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認同.書寫.他者:1980年代以來漢人原住民書寫
作者:劉智濬
作者(外文):Chih-ChunLiu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應鳳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認同書寫他者漢人原住民identitywritingOtherHan peopletThe Aborigin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98
本文將漢人的原住民書寫視為一種通過書寫他者以追尋自我認同的過程,這種書寫最深層的動力,乃是書寫者為了確認自己是誰,即使他未必自覺到這點亦然。回顧歷史,「認同」,始終是台灣這個移民社會無法迴避的議題,除了百年以來的政權更迭與身分易動,由鄉土文學論戰發端的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並峙對立,更讓先來後到的不同漢人族群之間,形成各自擁有、彼此分裂的歷史記憶,進而形塑不同的共同體想像。
如同「認同」是一種「生產」與「再現實踐」,「他者」也藉此再現而生產;在本文中,漢人書寫者的「自我認同」與原住民的「他者圖像」,係以鏡像重疊的共時存在型態再現於同一書寫語境之中;漢人身分認同的變異調節,與其對原住民以及自我圖像的生產與再現,乃是隨著時代條件改易、持續展演的進行式。值得留意的是,漢人原住民書寫中的他者,經常還包括「非我族類」的另一個族群的漢人,原住民他者的存在,有時是為了突顯這個真正他者的負面形象,有時則是藉此展現自己可以包容這個「非我族類」的胸襟;漢人原住民書寫中的他者,其實是複數且複合的。
在諸多前行研究的基礎上,本文猶可發展的空間,大約有兩個面向:其一、書寫者認同意圖的挖掘;通過文本細讀,尋繹書寫者的潛藏話語之外,書寫者其他創作文本與相關論述,也會提供探尋的線索。其二、漢原關係與漢人內部族群關係的梳理;這兩種族群關係有著密切互涉的辯證牽連,書寫原住民的同時,作者往往留下漢人內部族群交鋒對話的痕跡。
這個研究同時也是身為漢人移民後代的筆者的自我探索,面對這些漢人原住民書寫,從閱讀、理解到研究,是筆者自我探問的延續與深化。如果文學創作與閱讀,是一次又一次向自我與他者的同時敞開,在身分認同的意義上,創作與閱讀至少可以成為看見自我認同究竟如何形構的過程,明白那些他者都是自我身分追尋的投射;渴望成為「理想的他者」,與極度厭棄「嫌惡的他者」,都是一種補償與逃避;凝視∕怒視他者,只是為了轉移自己的認同焦慮;看見自我的同時也看見他者,或許是焦慮停息的開端。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Han people’s writing on the aboriginal is a process where the Han people pursue self-identity by writing the “Other.” The deepest driving force comes from the desire of the writer to find out who he/she is, even though the desire may sometimes be not consciously recognized. In historical review, identit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issues that cannot be simply ignored. In addition to the switchover of political sovereignty and identity in the last century, Nativist Literary Debate in the 1970s triggered the confrontation and rivalry between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Chinese Consciousness”. Consequently, individual ethnic Han group formed its own fraction of historical memory which simultaneously overlapped with and separated from that of another ethnic group and thus build up different imagined community.
Just like that identification is a way of prod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practices, “Other” is produced through represen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elf-identify” of the Han writer and the “Other Image” of the aboriginal is represented in the same writing context in a synchronic way of mirror-image overlapping. The var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Han identity is a persistent process which always involves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aboriginal and the Han self-image. Also noteworthy is that “Other” in the Han people’s writing on the aboriginal often represents Han people of the “alien” ethnic group. Sometimes, the existence of the aboriginal “Other” is used to foreground the negative image of the Han “Other,” whereas at other times the Han people use the aboriginal “Other” to show their broad-mindedness and tribal tolerance. The “Other” in the Han people’s writing is actually plural and multiple.
Based on previous literature, this paper follows two dimensions for research development, which consist of (1) excavation of the writer’s identity intentions: by textual close-reading, we pursue the hidden discourse of the writer, and we also refer to creative texts and other discourses of the same writer for further discursive evidence; (2) clarification of Han-Aboriginal and intra-Han relationships: these two ethnic relationships bear close and complex dialectical intertextuality, when writing on the aboriginal, the Han writer often left the trace of intra-Han tribal dialogues.
