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占時期香港報刊東亞形構之研究
作者:陳木青
作者(外文):Mu-Ching Chen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淑貞
林香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日占時期香港報刊香港文學東亞大東亞共榮圈文藝傳播the Japanese OccupationHong Kong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Hong Kong LiteratureEast Asia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Literary Commun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1941 年 12 月 25 日,日本正式接受英國投降,展開「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占領時期,此事件同時意謂香港被納入日方所劃分的「大東亞共榮圈」。除了與日本及其轄下的臺灣、朝鮮等地產生聯繫之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藝等許多方面也在在受到日本影響及掣肘。當時的政府為了箝制言論,強行關閉反日的報紙、刊物,剩餘者又遭到合併之命運,故最後報刊寥寥無幾,不過此舉不代表刊物均成為替日發聲之宣傳場域,當中也隱含著或抵抗或依違的情志。因此,本論文共計七章,並以由南來文人葉靈鳳所編輯的《新東亞》、《大眾周報》等報刊為研究對象,除以上述背景為進路,亦以「東亞形構」此面向為主軸,進而探討位處東亞連帶下的香港報刊中,日本如何宣傳東亞相關概念?其收到的實際成效為何?此外,亦將循此觀察當時的報刊文藝如何受到大東亞方針影響而產生跨國互涉、交流的現象,居港文人又是採取何種構築、看待本地文藝的方式,以顯現與主流論調抗衡之行動。
以東亞形構而言,日本占領香港後,首先必須面臨如何鞏固占領行為的合理性,故灌輸在港居民東亞、大東亞之相關論述,即宣傳英國等西方勢力在東亞為萬惡根源、日本則為解放救星——此種二元對立形象,並藉由改正街道空間、參與祭典儀式等舉措,意圖消弭英國在香港之治理痕跡,為大眾製造全新經驗和記憶。然而,事實上,記憶、慣習的消除與再製均非一時半刻可以為之,甚至在報刊中也可得見「話舊」、「滄桑錄」此類書寫,顯現時人拒絕遺忘的姿態,頗有追懷過去之念。
就文藝傳播而論,也頗受東亞、大東亞等概念影響,例如1942 年 11 月,日本召開「第一次大東亞文學者大會」,雖然香港並無代表參加,但透過報刊報導,仍能有如在場一般,了解大東亞之最新文藝動態。再者,本地報刊編輯如何回應此項重要文學事件?例如《新東亞》在會後所刊行之「東亞共榮圈文藝介紹」,便展現編者對大東亞文學的認識和理解,然在大東亞文藝的跨域流動中,卻也容易產生轉譯上的移易,自然流露編輯的別有用心。另外,不僅是跨國作品匯聚香港,本地文藝亦在報刊中流播,當中觸及不同路線的探索、消閒作品的盛行和個人心聲的發抒等面向,此部分將從評論、小說及舊體詩歌等文類切入,以理解該時期多元、紛雜的心境樣貌與社會實態,並體現在主流論調之外,仍有不同雜音出現之可能。例如,透過批評文壇亂象、建構鄉土文學概念和抒發離亂心境等書寫,流露亂世下隱微的抵禦心聲;或是藉由通俗文學的創作與接受,追索當時作者、編者的寄寓和在港大眾的閱讀傾向,呈現煙硝戰火之下與官方文藝方針對壘的特殊性。
On the 25th December of 1941, Japan took over Hong Kong after The British government made the surrender, and it went to the period called “Three years and eight months”. Meanwhile, this event symbolized that Hong Kong was brought into the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and had connections with Japan, Taiwan, Joseon, etc. There were many ways like politics, economics, military, literature were effected by Japan, and because Japan was afraid of the anti- Japan discourse, it closed and combined many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But these acts didn’t mean there is only one mainstream discourse at that time, actually, there were still other voices simultaneously.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want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voices by browsing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t that time. First, I will see how Japan propagandized their East Asia discourses and what they got after doing that ; Second, I will also observe the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sites of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and how the writers who lived in Hong Kong acted for resisting the governance of Japan.
For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on of “East Asia”, Japan had to face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consolidate its governance after taking over Hong Kong, so it needed to propagandize the East Asian discourse to Hong Kong people, and described British administration was evil and Japan was the salvation. Furthermore, it also did some things such as modified street naming, attending rituals for eliminating people`s memories from the British. However, these acts didn’t work, and there were some writings about the past, and this stands for that they rejected forgetting.
