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孟子》及《莊子》中的理想人格與精神境界
作者:王以嫻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孟子莊子理想人格精神境界聖人真知MenciusZhuangziIdeal PersonalitySpiritual RealmSaintBenevolenceTrue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本文關注的議題為:一、孟子與莊子如何闡釋作為人之最高價值標準的理想人格與精神境界?二、造就出《孟子》與《莊子》的背景因素為何?三、理論本身有何必要性及實踐的可能性?四、孟子與莊子冀望對社會能發生什麼樣的影響?五、是否有產生實際的影響,並繼續引發學者之研究與討論?
因此,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後。首先,對孟子與莊子及其書作歷史外緣的考察,包含孟子與莊子的生平、師承、思想等,以及《孟子》與《莊子》的作者、篇數、注疏等,並回顧近人對孟子與莊子之研究。其次,論述《孟子》與《莊子》書中的理想人格與精神境界,說明在《孟子》中關於「士」、「君子」、「聖人」等概念的意義,以及在《莊子》中關於「神人」、「至人」、「真人」、「聖人」等概念的意涵。再次,進一步論述《孟子》與《莊子》書中達致理想人格與精神境界之工夫,並將《孟子》與《莊子》中對理想人格與精神境界的論述進行比較。最後,論述孟子與莊子及其書之時代意義與影響,包含歷代學者對孟子與莊子之關係的評價,以對本文內容作一總結。
一、原典(孟子、莊子):
1.[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廖名春、劉佑平整理,《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2.[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莊子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1。
3.[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4.[宋]禇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收錄於:《道藏要籍選刊(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明]焦竑撰,《莊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63。
6.[明]憨山大師編著,《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
7.[明]歸有光、文震孟,《南華真經評注》,收錄於:嚴靈峰主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十九)》,明天啟四年竹塢刊本,新北:藝文印書館,1975。
8.[清]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
9.[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10.[清]王先謙、劉武撰,沈嘯寰點校,《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11。
11.[清]周廣業,《孟子四考四》,收錄於:《清經解續編》冊一卷二三零,上海:上海書店,1988。
12.[清]崔述,《孟子事實錄》,收錄於:《孟子附記(及其他一種)》,北京:中華書局,1985。
13.[清]康有為,《孟子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四版。
14.[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
15.[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16.[清]閻若璩,《孟子考》,新文豐公司編輯部編,《叢書集成續編(二五九)》,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17.[清]戴震,何文光整理,《孟子字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二版。
18.王叔岷,《郭象莊子注校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

二、原典(其他):
1.[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二版。
4.[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5.[漢]賈誼著,王洲明、徐超校注,《賈誼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6.[漢]劉向作,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編輯,《列女傳》,臺北:師大出版中心,2012。
7.[漢]劉向撰,程翔譯注,《說苑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8.[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二版。
9.[魏]徐幹撰,孫啟治解詁,《中論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14。
10.[晉]支遁,《支遁集》,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一二二)》,新文豐公司編輯部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11.[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
12.[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
13.[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14.[唐]皮日休撰,《皮子文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15.[唐]房喬撰,《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16.[唐]林寶,《元和姓纂》,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
17.[唐]韓愈,閻琦校注,《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8.[唐]釋道宣撰,《廣弘明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二版。
19.[宋]王安石著,唐武標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20.[宋]石介著,陳植鍔點校,《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21.[宋]朱熹、呂祖謙撰,斯彥莉譯注,《近思錄》,北京:中華書局,2011。
22.[宋]孫復撰,《孫明復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4.[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九)》,北京:中華書局,2011。
25.[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26.[宋]曾鞏撰,王瑞來校證,《隆平集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
27.[宋]程顥、程頤撰,潘富恩導讀,《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8.[宋]葉適著,劉公純、王孝魚、李哲夫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二版。
29.[宋]歐陽修撰,《歐陽文忠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30.[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
31.[元]至正中敕撰,王有立主編,《大元通制條格》,臺北:京華出版社,1975。
32.[清]方以智,《通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清]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5。