This study is also the author’s self-exploration. As a descendant of the Han immigrants, the author extends and intensifies his self-inquiry after a long-term period of reading, comprehend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Han people’s writing on the aboriginal. Supposed that literature writing and reading is again and again a process simultaneously toward self and the other, writing and reading is in the least sense a process showing how self-identity is constructed and that those others are projections of the self-identity in pursuit. Desire to be the “Ideal Other” and aversion to “Abhorrent Other” are to great extent compensation and avoidance; to gaze/glower at others is just a means to shift from identity anxiety; and, seeing others while seeing his/herself may mark the beginning to the relief of anxiety
漢人原住民書寫文本

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台北:玉山社,1995,初版。
王家祥,《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台北:玉山社,1996,二版。
王家祥,《山與海》,台北:玉山社,1996。
王家祥,《小矮人之謎》,台北:玉山社,1996。
王家祥,《倒風內海》,台北:玉山社,1997。
王家祥,《海中鬼影-鰓人》,台北:玉山社,1999。
王家祥,《魔神仔》,台北:玉山社,2002。
王幼華,《兩鎮演談》,台北:時報文化,1984。
王幼華,《土地與靈魂》,台北:九歌,1992。
王幼華,《王幼華集》,台北:前衛,1992。
古蒙仁,《黑色的部落》,台北:時報,1978。
向陽,《銀杏的仰望》,台北:故鄉,1977。
向陽,〈霧社〉,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980.04.23。
向陽,〈我的姓氏〉,《中外文學》27卷9期,「分歧的意識」專輯,1999.02,頁102-106。原詩註記,寫於1998.12.08。
向陽,〈暗雲〉,《台灣文藝》第153期,1996.02。
向陽,〈我有一個夢〉,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1999.02.01。
向陽,〈雲說〉,《中外文學》31卷8期,2003.01。
李喬,《飄然曠野》,台北:幼獅,1965。
李喬,《晚晴》,台北:台灣商務,1968。
李喬,《心酸記》,台北:東大,1980。
李喬,《告密者》,高雄:台灣文藝,1985。
李喬,《台灣人的醜陋面》,台北:前衛,1988。
李喬,〈回家的方式〉,《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二期,1994.04;彭瑞金、許素蘭、李敏男編,《一九九四台灣文學選》,台北:前衛,1995,頁89-106。
李喬,張良澤編,《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苗栗縣: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
李潼,《博士.布都與我》,台北:聯經,1989。
李潼,《少年噶瑪蘭》,台北:天衛文化,1992。
李潼,《望天丘》,台北:民生報,2003。
巫永福,《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台北:望春風,2003。new window
何英傑編著,《丹大札記》,台北:玉山社,1999。
何英傑,《後山地圖》,台北:遠景,2006。
杜修蘭,《逆女》,台北:皇冠,1996。
杜修蘭,《沃野之鹿》,台北:皇冠,2002。
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0,初版。
林建成,《頭目出巡》,台中:晨星,1992。
林建成,《小米酒的故鄉》,台中:晨星,1994。
林建成,《後山原住民之歌》,台北:玉山社,1996。
林建成,《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北:藝術家,2002。
邱若龍,《霧社事件》,台北:時報,1990,初版。
洪田浚,《臺灣原住民籲天錄》,台北:臺原,1994。
陳銘磻,《部落?斯卡也答》,台北:德華,1977。
陳銘磻,《森林海》,台北:號角,1987。
陳銘磻,《最後一把番刀》,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3。
陳銘磻,《出草》,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
陳銘磻,《陳銘磻報導文學集》,台北:華成圖書,2002。
陳明磻,《尖石櫻花落》,台北:紅樹林,2002。
陳明磻,《父親》,台北:宇河,2004。
陳銘磻,《櫻花夢》,台北:春天,2003。
陳銘磻,《花心那羅:尖石鄉群山壑谷裡,一個寧謐明燦的泰雅族部》,台北:紅螞蟻,2005。
陳明磻,《花心那羅》,台北:宇河,2005。
陳明磻,《雪琉璃》,台北:聯合文學,2006。
陳明磻,《雪落無聲》,台北:布克文化,2007。
陳明磻,《開往北海道的幸福列車》,台北:華成圖書,2009。
陳黎,《島嶼邊緣》,台北:皇冠,1995;台北:九歌,2003。
陳黎,《陳黎詩選:1974-2010 (增訂版) 》,台北:九歌,2010。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北:時報,1986。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
張大春,〈給獵人的一封信〉,《聯合文學》193期,2000.11。
楊南郡、徐如林,《與子偕行》,台中:晨星,1993。
楊南郡,《尋訪月亮的腳印》,台中:晨星,1996。
楊南郡,《台灣百年前的足跡》,台北:玉山社,1996。
楊南郡,《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遠流,1996。
楊南郡,《台灣踏查日記:伊能嘉矩(上)、(下)》,台北:遠流,1997。
