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檔案、記憶與症候式閱讀:陳中統獄中日記研究
作者:黃龍興
作者(外文):HUANG, LUNG-HSIN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
指導教授:夏春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獄中日記症候式閱讀微觀史學公共展演White Terrortransitional justiceprison diarysymptomatic readingmicrohistorypublic perform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這是一份試圖闡述與釐清轉型正義的論文寫作,研究的期待看向未來,但探索的對象則包含過往與現在。受到微觀史學的啟發,政治受難者個人的獄中日記是作者據以理解白色恐怖時期與考察現在記憶的檔案依據;同時也是作者運用症候式閱讀的起點,更是作者對於今日各種人權活動策展與過往事件公共展演的關鍵基礎。
論文重新檢視與反思在軍事戒嚴體制下,特別在1960末到1970年末,中國國民黨政府持續推行政治、社會與文化各面向的改造運動,訂定日常生活規範,並由憲警人員執行取締與糾正工作,給予人民全面監控的權力展現,共匪∕匪諜成為當時「想像中」的異己與他者。而在情治單位綿密地情蒐與偵防下,等待辨識的個體如何進行抗爭?論文為回應上述問題,探討政治受難者陳中統在白色恐怖時期為何會被逮捕、監禁?在獄中他又為何∕如何反抗?成為我們考察、檢視的具體案例。
整個研究著重個別的與具體的事實,不將注意力集中在遼闊地域、長時段和大眾的宏觀過程,而將獄中日記做為一種再現/見證白色恐怖歷史的檔案,重新建構政治受難者的歷史記憶。而如何在今日敘述過往事件與經歷的理論議題,與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開展活動策展的實踐困惑等,也在探索過程中被觸及。
結論指出〈陳中統獄中日記〉的具體意義有四:一、刻畫政治受難者在獄中的反抗、妥協、堅持、怒吼與喜悅,揭示生命力的具體面貌;二、記錄臺灣在國際地位的變化,關心國家未來的命運;三、揭露監獄管理者看似漫不經心,卻又審慎無情的身體治理技術;四、描繪管理者欠缺同理心與建構自我圖像的各種情境。這些探討都難以在官方檔案中獲得與瞭解,也是本論文在轉化檔案認識、引入理論詞彙討論後的積極意義。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clarify transitional justice, expecting to envision the future. Nevertheles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cover those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Inspired by microhistory, the prison diaries of the political victims are the records and references of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ite terror and the observation of present memori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the starting points of the writers’ symptomatic reading as well as the key foundations,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the writers, of the exhibitions and the public performances of human rights.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other reform movements conduct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under Martial Law, especially in the 1960s to late 1970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vements, daily life routines were made, monitored and corrected by the police, who was given the full power of surveillance of the people.
Communist bandit/communist spy had become the synonym of the “imagined” others. Under the strict surveillance 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by the police and security departments, how could the identified individuals continue to rebel?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y examining why the political victim –Chung-Tung Chen was arrested and taken into custody during the period of White Terror? Why should/how could he resist inside the prison? This is the case to be examined and reviewed in this project.
The entire study focuses on the individual and substantial facts, not attempting to focus on the macro-process of expansive regions and the public over a prolonged period. The prison note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historical document re-presenting/witnessing the White Terror, re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victims’ memories of history. The dissertation will also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issues that lie in the narration and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ast and the practice and doubts of exhibitions in the situations of everyday life situations.
In conclusion, the substantial meanings of “Prison Diary of Chung-Tung Chen” is fourfold. First, it depicts the resistance, compromise, insistence, anger and joy of the political victim to unveil the actual existence of his life force. Second, it records the changes of Taiwan’s international status concerning its future. Third, it exposes the prison guards who seem to be careless in appearance; however, they are careful and ruthless in regulating the prisoners’ bodies with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Fourth, it depicts the prison guards’ lack of empathy and the writer’s self-portrayal. The discussions can hardly be found in and understood from the official records. It is also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the dissertation after transform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ords and introduction of theoretical jargon in the discussion.