34.[清]孫星衍撰,黃冕點校,《孫氏周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8。
35.[清]崔述,《考信錄》,臺北:世界書局,1979。
36.[清]張之洞撰,范希曾補正,《書目答問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7.[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38.[清]魏源著,《魏源全集(十二)》,長沙:岳麓書社,2004。
39.[清]嚴可均輯,史建橋等審訂,《全隋文;先唐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0.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41.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一)》,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42.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十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43.王國軒、王秀梅譯注,《孔子家語》,北京:中華書局,2009。
44.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一零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5.王雲五主編,傅玄撰,《傅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6.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輯,《陳祖武先生選清人年譜系列-乾嘉名儒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47.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新興,1959。
48.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49.苗書梅等點校,王雲海審訂,《宋會要輯稿.崇儒》,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
50.倪其心分史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宋史(四)》,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51.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十一)》,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52.張亞初編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
53.張覺,《韓非子校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4.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5。
55.梁啓雄,《荀子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
56.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編,《二十四史全譯-明史(二)》,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57.許嘉璐分史主編,《北齊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58.湯用彤,《校點高僧傳》,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59.馮惠民、李萬健等選編,《明代書目題跋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60.黃淬伯著,周遠富、范建華、丁富生整理,《詩經覈詁》,北京:中華書局,2012。
61.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62.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63.慕平譯注,《尚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
64.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
65.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66.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三、研究專書:
1.方勇,《子藏.莊子書目提要》,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
2.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方勇,《莊子纂要》,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
4.方勇、陸永品,《莊子詮評》,成都:巴蜀書社,1998。
5.方勇編著,《莊學史略》,成都:巴蜀書社,2008。
6.方勇譯著,《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13。
7.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8.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2013。
9.王邦雄,《莊子道》,臺北:里仁書局,2011。
10.王叔岷,《莊學管窺》,北京:中華書局,2007。
11.王威威,《莊子學派的思想演變與百家爭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二版。
13.王博,《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心靈世界》,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14.王葆玹,《黃老與老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15.王德有,《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6.白本松、王利鎖著,《逍遙之祖-《莊子》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17.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18.何志華、朱國藩編著,《唐宋類書徵引《莊子》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
19.何善蒙、池靜宜,《孟子的君子觀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20.何曉明,《亞聖思辨錄-《孟子》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
21.余新華,《孟子》,香港:中華書局,2001。
22.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2015二版。
23.吳康,《莊子衍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24.呂紅梅編著,《孟子及《孟子》思想探微》,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25.李凱,《孟子詮釋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6.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
27.杜敏,《趙岐.朱熹《孟子》注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8.周淑萍,《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9.周殿富選注直解,《孟子論君子人格與人性》,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6。
30.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1981。
