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華民國與拉丁美洲國家軍事外交關係:以遠朋班及政戰顧問組為例(1971-2012)
作者:陳建源
作者(外文):Jen-Yuan Chen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陸訓 教授
詹哲裕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中華民國拉丁美洲軍事外交遠朋班政戰顧問組政治作戰Republic of ChinaLatin AmericaMilitary Diplomatic RelationsNational Development CoursePolitical Warfare Advisory GroupPolitical Warf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9
中華民國在1970年前後的冷戰格局中,面對國際共產主義在拉丁美洲的擴張與滲透,認知到國家的命運與國際反共勢力的消長是息息相關的,並在此一逆境中,結合自由世界反共盟邦以及運用軍事外交手段,在國際間求生存。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之後面臨外交困境,在正式的外交管道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1971年經國先生指示當時的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中將副主任王昇成立遠朋研究班,企圖運用不公開的軍事外交手段突破外交困境。因為中華民國對共產主義的危害及認識最為深刻,經國先生認為中華民國有責任與世界各國分享反共經驗,而對抗共產主義最好的武器就是政治作戰,所以成立遠朋研究班,教導友邦人員政治作戰的理論與戰術戰法以對抗共產主義。
1978年經國先生就任總統後,拉丁美洲共產主義擴張與滲透的情形越來越嚴重,中華民國及時協助友邦對抗共產主義,遠朋研究班開始召訓拉丁美洲各國的軍、警及政府官員,教導他們政治作戰理論、孫子兵法以及三民主義的理念以對抗共產勢力的擴張。1991年柏林圍牆倒塌,蘇聯瓦解,代表著冷戰格局的共產主義與自由世界的對抗結束,原本設立遠朋研究班的目的是為了與世界各國分享反共經驗,如今共產主義陣營瓦解,遠朋班也應功成身退。但其長年所累積的軍事外交關係與友邦的歷史情誼,使其在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上佔了不可或缺的地位。1995年6月遠朋研究班雖因國軍精實案被裁撤,但又在同年10月奉李登輝總統指示復編,並轉型為遠朋國建班,與友邦分享中華民國的國家發展經驗,以增進對參與講習國的外交關係。
1995年10月遠朋國建班復編轉型為與友邦分享中華民國的國家發展經驗後,至2012年4月遠朋國建班併編至國防大學,代表著一開始是在政戰制度底下所創建的遠朋班將與政戰制度分開了。在這41年當中,中華民國透過遠朋班與世界各國分享反共經驗所累積的軍事外交力量,使得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後的外交困境中得以生存。並且,由於中華民國與拉丁美洲各國長年的反共歷史情誼,使得拉丁美洲成為我國的外交重鎮,雖然政治作戰制度與遠朋班的關係已經劃下句點,但這段與友邦共同反共的歷史,正可作為我國與友邦歷史情誼的見證。
Due to the expansion and infiltration of communism in Latin America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in 1970’s,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recognized that its national destiny was related to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international anti-communism posture. In the face of such adversity quote, the ROC made an anti-communism alliance with free countries and used the military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order to subsist in the world. After the withdrawal from United Nations, the ROC faced diplomatic dilemmas.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few official diplomatic channels, Mr. Chiang Ching-kuo indicated Lieutenant General Wang Sheng,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General Political Warfare Department at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to establish a program called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in 1971, which attempted to use the military diplomatic relations to break through diplomatic dilemmas. Mr. Chiang thought that the ROC deeply realized the harm of communism and should share its experiences of anti-communism. Mr. Chiang thought that the best “weapon” for anti-communism is “political warfare” as well. That was why he established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to teach the ROC’s allies how to use the theory and tactics of political warfare to resist communism.
