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北市中華路的歷史影像1960-1990:中華商場、南機場與外省族群
作者:李律鋒
作者(外文):Li, Lu Fe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學系
指導教授:陳儒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中華路歷史影像中華商場南機場外省族群Chung-hua roadhistorical imagesChung-hua commercial complexNanjichang resettlement housingmainlanders grou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4
本研究以台北市中華路一段與二段的景觀變遷歷史為主題,並且將焦點集中在幾座具有指標性的建築,包括中華路一段的中華商場、中華路二段的南機場整宅與青年公園周邊的高層國宅群為主。這些建築的主要興建年代介於1960年代到1980年代,而在1990年代面臨拆除改建或是衰敗的命運。
本研究透過收集與分析曾經出現過上列建築景觀的新聞影像與電影畫面,並將文本的內容嵌入戰後臺北市西區的都市計畫歷史脈絡當中,從影像地誌的角度描繪臺北市中華路的景觀變遷史,並反省現代化的都市計畫對於當代都市觀察者的意義,也藉由文本內容討論北市中華路的主要居住及活動族群:外省族群在戰後的克難精神與離散經驗。
在研究結果部分,首先本研究從中華路百年來劇烈的景觀地貌變動以及興建拆除的反覆循環,提出對於現代性的反思;其次,從國府興建商場、整宅與國宅的歷史脈絡思考弱勢者在台北市的居住正義。最後,本研究的貢獻是整理了一套1960年代到1990年代的中華路歷史影像資料庫,提供給有意以此時空為背景進行創作、報導或論述者一套完整的資料參考架構。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chang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of the both sections of Chung-Hua Road in Taipei city, and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se representative architectures: Chung-Hua commercial complex in section 1, Nanjichang resettlement housing and high-leveled public housing complex around the Youth Park in section 2. These architectures were built during 1960s to 1980s, and were demolished or facing problems like functional decline in 1990s.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images of the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s above from news video and cinemas, and also by embedding these image contents into the context of urban planning history of the western old town in Taipei city after World War II,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escribe and depict a whole picture of the changing landscapes of Chung-Hua Road in Taipei city, and to critique on the meaning of ‘modernity’ in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 thoughts. The dissertation also discusses the migrating experience of the mainlanders group after the China Civil War in 1949. These people are the main dwellers in the western old town of Taipei.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stablish a database of the historical image references of Chung-Hua Road during 1960s to 1990s, and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images analyzing tool for those who want to create stories based on the old town Taipei during that period.
中文文獻
內政部營建署(1996)。《國宅社區規劃設計參考圖集》。台北:蕭家興等(編)。
內政部營建署(2004)。《國民住宅資料彙編(民國六十五年至九十二年)》。
王志弘(1997)。《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 1-24。new window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4)。《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原書Crang, M. [1998]. Cultural Ge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原書 Cresswell, T. [2004].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王偉忠、李立群、阮慶岳等(2012)。《爛漫年代.西門町:她的美麗妖嬈,他們的青春回憶》。台北:推守文化。
王曉玨、宋偉杰譯(2010)。《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麥田出版。(原書Huyssen, A. [1986]. After The Great Devide: 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 Indiana: Indiana Univ. Pr.)
王蔚慈(主編)(2006)。《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台北: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田心喻譯(1994)。《文化霸權》,台北:遠流。(原書 Bocock, R. [1986]. Hegemony. London, UK: Tavistock Books.)
米復國(1988)。《臺灣的住宅政策:國民住宅計畫之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朱天文(2008)。《最好的時光》。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
朱天心(200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89)。《台灣地區國民住宅建設》(民國59年度至78年度)(編號:17034780397)。台北:毛冠貴。
行政院台北地區河川防洪計畫審核小組(1964)。《行政院台北地區河川防洪計畫審核小組總報告》。台北:行政院台北地區河川防洪計畫審核小組編印。
吳明益(2011)。《天橋上的魔術師》。新北市:夏日,遠足文化。
吳美真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出版(原書Jameson, F. [1991]. 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市:遠流。(原書Aunont, J. &; Marie, M. [1995]. L’Analyse des Films. Paris: Nathan)
呂紹理(2011)。《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new window
呂理維(2011)。《臺北市南機場整建住宅規劃歷程與住宅平面型態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劉現成譯(1997)。《電影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遠流。(原書Burch, N. [1969]. Praxis du Cinema. Paris: Guimard.)
