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
作者:陳政揚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陳榮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莊子孟子內聖外王治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9
一、研究目的
「內聖外王」是《莊子˙天下》針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道術分裂的學術環境所提出的釐析標準,然而,當代對於「內聖外王」這一議題的討論,卻多半集中於儒家思想上,這不禁讓我們好奇,在「內聖外王」這一議題底下,儒家思想與莊子思想有哪些異同與補足之處,使得學者的目光由莊子轉移到了儒家身上。選擇孟子思想作為回應莊子與儒家思想在「內聖外王」議題上之異同,一方面是由於二者時代相近,面臨相同的時代課題,其思想實有相通之處;另一方面則是比較孟子與莊子思想實是前輩學者已有發明,而非隨意拼湊、任意比附。本論文經由討論孟子與莊子的理想境界-「內聖外王」,試圖達到以下三個目的:
1. 描繪出「內聖外王」在孟子與莊子思想中的整體架構。
2. 釐清「內聖外王」在孟子與莊子思想中的同異與互補。
3. 嚐試回應當代哲學對於「內聖」如何通達「外王」問題之質疑,並討論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之學的現代意義。
二、研究方法與程序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旨在清晰、明確的陳述論題,以及為論述找到可信的立基,是以並不刻意侷限於某種研究方法。在全文的論述中,主要力求分析所得之結論能還原至文獻脈絡中,而非斷章取義的結果。因此,本文以文獻中的「問題脈絡」而非隻字片語作為引導,試圖釐清在某些相同的詞語底下所陳述的不同哲學想法,並藉此描繪出孟、莊二者思想之異同。此外,由於思想家的思想必然的與其所處的時代環境與文化傳統相連,而不應視為一個孤立的分析對象,全然的抽離其思想發生時代。所以,本文對於文獻的分析就不僅要求能「自圓其說」,還必須扣緊孟、莊二者的思想承襲與時代課題,以期能在討論「內聖外王」這一主題下,周延的處理二者所面對的、關懷的、以及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
在研究程序上,本文在第一章中陳述研究目的、方法,以及孟子與莊子的時代背景和課題。在第二章與第三章則分別討論孟子與莊子的「內聖外王」思想。在第四章中,先是比較孟子與莊子心性論,並由此指出二者內聖成德之學的內在根據之異同。其次,則是以十字展開的方式比較孟子與莊子的形上思想,縱向的通過「心-性-天」的形式結構回應「成聖的形上根據為何?」,而橫向的展開則是分別通過比較「心」、「性」、「天」等概念在孟、莊二者思想中的異同,討論二者是在哪些關鍵處產生差異,以致於由同一條形上進路上分道揚鑣的。再者,本文通過修養論與聖人觀的比較,指出孟子與莊子在「成聖的工夫」與「理想的聖人典型」有何異同,並分別藉由「言」、「氣」及「形」等概念橫向的展開二者在物論、氣論以及身體觀上的同異。最後,則是比較孟子與莊子治道觀,指出二者是如何具體落實安天下的內聖外王之道。在第五章中,則是就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現代意義,以及「內聖」與「外王」如何貫通的問題展開討論。
三、論文主要論題與結論
(一) 孟子與莊子心性論之異同
若就本論文的主要問題與結論而言,在心性論中,本文主要是討論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內在根源為何?並比較二者的同異。首先,就二者論「心」相同之處而言,由於孟子以為「心」能通過「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的方式,明鑑人文世界中的價值,指引人能實現「人」之性份所能是,而莊子也以為「心」有如明覽鑑照天地萬物的明鏡,能洞察安立一切人事物的價值理序,所以,孟子與莊子都指出「心」有明照價值理序的能力。其次,孟、莊都注意到了「心」與「欲」的關係,也認為「欲」會影響「心」原本該具有的功能,並且二者都將「心」之本然狀態視為是人心的理想狀態,提醒人應該重視、恢復到孩提時「心」之本然。因此,二者都提出了某種工夫論,試圖通過「寡欲養心」或「虛欲淨心」解決價值與人生問題。