參考文獻書目
本參考書目只載直接相關者,若間接相關或在註釋中
已交代來源的相關文獻則不再重複收錄
中文書目
丁華東(2016)。《檔案與社會記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山田敬三(2009)。〈陳映真論:以前期三十年的創作活動為中心〉,載於《陳映真創作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31。臺北:文訊雜誌社。
大學雜誌社(1972)。〈中央及地方選舉問題座談會〉,《大學雜誌》第56期,頁32。
王正華編輯(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李荊蓀史料彙編(一)》。臺北:國史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臺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33卷第9期,頁9-51。
王汎森(1993)。〈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代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頁40-49。
王明珂(2011)。〈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載於定宜庄、汪潤主編《口述史讀本》,頁61-8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鼎鈞(2018)。《文學江胡: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臺北:印刻。
王德威(2007)。〈最後的馬克思—論陳映真〈歸鄉〉及其他〉,載於王德威《王德威精選集》,頁233-245。臺北:九歌出版有限公司。
王曉波(1979)。〈七十年代自我思想的回顧與反省—代序〉。臺中:藍燈文化。
今村仁司著,牛建科譯(2001)。《阿圖塞:認識論的斷裂》。北京:河北教育出版社。
包雨苗(2019)。〈試論翻譯史個案研究法中微觀與宏觀的關係〉,《外語教學》第3期,頁93-97。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印(1974)。《要案紀實》(第二輯)。臺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朱崇科(2005)。《身體意識形態:論漢語長篇(1990-)中的利比多實踐及再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朱瑞浩、黃龍興(2010)。〈「德國統一20周年研討會」及相關人權文化設施考察計畫〉。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向陽(林淇瀁)(2016)。〈陽光一樣的熱─讀楊逵先生「綠島家書」〉,載於《綠島家書:沉埋二十年的楊逵心事》,頁17-25。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興忠(2006)。〈黎明的輓歌‧早凋的青春─曾錦堂獄中書信遺稿初探〉,載於蔡清彥、陳志龍、邱榮舉、倪子修《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頁453-486。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基金會。
李明(2007)。〈韓戰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國際關係學報》23期,頁57-90。
李文媛(2009)。〈陳映真大事年表〉,《文訊》287期,頁104-109。
李欣倫(2004)。《戰後疾病書寫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李有成(2016)。《記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日章(2015)。《赤峰街5號的那些事》。臺北:玉山社。
李秀娟(2012)。〈歷史記憶與創傷時間:敘述日裔美國遷徙營〉,《中外文學》,41卷第1期,頁7-43。
李毓嵐(2010)。〈水竹居主人日記〉,載於許雪姬主編《日日是好日:臺灣日記特展》,頁 1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汪民安(2016)。〈自我書寫—編者按語〉,汪民安編《自我技術:傅柯文選Ⅲ》,頁22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邱勝男(1988)。〈我的老友陳映真〉,載於《陳映真作品集6.思想的貧困》,頁136-138。臺北:人間出版社。
吳叡人(2016)。《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出版社。
吳泰豪(2008)。《《大學雜誌》政治主張之研究-以1971年至1973年為中心》。臺北: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何敬堯(2015)。《逆光的歷史:施叔青小說的癥狀式逆讀》。臺北:秀威資訊。
沈曼菱(2015)。〈台灣現代詩的記憶書寫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花亦芬(2016)。《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之路》。臺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何兆武編(1996)。《當代西方史學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周人德(1972)。〈警察隊帶老百姓的態度是這樣嗎﹖〉,《大學雜誌》第60期,頁56。
周芬伶(2012)。〈病恙與凝視—海派女性小說三大家的疾病隱喻與影像手法〉,《東海中文學報》第24期,頁2197-240。
周兵(2012)。《新文化史:歷史學的「文化轉向」》。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美華編(2008)。《戰後臺灣政治案件:陳中統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文建會。
定宜庄、汪潤主編(2011)。《口述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若林正丈(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
林克明(2009)。〈檔案夢:從《最好的時光》之〈戀愛夢〉中的一個音樂錯置論德希達的檔案熱〉,《文化研究》第9期。頁45-72。