After Mr. Chiang Ching-kuo was inaugurated as the ROC President in 1978, the expansion and infiltration of communism quickly spread in Latin America. The ROC promptly assisted allies in resisting communism.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invited military, police, and civilian officers of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o Taiwan in order to teach them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warfare, Sun Tzu’s Art of War, and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and the collapse of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USSR) in 1991 represented the end of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communist and free world in the Cold War pattern. The purpo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was to share ROC ‘s anti-communism experiences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the collapse of USSR,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was supposed to be halted. Owing to the military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historical friendship between the ROC and its allies,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was in indispensable position in the deplomatic relations. Due to the “Jingshih. Program (The ROC Armed Forces Strengthening Program)”,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was halted in June 1995. Under the mandate of President Lee Teng-hui, the Political Warfare Course was reinstated and re-named as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to share ROC nation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enhance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attendees countries in October 1995.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to share ROC anti-communism experiences in October 1995, till the shift into the command chai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in April 2012, it represents that this Program which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ROC political warfare system separated from that system. In these 41 years, the military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anti-communism allies by this Program make the ROC obtaining subsistence space in the diplomatic dilemmas after the withdrawal from United Nations. Also, the friendship for anti-communism with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over the years makes Latin America as ROC’s most important diplomatic region. Although this Program is no longer related to ROC political warfare system, the history of anti-communism experiences with ROC’s allies can be the testimony of historical friendship between the ROC and its allies.
一、中文部分
(一)檔案
《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
典藏號:002-090104-00003-692,「領袖復行視事 (三)」
《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藏
典藏號:005-010100-00023-003,「陸軍訪問團訪越報告(一)」
典藏號:005-010100-00052-025,「國防部總政治部任內文件(三)」
典藏號:005-010100-00084-024,「中越關係(二)」
典藏號:005-010100-00084-025,「中越關係(二)」
典藏號:005-010100-00090-008,「心戰工作」
典藏號:005-010201-00014-026,「政務—張羣呈蔣中正文電簡報表(一)」
典藏號:005-010202-00026-001,「軍事—國防部對軍事會議各案執行成
效檢討報告(二)」
典藏號:005-010202-00108-003,「軍事—皮宗敢王昇等呈蔣中正訪問日
韓報告」
典藏號:005-010202-00204-002,「政治作戰專題研究集」
典藏號:005-010205-00030-022,「駐外人員上蔣經國函札(一)」
典藏號:005-010205-00046-011,「外交—阻遏共黨滲透以確保亞洲自由
繁榮與和平」
典藏號:005-010205-00097-015,「外交—蔣中正與美方代表有關西藏問
題談話紀錄」