就孟子與莊子論「心」相異之處而言,二者雖然都以為「心」能明照價值,但是二者對於「心」如何明照價值的看法上卻是並不相同的。在孟子思想中,乃是直接就人面對人、物時,由「心」所呈顯的感應靈動上,顯出「心」的明善能力;換言之,是在不安不忍或所安所悅之處,直接指證仁心的如如朗現。但是,莊子則是通過蕩相執、融通淘汰的工夫,以虛靈明覺的「靈臺心」,觀照人與世界的自然和諧,讓天、地、人、我皆能如其所是的一一呈顯。由於孟、莊對於「心」如何明照價值的看法上並不相同的,二者在實踐工夫上也有所不同。孟子強調存養擴充「四端之心」,而莊子則主張「以心復心」。前者由德性之端,涵養化育為仁、義、禮、智等德性,而後者則在消解心知定執上顯工夫,以圓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合一」的境界。
就孟子與莊子論「性」之通同而言,孟、莊都從不同方面承襲了「生之謂性」之傳統,但是都並非從人之生理實然以言人之性,而是就人之生命價值實踐的依據而言人之性。在孟子思想中,是從人之道德實踐的根源處指陳人之「性」,這是有別於以材質之性為人之性的觀點。莊子則是從批評人為造作是「殘生損性」出發,將「生」與「性」並舉,一方面回應了「生之謂性」的傳統,另一方面則點出了人性的自然本真,以及使人從陷溺生命中超拔的「性」之超越義。
就「心」與「性」的關係而言,孟、莊皆是以「心」而顯「性」。二者都通過「心」明見價值的能力,而彰顯「性」作為人實踐價值的根源。孟子以「心」對生活世界之價值理序的明察能力,顯明人之所以為人之能是(「性」),以建立道德生活。莊子則是通過「心」之虛明靈覺,以重新復返素樸同德、任物自然之「真性」。
就孟子與莊子論「性」之異而言,孟子的「性善論」反省了人之道德行為的本然根據,並指出了人之性善正是人之道德行為何以可能的依據。在莊子思想中,則是反省了人之生命何以沉淪陷溺,並指出超拔於名膠利漆與心知俗見的自然無為,才是人性之「真」。因此,孟、莊二者論「性」之異,或可由二者使用「性」這一概念的出發點不同,而有「性善論」與「性自然論」之異。
此外,孟、莊在人性論上的一個重要不同,即在於孟子是先見人「心」之善端,再由此善端的存養擴充,以挺立人性的道德意識,進而由此積極建立人文化成、禮樂文制的社會。但是在莊子思想中,則是先見人「心」之桎梏,再通過蕩相遣執、融通淘汰以解心之膠著,復返人性的自然素樸、恬淡無為。
(二) 孟子與莊子形上思想之異同
在比較孟子與莊子的形上思想時,本文不僅是比較「天」這一形上根據在孟、莊思想上的異同,同時是以二者在心性論之異同的結論為基礎,一方面展開孟、莊思想的形上進路,一方面指出二者何以產生差異。通過「心-性-天」這一形式結構所處理的問題有二:首先,孟、莊二者的形上之共通關懷與會通處為何?其次,如果孟、莊二者皆通過「心-性-天」的形式結構展開形上進路,那麼二者又是在哪些地方產生差異而形成不同型態的形上學呢?
本文通過追問「盡心知性何以能知天?」,先由當代學者對於孟子形上進路的不同詮釋,討論作為形上根源之「天」的意義,次就「知天」而「立命」,指出由道德實踐以回應存有召喚的形上進路。其次,本文指出:儘管孟、莊形上學形態互異,但至少在以下三點上是互通的:1.二者皆重新反省價值的根源;2.二者皆視存有與價值合一,以「生活世界」作為實踐生命價值與理想的唯一場域;3.二者皆不以己身的完善為自足,而欲通過內聖外王之道為失序的社會重新找到安立的根源。最後,本文以前述的結論為基礎,指出孟子言「盡心知性知天」,是由「義命合一」的道德實踐敞開一個「天道性命相貫通」的形上進路;而莊子「復心言性而歸之於天」,則是由「玄同彼我」的無為觀照證成一個「物我共榮、自然和諧」的形上進路,二者雖同以「心-性-天」的為其形式結構,但是開啟了兩種不同型態的形上進路。
(三) 孟子與莊子修養論與聖人觀之異同
由於在心性論與形上思想的討論中,我們已經通過「心-性-天」的結構討論過孟子與莊子形上進路的異同。在修養論與聖人觀的討論中,則是通過「居仁由義」與「法天貴真」這組概念,指出孟子與莊子在修養工夫上的異同。對於此一論題,本文分別通過「形」、「氣」、「言」等概念,由以下四個問題展開討論:首先,孟子與莊子在修養工夫上有何異同?其次,二者是如何通過修養工夫以超越有限的形軀生命而達到道德生命的無限?再者,何以孟子通過言辯力抗楊、墨以澄清價值根源,而莊子則否?最後,孟子與莊子內聖成德之學的理想人格典型有何差異?
