變動與歷史發展影響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宋德喜:《「關隴集團」中的代北外戚家族研究-以獨孤氏及竇氏為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林國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386581)》,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林郁迢:《北魏三書的南北文化觀》,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吳慧蓮:《六朝時期的選任制度》,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郭啟瑞:《東晉南朝國防結構的演變-北境州鎮為主》,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new window
張繼昊:《北系部落民與北魏政權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new window
蔡幸娟:《北朝女主政治與內廷職官制度研究》,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蔡金仁:《北魏皇位繼承不穩定性之研究》,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廖幼華:《中古時期河北地區胡漢民族線之演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蔡宗憲:《南北朝交聘與中古南北互動(396589)》,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王愛玲:《尒朱氏與北魏政治》,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王建花:《論三國對峙背景下的侯景集團》,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8。
左華明:《北周亡齊論-西魏北周政治試說》,山西大學歷史與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04。
呂春盛:《北齊政治史研究-北齊衰亡原因之考察》,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new window
杜正宇:《西魏北周時期具官方色彩的佛教教邑》,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靜薇:《楊堅代周建隋之側面研究》,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吳慧蓮:《東晉劉宋時期之北府》,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new window
吳恭全:《北魏末年變亂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1997年。
胡勝源:《東魏北齊的政治與文化問題新探》,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姜遠飛:《府兵制與西魏北周政治》,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8。
孫治安:《中原朝廷對北亞游牧民族和親公主的政治角色研究-以漢朝到唐初為中心》,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冠穎:《靈太后與北魏政治》,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韋琦輝:《勳貴集團與東魏北齊政治》,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楊俊峰:《南朝末年士人的處境及其北遷問題》,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繼昊:《北魏變亂問題初探(西元三九六-五三四)》,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鍾旻圜:《西魏北周時期地方勢力型態探討-以軍事結合為主》,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二)期刊論文類
王大華:〈論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之構成〉,《陝西師大學報》1990年第1期。
王吉林:〈北魏繼承制度與宮闈門爭之綜合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11期,1978。
王吉林:〈統一期間北魏與塞外民族的關係〉,《史學彙刊》第10期,1980。
王吉林:〈西魏北周統治階層的形成〉,《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學報》第3期,1981。
王吉林:〈柔然與北魏關係之探討〉,《國際中國邊疆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1985。
王仲犖:〈北魏初期社會性質與拓跋宏的均田、遷都、改革〉,《文史哲》1955年第10期。
王仲犖:〈東西魏北齊北周僑置六州考略〉,《文史》第5輯,1978。
王明信:〈北魏孝文帝完成改革的戰略措施〉,《河北師大學報》1987年第4期。
