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蔣渭水形象及其歷史再現
作者:黃信彰
作者(外文):Hsin-ChangHu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瑞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蔣渭水形象歷史再現反殖民抗日Chiang Wei-shuiImageHistoric RepresentationAnticolonialAnti-Japane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蔣渭水(1890—1931)一生倡立4個深刻影響全台灣的重要事業;其一為史上第一個全台性的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其二為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台灣民報》」,其三為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政黨「台灣民眾黨」,其四為第一個全台性的工會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從紀念活動的廣泛、高速公路的命名,以及國幣肖像的選任等當代歷史人物形象的再現頻率來看,毫無疑問地,蔣氏確為一位近年來在台灣社會異軍突起,並且最受矚目的本土歷史人物。然而,在這些不斷被「書寫」與「重寫」的再現過程中,歷史再現的蔣渭水究竟具有哪些形象?
以時序刻度觀察蔣渭水逝世後的數十年時光,則有階段性的概略性形象再現演變。蔣渭水逝世後,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動員要求下,曾經撼動殖民政權的蔣渭水,其在世行誼竟幾乎蒸發般地在台灣日據後期歷史中消失,在這段時間的情治機關操作中,蔣渭水幾乎成為台灣社會不敢提起的「共業」。直到戰後回歸大中華圈的年代裡,雖然仍為大部分台灣人不敢大肆張揚,或者無從認知的遺忘意志,但卻被高舉中華民族大纛的血脈相連主義者,以籠絡性的紀念活動被短暫提起而成為朝野的「共榮」。其後,在威權統治的年代中,蔣渭水亦在特殊的時節裡被執政者和部分黨外運動人士,以「一個蔣渭水、各自表述」的特殊形象而被奉為反抗意識的「共祖」。
依據霍爾(Stuart Hall)之見,文本/語言是文化上表達思想、觀念和情感的價值以及意義的主要載體,並被作為一種再現系統的基礎來運作;透過文化和語言,意義才得以被生產、循環。是以,歷史人物的形象再現,潛藏著權力位置和文化資本佔有的內涵。此外,透過徵候式閱讀,解析文本中的難言、沈默與缺席,則有助於發掘作者為文的真正內心,此為本論文主要操作的文本閱讀方式,亦為筆者藉著紀錄蔣渭水之文本及相關歷史登載來發掘其面貌呈現之主要研究策略。
本論文《蔣渭水形象及其歷史再現》,研究主軸為針對蔣渭水1931年身歿後所受之哀榮與評論進行討論,研究範圍係起自1931年蔣渭水謝世,迄於1979年底的近50年間,相關人等曾為他撰寫之學術研究、一般評論、史傳記載等文史資料為主要觀察標的,並輔以專對蔣渭水為主述之新聞報導、追思活動、辯論會、紀錄片、紀念圖騰(例如國幣發行、紀念公園成立、道路命名、紀念團體)、文物特展、海報文宣、紀念歌曲與音樂劇本等為參考,俾以視為後人「再現╱建構」蔣渭水形象之文本,進而整理分析出前揭形象下,在不同時期中「各取所需」的蔣渭水。
從本論文中發現,歸納眾多參與「蔣渭水形象再現」者,其潛意識中文本之意義生產的屬性,即牽涉到近百年來台灣人階段性個人想像需求、國族意識、文化共享意義與歷史建構過程等多重象徵意義的討論;換言之,自1931年蔣氏的肉身殞落消逝之後,其精神形象卻經由同志、追隨者、統治階層以及後世人的文本生產,著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再造;經由本論文的觀察,更發現到不同時期的蔣渭水形象接受史,其實正反映出各時代台灣人在不同歷史進程中、不同權力位置的需求史。
如此的觀察除了有助於瞭解台灣社會中關於蔣渭水形象再現的轉向,同時對於文本明言與未曾言明之間的歧異,以及與受到隱藏的深層訊息也有所揭露,應當足以相當程度地還原文本作者被壓抑(或自我壓抑)的書寫意圖。此外,就文化研究角度來看,本論文之實證成果,也反映出一個曾遭多重殖民的現代化多民族國家與人民,其所呈現出的重層歷史記憶與多元國族想像。因而吾人得以見到在過往的歷史再現軌跡中,於不同歷史情境與個人需求下均生產出迥異的蔣渭水形象,甚至還幾度牽涉到形象詮釋權的爭奪,蓋每一位權力書寫者似乎都試著以一己之論為言,塑造屬於自己心目中的蔣渭水形象;此情斯景,不論日本殖民時代、戰後初期,以及鄉土文史崛起的1970年代皆然。