首先,在修養工夫上,儘管孟子與莊子都主張通過「寡欲」的工夫,以使「心」能充分發揮明照價值理序的能力。然而,在孟子的修養論中,所致力的是確立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天職,是以主要著力於人如何通過操存持守良知本心的工夫,充分發揮「心」明照價值理序的能力,並將人之道德生命實踐貫穿於整體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在莊子的修養論中,所強調的則是解消人的生命負累,因此是經由「虛己」、「喪我」的修養工夫,將「靈台心」從「我執」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使人能在物我共融的自然和諧境界中,重新獲得整體生命的自由自在。
其次,孟子與莊子都認同「人」可以通過修養工夫超越有限形軀生命,在實踐生命價值的理想中,達到無窮可能的生命境界。然而,孟子的踐形觀是將「人」視為一個不斷自我完善歷程中的生命整體,依循良知本心的引領,顯豁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價值意義。莊子「離形去知」的思想,則是從解消人對形體的虛妄執著出發,試圖將人的目光由「形」的關注轉向「德」的常保。
再者,對於言辯是否足以澄清價值根源的問題,孟子與莊子則看法相異。在孟子思想中,「言」是可以彰顯真理與價值的道德實踐活動,因此,君子不但知言、立言,還具有駁斥混淆價值之言論的責任;換言之,孟子以為,通過言辯可以澄清價值秩序的基礎,這也反映在他對待楊墨之流的態度上。但是,莊子則並不認為通過言辯可以達到澄清價值的目的;相對的,莊子指出在言辯的止息之處方是價值得以呈顯之時;因此,莊子主張通過「因是兩行」、「忘言忘辯」而彰顯出安立一切的價值理序。
最後,在聖人觀方面,孟子與莊子都認同人人皆有成聖的可能,也都主張成聖是在生命理想的實踐歷程中展開。但是,孟子理想中的聖人在於能居仁由義,因時制宜,並且要能達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境界。莊子理想中的「聖人」是能通過融通淘汰、虛欲去執的修養工夫,破除「主觀價值」的種種執泥,使萬有如其所如的呈現各自的本然價值,以圓現物我共榮的自然美好。
(四) 孟子與莊子外王思想之異同
在治道觀的討論中,本文則是從孟子與莊子如何對治時代困境以提出「長治久安」之道,展開二者的外王思想。
首先,在「權力運作之目的」這一點上,孟子與莊子都同意國家權力的目的是在於「安立天下」、「長保萬民」。但是,相較於孟子主張以仁義禮樂、人倫教化來達到安立天下的目的,莊子則是通過自然無為、不擾民生為原則,順應人民的真性以安立萬民,此為孟、莊二者在「保民」這一點上的不同。
其次,在「權力轉移」的問題上,孟子與莊子都對古代「禪讓」事件有新的反省,二者皆指出「天下」不應該是個人的所有物,「禪讓」也決不是兩人間的私相授受。孟子從「民本」思想辨明堯、舜並非以私人的身份將天下讓與他人,而莊子則從「無己、無名、無功」證成明君聖王治理天下當生而不有、長而不宰。然而,孟、莊對「禪讓」作為一種轉移政權的途徑卻有不同評價,孟子將「堯舜禪讓」視為和平轉移政權的典範,而莊書內外雜篇則是對「禪讓」的價值,均持保留或批判的態度。
(五) 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之貫通與現代意義
在孟子與莊子思想中,並未曾將「內聖外王」顯題化,有系統的討論「內聖」與「外王」的關係,是當代哲學所提出反省的問題。在追問「內聖外王的現代意義為何?」時,我們通過兩個方面展開討論:首先,經由討論「內聖外王」的關係,回應當代學者對「內聖與外王如何貫通?」的討論;其次,透過重新辨明「外王之道的現代意義」,指出孟、莊「安天下」的思想如何回應當代的哲學課題。
最後,本文也就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思想的相異與通同之處,提出孟、莊內聖外王思想的洞見、侷限,以及可以互補加分之處。並期待能以此作為開端,為二者「內聖外王」思想的現代意義提出些微貢獻。
參考書目
壹. 古典文獻
1. 《四書集註》,朱熹,《四部刊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2. 《四書纂疏》,趙順孫,台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
3. 《孟子正義》,焦循,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4. 《孟子字義疏證》,戴震,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5. 《孟子注疏》,趙岐注,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6. 《孟子微》,康有為,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7. 《孟子說》,張栻,《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8. 《孟子雜記》,陳士元,《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9. 《尚書正義》,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10. 《南華真經正義》,陳壽昌,台北:新天地書局影本,1977年。
11. 《南華真經注》,郭象,《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1,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12. 《南華真經注疏》,成玄英,《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3,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13. 《南華真經新傳》,.王元澤,《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6,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14. 《南華經集注》,潘基慶,《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12,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15. 《南華經解》,宣穎,《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32,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16. 《春秋左傳注疏》,杜預注,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17. 《荀子》,荀況,《四部叢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8. 《莊子內篇注》,釋德清,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
19. 《莊子因》,林雲銘,《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18,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0. 《莊子因》,林雲銘,台北:廣文書局,1968年。
21. 《莊子淺說》,林紓,《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27 ,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22. 《莊子通,莊子解》,王夫之,台北:里仁出版社,1984年。
23. 《莊子集解》,王先謙,台北:出版社,1988年。
24. 《莊子鬳齋口義校注》,林希逸(周啟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5. 《莊子翼》,焦竑,台北:廣文書局,1979 年。