典藏號:005-010205-00147-019,「外交—駐外單位之外交部收電(二)」
典藏號:005-010205-00155-035,「外交—駐外單位之外交部收電(十)」
典藏號:005-010205-00162-017,「外交—駐外單位之外交部收電(十七)」
典藏號:005-010205-00174-032,「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四)」
典藏號:005-010205-00174-046,「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四)」
典藏號:005-010205-00176-051,「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六)」
典藏號:005-010205-00179-021,「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九)」
典藏號:005-010205-00180-054,「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十)」
典藏號:005-010205-00180-077,「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十)」
典藏號:005-010205-00180-079,「外交—關於聯合國代表權等外交部收
電(十)」
典藏號:005-010206-00025-013,「國家安全會議資料(十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05-014,「民國七十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錄
(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05-014,「民國六十九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三)」
典藏號:005-010303-00006-019,「民國七十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錄
(一)」
典藏號:005-010303-00007-007,「民國七十二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07-018,「民國七十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錄
(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12-012,「民國七十二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一)」
典藏號:005-010303-00013-007,「民國七十二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13-011,「民國七十二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15-016,「民國七十三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15-019,「民國七十三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17-010,「民國七十四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一)」
典藏號:005-010303-00018-005,「民國七十四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二)」
典藏號:005-010303-00023-012,「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一)」
典藏號:005-010303-00023-020,「民國七十六年蔣經國約見外賓談話紀
錄(一)」
典藏號:005-010502-00019-019,「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六)」
典藏號:005-010502-00019-026,「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六)」
典藏號:005-010502-00020-002,「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七)」
典藏號:005-010502-00021-021,「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八)」
典藏號:005-010502-00021-027,「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八)」
典藏號:005-010502-00043-015,「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三十)」
典藏號:005-010502-00059-014,「蔣經國函札暨題詞稿(三)」
典藏號:005-010502-00059-015,「蔣經國函札暨題詞稿(三)」
典藏號:005-010502-00066-007,「蔣經國函札暨題詞稿(十)」
典藏號:005-010502-00155-001,「高文圓(Cao Van Vien)往來函件」
典藏號:005-010502-00649-001,「史托斯納爾(Stroessner, Alfredo)往來
函件」
典藏號:005-010502-00649-004,「史托斯納爾(Stroessner, Alfredo)往來
函件」
《嚴家淦總統文物》,國史館藏
典藏號:006-010606-00028-007,「任行政院長時:函(五十九年)(二)」
典藏號:006-010704-00009-002,「任副總統時:中南美洲各國政情資料」
典藏號:006-010704-00023-002,「任副總統時:嚴副總統六十二年訪中
南美新聞剪輯」
典藏號:006-010704-00032-006,「任副總統時:嚴副總統率特使團訪中
南美講詞」
典藏號:006-010707-00005-026,「任副總統時:函(六十二年)(二)」
典藏號:006-010707-00010-020,「任副總統時:函(六十三年)(一)」
典藏號:006-010804-00007-011,「任總統時:巴拉圭總統史托斯納爾訪
華」
典藏號:006-010906-00024-001,「卸任總統後:函(七十四年)(一)」
典藏號:006-011000-00020-005,「嚴副總統言行錄第玖冊」
典藏號:006-011200-00055-005,「嚴總統言論集六十六年」
典藏號:006-019900-00001-025,「函(一)」
《外交部檔案》,國史館藏
典藏號:020-010205-0009,「中韓交換留學生」
《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檔案號:010.11/0002,「結束館務(泰國)」
檔案號:010.11/0003-0005,「我國駐印尼代表機構」
檔案號:010.14/0009,「駐泰大使館館務會議記錄」