林傳凱(2015)。〈白色恐怖口述的檢討〉,載於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與歷史傷痕》,頁88-97。新北市:衛城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林麗雲(2000)。〈臺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載於張笠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臺北:遠流出版社。頁89-148。
林麗雲、蘇淑芬、陳瑞樺(2012)。《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臺北:遠景。
紀慧君(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范燕秋&陳翠蓮(2014)。〈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醫生群像調查研究暨展示腳本計畫〉,結案報告書。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柯旗化(2008)。《台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高雄:第一出版社。
柯朝欽(2015)。〈轉型正義與歷史記憶的分歧〉,載於《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卷三.面對未竟之業》,頁71-87。臺北:衛成出版。
胡淑雯主編(2015)。《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時代失落的人》。臺北:衛城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
胡穎峰(2012)。《規訓權力與規訓社會:福柯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洪維健(2005)。《白色恐怖追思》。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審判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連玲玲(2014)。〈從自我書寫到公共展演:艾佩琪(Peggy Abkhazi)的戰時日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6期,頁49-93。
高明輝口述(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臺北:商周出版。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第68期,頁117-149。
徐賁(2008)。〈見證文學的道德意義:反叛和「後災難共同人性」〉,載於《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頁224-242。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徐宗懋(2015)。《鄉土人間與臺灣特展專刊:關懷社會 追求真相》。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栗國成(2006)。〈1957年台北「劉自然事件」及1965年〈美軍在華地位協定〉之簽訂〉,《東吳政治學報》24期,頁1-68。
涂炳榔(2013)。《昇華:從政治受難者到佛畫世界 涂炳榔畫作特展專刊》。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郭辰漢訪談、柯志哲口述(2009)。《臺灣堅毅女性的代表-柯蔡阿李女士專訪》。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郭欣茹(2009)。〈身體政治之病理學:薇拉‧凱瑟《保羅的案例分析》中的「生命權力」〉,載於賴俊雄編,《傅柯與文學》,頁143-175。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郭家珍(2014)。〈《愛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中的檔案、夢與荒誕〉,《英美文學評論》第24期,頁79-102。
郭耀南(1972)。〈嚴重抗議臺南市第二分局侵害人權〉,《大學雜誌》第60期,頁11。
國家安全局編(1959)。《歷年辦理匪案彙編》,第一輯,臺北:國家安全局,1959年。
國家安全局編(出版時間不詳a)。《歷年辦理匪案彙編》,第二輯,臺北:國家安全局。
國家安全局編(出版時間不詳b)。《歷年辦理匪案彙編》第三輯,臺北:國家安全局。
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夏春祥(2015)。〈文人論政再思考:臺灣七○年代《大學雜誌》之研究〉載於收入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組《大學之道:知識分子與臺灣民主化》,頁71-116。臺北:政大圖書館圖書館數位典藏組。
梅家玲(2013)。《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出版。
許文堂&薛化元(2018)。〈戰後「黑名單」問題之調查研究計畫訪談文稿結案成果報告書〉。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許雪姬、黃美滋、薛化元(2003)。《「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暨口述歷史紀錄》。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審判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許雪姬&楊麗祝訪談(2014a)。〈王麗晴女士訪問記錄〉,載於許雪姬等訪問《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頁155-168。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楊麗祝訪談(2014b)。〈蔡憲子女士訪問記錄〉,載於許雪姬等訪問《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頁361-389。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2008)。〈序二〉,載於許雪姬主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 週年紀念論文集(上)》,頁iii。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2014a)。〈解嚴後臺灣口述歷史的發展及其檢討,1987–2014〉,《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第5期,頁2-38。