李志薔等(2010)。《愛、理想與淚光:文學電影與土地的故事》(上、下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李廣均(1996)。〈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三期,頁367-389。
李廣均(主編)(2010)。《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市:群學。
杜國清譯(2011)。《惡之華》。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原書Baudelaire, C. [1857]. Les Flours Du Mal.)
谷川渥著,許菁娟譯(2005)。《幻想地誌學》。台北:邊城出版。
周群英譯(2009)。《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Highmore, B. [2004].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周素卿(2000)。〈臺北市南機場地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地理學報》28:47-78。new window
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桂冠。(原書Foucault, M. [1976]. La Volonte de savoir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tome I. French: Editions Gallimard.)
林心如、簡伯如、廖永超譯(2004)。《電影城市》。臺北縣:新店市:桂冠。(原書 David B. Clarke, ed., [1997]. The Cinematic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市:遠流(原書Turner, G. [198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 Routledge.)
林秀澧、高名孝(主編)(2015)。《城事計劃: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new window
邱莉慧(2008)。《西門紅樓百年故事書》。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洪鎌德,黃德怡(1994)。〈葛蘭西國家觀的評析〉,《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八卷第二期,頁1-40。
胡芝瑩(2001)。《霍爾》。台北市:生智。
程佳惠(2004)。《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臺灣show》。台北:遠流。
翁台生(1976)。《西門町的故事》。台北:龍年出版社。
唐明珠、薛惠玲(主編)(2010)。《台灣有影:台影新聞片中的電影》。台北市: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唐學斌、黃山、游顯德、丁清彥等(1977)。《國民住宅問題論叢》。台北:北屋出版。
夏鑄九(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3。new window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原文 Wright, G. &; Rabinow, P. (1982). “Spatialization of Power: A Discussion of Michel Foucault,” Skyline, March. Pp. 339-352.)new window
夏鑄九(1988)。《臺灣的住宅政策:「國民住宅計畫」之社會學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NSC 76-04IO-E002-32)。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室。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懋(2007)。《二十世紀台灣精選版【光復篇】》。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
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 Hall, S. (Ed.).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 Open University.)
徐建生譯(1994)。《電影理論史評》。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原書Browne, N. [1988]. Refiguring American Film Genres: History and The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康旻杰主編(2002)。《生活世界的混沌之詩與地方之舞:閱讀台北城市文化地景》。
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殷寶寧(1999)。《中山北路:地景變遷歷程中之情慾主體與國族認同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
殷寶寧(2006)。《誰的中山北路?情欲・國族・後殖民》。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高傳棋(2004)。《穿越時空看台北:建城一百二十週年展覽特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高傳棋(2008)。《清代台北交通:穿山越洋貫東西》。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許嘉緯(1999)。《建築與住宅計畫小組(1966-1971)對台灣都市規劃影響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展鵬(1995)。《台北古城之旅》。臺北市:遠流出版。
游惠貞、李顯立譯(1994)。《電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臺北市:遠流出版。(原書Bordwell, D. [1989]. Making Meaning: 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一九四九—新台灣的誕生》。台北市:史博館。
國防部(2007)。《眷戀—空軍眷村》(編號:1009604293)。臺北市:陳溪松編。
國防部(2007)。《眷戀—陸軍眷村》(編號:1009601904)。臺北市:彭大年編。
國防部(2007)。《眷戀—憲兵與軍情局眷村》(編號:1009602104)。臺北市:孫建中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編號:1009405045)。臺北市:郭冠麟編。
張茂桂(主編)(2010)。《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台北市:群學。
張君玫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台北:巨流。(原書Dodd, Nigel. [1999.]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ity. London: Polity. )
張旭東、魏文生譯(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市:臉譜。(原書 Benjamin, W. [1991]. Charles Baudelaire. Ein
Lyriker im Zeitalter des Hochkapitalismus. In: der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 1.2., Frankfurt am Main.)
