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儒家經典與我的知行反映中體悟助人與諮商之道
作者:王 行
作者(外文):Wang, Shane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翁開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哲學諮商儒家思想敘說與實踐知行合一Philosophical counselingConfucianismNarrative and practiceZhi Xing He Y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0
以儒家思想思索當代台灣心理諮商與助人工作的新路徑當作論文題目,是我在生命脈絡中漸進發生的過程。主因是感受到自己所學的助人專業與日常生活之間的「斷裂」感。我的指導教授翁開誠老師多年來不遺餘力地在儒家哲學中探究心理諮商的理據與價值,其見解即融合了儒家心學、詮釋學,以及行動研究等東、西方知識的要義與語言。我則是深受他的影響與啟發而完成了此篇論文。
這篇論文是以「知行合一」為方法,在具體生活中實踐儒家思想、在行動中體悟助人工作之道、在敘事中爬梳儒家的諮商與助人路徑,並從自身的作為、理解與反思中,增添人文性、文化性、主體性、反思性的意義。文本中包含了:個人生命故事、家庭經驗、宗教信仰體會、社會工作教育實踐、心理諮商工作實務、社群組織、社會議題參與等範疇。這些處境中,我以易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以及傳習錄等文本為要義,將人倫日用的生活處境中所感、所思與所為帶入與儒家經典文本互動的詮釋體驗,而取得新的存在性意義,並以敘事與論述交互性的文體,再現體驗領悟的脈絡與道理。
透過這篇論文的實踐探究,我確信影響華人文化數千年的儒家思想體系,具有完備的療己、助人與社會實踐的行動知識,若以「博大精深」形容其對現代諮商與助人工作的啟發性,絕非空洞的政治辭令。作為一位情緒曾掉入深谷而再度爬出來、站起身、向前行的諮商工作者而言,當我嘗試以儒家「為己之學」來探究自己的生命起落,所發現的自己已不再只是心理學的我,而是道德主體的我。從心理諮商與助人工作的學門範疇而論,我則認為儒家思想,相對於以英美為主的專業知識,是大破而大立的典範轉移。這典範轉移不僅是「本土化」的嘗試運動、也不只是文化殖民、反殖民到後殖民的批判與反思,而更是解構當今技術理性與專業主義時代的意識形態,而重構「諮商」與「助人」的詮釋意義與實踐路數。
Becaus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knowledge of helping profession and daily life of my own, I start to study the Confucism which learn from my instructor Dr. Wo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paradigm of Counseling and Social Work.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 is the “Zhi Xing He Yi” which is the Confucious way of action research and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wisdom rooted in daily life. The life experience, family experience, religious experienc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social work profession, practices experience in counseling profession of mine are narrated on the articles. Further more, the Mencius of Confucius, such as: “Yi Jing”, “Lun Yu”, “Meng Zi”, “Da Xue”, “Zhong Yong”, “Chuan Xi Lu”, are used for reflected on those experiences that narrated, as well as justified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for the knowledge of helping career in the ordinary life.
The ending of study, I believe that the philosophy of Confucism has the unique, systemic knowledge for self healing, helping other, and social practices. Different from others paradigm of counseling and helping profession, through the Confucious way of exploring, I have meet not only psychological self but also the subject of morality for self. Finally, I recognized that the Confucius well lead the movement of paradigm shifting for the Counseling and Helping profession fields. The meaning of the shifted is de-structuralizing the knowledge based on the ideology of techniques ration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in modern society.