For the aspect of “ Literary 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re was no Hong Kong people to attend the “First Greater East Asia Writers' Conference”, we can observe the reaction by browsing the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In fact, there was a periodical called New Asia that edited the column about the Greater East Asia Writers' works, and we can know the tendency or favor that the edit like, and how the literature from other places transmitted and translated.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rts also notice the local literary works, and know there were many authors revealing their minds by articles and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and this is an important aspects for us to see how these authors feel and think und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一、香港相關論著
(一)專書
丁 潔:《《華僑日報》與香港華人社會(1925-1995)》,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方寬烈主編:《葉靈鳳作品評論集》,香港: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
王宏志:《歷史的沉重:從香港看中國大陸的香港史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王劍叢:《香港文學史》,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
朱耀偉主編:《香港關鍵詞:想像新未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
何佩然:《城傳立新——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1841-2015)》,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何明新、吳貴龍編著:《郵歷香江》,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李健信、陳志華:《香港鐵路 百年蛻變》,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李家園:《香港報業雜談》,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李兆華、潘佩璆、潘裕輝主編:《戰後香港精神科口述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
李婉薇:《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修訂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
李培德主編:《日本文化在香港》,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6年。
李谷城:《香港中文報業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岳 清:《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1930s-1970s)》,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林準祥:《香港‧開港:歷史新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林友蘭:《香港報業發展史》,臺北:世界書局,1977年。
周樹佳:《香港諸神:起源、廟宇與崇拜(全彩修訂版)》,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
周光蓁編著:《香港音樂的前世今生:香港早期音樂發展歷程(1930s-1950s)》,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
周家建、張順光:《坐困愁城:日佔香港的大眾生活》,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周家建:《濁世消磨——日治時期香港人的休閒生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邱 逸、葉德平、劉嘉雯:《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香港占領部總督府、殷楊等編:《《香港日佔時期課本:初小公民(一九四三中文)》《嚴重的香港(一九三八中文)》《香港事情(一九一七日文)》合刊》,香港:心一堂有限公司,2021年。
香港地方志中心編:《香港志‧總述‧大事記》,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香港史學會編著:《文物古蹟中的香港史Ⅰ》,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文學研究小組編著,梁秉鈞策劃:《創意寫作系列: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年。
侯桂新:《文壇生態的演變與現代文學的轉折:論中國現代作家的香港書寫 1937~1949》,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馬冠堯:《車水馬龍:香港戰前陸上交通》,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唐卓敏:《淒風苦雨:從文物看日佔香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郭慧英:《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臺北: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2021年。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年。
陳國球、陳智德等著:《香港文學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導言集》,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陳智德:《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陳智德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7年。
陳智德主編:《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新詩卷》,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陳智德:《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陳財喜、彭淑敏、區志堅等編:《香港第一》,香港:中華書局,2012年。
陳湛頤編譯:《日本人訪港見聞錄(1898-1941)(下卷)》,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
張少強、梁啟智、陳嘉銘主編:《香港.城市.想像》,香港:匯智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梁啟智:《香港第一課》,台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
梁慧敏、李楚成:《兩文三語——香港語文教育政策研究》,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0年。
梁元生、王宏志編:《雙龍吐艷:滬港之文化交流與互動》,香港: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5年。
許定銘:《從書影看香港文學》,香港: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年。
許振興:《經學、教育與香港大學:二十世紀的足跡》,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區家麟:《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
區志堅、彭淑敏、蔡思行編著:《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
麥勁生:《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黃佩佳著,沈思編校:《新界風土名勝大觀》,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黃仲鳴:《香港三及第文體流變史》,香港:香港作家協會,2002年。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馮邦彥:《香港華資財團(1841-2020)》,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彭麗君主編:《邊城對話:香港.中國.邊緣.邊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舒巷城:《小點集》,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葉靈鳳著,盧瑋鑾箋,張詠梅注:《葉靈鳳日記》,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葉靈鳳:《讀書筆記(三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葉靈鳳:《香港方物志(彩圖版)》,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
