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的生命哲學與生命教育
作者:楊智惠
作者(外文):YANG CHIH HU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石朝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莊子生命哲學生命教育逍遙至人神人聖人無為靈性教育適性教育環境教育生死教育道德教育Zhuangzi, , , , , ,, , , , , , ,Philosophy of LifeLife EducationXiaoyao(Absolute Freedom)Perfect ManSpirit-like ManSageWuwei(Non-Action)TranquilitySpiritual EducationAdaptive Physic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Life and Death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9
本論文論述莊子的生命哲學與其在生命教育上的具體實現。
首先,本文以莊子文本為研究範圍的詮釋方法,就可以破除以朱子為例,儒家對莊子無為只是避世的通俗誤解。藉由更深入的論證,提出莊子的積極意義,在於從老子的道出發,完成個人的生命逍遙,展現為至人、神人、聖人的境界。
所謂的逍遙,是不被外境所困,心態上的逍遙:以安時處順的功夫安頓人的自然困境,解決生死的煩惱;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功夫安頓人的社會困境,解決命義之辨的內外交迫;以安其性命之情的功夫,安頓人的內在情慾,重回到人內在性情的和樂,進而達到天和、天樂。這些功夫使人完成自我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取得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達到超越內在與外在困境的逍遙,顯現出人格的理想境界:聖人逍遙於天地之間;神人逍遙於四海之外;而至人逍遙於無為之業。逍遙的生命哲學由無為的道德修養而來,以靈性的自由為其理想。
靈性發展是莊子哲學的特色,與西方心理學亦有所呼應,如何把它應用在教育上,亦是本論文著力之處。道家看待生命,看重的是內在原有的生命力,在芒然徬徨之間,生機勃發。以靈性教育孕育生命他成長、自我完成、自我實現的力量,教育不要以人為的賞罰制度去扼殺生機,而應以無為的態度,回到生命的源頭「道」。
本論文以莊子哲學為基礎,除了靈性教育外,談出五種生命教育的落實之道。(一)適性教育協助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賦智能,讓每個獨特的生命都能展現,在和諧中達到天和、天樂。(二)環境教育協助他們以自己的智能尊重天地萬物而不歧視,(三)生死教育以萬物一體的觀點協助孩子面對生死如一體之兩面,(四)以道家的道德教育任自己的本性不增不減自由發展出不壓抑也不張揚,與萬物和諧的零度教育,(五)以技藝教育透過身體專注的勞作,在道的實踐中親身體會道。都是尊重生命培養自由精神的具體表現。
無為才能夠任自然,讓自由的靈性在每一種教育活動中解放。對於孩子們逍遙的生命教育,所陶冶的不只是每個自由的靈性個體生命,更因為這些生命得到了自由,而為民主的現代社會,提供了內聖外王的平等世界和樂的基礎。
This thesis essays to argue that the essence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of Life is Xiaoyao(The Absolute Freedom) and that this philosophy can be practically applied to the Education of Life. In the beginning, with the realm of research concentrated on the Text of Zhuangzi, and th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meneutics, our thesis proves via the free interpretation of Zhuxi upon Zhuangzi that the common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Zhuangzi as a kind of selfish escapism is unfounded. In contrast to such kind of misunderstanding, Zhuangzi has positive meaning in the achievement of individual freedom in the visages of Perfect Man, Spirit-like Man, and Sage, via the Dao of Laozi.
Xiaoyao is not external determined, but inner freedom: acquiescence to the occasion and 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order to solve the natural difficulty of life and death; take what is doomed to be what is natural, in order to solve the social difficulty of conflicting public duty and private security; to settle the spiritual nature in tranquil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subjective difficulty of internal affection and desire, restoring the internal peace and harmony, further toward the heavenly peace and harmony. These self-cultivations fulfill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individual life, let individuals attain the harmony in nature and in human world, till he reaches to the absolute freedom beyond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plight, arriving at the ideal realm of man: the Sage enjoys his freedom within heaven and earth; the Spirit-like Man enjoys his freedom beyond the world; the Perfect Man enjoys his freedom in the action of non-action. The philosophy of life for absolute freedom comes from the moral cultivation of non-action, with the spiritual freedom as its ideal.
