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法鼓山與慈濟社會福利思想實踐的比較: 非營利組織的觀點
作者:張麗君
作者(外文):Chang, Li-Chu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盧瑞鍾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非營利組織人間佛教社會福利法鼓山慈濟NPOHumanistic Buddhismsocial welfareDharma Drum MountainTzu Chi Buddhist Found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論文以非營利組織觀點比較法鼓山與慈濟之社會福利思想的實踐,研究動機為溯源佛教的社會福利思想,由萌芽、發展至今歷經的進程和轉化,以及佛教社福思想和非政府組織服務人群理念的關聯性;另一方面,當前佛教團體如何透過非政府組織的運作方式來實踐佛教的社福思想,臺灣重要的佛教團體大都均在施行社會福利相關作法,但著重的方向並不完全相同,各有其重點與特色,本論文以法鼓山和慈濟為比較研究個案,研究內容以法鼓山與慈濟實踐佛教社會福利思想的具體作法之異同比較為主。
本論文由三個面向進行研究,包括佛教的社福思想;非政府組織服務人群的理念;法鼓山和慈濟如何透過非營利組織推動社會福利工作,以及兩個佛教團體在組織運作與組織文化方面的異同。
佛教非營利組織是透過一個民眾可以信任的團體和機制去募款和執行,將大眾的人力和物力集合起來做更大的事情。當代佛教社會福利是在「人間佛教」的框架内展開,法鼓山、慈濟等臺灣佛教團體在社會公益參與的功能,包括在社會救助救災等工作、文化的影響以及推動社會運動等方面均有一定成果,不過也面臨一些問題需要克服,組織才能更加健全且永續發展。
活化非營利組織,是建立公民社會、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宗教和國家發展可以相互配合與協助,使兩者達到平衡有益的雙贏局面,這應是未來政府和宗教團體必須努力的目標。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make a comparis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n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elfare concepts between Dharma Drum Mountain and Tzu Chi Buddhist Foundation. The motive of the author is to trace the social welfare concepts of Buddhism—particularly the process and chang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o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he author also intends to find out the relevance of Buddhism’s social welfare concepts with th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social service ideas. On the other hand, many Buddhist groups at present put their social welfare concepts into practice through th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y set up. In fact, major Buddhist groups in Taiwan are implementing social welfare despite placing emphasis on different areas. They demonstrate different features. This dissertation therefore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harma Drum Mountain and Tzu Chi Buddhist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to compare the concrete ways and contributions of both groups, particularl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ir methods and contents.
The research covers three aspects: the beginning of Buddhist thinking; the concepts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 offering social service; and the ways of Dharma Drum Mountain and Tzu Chi Buddhist Foundation in promoting social welfare through their affiliate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m in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and culture.
Nowadays, Buddhist social welfare works proce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fact, Dharma Drum Mountain, Tzu Chi and other Buddhist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have made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in terms of social relief, cultural influence, and positive social movement. However, they still need to solve some problems so as to move on in a stable and sustainable way.