26. 《管子》,管仲著,尹知章注,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27. 《論語正義》,劉寶楠,《四部備要經部》(據南菁書院續經解本校刊),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28. 《論語注疏》,何晏注,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 (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29. 《禮記正義》,鄭玄注,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30. 《藥地炮莊》,方以智,台北:廣文書局,1975年。
貳. 西文專書
1. C. Grakam,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ess, 1990.
2. A. N. Whitehead, Science and Modern World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3. Lin, Yu-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4. Schwartz, BenjaminⅠ.,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 Thomas Berry, CP. and Thomas Clark, SJ. Befriending the Earth: A Theology of Reconcili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the Earth ,Mystic, Connecticut: Twenty-Third Publications, 1991.
6. William H. Murdy, “Anthropocentrism: A Modern View”, Environmental Ethic: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Boston: McGraw-Hill, 1998.
參. 中文專書(以下皆依姓名筆畫排列)
1.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成均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2.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3.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4.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5.王 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1993年。
6.王孝魚,《莊子內篇新解》,長沙:岳麓書社,年1983。
7.王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當代新儒學的關懷與超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8.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9.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10.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new window
11.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編著,《孟子義理疏解》,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82年。new window
12.王叔岷,《莊子校釋》,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2年。
13.王叔岷,《莊學管闚》,台北:藝文書局,1978年。
14.王國維,《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台北:廣文,1971年
15.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16.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北京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7.朱彞尊,《點校補正經義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7年。
18.江 瑔,《讀子卮言》,台北:廣文出版社,1982年。
19.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20.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21.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new window
22.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
23.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new window
24.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25.牟宗三,《理則學》,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26.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27.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28.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29.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new window
30.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困境〉,《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new window
31.余英時,〈錢穆與新儒家〉,《現代儒學論》,美國紐澤西洲: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6年。new window
32.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33.吳 光,《儒道論述》,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
34.吳 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35.吳 康,《老莊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36.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書局,1988年。
37.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38.李 杜,《中國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39.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40.李慕如,《莊惠考異》,屏東:東益出版社, 1981年。
41.李學勤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先秦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42.李歷城,《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43.沈清松,〈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兼論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對比、外推與交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44.沈清松,〈論心靈與自然的關係之重建〉,《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