參考文獻

王行(2002a):《小心女性主義:婚暴加害人處遇中的倫理議題》。〈「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社會工作人員實務研討會〉。行政院衛生署主辦、台灣醫務社工協會承辦。
王行(2002b):《家族歷史與心理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行(2004):《在西方失落的到東方找回》。〈應用心理研究〉,24期,45-48。台北:五南。
王行(2005)《我的專業自我反思》,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班入學考專題報告 (未發表)。
王行(2006a)《速寫台灣社工與諮商兩種助人專業的證照化與商品化》。〈社會關懷:楊孝榮教授六秩晉五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社會系
王行(2006b):《從推動到抵抗:我在諮商心理建制化過程中的行動》。〈應用心理研究〉(台灣),30期,21-36。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行(2007):《文化政治下的權力與暴力:輔導「被認定施虐者」的思辨敘事》。〈應用心理研究〉,34期,229-152。台北:五南。new window
王行(2008):《暴力與非自願性案主:系統視野的論述》。台北:松慧出版社
王行(2010): 《「強暴犯」的諮商工作-從科學心理學轉向哲學詮釋學的思辨》。〈哲學與文化〉428期,119-139。new window
王行、黃元亭、仇立琪、鄭玉英(2004):《親職暴力處遇:介入與省思》。台北: 心理出版。new window
王浩(2004):《神算─中國術數的秘密》。台北:究竟。
王增勇(2006):《社工與家庭暴力的相遇》。〈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7期,8-11。
王守仁(明)/吳光編校(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守仁明(明):《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出版社。
方昱(2004):《與農村婦女中作的反思:從社區經驗出發》。〈「心理治療與健康政策 」2004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論文集〉,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等主辦。
方東美(2005):《科學哲學與人生》。台北:黎明文化。
史作檉 (2004):《新臺灣的哲學思維》。臺北市:理得。

孔守謙(2000):《說你,說我,說我們同性戀的故事:一個同志相互訴說團體的
嘗試》。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
牟宗三(1984):《時代與感受》。台北:鵝胡書局。
牟宗三(1996):《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2010):《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
朱熹(宋):《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
冷天吉(2009):《知識與道德:對儒家格物致知思想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杜維明(1992):《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台北:東大出版社。
杜牧(唐)/陳允吉校點(2007):《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增祿(1995):《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出版。
李澤厚(1996):《我的哲學提綱》。台北:三民出版。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
李澤厚(2002a):《歷史本體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澤厚(2002b):《倫語今讀》。台北:允晨出版社。
李澤厚(2008):《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文玫、丁興祥(2008):《剪斷肚臍帶,要做大人樣:一位客家女性生命處境中
的「困」與「尋」》。〈應用心理研究〉,39期,121-164。台北:五南。
李維倫、林盛耀、余德慧(2007):《文化的生成性與個人的生成性:一個非實體化的文化心理學論述》。〈應用心理研究〉,34期,154-194。台北:五南。new window
李光地(清):《周易折中(上下冊)》。台北:瑞成出版社。
杜小安(2010):《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融合》。北京:中華書局。
余英時(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出版社。new window
余英時(2010a):《人文與民主》。台北:時報出版社。
余英時(2010b):《現代儒學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敦康(1996):《周易與中國文化傳統》。〈易經應用百科全書〉。台北:地景。
林佩瑾(1997):《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的實施與婚姻暴力法治》。〈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86-90。new window

林莉菁、鄭麗珍(2001):《離婚單親父親因應親職與工作角色探討》。〈社會政new window
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卷,2期,113-174。
林安梧(2003):《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究》。台北:讀冊文化。
林安梧(2008):《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台北:台灣商務。new window
林語堂(1976):《信仰之旅:論東西方的哲學與宗教》。台北:道聲出版社
孟子(周)/史次耘註譯(1973):《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孟建傳(2000):《論科學的人文價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震(2011):《傳習錄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
吳就君(2012):《沙灘上的療癒者:一個家族治療師的蛻變與轉化》。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吳伯仁(2006):《卡爾拉內神學的靈修觀:今日基督徒的靈修指南》。輔仁大學神學院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正弘(1991):《伽利略、波柏、科學說明》。台北:東大出版。
林明傑(1999):《性犯罪之心理評估暨危險評估》。〈社區發展季刊〉,88期 , 316-340。new window
柯志明(2008):《惡的詮釋學:呂格爾論惡與人的存有》。台北:五南出版社。
周繼旨(1996):《周易與中國傳統思維模式》。〈易經應用大百科〉。台北:地景出版社。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期,23-69。台北:五南。new window
翁開誠(2005):《當Carl Rogers遇上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23期,157-200。台北:五南。new window
翁開誠(2006):《若絕若續之「輔『仁』」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31期,161-193。台北:五南。new window
翁開誠(2010):《敘說、反映與實踐: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期,7卷,75-95。new window
徐復觀(1993):《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黃源協(1999):〈邁向新世紀的社會工作管理〉。《社區發展季刊》,88期。new window