檔案號:505.22/0001, 0003,「秘魯與匪建交」
檔案號:505.22/0001-0004,「阿根廷與匪洽談建交」
檔案號:505.29/0002,「敵情研究室」
檔案號:510.1/88001,「駐墨西哥商務代表辦事處地位問題」
檔案號:510.11/0003,「佈建建議」
檔案號:510.11/88001-88003,「墨西哥閉館」
檔案號:510.13/0002,「中厄(厄瓜多)訂約派使」
檔案號:510.14/0008,「駐中南美使節會議」
檔案號:510.14/0009,「中南美洲使節會議」
檔案號:510.18/90002,「中秘斷交後我謀在秘設立據點經過即有關文件」
檔案號:511/0001,「中巴(巴西)關係」
檔案號:512.21/0012,「沈昌煥特使訪問中南美各國」
檔案號:512/0003,「中巴(巴西)斷交」
檔案號:512/0003-0004,「與厄瓜多恢復關係」
檔案號:512/0005,「厄瓜多中止與我國外交關係」
《國防部史政檔案》
檔案號:00055634/0840000051,「國軍編裝調整案」
檔案號:0041453/014,「裁撤駐越、棉顧問團案」
檔案號:0041453/018,「駐越南軍援團建議由越方派遣政戰幹部來華見學
及受訓」
《政治作戰學校檔案》
檔案號:0600.1/1164,「召訓智利國營事業安全人員」
檔案號:0600.1/1164,「本校改進遠朋班召訓工作座談會會議紀錄」
檔案號:0600.1/1164,「國軍援瓜顧問團領隊林恆雄上校工作報告暨建議
事項」
檔案號:0600.1/1164,「遠朋班42期教育重點與範圍修正」
檔案號:0600.1/1164,「遠朋班43期南非班教育計畫」
檔案號: 0600.1/1164,「遠朋班72年度召訓計畫預定表暨訓練課目配當
表」
檔案號:0600.1/1164,「遠朋班訓練資料暨呈報事項」
檔案號:0600.1/1164,「請提供秘魯籌設『政戰學校』有關資料」
檔案號:0600.1/1164,「請提供歷屆遠朋班畢業學員人資」

(二)報告
《國防部》
王漢國,1992。《擔任薩爾瓦多共和國政治作戰講學工作報告書》。台北:
國防部。
丘長清,1997。《遠朋國建班八十六年度代訓報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林恆雄,1984。《國軍援瓜顧問團工作報告暨建議事項》。台北:國防部。
郁光,1971。《政治作戰學校政治作戰研究班遠朋講習班第一期檢討報告
書》。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張明弘,1981。《擔任瓜地馬拉共和國政治作戰顧問工作報告書(一)》。台
北:國防部。
張明弘,1981。《擔任瓜地馬拉共和國政治作戰顧問工作報告書(二)》。台
北:國防部。
情報參謀次長室,1980。《薩爾瓦多簡介》。台北:國防部。
嚴昭慶,1990。《擔任薩爾瓦多共和國政治作戰顧問工作報告書》。台北:
國防部。
《外交部》
中南美司編印,1978。《薩爾瓦多共和國國情簡介》。台北:外交部。
中南美司編印,1981。《匪共在中南美洲地區的重要活動—自69年11月1
日至70年2月28日》。台北:外交部。
中南美司編印,1982。《玻利維亞國情簡介》。台北:外交部。
中南美司編印,1983。《瓜地馬拉共和國國情概況》。台北:外交部。
國剛,1981。《駐中南美洲地區使節會議報告暨厄瓜多最近局勢發展》。厄
瓜多:中華民國駐厄瓜多商務代表處。
(三)政治作戰學校校史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1979。《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一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1979。《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四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1983。《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五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1983。《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六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1990。《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七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2003。《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十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編纂委員會,2006。《政治作戰學校校史》第十一冊。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四)傳記、日記、回憶錄
王力行,1994。《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文化。
王子翰,2001。《七十億往—一位政戰老兵的故事》。台北:大屯。
王宗漢,2002。《皖生台胞一世情—王宗漢七十自述》。台北:立華。
王宗漢,2010。《八十留緣》。台北:立華。
尼洛,1995。《王昇˙險夷原不滯胸中》。台北:世界文物。
朱浤源、張瑞德,1994。《羅友倫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厚壯等譯。湯瑪士‧馬可(Thomas A. Marks)著,2003。《王昇與國民黨-反革命運動在中國(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Wang Sheng & the Kuomintang)》。台北:時英。
胡鎮埔,2011。《俯仰之間—無悔、有願》。台北:新新聞文化。
郝柏村,2000。《八年參謀總長日記》(上、下)。台北:天下遠見。
陳祖耀,2008。《王昇的一生》。台北:三民。
陸以正,2002。《微臣無力可回天—陸以正的外交生涯》。台北:天下文化。
劉鳳翰,2002。《臺籍首位上將總司令—陳守山口述歷史(上、下)》。台北:
國史館。
賴暋,2011。《賴名湯先生訪談錄》(上、下)。台北:國史館。
錢復,2005。《錢復回憶錄》(卷一、二)。台北:天下文化。
(五)專集、文集
中央委員會組織工作會,1982。《蔣主席言論集—革命理論與方略》。台北:
中央文物供應社。
石之瑜編著,2001。《寧靜致遠,美麗人生—沈昌煥先生紀念文集》。台北:
沈大川。
宋自立,1980。《難忘的一年》。台北:光華。
林大椿,1998。《感恩與薪傳》。台北:福星圖書。
政治作戰學校訓導處,1977。《復興崗講詞第二輯》。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訓
導處。
倪邦臣,2011。《活路外交政策下之軍事外交工作的思維-以瓜地馬拉為
例》。桃園:國防大學戰爭學院。
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金會,2007。《音容長在我心—追思永遠
的化公逝世週年紀念專輯》。台北: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學術研究基
