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吠檀多哲學與莊子思想的比較研究
作者:徐廷華
作者(外文):Hsu, Ting-Hua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俊威
高柏園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吠檀多商羯羅莊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吠檀多哲學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如同中國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對印度文化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自8世紀以後,以商羯羅和羅摩努闍為代表的兩個吠檀多哲學體系占據了印度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對古代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近現代新吠檀多哲學融會了東西方思想,調和了宗教與科學的關系,同時與政治相結合。由於新吠檀多論大量吸收了西方現代科學知識、人道主義、自由平等、人權等觀念,使得印度文化中原有的宗教傾向和神秘主義因素逐漸減弱,
世俗主義思想、理性主義因素和哲學為現實社會服務的功能大大增強,從而促進了印度文化的現代化。而以儒、道、佛三家為主的中國哲學,可以說是傳統中國思想與文化的本有根基,有待我們經過一番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重新提高它在世界哲學應有的地位。為了解決此一時代課題,我們實有必要重新比較中國哲學與(包括西方與日、韓、印等東方國家在內的)外國哲學的優劣長短,從中設法開闢一條合乎未來中國所需求的哲學理路。
綜觀古今,東方人文思想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蘊涵、恆久的價值深深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的學人和廣大民眾,且對現代文明的發展進程有所影響。近年來,國際學術界對研究東方人文思想做出了巨大的成績,且仍有持續不減的興趣和熱情。同為東方文化的中國哲學和印度哲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比較哲學研究、比較文化研究在當今世界哲學界也是一個熱門話題。如果說將印度最大的哲學派別吠檀多派的梵我思想,與《莊子》哲學作一比較研究,可以看出人類思想發展過程的相似性,同時也能分別對其思想的深層結構進行挖掘。一個人的文化背景或生活環境之能影響他的人生觀往往超過他生命中其他的因素。自然,個人的資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也左右了他思想的路線。這在商羯羅如此,在莊子也是。那就是說,印度奧義書的思想影響了商羯羅的思想及人生觀;中國的道家思想源流及戰國時代的弱肉強食局面興起了莊子悲天憫人的出世思想。只是為什麼商羯羅決心奮起維護奧義書思想的傳統及為何莊子走上道家思想的路線,那與各人的資賦就大有關係了。本文將從商羯羅與莊子的人生觀點出發,理解兩者學說生成的根源,之後試析莊子的「道」與吠檀多的「梵」的概念,以及兩者如何運用這些抽象的哲學概念來論述本體與現象的關係,以此來找出中印哲學可以比較的脈絡,為未來這類的研究鋪路。
The status of Vedanta philosophy in Indian culture is similar to that of Confucianism (the Tao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it has had a profound and long-lasting influence on Indian culture. Since the 8th century, the two Vedanta philosophical systems represented by Sankara and Rama Nuja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Indian ideology and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ancient thought. Modern Neo-Vedanta philosophy combines Eastern and Western ideas, reconci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science, and combines it with politics. Because the New Vedanta has absorbed a lot of modern Western scientific knowledge, humanitarianism, freedom and equality, human rights and other concepts, the original religious tendencies and mysticism factors in Indian culture have gradually weakened.
The function of secularism, rationalist factors and philosophy to serve the real society has been greatly enhanced, thus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ian culture. Chinese philosophy, which is dominated by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can be said to be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is era,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evaluate the pros and con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foreign philosophies (including the West and Japan, Korea, India and other eastern countries), and try to open up a philosophical path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China in the future.
