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影響中國安全戰略的因素分析與評估─以國防安全為選項的時間序列迴歸分析
作者:景國華
作者(外文):Ching, Kuohua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陸訓 教授
余桂霖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崛起大國國家安全戰略國防安全權力平衡現實主義Rising Power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Balance of PowerRe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8
摘 要
中國崛起受到國際政治的關注,已是不爭的事實;它的崛起是如何辦到的?它憑甚麼又要和平又可以崛起?崛起大國與現存霸主必然會發生衝突?這不僅是中國國家安全的議題,更涉及到其國家安全戰略的擘劃與執行。
本文研究題旨是影響中國安全戰略的因素分析與評估,對其內部環境影響因素的分析,發現中國國防安全是其國家安全議題的重中之重,是國家解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安全問題的先決條件,是中國國家安全的代名詞;故研究範圍選擇國防安全作為量化研究的變項。研究架構則以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發展為經,以1996年「台海危機」後,中國領導人在國家安全戰略的指導為緯;對國家安全外部環境最大威脅來源,以美國為假想敵。針對中國現階段國家安全戰略發展議題,予以相對應的理論與驗證,試圖理解中國安全戰略發展進程中,其在「和戰兩手策略」運用上的常與變。
文獻分析得知,中國在國家安全戰略論述上,強調發展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理論體系,但綜觀中國安全戰略思維的轉化,仍以國家主權安全利益為首要、權力平衡為著眼、相互依存為認知、協調合作為手段、軍事強權為基石,追求其國家核心利益與安全的雙重保障,未脫離西方主流安全戰略研究理論範疇;故本文採現實主義研究途徑,以中國國防安全為後盾、追求國家權力、維護安全利益為核心觀點。參酌國際政治研究有關大國崛起影響國際格局的相關理論,包括衝突理論、均勢理論、國際合作理論、國際安全理論等,針對中國崛起的國家安全戰略發展研提八項假設,作為相關理論驗證依據。
本文嘗試使用量化與質性研究結合的方法,以質性研究為主導,採歷史文獻分析法以及定質的內容分析法,企圖經由研究資料內容的意義,進而了解資料之背景、產生內容的條件及資料內容的真正意圖。在量化研究上,採時間序列分析的迴歸技術,擇取中國自1996年後有關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科技等面向可量化數據,及其與美國較量的相關事實序列資料,建立可以預測的數學模型,進而對其國家安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與評估,藉以檢驗中國現階段安全戰略與理論間的關聨性,期有助於補強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結論得知中國的安全戰略發展脈絡,關鍵期是冷戰結束後,中國領導集體在全球化國際間的相互依存、合作協商趨勢下,「宏觀調控」國內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穩定成長,國家綜合實力逐年增強,使中國的「崛起」已成為一個無法迴避的世界性課題。另在量化分析上,從第六章所建構的中國國防實力的廻歸預測模型,以及第七章所呈現出美中兩國在國防預算、經濟實力、國家科技人才等問題的比較與預測;整體實踐的檢證結果,不難體察出中國領導階層對於國家實力增長的發展策略,逐漸從「量」的發展,朝向「質」的轉變,充分體現依循「理性決策模式」的結果。從國家安全戰略理性抉擇的角度觀之,對於中國領導階層的治國成就,或可稱之謂具全球化治國理念的「政治CEO」領導集體。
關鍵詞:崛起大國、國家安全戰略、國防安全、權力平衡、現實主義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rise of China have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How could it rise? How could it rise with peace? I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ising power and the existing power inevitable? These concerns not only involve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but also involves its national security planning and execution.
This paper’s research topic i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a’s Security Strategy.” By analyzing its internal environmental affecting factor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among all the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Further, these national defense is the prerequisite solution to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scientific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synonym for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ed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as the variable for quantita- tive research,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research scope and limitation. The research frame- work take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development of the rising as one facet, and takes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guidance of the leaderships after 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in 1996 as another facet, along with taking the US as the imaginary enemy of China’s biggest national security threat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Targeting on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development issues at its present stage, gives a corresponding theory and validation in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regularity and change of China’s use of “peace and fight two-hand strateg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China’s discourse on it’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emphasizes that the develop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ocialism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But when looking into China’s change of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think- ing, it still takes national security interests as priority, power balance in mind, interdependent as cognitiv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s a measure, and military power as the corne-
rstone. Looking for the double protection of its national core interests and security still main-