The Daoist vision of life emphasizes the inner original power of lifeexerting itsvitalityin the not-yet-formed non-teleological free action. As for education: spiritual education nourishes the vitality for the growth, accomplishment and fulfillment of life, avoi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that damages the vitality, instead by non-action to restore them back to the source of life-Tao; the adap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o help each child to find her or his own spiritual endowment, allowing each unique life to fulfill, achieving heavenly peace and harmony in harmonious life;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help them to use their own endowment to treat every sentient being without discrimination; the education of life and death to help them to face life and death as naturally equal; the Daoist moral education to let their nature develop freely without depression or pretension, but staying in the harmonious balance or degree zero; the crafts education that bring them to the direct experience of Dao through the concentration in bodily practice.
All these are proper ways to respect the spiritual freedom of life, and none of these can work without the cultivation of non-action by the teachers. Only the non-action in education can let the free nature of each one involved in it blossom. the education of freedom of life not only raise individuals with their freedom, but on the foundation of that, it prepares for the modern democratic society the internal way of the sage and the external way of the kingship toward the truly equal and peaceful world.
參考文獻
一、經典
1.(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易經》。
2.王先謙,《荀子集解》,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3.司馬遷著,顧頡剛點校,《史記三家注》,中國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4.司馬遷著,李善注,《昭明文選•卷四十一》,<報任少卿書>,中國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5.朱熹,《朱子全書》,臺灣臺北:廣學社印書館翻印,民國64年。
6.(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
7.林希逸,《莊子虞齋口義》,中國北京:中華書局,1997。
8.林雲銘,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十八冊,《莊子因》,臺灣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1年5月初版。
9.宣穎,《南華真經解》,《藏外道書》第二十二冊,四川成都市:巴蜀書社,1994年。
10.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中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11.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灣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5年12月增訂二版。
12.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莊子》。
13.郭慶藩,《莊子集釋》,台灣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一刷。
14.褚伯秀著,《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上海涵芬樓《正統道藏》,第467~488冊。洞神部玉訣類,中國上海:民國13年。
15.(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
16.(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
17.劉安等著,高誘注,《淮南子注》,臺灣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4年。


二、專書
1.王素芬,《順物自然,生態語境下的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2.王叔岷,《莊子校釋》(上下冊),臺北市,台聯國風出版社,1972年3月重刊。
3.王叔岷,《莊子校詮》,(上中下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專刊之八十八。
4.王邦雄,《道家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新北市新店區:立緒文化,民102年。
5.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6.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上)》,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7.王卡 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中華書局,1997年,二刷。
8.王栻,《嚴復集》第四冊,中華書局,1986年。
9.王立昇,《適性探索-啟發孩子的潛能》,臺北市,商周出版,2014年。
10.石朝穎,《生死的觀照與宗教的理解問題》,臺北市:中國文化華崗出版部,101年。
11.石朝穎,《宗教與人生哲學的詮釋問題》,臺北市:中國文化華崗出版部,民99年。
12.成云雷,《莊子:逍遙的寓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3.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14.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15.吳秀碧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6年。
16.吳怡,《逍遙的莊子》,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
17.吳清山、林天祐,《教育新詞書》(New Dictionary of Education),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18.吳靖國著,《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6年。
19.沈清松主編,《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
20.李勉,《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2年。
21.林治平等著,《生命教育之理論及實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4年。
22.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民82年。
23.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民82年。
24.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25.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
26.徐克謙,《莊子哲學新探─道˙言˙自由與美》,中華書局,2005年。
27.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28.孫效智,陳福濱,黎建球等著,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寰宇出版,2000年,new window
