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與王陽明「心性學」的哲學諮商蘊涵
作者:黃立森
作者(外文):HUANG,LI-SE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昭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哲學諮商哲學實踐心性學義理輔導宋明理學朱熹理學性即理格物致知陽明心學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Philosophical CounsellingPhilosophical PracticeMind-Nature TheoryRighteousness Principle CounsellingNeo-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Zhu Xi Neo-ConfucianismNature is Principle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Extension of KnowledgeYang-Ming School of MindMind is Principle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哲學諮商」建立於二十世紀末葉,主要目的便是透過哲學處理生命的困擾,哲學在一般人眼裡是既艱澀又脫離現實的學問,然而在蘇格拉底時期哲學是能實際應用於生活當中,而「哲學諮商」便是再次復興這哲學應用的傳統。
而中國儒學自孔孟時期便重視實踐,到了宋明理學時代雖然關注「心性學」但當時學者不只空談「心性」,更是重視如何實踐義理,達至「天人合一」之聖人境地。
朱熹理學和陽明心學雖然在理論上有其不可調和,但兩者皆在實現「性善」的共同目的上,也有可彼此會通的地方,在工夫論上朱熹理學特點循序漸進,步驟清楚詳細;陽明心學則是直指本心,簡潔明瞭,因每人之天資、性格有異,在實際哲學諮商的現場上兩者均有其價值,缺一不可。
儒學透過哲學諮商架構,運用於現實生活,可重現傳統儒學在生命實踐之價值與意義。
“Philosophical counselling” became an established practice in late 20th century. Its main purpose was to resolve troubles of life through philosophy. To ordinary people, philosophy is a difficult and unrealistic discipline; however, in Socrates’ time, philosophy ha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life, and “philosophical counselling”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is tradition of philosophical application.
Chinese Confucianism has emphasized practice since the time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Neo-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was concerned with the “mind-nature theory,” but scholars at the time did not just engage in empty talks about “mind and nature;” they focused more on how to practice righteousness for the attainment of “unity of Heaven and men,” in order to enter the realm of sages.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中國義理
1、原典(依時代順序排列)
[戰國]孟子著,趙岐注疏:《孟子》(臺北:藝文印書局,1989年)。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宋]張載著,朱熹註:《張子全書》(臺北:中華書局,1976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
[宋]朱熹、呂祖謙:《近思錄》(臺北:金楓出版社,1997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2、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合著:《中國哲學史(下)》(台北:里仁書局,2009)。
王邦雄、曾昭旭等合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5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臺北:黎明出版社,2005年)。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新北市: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吳震主編:《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
林尹:《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林慶彰:《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5卷(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8年)。
林維杰:《朱子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金春峰:《朱子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胡樹華:《朱熹的生平及著作研究》(屏東:現代教育出版社,1984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出版,2001 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理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高全喜:《理心之間:朱熹與陸九淵的理學》(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局,1990年)。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注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 年 10 月,增訂九版)。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1983年)。
楊國榮:《王陽明哲學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1995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鄧克銘:《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蔡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概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蘭網路總經銷,2001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素蘭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錢穆:《王守仁》(臺北:商務印書局,1947年)。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二)哲學諮商
Elliot D. Cohen 著,蔡淑雯譯:《這麼想就對了:哲學家教你破除11種負面想法》(臺北:心靈工坊,2012年)。
Elliot D. Cohen 著,丁凡譯:《亞里斯多德會怎麼做?》(臺北:心靈工坊,2013年)。
Elliot D. Cohen 著,李惠美譯:《你是盡職憂慮者嗎?》(臺北:心靈工坊,2015年)。
Marinoff, Lou. 著,吳四明譯:《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指南》(臺北:方智出版,2001年)。
Rene Saran 、Barbara Neisser編,吳瑞珠譯:《心靈探索:在教育中的蘇格拉底對話》(臺北:五南出版,2008年)。
Richard Shusterman 著,彭鋒等譯 :《哲學實踐:實用主義和哲學生活》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Schuster, Shlomit C. 著,張紹乾譯:《哲學診治: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另類途徑 》(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Raabe,Peter B. 著 ,陳曉郁、陳文祥、尤淑如、黃渼婷譯:《哲學諮商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圖書,2010年)。
Raymond J. Corsini & Danny Wedding著,朱玲億、林美薰、李立維、趙家琛、李島鳳、游淑瑜、周士雍譯:《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9年)。
Viktor Frankl 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台中市:光啟出版社,1983年)。
溫帶維:《正視困擾−哲學輔導的實踐》(香港:三聯書局,2010年)。
黎建球著:《哲學與諮商論文集》(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2019年)。