王振芳:〈論太原在東魏北齊時期的戰略地位〉,《山西大學學報》總54期,1991。
王義全:〈冷兵器時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戰爭中常勝的原因〉,《黔南民族師專學報》1992年第二期。
王化昆:〈尒朱榮與北魏後期的政治〉,《北朝研究》1993年第1期。
王永平:〈略論北魏後期的奢侈風氣〉,《北朝研究》1993年第1期。
王志平、吳敏霞:〈論《左傳》在中國軍事學術史上的地位〉,《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1期。
王怡辰:〈東魏統治集團的婚媾關係-以高氏和元氏為中心〉,《中國中古史研究》第2期,台北:蘭臺出版社, 2003年4月。new window
王怡辰:〈周隋之際的舊北齊勳貴〉,《開南大學通識研究期刊》第十期, 2006年12月。new window
王治平:〈北周宇文氏政治思想研究〉,《中正歷史學刊》第七期,2004。new window
王利華:〈魏晉南北朝時期華北內河航運與軍事活動的關係〉,《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9月。
王德權:〈「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於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2006年5月。new window
王化昆:〈尒朱榮與北魏後期的政治〉,《北朝研究》1993年第1期。
王天庥:〈北齊「幹祿制」釋疑〉,《晉陽學刊》1989年第1期。
王天庥:〈試論幹祿制在北齊的作用和地位〉,《北朝研究》1993年第3期。
王義全:〈冷兵器時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戰爭中常勝的原因〉,《黔南民族師專學報》1996年第二期。
王大良:〈略論王肅與北魏政局〉,《北朝研究》1997年第3期。
王光照:〈後梁興亡與南北統一〉,《江漢論壇》1999年4期。
王樹連:〈魏晉南北朝軍事測繪〉,《軍事歷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王 弢:〈北齊、北周交聘探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6期,2003。
王 勇:〈小議柔然與北魏的關係〉,《滄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1期,2003。
王文興:〈論北周武帝宇文邕〉,《文史知識》2009年6月。
毛漢光:〈從中正評品與官職之關係-論魏晉南北朝之社會架構〉,《史語所集刊》第64本第4分,1975。new window
孔 毅:〈六鎮鮮卑的社會心理-兼論「六鎮起義」的原因和性質〉,《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
孔 毅:〈東魏北齊的文士及其命運〉,《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一期
孔 毅:〈善教與善政:西魏崛起變強的根本原因〉,《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方震華:〈理想兵制的形塑:唐宋時期的兵農合一論〉,《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論文集第一冊 ,2008。new window
申友良:〈歷史上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權初探〉,《北方民族歷史與文化》,2000年第1期。
石冬梅:〈從北周的御正和內史〉,《唐都學刊》第22卷第2期,2006。
石冬梅:〈宇文泰實行六官制的目的新論〉,《廣西社會科學》第4期,2006。
石冬梅:〈西魏北周六官制度新探〉,《西南大學學報》第33卷第1期,2007。
石冬梅:〈論西魏尚書省的改革〉,《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3期。
史念海:〈論我國歷史上東西對立的局面和南北對立的局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一輯。
田建平:〈略論柔然與北魏的關係〉,《內蒙古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田建平:〈論阿那瓌〉,《內蒙古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東吳歷史學報》,第一期,民國84年。
甘懷真:〈隋文帝時代軍權與「關隴集團」之關係〉,《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new window
甘懷真:〈隋朝立國文化政策之形成-以楊堅集團為分析對象〉,《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功大學,2001。
江中柱:〈高歡、高澄父子與東魏的漢化〉,《福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朱希祖:〈西魏賜姓源流考〉,《朱希祖先生文集》,台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
朱 雷:〈《北齊書》斛律羨傳中所見北齊「私兵」制〉,《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總220期,。
朱 雷:〈高澄之死臆說〉,《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6輯,1998。