To keep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ctive is an important groundwork for building a civil society and upgrading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aiwan’s religious and social forces can work hand-in-hand to create a new relationship. Relig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can coordinate and assist each other, thus striking a balance for creating a win-win situation. This should be the goal for future efforts of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仁傑,2004。《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台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太虛,《太虛大師全書》之〈支論〉。臺北:善導寺出版社。
王文科,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心裁編著,1996。《林肯傳》。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王名,2005。《民間組織通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王振軒,2003。《非政府組織概論》。臺中:必中出版社。
------2006。《非政府組織議題、發展與能力建構》。臺北:鼎茂文化。
王順民,1999。《宗教福利》,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臺北:洪葉文化。
印順,1990。《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
丘昌泰編,2007。《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臺北:智勝文化。
司徒賢達,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文化。
古俊賢主編,2001。《中國社團發展史》。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江燦騰,1993。《台灣佛教的新動向》。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7。《台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臺北:南天書局。
------2003。《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去殖民化與台灣佛教主體性確立的新探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牟鍾鑒,1995。《中國宗教與文化》。臺北:唐山出版社。
李伸一,2011。《因為有好心:一位平民律師的幸福密碼》。臺北:有鹿文化事業公司。
呂亞力,2008。《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
吳汝鈞,1994。《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5。《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果東,2012。《抱願不抱怨》。臺北:有鹿文化事業公司。
邱敏捷,2000。《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臺北:法界出版社。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臺北:亞太圖書公司。
林本炫,1994。《台灣的政教衝突》。臺北:稻鄉出版社。
林其賢、郭惠芯,2009。《聖嚴法師人間行履》。臺北:法鼓山基金會。
林美容,1993。《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996。《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朝成、郭朝順,1884。《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顯宗、陳明男,1990。《社會福利與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周紹賢,2001。《佛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俞可平,2008。《思想解放與政治進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康樂、簡惠美,1995。《信仰與社會:北臺灣的佛教團體》。板橋:文化中心。
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臺北:智勝文化。
陳慧劍,1992。《人間教育的聖嚴法師》臺北:法鼓山文教基金護法會。
-----1999。《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臺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曹俊漢,2009。《全球化與全球治理—理論發展的建構與詮釋》。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梁啟超(賈馥茗標點),1993。《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北:巨流出版社。
黃志海,1884。《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白話解釋》。臺北:普門文庫。
黃英忠,1998。《現代管理學》。臺北:華泰出版社。
黃瑞祺編,2005。《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紀登斯在台灣》。臺北:松慧有限公司。原書A.Giddens.
聖印,1884。《六祖壇經今譯》。臺北:天華出版公司。
聖嚴,1994。《禪的世界》。臺北:東初出版社。
-----2003。《淨土在人間》。臺北:法鼓文化。
-----2010。《美好的晚年》。臺北:法鼓文化。
-----2011。《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臺北:法鼓文化。
-----2013。《得心自在》。臺北:法鼓文化。
慈濟人文編著,2011。《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臺北:經典雜誌。
劉貴傑,2006。《佛教哲學》。臺北:五南圖書。
劉麗雯,2006。《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臺北:雙葉廊公司。
鄭壽彭編,《印順導師七十年譜》。臺北:慧日講堂。
蔡文輝主編,齊銥、徐永德等著,2002。《社會福利》。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澤華,1999。《先秦諸子經濟思想述評》,初版。臺北:臺灣商印書館。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臺北:巨流出版社。
德凡,2004。《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3,冬之卷》。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8。《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閻滌非,1978。《中國社會安全思想與制度》。臺北:國教之友社。
潘桂明,1999。《中國的佛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潘煊,2009。《聖嚴法師最珍貴的身教》。臺北:天下文化。
-----2009。《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修訂版。臺北:天下文化。
戴玄之,1992。《中國祕密宗教與祕密會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