例如,日治時期統治階級為取得壓制反殖民陣營正當性,刻意營造出蔣渭水破壞內台融合的「激進民族主義者形象」,以資對抗蔣氏同志口中「台灣人的救主」所凝聚的反對力量;戰後國民政府與黨外反對團體則均藉著蔣渭水的「革命家形象」,假意攻訐早已不在場的「日寇」,俾以型塑政治立場上居於對立位置的他者形象;在反殖民同志思慕華年的日記與回憶錄中,蔣渭水的英年早逝誠然是個人「映襯與期待」的完美形象;此外,在1970年代蔣渭水傳紀中被生產的「先覺者角色」,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則又因為政治需求而更加強化為「台灣的孫中山」的「追隨者形象」。然而,正是這些時代氛圍與歷史需求差異,催化推擠台灣社會生產出依照不同目的所建構之各類型蔣渭水形象。
由於眾多敘事位置與生產目的之不同,本論文遂得以在各章節中討論出更細部、更多樣的蔣渭水形象刻畫;筆者斷言,這些不同的歷史敘事及人物再現工程所指向的,正是各個時代氛圍與歷史需求差異,逐步催化、推擠、累積、建構台灣社會生產出各類型蔣渭水形象。
在本論文的結論中提出,經整理各個不同時代、不同人物與不同位置下所再現的蔣渭水形象後,吾人發現有關蔣渭水的歷史敘事,經常都是各作者基於不同需求與不同目的所生產之文本。因此,如果以「蔣渭水作為方法」來討論,即必須消解蔣渭水的實體存在,而這是否表示當代並不存在客觀而真實的「蔣渭水」?僅只存在著將「蔣渭水」作為思考台灣歷史議題的媒介後,所衍生的形形色色歷史議題?若然,何來如此龐大而多樣的「文本」?何來如此重層而矛盾的「形象」?事實上,只是「使用」蔣渭水的方法與目的各有不同罷了。於是,本論文最後還原出來的是數十年來蔣渭水形象被如何再現,以及反應出各種思考台灣歷史議題者的不同立場。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criticisms, compliments and comments on Chiang after his death in 1931. The time span discussed in this research is around 50 years—from 1931 to 1979. My research is to analyze how Chiang is “represented/reconstructed” and how people “take what they need” from Chiang at different times. According to Stuart Hall’s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Althusser’s symptomatic reading concept, it is possible to discover the true inner thoughts of the author. Such observation not only helps understand how Taiwanese society decod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Chiang Wei-shui’s image but restores the writing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of the text under repression (or self-repression) by revealing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formation and deciphering hidden messages. Thus, the representations of Chiang’s image va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 individual needs and even the contention of power. Whichever period Chiang is reproduced—the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the early phase after the war or the 1970s when the concept of local culture and history arose—every writer seems to shape his/her Chiang Wei-shui’s image for the purpose of catering to his/her own need. Hence, this thesis tries to restore how Chiang Wei-shui’s image has been represented for the past decades and reflects the different standpoints when people think about issues of Taiwan history.
