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之研究:理論與實踐的分析
作者:張登及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Teng-Ch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東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坤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中共外交大國外交中國外交史國際關係理論體系大國責任大國反大國挑戰大國Chinese foreign policyBig-Power Diplomacy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ig-Power in the systemResponsible Poweranti-Big-PowerChallenging Pow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大國外交」是中共國力崛起後,九○年代中期起飽受爭議的大陸外交主張,雖然多有大陸學者提倡且對官方有相當的影響,但官方迄今並無採行「大國外交」的正式宣示。這本論文檢視中共建政迄今出現的所有關於自身「大國」定位的概念,然後評估當前「中國崛起」國力增長的虛實,對比於中共與諸大國、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外交關係,以從歷史和現實中發掘其「大國外交」概念的內容。所以,本文研究目的即是第一、闡明中共「大國外交」相關概念出現的內政與國際環境背景;第二、藉由與中共外交政策具體實踐相對照,檢驗「大國外交」相關概念的多重內涵;第三、深入國際關係理論層面,呈現國力崛起的中共,面對冷戰結束後的體系轉變,外交政策與政策背後「大國」定位的複合樣態;第四、經過上述三個步驟的分析,提出堪以敘述和解釋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發展動態的概念建構,並對其未來發展作一預期。
本文第四章與第五章特別深入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從諸理論的基本假設和它們對中共外交的評估與對策建議出發,再分析大陸學界文獻對西方對華政策的反饋、學習與批判,以進一步深化中共「大國外交」有關概念的理論意含。
經由上述程序,本文建構了三個分析中共「大國外交」的理念類型:體系大國、負責大國、反大國/挑戰大國,和此三類型的複合類型共八種,以對冷戰後中共外交的未來走向做出扼要預期。
Chinese “Big-Power Diplomacy” after the Cold War: A Research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BSTRACT
As a socialist country, China had rarely declared herself as a “power” in foreign policy.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Power” means domination and illegal coercion. Having experienced unequal treatments from the Opium War (1840), the West Power have been constructed as some harshly invading foreigners by Chinese people. However, as well known, middle-kingdom complex have been long prevailing in chinese society. China rejected to be a "power" in the western build system but, the country still keeps some kind of great country of self-identity in the deep mindset.
After adopting the open and reform policy, especially after the collapse of USSR, "China Rising" is a outstanding and controversial phenomen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fter the cold war. Several kind of "Big-Power Diplomacy" are emerging among mainland''s thinktanks, institutes and policy organs. However, the authory just adopt some of them, such as "a pole in a multipolarize world". The other concepts are still developing.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and built up three ideal types about China''s "Big-Power Diplomacy" implementation and imagination. These concepts of ideal type also take the advantage of west IR theories. The result of the finding are "Big-Power in the system" which is correspondent to the Structural Realism. The "Responsible Power " is correspondent to the Institutional Liberalism, including regime theory. The "anti-Big-Power/Challenging Power" is somewhat correspondent to the critical and reflective stream in IR theory.
一 中文書籍
人民日報社編,中國人民不可侮。北京:人民日報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周恩來年譜(上、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列寧選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思選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劉少奇問題資料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1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與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軍事文摘。北京: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繁體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王 杰編,大國手中的權杖─聯合國行使否決權紀實。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王 寧、薛曉源編,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王正毅,世界體系論與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王瑤瑛,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與功能。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緝思編,文明與國際政治。上海:上海人民,1995年。
───編,高處不勝寒─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王逸舟,環球視點。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年。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當代國際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編,單極世界的陰霾─科索沃危機的警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王泰平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王興成、秦麟征編,全球學研究與展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
王曉德,美國文化與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1988年。
───,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年。
田弘茂編,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1996年。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2000年。new window
───,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1995年。
───,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1995年。
───,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台北:五南,1995年。
───,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1994年。
石原忠浩,中共與日本關係之間的台灣因素。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世界經濟與中國編輯組編,世界經濟與中國。天津: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
白思利(W. G. Beasley)著;葉延燊譯,現代日本的崛起。台北:金禾,1992年。
白魯洵(Lucian W. Pye)著;胡祖慶譯,中國政治的變與常。台北:五南,1988年。
任光初編,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曲 星,中國外交50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雲漢等,中共對台智庫角色研究。台北:行政院陸委會委託專案報告,1997年。
