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冷戰體制下中華民國對越南共和國之外交政策(1955-1975)
作者:黃宗鼎
作者(外文):Huang, Chung-ting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東南亞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文堂
龔宜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中越越戰冷戰中華民國外交政策正當性Sino-VietnameseVietnam WarCold WarForeign Policy of Republic of ChinaLegitim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1954年奠邊府戰爭結束後,法人退出中南半島。自此南、北越各按意識型態建交結盟,中越關係(本文之中、越專指中華民國與越南共和國)的另一篇章亦由是展開。1960年以後,中越關係較以往更為友好,此概與越方感於共禍日蹙,亟需中方牽制中共,以及中方修正其對越身段,代之以平等互惠等兩項因素有關。
儘管中越兩國互為盟邦,但雙方在合作反共之際仍要面處包括越南華僑國籍爭議以及西沙、南沙群島主權歸屬等外交難題。誠然,冷戰體系內之國際關係殆非「大國外交」一個面向而已,在晚近各國冷戰時期檔案陸續解密之下,屬於小國間的互動,同盟內的衝突,應當是吾人可予進一步研究之重點。
綜觀1955-1975年中方之涉越檔案,蓋以「華僑問題」、「軍事援助」、「經濟合作」以及「西沙、南沙群島之主權歸屬」為要。筆者即以此四大外交議題作為本文論述之重心,藉以檢視中華民國對越南共和國之競爭合作模式,以及影響該競合模式之要素。為此,筆者係揀用「正當性」(Legitimacy)理論及相關外交理論來敘明是段歷史。
經由各章討論可知,冷戰體系下中華民國對越南共和國之外交政策,確係本於「民族利益」與「反共邦誼」等內涵。吾人不僅得據該等內涵觀察中華民國對越南共和國或競爭或合作之交往實像,發現「民族利益」在外交決斷上具有較「反共邦誼」為高之位階,亦可藉以證成以下結論:中華民國之決策者為強化或固守其統治「正當性」(包含對內之正當性(內部正當性)與對外之正當性(外部正當性)),在擬具或施行對越政策上須與中華民國「分裂國家」之內部結構以及「冷戰體系」之外部結構持續對話。
The Battle of Dien Bien Phu led to the French retreat from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in 1954. A new episode of Sino-Vietnamese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public of Vietnam) relations emerged when South Vietnam and North Vietnam each decided to pursuit legitimacy by making alliances based on ideology. As a result of the common fear of the communist expansion and ROC’s revised attitude toward ROV, the Sino-Vietnamese relation had become an amiable companionship unambiguously since the early 1960s.
Despite being allies against mutual communist foes, ROC and ROV still had been taking issues with each other on matters of nationalities of ethnic Chinese in Vietnam and those of the sovereignty over Paracel Islands and Spratly Islands. With the disclosure and the de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archives for respective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available for researchers to re-exam the Cold War history by having attentions to be diverted from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mong major world powers to interactions of small states as well as conflicts inside allies.
By describing the pictur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ROC and ROV and the possible causes, the author is focusing on four subjects of the Sino-Vietnamese relation-the Hua Qiao issue, the military assistanc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Accordingl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explore the four subjects in the light of concepts of Legitimacy and some diplomatic theori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given as follows:
1. ROC’s policies toward ROV under the Cold War system were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the idea of ROC’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idea of anticommunism.
2. The function of those ideas could define the pictur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ROC and ROV.
3. In some circumstances, ROC’s decision makers would prefer the idea of its national interests rather than the idea of anticommunism.
4. In terms of strengthen or guard the ruling legitimacy, ROC’s decision makers needed to keep respond to both of the domestic oriented structure of ROC as a divided state and the foreign oriented structure for ROC—the Cold War system when dealing with ROV diplomatically.