45.林景伊,《中國學術思想大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46.林雲銘,《莊子因》卷一,台北:廣文,1968年。
47.林毓生,〈什麼是創造性轉化?〉,《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48.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1年。
49.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1990年10月。new window
50.金白鉉,《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51.侯外廬,《中國思想史》卷2,大陸:人民出版社,1992年。
52.侯家駒,《先秦儒家自由經濟思想》,台北:聯經出版0.社,1985年。9
53.胡哲敷,《老莊哲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
54.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55.范耕研,《莊子詁義》,台北:文景出版社,1991年。
56.郎擎霄,《莊子學案》,台北:泰順書局,1971年。
57.韋政通,《儒家與現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58.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59.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60.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6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62.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63.唐君毅,《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64.容肇祖,《容肇祖集》,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65.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99年。
66.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67.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八十年代出版社,1979年。
68.袁保新,〈盡心與立命〉,《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69.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70.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71.馬一浮,〈論語大義二〉,《復性書院講錄》卷二,台北:廣文書局,1964年。
72.馬敘倫,《莊子天下篇述義》(附莊子年表),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73.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92年。new window
74.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台北:文津,1994年9月。new window
75.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76.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77.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3年。new window
78.張成秋,《莊子篇目考》,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79.張京華,《莊子哲學辨析》,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8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81.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82.張雲飛,〈中國儒、道哲學的生態倫理學闡述〉,《環境倫理學進展:評論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83.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84.曹受坤,《莊子哲學》,台北:文景出版社,1970年。
85.梁韋弦,《孟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86.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年。new window
87.莊萬壽,《莊子學述》,台北:師範大學,,1970年。
88.莊慶信,《中西環境倫理學-一個整合的進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new window
89.許宗興,《孟子的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90.郭齊勇 編,《現代新儒學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6年。
91.陳大齊,《孟子待解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new window
92.陳品卿,《莊學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年1997。
93.陳弱水,〈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94.陳啟天,《莊子淺說》,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6年。
95.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96.陳鼓應,《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1992年8月。new window
97.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1995年6月。
98.陳榮波,《墨家前後期思想研究》,桃園:繼福堂出版社,2001年。
99.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5年。
100.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101.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102.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103.章炳麟,《老莊哲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104.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105.傅佩榮,《儒家與現代人生》,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
106.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107.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2年。
108.傅斯年,《傅孟真先生集》第二冊中篇丙,《戰國子家序論》,台北:台灣大學,1952年。