米振波編,周恩來與大國關係的變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何 方,論和平與發展時代。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何兆武,歷史與歷史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何茂春,中國外交通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 台北:三民,1987年。new window
克里克(James Cleick)著;張淑譽譯,渾沌─開創新科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
克萊恩(Ray S. Cline)著;紐先鐘譯,世界各國國力評估。台北:黎明,1976年。
宋 強、張藏藏、喬 邊等,中國可以說不。北京: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年。
宋新寧、陳岳,國際政治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國際政治經濟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沈 默,地緣政治。台北:文和,1967年。
沈玄池、洪德欽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所,1998年。new window
沈驥如,中國不當不先生─當代中國的國際戰略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李世濤編,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形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李明軒等,WTO與兩岸競合。台北:天下,2001 年。
李明偉編,大國方略─著名學者訪談錄。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李希光、劉 康等,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台北:捷幼,1997年。
李善同等,WTO:中國與世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李景治編,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
李登輝、中島嶺雄著,駱文森、楊明珠譯,亞洲の智略。台北:遠流,2000年。
李慎明、王逸舟編,2001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余昌淼、李 偉編,十五大以後的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辛 旗,百年的沉思─回顧二十世紀主導人類發展的文化觀念。北京:華藝出版社,2000年。
周 煦編,冷戰時期亞太地區之和平安定。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1993年。
房 寧、王小東、宋強,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金沖及編,周恩來傳(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季羨霖等編,大國方略─著名學者訪談錄。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法務部調查局,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6年。
俞正梁等,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南開大學編輯組,世界經濟與中國。北京:經濟出版社,1996年。
哈柏瑪斯(Jugen Habermas)等著;王學東、柴方國譯,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
胡鞍鋼、楊帆等,大國戰略─中國利益與使命。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II)。台北:遠流,1989年。
凌志軍、馬立誠,呼喊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年。
夏仲成,亞非雄風─團結合作的亞非會議。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1990年。
席來旺,廿一世紀中國戰略策劃。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台北:遠流,1998年。
徐遵慈、劉復國編,我國參與亞太區域合作策略之研究。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0年。
秦亞青,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索默斐爾 (Mary A. Sommerville)等著;楊連仲譯,藍色地平線:美日中共三角關係。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
翁杰明、張西明、張彌、曲克敏(編),與總書記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郝雨凡、張燕冬,無形的手─與美國中國問題專家點評中美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1998年。
馬克思(Karl Marx)著;伊海宇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台北:時報,1990年。
馬庫色(Hebert Marcuse)著;劉繼譯,單向度的人。台北:桂冠,1990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亞太安全譯文彙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康德(Immanuel Kant)著;何兆武譯,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2000年。new window
張召忠,下一個目標是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
張曉霞,中國高層智囊。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年。
張海濤,何處是美利堅帝國的邊界─一九四六年以來美國對華戰略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國城,後冷戰時期中共擴張海權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張登及,中共的世界觀與對外政策的演變─歷史的詮釋與理念型的說明。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靜如,中國共產黨思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年。
張錫昌、周劍卿,戰後法國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張蘊嶺編,合作還是對抗─冷戰後的中國、美國和日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曹 英編,神祕之門─共和國外交實錄。北京:團結出版社,1993年。
梁守德、洪銀嫻,國際政治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編,走向新世紀的歐洲與大國關係。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
盛 洪,為萬世開太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荷謨斯(Kim R. Holmes)與普里思塔(James Przystup)編;張林宏等譯,外交與威懾─美國對華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檢證分析。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new window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76年。
郭秋慶,歐洲聯盟概論。台北:五南,1999年。
陳小功編,軍備控制與國際安全手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陳世民,中共核武戰略的形成與轉變。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台北:南天出版社,1993年。
陳秀容、江宜樺編,政治社群。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5年。
陳峰君,當代亞太政治與經濟析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陳樂民編,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陳樂民、周弘,歐洲文明擴張史。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
陸 浩編,以「三個代表」為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0年。
陸建人編,亞太經合組織與中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
喬 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8年。
喬根森(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1999年。
溫特(Alexander E. Wendt)著;秦亞青譯,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枝連,亞洲的華夏秩序: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型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黃碩風,綜合國力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大較量─國力、球力論。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彭 明,第四座豐碑─廿一世紀中國新版圖。台北:商智文化,1999年。
傅建中編,季辛吉秘錄。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
葉自成編,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楊玉聖,中國人的美國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重印版。
賈慶國,未實現的和解:冷戰初期的中美關係內部─中國不僅僅說不。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年。