tains the area of mainstream Western theory of strategic research.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adopted realism as it’s research approach, backed by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power, security interests as its core point of view. With reference to the the- or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 regarding the rise power that affect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cluding conflict theory, balance of power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raised eight hypotheses for the develop- ment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s the basis for verification of theories.
This dissertation chose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as the leading method, while adopt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For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paper ado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 regression techniques by selecting the quantifiable data in China’s economic, politi- cal, economic,military,diplomatic and scientific areas after 1996, comparing the real sequence data with the US. Thus establishing a predictable mathematical model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national security, reinforc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is research. And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present stage security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the theories.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na’s security strategy development was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Chinese leadership und- er the globalized international dependence, cooperation and consultation showed the “macro”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growing steadily. Year by year the compre- 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creased, making the rise of China an inevitable issue in the world. China’s defense budget spending, compared to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national budget and economic strength is a reflection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refer to chapter six). Presented in chapter 7 the US and China in the defense budget,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national tech- nology professionals comparison and prediction. From the validated result of overall practice, it was discovered that China’s leadership on the national strength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changed from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to qualitative development; accordance with the rati- onal model resul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choice concern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to the China’s leadership in its achievement, it can be called a globalized governing “political CEO” leadership.
Key words: Rising Power,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National Defense Security, Balance of Power, Realism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丁松泉。2005。《中國崛起與中美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丁樹範。2004。《中國大趨勢2003-2004》。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丁樹範編。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1989。《國際社會科學百科全書》。四川: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編寫組。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子杉。2006。《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上海:三聯書店。
中國軍事科學院。1986。《蘇聯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中國軍事科學院。1987。《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科學院。1997。《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軍事科學院。2001。《戰略2001年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編。2008。《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編。2008。《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7/2008》。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2005。《中美戰略關係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2005。《中美戰略關系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中華戰略學會。2001。《現代國防戰略》。台北:中華戰略學會。
巴忠倓編。2003。《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問題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方華。2005。〈中國面臨的戰略機遇與挑戰〉。《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研究》。何蘭編。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牛軍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上海:新世界出版社。
王光厚。2004。〈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東盟關係變化的動因-以東盟的「大國平衡戰略」為視角〉。《國際論壇》。6(2):25-80。