許雪姬(2014b)。《楊水心女士日記(一)1928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2014c)。〈嘉義莊家的研究:以莊泗川為中心〉,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第十屆「嘉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4日~10月25日。
許雪姬(2015a)。〈受難者黃秋永家屬黃秋弘訪問稿〉,載於「106年度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家屬口述訪談計畫」(案號:10646)成果報告書(下册),頁328-329。
許雪姬(2015b)。〈「臺灣日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1期,頁153-184。
許雪姬&楊麗祝訪談(2015)。〈王麗晴女士訪問紀錄〉,載於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頁155-177。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王麗蕉(2017)。《葉盛吉日記(一) 第二輯》。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許雪姬主持(2018)。〈白色恐怖個案研究、資料分析與事典編纂計畫〉(結案報告)。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許雪姬主持(2019)。〈臺灣白色恐怖歷史概覽編撰計畫〉(結案報告)。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
許達夫編輯(1999)。《許強醫師紀念專輯》。臺南:許強醫師基金會。
許煜(2018)。〈未來的檔案――論第三預存的概念〉,《現代美術學報》第35期,頁9-25。
曹欽榮、林世煜、陳銘城訪談(2005)。〈蔡金鏗先生訪問紀錄〉載於《臺東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文史資料調查與研究計畫(第二期)案》。【附件九】頁105-107。臺北:財團法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
曹欽榮、林芳薇等採訪整理(2012)。《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臺北:書林有限公司。
曹欽榮、郭家瑜等採訪(2012)。《重生與愛4: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桃園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陳中統《生命的關懷》。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陳文松(2017)。〈一套日記庫、一本「趣味帳」領風騷:日治時期大眾生活史研究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 》36卷3期,頁1 -10。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玉雲(2013)。〈未來潛在—歷史檔案與身心記憶結構之間〉,《中外文學》,第42卷第2期,頁19-63。
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編輯(2002)。《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
陳百齡(2015)。〈50年代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調查研究案〉(結案報告)。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陳百齡、楊秀菁、黃順星(2020)。〈戒嚴時期涉及鹽混自由案件研究暨腳本計畫案〉(結案報告)。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
陳美蓉(2010)。〈國府時期對海外留學生的監控:以日本為例〉,載於張炎憲、陳美蓉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頁363-381。臺北﹕台灣歷史學會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明秀(2008)。〈《最藍的眼睛》中社會規訓之機制、危害與抵抗〉,載於賴俊雅主編,《傅柯與文學》,頁107-141。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陳英泰(2005)。《回憶-見證白色恐怖》(上冊)。臺北:唐山出版社。
陳映真(1988)。〈試論陳映真〉,載於《陳映真作品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陳映真(2004)。〈關於十.三事件〉,載於《陳映真散文集1.父親》,頁23-34。臺北:洪範書店。
陳映真(2009)。〈趙南棟〉,載於《鈴鐺花》陳映真小說集5,頁110-111。臺北:洪範書店。
陳映真(2010)。〈序〉,載於陳中統《生命的關懷》,頁6。臺北:INK印刻文學。
陳啟能(2011)。〈略論微觀史學〉原刊於《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第2期,載於衣俊卿編,《社會歷史理論的微觀視域(上)》,頁345-357。北京:黑龍江大學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陳銘城等採訪(2015)。《重生與愛2: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第二冊,桃園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陳翠蓮(2009)。《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翠蓮訪問(2014)。〈廖玉霞、郭素貞母女訪問紀錄〉,載於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頁205-230。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臺北:衛城出版社,2013年
陳儀深(2011)。〈李吉村先生訪談紀錄〉載於黃龍興編《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陳建忠(2018)。〈末日啟示錄:論陳映真小說中的政治記憶〉載於陳建忠《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頁363-408。臺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