朱和平:〈隋朝鄴城「難治」試析〉,《中州學刊》1998年第6輯。
朱季凌:〈北朝婦女社會地位與社會作用簡述〉,《北朝研究》2000年第一輯。
牟發松:〈東魏北齊的地方行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9、10輯,1988。
牟發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見南北文化關係略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4輯,1996。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唐史餘瀋(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
呂一飛:〈論拓跋鮮卑的氏族制〉,《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
呂春盛:〈北周前期的政局與政權的弱點〉,《臺大歷史學報》第18期,1994年。new window
呂春盛:〈論北鎮勢力在西魏政權的擴張-「關隴集團」權力結構之一考察〉,《大陸雜誌》第90卷第3期,民國84。
呂春盛:〈在西魏北周的霸府-同州與西魏北周的政局〉,收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主辦《中國史地關係學術研討會-紀念張其昀先生百歲誕辰論文集》,2000年。
呂春盛:〈關於楊堅興起背景考察〉,《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呂春盛:〈試論東西魏沙苑之役及其影響〉,《臺南師院學報》第34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何茲全:〈《府兵制度研究》讀後〉,《歷史研究》第6期,1962。
何茲全:〈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讀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何炳棣:〈北魏洛陽城郭規劃〉,收於《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上)》, 臺北:清華學報社,1965 年9 月。
何德章:〈高澄之死臆說〉,《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6輯,1998。
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6輯,1998。
何德章:〈北魏末帝位異動與東西魏的政治走向〉,《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8輯,2001。
李雨豐:〈天然璞真 氣魄雄偉-北朝民歌《敕勒歌》賞析〉,《昭通師範學報》1986年第二期。
李開元、管芙蓉、趙琦:〈北魏鮮卑民族文化的改造和重建〉,《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
李開元、管芙蓉、趙琦:〈北魏平城宮殿建築初探〉,《北朝研究》1992年第2期。
李靖莉:〈南北朝國策比較〉,《濱州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創刊號。
李靖莉:〈南北朝北強南弱局面的成因〉,《濱州師專學報》第12卷第3期,1996年。
李文才:〈略論北周外交的幾個問題〉,《北朝研究》第四輯,2004年7月。
李文才:〈亂世流離-兩晉南北朝的時代特色〉,《歷史月刊》236期,2009年。
李燕捷:〈魏周府兵組織系統與賜姓研究〉,《河北學刊》1988年第5期。
李叔玲:〈從政治及社會背景論魏晉南北朝時代佛教興衰〉,《慧炬》250期,1985。
李永康:〈試論北魏後期的吏治腐敗與社會腐敗〉,《北朝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天石、周映芝,〈略論侯景之亂中梁人的向背及奴婢的作用〉,《 江海學刊》,1999年2期。
李萬生:〈西魏拓地與侯景防線之關係〉,《中華文化論叢》第72輯,2003。
李萬生:〈論東魏北齊的積極進取-兼論東魏北齊歷史的一種分期法〉,《史學月刊》2003年第1期。
李萬生:〈侯景江北防線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2集,2004。
李萬生:〈說「關中本位政策」〉,《清華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第25卷)。
李福田:〈北齊墓葬文化因素分析-以鄴城、晉陽為中心〉,《中原文化》2004年第4期。
李培棟:〈高歡族屬家世辨疑〉,《學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杜志強:〈關于侯景之亂幾則史料的論證〉,《遼東學院學報》,2009年21卷6期。
吳青松:〈梁武帝與侯景之亂〉,《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31卷第3期。
范家偉:〈南朝醫家入仕北朝之探討〉,《漢學研究》第十八卷第二期,2000年。
周積明:〈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胡漢文化衝突〉,《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3期。
周雙林:〈北周趙貴、獨孤信事件考論〉,《文史》第40輯,1995年4月。
周雙林:〈從北齊廢立皇后的衝突看北朝皇后的政治作用〉,《北朝研究》2000第二輯。