楊南郡,《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2000。
楊南郡,《(鹿野忠雄)山、雲與蕃人─ 台灣高山紀行》,台北:玉山社,2000。
葉石濤,《西拉雅族的末裔》,台北:前衛,1990。
葉石濤,《馘首》,高雄:派色文化,1991。
葉石濤,《異族的婚禮》,台北:皇冠,1994。
葉石濤,《西拉雅末裔潘銀花》,台北:草根,1999。
葉石濤,《蝴蝶巷春夢》,高雄:春暉,2006。
舞鶴,《餘生》,台北:麥田,1999。
鄧相揚,《霧社事件》,台北:玉山社,1998。
鄧相揚,《霧重雲深: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家庭的故事》,台北:玉山社,1998。
鄧相揚,《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真相及花岡初子的故事》,台北:玉山社,2000。
莊華堂,《巴賽風雲》,台北:唐山,2007。
莊華堂,《慾望草原》,台北:唐山,2008。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1995。
劉還月,《南瀛平埔誌》,台南縣: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劉還月,《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1999。
鍾肇政,《馬利科灣英雄傳》,台北:照明,1979。
鍾肇政,《插天山之歌》,遠景,1980。
鍾肇政,《川中島》,台北:蘭亭,1985。
鍾肇政,《戰火》,台北:蘭亭,1985。
鍾肇政著,陳宏銘、莊紫蓉、錢鴻鈞編,《鍾肇政全集》卷21,隨筆集(五),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2。
鍾肇政著,陳宏銘、莊紫蓉、錢鴻鈞編,《鍾肇政全集》卷27,書簡集(五),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2。
關曉榮,〈百分之二的希望與奮鬥〉,《人間》,創刊號,1985.11,頁16-25。
關曉榮,〈2%的希望與掙扎:八尺門少數民族生活紀錄〉,《中國時報》, 1985.09.23-24,第9版。
關曉榮,〈船東海蟑螂和八尺門打漁的漢子們〉,《人間》,第2期,1985.12,頁86-95。
關曉榮,〈老邱想哭的時候〉,《人間》,第3期,1986.01,頁70-79。
關曉榮,〈失去了中指的阿春〉,《人間》,第4期,1986.02,頁52-59。
關曉榮,〈都是人間的面貌〉,《人間》,第5期,1986.03,頁108-115。
關曉榮,〈一個蘭嶼能掩埋多少「國家機器」?〉,《人間》,第26期,1986.03,頁108-115。
關曉榮,《國境邊陲:蘭嶼---造舟》,台北:時報,1991。
關曉榮,《國境邊陲:蘭嶼---主屋重建》,台北:時報,1992。
關曉榮,《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1987》,台北:時報,1994。new window
關曉榮,《蘭嶼報告1987-2007》,台北:人間,2007。

專著

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1994。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new window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new window
王幼華,《當代文學評論集》,苗栗縣: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7。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new window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2003。new window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1980。
田雅各《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1987。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作家筆會,《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作家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年會手冊》,2009.07.25。
台灣高鐵,《TLife》,台北:台灣高鐵,2010.04。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1997。
阿威赫拔哈口述,許介鱗編著,林道生翻譯,《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台北:臺原,2000。
宋澤萊,《福爾摩莎頌歌》,台北:前衛,1983。
宋澤萊,《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前衛,1986。
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1988年,初版二刷。
李喬,《台灣人的醜陋面》,台北:前衛,1988。
李潼,《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台北:幼獅,1999。
吳錦發,《做一個新台灣人》,台北:前衛,1989。
吳錦發,《悲情的山林—台灣山地小說選》,台中:晨星,1987。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2000。
林文淇譯,Kathryn Woodward等著,《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2006。
林韻梅,《走過後山歲月》,台北:玉山社,1999。
林文寶主編,《少兒文學天地寬》,台北:九歌,2002。
孟樊,《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2001。new window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new window
周英雄、劉紀惠編,《書寫台灣:後殖民、後現代與文學史》,台北:麥田,2000。
姑目.荅芭絲(Kumu Tapas),《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臺北:翰蘆圖書,2004。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1997。