陳曉蘭(2001)。〈歐洲日記體小說發展概觀〉,《蘭州大學學報》29:1,頁120-124。
陳淑美、蔡曉玲(2014)。〈國家檔案內含政治受難者私人文書返還專案執行全紀錄〉,《檔案季刊》, 第13卷第4期,頁66-71。
傅正主編(1989)。《雷震全集:「獄中十年」(36-44)》。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張一兵(2003)。《問題式、症候式閱讀與意識型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張一兵(2016)。《回到福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良澤總編撰(2007)。《吳新榮日記》(1933-1937)。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370-377。
張金杏(2012)。〈岩石縫長出的小草〉,載於曹欽榮、林芳微採訪整理《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頁217-296。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張炎憲&陳美蓉編(2009)。《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2014)。〈白色恐怖與高一生〉,《台灣史料研究》第44期,頁2-9。
張炎憲編(2015)。《風中的哭泣—五○年代新竹政治案件(上、下)》。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明彰(1989)。《由政治犯-到企業家》。臺北:上登圖書有限公司。
張達修著,林文龍編(2007)。《綠島家書.張達修先生全集第五種》,臺中,張振騰自刊發行。
張振騰&張翠梧(2011)。《綠島集中營》。臺北,前衛出版社。
崔小萍(1989)。《崔小萍獄中記(上、下)》。臺北:耕者出版社。
彭明敏(2016)。《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彭瑞金(2013)。〈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口述歷史訪談計畫〉成果報告書。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賀照田(2010)。〈當社會主義遭遇危機-陳映真80年代的思想湧流析論之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8期,頁115-181。
單培(1988)。〈我所認識的陳映真〉,載於《陳映真作品集6:思想的貧困》,頁141-143。臺北:人間出版社。
單德興(2007)。〈創傷•回憶•和解:析論林瓔的越戰將士紀念碑〉,《思想》.第5期,頁95-127。
須文蔚(2007)。〈再現臺灣田野的集體記憶-社會運動與再現論考察下的臺灣報導文學史〉,《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76期,頁80-81。
葉蓁(2011)。《想望臺灣:文化想像中小說、電影和國家》。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黃心雅(2005)。〈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33卷8期,頁69-105。
黃文成(2008)。《關不住的謬思-臺灣監獄文學縱橫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黃金麟(2009)。《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 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春蘭(2015)。〈父親黃溫恭的遺書〉,載於周佩蓉、陳銘城、曹欽榮、黃龍興編,《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輯一,秋蟬的悲鳴》,頁26-55,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黃新華(2015)。〈我的尋親故事〉,載於周佩蓉、陳銘城、曹欽榮、黃龍興編輯《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輯三,喚不回的青春》,頁331-350。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黃涵榆(2013)。〈「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或生命的歸零?有關檔案;見證與記憶政治的一些哲學思考〉,《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6卷第2期,頁53-92。
黃涵榆(2014)。〈恥辱、生命政治與白色恐怖證言〉,載於《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與語言接觸》,頁613-637。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涵榆(2017)。《跨界思考》。臺北市: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英哲、許時嘉編譯(2007)。《楊基振日記:附書簡、詩文》(上)。台北縣:國史館。
黃龍興(2014)。〈歷史廢墟中的跫音:施水環獄中家書的女性生命圖像與語境〉,《台灣史學雜誌》第17期,頁131-166。
黃龍興(2015)。〈黨國威權體制下的另類媒體:《公論報》在白色恐怖時代的對抗與噤聲〉,《臺灣風物》第65卷第1期,頁119-156。
黃龍興(2016a)。〈身體政治﹕陳中統獄中日記的徵候式閱讀〉,《臺灣風物》第66卷第1期,頁103-138。
黃龍興(2016b)。〈獄中家書的虛實界線:從自我療癒的疾病書寫到公共操演〉,《臺灣史學雜誌》第21期,頁3-36。
黃龍興編,(2011a)。〈李吉村先生訪談紀錄〉,載於《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頁49-63。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黃龍興編(2011b)。《信守承諾:呂國民、呂洪淑女獄中家書選輯》。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黃龍興、簡尚柔、黃俊融、許孟祥、李中、張立本編(2017)。《畢業歌:1950年代客家義民中學政治案件特展專刊》。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雷美琳(2003)。〈走過的艱辛歲月〉(代序),載於雷震,《雷震家書》,,頁Ⅰ-Ⅹ。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士榮(2010)。〈黃旺成日記〉,載於許雪姬主編《日日是好日:臺灣日記特展》,頁24-2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曾士榮(2013)。《近代心智與日常台灣﹕法律人黃繼圖日記中的公與私(1912-1955)》。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曾士榮(計畫主持人)(2014)。〈「隱私意識」與「自我意識」:個人日記與海峽兩岸「黨國體制」下的私領域研究(1956-1972)〉。臺北:科技部。