蕭新煌,1992。《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臺北﹕文化建設管理基金會。
蕭新煌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圖書。
盧瑞鍾,1985。《太平天國的神權思想》。臺北:時英出版社。
闕正宗,2004。《重讀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臺北:大千出版社。
簡鴻模,2007。〈宗教學導論〉,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編,《宗教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龐建國,1993。《國家發展理論-兼論臺灣發展經驗》。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魏明德,2006。《新軸心時代》。臺北:利氏文化有限公司。
瞿海源,1997。《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證嚴,2001。《無量義經》。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2003。《生命的至情: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8。《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臺北:天下遠見。
覺繼、學愚主編,2007。《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
顧忠華,1999。《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一個理論性研究的架構》。臺北:亞洲研究。
《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榮辱》

(二)譯著
Brinckerhoff, Peter C.著,江明修審訂,2004。《非營利組織標竿管理》(Mission-Based Management:Leading Your Not-For-Profit in the 21st Century)。臺北:智勝文化。
Chan Sheng Yen著,2009。《雪中足跡—聖嚴法師自傳》(Footprints in the snow )。臺北:三采文化。
Deacon, Alan,著,周薇等譯,2011。《福利視角:思潮、意識形態及政策爭論》(Perspectives on Welfare : Ideas, Ideologies and Policy Debat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rucker, Peter F., 余佩姍譯,1991。《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臺北:遠流出版社。
Drucker, Peter F., 鄧嘉玲譯,1998。《杜拉克看亞洲》。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Brown , Kevin M., Kenny Susan, Bryans著,王小章、范曉光譯,2010。《福利的措辭:不確定性、選擇和志願結社》(Rhetorics Welfare)。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Tarnas Richard著,王又如譯,1997。《西方心靈的激情─後現代的心靈》。臺北:
正中書局。  
Simmel, George 著,劉小楓編,曹衛東、王志敏、刁承俊譯,2005。《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 modernitat, der moderne mensch and religion)。臺北:商周出版公司
Weber, M. 著,康樂、簡惠美譯,1989。《宗教與世界:韋伯選集( II )》( Religions of India :The Sociology of Hinduism and Buddbism )。臺北:遠流出版社。
武川正吾著,李蓮花、李永晶、朱譯,2011。《福利國家的社會學:全球化、個體化與社會政策》。北京:商務印書館。
野上俊靜等著,聖嚴譯,1972。《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Drucker著,劉真如譯,2002。《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臺北:商周出版。

(三)專書論文
丁仁傑,1996。〈現代社會中佛教組織的制度化及其有關問題之探討〉,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1996 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臺北:佛光出版社。頁74-107。
丁敏,1995。〈聖嚴法師佛教事業的經營形態〉,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現代化》。臺北:佛光出版社。頁45-48。
王仕圖、官有垣、李宜興,2011。〈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7。
丘昌泰,2007。〈非營利中介組織治理之研究-兩岸三地六個個案的跨域觀察〉,《非營利部門研究:治理、部門互動與社會創新》。臺北:智勝文化。頁22-23。
江明修、曾冠球,2009。〈政府再造—跨部門治理的觀點〉,江明修、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主編,《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臺北:智勝文化。頁4-31。
江燦騰,1993。〈總評戰後四十年台灣佛教的發展大勢〉,《台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臺北:東大圖書公司。頁1。
李世暉,2009。〈公民社會溝通平台之研究—以日本NPO電台與日本公民媒體全國交流協議會(J-CAM)為例〉,江明修主編,《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臺北,智勝文化。頁108。
李亦園,1982。〈傳統民間信仰與現代生活〉,《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頁419-433。
李志夫,1996。〈現代台灣宗教與社會變遷之因果關係〉,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1996 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臺北:佛光出版社。頁2-18。
宋光宇,1996。〈四十年來台灣的宗教發展情形〉,《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頁 165-219。
妙廷,2007。〈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實踐智慧〉,《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頁3-22。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的決策與領導」,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29-176。
林本炫,1996。〈宗教運動的社會基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楊惠南、釋印宏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9-243。
林美容,1999。〈台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徐正光、林美容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69-88。
馮燕,2011。〈臺灣非營利組織的法規環境與責信〉,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246-269。
陸宛蘋,2000。〈非營利組織的行銷管理與募款策略〉,蕭新煌編,《非營利
部門— 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圖書。頁245-289。
陸宛蘋,2011。〈非營利組織管理〉,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精簡本。臺北﹕巨流圖書。頁100-128。