29.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30.張岱年,《張岱年全集》,第二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31.張湘君、葛琦霞 編著,《多元智能輕鬆教─九年一貫課程統整大放送》,臺北市:天衛文化,2001年。
32.張春興,《心理學原理》,東華出版社,2003年。
33.張默生,《莊子新釋》,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34.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及評介》,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35.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修訂版四刷。
36.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1-2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37.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2006年。
38.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市:臺灣商務,2013年。
39.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1993年。
40.陳德安主編,《中國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至隋唐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9月。
4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
42.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二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民國80年。
43.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1- 4冊,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年10月,三版二刷。
44.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市:五南,2010年,初版。
45.曾春海,《嵇康的精神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46.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4月初版。
47.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初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2月。
48.傅佩榮,《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臺北市,天下文化,2012年12月。
49.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50.彭啟福,《理解之思-詮釋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51.彭運石,《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52.鈕則誠著,《生命教育-倫理與科學》,臺北市:揚智文化,2004年。
53.鈕則誠著,《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臺北市:揚智文化,2004年。
54.楊定一,《真原醫》。天下雜誌出版,2012年。
55.楊定一、楊元寧,《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天下雜誌出版,2014年。
56.楊儒賓,《莊周風貎》,臺北市:黎明出版社,1991年。
57.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民76年初。
58.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天下雜誌,2015年。
59.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60.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臺北市:正中書局,民83。
61.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上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2.劉易齋,《生命學簡綱初探—生命教育概論與實踐》,臺北縣五股鄉:高立,民90年。
63.劉易齋等編著,《生命教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民79年。
64.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4年4月。
65.錢穆,《莊老通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66.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革新》,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67.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68.賴賢宗,《意境美學與詮釋學》,臺北市,史博館,民92。
69.賴賢宗,《道家禪宗與海德格的交涉》,臺北市,新文豐,民97。
70.歐用生,《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書局,民83年。
71.謝祥皓、李思樂輯校,《莊子序跋論評輯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2.蕭振邦,《深層自然主義: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市:東方人大學術研究基金會,民98年。


三、譯著
1.乙武洋匡著,劉子倩譯,《五體不滿足》,圓神出版社,1999年。
2.乙武洋匡著,劉子倩譯,《乙武報告》,圓神出版社,2000年。
3.乙武洋匡著,王蘊潔譯,《五體不滿足老師的沒問題三班》,圓神出版社,2011年。
4.大塚墩子(文/攝影),譯者:林真美,《再見,愛瑪奶奶》,和英出版社,2002年。
5.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市:編譯館, 2001年12月初版。
6.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臺北:張老師,民85年。
7.福永光司著,陳冠學譯,《莊子:中國古代的實存主義》,三民書局,1988年六版。
8.衛禮賢 (Richard Wilhelm,榮格 (C.G. Jung,合著德文本,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 ein chinesisches Lebensbuch(「金花的秘密:中國的生命之書」),中文譯名《太乙金華宗旨》。
9.Abraham H. Maslow 著,呂明、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10.Charlotte Zolotow( 夏洛特•佐羅托)著,《風到哪兒去了》(When the Wind Stops),遠流出版社,1998年。
11.Daniel Goleman(丹尼爾高曼),《高EQ領導力》(What Makes A Leader:Wh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atters),天下文化,2015年。
12.Eve Bunting(伊芙•邦婷)著,譯者:劉清彥,《小魯的池塘》,三之三出版社,2002年。
13.Edgar Morin([法]埃德加.莫寒):《超越全球化與發展》。
14.Gabriel Marcel(馬塞爾)著,陸達誠譯,《是與有》,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3月初版。
15.Glaze(格列茲)著,《教育中的靈性》(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1999年。
16.Howard Earl Gardner,(哈沃•迦德納)《心智的架構》(Frames of Mind), 1983。
17.Jean-Paul Sartre(沙特)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下)》,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元月。
18.John P. Miller著,張淑美譯校,《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2009年。
19.John P. Miller著,張淑美譯校,《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臺北,學富文化公司,2007年。