Looking at the past and present, the oriental humanistic thought has deeply attracted schola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ith its long history, rich connotation and enduring value, and ha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oriental humanistic thought, and there is still unabated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Chinese philosophy and Indian philosophy, both of which are eastern cultures, have great similarities and comparability. Comparative philosoph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cultural research are also a hot topic in the philosophical circles of the world today. If we compare the Brahman I thought of the Vedanta school, the largest philosophical school in India, with the philosophy of Zhuangzi, we can see the simi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uman thought,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excavate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ir thoughts respectively. . A person's cultural background or living environment can often affect his outlook on life more than other factors in his life. Naturally, personal endowmen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nd it also affects the line of his thinking. This is true in Shankara, and it is also true in Zhuangzi. That is to say, the thought of the Indian Upanishads influenced Shankara's thought and outlook on life; the origin of Taoist thought in China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jungl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gave rise to Zhuangzi's sympathy for the world. Just why Shankara was determined to uphold the tradition of Upanishads and why Zhuangzi took the line of Taoism has a lot to do with everyone's talents.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life perspectives of Shankara and Zhuangzi to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their theories, and then analyze Zhuangzi's "Dao" and Vedanta's "Brahma", and how they use these abstract philosophical concept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and phenomenon,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ntext in which Chinese and Indian philosophies can be compared, and pave the way for such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壹、專書
黃俊威,《無我與輪迴》,桃園中壢,圓光出版社,民84年 初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初版
釋依觀譯,木村泰賢。高楠順次郎,《印度哲學宗教史新譯本》,商務出版印書館,台北市, 2017年03月,初版。
釋依觀譯,木村泰賢,《梵我思辯‧木村泰賢之印度六派哲學》,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16年1月,初版
林太。馬小鶴譯,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淑馨出版社,台北市,1998年四刷。
孫晶,《印度吠檀多不二論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2年6月第一版。
孫晶,《印度六派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月,初版。
孫晶等主編,《東方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孫晶,《印度六派哲學》,台北市:大元書局,2011。
印順,《印度之佛教》,正聞出版社,台北市,民國77年,一版。
印順,《空之探究》,正聞出版社,台北市,民國99年,重版一刷。
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市:正聞初版社,1995。
印順,《中觀今論》,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88。
印順,《空之探究》,台北市:正聞出版社,2010。
王邦雄,《莊子七講》,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18年7月,初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市,台灣學生,2004年,增訂三版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13年5月,初版
陳鼓應,《莊子哲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修訂三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9月,修訂二版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初版
徐梵澄,《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徐梵澄,《徐梵澄文集‧第8卷‧薄伽梵歌/薄伽梵歌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2月初版
巫白慧譯釋,蕎荼波陀:《聖教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巫白慧譯,《聖教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中村元,《商羯羅的思想》,岩波書店,1989。
中村元:《梵經哲學》,岩波書店,1951。
中村元著,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
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8。
江亦麗,《商羯羅》,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7。
李世傑,《印度哲學史講義),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公司,1997。
呂徵,《印度佛教史略》,台北市:新文豐,1994。
姚衛群,《印度哲學》,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6。
姚衛群,《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姚衛群,《印度宗教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馬香雪轉譯,《摩奴法典》,台北市:商務出版印書館,1998。
陳俊輝,《印度哲學思想的古今》,台北市:水牛出版社,1995。
黃心川,《印度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湯用彤,《漢文佛經中的印度哲學史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1959。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5。
張保勝譯,《薄伽梵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龍達瑞,《大梵與自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麋文開譯,《印度三大聖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黃寶生譯:《摩訶婆羅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李志夫譯,《印度哲學導論》, 5.C Chatteqee & D.M Dana, An Introductionto lndian。
陳俊輝,《印度哲學思想的古今》,水牛出版社,台北,1995。
黃懺華,《印度哲學史綱》,真善美出版社,台北,1975。
康樂。簡惠美譯,韋伯(Max Weber)著《印度教與佛教》, Hinduismus undBuddhismus,遠流出版社,台北,1996。
許洋主譯,水野弘元等著《印度的佛教》,法爾出版社,台北,民八十七。
李榮熙譯,查爾斯。埃利奧特(Chales Eliot).《印度教與佛教史綱第一、二卷》,佛光版社,高雄,1990。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市,三民書局,2000年4月,初版
水渭松注譯,《新譯莊子本義》,台北市,三民書局,2007年4月,初版


貳、學術論文
徐梵澄,《商羯羅生平初探》,世界宗教資料,1993。
黃俊威,〈佛教的「極微論」與「反極微論」之諍〉—以說一切有部的「法體恆存論」與中觀學派的「無自性」觀念為中心,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12出版),華梵大學哲學係發行,頁15~27。
季羨林[1958] 「再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載《語言研究》1958年第1期。
黃心川[1988] 「中國密教的印度淵源」,載《印度宗教與中國佛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南亞研究》雜誌增刊。

參、藏經
《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2冊No. 0099,阿含部。
《別譯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2冊No. 0100,阿含部。
《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1冊No. 0001長阿含經,阿含部。