109.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110.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111. 曾春海,《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12.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公司,1983年。new window
113. 森三樹三郎著,姚百勤譯,《無為的思想-老莊哲學系譜》,高雄:敦理出版社,1979年。
114. 焦 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115. 程兆熊,《道家思想》,台北:文明書局,1984年。
116. 馮 契,《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7.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增訂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118.馮滬祥,《環境倫理學-中西環保哲學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119.黃俊傑,〈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120.黃俊傑,〈當代儒家對孟子學的解釋-以唐君毅、徐復觀、牟宗三為中心〉,《傳統儒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21.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122.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123.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1997年。new window
124.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125.楊 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6.楊伯峻,《孟子譯注》,台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127.楊儒賓,〈踐形與支離-論先秦思想裡的兩種身體觀〉,《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new window
128.溫公頤,《先秦邏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29.葉保強,〈當代新儒家與民主觀念的建構-如何將民主直跟於儒家典範內〉,《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30.葉海煙,〈老子的環境倫理觀〉,《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
131.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32.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new window
133.葉經柱,《孟子之民本主義》,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
134.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1993年。
135.董小蕙,《莊子思想之美學意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new window
136.虞祖堯,〈儒家的經濟思想,一-孟軻的經濟思想〉,《先秦經濟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137.廖炳蕙,〈兩種「體」現〉,《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138.熊十力,《十力語要》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139.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二,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140.熊十力,《讀經示要》卷三,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141.熊鐵基,〈《經法》四篇的再研究〉,《秦漢新道家略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2.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143.劉光義,《莊子內七篇類析語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144.劉建國,《中國哲學史史料學概要》,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5.劉述先,《文化與哲學的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146.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147.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8.劉瀚平,《儒家心性與天道》,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149.蔣年豐,〈從思孟後學與荀子「內聖外王」的詮釋論形氣的角色與義涵〉,《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150.蔣錫昌,《莊子哲學》,台北:環宇出版社,1970年。
151.蔡仁厚,《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152.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4年。new window
153.蔡仁厚,《宋明理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
154.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155.鄭家棟,〈新儒家與中國現代化〉,《當代新儒學論衡》,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new window
156.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157.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158.錢 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
159.繆文遠,《戰國制度通考》,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160.謝仲明,《儒學與現代世界》增修再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161.謝啟武,〈莊子的道德觀與人性論〉,《中國人性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62.鍾 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63.顏炳罡,〈牟宗三先生的自我坎陷說與當代文化癥結〉,《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64.鄺錦倫,〈外王與客觀精神〉,《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台北:文津,1991年5月。
165.羅 光,〈上天的信仰-上天隱為基礎〉,《中國哲學的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166.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167.譚宇權,《莊子哲學評論》,台北:文津,1998年。