Key words: Chiang Wei-shui, Image, Historic Representation, Anticolonial, Anti-Japanese
參考文獻
原典:

以下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太田猛等編,《台南新報》,台南:株式會社台南新報社,1921年6月~1937年1月。
王雲五主持、白成枝編,《建國六十週年紀念—蔣渭水遺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增訂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6月。
白成枝編,《蔣渭水遺集》,台北:蔣先烈遺集刊行委員會,文化出版社,1950年8月。
林呈祿、王鍾麟等編,《台灣民報》,台北:台灣雜誌社,1923年4月~1930年3月。
林呈祿編,《台灣》,東京:台灣雜誌社,1922年4月~1924年5月。
林書揚、王乃信等編譯,《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 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年至1936年)》,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年6月。
林煥清編,《台灣新民報》,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0年3月—1932年4月。
黃師樵編,《蔣渭水先生全集》,台北:蔣渭水烈士大眾葬葬儀委員會蔣氏遺集刊行會,1932年3月。
台灣省文獻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自1989年5月至2001年2月。
台灣總督府二0年代特高警解密資料,《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中心人物ノ經歷思想言動》,日本:神奈川圖書館內田嘉吉文庫,1923年。
蔣渭水編,《台灣文化叢書》台灣文化協會第3期會刊,台北:台灣文化協會本部,1922年4月。
蔣渭水編,《台灣之文化》台灣文化協會第4期會刊,台北:台灣文化協會本部,1922年7月。
蔡培火等編,《台灣青年》,東京:台灣青年雜誌社,1920年7月~1922年2月。

專書:

J.M.布勞特著、譚榮根譯,《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9月。
John Tosh原著,趙干城、鮑世奮譯,《The Pursuit of History 史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10月。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3月。
中島利郎編,《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5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近代歷史上的台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9月。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編,《不能遺忘的名單—台灣抗日英雄榜》,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12月。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譯,《日治下之台政》,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7年4月。
尹章義,《台灣近代史論》,台北:自立晚報社,1986年9月。
王玉齋主編,《台灣年鑑》,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3月。
王振勳,《林獻堂的社會思想與社會活動新論》,台北:稻田出版公司,2009年6月。
王詩琅,《日本殖民主義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12月。
王詩琅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11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清廷台灣棄留之議—台灣史論》,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3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台灣人物表論》,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3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余清芳事件全貌—台灣抗日事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4月。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5月。
王德威編,《台灣 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9月。
王曉波編,《台胞抗日文獻選新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年11月。
王曉波,《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8月。
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8月。
王曉波,《孫中山思想研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10月。new window
古繼堂主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7月。
台北市文獻會編,《日治前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86年12月。
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編,《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2月。
台灣史研究會編,《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一、二、三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1988年6月、1990年7月、1991年4月。
台灣史研究會編,《王敏川選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3月。
台灣省文獻會編,《台灣省通志稿—革命志‧抗日篇》,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4月。
台灣省文獻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4月。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7年。
台灣總督府編、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譯,《台灣統治概要》,台北: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年3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洛林等譯《台灣抗日運動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8月。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9月。
司法行政部,《台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桃園:司法行政部,1969年7月。
弗朗茲法農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公司,2005年4月。
弗朗茲法農著、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台北:心靈工坊公司,2009年6月。
瓦爾特本雅明著、李傳 郭東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10月。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台北市史—昭和六年》,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年6月。
矢內原忠雄著、陳茂源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52年6月。
石婉舜等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台北:播種者出版公司,2008年12月。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台北:鴻儒堂出版社,2005年2月。
伊藤潔著、江萬哲譯,《台灣四百年的歷史與展望》,台北:新遠東出版社,1995年9月。
伊藤潔著、陳水螺譯,《台灣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12月。