盛志德(2010):《牟宗三與康德:關於「智的直覺」問題的比較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德光(2006):《艾克哈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黃克鑣(2005):《從人的超越看人與神的關係─拉內與方東美對談》。〈拉內思想
與中國神學〉。台北:光啟出版社。
黃信二(2005):《哲學表達及其基礎 : 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新思維》。臺北市 :理得
曾慶豹(2012):《重讀奧古斯丁懺悔錄》。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傅大為(1992):《異空裡的知識追逐: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文集》。台北:東大
國軍北投醫院司法精神醫學小組譯(2001):《我是誰?我為何要接受治療?》。台北:合記圖書。
張笠雲(2004):《臨床專業與專業信認》。〈「心理治療與健康政策」2004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論文集〉。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等主辦。
張灝(2010):《幽暗意識與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new window
張起鈞, 吳怡(1979):《中國哲學史話》。台北巿 : 新天地
張包意琴、陳麗雲(2000):《和諧中變革:易經與華人心理輔導》。〈本土心理學研究〉,14期,199-235。new window
勞思光(2001):《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程頤(宋):《易程傳》。台北:文津出版社。
賈馥茗(1995):《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運用》。台北:師大書苑。
廖榮利(1981):《社會工作學》。台北:三民書局。
劉千美(2001):《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台北:立緒出版。new window
劉玉儀(2004):《實踐返家計劃為重點的兒保工作之行動歷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劉長林(1990):《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仁厚(2007):《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蔣伯潛(民初):《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商周出版社
賴誠斌(2001a):《自我探究與生命轉化:發生在蘆荻社大的學習故事》。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賴誠斌(2001b):《詹姆斯狄恩之死》。〈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散文類第一名〉。
http://ed.arte.gov.tw/philology/Collection/
錢穆(1980):《中國思想史論叢(二)》。台北:東大出版社。

謝扶雅(1980):《基督教與中國思想》。台北:基督徒文藝出版社。
鍾峻父(1974):《易經與聖經》。香港:道聲出版社。
顏澤賢(1993):《現代性系統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Altrichter,H. , Posch, P. & Somekh, B.(1995).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Published by Routledge.
Armstrong, K. (1999).蔡昌雄譯《神的歷史》。台北:立緒出版社。
Bateson, Gregory(2002).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 N.Y.:
Hampton Press
Bottomore, T. (1996).廖仁義(譯)《法蘭克福學派》。台北:桂冠出版。
Campbell, S.(1980).The Couples Journey: Intimacy as a path to Wholeness. CA:Impact Pub.
Chambon, A.S, Irving, A.& Epstein, L.(2005).王增勇、范燕燕、官晨怡等(譯)《傅柯與社會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Donard, S. (2004).夏林清、鄭村祺(譯)《反映的實踐者》。台北:五南出版。
Doherty, W.J. (2004).李淑珺(譯)《心理治療的道德責任》。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Grinnell, R.M.(1997).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Evaluation: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 U.S.: Peacock pub.
Giddens, A.(2002).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
Fromm, E.(1969).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
Fromm, E.(1990).王雷泉、馮川等(譯),《禪宗與精神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
Focault, M.(1980)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N.Y.: The Harvester press.
Focault, M.(1992).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出版社。
Focault, M.(2010).佘碧平(譯)《主體解釋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Haley, Jay(1980).Leaving Home.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Jung, C.(1971).黃奇銘(譯)《尋求靈魂的現代人》。台北:志文出版社。
Kleinman, A.(1995).陳新綠(譯)《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
北:桂冠出版。
Maslow, A.(1988).林方(譯)《科學的心理學》。中國:雲南出版社
May, R.(2011).龔卓軍 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出版社。
Polanyi, M.(2004).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台北:商周。
Palmer, R. E.(2002).嚴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出版。
Reich, W. (1990).張峰(譯)《法西斯主義群眾心理學》。重慶:重慶出版社。
Riessman, C. K.(2003).王永智、鄧明宇(譯)《敘說分析》。台北:五南出版。
Rose, N.(1996).Inventing Our Selves: Assembling Ourselv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ntag, S.(2000).刁曉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
Sontag, S.(2004)陳耀成(譯)《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出版。
Satir, V., Banman, J.,Gerber, J.,&Gomori, M.(2000).林沈明瑩、楊蓓、陳登義(譯)《薩堤爾的家族治療模式》。台北:張老師出版。
Spinelli, E.(2001).The Mirror and Hammer, N.Y.: Continuu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