168.關 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169.嚴靈峰,《老子莊子》,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肆.期刊論文
1. 王邦雄,〈人間世〉,《鵝湖月刊》第十八卷第九期,台北:1993年3月。
2. 王邦雄,〈走進莊子之學的門徑〉,《鵝湖月刊》第136期,台北:1986年10月。new window
3. 王邦雄,〈莊子齊物論儒墨兩行之道〉,《鵝湖月刊》第200期,台北:1992年2月。new window
4. 王邦雄,〈道家思想的倫理空間-論莊子「命」、「義」的觀念〉,《哲學與文化》二十三卷第九期,台北:1996年9月。new window
5. 王叔岷,〈論莊子之齊物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台北:1992年3月。new window
6. 王熙元,〈釋「聖人」〉,《鵝湖月刊》第5期,台北:1976年11月。new window
7. 史華慈,〈黃老學說:宋鈃和慎道論評〉,《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北京:1994年3月。
8. 成中英,〈戰國時代的儒家思想及發展〉,《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本下冊,台北:1969年11月。new window
9. 朱建民,〈由儒家觀點論西方環境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與自然中心主義的對立〉,《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台北:2000年12月。new window
10. 朱 嵐,〈君子、仁人、聖人〉,《孔孟月刊》第35卷第8期,台北:1997年4月。
11.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演講錄(二)〉,《鵝湖月刊》第320期,台北:2002年2月。new window
12.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演講錄(三)〉,《鵝湖月刊》第321期,台北:2002年3月。new window
13.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演講錄(四)〉,《鵝湖月刊》第322期,台北:2002年4月。new window
14.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演講錄(五)〉,《鵝湖月刊》第323期,台北:2002年5月。new window
15. 何淑靜,〈亞里斯多德與孟子:幸福與成聖〉,《中國文化月刊》第238期,台中市:2000年1月。
16. 何淑靜,〈論孟子「盡心知性以知天」如何可能〉,《鵝湖學誌》第七期,台北:1991年12月。new window
17.吳佩玲˙許楓靈,〈魚與熊掌希能兼得-全球化與環境保護的挑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5卷第12期,台北:91年12月。new window
18.吳進安,〈「環境倫理」在文化生活中之哲學意義〉,《生活文化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哲學會與行政院文建會主辦),台北:1996年4月。
19.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月刊》58期,台北:1989年4月。new window
20.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月刊》59期,台北:1989年5月。new window
21.李明輝,〈陽明學與民主政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4期,台北:1997年12月。new window
22.李明輝,〈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鵝湖學誌》第十一期,台北:1993年12月。
23.李明輝,〈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當代》第34期,台北:1989年12月。
24.李治華,〈莊子之聖人、真人、至人、神人及天人的層次論〉,《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七卷五期,台北:1997年。
25.李美燕,〈孟子內聖之學中「心」、「性」、「天」、「命」觀念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3期,台北:1989年6月。
26.李美燕,〈從「莊周夢蝶」論莊子的「物化」關〉,《屏東師院學報》第10期,屏東市:1997年。new window
27.李瑞全,〈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鵝湖月刊》第315期,台北:2001年9月。
28.李瑞全,〈孟子政治哲學之定位:民本與民主之論〉,《鵝湖月刊》第185期,台北:1990年11月。new window
29.李瑞全,〈孟子哲學中「性」一詞的意義分析〉,《鵝湖學誌》台北:1990年6月。new window
30.李 零,〈說〝黃老〞〉,《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1.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6期,台北:1987年6月。new window
32.沈清松,〈莊子的道論-對當代形上困惑的一個解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一期,台北:1994年5月。new window
33.周啟成,〈莊子學派天人觀辨析〉,《哲學與文化》二十七卷第二期,台北:2000年2月。new window
34.周紹賢,〈黃老思想在西漢〉,《政大學報》第26期,台北:1972年12月。
35.周質平,〈全球化與中國特色〉,《歷史月刊》,台北:2001年5月。
36.林安梧,〈從「外王」到「內聖」: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第二屆台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年。
37.林安梧,〈道的錯置(一):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困結〉,《鵝湖月刊》第15卷第2期,台北:1989年8月。
38.林安梧、傅佩榮,〈人性『善向』論與人性『向善』論〉,《鵝湖月刊》第十九卷第二期,台北。new window
39.林燊祿,〈井田制與貢助徹法〉,《新亞論叢》第一期,香港:1999年1月。
40.林聰舜,〈論莊子的「小大之辨」與「齊物」及其關係〉,《漢學研究》第5卷2期,台北:1987年12月。new window
41.林聰順,〈《莊子》無為政治思想的幾層意義〉,《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台北:1993年6月。
42.邵龍寶,〈全球化與「文化自覺」及其教育〉,《亞洲研究》第42期,香港:2002年3月。
43.金谷治,〈《莊子》的生死觀〉,《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北京:1994年11月。
44.袁保新,〈什麼是人?:孟子心性論與海德格存有思維的對比研究-兼論當代孟子心性論詮釋的困境及其超克〉,《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七輯,台中市:2000年6月。new window
45.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22卷11期,台北:1995年11月。new window
46.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意涵〉,《鵝湖月刊》第314期,台北:2001年8月。new window