周兆望:〈論魏晉南北朝史家的是是非非〉,《北朝研究》2000年第一輯。
周伯戡:〈姚興與佛教天王〉,《台灣大學歷史學報》第30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周雁飛:〈隋文帝發展佛教意識形態背景之探討〉,《普門學報》第十六期,2003。
林毅夫、劉守英譯:〈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林悟殊:〈陳寅恪先生「胡化」、「漢化」說的啟示〉,《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林國良:〈論東魏北齊胡人主體政策及其影響〉,《吳鳳學報》第12期,民國93年5月。
林國良:〈論西魏北周之協和政策及其演變〉,《吳鳳學報》第12期,民國93年5月。
林靜薇:〈北周興廢佛教與楊堅代周建隋的關係〉,《中國中古史研究》第7期,台北:蘭臺出版社, 2007年12月。new window
林靜薇:〈關隴集團的初次質變〉,《中國中古史研究》第8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12月。new window
林靜薇:〈西魏北周姓氏政策與楊堅代周建隋之關係〉,《中正歷史學刊》第9期,民國96年。new window
易毅成:〈北魏的南進政策與國勢消長〉,《中國中古史研究》第1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9月。new window
易毅成:〈南北朝統一的契機與軌跡〉,《中國中古史研究》第3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4年3月。new window
侯旭東:〈地方豪右與魏齊政治-從魏末啟立州郡到北齊`天保七年并省州郡縣〉,《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姜望來:〈西魏時期關隴集團之形成〉,《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09年5月。
姜望來:〈高洋所謂「殷家弟及」試釋〉,《武漢大學學報》第63卷第2期,2010年3月。
胡寶國:〈宇文泰和他的民族政策〉,《文史知識》1987年第2期。
胡勝源:〈「人心思魏」與魏齊禪代〉,《台灣大學歷史學報》第42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變與楊堅的以隋代周〉,《社會科學戰線》總第50集,1990年第2期。
施光明:〈略論北魏鎮兵的若干變化〉,《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
施光明:〈論北朝的時代特徵〉,《北朝研究》1993年第3期。
郭黎安:〈六朝建都與軍事重鎮的分佈〉,《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四期。
郭東旭、申慧青:〈渤海封氏-中國律學世家的絕響〉,《河北學刊》2009年5月。
袁 剛:〈論周武帝「取亂侮亡」滅北齊〉,《許昌師專學報》2000年第4期。
陶賢都、劉霞:〈魏晉南北朝時期霸府頻繁出現的原因探討〉,《煙台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6年。
祝總斌:〈都督中外諸軍事及其性質、作用〉,《紀念陳寅恪先生誕宸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1989。
韋琦輝:〈東魏、北齊并非鮮卑化政權〉,《甘肅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韋琦輝:〈東魏霸府考論〉,《學術界》總第136期,2009年。
陳寅恪:〈府兵制前期史料試釋〉,《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文理出版社,1977年。new window
陳蘇鎮:〈北周隋唐的散官與勳官〉,《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陳元之:〈述論柔然族的社侖可汗〉,《兵團黨校論壇論》1995年第4期。
陳 羣:〈渤海高氏與東魏政治〉,《中國史研究》第2期,1997年。
陳金鳳:〈北周外交略論〉,《北朝研究》2000年第1輯。
陳金鳳:〈後梁政權與南北朝晚期政局〉,《唐都學刊》2002年3期。
陳長琦、易澤陽:〈韋孝寬與玉壁之戰〉,《南都學壇》2008年第1期。
陳作樑、丁柏傳:〈述論北周武帝-宇文邕〉,《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4期。
徐美莉:〈試論南北朝時期弘農楊氏之興衰〉,《北朝研究》2000年第一輯。
徐美莉:〈論高歡及其時代〉,《北朝研究》2000年第2輯。
徐勝一:〈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與氣候變化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38期,民國92年。new window
莊華峰:〈北朝時代鮮卑婦女的生活風氣〉,《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夏建新、夏露:〈論侯景之亂〉,《河北學刊》1988年第3期。
高 敏:〈跋北齊婁睿墓誌〉,《史學月刊》1991年第1期。
高 敏:〈論侯景之亂對南朝後期社會歷史的影響〉,《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3期。
高蘊華:〈北魏中衰原因初探〉,《史學集刊》,1991年第3期。