張翰璧(主編)(2011)。《扶桑花與家園想像》。台北市:群學。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new window
鹿島茂著,林佩儀譯(2009)。《巴黎夢幻拱廊街:在右岸,如詩交織的時間甬道》。台北:群學。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型構之分析》。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健民(2009)。《1949-國共內戰和臺灣:臺灣戰後制度的起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new window
郭冠麟(主編)2005。《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市:史政編譯室。
龍冠海、范珍輝(1964)。《臺北市南機場社區調查總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
陳水螺譯(2004)。《台灣歷史》。台北:前衛。(原書 伊藤潔(Kiyoshi Ito)[1993]. 台湾―四百年の歴史と展望。東京:中央公論社。)
陳正祥(1997)。《臺北市誌》。台北市:南天。
陳志梧譯(1993)。〈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寇作品的討論〉,收於夏鑄九、
陳柔縉(2005)。《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

陳威遠(主編)(2002)。《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儒修(2013)。《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台北市:書林。
陳慧瑩撰文、王能佑攝影(2005)。〈南機場的春天──忠勤里改造〉。《台北畫刊》94年9月號。台北:台北市政府新聞處。
黃大洲(2001)。《更新:中華路的重建》。台北:正中書局。
黃孫權(1996)。《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臺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黃煜文譯(2007)。《巴黎:現代性之都》。臺北市:群學出版社。(原書Harvey, D. [2003]. 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管仁健(2013)。《你不知道的臺灣・影視秘辛》。台北:文經社。
楊佳嫻(2004)。《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長苓(2004)。《銘印、協商與抵抗的空間實踐 --由康樂里非自願拆遷重思都市規劃與建築歷史》。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
楊蓮福(2005)。《人口問題與台灣政治變遷:人口政治學的初步探討》。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出版。
葉龍彥(1999)。《紅樓尋星夢:西門町的故事》。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
鄒欣寧(2010)。《國片的燦爛時光》。臺北市:推守文化創意。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2)。《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編號:1009104770)。臺北市:陳威遠、湯熙勇編。
臺灣省社會處暨臺北市政府(1964)。《臺北市南機場公寓興建紀實》。台北:台北市政府
趙莒玲(1997)。《台北城的故事》。台北:知青頻道出版有限公司。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劉北成等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原書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Allen Lane.)
鄭娜譯(2014)。《巴黎的重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書Kirkland, S. [2013]. Paris Reborn: Napoleon III, Baron Haussmann and the Quest to Build a Modern Cit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臺北市:萬象。new window
潘瑾怡(2001)。《西門文化空間轉化、國家與社會》。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蔡宜紋(2008)。《克難城市:戰後台灣都市規劃視野的反省》。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華,(1999)。《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遲恒昌(2001)。《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謝潔瑩譯(2013)。《巴黎城市史(19-20世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書 Marchand, B. [1993]. Paris, histoire d'une ville, XIXe-XXe siècle. Paris: Seuil.)
蘇碩斌(2002)。《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蘇碩斌(2015)。〈空間治理與地方夾縫:日本近代帝國統治下的台北社會演變〉。收錄於《「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龔卓軍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原書 Bachelard, G. [1957]. LA POÉTIQUE DE L'ESPACE. Paris: L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英文文獻

Althusser, L. (1984).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 in Essays on Ideology, London: Verso, pp. 1-60.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s. New York: Smiotexts.
Bauman, Z. (2001). 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1925). “Naples.” Selections.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c1996-c2003
Benjamin, W.(1929). “The Return of Flaneur.” Selections.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c1996-c2003
Benjamin, W. (1997). Charles Baudelaire, trans. Harry Zohn, London, New York: Verso.
Cacciari, M. (1993). Architecture and Nihilism, trans. Patrizia Lombardo,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1980], translated by Steven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oucault, M. (1984). "Des Espace Autres". Architecture, Mouvement, Continuité 5: 46–49. ( 1986). trans. Jay Miskowiec. "Of Other Spaces". Diacritics 16 (1): 22–27.
Foucault, M. (1991). ‘Governmentality’,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p.87-104.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 ed. and translated by Quitin Hoare &; Geoffrey N. Smith, N. 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regory, D. (1994). “Modern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Cambrige, MA: Blackwell, p.348-416.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tuard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 London: Unwin Hyman Ltd, pp.128-138.
Hall, S. (1992). “ The West and the Rest: Discourse and Power.” in Formations of Modernity, edited by Stuart Hall and Bram Giebe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Pp. 275-320.
Lefebvre, H. (1991a).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efebvre, H. (1991b).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1, London: Verso.
Norberg-Schulz, C. (1980). Genius Loci :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 Rizzoli.
R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Rojec, C. (1995). Decentring Leisure: Rethinking Leisure Theory. London: Sage.
Simmel, G. (1971). ‘The Metropolis of Modern Life’ in Levine, D. (ed)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1. p324.
Simmel, G. (1976)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New York:Free Press.
Simon, R. (1991). 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