伊藤潔著,李明峻譯,《台灣統治與鴉片問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8月。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
安然,《台灣民眾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9月。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8月。
朱雙一,《百年台灣文學散點透視》,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3月。
江自得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6月。
池宗憲、陳威遠編,《貴德街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年12月。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楊德睿譯,《原始的叛亂》,台北:麥田出版,1999年12月。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賈士蘅譯,《帝國的年代》,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6月。
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殖民地之旅》,台北:草根出版公司,2002年9月。
何煥勝編,《台灣教育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9年2月。
何曉東,《黎薩傳》,台北:正中書局,1977年2月。
吳三連口述、吳豊山筆記,《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12月。
吳密察、吳瑞雲編,《台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5月。
吳密察 若林正丈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公司,2000年8月。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8月。
吳密察 若林正丈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台北:播種者文化公司,2004年4月。
吳密察編,《文化協會在台南展覽專刊》,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7年10月。
呂正惠編,《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9月。
呂正惠 趙遐秋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7月。
尾崎秀樹,《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南衡編,《日治下台灣新文學(明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月。
李筱峯,《台灣革命僧林秋梧》,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2月。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7年9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月。
杜武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7月。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 杜淑純女士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05年12月。
周明,《楊肇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0年11月。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增訂本)》,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12月。
周樑楷編,《史學導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8月。
岡崎郁子著、鄭清文 葉笛 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4月。
東亞三國的近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編,《東亞三國的近代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5月。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1月。
林玉茹、李毓中,《戰後台灣的歷史學研究—第七冊,台灣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林伯欣,《蔣渭水逝世七十週年紀念專刊》,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2001年8月。
林呈蓉,《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台灣文明開化的進程》,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12月。new window
林佩容,《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 ─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金田編,《台灣文獻史料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2000年11月。
林品桐等審稿,《日治時期台灣拓殖株式會社文書中譯本》,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7月。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社,1998年1月。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6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允晨文化公司,1993年8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6年7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年5月。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6月。
林慶彰等編,《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在台灣2》,台北:萬卷樓,2002年10月。
林衡哲編,《廿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台北:望春風文化公司,2002年2月。
林衡道、馮作民,《台灣歷史百講》,台北:青文出版社,1974年9月。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12月。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台北:全華圖書公司,2004年3月。
邱秀芷,《民族正氣—蔣渭水傳》,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1984年10月。
邱秀芷,《台灣民主運動的火車頭》,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年3月。
阿爾都塞著、陳越編(Louis Althusser),《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3年9月。
柳書琴 邱貴芬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4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年5月。new window
洛西可夫(Douglas Rushkuff)著、蔡承志譯,《誰在操縱我們?現代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台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2月。
洪宜勇編,《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8月。
洪明燦,《團結真有力 文化抗日全紀錄》,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年12月。
洪長源 魏金絨著,《二林蔗農事件—殖民地的怒吼》,彰化縣文化局,2001年11月。
洪敏麟主編,《日治初期之鴉片政策》,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8年12月。
胡志明著、黎明義 梅文冠等編,《獄中日記》,越南河內:國家政治出版社,2008年。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出版公司,2007年3月。
范燕秋,《宜蘭縣醫療衛生史》,宜蘭:宜蘭縣政府,2004年8月。
范燕秋,《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3月。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5月。
