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樂齡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以學習繪畫為主題的研究
作者:藍靜義
作者(外文):Lan, ching-y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指導教授:陳瓊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樂齡藝術教育個案訪談法教學策略Art Education for Ageing PeopleCase InterviewTeaching Strate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本研究以參與藝術活動的樂齡民眾為對象,進行學習繪畫為主題的研究,期望能透過本研究,整理出有助樂齡藝術課程進行之教學策略。經由質性研究法,進行個案訪談,研究者即為課程實施者,透過5個不同教學場域之樂齡學習者為對象。教學發展持續1學年的課程實施,實施對象共計200名。在課程初期,透過初期問卷方式獲得學員課程回饋資料,其中個案皆為55歲以上樂齡學員身分,抽取共計60份問卷資料分析後,從中依自願性挑選10名為個案訪談對象,其中男性2名與女性8名。研究結果如下:
一、促成樂齡者參與藝術活動方面:教學設計須考量樂齡者眼力與體力退化因素,作品朝向整體視覺效果、運用科技輔具、專業且容易學習等特性進行。
二、傳承分享之意涵方面:樂齡學習者有因為藝術的本質而學,亦有因為休閒等環境因素而學,學習動機多元,宜以課間小型分享會與期末展覽的方式,拓展同儕及親友間的互動,將作品研討與分享。
三、面對樂齡者學習遇困難與挫折方面:提供現場分組實作教材,兼顧正向鼓勵與專業指正的教學互動。
四、建構樂齡藝術教育課程方面:宜小單元內容規劃,以一課一主題方式進行,使因個人或家庭因素缺課者,有更友善的課程銜接安排。
透過歸納分析,提出「樂齡藝術課程教學策略」,建議教師循環式教學設計,並提供學生學習脈絡;了解樂齡者自然老化的特質,進行教學協助;後續研究,建議可擴及居家學習和拉近城鄉差距的學習模式,作為未來探討的議題。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the ageing people who participate in art activities, and the study of painting is the theme. I hope that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can sort out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will help the ageing people art courses. By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conduct case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is the course implementer, and the elderly learners through five different teaching areas are targeted. Teaching development continues for one academic year, with 200 participa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the course feedback data was obtain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mong them, the cases were all ageing people over 55 years old. After extracting 60 questionnaire data and analyzing them, 10 cases were selected voluntarily as interviewees. Six students continued join the course and four students left the course, two male and eight female, were interviewed.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Promot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ageing people in artistic activities: Instructional design must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them eyesight and physical degradation, and the works should be oriented towards overall visual effects, the us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ids and professional easy learning.
Second, Connotation of inheritance and sharing: Some participatants join the program for learning professional skills, some just for leisure etc. There are multiple learning reasons. Therefore, it is advisable to exp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peers, relatives and friends by means of small class sharing sessions and final exhibitions, and to discuss and share works.
Third, facing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frustrations of the ageing people: Provide on-site group practice textbook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eaching interaction of positive encour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correction.