高蘊華:〈宇文護述論〉,《北朝研究》1992年第3期。
孫同勛:〈北魏末年與北齊時代的胡漢衝突〉,《思與言》第2期第4期,1964。new window
孫永芬:〈古代兵制對傳統政治文化形成的影響〉,《國防與軍隊建設史研究》2003年第一期。
袁 剛:〈論周武帝「取亂侮亡」滅北齊〉,《許昌師專學報》第19卷第四期,2000年。
崔彥華:〈晉陽在東魏北齊時的霸府和別都地位〉,《晉陽學刊》2004年第三期。
崔彥華:〈東魏北齊「鄴-晉陽」兩都體制形成原因試探〉,《中國史研究》韓國慶北大學校亞洲研究所,2009年。
許倬雲:〈漢末至南北朝氣候與民族移動的初步考察〉,《許倬雲自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許倬雲:〈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若干特性〉(代序),收入《求古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9月。
許福謙:〈東魏北齊胡漢之爭新說〉,《文史哲》第3期,1993。
許福謙、劉勇:〈北齊諸帝諸王生卒年考〉,《山西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許 輝:〈梁武帝統治述論〉,《學海》,1994年第5期。
許 輝:〈「侯景之亂」論析〉,《南京曉莊學院學報》,1999年2期。
許 峽:〈突厥在北周滅北齊中的作用〉,《歷史教學》總第492期,2004年。
康 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史語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
梁滿倉:〈南北朝通使當議〉,《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總第3期。
梁滿倉:〈北魏賞賜制度述論〉,《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
梁景之:〈自然災害與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民族研究》1994年第四期。
黃柏昌:〈北周武帝之研究〉,《花蓮師專學報》第七期,民國64年6月。
黃永年:〈論北齊文化〉,《陜西師大學報》第23卷第4期,1994年。
黃永年:〈宇文泰所以建立八柱國制的一種推測〉,《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1993年。
黃澤純:〈淺議降附北魏的柔然人〉,《求索》2004年第4期。
黃樸民:〈魏晉南北朝軍事學術雜識〉,《北方論叢》第3期,2009年。
勞 榦:〈論魏孝文帝之遷都與華化〉,《史語所集刊》第8本第4分,1939。
勞 榦:〈北魏後期的重要都邑與北魏政治的關係〉,《史語所集刊外編》第4種,1960。
勞 榦:〈論北魏的都邑〉,《大陸雜誌》第22卷第3期,1961。
勞 榦:〈關於關東及關西的討論〉,《食貨月刊復刊》第13卷第3、4期合刊,
曹道衡:〈論梁武帝與梁代的興亡〉,《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1年第3期。1983。
曹道衡:〈西魏北周時代的關隴學術與文化〉,《文化遺產》2002年第3期。
渠川福:〈我國古代陪都史上的特殊現象-東魏北齊別都晉陽略論〉,《中國古都研究》第四輯,1989。
蒙永樂:〈試論侯景之亂〉,《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1期。
蒙麗靜、趙曉潔:〈庾信由南入北後的心態變化分析〉,山西大同大學第22卷第1期,2008年。
張 焯:〈東魏北齊京畿大都督府補考-兼向周雙林先生請教〉,《史學月刊》1989年第二期。
張鶴泉:〈東魏、北齊時期的「道」探討〉,《史學集刊》2008年3月。
張增光:〈平城營造始末〉,《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
張維訓:〈北魏的鎮人與城民〉,《北朝研究》1993年第1期。
張 箭:〈論北周武帝滅佛的作用和意義〉,《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2002年。
張 箭:〈北周廢佛特點初探〉,《佛學研究》,北京:中國佛學文化研究所,2003年。
張 敏:〈北朝軍隊醫療撫恤制度述論〉,《北朝研究》2000年第二輯。
張 敏:〈論北魏長城-軍鎮防禦體系的建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3卷第2期,2003年。
張金龍:〈北魏御史台制度的發展變化〉,《北朝研究》1993年第4期。
張金龍:〈東魏、北齊京畿大都督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第3期,2001年。
張國安:〈試論六鎮鮮卑的民族融合〉,《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0年。
張子英:〈短命的高氏王朝〉,《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
張興勝:〈北朝武川軍人集團述論〉,《北朝研究》1995年第4期。
張興勝:〈論宇文泰〉,《北朝研究》1997年第3期。
彭體用:〈儒學理性精神與北周武帝〉,《北朝研究》,1992年第4期。
曾堯民:〈北周武帝毀佛前的三教論談〉,《大專學生佛教論文集》,台北市華嚴蓮社,2009年。
馮君實:〈北魏官制的八座〉,《史學集刊》,1982年第4期。
童 超:〈魏晉南北朝軍事領導體制的歷史特點〉,《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2期。