王忠菊譯。2011。Charles P. David著。《安全與戰略:戰爭與和平的現時代方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保存。1999。《世界新軍事革命》。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王高成。2005。《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高成編。2008。《前瞻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思潮》。台北:時英出版社。
王普豐。1993。《現代國防論》。重慶:重慶出版社。
王逸舟。1999。《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王逸舟。2003。《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與解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 社。
王逸舟編。2004。《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敬松。1995。《中國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政治》。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王義桅、唐小松譯。2003。John J. Mearsheimer著。《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緝思、牛軍主編。2007。《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王緝思等編。2008。《冷戰後的美國外交(1989-2000)》。北京:時事出版社。
王緝思等編。2008。《美國在東亞的作用:觀點.政策及影響》。北京:時事出版社。
王輝青等譯。1991。Dennis M. Drew著。《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Making Strategy an Introduction to National Security Processes and Problems)。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王魯豐編。1990。《現代軍事學》。重慶出版社。
王曉東。2009。《國家安全領導機制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毛澤東。196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包宗和。1991。《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朱光磊。1997。《當代中國政府過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堅章等譯。Alan C. Isaak著。1991。《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朱梅生編。1997。《軍事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朱新民。2004。《2003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台北:遠景基金會。
朱新民。2005。《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台北:遠景基金會。
江澤民。2001。《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江澤民。2002。《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何大明。1998。《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何思因、吳玉山編。2000。《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何景榮譯。Peter Burnham等著。《政治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何貽綸。2005。《國家安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蘭編。2005。《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余桂霖。2010。《政治學研究方法與統計》。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余桂霖。2011。《結構方程式模型分析》。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余嘉玲、方淑惠譯。2006。Evan A. Feigenbaum著。《中共科技先驅》(China’s Techno-warriors)。台北:國防部。
佘娟、魯艷芳編。2009。《中國走向未來:聚焦高層決策與國家戰略布局》。北京:人民出版社。
冷則剛、任文姍譯。2008。Jarol B. Manheim & Richard C. Rich著。《政治學方法論》(Empirical Political Analysis)。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釋》。台北: 正中書局。
吳玉山等。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new window
吳金平、羅會知。2004〈國家形象與當代中美日在東南亞的競爭〉。《東南亞研究》。(3):36-41。
吳玲君。2001。〈中共APEC策略與角色的轉變:新現實主義的剖析〉。《問題與研究》。40(3):1-16。new window
吳稼祥。2005。《果殼裡的帝國-洲級國家時代的中國戰略》。上海:三聯書店。
呂亞力。1997。《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出版社。new window
宋連生、鞏小華。2001。《穿越台灣海峽的中美較量》。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少軍編。2005。《國際戰略報告:理論體系、現實挑戰與中國的選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少軍編。2009。《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伯重等譯。1998。王國斌著。《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明。1992。《中日兩國與亞太政經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李厚壯譯。Bruce A. Elleman著。2002。《近代中國的軍事與戰爭》(Modern Chinese Warfare)。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春宏。2007。〈中美關係現狀和發展趨向〉。《國際戰略縱橫》。夏立平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李彬、吳日強編。2008。《國際戰略與國家安全-科學技術的視角》。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李慎明、王逸舟。2008。《國際形勢黃皮書─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銘義。2007。〈戰略研究基本內涵〉。《新戰略論》。翁明賢編。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際均。1998。《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院出版社。
沈志華。2003。《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廣東:人民出版社。
周建鋼、王海良。 2002。〈國家大戰略、國家安全戰略與國家利益〉。《世界經濟與政治》。4:21-26。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出版社。new window
周黎安譯。Thomas C. Schelling編。2006。《衝突的戰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台北:華夏出版社。
孟樊、郭淑敏譯。Morton R. Davies and Vaughan A. Lewis著。1992。《現代政治系統的模型理論》(Models of Political Systems)。台北:遠流出版社。
易君博。1984。《政治理論與硏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林中斌。1999。《核霸》。台北:學生書局。
林必昭。2007。《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正義。1996。《臺海安全情報》。台北:玉山出版公司。
林若雩。2005。〈評析中國於東亞高峰會之角色〉。《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4):65-90。new window
林添貴、顧淑馨譯。Henry Kissinger著。1998。《大外交下冊》(Diplomacy)。台北:智庫文化公司。
林添貴譯。James H. Manm著。1999。《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台北:先覺公司。