金會。
張其昀,1984。《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三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黃天才,1988。《歷史巨人的遺愛—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紀念專輯》。台北:中
央日報社。
蔣經國,1978。《蔣總統經國先生六十七年言論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蔣經國,1980。《蔣總統經國言論選集(第一輯)》。台北:中央日報。
蔣經國,1980。《難忘的一年—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生日有感》。台北:光華。
蔣經國,1981。《蔣主席言論集(革命理論與方略第三輯)》。台北:中央文物。
蔣經國,1981。《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年言論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蔣經國,1982。《蔣主席言論集(革命理論與方略)》。台北:中央文物。
蔣經國,1982。《蔣主席言論集(革命理論與方略第四輯)》。台北:中央文物。
蔣經國,1983。《蔣總統經國言論選集(第四輯)》。台北:中央日報。
蔣經國,1984。《蔣總統經國言論選集(第五輯)》。台北:中央日報。
蔣經國,1985。《蔣總統經國言論選集(第六輯)》。台北:中央日報。
蔣經國,1986。《蔣總統經國言論選集(第七輯)》。台北:中央日報。
蔣經國,1987。《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五年言論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蔣經國,1987。《蔣總統經國言論選集(第八輯)》。台北:中央日報。
蔣經國,1988。《堅苦卓絕繼往開來—貫徹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反共復國之訓示》。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六)專書
Eric A. Nordlinger著。洪陸訓譯。2002。《軍人與政治:亞非拉美國家的軍事政變》(Soldiers in Politics: Military Coups and Governments)。台北:時英。
Jay Taylor,林添貴譯,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
Samuel E. Finer著。洪松輝、莫大華等譯。1997。《馬背上的人:軍人在政治中的角色》(The Man on Horseback: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in Politics. Baltimore: Penguin Books)。台北:五南。
Samuel P. Huntington著。洪陸訓等譯。2006。《軍人與國家:文武關係的理論與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台北:時英。
Thomas A. marks著,李厚壯、張聯祺譯,2003。《王昇與國民黨—反革命運動在中國》。台北:時英。
任格雷,蔡明燁(譯),2003。《推銷台灣》。台北:揚智。
向駿主編,2001。《拉丁美洲研究》。台北:五南。
朱嘉賓譯,1966。《現代游擊戰》(上、下)。台北:國防部聯合作戰研究督查
委員會。
李松林,1993。《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
李國鼎(口述),劉素芬(編著),2005。《李國鼎:我的台灣經驗》。台北:遠流。
李萬來,1999。《外交風雲》。台北:中央通訊社。
李潔明,2003。《李潔明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
沈呂巡、馮明珠,2011。《百年傳承,走出活路》。台北:故宮。
汪士淳,2004。《丁渝洲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2003。《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
台北:天下遠見。
茅家琦,2003。《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台北:台灣商務。
高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
高朗,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
康綠島,2001。《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世界文化。
張慧英,1992。《外交目擊》。台北:時報文化。
張慧英,1996。《超級外交官—李登輝和他的務實外交》。台北:時報文化。
陳思蓉,1997。《和平之旅》。台北:新聞局。
陳鴻瑜,2004。《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台北:國
立編譯館。
黃筱薌,2010。《國軍政治作戰學—政治作戰制度的理論與實踐(上、下)》。
台北:黎明文化。
楊旭聲,1990。《七0年代中華民國外交》。台北:風雲論壇。
楊艾俐,1992。《孫運璿傳》。台北:天下文化。
楊其璨,1990。《八0年代中華民國外交》。台北:風雲論壇。
趙明義,2008。《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時英。new window

(七)期刊論文
邱稔壤、王秀琦,〈台海兩岸在中美洲的外交競賽〉,《理論與政策》,民國86年春季號,頁163-172。new window
邱稔壤,〈後冷戰時期台海兩岸在拉丁美洲的外交競逐〉,《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頁54-64。new window
邱稔壤,〈90年代台海兩岸在拉丁美洲的外交對抗〉,《國際關係學報》,民國86年10月,頁41-54。
邱稔壤,〈中共對拉丁美洲外交政策之調整〉,《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7期,民國86年7月,頁6-17。new window
林碧炤,〈台灣的非傳統外交〉,《戰略安全研析》10,頁7-15。

(八)報紙社論、專論與報導
<《社論》敬送嚴副總統往訪中南美洲>,《中國時報》,1973年8月11日,版
A2。
<《社論》嚴副總統訪問中南美洲的使命>,《中央日報》,1973年8月11日,版
A2。
<《社論》歡迎嚴副總統訪問中南美洲成功返國>,《聯合報》,1973年9月1日,
版A2。
<《社論》嚴副總統為國宣勞>,《青年戰士報》,1973年9月2日,版A2。
<台北到南京究應如何行走為最近?>,《經濟日報》,1988年8月15日,版2。
<遠朋班代訓外國軍官影響深遠>,《聯合報》,1989年3月22日,版2。
<駐巴大使 軍系接掌 政情考量>,《聯合報》,1991年10月2日,版4。