曾文珍(2016)。《春天—許金玉的故事》。臺北:臺北市公共電視。
曾文亮(2010)。〈黃繼圖日記〉。載於許雪姬主編,《日日是好日:台灣日記特展》,頁2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曾品滄 & 許瑞浩訪問(2004)。《一九六〇年代的獨立運動-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訪談錄》。新店市:國史館。
曾品滄訪談(2014)。〈鄭金治女士訪問紀錄〉,載於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頁169-177。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曾薰慧(2000)。〈臺灣五○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游昇俯(2014)。〈臺灣懺情小說(1960-198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湯舒雯(2014)。〈史的暴力,詩的壟斷-臺灣白色恐怖的文學見證、癥候閱讀與文化創傷〉,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小濱(2016)。《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臺北:麥田出版。
楊翠(2005)。〈不離島的離島文學—試論楊逵的「綠島家書」〉,載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頁420-478。臺北:文津出版社。
楊麗祝(2008)。〈獄中日記三則—蔣渭水、簡吉、賴和〉,載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上冊),頁311-378。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楊麗祝訪談(2015)。〈陳素秋、何穎紅母子訪問紀錄〉,載於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下),頁173-202。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
楊瓊瑩(2017)。〈女性英雄、西班牙內戰及記憶:論杜爾瑟.洽宮的《沉睡的聲音》〉,《文化越界》,第2卷第3期,頁23-47。

鈴木哲造(2014)。〈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趙毅衡(2012)。《符號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蔡佳瑾(2003)。〈潛抑的回訪論莫莉森的小說《摯愛》中的記憶圖像與歷史救贖〉,《英美文學評論》第6期,頁35-76。
蔡財源(2015)。〈坐黑牢也爭正義〉,載於周佩蓉、陳銘城、曹欽榮、黃龍興編輯《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 輯二,看到陽光的時候》,頁179-195。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蔡財源(2013)。〈命中註定雙官符,快意無悔過一生〉,載於《停格的情書:高雄市政治受難者的故事》,頁111-131。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蔡淑惠(2012)。〈童年、記憶、事件隱像型轉:幾米的《失樂園》〉,載於蔡叔惠、劉鳳芯主編《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童年•記憶•想像》,頁131-176。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蔡振興(2012)。〈《劍羚與秧雞》中的童年記憶〉,載於蔡淑惠、劉鳳芯主編,《在生命無限綿延之間~童年.記憶.想像》,頁49-73。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蔡焜霖(2015)。〈少年書呆子牢獄之歌〉載於周佩蓉、陳銘城、曹欽榮、黃龍興編《走過長夜: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輯一,秋蟬的悲鳴》,頁37-82。 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蔣竹山(2019)。〈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當代歷史學研究的幾種新取向〉,載於蔣竹山主編,《當代歷史學新趨勢》,頁5-26。臺北:聯經。
蔣興儀(2008)。〈創傷之「真實」:從見證的僵局到心理分析的突破〉,《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7 期,頁167-210。
廖思邈(2008)。〈公開的秘密:從網路日記看網路上的公開與秘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頁28-29。
廖淑芳(2015)。〈檔案、記憶與光影認同﹕論郭強生《惑鄉之人》中的鄉土觀看〉,載於游勝冠&熊秉真編《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頁227-255。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潘怡帆(2018)。〈遺忘的在場與回憶的創造:《追憶似水年華》作為一部面向未來的作品〉,《中外文學》第47卷第4期,頁83-116。
鄭麗榕(2010)。〈簡吉日記〉,載於許雪姬主編《日日是好日:臺灣日記特展》,頁6-7。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劉辰旦(2012)。《黑牢中的神遊世界:劉辰旦獄中畫作圖錄》。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劉裘蒂(1997)。〈沒有一具屍體的現代啟示錄—一段與真理摩擦的歷史〉載於費修珊&勞德瑞《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頁5-13。臺北:麥田。