31.胡道靜主編,《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2.夏海,《孟子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19。
33.孫實著,梁實秋主編,《名人偉人傳記全集-孟子》,臺北:名人出版社,1980。
34.徐術脩集解,《莊子新說》,臺北:文史哲,2012。
35.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36.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37.馬敘倫,《莊子義證》,臺北:弘道文化事業,1970。
38.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39.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40.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
41.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2.康中乾,《從莊子到郭象-莊子與莊子注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3.張松輝,《莊子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4.張恆壽,《莊子新探》,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45.郭偉宏,《趙岐《孟子章句》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14。
46.陳清春,《六合內外:莊子內篇道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47.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二版。
48.陳鼓應,《莊子的人性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
49.陳鼓應,《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莊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
50.陳鼓應,《莊子哲學簡介》,北京:中華書局,2015。
51.陳鼓應,《莊子淺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52.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12二版。
53.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54.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2006修訂二版。
55.黃俊傑,《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2。
56.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一)》,臺北:東大圖書,1991。
57.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
58.黃錦鋐注釋,《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16二版。
59.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三版。
60.楊海文,《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世界》,濟南:齊魯書社,2017。
61.楊國榮,《以道觀之-莊子哲學思想闡釋》,臺北:水牛,2007。
62.楊義,《莊子還原》,北京:中華書局,2011。
63.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64.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修訂版。
65.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6.楊澤波,《孟子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修訂版。
67.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68.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2015二版。
69.蒙培元,《蒙培元講孟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70.趙衛民,《莊子的道:逍遙散人》,臺北:里仁書局,2011。
71.劉文典撰,趙鋒、諸偉奇點校,《莊子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15。
72.劉固盛、肖海燕、熊鐵基著,《中國莊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73.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正中書局,1994。
74.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75.劉瑾輝,《清代《孟子》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76.潘雨廷,《易與老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7.蔡龍九,《孟軻與《孟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4。
78.蕭裕民,《莊子「心」思想研究-一個道物兼含與心物溶融之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
79.錢穆,《莊子纂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80.錢穆,《莊老通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81.顏世安,《莊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82.羅彥民,《清代《莊子》考證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83.蘭翠,《唐代孟子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四、一般研究著作:
1.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1985。
2.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83。
3.方東美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臺北:黎明文化,2005。
4.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
5.王文耀編著,《簡明金文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6.王卡,《道教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
7.王正,《先秦儒家工夫論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8.王渭清,《張衡詩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9.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10.卡西爾著,羅興漢(審)譯,《符號.神話.文化》,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11.史冰川,《道與化:道家道教以道化人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2。
12.朱義祿,《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13.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二版,頁289-290。
14.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修訂四版。
15.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再版。
16.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1971臺二版。