《增壹阿含絰》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2冊N0.0125,阿含部。
《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1冊No. 0026,阿含部。
《七佛父母姓字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1冊No. 0004,阿含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7冊No. 0220h,般若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8冊No. 0235,般若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8冊No. 0251,般若部。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8冊No. 0223,般若部。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8冊No. 0261,般若部。
《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9冊No. 0262,法華部。
《正法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9冊No. 0263,法華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9冊No. 0278,華嚴部。
《大寶積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1冊No. 0310,寶積部。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新脩犬藏經第12冊No. 0366,寶積部。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No. 0475,經集部。
《入楞伽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N0.0671,經集部。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5冊No. 0602,經集部。
《合部金光明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No. 0664,經集部。
《觀音玄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4冊No. 1726.經疏部。
《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No. 1116,經疏部。
《法華玄義釋籤》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3冊No. 1717,經疏部。
《維摩經義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8冊N0.1781,經疏部。
《阿彌陀經要解》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7冊No. 1762,經疏部。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39冊No. 1795,經疏部。
《阿毘達磨大昆婆沙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7冊No. 1545,昆曇部。
《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9冊No. 1558,昆暈部。
《鞞婆沙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8冊No. 1547,昆曇部。
《阿昆達磨順正理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9冊No. 1562,昆曇部。
《成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No. 1585.瑜伽部。
《瑜伽師地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No. 1579,瑜伽部。
《瑜伽師地論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No. 1580,瑜伽部。
《成唯識論述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3冊No. 1830,論疏部。
《因明入正理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4冊No. 1840,論疏部。
《中觀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2冊No. 1824,論疏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4冊No. 1451,律部。
《中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No. 1564,中觀部。
《大乘二十頌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No. 1576,中觀部。
《般若燈論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No. 1566.中觀部。
《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No. 1509,釋經論部。
《金七十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No. 2137,外教部。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2冊No. 1640,論集部。
《成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2冊No. 1646.論集部。
《解脫道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2冊No. 1648,論集部。
《翻梵語》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No. 2130,事彙部。
《翻譯名義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No. 2131,事彙部。
《一切經音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No. 2128,事彙部。
《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2冊No. 0375,涅槃部。
《六度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3冊No. 0152,本緣部。
《佛本行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03冊N0.0190,本緣部。
《龍樹菩薩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0冊No. 2047a,史傳部。
《佛祖統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9冊No. 2035,史傳部。
《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No. 2076,史傳部。
《摩訶止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No. 1911,諸宗部。
《禮法華經儀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No. 1944,諸宗部。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No. 2008,諸宗部。
《大乘義章》大正新脩大藏經第閣冊No. 1851,諸宗部。
《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No. 1861,諸宗部。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98A,諸宗部。
《楊岐方會和尚後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94B,諸宗部。
《註華嚴經題法界觀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No. 1885,諸宗部。
《密菴和尚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99,諸宗部。
《明覺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96,諸宗部。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85,諸宗部。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No. 1915,諸宗部。
《三論玄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No. 1852,諸宗部。
《肇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No. 1859,諸宗部。
《三論遊意義》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No. 1855,諸宗部。
《永嘉證道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No. 2014,諸宗部。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No. 2012B,諸宗部。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97,諸宗部。
《廬山蓮宗寶鑑》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No. 1973,諸宗部。
《廣百論疏卷第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5冊No. 2800,古逸部。
《指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83冊No. 1578,史傳部。
《拮黑豆集》卍新纂續藏經第85冊No. 1592,史傳部。
《金剛經感應傳》卍新纂續藏經第87冊No. 1632,史傅部。
《異部宗輪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9冊No. 2031.史傳部。
《十八部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9冊No. 2032,史傳部。
《部執異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9冊No. 2033,史傳部。
《御選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68冊No. 1319,諸宗部。
《證道歌註》卍新纂續藏經第63冊No. 1241,諸宗著述部。
《為霖道需禪師秉拂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72冊No. 1438,諸宗著述部。
《憨山老人夢遊集》卍新纂續藏經第73冊No. 1456,諸宗著述部。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卍新纂續藏經第72冊N0.1435,諸宗著述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