海峽評論雜誌社編,《台灣命運機密檔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1年11月。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1年9月。new window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1月。
翁佳音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2月。
翁聖峯,《日治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1月。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月。
張一兵,《問題式、癥候閱讀與意識形態︰關于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7月。
張君豪,《漫漫牛車路—簡吉與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紀念專輯》,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4年2月。
張炎憲、陳美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12月。
張炎憲 李筱峰 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7年9月。
張炎憲等編,《台北人物誌》,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年11月。
張炎憲編,《台灣史料研究》第19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6月。
張炎憲編,《吳三連全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2年12月。
張海鵬編,《林獻堂、蔣渭水—台灣歷史人物及其時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2008年9月。
張深切,《里程碑》,台中:聖工出版社,1961年12月。
張超英口述,《宮前町九十番地》,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8月。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年12月。
張德南,《堅勁耿介的社會運動家—黃旺成》,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
張錦忠 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9月。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第6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11月。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第8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1月。
曹永和等著,《台灣歷史人物與事件》,台北:空中大學,2003年7月。
梁加升,《日治時期台灣民族革命運動興起與沿革略述》,少滄遺稿影本,1965年6月。
梁明雄,《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new window
梁明雄,《台灣文學與文化論集》,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9月。
理查‧波斯納(Richard A.Posner)著、韓文正譯,《公共知識份子(Public Intellectuals:A Study of Decline)》,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12月。
笠原英彥著、陳鵬仁譯,《天皇制度的傳承 日本歷代天皇略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
莊永明,《台北老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4月。
莊永明,《台灣先賢先烈專輯—韓石泉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11月。
莊永明、謝仁正,《島國顯影》,台北:創意力文化公司,1995年6月。
莊永明,《台北市文化人物略傳》,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年6月。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10月。
莊永明,《台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6月。
莊永明,《台灣百人傳》第1~3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0年5月。
許介麟編著,《台灣史記1~3》,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7年7月。
許世楷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6月。
許世楷著、李明峻 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6年1月。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6月。new window
許俊雅,《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2月。
許雪姬編,《灌園先生日記(四)1931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2月。
許雪姬編,《日記與台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8年6月。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9月。
連溫卿著、張炎憲編,《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11月。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1月。
陳水逢,《日本合併朝鮮史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陳正茂,《台灣史綱》,台北:文京圖書公司,1999年3月。
陳永興,《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7年10月。
陳永興,《台灣醫界人物誌》,台北:望春風文化公司,2004年5月。
陳君愷,《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活動》,台北:日創社文化公司,2006年10月。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陳芳明,《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3月。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10月。new window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2004年6月。new window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6年1月。
陳芳明,《2007陳芳明—夢境書》,台北:爾雅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10月。
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7月。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1月。new window
陳建忠,《日治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8月。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new window
陳美雪編,《日本研究台灣文學文獻目錄》,台北:台北市文獻會,2003年12月。
陳培豐,《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同化」の同床異夢》,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1月。new window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5月。
陳萬益編,《國民文選‧散文卷》,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8月。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12月。
凱斯‧詹金斯(Keith Jenkins)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愛爾頓到羅狄與懷特》,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0月。