二、期刊論文
(一)中國義理
王大德:〈朱子格物說與陽明質疑評議〉,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警專學報 第4卷第6期,2009年10月
毛保華:<王陽明心學之心>,《孔孟月刊》第36卷第3期(1997年11月)。
何孟芩:〈由「心具理」探討朱子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鵝湖》第31卷第1期(2005年7月)。
吳汝鈞,〈王陽明的良知觀念及其工夫論〉,《哲學與文化》23期第四卷(1996年4月)。
柳熙星:〈由「心統性情」省察朱子的「心」義〉,《鵝湖》第32卷第1期(2006年7月)。
林安梧:〈「心性之學」在教育上的運用-儒、道、佛義下的「生活世界」與其相關的「意義治療」〉,《新世紀宗教研究》第4期(2003年)。
翁開誠:〈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第23期(2004年)。
馬育良:〈從孟子的「四端」說到朱子的「四端皆情」說〉,《孔孟月刊》第543期(2007年12月)。
馬育良:〈朱子「中和新說」、「四端皆情」說及其思想文化史索解〉,《孔孟學報》第87期(2009年9月)。
徐信國:〈金春峰《朱子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3年6月)。
耿寧,〈論王陽明「良知」概念的演變及其雙重涵義〉,《鵝湖》15期(1995年12月)。
陳佳銘,〈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第九期,(2009年1月)。
黃甲淵:〈朱子「知行」論之實義(上)〉,《中國文化月刊》第153期(1992年7月)。
黃甲淵:〈朱子「知行」論之實義(下)〉,《中國文化月刊》第154期(1992年8月)。
黃甲淵:〈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上)〉,《鵝湖學誌》第19卷第9期(1994年3月)。
黃甲淵:〈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下)〉,《鵝湖學誌》第19卷第10期(1994年4月)。
黃瑩暖:〈朱子格物之心性理論與工夫義蘊的再探討〉,《當代儒學研究》第6期(2009年7月)。
尉遲淦:〈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7期(1998年7月)。
陳郁夫:<王陽明的致良知>,《師大學報》第28期(1983年6月)。
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鵝湖》第11卷第3期(1985年9月)。
曾春海,〈儒家對身心靈的治療──以王陽明為範例〉,《輔仁宗教研究》(2007年2月)。
蔡仁厚:<王陽明的知行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10期(1997年9月)。
劉君燦:〈由價值與理性合一的生態學談起:簡談朱子「格物窮理」說的心態意義〉,《鵝湖》第9卷第7期(1984年1月)。

(二)哲學諮商
Shlomit C. Schuster 著,錢仁琳譯:〈哲學諮商、哲學心理分析、急救、以及哲學咖啡館〉,《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尤淑如:〈學術報導:馬瑞諾夫的演講「哲學諮商的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尤淑如:〈哲學諮商:理論與實務-課程學習成果報告書〉,《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尤淑如:〈書評:馬瑞諾夫《柏拉圖靈丹:日常問題的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尤淑如:〈作為倫理實踐的哲學諮商 〉,,《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尤淑如、黃渼婷、蘇嫈雰著:〈從「人文臨床與療癒」到「人文治療」—台灣慈濟大學「人文臨床與療癒」論壇與韓國江原大學「人文治療」研討會的報導與省思〉,《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呂健吉:〈論語之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李丕洋:〈從臨終表現看心學家的生死智慧-略論明代儒家生命哲學的終極關懷和思想源流 〉,《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11年1月)。
林耀盛:〈心理諮商學派的「改變」觀點:哲學與心理學的互為建構〉,《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11年1月)。
洪莉竹:〈認識哲學諮商〉,《諮商與輔導》第210期(2003年6月)。
許鶴齡:〈廿一世紀逍遙遊:莊子之哲學諮商方法〉,《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高毓智:〈會議報告:邁向國際合作—哲學諮商與人文實踐研究之發展〉,《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11年1月)。
陳曉郁:〈彼得·B·羅伯《哲學諮商-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張紹乾:〈書評:舒密特·舒斯特《哲學診治-諮商和心理治療的另類途徑》〉,《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黃筱慧:〈文本論述與敘事理論在哲學諮商中的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黎建球:〈哲學諮商的理論與實務〉,《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黎建球:《導讀:哲學諮商專題》,《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黎建球:〈哲學諮商的三個基本原則〉,《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黎建球:〈以意義與價值為內容的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11年1月)。
潘小慧:〈哲學諮商的意義與價值:以「對話」為核心的探討〉,《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1月)。
蘇嫈雰、高毓智:〈「溫帶維哲學諮商工作坊」報導 〉,《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七卷第一期(2010年1月)。
蘇嫈雰:〈儒家哲學的「克勝收攝」諮商歷程〉,《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八卷第一期(2011年1月)。

四、學位論文
(一)中國義理
王大德:《朱陸異同−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索》,臺北: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1年
王繼華:《王陽明實踐哲學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8年。
尤貞茵:《朱子哲學之理氣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田炳述:《從理學到心學發展看王陽明哲學特色》,臺北: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5年。
李明漢:《陽明「良知」−概念的形成及其意義之探討》,臺北: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87年。
李相勳:《王陽明工夫論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4年。
金慧洙:《從朱子工夫論詮釋其理氣心性論》,桃園:中央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15年。
邱顯智:《「克己復禮」詮解之省察――以朱子、王陽明、羅近溪為研究對象》,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2年。
金基柱:《理想的道德與道德的理想−孟子道德哲學之再構成》,臺中:東海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99年。
洪翠屏:《朱熹孟子學外王研究》,高雄:高師大國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南鐘基:《王陽明致聖之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鴻文:《朱子哲學思想重探》,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15年。
黃翔:《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之探究》,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永明:《陽明哲學之致良知及成德工夫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力云:《朱子格物說當代詮釋之比較》,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8年。
趙珮妃:《王陽明對孟子心學的繼承與開展》,高雄:高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鄭勝元:《陽明哲學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1985年。
蕭安琪:《陽明良知學的意義治療−以「傳習錄」為核心的展開》,臺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二)哲學諮商
高毓智:《當代哲學諮商的實踐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15年。
洪美鳳:《以《論語》的「仁」做為操作哲學諮商內涵之探討》,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麗娟:《動力精神醫學的哲學諮商研究-以洞察力為主要陳述》,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宏一:《作為價值引領的哲學諮商》,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若吟:《生命與敘事的循環— 呂格爾詮釋學與諮商方法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16年。
徐君國:《論哲學諮商在地化—心理治療的批判》,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哲學與生命教育碩士論文,2018年。
黃敏郎:《先秦儒家哲學諮商論》,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11年。
楊淑婷:《哲學諮商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2006年。
葉可歆:《哲學於意義療法與哲學諮商的理論與應用》,臺中:東海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18年。
蘇嫈雰:《用哲學諮商方法論兩性關係》,臺北: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