曹秀偉,2007。〈從佛教生活中的醫學談人間佛教之建設〉,《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頁52-66。
黃維憲、丁敏,2000。〈北台灣佛教社會福利服務的新脈動和思考─以「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關懷生命協會」為例〉,《宗教與非營利事業》。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頁577-611。
陳敏齡,2007。〈中國傳統宗教—佛教思想入門(印度篇)〉,輔仁大學宗教系編著,《宗教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頁102-112。
許士軍,〈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與領導者〉,江明修主編,《社會企業與公益創新:邁向公民社會》。新北市:法鼓公益叢書,頁85。
楊惠南,1991。〈台灣佛教的「出世」性格與派系紛爭〉,《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頁41。
楊靜,2007。〈「人間佛教」思想的制度化實踐—以上海玉佛寺為個案〉,《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頁36-51。
劉泳斯,2007。〈文化佛教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有效途徑〉,《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華書局。頁23-35。
潘煊,2011。〈證嚴上人與慈濟基金會〉,《竹筒歲月到國際 NGO:慈濟宗門大藏》。臺北:經典雜誌、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頁24。
鍾福山,1995。「宗教與社會生活」,內政部編,《宗教論述專輯第2輯-社會教化篇》。臺北:內政部。頁333-359。
瞿海源,1990。〈台灣的民間信仰〉,《民國78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3-48。
蕭新煌,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現況與特色」,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
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09-128。
蕭新煌,2011。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編著,《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11。

(四)期刊論文
丁仁傑,1998。〈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5期,頁113-177。
------2006。〈進步、認同、與宗教救贖取向的入世性轉向:歷史情境中的人間佛教及其行動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頁37-99。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第42卷5期,頁139-163。
王仕圖等,1999。〈公設民營的迷思:非營利組織理論觀點的反省〉,《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56-165。
王順民,1994。〈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與『慈濟』為例〉,《思與言》,第32卷3期,頁33-76。
------1995。〈當代台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頁315-341。
------1998。〈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頁227-253。
------2000。〈有關社會福利資源開拓與整合的若干想法-以宗教組織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9期,頁78-93。
毛樹林、吳坤霖,2004。〈台灣非政府組織於政府外交事務的角色與功能〉,《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1期,頁175-200。
江明修、鄭勝分,2003。〈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第17卷3期,頁37-58。
江燦騰,2009。〈從解嚴前到解嚴後--戰後印順導師的人間淨土思想在臺灣的變革、爭辯與分化發展〉,《玄奘佛學研究》,第12期,頁1-28。
------2009。〈通識視野下的臺灣佛教傳統與現代變革〉,《北台灣通識學報》,第5期。
朱英,1994。〈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7期,頁108-114。
余光弘,1977。〈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頁67-104。
李丁讚,1996。〈宗教與殖民:台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1期,頁19-52。
沙學漢,2009。〈臺灣的新興佛教社群〉,《民俗曲藝》,第163期,頁161-192。
吳有能,2007。〈臺灣人間佛教的兩種淨土觀點--以印順法師與李炳南居士為例〉,《臺大佛學研究》,第14期,頁159-220。
呂朝賢,2001。〈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關係:以九二一賑災為例〉,《台灣社
會福利學刊》,第2期,頁39-77。
官有垣,1996。〈台灣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與政府的競爭關係:以台灣基督教兒
童福利基金會為例,1977-1985〉,《空大行政學報》,第5期,頁125-176。
------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第10(1)期,頁75-100。
------2001。〈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的建構:部門互動的理論探討〉,《台
大社會工作學刊》,第4期,頁163-201。
------2010。〈服務型第三部門的研究—臺灣福利服務型NPO的特質〉,《台灣第三部門學會學刊》,頁1-11。
林本炫,1999。〈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第37卷第2期,頁14。
林建德,2012。〈印順學派與慈濟宗門—試論印順思想對慈濟志業開展之可能啟發〉,《玄奘佛學研究》,頁93-134。
林益仁,2004。〈環境實踐的「全球」與「在地」辯證:以法鼓山的「環保」論述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5期,頁21-23。
周秋光、徐美輝,2005年9月。〈論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4卷第5期。
邱瑜瑾,1999。〈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
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9期,頁117-163。
昭慧,2012〈印順學與人間佛教——由「無諍之辯」到「求同存異」〉,《玄奘佛學研究》,第17期,頁1-19。
金子昭,2010〈在人間世界中所推展的慈悲濟世行動--全球化時代中所開展的菩薩網〉,《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第10期,頁1-32。
梁斐文,2005。〈宗教型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研究—以慈濟功德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12期,頁207。
孫煒,2004。〈全球化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影響與回應〉,《理論與政策》,第17
期3卷,頁103-117。
徐孟弘,2006。〈通識教育宗教課程的建構及其內涵〉,《實踐通識學報》,第6期,頁68-88。
夏丏尊,1923。〈日本的一燈園及其建設者西田天香氏〉,《東方雜誌》,第20卷第20號,頁53。
陶文昭,2005。〈全球公民社會的作用及其變革〉,中國人民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期,頁15。