資中筠編,冷眼向洋(上、下)。北京:三聯出版社,2000年。
───編,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鄒讜(Tsou Tang)著,王寧、周先進譯,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裴堅章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裴默農,周恩來外交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1999年。
摩爾(Barrington Moore)著,蕭純美譯,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I。台北:遠流,1992年。
編寫組,以「三個代表」為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0年。
劉 山、薛君度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劉 杰,國際人權體制:歷史的邏輯與比較。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志峰編,道德中國:當代中國道德倫理的深重憂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劉軍寧編,民主與民主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蔡 拓等,當代全球問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蔣建華、馮婉蓁、季弘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魯 毅等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黎 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1998年。
鄧 鵬、李小兵、劉國力,剪不斷 理還亂─美國外交與美中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一卷)。香港:三聯書店,1983年。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修倫,聯合國體系下女性議題發展之探討。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鄧啟榮、李鐵城,聯合國大事編年。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年。
歷史研究委員會編,東英譯,大東亞戰爭の總結。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
錢理群,拒絕遺忘─錢理群文選。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
霍布斯(Thomas Hobbes)著,朱敏章譯,利維坦。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薛君度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薛君度、陸南泉編,新俄羅斯─政治、經濟、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薛龍根編,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
謝慶奎編,當代中國政府。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謝益顯編,中國外交史1949-1979。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崛起─國家利益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等,中國與亞太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叢鳳輝編,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6年。
韓念龍、錢其琛等編,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羅 鋼、劉象愚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蘇 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蘇 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蘇長和,全球公共問題與國際合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龔德宏、李秋發、高民政,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北京:藍天出版社,1998年。
二、中文期刊、報紙專論、會議論文、網際網路線上文獻*
丁永康,「中共推動國際新秩序在非洲的實踐」。中國大陸研究,43卷11期(2000年11月),頁77-95。new window
丁奎松,「亞太大國關係對地區安全合作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1-2期(2001年2月),頁88-90。
丁樹範,「中國下一世紀的亞太戰略」。發表於台北,民主進步黨主辦,「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11月6日。
于有惠,「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2卷3期(1999年3月)。頁45-62。
毛壽龍,「中國要有大國定位」。環球時報。2000年8月18日,版7。
王志軍,「『後領土時代』與地緣戰略的嬗變」。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32-35。
王逸舟,「國際關係領域的若干研究動態及問題」,學術界,2001年第1期(2001年1月),頁251-257。
───,「面對世界我們應有的態度」。環球時報,2000年12月1日,版7。
───,「中國:一步步認知全球化」。環球時報,2000年5月26日,版7。
───,「市民社會與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雙月刊),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28-38。
───,「面向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6期(1999年12月),頁18-27。
───,「多極化不等於反美」。環球時報,1999年8月6日,版14。
王緝思,「國際關係理論與中國外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2期(1993年2月),頁83-93。
王義桅、倪世雄,「均勢與國際秩序:後冷戰時代的思索」。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2期(2001年2月),頁15-20。
田文林,「國際政治視野中的文化因素」。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9期(1999年9月),頁22-25。
申相振,「中共的世界觀與三個世界論的探討」。問題與研究,27卷11期(1988年8月),頁69-75。new window
石 沙,「多極化體系裡的中共外交」。中央日報,1998年12月2日,版8。
石 碌,「中共的大國外交與對台策略」。中央日報,1998年9月21日,版9。
石之瑜,「論台灣政治的移民性質」。二十一世紀,總68期(2001年12月),頁66-75。new window
───,「鑿開霸權: 普世主義與相對主義之外關於民主的知識」。中國大陸研究,44卷3期(2001年3月),頁1-15。
───,「回應中國:『反國家』論述對『東方主義』的欲拒還迎─以周恩來為例」。共黨問題研究,26卷12期(2000年12月),頁6-20。
───,「誰來解讀中共的『大國外交』─兼論現實主義之外的兩岸關係論述」,發表於台北,國史館主辦,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史討論會。2000年11月4日。
───,「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的知識脈絡」。問題與研究,39卷7期(2000年7月),頁37-52。
───,「美國女性主義對國際政治的省思」。美國月刊,9卷4期(1994年4月),頁88-107。
───,「中共第三世界外交原則之述評」。問題與研究,32卷7期(1993年7月),頁69-80。
向敏知,「中共左派反對資本家入黨動向」。開放,2001年8月號(2001年8月),頁20-21。
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著;王鳴鳴譯,「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7期(1999年7月),頁4-10。
朱馬杰,「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中的文化因素」。中國評論,2000年8月號(2000年8月),頁64-67。
何家棟,「二十一世紀中國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兼駁國家主義意識型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000年春季號(2000年4月),頁103-109。
吳東野,「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台海情勢發展之意義與影響」。遠景季刊,1卷4期(2000年10月),頁25-57。new window
吳玲君,「中共APEC策略與腳色的轉變:新現實主義的解析」。問題與研究,40卷3期(2001年5月)。頁1-20。new window
呂新國,「大國關係與中國外交」。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1期(1998年1月),頁41-42。
李 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KEDO)之運作和限制」。發表於台北,政大外交系主辦,「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研討會」,2001年6月2日。
李 揚,「冒險的遷徙: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世紀中國,http:// www.cc.org.cn;轉載自http://intermargins.ncu.edu.tw/intermargins/ 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intellectual%20field/postmodernism%20in%20China.htm.