雷家驥:〈慕容燕的漢化統治與適應〉,《東吳歷史學報》第一期,民國84年。new window
雷家驥:〈從督軍制、都督制的發展論西魏北周之統帥權〉,《中國中古史研究》第8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雷依群:〈論關隴集團〉,《使學月刊》1999年第六期。
雷豔紅:〈陳寅恪「關隴集團」說評析〉,《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趙文潤:〈論北魏的滅亡和孝武帝西遷的幾個問題〉,《北朝研究》1995年第3期。
趙文潤:〈論西魏與東魏之間的幾次戰役〉,《北朝研究》1996年第2期。
趙文潤:〈西魏宇文泰伐蜀滅梁戰役述論〉,《北朝研究》2000年第一輯。
趙立新:〈評陳爽著《世家大族與北朝政治》〉,《臺大歷史學報》第29期,2002年。
鄭顯文:〈侯景之亂新探〉《吉林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01期。
寧志新:〈北周行軍統帥考〉,《學術界》1996年第3期。
楊際平:〈試論北魏太和後期的改革〉,《北朝研究》1993年第4期。
楊翠微:〈論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鮮卑部落制與漢化及軍權的初步中央集權化的結合〉,《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春之卷。
楊翠微:〈周武帝滅齊統一北方可能性探析〉,《求是月刊》,1999年第1期。
楊翠微:〈北周宇文氏族屬世系考釋〉,《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3期。
楊翠微:〈西魏北周政治鬥爭與中央集權之加強〉,《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冬之卷,頁127136。
楊洪權:〈一首童謠引起的思考-婁昭君當議〉,《煙台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楊天亮:〈論南北朝時期南北雙方的主要戰爭及其影響〉,《史林》,1998年第4期。
靳生禾、謝鴻喜:〈玉壁之戰古戰場考察報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3輯,2000年。
靳生禾、謝鴻喜:〈東西玉壁之戰研究〉,《太原大學學報》第3卷第3輯,2002年。
靳生禾、謝鴻喜:〈蒙坑古戰場考察報告〉,《山西師大學報》第29卷第2期,2002年。
靳生禾、謝鴻喜:〈晉陽古戰場考察報告〉,《山西大學學報》第30卷第3期,2007年。
蔡學海:〈北朝行台制度〉,《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5期,民國66年。
趙曉燕:〈略論柔然與中原政權的關係〉,《煙臺大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9年。
鄧奕琦:〈崔暹與北齊監察〉,《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
薛宗正:〈柔然汗國的興亡-兼論丁零、鐵勒系族羣的西遷與崛起〉,《西域研究》1995年第3期。
閻步克:〈西魏北周軍號散官雙授制度述論〉,《學人》第十三輯,1998年。
閻步克:〈西魏北周官制的尚左尚右問題〉,《北大史學》第五輯,1998年。
魯西奇:〈西魏北周時代「山南」的「方隅豪族」〉,《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第4期,2009。
盧瑞容:〈戰國時代「勢」概念發展析探〉,《臺大歷史學報》第25期,2000年。
羅新本:〈婁昭君平議-兼論北齊乾明政變〉,《天府新論》1997年第5期。
羅 新:〈跋北齊《可朱渾孝裕墓志》〉,《北大史學》第八輯,2001年。
解庭琦:〈魏都平城〉,《北朝研究》1992年第2期。
蕭文青:〈高歡家世考證〉,《華岡學報》第5期,1969。
蕭 黎:〈淺析侯景之亂〉,《湘潭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
嚴耀中:〈北齊政治與尚書幷省〉總第46期,上海師範大學,1990。
劉 戈:〈論突厥與北朝、隋的政治關係〉,《新疆大學學報》1986年第4期。
韓國磐:〈北魏拓跋燾的經營西域〉,《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
劉漢東:〈北齊口語「漢兒」解〉,《北朝研究》1993年第4期。
劉精誠、簡修煒:〈周武帝述論〉,《東岳論壇》1983年第1期。
劉精誠:〈論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評價〉,《貴州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劉春玲:〈試論北周、隋與突厥的「和親」〉,《陰山學刊》1994年第3期。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民國82年。new window
劉淑芬:〈北齊標異鄉義慈慧石柱-中古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史學》第五卷第四期,民國83年。new window
劉國石:〈簡論西魏北周改革-兼論孝文改制未盡歷史任務〉,《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劉國石:〈試析北周武帝釋放奴婢的原因〉,《北華大學學報》2003年第4卷第1期。
蘇紹興:〈侯景亂梁與南朝士族衰落的關係〉,《兩晉南朝的士族》,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3月。