謝仕淵(2010)。〈柯旗化先生獄中家書解題〉,載於謝仕淵編撰《獄中家書:柯旗化坐監書信集》,頁10-51。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謝仕淵(2012)。〈囚禁與求生—柯旗化獄中家書所見之戰後台灣「白色恐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頁147-175。
謝仕淵、王美雯、陳怡宏、劉維瑛(2017)。〈2014-2015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頁179-233。
薛化元、蘇瑞鏘、楊秀菁(2013)。《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研究成果及人權機構等資源盤點案》(結案報告)。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薛化元&李福鐘(2014)。〈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口述歷史訪談計畫〉成果報告書(上、下)。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薛化元(2015)。《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1期,頁247-296。
蕭阿勤(2010)。《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鍾興福自述(2010)。《無奈的山頂人》。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藍博洲(計畫主持)(1998)。《五○年代白色恐怖臺北地區案件調查》。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藍博洲(2001)。《台灣好女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藍博洲(2016)。《幌馬車之歌》。時報出版。
藍博洲(2017)。《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台灣人民出版社。
藍博洲(2018)。《尋魂》。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魏吟冰(2016)。(謎樣的遺憾拼圖—呂赫若),載於陳彥斌主編《黯到盡處,看見光—臺中政治受難者暨相關人事口訪紀錄》,頁30-53。臺中市: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簡義明(2012)。〈【附錄】郭松棻訪談〉,載於郭松棻《驚婚》,頁218-219。臺北:印刻文學。
羅久蓉(2005)。〈一個人的戰爭記憶-解讀《東史郎日記》〉,《臺大歷史學報》,第36期,頁167-216。
蘇瑞鏘(2014)。《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蘇瑞鏘(2019)。〈戰後臺灣白色恐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6卷3期,頁139 – 180。
關曉榮、藍博洲等(2004)。《我們為什麼不歌唱》。臺北:人間學社。



英文部分
Agamben, Giorgio. 薛熙平譯(2010)。《例外狀態》。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Alexander, Jeffrey C.(2004)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Universals:The Holocaust from War Crime to Trauma Drama. In Jeffery C. Alexander, et al.,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p.258.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lthusser, Louis & Balibar, Etienne. 李其慶、馮文光譯(2008)。《讀〈資本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Appuhn, Karl.(2001) “Microhistory,” The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From 1350 to 2000, Vol. 1, Paul Stearns, ed. New York:Scribner’s Sons. pp 105-112.
Arendt, Hannah. (1958)。The Human Condition, 王寅麗譯(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Benjamin, Walter. (1978)Reflections:Essays, Aphorism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Trans. Edmund Jephcott. New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Burke, Peter.(1992)。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江政寬譯(2002),《歷史學與社會理論》,臺北市:麥田出版。
Burke, Peter. 劉永華譯(1992)。《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uruma, Ian. (1994)The Wages of Guilt:Memories of War in Germay and Japan林錚顗譯(2010)《罪惡的代價—德國與日本的戰爭記憶》。臺北:博雅書屋。
Burke, Peter. (Ed.) (2001).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y Writing. P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aruth, Cathy. (Ed.) (1995).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Culley, Margo.(Ed.)(1985).A Day at a Time:the Diary Literature of American Women Writers from 1764 to the Present. New York:The Feminist Press.