林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門洪華編。2007。《中國:軟實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
洪陸訓。2005。《軍事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洪陸訓。2007。《中共對臺心理戰研究》。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洪陸訓等譯。Giuseppe Caforio著。2009。《社會科學與軍隊:科際總覽》(Social Science and the Military: An Interdisciplinary Overview)。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鞍鋼。2008。《中國經濟實力地定量評估與前瞻1980-2020》。北京:文史哲出版。
韋宗友。2005。〈權力、軟權力與國家形象〉。《國際觀察》。(5):39-44。
修春萍。2005。〈試析美國台海政策與亞太利益〉。《中美戰略關係新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北京:時事出版社。
施正鋒編。2010。《當前臺灣戰略的發展與挑戰》。台北:翰蘆圖書公司。
倪世雄、王義桅編。2004。《中美國家利益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
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唐文彰、姜紅明。2010。《當代中國國家安全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唐明輝。1997。〈臺灣安全戰略之策訂-從美國在臺海危機之角色探討〉。《共黨問題研究》。23(6):29。new window
唐明輝著。2009。《美國在台海的角色探究》。台北:問津堂圖書公司。new window
唐晉編。2008。《崛起進程中的中國式戰略》。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唐晉編。2009。《大國策-大外交》。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夏立平。2008。〈論國際體系轉型與中國對外戰略〉。《前瞻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思潮》。王高成編。台北:時英出版社。
夏立平編。2004。《新世紀機遇期與中國囯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夏立平編。2007。《國際戰略縱橫》。北京:時事出版社。
宮力等。2006。《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宮力編。1999。《鄧小平的外交思想與實踐》。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宮玉振。2002。《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徐子婷譯。Colin Hay著。《政治學分析的途徑:批判性導論》(Political Analysi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徐瑋地等譯。CraigA.Snyder著。2001。《當代安全與戰略》(Contemporary Security and Strategy)。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徐澤榮譯。Michael Selak著。1985。《二十世紀的美國與中國》(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上海:三聯書店。
秦亞青。1999。《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翁明賢。2010。《解構與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台北:五南出版社。
翁明賢編。1998。《201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社。
翁明賢編。2007。《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台北:時英出版社。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袁方編。1997。《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振坤。2008。《中國安全戰略與軍事發展》。台北:華立圖書公司。
馬耀邦。2008。《中美關係:透視大國隱形戰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高一中譯。Abram N. Shulsky著。2001。《嚇阻理論與中共的行為》(Deterrence Theory and Chinese Behavior)。台北:國防部史編局。
高金鈿編。2002。《國家安全論》,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國防部編。1985。《國軍統帥綱領》。台北:國防部印製廠。
國防部譯。Heo and Horowitz著。2008。《亞洲衝突:南北韓、台海、印巴》(Conflict in Asia: Korea, China-Taiwan, and India-Pakistan)。台北:國防部史編局。
國防部譯。Mark Burles & Abram N. Shulsky著。2003。《中共動武方式》(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臺北:國防部史編局。
張小明譯。2002。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著。《權力與相互依存》(Power and Independence)。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文木。2008。《全球視野中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山東:人民出版社。
張幼文、黃仁偉。2008。《2008年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亞中編。2003。《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張明睿。2003。《解放軍戰略決策的辨證》。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張沱生、史文編。2007。《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張秋明。2007。《中國人員安全戰略挑戰與政策分析》。北京:地質出版社。
曹峻等。2008。《全球化與中國國家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梁必駸、趙魯杰。1995。《高技術戰爭哲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梁必駸。1999。《軍事方法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莫大華。1997。〈中華民國戰略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問題與研究》。36(1):58-59。new window
莫大華。2003。《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郭樹勇編。2006。《戰略演講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樹勇編。2006。《戰略演講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一新。1995。《斷交後的中美關係,1979-1994》。台北:五南圖書公司出版。
陳玉剛。2007。〈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軟實力的建構〉。《中國:軟實力方略》。門洪華編。浙江:人民出版社。
陳孝燮譯。Carola McGiffert編。2005。《美國政治印象中的中國》(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台北:國防部史編局。
陳怡傑等譯。James kynge。2007。《中國撼動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台北:英商高寶國際公司台灣分公司。
陳建民。2007。《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陳菁雯等譯。Marsh, David and Stoker, Gerry著。1998。《政治學方法論》(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陳義彥等譯。Marsh, David and Stoker, Gerry著。2007。《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陳義彥編。2007。《政治學(上、下冊)》。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陳謠華等譯。Henry A. Kissinger著。1950。《白宮歲月》(White House Years)。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陶文釗、仲掌生編。2001。《中美關係:半個世紀的啟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陶文釗。2004。《中美關係史:1972-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