Fourth, The construction of ageing people art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ontent planning of small uni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lesson and thematic way, so that those who are absent due to personal or family factors have a more friendly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hrough to inductive analysis, we propose "ageing people art course teaching strategies", suggesting teacher to design circular teaching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context; To understand the natural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niors, and provide teaching assistance. Fllow-up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can be extended to home study and the learning model to narrow the urban-rural gap area is an issue for future discussion.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協會(1984)。社區老人教育。高雄:復文。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1995)。成人教育辭典。臺北:成人教育學會。
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2001)。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協會(2004)。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協會(2005)。我國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及問題分析期末報告(編碼:92-9-2)。臺北:藝術教育館。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協會(2007)。社區高齡教育的跨科際整合。臺北: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9.4月下載)https://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519153828OM26MHO7.pdf
內政部統計處(2017)。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15日。網址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方德隆(譯)(2004)。課程基礎理論(原作者:A. C. Ornstein & F. P. Hunkins)。臺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88)
王文宜(2015)。高齡生活美學課程建構之研究-以「國立台灣美術館2015年獨居老人關懷系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王秀雄(1989)。美育在文化上的功能與價值。臺灣教育,458,6。
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秀雄(2006)。藝術批評的視野。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佳雯(2017)。臺灣影響高齡者活躍老化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rcsnm
王冠今(2010)。臺灣社區老人的社會支持改變、健康狀況改變與社會參與之縱貫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56nex
王政彥(2002)。終生學習社區合作網路的發展。臺北:五南。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維旎(2013)。有效的成人學習。飛迅期刊,163,2-25。
王慧勤(2017)。社會重建理念對教室層級轉化課程政策的啟示。臺北縣秀山國小教師研習資訊,24 96。
王麗萍(2005)。嘉義縣高齡者的學習需求之調查研究-以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王麗雁(2008)。臺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頁105-162)。臺北:藝術教育館。取自: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Book/2167_06.視覺藝術教育篇P105-P162.pdf
王寶維(2009)。以藝術為媒材的團體諮商對獨居老人自我統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古珮欣(2013)。高齡者繪畫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市高齡教育機構繪畫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白秀雄(1991)。我國老人教育的實施現況與檢討。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教育(頁296-300)。臺北:師大書苑。
朱光潛(1982)。談美。臺北:漢京文庫。
朱芬郁(2011)。高齡教育:概念、方案與趨勢。臺北:五南。
朱敬先(1995)。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朱楠賢(2008)。我國老人教育政策規劃與願景。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1-25。
江玉寶(2016)。樂齡人士生命故事繪本課程之研究:以新竹市福祿壽長青協會日托中心學員為例(為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
江合建(2000)。杜威的美育思想。載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27-132)。臺北:五南。
江學瀅(2011)。成年人藝術創作依戀行為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byd3f
江鴻津(2012)。社會資本與樂齡學習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qt692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我國人口金字塔變遷概況。(2019.4月下載)https://www.dgbas.gov.tw/mp.asp?mp=1。
吳永銘(1998)。我國老人教育辦理現況暨發展取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吳老德(2003)。高齡社會理論與策略。臺北:新文京。
吳明烈(200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臺北:五南。
吳姣蕙(2017)。高齡者時間觀與休閒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吳淑娟(2009)。高齡學習者日常生活能力、問題解決策略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mk46k8
吳慎慎(2006)。藝術人的終身學習,生命故事敘說的教學實踐。藝術教育研究,12,1-38。
吳瓊滿、呂莉婷等(譯)(2013)。老人照顧與管理(原作者:Cathy Jo Cress)。臺北:華騰。(原著出版年:2001)
呂廷和(譯)(1975)。透過藝術的教育(原作者:Herbert Read)。臺北:雄師。(原著出版年:1974)
宋明順(1991)。日本高齡者教育的發展及現況。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教育(頁57-61)。臺北:師大書苑。
李建沛(2008)。生命圖像與詮釋-張劉月阿嬤的樸素繪畫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李盈蓁(2014)。高齡者參與生命故事繪本課程之動機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南投縣。