蘇小華:〈西魏北周軍隊構成的變化及其對北朝軍事的影響〉,《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25卷第2期。
蘇小華:〈東魏北齊重北輕南的原因及其影響〉,《社會科學評論》,2009年第4期。
劉連香:〈由北魏墓志看南北戰爭〉,《北朝研究》2004年第四輯。
劉美雲:〈論侯景之亂對南朝階級關系變動的影響〉,《山西大同大學學報》,1999年4期。
謝興志:〈南北朝通使中的兩個問題〉1993年第3期,總第12期。
曠天偉:〈北魏軍隊的給養問題〉,《北朝研究》1996年第2期。
龐 駿:〈北齊儲君制度新探〉,《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
龐 駿:〈魏晉南北朝「霸朝」概念辨析〉,《揚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14卷第4期。
崔彥華:〈晉陽在東魏北齊時的霸府和別都地位〉,《晉陽學刊》2004年第3期。
龔顯宗:〈梁武帝治績何以由盛轉衰〉,《歷史月刊》,1991年108期。

(三)外國學者期刊論文類
(韓)朴漢濟:〈西魏北周時代胡姓的重行與胡漢體制-向「三十六國九十九姓」姓氏體制回歸的目的和邏輯〉,《北朝研究》1993年第2期。
(韓)朴漢濟:〈西魏北周的賜姓與鄉兵的府兵化〉,《歷史研究》1993年第4期,頁2946。
(日)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魏晉南北朝貴族政治與東亞世界的形成-從都督諸軍事制度來考察〉,《台灣大學歷史學報》第30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美)丁愛伯著、楊翠微譯:〈西魏北周政時期軍人政治集團所起的作用〉,《漢學研究》第五集,2000年冬之卷,北京:中華書局,頁348366。
(美)Arthur F Wright著、段昌國譯:〈隋代思想意識的形成〉,《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
謝偉傑:〈“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書評〉,《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91年12月,頁431-438。
(日)長部悅宏:〈北朝時代の武人官僚〉,《史林》(京都 : 史學研究會)第76卷1號,1993年。
(日)片岡理:〈北周の宗教廃毀をめぐる史料の一考察〉,《史觀》第118冊,昭和63年3月,頁32-45。
(日)竹田龍兒:〈侯景の亂について一考察〉,《史學》第29卷第3期,頁34-39。
(日)山崎宏:〈北朝末期の附庸國後梁に就いて〉,《史潮》第11卷第1期(1941.5),頁61-90。
(日)岩本篤志:〈北齊政權の成立と「南士」徐之才〉,《東洋學報》第80卷第1號,1998年。
(日)岩本篤志:〈「齊俗」と「恩倖」-北齊社會の分析〉,《史滴》第18期,1996年。
(日)橫山裕男:〈北齊の恩倖について〉,《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日)榎本め:〈北魏後期‧東魏の中書舍人について〉,《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四) 期刊有關軍事論文類
丁肇強:〈略論「間接路線的戰略」〉,《軍事雜誌》第四十九卷,第四期,台北:三軍大學,1981年元月。
丁肇強:〈從「戰略」溯源探討趙煚事功〉,《軍事雜誌》第四十九卷,第十一期,台北:三軍大學,1981年8月。
何定凱:〈淺論我國傳統戰爭哲學思想〉,《軍事雜誌》第五十一卷,第十期,台北:三軍大學,1983年7月。
何世同:〈中國中古時期遊牧民族劫掠作戰之研究〉,《中國中古史研究》第2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 年 4月。new window
何世同:〈戰場骨牌效應研究-以中國中古時期著名戰爭為例〉,《中國中古史研究》第3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4年3月。new window
何世同:〈成功領導者的人格特質-以古代中國人物為例〉,《嘉義大學通識學報》,嘉義:國立嘉義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8 年11 月。
吳有明:〈將道之研究〉,《陸軍學術月刊》第三十卷,第三四五期,桃園:陸軍學術月刊社,1994年5月。
周治華:〈戰爭指導理論與例證-中國古代戰爭史〉,《陸軍學術月刊》第三十卷,第三四四期,桃園:陸軍學術月刊社,1994年4月。
郭榮州:〈簡述戰爭藝術化〉,《軍事雜誌》第四十九卷,第十期,台北:三軍大學,1981年7月。
陳式平:〈戰略與戰爭之運作關係及藝術作為〉,《軍事雜誌》第五十二卷,第五期,台北:三軍大學,1984年2月。
陳咸嶽:〈淺論戰爭〉,《陸軍學術月刊》第三十二卷,第三六四期,桃園:陸軍學術月刊社,1995年12月。
潘光建:〈將道-兵學叢談(三)〉,《國防雜誌》第三卷,第十期,台北:三軍大學,1998年4月。new window
潘光建:〈智與勇-兵學叢談(六)〉,《國防雜誌》第四卷,第八期,台北:三軍大學,1999年2月。new window
賴漢中:〈論戰術的創意〉,《陸軍學術月刊》第八卷,第七十九期,桃園:陸軍學術月刊社,1972年4月。
魏汝霖:〈我國傳統兵學思想之特色〉,《軍事雜誌》,第五十二卷,第五期,台北:三軍大學,1985年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