一、檔案
(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2,案次號:0001,「中越關係」。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3.2,案次號:89001,「自由世界各國援越抗共」。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3.2,案次號:0005,「軍援越南各國會商戰略問題」。
《外交部檔案》,檔號:080.3/0002,「我派兵援越」。
《外交部檔案》,檔號:080.1/0001,「中越軍事技術援助」。
《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11-05-04-243,「亞經會(ECAFE)湄公河委員會請我國協助越南依克馬農場灌溉試驗計劃」。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05-03-041,「越南總統吳廷琰訪華」。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05-03-042,「越南總統吳廷琰訪華」。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05-03-043,「越南總統吳廷琰訪華」。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04-01-002,「在越設立使館」。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14-01-002,「各國派兵援越」。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14-01-012,「機件援越及物資售越」。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05-01-002,「中越關係」。
《外交部檔案》,檔號:11-01-06-05-02-001,「中越建交」。
《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01-06-09-01-001,「向越南政府提優惠關稅待遇」。
《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01-06-11-001,「中越文化經濟協會」。
《外交部檔案》,檔號:11-10-06-01-049,「中越(越南)貿易協定」。
《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10-12-12-001,「越南國籍法與旅越華僑國籍問題」。
《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11-11-10-099,「越南問題(中越、美越)」。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1,「西南沙群島說帖、圖表資料」。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2,「西南沙群島說帖、圖表資料」。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5,「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6,「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7,「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8,「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09,「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10,「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11,「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外交部檔案》,分類號:019.3,案次號:89012,「西南沙群島中越卷」。
(二)國史館藏
《外交部檔案》,登錄號:014000012607A,「越南政府請派登陸艇或沿海貨船赴越協助運輸及援越小艇飛機案」。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1,「中越經濟合作(一)」。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2,「中越經濟合作(二)」。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3,「中越經濟合作(三)」。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4,「中越經濟合作會議(一)」。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6,「中越經濟合作會議(三)」。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8,「中越經濟合作會議(五)」。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29,「中越經濟合作會議(六))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31,「中越經濟合作會議(八))。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32,「中越經濟合作會議(九)」。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33,「中越經濟合作會議(十)」。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34,「中越經濟合作會議(十一)」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35,「中越經濟合作會議(十二)」。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4-0036,「中越經濟合作會議(十三)」。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7-0080,「越南政府修改國籍法第十六條(三)」。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7-0085,「越南政府修改國籍法第十六條(八)」。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7-0080,「越南政府修改國籍法第十六條(十)」。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07-0089,「越南政府修改國籍法第十六條(十二)」。
《外交部檔案》,典藏號:020-011099-0005,「越南共和國參考資料」。
《蔣中正總統文物》,登錄號:002000002055A,「一般資料-各界上蔣經國文電資料(十九)」。
《蔣中正總統文物》,登錄號:002000002096A,「對美關係(六)」。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24A,「陸軍訪問團訪越報告(一)」。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29A,「專案計畫-南圖計畫國光演習等」。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32A,「專案計畫-巨光計畫U2機偵照任務等」。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65A,「中美關係(十)」。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68A,「中美關係(十三)」。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71A,「中美關係(十六)」。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73A,「中美關係(十八)」。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84A,「中越關係(一)」。