陶文釗等編。2003。《1949-1972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第一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陶文釗等編。2003。《中美關係與東亞國際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陶文釗等編。2004。《1949-1972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陶文釗編。1999。《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
陸忠偉編。2003。《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喬良、王湘穗。1999。《超限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鈕先鍾。1982。《戰略研究與軍事思想》。台北:黎明出版社。
鈕先鍾。1998。《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2000。《二十一世紀戰略前瞻》。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鈕先鍾譯。Liddell-Hart, B. H.著。1996。《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台北:麥田出版社。
鈕先鍾譯。John M. Collins著。1975。《大戰略:原理與實踐》(Grand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台北:國防部史政局。
黃仁偉、劉傑。2004。《國家主權新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學會出版社。
黃金元。2007。《全球化時代大國的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黃虹堯。2007。〈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戰略與安全研究〉。《新戰略論》。翁明賢編。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碩風。1999。《綜合國力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廉怡之譯。Bradley, Omar N.著。1985。《將軍百戰歸》。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
楊國樞等編。198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中華書局。new window
楊日靑等譯。Andrew Heywood著。2002。《政治學新論》(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公司。
楊毅編。2007。《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楊毅編。2009。《中國國家安全戰略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
楊毅編。2009。《國家安全戰略理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楊潔勉等。2007。《大磨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楚樹龍、金威編。2008。《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
楚樹龍。2001。《冷戰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葉啟政等。1996。《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鄒文海。1982。《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鄒文海基金會。
蒲寧。2009。《地緣戰略與中國安全環境的塑造》。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子聿、賢峰禮。2006。《國家安全危機決策》。北京:時事出版社。
趙明義。2008。《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時英出版社。new window
趙學功。2002。《戰後美國對東亞的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
劉明。2005。《博奕:冷戰後的美國與中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劉杰編。2008。《國家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桂朝譯。2000。浦野起央著。《國際關係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連第、汪大為編。1995。《中美關係的軌跡-建交以來大事縱覽》。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德斌編。2004。《國際關係史》。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慶元。2003。《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劉靜波編。2006。《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潘石英。1993。《現代戰略思考:冷戰後的戰略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蔡東杰。2008。《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new window
蔣緯國。1985。《蔣創辦人緯國上將言論集》。台北:中華戰略學會。
錢穆。1998。《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閻學通、孫學峰。2005。《中國崛起即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閻學通。1999。《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之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
閻學通。2000。《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人民出版社。
閻學通。2005。《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閻學通等。2009。《王霸天下思想及啟迪》。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薛理泰譯。Lewis, John W. and Xue, Litai著。2007。《中國軍事決策機制及台海衝突》(Imagined Enemies: China Prepares for Uncertain War)。香港:明鏡出版社。
謝益顯編。1997。《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1995》。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謝復生、盛杏媛編。2000。《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韓玉貴。2007。《冷戰後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魏汝霖。1997。《孫子兵法大全》。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叢鵬編。2004。《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
薩本望。2000。《國際安全與安全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羅致政。1995。〈美國在台海兩岸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10(1):35。
譚溯澄。1978。〈政治科學的政策分析〉。《問題與研究》。18(1):27。
蘇格。1998。《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顧立民。2007。〈國家安全戰略規劃與設計〉。《新戰略論》。翁明賢編。台北:五南出版社。
顧准。1994。《顧准文集》。貴州:人民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Bacharach, Samuel B. and Lawler, Edward J. 1984. Bargaining: Power, Tactics, and Outcome. San Franciscs: Jossey-Bass.