47.袁保新,〈從「義命關係」道「天人之際」-兼論「自由」在孔孟儒學中的兩重義涵〉,第一屆「倫理思想與道德關懷」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台北:2000年5月。
48.高柏園,〈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文化反思〉,《鵝湖月刊》第309期,台北:2001年3月。
49.高柏園,〈再論當代新儒學在「外王」問題上的缺失〉,《鵝湖月刊》第21卷第3期,台北:1995年9月。
50.高柏園,〈道家思想對環境倫理的回應態度〉,《鵝湖學誌》第205期,台北:2000年12月。new window
51.高齡芬,〈論莊子哲學中「天」的修養論意義〉,《輔大中研所學刊》第7期,台北:1997年6月。new window
52.梁燕城,〈儒家哲學的後現代課題〉,《當代雜誌》,台北:1991年6月。
53.莊慶信,〈早期儒家與人類中心主義環境哲學的對話〉,《哲學與文化》25卷第9期,台北:1998年9月。new window
54.郭鶴鳴,〈心性與天性-孟子盡心篇首章新詮〉,《國文學報》第24期,台北:1995年6月。new window
55.陳 靜,〈「真」與道家的人性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1998年7月。
56.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三期,台北:1981年4月。
57.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1期,台北:2000年6月。new window
58. 陳榮波,〈老子的環保美學〉,《哲學雜誌》第7期,台北:1994年1月。
59. 陳榮波,〈莊子的語言思想〉,《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期,台中市:1991年10月。new window
60. 陳德和,〈理想環境的生畜之道〉,《鵝湖月刊》第299期,台北:2000年5月。
61. 陳德和,〈莊子寓言中的逍遙思想〉,《鵝湖月刊》第316期,台北:2001年10月。new window
62. 陳德和,〈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第24期,台北:2000年6月。new window
63. 陳德和,〈儒道互補論的辨析與詮定〉,《東吳哲學學報》第5期,台北:2000年4月。new window
64.傅武光,〈《莊子》遊的哲學〉,《中國學術年刊》第17期,台北:1996年3月。new window
65.傅偉勳,〈老莊、郭象與禪宗-禪道哲理連貫性的詮釋學試探〉,《哲學與文化》第12卷第12期,台北:1985年12月。new window
66.彭文林,<黑格爾論宗教與哲學之間的界限>,《揭諦》創刊號,.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1997年。new window
67. 曾春海,〈儒道的消費倫理及環境倫理〉,《哲學與文化》24卷第10期,台北:1997年10月。new window
68. 曾春海,〈對郭象人生論的考察〉,《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5期,台北:1997年5月。new window
69. 曾春海,〈生態學及道家向度的環保美學〉,《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9期,台北:1998年9月。new window
70. 曾春海,〈先秦儒家正義觀及現代省思〉,《哲學與文化》第18卷第4期,台北:1991年4月。new window
71. 馮耀明,〈從「直通」到「曲成」--當代新儒學與現代化問題〉,《漢學研究》第10卷2期,台北:1992年12月。new window
72. 黃俊傑,〈孟子盡心上第一章集釋新詮〉,《漢學研究》第10卷第二期,台北:1992年12月。new window
73. 楊冠政,〈環境價值教育的理論基礎〉,《環境教育季刊》第8期,台北:1990年10月。new window
74.楊冠政,〈邁向全球化的環境倫理〉,《哲學雜誌》第30期,台北:1999年19月。
75.楊儒賓,〈論孟子的踐形觀-以持志養氣為中心展開的工夫論面相〉,《清華學報》第20卷第1期,台北:1990年6月。new window
76.葉海煙,〈生態保育與環境倫理的道家觀點〉,《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9期,台北:1998年9月。new window
77.鄔昆如,〈衛理賢德譯《莊子》中的環保思想〉,《哲學與文化》25卷第9期,台北:1998年9月。new window
78.劉大樁,〈與天地參:當代環境倫理的重構〉,《哲學與文化》第23卷第2期,台北:1996年2月。
79.劉德明,〈《莊子˙齊物論》中的語言問題〉,《中臺學報》第11期,台中:1999年10月。new window
80.蔣 慶,〈論當代新儒學在「外王」問題上的缺失〉,《鵝湖月刊》第21卷第2期,台北:1995年8月。
81.蔣年豐,〈體現與物化:從梅勞˙龐帝的形體哲學看羅近溪與莊子的存有論〉,《中國文化月刊》第105期,台中市:1988年7月。
82.蔡仁厚,〈當代新儒家的返本與開新─千禧年的文化省思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台北:2000年11月。new window
83.蔡明田,〈莊子逍遙遊篇的聖王思想〉,《東方雜誌》復刊第十三卷第十一期,台北:1980年5月。
84.蔡明田,〈論莊子對禪讓說的態度〉,《大陸雜誌》第六十一卷第五期,台北:1980年11月。new window
85.盧 風,〈主客二分與人類中心主義〉,《哲學與文化》第251期,台北:1995年4月。
86.盧瑞鍾,〈孟子的天道觀〉,《孔孟月刊》第15卷5期,台北:1977年1月。new window
87.蕭宏恩,〈孟子的「天」-一個超驗的研究〉,《宗教哲學》第二卷第一期,台北縣新店市:1996年1月。new window
88.蕭淳鏵,〈釋孟子書中的命〉,《孔孟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九期,台北:1989年5月。new window
89.賴錫三,〈莊子的真理觀與語言觀〉,《揭諦學刊》第1期,嘉義縣大林鎮:1997年6月。new window
90.謝政諭,〈道家思想與後現代社會環境倫理〉,《東吳政治學報》第二期,台北:1993年。new window
91.顏世安,〈莊子的遊世思想〉,《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南京市:1999年2月。
92.顏崑陽,〈孟子性善論與政治思想的關係〉,《孔孟月刊》第14卷第3期,台北:1975年11月。new window
93.魏元珪,〈老莊哲學的自然觀與環保心靈〉,《哲學雜誌》第13期,台北:1995年7月。
94.魏元珪,〈莊子齊物思想之探討〉,《中國文化月刊》第31期,台中市:1982年4月。
95.魏汝霖,〈儒家之軍事與國防思想之研究〉,《孔孟學報》第十七期,台北:1969年4月。new window
96.鄺芷人,〈環境保護與環境倫理〉,《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5輯,台中市:1998年11月。new window
97.羅 光,〈宗教與文化〉,《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15期,台北:1992年4月。
伍.博碩士論文
1. 李志勇,《孟子與莊子修養論之比較》,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new window
2. 周旻秋,《《孟子》與《莊子》的情感昇華論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林翠芬,《孟子內聖外王思想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4.趙鏡中,《儒家「環境倫理」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new window
5.蘇子敬,《胡五峰《知言》哲學課題之研究--以「內聖外王」概念展開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6.饒祖耀,《孟子的義戰思想》,台中:東海大學哲學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