喜安幸夫,《日本統治台灣秘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89年2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4月。
曾一士編,《孫中山與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05年9月。
曾秋美、尤美琪,《杜聰明與我》,台北:國史館,2005年12月。
曾靜吉,《辜顯榮傳奇》,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10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4月。new window
湯熙勇,《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12月。
須文蔚編,《台灣@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9月。
黃文成,《關不住的謬思—台灣監獄文學縱橫論》,台北:秀威資訊公司,2008年4月。
黃文雄著、楊碧川譯,《締造台灣の日本人》,台北:前衛出版社,2009年8月。
黃玉齋,《台灣抗日史論》,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6月。
黃秀政 張勝彥 吳文星著,《台灣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8月。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9月。
黃信彰、蔣朝根著,《台灣新文化運動特輯》,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7年2月。
黃信彰,《台灣空運文化的立體新世界》,台北市文獻會,2007年10月。
黃信彰,《傳唱台灣心聲—日治時期的台語流行歌》,台北市文化局,2009年5月
黃信彰編,《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9年12月。
黃信彰,《工運歌聲反殖民 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年代》,台北市文化局,2010年10月。
黃信彰編,《日據時期台灣鄉土文學的當代紀事》,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2年3月。
黃信彰,《從進步走向幸福 台灣新文化運動在彰化》,台北: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2012年10月。
黃信彰編撰,《二二八事件與青年學生特展專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12月。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11月。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1月。
黃美娥,《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3年2月。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2月。new window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
黃英哲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 雜誌篇‧第一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0月。
黃師樵,《台灣共產黨秘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9月。
黃富三編,《台北建城百年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5年6月。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4年11月。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0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台北:秀威資訊公司,2009年7月。new window
黃煌雄,《台灣的先知先覺者—蔣渭水先生》,台北:輝煌出版社,1976年9月。
黃煌雄,《被壓迫的台胞抗日史話》,台北:作者發行,1977年8月。
黃煌雄,《革命家—蔣渭水》,台北:長橋出版社,1978年9月。
黃煌雄,《被壓迫者的怒吼:蔣渭水選集》,台北:長橋出版社,1978年9月。
黃煌雄等著,《蔣渭水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1年8月。
黃煌雄,《台灣抗日史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12月。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12月。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孫中山》,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6年3月。new window
黃煌雄,《兩個太陽的台灣 非武裝抗日史論》,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6年7月。
黃煌雄,《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台北:玉山社,2006年11月。
黑田四郎著、邱信典譯,《賀川豐彥傳》,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1990年9月。
愛德華W.薩伊德(Edward W.Said)著、李琨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6月。
楊大春,《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3月。
楊玉齡,《一代醫人杜聰明》,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2年12月。
楊克煌,《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10月。
楊雲萍,《台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52年7月。
楊碧川,《日治時期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6月。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一、二)》,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7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2003年10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回顧》,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11月。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北:晨星出版社,2000年8月。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北:晨星出版公司,2000年8月。new window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晨星出版社,2000年8月。
詹姆斯‧施密特編、徐向東 盧華萍譯,《啟蒙運動與現代性—18世紀與20世紀的對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5月。new window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6月。
劉紀蕙、周英雄,《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4月。
劉峰松口述、陳聰民採訪,《如數家珍 劉峰松蒐書奇譚》,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10年10月。
劉寧顏主編,《日治初期司法制度檔案》,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82年6月。
蔡子民,《台灣史志》,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12月。
蔡子民,《台灣文化思潮與兩岸情節》,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5月。
蔡明雲編、謝仕淵撰,《台灣百年人物誌1》,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5年3月。
蔣梨雲等編,《蔣渭川和他的時代附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3月。
蔣子駿,《辛亥革命與台灣早期抗日運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2月。
蔣朝根,《自覺的年代—台灣民眾黨特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3年7月。