Baldwin, David A.1993.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arnett, Arthur D.1977.China and the Major Powers in East Asia.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Bobrow, Davis B. 1969.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Opinion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3(2): 223-239.

Bulkeley, Jennifer C.2009. “Perspectives on power: Chinese strategies to measure and manage China's rise.”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Buzan, Barry.1991. People, 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 Lynne Rienner.

Buzan, Barry.1994. “New Patterns of Global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ffairs. 67(3): 431-451.

Canfield, Roger. 2006. “Outsourcing U.S. Security to China?” The New American. 22(10):18.

Carter, Ashton B.and Perry, William J. 1999. Preventive Defense: A New Security Strategy for America.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Cha, Victor D. 2000.“Global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37(3):391-403.

Christensen, Thomas J. 2001.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5(4):5-40.

Claude, Inis L. 1988.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USA Inc.

Clinton, William J.1993. Executive Order 12850, Conditions for Renewal of Most-Favored-Nation Status,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94.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Ding, Sheng. 2006.“Soft power and the rise of China: An assessment of China's soft power in its modernization process.” Ph. D. Dissertation.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Newark.

Fay, Brian. 1984. Social Theory and Political Practic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Gallagher, Mary E.2005. “China in 2004: Stability above All.” Asian Survey. 45(1):21-32.

Garver, John.1997. Face Of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Gilpin, Robert.1981.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lpin, Robert.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uang, Lei. 2005. “Realpolitik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Chinese Nationalism.” Modern China. 31(4):487-514.

Harding, Harry. 1992.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Harris, Stuart.2005. “China's regional policies: how much hegemony?”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59(4): 481.

Herrmann, Richard K.and Keller, Jonathan W. 2004. “Beliefs, Values, and Strategic Choice: U.S. Leaders' Decisions to Engage, Contain, and Use Force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6(2):557-580.

Hoadley, Stephen and Yang, Jian .2007. “China's Cross-Regional FTA Initiatives: Toward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Pacific Affairs. 80(2):327.

Holmes, Kim R.and James J. Przystup.1997. Between Diplomacy and Deterrence: Strategies for U.S. Relations with China.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

Holslag, Jonathan. 2009. “Embracing Chinese Global Security Ambition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32(3):105.

Hopf, Ted. 1998.“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 4(1):914.

Huang, Lei. et al.2010.“Analysis of Determining Factors of the Public's Risk Acceptance Level in China.” 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16(2): 365.

Inis,Claude.1962.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 Random House.

Johnston, Alastair I. and Ross, Rober S. (eds.). 1999. Engagement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New York: Routledge.

Kahn, Herman.1965.On Escalation: Metaphors and Scenarios,Praeger.

Kaplan,Morton A.1957.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 York:John

Keohane, Robert O.and Nye,Joseph S.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Keohane, Robert.1987. After Hegemony :Coor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mpton, David. 2001.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ntis, Jeffrey S.2002. “Strategic Culture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4(3):87-113.

Lapid, Yosef. 1995.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Lynne Rienner Pub.

Lassen, Gregg E.2010. “Adapt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and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logies to Measure Nation-State Power.”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Li, Tieying. 2002.“The WTO and China.” Far Eastern Affairs, 30(3):87-96.

Lilley, James R.etal. 1997.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Morgenthau,Hans.1978.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5th ed.,Knopf.
Neuman, Lawrence W.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Pearson Education Inc.

Nolt,James H. 2005.“The Pentagon Plays Its China Card.” World Policy Journal. 22(3):25.

Nye,Joseph S. 2002.“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and Global Public Good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8(2):233-244.

Nye,Joseph S. 1991.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

Nye,Joseph S.1996.“Conflicts After the Cold Wa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Nye,Joseph S.1999.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ddison Wesley Subsequent.

Nye,Joseph S. 2002.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e,Joseph S. 2005.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Oxford Analysis. 2010. “China/U.S.: Millitary exercises feed into tensions.”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Service. 30 Aug 2010: 1.