馮燕,1997。〈公益性非營利組織資源的運用與管理〉,《理論與政策》,第11
期3卷,頁99-112。
張培新,2006。(台灣宗教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人文社會學期刊》,第14卷第1期,頁125-163。
張培新,2006。〈宗教組織的公共參與: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4 卷第1期,頁125-163。
陳其南,1980。(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9期,頁115-147。
陳淑娟,2010。〈書寫慈濟的身體—書評〉,《台灣社會學》,第20期,2010年12月,頁190。
原著Huang, C. Julia,(2009). Charisma and Compassion:Cheng Yen and the Buddhist Tzu Chi Movement.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陳敦源,2004。(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國家政策季刊》,第3卷第1期,頁99-134。
黃文杰,2004。(論佛教解釋能力的合法性證明),《學術月刊》,頁21-26。
黃木添與王明仁,1999。〈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專職人員角色與定位: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05-116。
黃清高,1985。〈都市居民社會網絡之研究〉,《思與言》出版社,第23卷第3期,頁275-302。
聖嚴,1995。〈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頁17-40。
聖嚴,1982。〈宗教教育之我見〉,《人生雜誌》,第2期,頁11。
聖嚴,1985。〈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人生雜誌》,第20期,頁133。
郭昊奎,2005。〈公共關係意識的功能性分析〉,《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頁22-24。
萬育維、郭登聰與王芯婷,1999。〈非營利組織對營運與營利的看法分析:
以老人養護產業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66-188。
鄭讚源,1997。〈既競爭又合作、既依賴又自主:社會福利民營化過程中
政府與民間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定位〉,《社區發展季刊》,第80期,頁79-87。
鍾京佑,2004。〈全球化與公民社會的治理〉,《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頁99-123。
德傅,2010。〈領導者與他的信徒之間—以證嚴法師「德之教」為中心〉,《慈濟通識教育學刊》,頁117-130。
蔡智豪,2011。〈從心做起,體驗佛教法鼓山「心六倫」大肚山生態教育淨山健行活動〉,《生態台灣》,第30期,頁68-71。
繆方明,2006。〈心靈環保的當代人間佛教—聖嚴法師人間佛教思想之探析〉,《宗教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175-181。
蕭富元,1995。〈新「心」結解讀台灣宗教熱〉,《遠見雜誌》,106期,頁38。
藍吉富,1987。〈台灣佛教發展的回顧與前景〉,《當代雜誌》第11期,頁52。
瞿海源,1997。〈政教關係的思考〉,《聯合月刊》,頁335-358。
譚苑芳,2009。〈佛教社會福利發展模式概述〉,《宗教學研究》第4期(廣州,廣州大學),頁115-116。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臺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頁132。
顧忠華,2007。〈公民社會的全球變奏〉。《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2期,頁184。

(五)學位論文
林本炫,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純寬,2005。《宗教NGOの国際福祉援助に関する研究─台湾・佛教慈済基金会の活動を事例に》。佛教大学社会学研究科社会福祉学専攻博士論文。
翁慧圓,2011。〈社會福利機構專業資源網絡建構之研究〉博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張培新,2004。〈臺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
Huang Ping, 2011. Reformulating Buddhism and Making a Global Social Movement: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Tzu Chi Foundation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六)研討會論文
李翠萍,2003。〈從政策網絡的觀點談政府與第三部門的關係〉,「第三部門產業
化新趨勢」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常元,2012。〈試論聖嚴法師的人格特質對其弘法事業的發展與影響〉,「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法鼓山聖嚴基金會。
高譜鎮,2010。〈保守反動還是寧靜穩定的力量?論臺灣的本土宗教組織與民主鞏固〉,「2010政大社會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張麗君,2012。〈法鼓山社會公益之參與—以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為例〉,「2012東亞佛教思想文化學術論文發表會」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聖嚴,〈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功能及其修行觀念〉,「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研討會。臺北。
樓宇烈,2004。〈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第五屆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佛教學術」研討會。臺北。
劉鈞安,2010。〈從「不請之師」到「常不輕菩薩」--慈濟志工的社區組織與災難應變〉,「2010兩岸社會福利學術論壇—災害救助與社會工作」。臺北。

(七)報紙
2011/12/29。〈社福精緻化是一定要走的路〉,《聯合報》,版A3
2012/5/14。〈馬英九讚臺灣佛教團體的效率政府都自嘆不如〉,《聯合報》,版A7。
何定照,2012/5/14。《聯合報》,版A7。
李國政,2013/8/6。〈臺灣海—亞太慈創中心〉,《旺報》,版C3
林中斌,2012/10/31。〈習近平與佛教〉《聯合報》,版A4。
星雲,2011/8/10。《人間福報》,版1。
馮燕,2011/1/31。《中國時報》,版A15
黃奕瀠,2011/7/31。〈證嚴法師:心靈富有,真正脫貧〉,《人間福報》,版A2。

(八)網際網路
「國內社團及社會活動參與概況」,2003年。臺北: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ebook/92/PDF/92analysis2.pdf。
「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組織」,2012年。臺北: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
社會基金會網站,2012年10月14日。
http://ddmhsif.org/?page_id=56。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日期:2001年10月1日。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ebook/92/PDF/92analysis2.pdf。
《慈濟全球資訊網》,2013年1月10日: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section&id=5&Itemid=181&lang=zh。