20.Krishnananada Trobe and Amama Trobe(克里希那南達,阿曼娜)著,王靜娟譯,《走出恐懼》,灕江出版社,2011年。
21.Leo Buscaglia(李奧•巴斯卡力)著,《一片葉子落下來》(The Fall of Freddie the Leaf),南海出版社,2006年。
22.Louis Dupre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77年。
23.Maslow(馬斯洛)著,《超個人心理學》,
24.Naess著,楊進通譯,《大自然的權利》,青島市:青島出版社,1999。
25.Nick Vujicic (力克•胡哲)著,譯者:彭蕙仙,《人生不設限》(life without limits),:圓神出版社,2010年。
26.Robert J. Sternberg原著,陳億貞譯,《普通心理學》。臺北市:雙葉書局,2004年。
27.Søren Aabye Kierkegaard(祈克果)著,陳俊輝編譯,《祈克果語錄》,大源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2月初版。
28.W. Chan Kim(金偉燦)和Renée Mauborgne(勒妮•莫博涅),《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天下文化,2006年。


四、論文
1.王采淇,<道家工夫論及莊子工夫層級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2.吳肇嘉,<莊子應世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3.何昕家,<探究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11年。
4.邱茂波,﹤從內聖外王詮莊子哲學及其重要詮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5.林明照,﹤莊子「真」的思想析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6.周翊雯,<從《莊子》到《莊子注》的身體觀研究––以「身體工夫」為研究核心>,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2008年。
7.陳惠青,<Heidegger與莊子生態思想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2013年。
8.楊智惠,<莊子形神觀>,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9.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10.謝金安,<原天地之美:當代環境美學自然美感欣賞模式的反思>,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11.黃源典,<先秦道家之意義治療意蘊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2005年。



五、期刊
1.王中江,<莊子自由主義的特質及其對中國知識階層的影響──以“遊”為中心的考察>,2006年。
2.王健,﹤生命教育發展與研究綜述﹥,《中國德育》,2012年8月。
3.王智弘,<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收於教育廳主編,《高中團體輔導手冊》,1998年。
4.肖川,﹤生命教育:實現教育的兩種轉向﹥,《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2年4月。
5.李明珠,﹤莊子對命的超越﹥,《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0年1月。
6.李翠玲,<IEP的理念與其問題>,《竹師特教簡訊》第二十八期。
7.沈清松,<莊子的道論——對當代形上困惑的一個解答>,《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1994年,頁19-34。
8.岑溢成,<魚樂之辯之知與樂>,《鵝湖》第29期,1977年,臺北:鵝湖雜誌社,頁2-12。
9.李厚羿,﹤哲學視野下關于生命、生存、生活的考察﹥,《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3月。
10.林明照,﹤莊子的道論與反身性﹥,《哲學與文化》,第437期,2010年10月,第25-43頁。
11.周文英,﹤《莊子》的邏輯觀﹥,《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2月。
12.孫效智,﹤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摘引:林思伶等,《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寰宇出版公司,2000年。
13.孫效智,﹤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摘引:林思伶等,《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寰宇出版公司,2000年。
14.孫效智,﹤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摘引:李遠哲等,《生命的教育》,臺北:聯經,1999年,第181-197頁。
15.高杰,﹤中國古代哲學中的“超越解脫”意識﹥,《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1月。
16.徐克謙,<論先秦道家的道德哲學>,《江蘇行政學院學報》6期,2010年,第19-23頁。
17.倪壽鵬,﹤哲學視域中的生命教育——兼評馮友蘭人生四境界說﹥,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2年4月。
18.陳鼓應,<莊子論「道」>,收於張松如編,《老莊論集》,《齊魯書社》,1987年。
19.陳鼓應,<《莊子》內篇的心學-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收於《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五輯,頁30-31。
20.陳政揚,﹤論生命的有待與超拔--以莊子「形」概念為中心﹥,《揭諦》第16期,2009年 2月,頁 101-144。
21.陳立言及郭正宜,﹤飛鳥與游魚—從莊子觀點淺談生命教育中的多元智慧﹥,《哲學雜誌》第三十五期,2001年,第102-111頁。
22.陳靜,﹤吾喪我-莊子齊物論解讀﹥,《哲學研究》,2001年第5期。第49-53頁。
23.陳德和,﹤儒家思想對生命教育的理論開拓——以牟宗三先生生命學問為中心﹥,《鵝湖月刊》第367期,2006年,1月,頁601~612。
24.陳玉芳,<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國立中央大學《應倫通訊》第七期。
25.張岱年,﹤莊惠濠梁之辯﹥,群言,1993年4月。
26.曾志朗,<生命教育 — 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4版,1999年。
27.曾春海,<莊子的形神論>,中、韓「東西哲學中之心身關係與修養論」學術研討會,2006年7月。
28.黃汶婷,<健康操大賽>,《兒童哲學》雙月刊第四十三期。
29.楊穎詩,<竹簡本《老子》「絕智棄卞」章與今本<十九章>義理內涵之異同辨析>,《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013 年7月,第九期,頁159-182。
30.鄔昆如,<道家「無為無不為」的倫理思想>,輔仁大學《哲學論集》第29期,1996年,頁77-94。
31.鄔昆如,<老莊哲學教育理念>,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16期,1993年1月。
32.蒙培元、任文利,<儒家哲學中關於「命」的學說>,《齊鲁學刊》1998年第4期。
33.逯改,<生命、主體性與權利——生命教育的理論探析>,《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4.曾紅,<從“忘”到“游”:人格的自我防御與完善機制>,《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3月。
35.黃義良,<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2000年。
36.趙軍政,<莊子倫理思想管窺>,《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3月。
37.劉易齋,<通識教育意涵的 「生命管理」觀—開啟生命教育通識 教育意涵的的新視野>。第十一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2015年。
38.劉新華,﹤莊子與尼采的生存觀>,《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4月。
39.鍾明德,<轉化(Trasformation)經驗的生產與詮釋: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身體行動方法研究>,未出版。
40.關永中,<不敖倪於萬物、不讉是非--與莊子談見道及其所引致敀平齊物議>,《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2006年10月。
41.謝君直,<老莊哲學的自然觀對生命教育研究的意義>,國立臺南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4卷第2期,2010,第1-22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