李少軍,「以包容的文化融入世界」。環球時報,2000年6月30日,版7。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15期(2000年12月),頁33-67。new window
李慎之,「全球化與中國文化」。中社網─文粹周刊,http://www.csdn.net. cn/page/china/ wencui/zhoukan/0821adaa02.htm.
李義虎,「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評析」。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2期(2000年5月)。頁1-5。
汪 暉,「當代中國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大陸網站「天涯」,http: //www.tianya.com.cn/cgi.bin/tyzs/content.asp?no=A200009150002。另見全文轉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7期(2000年3月),頁1-43。
沈驥如,「國際治理之我見」,發表於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系主辦,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2日。
吳玲君,「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日本的角色」。發表於台北,政大外交系主辦,全球治理與國際關係研討會,2001年6月2日。new window
───,「以APEC為基點發展亞太安全共同體的構想與理想」。中華台北APEC通訊,第3期(1999年1月),頁60-66。
林宗達,「中俄關係之改善對中共軍事現代化的助力分析」。共黨問題研究,27卷8期(2001年8月),頁58-76。
周方銀,「對當前國際格局的聚類分析」。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12月)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頁90-102。new window
───,「中共大國外交與獨立自主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6卷1期(2000年11月),頁5-8。
───,「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31卷3期(2000年7月),頁1-14。
───,「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30卷3期(1999年7月),頁23-38。
季志業,「大國關係初步到位、良性互動始見成效」。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1-2期(1999年2月),頁84-87。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2期(2001年3月),頁178-187。new window
俞正梁,「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新世紀世界格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1-6。
美國國防部,「中國軍事實力2000年度報告」。未來中國(遠景基金會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rg/fcn/ideas/fci200091501.htm,2000年9月15日。
柯偉林(William Kirby)著,「中國的國際化─民國時代的對外關係」。二十一世紀,第44期(1997年12月),頁38-45。new window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1卷3期(1999年7月),頁1-42。
胡志強,「中共『大國外交』及我國因應之道」。政策月刊,50期(1999年9月),頁29-36。
孫 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998年第1期(1998年2月),頁78-79。
唐家璇,「新中國外交五十年」。中國外交,2000年第1期(2000年1月),頁3-7。
徐濟明,「中國國家利益與對非政策」。西亞非洲,2001年1期(2001年2月),頁50-54。
徐斯儉,「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43卷4期(2000年4月) ,頁1-28。new window
時殷弘,「風物長宜放眼量─二十一世紀前期中國國際態度、外交哲學和根本的戰略思考」,戰略與管理,2001年第1期(2001年2月),頁1-19。
───,「國際關係的基本哲理範式」,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2000年10月),頁177-187。
───,「安全兩難與東亞區域安全體制的必要」。戰略與管理,2000年4期(2000年8月),頁86-91。
───,「跳出『安全兩難』怪圈」。環球時報,2000年8月4日,版7。
───,「放平心態看美日」。環球時報,2000年6月23日,版7。
───,「論二十世紀國際規範體系」,國際論壇,2000年3期(2000年6月),頁2-10。
───,「關於台灣的幾項必須正視的大戰略問題」。戰略與管理,總39期(2000年3月),頁27-32。
───,「體現大陸外交的政治眼光」。兩岸雙贏,第13期(2000年2月),頁20-22。
───,「現代國際社會共同價值觀念─從基督教國際社會到當代全球國際社會」。國際論壇(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4-9。
畢英賢,「論中俄戰略協做夥伴關係」。問題與研究,35卷12期(1996年12月),頁19-64。new window
秦 俊,「全球化背景下之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7卷8期(2001年8月),頁23-28。
秦亞青,「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現狀」。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35期(1999年11月),頁11-14。
袁 易,「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分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15卷2期(2001年夏季),頁265-291。
───,「安全典制與美中關係:一個認知社群論的分析」。發表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主辦,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1998年11月7日。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25卷3期(1999年3月),頁82-93。
張 寧,「德里達的中國行」。二十一世紀,總68期(2001年12月),頁77-84。
張敏謙,「全球化與美國的戰略」。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6期(2000年6月),頁28-31。
張登及,「中共『大國外交』構思下兩岸關係的發展─思辯模型試擬」。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頁131-135。
───,「中共建政後歷屆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涉外言論的內容分析」。東亞季刊,32卷1期(2001年1月),頁53-82。
───,「發展中的中共「大國外交」新構思─兼論對兩岸關係形成的挑戰與契機」。中國事務季刊,第3期(2001年1月),頁34-65。