李國駿(2011)。長庚養生文化村銀髮學園藝術教育的田野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j9ddrs
李笛榛(2010)。傅柯生存美學思想對課程美學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SC-13n6g
李復新、馬小梅(譯)(1999)。當代教育發展史:二十世紀教育發展回顧(原作者:Adolph E. Meyer)。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9)
李嵩義(2006)。高齡學習者學習偏好、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李寧欣(2017)。退休者之跨媒材體驗─以陶瓷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臺北:三民書局。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
李靜芳(2018)。高齡者參與社區藝術學習的經驗與影響幸福社區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沙依仁(1996)。高齡學。臺北:五南。
車志愷(2012)。樸素藝術應用於銀髮族終身學習之研究:以車林金玉阿嬤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周怜利(譯)(2000)。老年研究報告(原作者: Erik H. Erikson, Joan M. Erikson, Helen O. Kivnick)。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原著出版年:1995)
周芬姿、吳穌、陳嫣芬、羅瑞玉、林春鳯、劉德誠(2009)。老人休閒活動設計與規劃。臺北:華都文化。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Yin)。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周維玲(2014)。樂齡學習中心教師美學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g2cut
林仁傑(2005)。藝術課程何以如此受歡迎?臺北地區社區大學藝術課程發展成功因素分析。藝術論壇,3,25-57。
林玉婷(2002)。樂齡樂齡樂而忘齡。家庭教育季刊,25,1-2。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59)。高雄:麗文文化。
林忠賢(2011)。樂齡者互動樂育輔具設計策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美和(1990)。我國成人需求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林美和(1991)。「教育老人學」的發展及其研究領域初探。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林振陽(2007)。高齡者生活認知適應性設計。臺北:鼎茂。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圖書。
林勝義(1993)。社會教育多元論。臺北:五南。
林進財(1999)。教育研究與發展。臺北:五南。
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5yn56
林麗惠(2006)。臺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人口學刊,33, 133-170。
林麗惠(2010)。高齡教育教師的教學藝術:學習者中心之觀點。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藝術(頁643-658)。臺北:五南。
邱天助(1993)。教育老人學。臺北:心理。
邱天助(2002)。老年符號與建構。臺北:中正。
邱天助(2007)。社會老年學。高雄:基礎文化創意。
邱明雪(2018)。樂齡婦女生命藝術課程增能歷程之探討:以高雄市石化氣爆社區寶貝學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邱悅慈(2011)。藝享終身-高齡者休閒性繪畫持續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邱鈴真(2011)。不同認知型態學習者之電子教科書學習成效差異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
邱莉婷(2011)。高齡學習者面對問題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邱韻洳(2007)。不同型態成人學習者學習風格與學習滿意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居延安(譯)(1988)。藝術社會學(原作者:Arnold Hauser)。臺北:雅典。(原著出版年:1982)
柯正峯(2010)。面對高齡社會來臨我國高齡教育因應策略。成人及終身教育雙月刊,31,2-8。
施賀建(2002)。習風格與方式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互動式與否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胡夢鯨(1997)。終身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2011)。樂齡示範中心內涵與模式。嘉義:中正大學。
孫凱琳(2007)。成人參與美術才藝班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班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naa8t
徐麗君、蔡文輝(1985)。老年社會學。臺北:巨流。
高昀琪(2005)。高齡學習者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桃園縣老人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633e5
張正霖(譯)(2007)。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原作者:Victoria D. Alexander)。臺北:巨流。(原著出版年:2003)
張良鏗(2007)。美國老人寄宿所學習機制在我國實施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張伊瑩(2013)。以繪本活動促進高齡者與兒童代間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灣東華書局。
張琇鳳(2005)。成人藝術參與動機、藝術休閒體驗之研究-以社教機構藝術研習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
張翰浚(2013)。高齡教育機構經營與發展-以台東地區樂齡學習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
張寶心(2018)。高齡者繪本的創作與功能:以屏東縣九如鄉九明社區《阿公阿嬤的生活故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20.1月下載)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656/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a)。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樂齡學習網(2019.4月下載)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草案。(2019.3月下載)https://ws.moe.edu.tw/001/Upload/1/relfile/6313/6898/4a2f89e2-3ea6-4e06-a1e6-e6b4a4092a3e.pdf
教育部(2010)。教育部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設置樂齡學習中心實施要點。檢自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9.4月下載)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9045。
教育部(2019)。教育部樂齡學習網。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4月15日。網址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
郭為藩(1979)。教育的理念。臺北:文景。