<多明尼加總統府秘書長到機場迎接李總統>,《聯合報》,1996年12月26日,
版4。
<我拓展軍事交流獲重大突破>,《青年日報》,2005年9月27日,版3。
<巴拿馬前軍頭 在美服刑17年…明年出獄 從歷史中走出的諾瑞加>,《中國時
報》,2006年4月2日,版F1。
<諾瑞嘉與台灣 遠朋情誼30年>,《中國時報》,2007年9月7日,版A2。
<駐智利代表處舉辦國慶酒會約三百嘉賓出席>,《中央社》,2008年10月12日。
<馬總統接見遠朋班將領 盼友誼永固>,《青年日報》,2008年10月17日,版3。
<馬出訪前夕 宏國醞釀罷免總統>,《中國時報》,2009年6月26日,版A2。
<宏國總統抵哥國:半裸時被押走>,《中國時報》,2009年6月29日,版A2。
<查維茲恫嚇 宏國新政府備戰>,《中國時報》,2009年6月30日,版A2。
<總統透過機上廣播系統說明中美洲訪問成果>,《總統府公報》,2009年7月》
15日,第6872期。
<宏國政變將領 遠朋班畢業生>,《聯合晚報》,2009年7月6日,版A4。
<遠朋班轉型 納入援外體系>,《聯合晚報》,2009年7月6日,版A4。
<馬總統:兩岸關係改善 不影響我外交合作>,《青年日報》,2009年10月8日,
版3。
<遠朋國建班智利學員 德斯博德斯殉職 高部長表不捨>,《青年日報》,2010年
3月12日,版3。
<接見遠朋高階複訓班學員>,《青年日報》,2010年5月27日,版2。
<《我有話說》王昇與遠朋班>,《中國時報》,2011年5月10日,版A2。
<盼治安有解 瓜國選出鐵漢總統 退休軍頭貝雷茲以過半得票率獲壓倒性勝利
>,《中國時報》,2011年11月8日,版F1。

二、外文部分
(一)專書
Arrighi, Giovanni.2007. “Adan Smith en Pekín: Cuestiones de antagonismo." Adan Smith in Beijing: Antagonism Questions. Madrid: Akal.
Cady, John.1980.The History of Post-War in Southeast Asia. Athens, OH:Ohio University Press.
Codevilla, Angelo M. 1989. “Political Warfare.” In Political Warfare and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Rethinking the US Approach, eds. Frank R. Barnett & Carnes Lor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Couloumbis, Theodore A. and James H. Wolfe. 1982.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Prentice-Hall.
Domínguez Jorge I. 2006. China’s Relations With Latin America: Shared Gains, Asymmetric Hop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arnett, David. 2002.The Secret History of PWE: Political Warfare Executive, 1939-1945. London: St. Ermin's Press.
Goldstein, Joshua S. and Jon C. Pevehouse. 201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Longman.
Hickev, Dennis (2006) “Foreign Policy Making in Taiwan: From Principle to Pragmatism”. UK: Routledge.
Johnson, Cecil.1970. Communist China and Latin America, 1959-1967.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eohane ,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2001.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Lord, Carnes. 1989. “Th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in National Strategy.” In Political Warfare and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Rethinking the US Approach, eds. Frank R. Barnett & Carnes Lor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Morgenthau, Hans J. 1985.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6th editi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Nye, Joseph S. 2003.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Norman D. & Howard C. Perkins. 1953.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World Community in Transition.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Russett, Bruce. 1993.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Paul A, Jr. 1989. On Political War.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Waltz, Kenneth.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Bellows, Thomas J.1976. “Taiwan's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70s: A Case Study of Adaptation and Viability,” Asian Survey, Vol. 16, No. 7 (Jul., 1976), pp. 593-610. http://www.jstor.org/stable/2643160.
Chan, Gerald.1997. “Taiwan as An Emerging Foreign Aid Donor: Developmen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Pacific Affairs, Vol. 70, No. 1 (Spring, 1997), pp. 37-56, http://www.jstor.org/stable/2761227.