Oxford Analysis.2010. “International: States cling to national security views.”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Service. 24 Nov 2010: 1.

Oxford Analysis.2010. “Prospects 2011: China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Service. 09 Nov 2010: 1.

Oxford Analysis.2010. “Prospects 2011: US Asia policy.”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Service. 04 Nov 2010: 1.

Oxford Analysis.2011. “U.S./China: Ties at "critical juncture" in East Asia.” Oxford Analytica Daily Brief Service. 18 Jan 2011: 1.

Oye,Kenneth.1986.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bert,Jervis.1989.“Rational Deterrence theory: Theory and Evidence.” World Politics, January.

Ross,Robert S.1996.“Enter the Dragon.” Foreign Policy, 104:18-25.

Ross,Robert S. 1997. “Beijing as a Conservative Power.” Far Eastern Affair. 76(2):35-24.

Sass, Daniel A.and Schmitt, Thomas A. 2010.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Rotation Criteria Withi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45(1):73.

Scalapino, Robert A.2004. “Asia-Pacific security--The current balance of power.”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58(3):368.

Shambaugh, David L.1987.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Bureaucracy.” The China Quarterly. 110:276-304.

Shambaugh, David.2000. “China's Military Views the World: Ambivalent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3):52-79.

Shambaugh, David.2002. “Sino-America Relations Since September. 11: Can the New Stability Last?”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245.

Shaw, Iris Sun-Wen. and N. King Jr. 2010. “Charm Offensive: Gauging Global Public Opinion on Chins’s Rise.” M.D. Dissert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Shulsky, Abram N.2000. Deterrence Theory and Chinese Behavior. California: RAND.

Snyder, Jack L.1977. Soviet Strategic 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Limited Nuclear Operation. Santa Monica: RAND.

Swaine, Michael D. 1996. “The PLA and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Leaderships, Structures, Processes.” The China Quarterly. 146:360-393.

Tago, Atsushi.2005. “Determinants of Multilateralism in US Use of Force: State of Economy, Election Cycle, andDivided Governmen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42(5):585-604.

The White House.2002.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File.September:l.
Tsou, Tang.1963. “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1941-1945.”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590-591.

Waltz,Kenneth.N.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Waltz,Kenneth.N.1979. Man,the State,and Wa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ng,Chi-wu. 1981. “Military Preparedness and Security Needs: Perceptions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sian Survey. 21(6):651-663.

Wendt, Alexander.1999.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lfers, Arnold.1962.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Zhu,Zhiqun.2009.“China's global strategy: towards a multipolar world” Choice. 46(12):2407.

參、網 站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自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大紀元新聞網 http://www.epochtimes.com/b5/ncnews.htm
文匯網 http://wenweipo.com/
光明日報 http://www.guangming.com.my/
新華社 http://www.xinhuanet.com/newscenter/index.htm
解放軍報http://www.pladaily.com.cn/
華爾街日報http://asia.wsj.com/home-page/
華盛頓郵報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世界銀行 (WB) http://www.worldbank.org/
世界經濟論壇 (WEF) http://www.weforum.org/en/index.htm
澳洲經濟與和平研究所http://www.visionofhumanity.org/
世界科技論壇 (GTF) http://www.ebusinessforum.com/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研究院 (IMD) https://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
世界商學院 (INSEAD) http://www.networkedreadiness.com/
英國詹氏防衛周刊 http://jsas.janes.com/
自由之家http://www.freedomhouse.org/
無國界記者之家http://en.rsf.org/
中國中央政府http://www.gov.cn/
中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http://www.gwytb.gov.cn/
中國外交部http://www.mfa.gov.cn/
中共國防部 http://www.mod.gov.cn/
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
美國國防部http://www.defense.gov/
美國蘭德機構 http://www.rand.org/
美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 http://www.hudson.org
美國之音(中文網)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http://www.britannica .com/
BBC News ( 中文網 )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default1.s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