───,「1979年中共懲越戰爭的歷史結構分析─武力使用的解釋」。東亞季刊,31卷1期(2000年1月),頁91-114。
───,「毛澤東涉外言論與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4卷9期(1998年9月),頁41-48。
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共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44卷4期(2001年4月),頁33-54。new window
───,「中共與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基礎、阻力與動力」。中國大陸研究,43卷3期(2000年3月),頁1-26。
張睿壯,「重估中國外交所處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並非當代世界主題」。戰略與管理,2001年1期(2001年2月),頁20-29。
───,「也談美國新保守主義的外交思想及其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國際問題研究,2000年第2期(2000年3月),頁44-51。
───,「中國應選擇什麼樣的外交哲學?」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1期(1999年2月),頁54-66。
梁守德,「國際格局多極化中的美國霸權」。國際政治研究。總74期(1999年11月),頁10-14。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36卷7期(1997年7月),頁35-58。new window
郭震遠,「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國際機遇與挑戰」。中國評論,2000年1月號(2000年1月),頁20-24。
陳一新,「布希政府亞太戰略的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年10月),頁1-27。new window
陳永生,「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4卷3期(2001年3月),頁17-43。new window
陳佩堯,「中國應該怎樣研究制定對外戰略」。中國評論,2000年7月號(2000年7月),頁37-41。
陳鴻瑜,「中共進佔西沙、南沙群島及其南海政策」。發表於台北,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SCAP)與台灣綜合研究院主辦,「台灣安全戰略與南海問題研討會」,2000年3月4日。
陳墇津,「大陸的環境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0卷8期(1997年8月),頁29-47。new window
莫大華,「國際關係理論大辯論研究的評析」。問題與研究,39卷12期(2000年12月) ,頁65-90。new window
───,「論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38卷9期(1999年9月),頁93-108。
陸建華,「大陸民間組織的興起:對北京三個綠色民間組織的個案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32期(2000年冬季),頁117-131。
-喻希來、吳紫辰,「新興世界大國的成長之旅:光榮與夢想」。戰略與管理。1999年6期 (1999年12月),頁1-17。
───,「外交哲學中的人類道德─答張睿壯先生」。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2期(1999年4月),頁94-102。
───,「世界新秩序與新興大國的歷史抉擇」。戰略與管理,1998年第2期(1998年4月),頁1-13。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new window
黃俊傑,「論政治學研究與中國人文傳統之關係」。發表於政治學與文化研究研討會,台北:國科會社科中心跨科際政治學議題小組、台大政治系、中國政治學會主辦,2001年5月11日。new window
黃旻華,「評『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建構主義』」。問題與研究,39卷11期(2000年11月),頁72-100。。new window
董立文,「兩岸關係與亞太安全」。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網站,http:// www.curasian.org.tw/monthly/m-main.htm#1。
───,「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卷2期(1998年12月),頁65-76。
楊 帆,「神州新興思潮剖析─論中國社會轉型時期五種政治思潮」。明報月刊,1996年1月號(1996年1月),頁23-27。
楊 闖,「中國在世界重新定位─中國不能選擇當全球性大國」。中國評論,1998年10月號(1998年10月),頁16-18。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美國學術界在對華決策中的作用」。外交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1998年12月),頁51-55。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42卷10期(1999年10月),頁29-43。new window
───,「中共對外軍事交流對台海安全之影響」。發表於台北: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主辦,新世紀中共解放軍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2000年1月14日。
楊成緒、薛謀宏、王緝思、賈慶國、閻學通、楚樹龍(等),「中國在世界的位置」。環球時報,2000年8月25日,版7。
葉自成,「中國外交戰略下的兩岸關係」。兩岸雙贏,第17期(2000年6月),頁22-27。
───,「中國:多種角色選擇」。環球時報,2000年3月7日,版4。
───,「廿一世紀初的新形勢與中國大國外交戰略新概念」。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1期(2000年2月),頁24-36。
───,「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1月號(2000年1月),頁6-11。
───,「中國反霸思想中的矛盾及其超越」。太平洋學報,總21期(1999年12月),頁66-73。
葉自成、李穎,「構建大國外交之魂:正常心、自信心、樂觀心」。中國外交,2001年9月號,頁2-5。
葉伯棠,「中共對非洲政策的演變(下)」。共黨問題研究,9卷6期(1984年6月),頁75-77。
楚樹龍,「美國對華戰略及美中關係走向」,和平與發展,2001年第2期(2001年夏季),頁39-43。
───,「美國對華『接觸』、『防範』雙重戰略與中美關係」。明日報,2000年11月13日,http://www.times.com.tw/mainland-taiwan/ tribune/main.htm 。
───,「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4期(1999年8月),頁13-18。
───,「關於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8期(1999年8月),頁1-6。
楚樹龍、王在邦,「關於國際形勢和我國對外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8期(1999年8月),頁1-6。
資中筠,「『全球化』與中國」。中社網─文粹周刊,2000年,http://www. csdn.net.cn/page/china/wencui/zhoukan/0822adaa02.htm.