Chang, Parris.1983. “Taiwan in 1982: Diplomatic Setback Abroad and Demands for Reforms at Home,” Asian Survey, Vol. 23, No. 1, (Jan., 1983), pp. 38-46. http://www.jstor.org/stable/2644324.
Claves, Mayo. 2006. “Nicaragua: El candidato Ortega asegura que reanudará sus relaciones con China si gana las elecciones.”
Hickey, Dennis V. 1997. “U.S. Policy and Taiwan's Bid to Rejoin the United Nations,” Asian Survey, Vol. 37, No. 11 (Nov., 1997), pp. 1031-1043. http://www.jstor.org/stable/2645739.
Hsiung, James C. 1986. “Taiwan in 1985: Scandals and Setbacks,” Asian Survey, Vol. 26, No. 1, (Jan., 1986), pp. 93-101. http://www.jstor.org/stable/2644097.
Maizels, Alfred and Machicko K. Nissanke.1984. “Motivations for Ai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Development Bank. 12(9):879-900.
Mongan, Matías.2007. “Nicaragua ¿Encrucijada para Daniel Ortega? ¿Entre China o Taiwán?” América Latina en Movimiento ALAI.
Mora, Frank O. 1999. “Sino-Latin American Relation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1977-1997.” 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and World Affairs, Vol. 41, No. 2 pp. vi-116. http://www.jstor.org/stable/166408 Accessed: 29/03/2009 01:29.
Muñoz, Heraldo.1986. “Las relaciones exteriores del gobierno militar chileno. ” Santiago de Chile: PROSPEL-CREC/Las Ediciones del Ornitorrinco.
Paz, Gonzalo S.2006. “Rising China’s ‘Offensive’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US Reaction.” Asian Perspective, Vol. 30, No. 4,(2006), pp. 95-112.
Regalado, Florido E. 2005. “Taiwán: fuente de financiamiento de corrupción centroamericana.” El Catoblepas, 34, 16-17.
Robinson, Thomas W. 1996. “America in Taiwan's Post Cold-War Foreign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48, Special Issue: Contemporary Taiwan (Dec., 1996), pp. 1340-1361. http://www.jstor.org/stable/655527.
Tinker, Asia- Pacific News. 2007. “Taiwan Donates 30 Million Dollars to Nicaragua for Energy.” Deutsche Presse-Agentur (dpa). http://www.monstersandcritics.com/news/asiapacific/news/article_1329368.php/Taiwan_donates_30_million_dollars_to_Nicaragua_for_energy.
Tokatlian, Juan Gabriel.2007. “Las relaciones entre Latinoamérica y China: un enfoque para su aproximación”, Desarrollo Económico, Vol. 47, No. 185 (Apr. - Jun., 2007), pp. 119-129. http://www.jstor.org/stable/30037137.
Tubilewicz, Czeslaw.2002. “The Baltic States in Taiwan's Post-Cold War ''Flexible Diplomacy.''” Europe-Asia Studies, Vol. 54, No. 5 (Jul., 2002), pp. 791-810. http://www.jstor.org/stable/826507.
Vranken, Dennis V.1988. “America's Two-Point Policy and the Future of Taiwan”, Asian Survey, Vol. 28, No. 8 (Aug., 1988), pp. 881-896. http://www.jstor.org/stable/2644592.

三、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瀏覽日期:2012年10月4日)
中華民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http://www.icdf.org.tw/chinese/c_affair_invest.asp(瀏覽日期:2012年9月27日)
總統府公報線上查詢系統:http://www.president.gov. (瀏覽日期:2012年10
月11日)
聯合國,《第五屆會:正式紀錄:補編第二十號(A/1775)》。紐約:聯合國,1951。
聯合國統計科。http://www.unchs.org/programmes/guo/documents/Table3.pdf(瀏覽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嚴昭慶部落格。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chauchingyen/article?mid=421&prev=426&next=420&l=a&fid=11。(瀏覽日期:2012年9月26日)
「我國駐外使館通訊錄」,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94年2月。
http://www.mofa.gov.tw/webapp/lp?ctNode=279&CtUnit=30&BaseDSD=30(瀏覽日期:2012年10月18日)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 http://www.taiwan2un.org/roc.htm
(瀏覽日期:2012年10月18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