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2002。
桂文亞主編,《呼喚—李潼少年小說的聲音》,台北:民生報,2003。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月刊,1993。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北:聯合文學,2000。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2000。new window
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論文卷(上、下),台北:印刻,2003。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台北:文星,1966。
高山族語言文學研教室編,《台灣高山族語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88。
許信良,《新興民族》,台北:遠流,1995。
許良國、曾思奇編著,《高山族風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學院,1988。
許良國編著,《臺灣民族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6。
許世楷、施正鋒、布興.大立主編,《從和解到自治:台灣原住民族歷史重建》,台北:前衛,2002。
尉天聰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78。
張子樟,《少年小說大家讀:啟蒙與成長的探索》,台北:天衛文化,1999。
張子樟等著,馬景賢主編,《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天衛文化,1996。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1992。
張大春,《大說謊家》,台北:遠流,1999。
張大春,《聆聽父親》,台北:時報,2003。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new window
張清榮,《少年小說寫作論》,台南:供學,1997。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6。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晨星,1989。
黃鈴華總編輯,《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9。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new window
陳永興編,《台灣文學的過去與未來》,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1985。
陳芳明,《探索台灣史觀》,台北:自立晚報,1992。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週邊》,台北:麥田,2002。
陳黎編,《在想像與現實陲索︰陳黎作品評論集》,台北:書林,1999。
陳明柔主編,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策劃,《臺灣的自然書寫:2005年「自然書寫學術研究會」文集》,臺中:晨星,2006。
陳銘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1980。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new window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new window
曾思奇主編,《台灣少數民族研究論叢第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彭瑞金,《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1998。
彭瑞金,《驅逐迷霧?找回祖靈》,高雄:春暉,2000。
楊祖珺,《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台北:時報文化,1992。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研究》,台北:稻田,2001。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4。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台北:皇冠,1986。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4。
葉石濤,《追憶文學歲月》,台北:九歌,1999。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鄭炯明編,《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2。
蔣勳,《母親》,台北:遠流,1982。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緒,2000。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new window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翻譯,《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與資料》,台北:國史館,2002。
謝肇禎,《群慾亂舞:舞鶴小說中的性政治》,台北:麥田,2003。

期刊論文

王麗華記錄,〈文學的追求與超越-舞鶴楊照對談錄〉,《文學台灣》第8期,1993,頁116-158。
孔文吉,〈平埔族的正名之路〉,《中國時報》,2010.06.11。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族運動與文學的啟蒙〉,《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卷1期, 2008.春,頁39-58。new window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國家與原住民族文學史〉,《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卷4期,2009冬,頁1-37。new window
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文學概述〉,《文學臺灣》第20期,1996.10,頁190-202。new window