───,「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為了人民的長遠福祉」。太平洋學報,1999年第4期(1999年12月),頁10-15。
───,「愛國的座標」。撰於1994年,轉載自http://china-pla.hypermart. net/board/messages/2488.html.
趙 梅,「通向自由和繁榮之路」。美國研究,2000年第3期(2000年9月),頁132-141。
趙春山,「從中共的『矛盾論』看華府與北京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理論與政策,12卷1期(1998年3月),頁1-11。new window
趙穗生,「科學地認識中國大陸政治」。中國大陸問題研究,33卷1期(1990年1月),頁66-79。
趙黎青,「關於中國非政府組織建設的幾個問題」。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2000年8月),頁73-78。
蔡 瑋,「中共的大國外交戰略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6卷2期(2000年2月),頁66-71。
鄭宇碩,「文革後期的中國外交政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32期(2000年冬季),頁35-44。
鄭世平,「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的現況和困境」。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35期(1999年11月),頁1-3。
鄭端耀,「國際建制與國際不擴散的關係─理論分析架構的探討」。美歐季刊,第13卷第2期(1999 年夏季),頁107-136。
───,「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12月),頁1-22。
劉宇凡,「大陸知識界的大混戰及其現實意義」。左翼,第14號(2000年12月),頁23-35。
劉忠智,「新世紀中國應有宏偉方略」。中國評論,2000年4月號(2000年4月),頁38-41。
閻學通,「歷史的繼續─冷戰後的主要國際政治矛盾」。大公報(香港),2000年7月19日,版A3。
───,「新世紀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趨向」。中國評論,2000年5月號(2000年5月),頁,35-39。
蕭功秦,「後全能體制與21世紀中國的政治發展」。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6期(2000年12月),頁1-8。
龍舒甲,「古阿姆五國論壇發展研析」。問題與研究,40卷2期,2001年3月,頁67-82。new window
韓勝東,「日本新歷史教科書」。韓同胞21,總322號(2000年8月);十月評論轉載,28卷3期(2001年9月),頁12-14。
韓德強,「『落後就要挨打』語意解析」。上海紅旗網站, 1999年5月30日,http://redflagsh.myetang.com/redsee/aida.htm.
蘇 格,「國際安全新格局與合作機制」。中國評論,1999年1月號。
蘇長和,「經濟相互依賴及其政治後果」。歐洲,1998年第4期(1998年8月),頁34-39。
三、西文書籍
Alker, Hayward R. Rediscoveries and Reformulations─Humanistic Methodologi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Armstrong, J. 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Baldwin, David A.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aylis, John and Steve Smith ed.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1.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Books Press, 1997.
───. Out of Control: Global Turmoil on the Ev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1993.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New York: Alfread A. Knopf Press, 1997.
Burger, Thomas. Max Weber’s Theory of Concept Forma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76.
Buzan, Barry & Charles Jones & Richard Little. The Logic of Anarchy─Neorealism to Structu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Carr, E.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New York: Haper & Row Press, 1964.
Christopher, Warren.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 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linton, William J.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ebruary 1995.
Courteny, Brown. Chaos and Catastrophe Theories. Iowa: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95.
Cox, Robert W. ed.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ed.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World Order. Tokyo: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Dittmer, Lowell. China Under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 and Samuel S. Kim ed.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Eichengree, Barry. Globalizing Capital: A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Faust, John R. and Judith F. Kornberg. China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Lynne Press, 1995.