郭為藩(1993)。二十一世紀我國文化與教育發展的展望。中國教育協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編。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郭為藩(2003)。成人學習:心理學的探討。臺北:心理。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 20(5), 548-570。
郭進興(2009)。藝術課程與養護中心老人的創作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pm3j6h
陳銘村(2005)。成人網路學習者學習風格、自我調控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彥豪(2014)。老年人參與社區藝術教學資源的學習經驗-以臺北市中山區樂齡學習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82p6t
陳清美(2001)。高齡者的學習特性。成人教育,63,45-50。
陳盈慈(2005)。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陳瑄嬪(2016)。彩繪曼陀羅降低老人焦慮程度之成效-以臺灣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陳瓊花(1997)。藝術概論。臺北:三民。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三民。
陳瓊花(2005)。視覺文化藝術教育之特質與「藝術與人文課程」內涵之建構。教育研究月刊,130,111-118。
陳瓊花(2013)。公民美學與公民教育。藝術教育通識學刊,創刊號,5-20,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取自: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130
楊欣恩(2002)。臺北市長青學苑藝術學習需求與現況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axymf
曾泓銘(2017)。高齡者參與老人團體之活躍老化、創意表演之研究:以老仙覺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黃壬來(2007)。全球情勢與台灣藝術教育的改革。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65-98)。臺北:師大書苑。
黃光男(1992)。藝術教育與社會發展。現代美術,52。48-50
黃昆輝(1993)。美育與文化。臺北。三民。
黃明月(1995)。成人教學專業化策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黃美賢(1999)。老人學習藝術的探討。成人教育學刊,50。46-51。
黃富順(1991)。老人教育的意義、目的及其發展。戴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教育(頁2~5)。臺北:師大。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5)。老人心理與行為模式。成人教育,28期,11-17。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臺北:五南。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臺北:五南書局。
黃富順(2005)。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成人及終身教育,5,2-12。
黃富順(2008)。我國高齡退休及高齡者參學習需求意向調查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
黃富順(2011)。高齡者心理老化現象與因應。成人及終身教育,34,2-8。
黃富順(2012)。高齡教育的興起、發展趨勢及台灣新近的發展。成人及終身教育,43,2-14。
黃富順、黃明月(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教育部印。
黃富順、楊國德、陳雈萍、黃錦山(2008)。高齡教育學。臺北:五南。
黃富順主編(2007)。各國高齡教育。臺北:五南。
黃詩閔(2009)。「老年休閒」:繪畫題材、休閒生活型態、動機與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
黃錦山(2006)。英國高齡教育經驗的探討及其對臺灣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辦之「2006年東亞地區高齡社會教育對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51)。臺北:教育部。
楊國德(1999)。老人學習及社會參與的新契機。成人教育,48,51-52。
楊國德(2007)。美國的高齡教育。載於黃富順(主編),各國高齡教育(53-77)。臺北:五南。
楊國賜(1990)。我國成人教育的現況與展望。臺灣教育月刊,476,1-12。
楊蕙瑀(2009)。高齡者以生命回顧為藝術創作主題之研究-以花蓮拔子庄繪畫班啊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67323b
詹明娟(2009)。中高齡學習者休閒態度與活躍老化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256bx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劉文潭(1996)。藝術即經驗-詳介杜威的美學。藝術學報,58,103-117。
劉佩雲(2010)。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的設置、運作與未來發展。成人及終身教育。27,29-40。
劉淑如(2014)。銀髮族繪畫作品特質與其創作自主意識之多重個案研究:以新北市土城區銀髮族繪畫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
劉豐榮(1986)。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劉豐榮(1997)。質的個案研究方法學在藝術教育研究之意義與應用。載於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3-109)。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劉豐榮(2002)。藝術教育中社會取向觀點之發展與評析。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193-204)。臺北:桂冠。
滕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臺北:生智。
潘ㄧ榕(2016)。樂齡教師教學動力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潘芊羽(2016)。藝術療癒圖像之創作--以曼陀羅圖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臺中。
蔡承家(2010)。樂齡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蔡培村(1995)。老人學習與生涯發展。高雄:麗文文化。
蔡淑薇(2003)。高中職學生學習風格、自我調整學習與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蔡嘉紋(2018)。運用繪畫生命故事於機構失智老人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科技大學,新北。
謝攸青(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嘉義,濤石文化。
謝東山(2003)。藝術概論。臺北:偉華。
藍靜義(2006)。美術教學與評量之研究---以學習檔案之應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魏惠娟(2007)。我國人口結構變遷與教育政策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魏惠娟(2008)。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臺中:五南。
魏惠娟(2012)。臺灣樂齡學習。臺北:五南。
羅智容(2012)。高齡生命繪本方案對高齡學習者的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準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G. J. (1970). Effects of classroom social climate on individual learning.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al, 7, 135-152.