蔣朝根,《烈日下的文化鬥魂—台灣反殖民運動與文化覺醒特展專輯》,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5年12月。
蔣朝根等編,《蔣渭水紀念文集》,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2006年8月。
蔣朝根編著、黃信彰編校,《在最不可能的時刻—蔣渭水留真集》,台北:台北市文獻會,2006年12月。
蔣朝根,《飛揚的年代》,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8年12月。
蔣朝根,《自覺的年代—蔣渭水歷史影像紀實》,台北:國父紀念館,2009年12月。
蔣朝根編,《第一屆蔣渭水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9年12月。
蔣朝根,《獅子狩與獅子吼—治警事件90週年紀念專刊》,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4年3月。
鄭清文,《小國家大文學》,台北:玉山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0月。
盧世標編,《宜蘭文獻烈士蔣渭水特輯》,宜蘭縣政府文獻委員會,1965年5月。
賴西安,《台灣民族運動的倡導者—林獻堂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6月。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年10月。
戴國煇,《台灣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3月。
謝文玖,《耿耿此心在—翁俊明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4年4月。
謝東漢,《謝文達傳‧四、澎湃的台灣人政治運動‧文鬥篇》,手稿本第4冊。
謝金蓉,《蔡惠如和他的時代》,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6月。
謝國興,《亦儒亦商亦風流 陳逢源(一八九三~一九八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2年2月。
韓石泉,《六十回憶 韓石泉醫師自傳》,北縣:望春風文化公司,2009年2月。
簡吉,《簡吉獄中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5年2月。
簡炯仁,《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5月。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0年5月。
嚴茂林,《台灣現代政治活動詳述—從蔣渭水看台灣》,宜蘭:作者出版,1981年9月。
蘇進強,《風骨嶙峋的長者—蔡培火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0年6月。

(外文著作)
Simon During(ed),《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年05月。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秘められた植民地解放の一斷面》,台北:鴻儒堂出版社,2005年5月。
幸德秋水,《基督抹殺論》,東京:丙午出版社,1911年2月。
涂昭彥,《日本帝國主義下の台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5年6月
謝春木,《台灣人の要求—民眾黨の發展過程通じて》,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1年1月。
謝春木,《台灣人は斯よ觀る》,台北:台灣民報社,1930年1月。

學位論文

吳春成,《日治下台灣知識份子反殖民之意識研究—台灣民報 (1920—1927) 個案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吳婉珣,《政治權力與歷史詮釋:以蔣渭水之形象變遷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周婉窈,《日治時期台灣議會設置運動析論》,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林秀蓉,《日治時期台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林佳蕙,《日治時期台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蔣渭水、楊華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佩蓉,《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淑惠,《台灣文化協會分裂前的台灣新文學運動(1920-1927)─以《台灣民報》為中心》,南投:暨南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洪世昌,《台灣民報與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勝助,《日治時期台灣報界的抗日運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張雅惠,《日治時期的醫師與台灣醫學人文─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台北: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紀舟,《一九七0年代臺灣左翼啟蒙運動《夏潮》雜誌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翠蓮,《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楊翠《日治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之研究─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楊正彥,《蔣渭水對台灣民族運動之影響與貢獻》,宜蘭:佛光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蕭欣慈,《光點—蔣渭水研究(1921—1931)》,台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譚偉象,《我國孫中山先生與菲律賓黎薩先生(Dr. Jose Rizal)的政治思想比較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1985年。
劉智濬,《認同.書寫.他者:1980年代以來漢人原住民書寫》,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1月。new window
陳明柔,《日治時代台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 1920∼1937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期刊及單篇論文:

王津平,〈在一個遼闊的歷史視野中一起「遠望」 敬悼陳其昌先生〉,收錄於《遠望》雜誌110期,2000年2月。
王曉波,〈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治下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內的路線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台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1997年7月。
吳密察,〈替台灣把脈的醫生—蔣渭水與日本時代的民族運動〉,《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台北:中國時報社,2001年8月5日。
李素月編,《宜蘭文獻雜誌》第63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5月。
李篤恭,〈台灣文化協會的先賢們〉,《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暨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1年12月。
明居正,〈近代東亞關係的轉變:1841~1911〉,許介麟編,《中國與東亞—廿一世紀的課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1998年10月。
松永正義,〈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的新階段〉,《新地文學》一卷一期,1990年4月。
林秀蓉,〈一篇診斷日治時代台灣社會病症的政治文獻—蔣渭水〈臨床講義〉探析〉,《宜蘭文獻雜誌》第45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0年5月。new window
林秀蓉,〈台灣醫生文學探析—以蔣渭水〈臨床講義〉、賴和〈蛇先生〉為例〉,《問學》第3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2000年7月。
林秀蓉,〈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蔣渭水監獄散文探析〉,《宜蘭文獻雜誌》第57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5月。new window