Friedman, George and Meredith LeBard. The Coming War with Japa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Fukuyama, Francis.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Press, 1992.
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Goldstein, Judith and Robert O. Keohane ed.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Gong, Gerrit W. and Bih-jaw L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t a Time of Change. Washington D.C.: CSIS Press, 1994.
Goodman, David S. G. and Gerald Segal ed. China Rising: Nation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7.
Grant, Richard ed.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ress, 1995.
Groom, A. J. R. and Margot Light ed.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Guild to Theory.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94.
Guzzini, Stefano.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Routledge, 1998.
Haass, Richard N. The Reluctant Sheriff: The United State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7.
Harding, Harry.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d Institution Press, 1992.
─── ed. China’s Foreign Relation in the 1980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Hasenclever, Andreas, Peter Mayer and Volker Rittberge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Held, David, Anthony G. McGrew, David Goldblatt, and Jonathan Perraton. Glob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1999.
Holmes, Kim R. and James Przystup ed. Between Diplomacy and Deterrence: Strategies for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Press, 1997.
Holsti, K.J. 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5th ed. N.J.: Prentice-Hall Press, 1992.
Hout, Wil. Capitalism and the Third World. Brookfield: Edward Elgar Press, 1993.
Hulsman, John C. A Paradigm for the New World Order: A School-of-Thought Analysi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Post-Cold Era.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7.
Hunt, Michael. The Genesis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Press, 1996.
Iriye, Akira. Across the Pacific-An Inner History of American-East Asia Relations. Chicago: Imprint Press, 1967.
Isa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s Science, 3rd ed.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81.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N.J.: Princeton Press, 1995.
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obert S. Ross ed.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9.
Kapstein, Ethan B. and Michael Mastanduno ed. Unipolar Politics: Realism 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Kegley, Charles W. ed.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 New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Keohane, Robert O. ed.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 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9.
Keohane, Robert O. and Helen Milner e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96.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2nd ed. HarperCollins Press, 1989.
Krasner, Stephen D. Structural Conflict: 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Kim, Samuel S. ed. China and the World. Bo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Lampton, David M.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pid, Yosef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 ed.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ress, 1996.
Lardy, Nicholas R.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Washington D. 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ress, 1994.
───. 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 D. C.: the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8.
Lu, Ning. The Dynamics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7.
Machiavelli, Niccolo. The Prince, edited by Quentin Skinn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Macridis, Roy C. ed.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ics, 5th ed. N. J.: Englewood Cliff Press, 1976.
Mancall, Mark. China at the Center-300 Years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84.
Mann, James H.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ress, 1999.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 ed.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algrave Press, 1995.
Marx, Karl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98.
McMurtry, John. The Structure of Marx’s World-View.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5th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ress, 1973.
Muravchik, Joshua. Exporting Democracy: Fulfilling America’s Destiny. Washington D.C.: The AELP Press, 1991.
Nathan, Andrew J. and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s’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Press, 1997.
Neumann, Iver B. and Ole Waever e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7.
North, Douglass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W.Norton and Company Press, 1981.
Oksenberg, Michel, Yoichi Funabashi and Heinrich Weiss. An Emerging China in a World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 Press, 1994.
Overholt, William. The Rise of China: 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 New York : W.W. Norton & Company Press,1993.
Oye, Kenneth A. ed.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N.J: Princeton Press, 1986.
Perry, William J. and Ashton B. Carter. Preventive Defense: A New Security Strategy for Americ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1999.
Pettman, Jan Jindy. Worlding Women: A Feminist International Politics. Sydney: Allen & Unwin Press, 1996.
Robinson, 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don Press, 1994.
Rosenau, James N.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69.
Roth, Guenther and Wolfgang Schluchter. Max Weber’s Vision of History: Ethics and Metho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Ruggie, John Gerard ed.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Segal, Gerald. Defending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hambaugh, David.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Shih, Chih-Yu. China’s Just World─The Moralit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Boulder: Lynne Rienner Press, 1993.
Sjolander, Claire Turenne and Wayne S. Cox ed. Beyond Positivism: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4.
Skocpol, Theda ed.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Cambridge Press, 1984.
Smith, Martin A. and Graham Timmins ed. Uncertain Europe: Building a New European Security Order?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01.
Smith, Steve,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Solinger, D. J. ed. Three Visions of Chinese Socialis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4.
Sven, Steinmo, Thelen Kathleen and Longstreth Frank ed.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1992.