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085A,「中越關係(二)」。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18A,「蔣經國與納爾遜會談紀要(二)」。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19 A,「蔣經國與納爾遜會談紀(三)」。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20A,「蔣經國與納爾遜會談紀要(四)」。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21A,「蔣經國與納爾遜會談紀要(五)」。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23A,「蔣經國與彭第及柯爾貝會談紀要等」。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31A,「蔣中正與甘迺迪等往來函件」。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24A,「蔣中正與克來恩會談紀要(一)」。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126A,「蔣中正與克萊因會談紀要(二)」。
《蔣經國總統文物》,登錄號:005000000718A,「外交-蔣中正接見美方軍事將領談話紀錄(二)」。
《陳誠副總統文物》,登錄號:008000000082A,「訪越專輯/訪菲專輯」。
《陳誠副總統文物》,登錄號:008000001136A,「我國與東南亞各國邦交」。
(三)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
《部本部檔案》,檔號:00000082,「南沙群島資源開採案」。
《部本部檔案》,檔號:00000084,「南沙群島資源開採案」。
《部本部檔案》,檔號:00000086,「南沙群島資源開採案」。
《部本部檔案》,檔號:00000093,「東南沙島開發案」。
《海軍總部檔案》,檔號:00003044,「東南沙群島防務案」。
《海軍總部檔案》,檔號:00003045,「東南沙群島防務案」。
《國防部檔案》,檔號:00003091,「國際問題研究案」。
《部本部》,檔號:00003121,「美軍在華地位協定案」。
《部本部檔案》,檔號:00003165,「南沙群島國際糾紛案」。
《海軍總部檔案》,檔號:00025190,「南沙巡弋計劃案」。
《總長辦公室檔案》,檔號:00041627,「中美合作製圖案」。
《總統府檔案》,檔號00042932,「撤回西沙南沙島戍守」。
《海軍總部檔案》,檔號:00049293,「南沙島國界碑重建工程案」。
(四)總統府藏
檔號:0039/3110602/42/1,「中越(越南)外交關係文件」。

二、中文專書
《中華民國各界維護越南華僑後援會工作報告書》,臺北:臺灣文心書局,1958 。
Charles Zorgbibe,胡祖慶譯,《國際關係》,臺北:五南圖書,1995。
Jack Donnelly ; 高德源譯,《現實主義與國際關係》,臺北市:弘智文化出版;臺北縣三重市:旭昇圖書總經銷,2002。
川島真,田建國譯,《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北大出版社,2012。
沃爾特・拉費伯爾(Walter LaFeber),牛可、翟韜、張靜譯,《美國、俄國和冷戰 1945-2006》,西安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羅伯.麥納瑪拉(Robert S. McNamara)、布萊恩.范德瑪(Brian VanDeMark),汪仲、李芬芳譯,《麥納瑪拉越戰回顧:決策與教訓》,臺北市:智庫,2004。
梅爾文.萊弗勒(Melvyn P. Leffler),孫閔欣等譯,《人心之爭:美國、蘇聯與冷戰》,
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12。
中央硏究院臺灣硏究推動委員會編輯,《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2001。
外交部外交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外交年鑑》,臺北:外交部,1999。
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社,1994。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硏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75。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臺北:五南圖書,1994。
翁臺生,《CIA在臺活動秘辛-西方公司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
陳祖耀,《西貢往事知多少-揭櫫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的秘辛》,臺北市:黎明文化,2000。
陳湃,《越戰親歷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曾瓊葉主編,《越戰憶往口述歷史》,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
海關總稅務司署統計科編,《中國進出口貿易統計年刊(台灣區)》,臺北:海關總稅務司署統計科,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
黃秋,《海燕特區》,臺北市:僑聯出版社,1964。
張大軍,《中越國界硏究》,臺北:光復大陸設計硏究委員會,1977。
劉文孝執編,《中國之翼 第三輯》,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2。
趙全勝編,《分裂與統一:中國、韓國、德國、越南經驗之比較研究》,臺北:桂冠圖書,1994。
趙既昌,《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1985。
謝復生、盛杏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2000。

三、中文論文
王文隆,〈中華民國對非洲農技援助的開展〉,《近代中國》No.155(2003 年9 月),頁66-92。
吳介民,〈經貿躍進,政治僵持?—後冷戰時代初期兩岸關係的基調與變奏〉,《台灣政治學刊》,Vol.1,1996,頁211-255。new window
林曉光,〈國民黨軍隊介入越南戰爭了嗎?--國府游擊部隊的越南派遣問題研究〉,《黨史縱橫》2000年第4期(2000,瀋陽),頁42-43。
許文堂,〈南沙與西沙---他者的觀點〉,「七○年代東亞風雲—台灣與琉球、釣魚台、南海諸島的歸屬問題」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大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2013年10月27日)。
陳鴻瑜,〈評析越南官方主張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之歷史論據〉,「越南的文化、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9月27日)。
黃宗鼎,〈越南保大政權(1949-1955)正當性之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9 卷2 期(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所,2012),頁165-193。
黃宗鼎,〈越南共和國之華人政策(1955-1964)〉,《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1期(臺北:國史館,2007),頁192。new window
黃宗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之華人政策(1945-200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啟雄,〈东西国际秩序原理冲突——清末明初中暹建交的名分交涉〉,《歷史研究》(北京)2007年第1期,頁88-114。