林瑞明發言,〈「日據時代的台灣文學與抗日運動」座談會—紀念台灣光復第二十九週年〉,《大學雜誌》第79期,1974年11月。
林瑞明,〈賴和與台灣文化協會(一九二一~一九三一)上、下〉,《台灣風物》第38卷第4期~第39卷第1期,1988年12月、1989年3月。
林瑞明,〈感慨悲歌皆為鯤島〉,《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紀念暨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1年12月。
林瑞明,〈台灣文化之探討與願景〉,《台灣的未來》,台南: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2002年10月。
林瑞明口述、劉珈盈整理,〈台灣的新文學與舊文學〉,收錄於《重現台灣史 6》,台北:少年台灣雜誌社,2004年7月。
春丞,〈日治時期之中文書局〉,《台北文物》第3卷第2期,台北市文獻會,1954年8月。
徐惠隆,〈蘭陽開發史上的幾位鄉賢〉,《歷史月刊》第105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96年10月。
張炎憲,〈一九二0年代的蔣渭水〉,《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暨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1年12月。
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9月。new window
張炎憲,〈蔣渭水的政治運動與路線〉,《甚麼人物 為何重要—台灣史上重要人物系列(二)》,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1年9月。
梁明雄,〈革命家蔣渭水作品淺探〉,《屏東科技大學學報》第10卷第2期,屏東:屏東科技大學,2001年。
郭紀舟,〈歷史與文化:文化啟蒙的實踐場域《夏潮》雜誌研究(七)〉,《海峽評論》64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6年4月。
郭美崇記錄,〈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台灣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獻》直字第141期,2002年9月。
郭誌光,〈張麗俊之認同探微:以《水竹居主人》日記為觀察中心〉,《台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號,台北:里仁書局,2010年6月。new window
陳三井,〈羅福星暨台灣志士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七十週年紀念專稿之八〉,《傳記文學》第83卷第4期,1981年4月。
陳芳明,〈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7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15)〉共15篇,《聯合文學》第15卷第10期~第208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8月~2002年2月。new window
陳芳明,〈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第221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3年3月。
陳芳明口述、劉珈盈整理,〈台灣的新文學與舊文學〉,收錄於《重現台灣史 6》,台北:少年台灣雜誌社,2004年7月。
陳芳明,〈台灣文壇向左轉—楊逵與30年代的文學批評〉,《台灣文學學報》第7期,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2005年12月。new window
陳培豐,〈192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思潮的轉折─從語言觀的變化來看抗日運動策略的轉換〉,《1920年代的中國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002年10月。
游勝冠,〈日本殖民進步主義與本土主義的文化抗爭—本土主義發展脈絡中的民間文學〉,《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11月。
游勝冠,〈文化認同與台灣文化協會的左右分裂〉,《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1年10月。
黃信彰,〈論蔣渭水之教育思想〉,《第四屆多元語言、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2005年11月。
黃信彰,〈民族主義下的反殖民同化思想—以蘭陽先烈蔣渭水為例〉,《2005蘭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5年12月。
黃信彰,〈殖民地之反—由教育和文化理念看蔣渭水的大眾啟蒙思想〉,《林獻堂、蔣渭水—台灣歷史人物及其時代學術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8年9月。
黃信彰,〈反殖民運動初體驗—試論蔣渭水與青年學生運動之關係〉,《第一屆蔣渭水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9年12月。
黃信彰,〈古典文學的應用與抵抗—蔣渭水的文言與詩歌作品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語文學報》第三期,2010年11月。new window
黃信彰,〈社會運動歌曲 〉
黃城 莊達欣,〈試探蔣渭水思想的定位〉,《孫中山與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05年9月。
黃師樵,〈蔣渭水及其政治運動〉,《台北文物》第3卷第1期,1954年5月。
黃師樵,〈台北青年會、讀書會、體育會〉,《台北文物》第3卷第2期,1954年8月。
黃師樵,〈台灣農民運動史〉,《夏潮》第9~12期,1976年12月~1977年3月。
黃師樵,〈日治時期台灣工人運動史〉,《夏潮》第14~17期,1977年5月~8月。
黃師樵,〈日治時期的台灣民眾黨〉,《夏潮》第20期,1977年11月。
黃師樵,〈台灣工友總聯盟的工會活動〉,《夏潮》第21、22、29期,1977年12月、1978年1月、8月。
黃煌雄,〈職業革命家‧社會運動家‧政治改革家〉,《八十年代》第1卷第3期,1979年8月。
黃煌雄,〈孫中山與蔣渭水─紀念蔣渭水逝世七十四周年〉,《中國時報》2005年7月31日,台北:中國時報社,2005年7月。
楊雲萍,〈蔣雪谷先生紀念(一)~(五)〉,《公論報‧台灣風土》128~132期,1950年8月14日~9月11日。
廖振富,〈日治時期台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蔡惠如、蔣渭水「治警事件」相關作品為例〉,《中華文化與文學學術研討系列—第八次會議: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4月。
劉士永,〈醫療、疾病與台灣社會的近代性格〉,《歷史月刊》,2004年10月。
劉紀蕙,〈台灣文化場域內「中國符號與」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年5月。new window
蔣伯欣,〈諸眾之眼:策展機器再批判〉,《藝術觀點》季刊第43期,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2010年7月。new window
蔣朝根,〈宜蘭精神的塑造者—1920年代蔣渭水與宜蘭的社會運動〉,《宜蘭文獻雜誌》第63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5月。new window
蔣朝根,〈歷史的交會—蔣渭水與王敏川〉,《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會訊》第3期,2010年3月。
戴國煇,〈代序〉,洪惠冠編,《蔡式穀行迹錄》,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8年7月。
謝蕙蓮,〈98高中新課綱 文言文少12篇〉,《聯合晚報》,2007年7月13日。
簡銘宏,〈蔣渭水〈臨床講義〉的一種觀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4月。new window
簡炯仁,〈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與台灣意識的興起〉,《蔣渭水逝世六十週年暨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1年12月。
簡炯仁,〈蔣渭水與台灣民眾黨〉,《台灣人物與歷史講座系列一:政治社會運動人物第一場講座紀錄手稿影本》,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4年11月。new window
藍博洲,〈相逢一笑抿恩仇—關於鄭鴻生的〈台灣人如何再作中國人〉讀後隨想〉,《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5期,2009年9月。
其他:
王志成,《台灣百年人物誌—熱血男兒蔣渭水》紀錄片,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5年3月。
廖咸浩,《追念民主鬥士與文化先鋒—蔣渭水》紀錄片,台北市文化局,2005年12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