17.李宗焜編著,《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
18.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2012。
19.邵漢明、劉輝、王永平,《儒家哲學智慧》,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0.洪漢鼎,《當代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
21.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2000十二版。
22.韋政通編著,《中國哲學辭典》,臺北:水牛,1991。
23.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編著,《哲學大辭書(六)》,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6。
24.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修訂版。
25.夏乃儒主編,《中國哲學三百題》,新北:建宏出版社,1994。
26.孫以楷主編,《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漢代卷.隋唐五代卷.宋代卷.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7.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8.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29.張其昀監修,《中華百科全書(三)》,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
3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31.張岱年主編,《孔子百科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32.張家焌,《先秦儒道墨思想論文集》,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2010。
33.張豈之,《精編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0。
34.張豈之主編,梁濤、劉寶才著,《中國學術思想編年.先秦卷》,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35.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北京:中華書局,2015。
36.陳福濱,《智與思-陳福濱哲學論文自選集》,新北:輔大書坊,2016。
37.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論語》,新北:立緒文化,1999。
38.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
39.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3。
40.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7三版。
41.勞思光著,劉國英、張燦輝合編,《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2001。
42.曾春海,《中國近當代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
43.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
44.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
45.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增訂。
46.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7.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48.新華大字典編委會編,《新華大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9.葉海煙,《中國哲學的倫理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50.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
51.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2004。
52.趙吉惠、趙馥洁、郭厚安、潘策主編,《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53.劉興隆著,《新編甲骨文字典》,臺北:文史哲,1997。
54.黎振國撰,夏乃儒主編,《中國哲學三百題》,新北:建宏出版社,1994。
55.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北京:中華書局,1985。
56.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五、期刊論文:
1.丁為祥,〈齊物逍遙與知性知天-孟莊的不同旨趣及其互補關係〉,《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3期(總號273),頁106-114。
2.方立天,〈早期儒家人格觀及其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18卷4期(總號203),1991年,頁341-344。
3.王小滕,〈莊子「一」之哲理析論〉,《東華人文學報》,14期,2009年,頁1-37。
4.王玉玫,〈論孟子思想所含蘊的意義治療〉,《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期,2013年,頁95-108。
5.王玉彬,〈「良心」與「虛心」-孟子、莊子心論之比較〉,《中州學刊》,2012年4期,頁122-127。
6.王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21卷6期(總號246),1995年,頁7-15。
7.王季香,〈莊子理想人格的超個人心理學分析〉,《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3卷2期,2009年,頁25-46。
8.王瑞來,〈孟子字辨〉,《文匯學人》,2016年。(http://www.aisixiang.com/
data/101250.html)
9.王熙元,〈釋「聖人」〉,《鵝湖》,2卷5期,1976年,頁39-41。
10.朱義祿、鄒建鋒,〈中華儒家的入世精神與憂患意識〉,《哲學與文化》,35卷12期(總號415),2008年,頁151-166。
11.吳汝鈞,〈莊子的靈臺心與自然諧和論〉,《哲學與文化》,21卷8期(總號243),1994年,頁680-694。
12.吳宗德,〈由〈齊物論〉與〈大宗師〉闡釋莊子的體道之境〉,《文學前瞻》,7期,2007年,頁53-70。
13.李幸玲,〈莊子〈逍遙遊〉論義-有待與無待〉,《清雲學報》,22卷2期,2002年,頁365-376。
14.李增,〈老莊之道通為一〉,《哲學與文化》,8卷10期(總號89),1981年,頁24-32。
15.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學與文化》,34卷4期(總號395),2007年,頁7-24。
16.杜保瑞,〈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28卷11期(總號330),2001年,頁997-1011+1077-1078。
17.林秀香,〈試論《莊子》中體道的境界〉,《問學》,8期,2005年,頁37-57。
18.林美清,〈「天的墮落」與「道的開顯」-論「莊子」內篇的「天」與「道」〉,《哲學與文化》,20卷6期(總號229),1993年,頁583-597。
19.林家瑜,〈先秦儒家的「君子」-「位」與「德」的重心移轉〉,《東方人文學誌》,9卷2期,2010年,頁59-77。
20.林順夫,〈以無翼飛者:《莊子、內篇》對於最高理想人物的描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期,2005年,頁1-35。
21.邱敏捷,〈以「空」解莊之考察〉,《南師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8卷1期,2004年,頁25-42。
22.侯展捷,〈儒家聖人觀之發源:《論語》聖人觀探析〉,《當代儒學研究》,19期,2015年,頁29-66。