向陽,〈人與土地的吟哦:中外文學「當代台灣散文十家作品展」的散文對話〉,《中外文學》24卷12期,1996.05,頁137-142。new window
向陽,陳靜雪整理,〈另類的聲音:向陽在華梵大學「關於台語詩」的演講〉,華梵大學,1998.12.28;中央日報副刊,1999.05.26。
申惠豐,〈鍾肇政葉石濤憶談文學生涯〉,《聯合報》,2006.04.06-07。
朱天文,〈弱點的張大春〉,《聯合報》「讀書人版」,2003.08.24。
朱天心、舞鶴,〈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學生活誌》第七期,2004.03,頁26-49。
任佑卿,〈國族的界限和文學史:論建構臺灣新文學史與張愛玲研究〉,《文化研究》第2期,2006.03,頁253-279。new window
李貞元,〈論葉石濤小說中的「台灣女人」〉,《台灣時報》,1994.07.18。
吳錦發,?八○年代的台灣文學?,《台灣學術研究會誌》第3期,東京:台灣學術研究會,1988.12.20,頁117。
吳錦發,?論台灣原住民現代文學?,民眾日報副刊,1989.07.21-26。new window
吳達芸,〈台灣阿嬤的典型──潘銀花〉,《小說與戲劇》第9卷,1997,頁10-11。new window
宋澤萊,?台灣文學論?,《暖流》第1卷第4期,1982.4,頁63。
宋冬陽,〈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台灣文藝》第86期,1984.01。
利格拉樂.阿烏(女烏),〈樓上樓下——都會區中產階級女性運動與原住民女性運動的矛盾〉,《騷動》第4期,1996,頁4-9。
杜正勝,〈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3卷4期,1997,頁1-9。
杜正勝,〈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120期,1997.08,頁 20-31。
林奇伯,〈為台灣文學立座標──葉石濤〉,《台灣光華雜誌》,2005.01,頁88。
林佩儒,〈慈母與孝女的神話──論《逆女》中孝意識的質變〉,《馬偕學報》第四期,2004,頁111-124。
孫大川,〈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4,2008冬,頁175-196。new window
奚密,〈本土詩學的建立:讀陳黎的《島嶼邊緣》〉,《中外文學》,25卷12期,1997.05,頁159-169。new window
曹永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的概念〉,《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5期,1990,頁7-9。
許碧純,〈不完的夢,我自己也有!〉,台北:《新觀念》雜誌,1996.9月號。
陳昭瑛,〈論台灣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卷9期,1995.02,頁6-43。
陳昭瑛,〈發現台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中外文學》24卷4期,1995.09,頁77-93。new window
陳淑卿,〈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30卷9期,2002.02,頁57-85。
陳芳明,〈左翼史觀的尋求與塑造〉,《台灣史料研究》第二期,1993.08,頁73-80。new window
陳芳明,〈殖民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中外文學》23卷12期,1995.05,頁110-119。new window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78期,1999.08,頁162-173。
陳映真,〈發刊的話: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創刊號,1985.11,頁2-3。
陳映真,〈記錄一個大規模的、靜默的、持續的民族大遷徙〉,《人間》創刊號,1985.11,頁26-31。
張錦忠,〈海外存異己:馬華文學朝向“新興華文文學理論的建立〉,《中外文學》,29卷4期,2000.09,頁20-30。
張錦忠,〈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33卷7期,2004.12,頁153-166。
張子樟,〈發現臺灣人-淺析李潼關於花蓮的三本少年小說〉,《兒童文學家》第23期,1997,頁1-17。
章綺霞,〈以書寫建構鄉土:濁水溪流域作家的鄉土書寫(1970-2000)〉,《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8.03,頁75-132。new window
郭祐慈,〈從原住民形象形成看少年小說----淺談台灣原住民少年小說〉,《兒童文學學刊》,第二期,台東:台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1999.5,頁17-28。new window
曾麗玲,〈《1947高砂百合》與《尤利西斯》的歷史想像與書寫〉,《中外文學》,26卷8期,1998,頁156-183。new window
彭小妍〈族群書寫與民族∕國家:論原住民文學〉,《當代》第98期,1994.06,頁48-63。
彭瑞金記錄,〈傾聽原聲-臺灣原住民文學討論會〉,《文學臺灣》第四期,1992.09。
彭瑞金,〈從一本書看一位作家─葉石濤與《異族婚禮》〉,《書評》14,1995.02。
彭瑞金,〈葉石濤與《異族的婚禮》〉,《台灣文藝》新生版10,1995.08.20,頁44-45。
彭瑞金,〈葉石濤的文學行程-老螞蟻的黑色幽默〉,《台灣時報》,1999.05.06-07。
彭瑞金,〈文學家的風格和典範─葉石濤文學外傳〉,《台灣新聞報》,1999.05.26-27。
彭瑞金,〈為自己的靈魂找厝—評王幼華的「土地與靈魂」〉,《文訊》81,1992 .07,頁64-67。
葉石濤,〈記清大「台灣研究室」成立〉,《台灣新聞報》,1993.11.01。
葉石濤,〈發現平埔族——我為什麼寫《西拉雅末裔潘銀花》〉,《文訊月刊》178期,2000.08,頁97-99。
葉石濤,〈我的台灣文學六十年〉,《文學台灣》冬季號44期,2002,頁42-57。
廖咸浩,〈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24卷4期,1995.09,頁61-76。new window
廖咸浩,〈那麼,請愛你的敵人:與廖朝陽談「情」說「愛」〉,《中外文學》24卷7期,1995.12,頁89-107。new window
廖咸浩,〈本來無民族,何處找敵人:勉廖朝陽「不懼和解,無須民族」〉,《中外文學》24卷12期,1996.05,頁143-155。new window