Apps, J. W. (1991). Mastering the teaching of adults. Florida: Krieger.
Bolin, P. (2000). Art education in and beyond the classroom. Art Education, 53(5), 4-5.
Boshier, R. (1973).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dropout: A theoretical model. Adult Education, 23(4), 255-282.
Caffarella, R. S. (1994). Planning programs for adult learners. San Franciso: Jossey-Bass Publishers.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 New York: Macmillan.
Dave, R. H. (1982).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 New York: Pergamon.
Dowding, K. W. K. (1995). Older adult learning environment preferences. Dis 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Alberia.
Dunn, R. & Dunn, K. (1978). Teaching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 Apractical approach.Reston, Va: Reston.
Eisner, E.W. (1972).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lnc. pp.
Erickson, M. (2000). Crossing borders in search of self. Art Education, 53(2), 46-52.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Evans, K. (1995).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distance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05 484).
Fisher, B. J. (1995). Successful aging, life satisfaction, and generativity in later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41(3), 239-250.
Fisher, J. C. (1998). Major streams of research probing older adult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77, 27-39.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2002). Instruction at FSU: 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s (4thed.). Tallahassee, FL: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Glendenning, F. (1985).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Croom Heml.
Greene, M. (1978). LandSC-1apes of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University.
Greene, M. (2001).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the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ronlund, N. E. (1995). How to write and use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5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Hartlapp, M. & SC-1hmid, G. (2008). Labour Market Policy for active ageing in europe: Expanding the options for retirement transitions.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37(3), 409-431.
Hauser, A. (1958).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Meridian Books.
Hendry, A. M. (1983). Measuring adult student satisfaction: A model Canadian Vocational Journal, 19(1), 47-50.
Houle, C. O. (1961). The inquiring mind. Oklahoma research center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and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Houle, C. O. (1979). Motivation and particip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ontraditional forms of study.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dults, 8-34.
Hwang, Ren-Lai. (2006). Five trends of SC-1hool arts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5(2), 175-181.
Keefe, J. W. (1987). Learning styles theory and practice. Reston, Va: National Associationg of Secondary SC-1hool Principals.
Kidd, J. R. (1973). 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 Gambridge.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90). 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Kolb, D. A. (1976). Learning style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Lamdin, L. & Fugate, M. (1997). Elder learning: New Frontier in an aging society. Arizona: The Oryx Press.
Laslett, P. (1996). A fresh map of life: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 Houndmails, Basisngstock, Hampshire, Macmillan.
Lyotard, j.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slow. (1943).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ficiency needs and growth need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Maslow's theory,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4(9), 1862-1867.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Harper&Row: New York.
McClusky, H. Y. (1971). Education: background issues. White house conference on aging. Washington, D.C
Mckeachie, W. J. & Svinicki, M. (Eds.) (2006). Mckeachie's teaching tips: Strategies,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12th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1o: Jossey-Bass.
Pajares, M. F. (1992).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Panofsky, E. (1955).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Books.
Pearce, S. D. (1991).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older adult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17, 451-464.
Pearson, A. T. (1989). The teache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 NY: Rouledge.
Jarvis, P. (2002).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aslett, P. (1989). A fresh map of life: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D. A. (1981). Particpation in education by older peopl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7, 245-256.
Piaget, J. (1980). Adaptation and intelligence: organic selection and phenocopy. Eames,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obiSC-1hon, P. & SC-1ott, D. (1969). Rol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amily nursing. Nursing Research, 15, 52-57.
Rubenson, K. (1980). Adult edu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Research on the swedish allocation policy. CWK Gleerup, Stockholm.(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5 091).
SC-1haie, K. W. & Sherry, L. (2002).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 J. : Prentice-Hall.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1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 Y.: Doubleday Currency.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lento, B. (1984). The impact of lifelong learning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older adul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laremont Graduate SC-1hoo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