Derrida, Jacaque, (1996). Archive Fever:A Freudian Impression, translated by Eric Prenowitz.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leuze, Gilles. 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論傅柯》。臺北:麥田出版。
Coser, L.(1992). Introduction:Mauice Halbwachs(1879-1945). 畢然、郭金華譯(2003)。《論集體記憶》,頁1-63。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Draaisma, Douwe. 謝樹寬譯(2018)。《遺忘的慰藉:遺忘真的只是一種病,一種失去和空無嗎?》。臺北市: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Erler, Peter&Knabe,Hubertus.(2008)The Prohibited District: The Stasi Restricted Area Berlin–Hohenschönhausen, Jaron Verlag GmbH, Berlin。
Felman, Shoshana & Laub, Dori.(1992)Testimony: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劉裘蒂譯(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
Foucault, Michael.(1980)。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Trans. By C. Gordon, L .Marshall, J. Mepham and K. Soper, N.Y.: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ichael.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
Foucault, Michel. 余碧平譯(2000)。《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謝強、馬月譯(2013)。《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Foucault, Michel. 佘碧平譯(2006)。《主體解釋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譯(2007)。《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苗栗:桂冠圖書出版。
Foucault, Michel. 鄭義愷譯(2010)。《傅柯說真話》,北京:群學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尚衡譯(2011)。《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臺北:桂冠圖書。
Foucault, Michel. 吳燕譯(2016a)。〈自我技術〉,載於汪民安編《傅柯文選Ⅲ》,頁49-1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張勇譯(2016b)。〈自我書寫〉,載於汪民安編《傅柯文選Ⅲ》,頁219-24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Freud, Sigmund. 葉頌壽譯(1985)。《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Freud , Sigmund. 彭舜譯(2006)。《精神分析引論》。新北市:左岸文化。
Geertz, Clifford. (1973). Think Description: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Clifford Geetrz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pp.143-168). New York:Basic Books.
Halbwachs, Maurice.(1980). The Collective Memory. 畢然、郭金華譯(2003)。《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Halbwachs, Maurice. (1992). “The Social Frameworks of Memory.”On Collective Memory. pp.35-189.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mpste,Elizabeth.(1982).Read This Only to Yourself: The Private Writings of Midwestern Women, 1880-1910.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aCapra, Dominick. (2001)。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Levi, Giovanni.(2001).On Microhistory,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Burke, Peter, ed. Cambridge:Polity Press.
Marianne, Hirsch. (2012).The Generation of Postmemory:Writing and Visual Culture After the Holocaust. New York:Culumbia UP。
Matus, Jill. (1998). Toni Morrison. Manchester:Manchester UP.
McQuire, Scot.(1998). Visions of Modernity:Representation, Memory, Time and Space in the Age of theCamera. London:Sage.
Morsch, Günter & Ley, Astyid(2010).Sachsenhausen Concenttation Camp 1936-1945. Printed by MB medienhaus, Berlin.
Nora, Pierre. 戴寶娟譯(2012a)。〈記憶與歷史之間:如何書寫法國史〉,《記憶所繫之處I》,頁17-36。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Nora, Pierre. 韓尚譯(2012b)。〈歷史與記憶之間:記憶場〉,載於阿斯特莉特&馮亞琳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Said, Edward W.(1999)。Out of Place:A Memoir, 彭淮棟譯(2000)《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臺北:立緒出版社。
Said, Edward W.(1977)。Beginnings:Intention and Method, 張樂天譯(2014)《開端:意圖與方法》。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Sontag, Susan. 程巍譯(2003)。《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
Wiesel, Elie. (1977). Dimensions of the Holocaust:Lectures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7。

口訪資料
黃龍興口訪(2010)。〈雷水湶先生訪問紀錄〉。時間:5月27日;地點: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未刊稿。
黃龍興口訪(2016)。〈陳中統先生訪談紀錄〉。時間:12月10日。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未刊稿。
黃龍興電訪(2016)。〈陳中統先生訪談紀錄〉。時間:12月14日。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未刊稿。
黃龍興口訪(2018)。〈陳中統先生訪談紀錄〉,時間:12月18日。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未刊本。
黃龍興口訪(2019)。〈陳中統先生訪談紀錄〉,時間:10月13日。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未刊本。
黃龍興電訪(2020)。〈陳中統先生訪談紀錄〉,時間:3月8日。地點:中和家中。未刊本。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