廖咸浩,〈狐狸與白狼:空白與血緣的迷思〉,《中外文學》25卷5期,1996.10,頁154-157。new window
路索拉門?阿勒(胡德夫),〈「大武山美麗的媽媽」與「原權會」〉,《原住民族月刊》第三期「當代記憶」,2000.7。
劉亮雅,〈辯證復振的可能:舞鶴《餘生》中的歷史記憶、女人與原鄉追尋〉,《中外文學》32卷11期,2004.04,頁141-163。new window
劉俊,〈冷眼看人生的思索者〉,《臺港文學選刊》,1990年5月。
鄭恆雄,〈林燿德《1947高砂百合》的歷史神話符號系統〉,《中外文學》,26卷8期,1998,頁120-155。new window
鄭恆雄,〈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敘述結構與史詩筆法〉(上) 、(下) ,《聯合文學》171.172期,1999.01-02。
鄭愁予,〈為詩獎拔起高峰的一首詩:向陽的〈霧社〉〉,中國時報,美洲版「人間副刊」,1984.09.28;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84.10.27。
賴美惠,〈臺灣文學的點燈人─葉石濤先生專訪〉上,《國文天地》第206期,2002.07,頁80-99;〈臺灣文學的點燈人─葉石濤先生專訪〉下,《國文天地》第207期,2002.08,頁61-66。new window
魏貽君,〈反記憶.敘述與少數論述—台灣文學中的「他者問題」〉,《文學台灣》第八期,1993.10,頁207-230。
蘇淑瑜等,〈訪葉石濤〉,《台灣新文學》4,1996.04。

學位論文

吳怡慧,《王幼華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吳明益,《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吳瑋婷,《再現的「番」母系:王家祥小說中的原住民形象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昆展,《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台灣)歷史書寫與後現代技法-以張大春、林燿德與朱天心的小說為探討對象》,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芷維,《交纏與共生:九0年代以來女性小說中的母女關係》,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信宏,《再現、認同、族群關係—以《土地與靈魂》、《倒風內海》、《餘生》為研究對象》,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論,2007。
阮美慧,《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玲玲,《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論的建構》,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胡金倫,《政治、歷史與謊言—張大春小說初探(1976-2000)》,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許惠文,《戰後非原住民作家的原住民書寫》,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震,《原住民報導文學與原住民運動之聯繫─從公眾行動的角度探討報導文學的社會功能》,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秋錦,《論李潼少年小說的人物刻畫--以《博士.布都與我》、《少年噶瑪蘭》和《我們的秘魔岩》為例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三甲,《王家祥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張文豐,《解嚴後葉石濤文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郭祐慈,《當今台灣相關原住民少年∕兒童小說呈現原住民形象探討》,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連培妏,《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new window
熊秋香,《李潼的歷史呼喚—以「臺灣的兒女」為例》,台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劉純杏,《李喬長篇小說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蔡芬芳,《葉石濤小說人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賴松輝,《李喬《寒夜三部曲》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淑麗,《李潼得獎小說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盧柏儒,《葉石濤及其小說中的殖民、性別與地方感探析》,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簡義明,《台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研討會論文

吳信宏,〈戰後重新書寫森丑之助的不同策略—以楊南郡的《生蕃行腳》與王家祥的《關於拉瑪達仙仙與拉荷阿雷》為探討對象〉,《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06.4-5。
林瑞明,〈論鍾肇政的「高山組曲」--川中島的戰火〉,《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3.12,頁189-214。
林淇瀁(向陽),〈從民勦、回民間去:以台語詩集《土地的歌》為例論民間文學語言的再生〉,《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頁287-301;《台灣詩學季刊》,33期,2000.12,頁121-137。new window
浦忠成,〈部落知識的具體建構:以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的形成為例〉,「走!到民間去!」庶民生活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2009.04.25。new window