趙國材,〈從國際法觀點論海峽兩岸共同合作開發南海油氣資源〉,《軍法專刊》,臺北:軍法專刊社,第56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45-69。new window
劉曉鵬,〈從非洲維持美臺聯盟:重新檢視「先鋒案」〉,《臺灣史研究》14: 2(2007 年6 月),頁162-178。new window

四、英文專書與論文
Alagappa, Muthiah,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Southeast Asia: The Quest for Moral Author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ouglas, Dacy, C., Foreign aid, wa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uth Vietnam, 1955-1975,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Gaiduk ,Ilya V.,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Vietnam War, Chicago: Ivan R, Dee, 1996.
Glaser, Charles L., Ra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Logic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Hey, Jeanne A. K. edited, Small States in World Politics Explaining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3.
Huynh, Kim Khanh, Vietnamese Communism, 1925-1945,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2.
Ingebritsen, Christine [et al.] edited, Small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6.
Lieutenant General Larsen, Stanley Robert and Brigadier General James Lawton Collins, Jr., Allied Participation in Vietnam,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85.
Lipset, Seynour Martin, Political man :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1963.
Lu, Ning, The Dynamics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making in China(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 2000.
Marks, Thomas A., Counterrevolution in China : Wang Sheng and the Koumintang, London ; Portland, Or. : Frank Cass, 1998.
McNeely, Connie L., Constructing the Nation-St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nd Prescriptive Action,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1995.
Pearlman, Michael D., Truman & MacArthur : policy, politics, and the hunger for honor and renown,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Taylor, Jay, The Generalissimo's son :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Thayer, Carlyle A. and Ramses Amer edited, Vietnam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Singapore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9.
Tran, Nu-Anh,South, Vietnamese Identity, American Intervention, and the Newspaper Chính Luận [Political Discussion] 1965–1969, Journal of Vietnamese Studies Vol. 1, No. 1-2 (2006) , pp. 169-209.

五、網路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http://www.nationsencyclopedia.com/)
Office of Joint Economic Affairs, 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October 1968(http://pdf.usaid.gov/pdf_docs/PNAAU873.pdf)
Leonard C. Meeker, “The Legality of United States Participation in the Defense of Viet-Nam,”A memorandum submitted to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on March 8 1966(http://heinonline.org/HOL/Page?collection=journals&handle=hein.journals/dsbul54&type=Image&id=476)
Michael Cox, ”The Cold War as a System,” (http://libcom.org/history/cold-war-system-michael-cox)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http://wordpedia.eb.com/)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http://enews.db.sinica.edu.tw/ttscgi)
中國軍艦博物館(http://60.250.180.26/taiwan/4307.html)
好望角-中央社數位照片平臺(http://www.cnavista.com.tw/)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六、電子資料庫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http://www.cia.gov/)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http://galenet.galegroup.com/)
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http://nsarchive.chadwyck.com/)
New York Times Article Archive. (http://www.nytimes.com/ref/membercenter/nytarchive.html)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Bureau of Public Affair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http://history.state.gov/)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series(FRUS) (http://digicoll.library.wisc.edu/)
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