Swaine, Michael D. and Ashley J. Tellis.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and MR1121-AF2000, 2000.
Sylvester, Christine. Feminist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Postmodern Era.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94.
Tsou, Tang. American’s Failure in China, 1941-1950.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63.
Viotti, Paul R. and Mark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NewYork: Macmillan Press, 1993.
Vogel, Ezra F. ed.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W.W. Norton Press, 1997.
Walker, R. B. J. Inside/Outsid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Addison-Wesley Press, 1979.
───.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Weber, Max.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Edward Shils and Henry Finch translated and edit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49.
Wendt, Alexander E.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illiams, Phil, Donald M. Goldstein and Jay M. Shafritz ed. Classic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lmont: Wadsworth Press, 1994.
Yahuda, Michael. Toward the End of Isolationism: China’s Foreign Policy after Mao.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3.
Zalewski, Marysia and Jane Parpart ed. The “Man” Ques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8.
四、西文期刊論文與報紙專論
Ashley, Richard K. “The Geopolitics of Geopolitical Space: Toward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lternatives, Vol. 12, No. 4(Winter 1987), pp. 403-434.
Christensen, Thomas J.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Spring 2001), pp.5-40.
Clemens, Walter C. Jr. “How to Lose Friends and Inspire Enemies,” Washington Post, May 20, 2001, p. B2.
Dessler, David. “What i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3, No. 3 (Summer 1989), pp. 441-473.
Doyle, Michael W. “Kant, Liberal Legacies, and Foreign Affair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Vol. 12(December 1983), pp. 205-235.
Haas, Peter M. “Introduction: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1(Winter 1992) , pp. 1-35.
Haass, Richard N. “Paradigm Lost,” Foreign Affairs, Vol. 74, No.1 (January/February 1995), pp.43-58.
Holsti, Ole 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Policy,” Diplomatic History, Vol. 13, No. 1(Winter 1989), pp. 15-43.
Hopf, Ted.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1(Summer 1998), pp. 171-200.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2 (March/April 1999), pp. 35-49.
───. “The Coming Clash of Civilizations or, the West Against the Rest,”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6, 1993, p. E19.
───.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3(Summer 1993), pp. 22-49.
Katzenstein, Peter J.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0, No.7 (July 1976), pp. 1-45.
Kristol William and Robert Kagan, “Toward a Neo-Reaganite Foreign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4(July/August 1996), pp. 18-32.
Lake, David A., “Powerful Pacifists: Democratic States and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6, No. 1(March 1992), pp. 24-37.
Maos, Zeev and Bruce Rusett. “Normative and Structural Cause of Democratic Pea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7, No. 3(September 1993), pp. 624-638.
Milner, Helen V.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Beyond Hegemonic Stability,” Foreign Policy, No. 10(Spring 1998), pp. 112-123.
Modelski, George. “Is World Politics Evolutionary Learn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4, No. 1(Winter 1994), pp. 1-24.
Nye, Joseph S. Jr. “Golobalization’s Democratic Deficit,”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4(July/August 2001), pp. 2-6.
─── and William A. Owen.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2 (March/ April 1996), pp. 20-36
Neufeld, Mark.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19, No. 1 (January 1993), pp. 39-61.
Ng-Quinn, Michael. “Effects of Bipolarity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urvey. Vol.26, No.2 (Spring 1982), pp. 102-130.
Ross, Robert S. “Beijing as a Conservative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2(March/April 1997) pp. 33-44.
Segal, Gerald. “Does China Matters?”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5 (September/October 1998), pp. 24-36.
Shambough, David. “Facing Reality in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1(January/February 2001), p. 50-64.
───. “Containment or Engagement of China? Calculating Beijing’s Respons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2(Fall 1996), pp.180-209.
Shih, Chih-Yu. “A Postcolonial Reading of the State Ques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7, No.7 (July 1998), pp.125-139..
Wallerstein, Immanuel. “The World-System After the Cold War,”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0., No. 1.(February 1993), pp.1-6.
Waltz, Kenneth N. “NATO Expansion: A Realist’s View,”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Vol. 21, No. 2(August 2000), pp. 23-38.
───.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1(Summer 2000), pp. 5-41.
───.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2, (Fall 1993), pp. 44-79.
Wattenberg, Ben J. “Neo-Manifest Destinarianism,” The National Interest, Vol. 21(Fall 1990), pp. 51-54.
Wendt, Alexander E.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 (June 1992), pp. 391-425.
───.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3 (Summer 1987), pp. 335-3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