陳芳明,〈台灣文學史分期的一個檢討〉,發表於「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靜宜大學中文系主辦,1995.08。收入《50年代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卷二《台灣文學發展現象》,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黃秋芳,〈從《馬利科彎英雄傳》談鍾肇政的英雄追尋、浪漫嚮往與在地時空構築〉,《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3.12,頁129-152。
彭瑞金,〈《插天山之歌》背後的台灣小說書寫現象探索〉,《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3,頁217-218。
劉淑貞,〈記住?忘了?—淨化與退化:試探葉石濤種族書寫中的抵抗與衍異〉,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05.06。
魏貽君,〈台灣原住民文學史定義的三段辯證──「書寫原住民」、「原住民書寫」問題探討〉,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11.22-24,頁1-17。

網路資源

尤稀˙達袞,〈台灣的誕生?福爾摩沙?〉,《蜂報》,2003.04.20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0221.html
向陽,〈在塵煙漂浮之間〉,1996.05.06,「向陽文苑」http://myweb.hinet.net/home2/sunmoonstar/essa1.htm
李喬,〈寒夜三部曲作品導讀〉,「台灣客家文學館」http://cls.hs.yzu.edu.tw/hakka/author/li_qiao/default_artread.htm
李娜,〈舞鶴在世紀末臺灣〉,2007.03.07
http://blog.roodo.com/wuheh/archives/2815089.html
呂正惠,〈近期台灣文學的“後學論述〉,「人間網」,2005.10.27
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968
林麗如,〈小說田野裡的思索者--專訪舞鶴先生〉,《文訊》第238期,2005.08
http://blog.roodo.com/wuheh/archives/826907.html
春秋,〈聽張大春說鄉愁〉,《新民周刊》第200814期,2008.04.07
http://weekly.news365.com.cn/wh/200804/t20080407_1823469.htm
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11,臺灣文學部落格
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796
夏潮網,「認識台灣歷史教科書參考文件」www.china-tide.org.tw/history/knowtw_main.htm
張茂桂,〈台灣是多元文化國家?!〉,「文化研究月報」13期,2002.3.15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3/journal_park86.htm
陳昭瑛,〈並不是台灣人特別可憐,《認識台灣、社會篇》的檢討〉,《海峽評論》79期,1997.07
http://www.haixiainfo.com.tw/FF/79-3398.html
陳芳明,〈我的臺灣文學史書寫經驗〉,國立歷史博物館專題演講,2006.10,台灣文學部落格
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1169
莊紫蓉,〈逍遙自在孤獨行--專訪李喬〉,2001.04.11
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7203.htm
莊紫蓉,〈自己和自己格鬥的寂寞作家--專訪葉石濤〉,2001.03.07,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13101_1.htm
莫那能,〈我們不是番!我們是台灣的主人!?抗議不認識台灣原住民的《認識台灣》教科書〉,1997.07.26,莫那能部落格
http://blog.udn.com/abohomeweb/875368
黃惠玟,〈專訪孔文吉:兩岸少數民族情感早已統一!〉,中國評論新聞網,2009.04.2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黃秋芳,〈從意識形態看台灣少年小說的原住民形象〉,2003.10,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原住民教育研討會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huang/huang-03.htm
黃思嘉,〈都是台灣的主人:原住民紀錄影片觀摩座談,訪[gaya1930年的塞德克族與霧社事件]作者邱若龍〉,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1999.1.31
http://news.etat.com/etatnews/990212-3.htm
張大春,〈答二姊〉,2007.10.17,張大春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toryteller/
〈張大春:完成《聆聽父親》是為了還貸款〉,2009.08.26,網易讀書 http://book.163.com/09/0826/09/5HKQO00I00923INC.html
〈「亂迷」今生、敘寫「餘生」——臺灣作家舞鶴談創作:淡水十年&性(情 / 肉)欲書寫〉,2004.04.01,舞鶴臺灣
http://blog.roodo.com/wuheh/archives/2815147.html
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
www.npm.gov.tw/exhbition/formosa/chinese/01.htm
劉還月,〈在這個時代,常民文化的告別,必然比不上一則三線演員的緋聞!──終於該是常民文化休息的時候了〉,2004,發條橘子毒書會http://www.monkey.com.tw/young/bbs3/bbsresp.asp?idx=1051
劉還月,〈誰的祀壺?誰來拜阿立祖?──台南平原北境西拉雅族的部落與祭祀文化巡禮〉,劉還月的避秦山:臨時基地
http://www.liusir.net/blog/?p=195
關曉榮,〈民族抗暴史不容扭曲利用〉,《原住民族月刊》第6期,2000.11,祖靈之邦
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73
Guava,〈後山地圖vs東谷沙飛傳奇〉,2008.03.09 http://blog.udn.com/tongkusaveq/16787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