內政部統計處網站,2012年12月16日: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457。
郜利靜,〈這一路,台灣的養〉,閱新浪博客網站,2012年12月16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bb3700100jrh3.html。

(九)深入訪談
果賢,2011。2011年10月5日,接受本論文作者深入訪談。
辜琮瑜,2012。2012年12月3日,接受本論文作者深入訪談。
果器,2013。2013年1月19日,接受本論文作者深入訪談。
劉鈞安,2013。2013年4月26日,接受本論文作者深入訪談。
慈濟志工A,2013。2013年5月12日,接受本論文作者深入訪談。
慈濟志工B,2013。2013年5月14日,接受本論文作者深入訪談。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Cheng Chu-yuan, (1989) Sun Yat-sen’s Doctrine in the Modern World ,Boulder: Westview Press Inc.
Combrich, R.F., (1971).Precept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Kou Cheng-Tian (2008).Religion and Democracy in Taiwan..Albany,New York: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eutsch, Karl, (1966). The Nerves of Governmen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Hamilton, Malcolm B.,(1998).Sociology and World’s Religions.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Knoke, David, (1982). Network Analysi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Kramer, Ralph, (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dsen, Richard, (2007).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Pfeffer, Jeffrey, (1982).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Massachusetts:
Ballinger.
Pittman, Don A., (2001).Toward a Modern Chinese Buddbism:Taixu’s Reforms Honoulul.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R. H. Robinson & W. L.Johnson (1982) The Buddhist Relig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alamon, Lester M., (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 Nonprofit Relations. In Powell. Walter W.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ester M. and Helmut K. Anheier, (1996). 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A Overview. Manchester. 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 (2000).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Fireside.
Walter A. Feiendlander, (1955)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二)期刊論文
Bellah, Robert, (1965). “Epilogue: Religion and Progress in Modern Asia,”Religion and Progress in Modern Asia, edited by Robert N. Bellah. New York: Free Press;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168-229.
Cabezon, Jose Ignacio, (1996). “Buddhist Principle in the Tibetan Liberation Movement,”Engaged Buddbism: Buddbist Liberation Movement in Asia, edited by Christopher S.Queen and Sallie B. King. New York: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95-320.
Coston, Jennifer M., (1998). “A Model and Typology of Government-NGO
Relationship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3),358-382.
Emerson, Richard, (1962).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7:31-41.
Hansmann, Henry B.,(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The Yale Law Journal, 89(5):835-901
Hudson, B.,(1978).“Collaboration in Social Welfare: Framework for Analysis,” Policy and Politics,15(3),175-182.
Kramer, R.M., (2000). “A third sector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11,(1),1-23.
Najam, Adil, (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nfrontation, Complementarity, and Co-Optation,”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0(4): 375-396.
Ruben, L. F. Habito, (1997).“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Great Earth: Zen and Ecology,” Buddh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Dharma and Deeds , 165-176.
Saidel, Judith R., (1989). “Dimensions of Interdependence: The State and
Voluntary–Sector Relationship,”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18(4):335-347.
Shih, Guo-huei & Chen, Chin-ing, (2010).“ Master Sheng Yen’s Chan Thought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Studies of Master Sheng Yen Vol. 1, 115-143.
Shih, Sheng-Yen, (1999).“A Pure Land on Earth” in David W. Chappell ed., Buddhist Peace Work: Creating Cultures of Peace, Wisdom Publications, 181.
Young, Dennis R., (2000). “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 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1),149-17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