23.姚儉建,〈孟子、莊子理想人格之比較〉,《學術月刊》,1988年10期,頁37-42。
24.洪嘉琳,〈論《莊子》之自我觀-以「吾喪我」為探討中心〉,《哲學與文化》,34卷5期(總號396),2007年,頁157-174。
25.洪櫻芬,〈試論孔孟學說中的價值衡量〉,《鵝湖》,25卷6期(總號294),1999年,頁21-26。
26.胡正之,〈儒家聖人觀念在戰國之發展〉,《輔仁國文學報》,22期,2006年,頁1-27。
27.夏長樸,〈堯舜其猶病諸-論孔孟的聖人論〉,《臺大中文學報》,6期,1994年,頁59-78。
28.孫德玉,〈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論略〉,《孔孟月刊》,35卷10期(總號418),1997年,頁1-5。
29.徐洪興,〈唐宋間的孟子升格運動〉,《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5期,頁101-126。
30.翁惠美,〈先秦儒家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中國學術年刊》,21期,2000年,頁123-157+534。
31.袁崇晏,〈試探《論語》與《孟子》聖人觀差異〉,《問學集》,14期,2007年,頁96-104。
32.曹智頻,〈大陸近五十年來的莊子研究〉,《鵝湖》,24卷4期(總號280),1998年,頁15-24。
33.莊文福,〈「莊子」中的孔子形象探析〉,《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學報》,3期,2003年,頁247-262。
34.郭明志,〈孟莊論氣發微〉,《北方論叢》,2000年6期(總號164),頁67-72。
35.陳來,〈孟子論性善與性命〉,《現代哲學》,2017年6期,頁115-119。
36.陳松青,〈試論莊子的人格理論和他的人格特點〉,《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4期,頁58-63。
37.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命」論研究〉,《揭諦》,第8期,2005年,頁135-158。
38.陳紹燕,〈孟莊命論比較〉,《文史哲》,1999年2期,頁43-50。
39.陳福濱,〈《孟子》的「誠」-從「善」、「動」與「覺」之義理論起〉,《哲學與文化》,36卷11期(總號426),2009年,頁25-41。
40.陳德和,〈畸人與真人-莊子大宗師的超越性和圓融性〉,《鵝湖》,19卷3期(總號219),1993年,頁45-54。
41.曾振宇,〈「真性」與「善端」:先秦時期的兩種人性思想-以莊子和孟子為中心〉,《孔學堂》,2017年2期,頁47-63。
42.楊海文,〈「孟子」傳記博士的文化闡釋〉,《孔孟月刊》,35卷7期(總號415),1997年,頁9-15。
43.楊海文,〈「孟子節文」的人文省思〉,《孔孟月刊》,41卷12期(總號492),2003年,頁33-40。
44.楊海文,〈先秦禮樂文明與孔孟道德理想主義〉,《孔孟月刊》,37卷2期(總號434),1998年,頁9-16。
45.楊海文,〈孟子心性論的邏輯架構〉,《孔孟月刊》,39卷9期(總號465),2001年,頁18-25。
46.楊海文,〈孟子的性命之辨及其內聖學走向〉,《中國文化月刊》,252期,2001年,頁2-13。
47.楊海文,〈略論孟子的主體定位觀〉,《孔孟月刊》,34卷12期(總號408),1996年,頁7-13。
48.楊海文,〈戴東原:重構孟子的性善論〉,《孔孟學報》,74期,1997年,頁125-137。
49.楊國榮,〈先秦儒學的歷史展開〉,《孔孟學報》,61期,1991年,頁1-10。
50.楊國榮,〈孟子與儒學的衍化〉,《孔孟月刊》,38卷8期(總號452),2000年,頁17-24。
51.楊國榮,〈儒家人格學說發微〉,《鵝湖》,19卷11期(總號227),1994年,頁30-35。
52.楊雅雯,〈文如其人-孟子與莊子的文風與聖人觀比較〉,《文與哲》,28期,2016年,頁293-320。
53.葉蓬,〈傳統儒家道德義務思想研究〉,《鵝湖》,25卷3期(總號291),1999年,頁47-54。
54.葛榮晉,〈評儒家人格要素論〉,《孔孟月刊》,28卷7期(總號331),1990年,頁26-31。
55.董季棠,〈從「口之於味、有同耆也」論孟子、莊子對人性的看法〉,《孔孟月刊》,20卷11期(總號239),1982年,頁28-30。
56.劉守安,〈南華妙道何處修-山東東明縣關於莊子故里問題討論會綜述〉,《齊魯學刊》,2007年5期(總號200),頁36-40。
57.劉周堂,〈論孟子的人生哲學〉,《哲學與文化》,24卷1期(總號272),1997年,頁53-60。
58.劉學智,〈老子及道家學說的文化價值重估〉,《哲學與文化》,21卷8期(總號243),1994年,頁703-711。
59.劉澤亮,〈中國的仁學傳統〉,《鵝湖》,21卷7期(總號247),1996年,頁32-38。
60.蔡方鹿,〈儒學傳統理想人格和價值取向及其現代意義〉,《鵝湖》,19卷11期(總號227),1994年,頁36-39。
61.蔡振豐,〈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3期,2006年,頁211-234。
62.鄧克銘,〈憨山德清論莊子的道、真宰與成心〉,《鵝湖學誌》,50期,2013年,頁39-70。
63.鄭志明,〈莊子內篇「人」的概念探述〉,《鵝湖》,11卷12期(總號132),1986年,頁20-25。
64.鄭曉江,〈儒、道人生模式與當代中國人〉,《孔孟月刊》,34卷11期(總號407),1996年,頁14-23。
65.黎惟東,〈孟子與莊子生死觀探究〉,《哲學與文化》,45卷6期(總號529),2018年,頁147-160。
66.蕭群忠,〈儒家「為己之學」的傳統及現代意義〉,《孔孟月刊》,41卷10期(總號490),2003年,頁1-7。
67.賴錫三,〈《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分子與權力批判〉,《清華學報》,43卷1期,2013年,頁1-52。
68.龔建平,〈儒的悲願與「聖人」的視界〉,《鵝湖》,23卷12期(總號276),1998年,頁44-51。

六、學位論文:
1.王季香,《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2.吳明峰,《身體與社會:《莊子》身體觀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9。
3.李志勇,《孟子與莊子修養論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4.李娟,《孟莊心性論比較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
5.汪玉峰,《孟莊理想人格比較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6.沈振奇,《《孟子》與《莊子》文學的比較研究》,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 2005。
7.林世賢,《孟莊工夫論之比較研究-以「身心之學」為觀察視域》,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8.邱茂波,《從「內聖外王」論莊子哲學及其重要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9.柯玫妃,《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研究-以詮釋傳意方法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10.馬耘,《論老莊哲學中「道」之無限性與人之自主問題》,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11.張昌虎,《孟子與莊子文論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12.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3。
13.馮鳳儀,《莊子身體觀-論逍遙的實踐基礎》,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14.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9。
15.楊海文,《孟子文化精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99。
16.詹文雄,《孔孟聖王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
17.廖宣怡,《《莊子》至德之人的教育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5。
18.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
19.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