趙雨樂、鍾寶賢、李澤恩編註,王琪、張利軍譯:《軍政下的香港——新生的大東亞核心》,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趙雨樂:《近代南來文人的香港印象與國族意識》,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趙稀方:《報刊香港:歷史語境與文學場域》,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潘淑華、黃永豪:《閒暇、海濱與海浴:香江游泳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潘亞暾、汪義生:《香港文學史》,廈門:鷺江出版社,1997年。
劉紹銘:《愛玲說》,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年。
劉智鵬、周家建:《吞聲忍語——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鄭宏泰:《永安家族:百年百貨基業的承傳與創新》,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鄭宏泰、周振威:《香港大老:周壽臣》,香港:三聯書店(香港)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鄭明仁:《淪陷時期香港報業與「漢奸」》,香港:練習文化實驗室有限公司,2017年。
鄭寶鴻:《香江冷月——日據及前後的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鄭寶鴻:《幾許風雨——香港早期社會影像1911-1950》,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鄭寶鴻:《默默向上游——香港五十年代社會影像》,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樊善標:《諦聽雜音:報紙副刊與香港文學生產(1930-1960年代)》,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魯 金:《香港東區街道故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蔡益懷:《閱讀我城:文學評論集》,香港: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
蔡榮芳:《香港人之香港史 1841-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歐陽覺亞、周無忌、饒秉才編著:《廣州話俗語詞典(增訂版)》,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蕭國健:《簡明近代香港史(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
盧瑋鑾、鄭樹森主編:《淪陷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7年。
盧瑋鑾、鄭樹森主編:《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3年。
盧瑋鑾:《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鮑紹霖、黃兆強、區志堅主編:《北學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文化卷)》,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鍾 紫主編:《香港報業春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魏君子編著:《光影裏的浪花:香港電影脈絡回憶》,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薩空了:《香港淪陷日記》,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增修版)》,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年。
鄺智文:《重光之路——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
鄺可怡:《戰火下的詩情:抗日戰爭時期戴望舒在港的文學翻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關禮雄:《日佔時期的香港(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蘇 濤:《電影南渡:「南下影人」與戰後香港電影(1946—1966)(增訂版)》,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羅婉嫻:《香港西醫發展史(1842-1990)》,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日〕小椋廣勝著,林超純譯:《日據時期的香港簡史》,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日〕小林英夫、柴田善雅著,田泉、李璽、魏育芳譯:《日本軍政下的香港》,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英〕珍‧莫里斯(Jan Morris)著,黃芳田譯:《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新北市:八旗文化,2017年。
〔英〕法蘭克‧韋爾許(Frank Welsh)著,王皖強、黃亞紅譯:《香港史:從鴉片戰爭到殖民終結》,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美〕高馬可(John M. Carroll)著,林立偉譯:《帝國夾縫中的香港:華人精英與英國殖民者》,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21年。
〔美〕高馬可(John M. Carroll)著,林立偉譯:《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特別行政區》,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Aman Chiu:《香港常用俗語小辭典》,香港:青春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二)期刊論文
丘庭傑:〈關於1940年香港上演《民族魂魯迅》的考察——兼論蕭紅、馮亦代詮釋魯迅的差異〉,《興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9年6月,頁173-199。
呂文翠:〈香港的文學「易」代:從王韜到張愛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第5期,2015年5月,頁102-112。
李薇婷:〈大洋裡各旗飄揚——從海洋視角論香港文學〉,《Sample 樣本》第20期,2020年12月,頁52-57。
李婉薇:〈追尋民俗印記——論戴望舒的廣東俗語及小說戲曲研究〉,《臺大中文學報》第51期,2015年12月,頁145-194。
李培德:〈香港和日本——亞洲城市現代化的相互影響,1841至1947年〉,《國史研究通訊》第7期,2014年12月,頁131-147。
邱淑如、林進光、何展云:〈從不同時期華人會館的成立探討香港華人移民史〉,《國家圖書館館刊》2014年第2期,2014年12月,頁131-152。
陳智德:〈都市的理念:三O年代香港都市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6卷第2期&第7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77-194。
張曉鋒、虞文俊:〈香江不設防——淪陷前後的香港新聞業及其管制〉,《新聞與傳播研究》2015年第11期,2015年11月,頁74-95、127-128。
張秀蓉:〈1893年香港〈保良局立案法團條例〉與何啟〉,《臺大歷史學報》第22期,1998年12月,頁33-89。
樊善標:〈讀書、政治與寫作——從《日記》看一九四九年後的葉靈鳳〉,《中國現代文學》第38期,2020年12月,頁3-25。
樊善標:〈文學史「如何香港」的設想——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香港文學「三人談」與陳國球〈香港文學大系總序〉〉,《政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16年6月,頁91-127。
鄭文惠:〈邊界與越界:《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的文化政治〉,《漢學研究通訊》第36卷第3期,2017年8月,頁37-49。
鄧樂兒:〈語言與權力夾縫的逃逸路線:論黃碧雲《沉默。暗啞。微小。》與「少數文學」〉,《中外文學》第47卷第4期,2018年12月,頁117-167。
羅香林:〈香港新發現南明永曆四年所造大砲考〉,《文史薈刊》第一輯,1960年6月,頁1-2。

(三)學位論文
李薇婷:《憂鬱的現代性——早期香港文學研究(1907-194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論文,2020年。
曾卓然:《周作人與五十年代香港散文》,香港:嶺南大學中文哲學博士論文,2016年。
Ki Chow , City in the Rain: Writers, Editors, and Publishers in Hong Kong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Austin, Texa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2019)

(四)電子資源
「on.cc東網」網址:https://hk.on.cc/hk/bkn/cnt/lifestyle/20190218/bkn-20190218080053786-0218_00982_001.html ,2019年2月18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1月24日。
尹澍廣:〈見多識廣:香港的華人姓名街道〉,文匯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3/03/OT1503030012.htm,2015年3月3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1月22日。
「香港電車」網站,網址:https://www.hktramways.com/tc/our-story。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1月21日。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資料庫網站」,網址:https://hklit.lib.cuhk.edu.hk/newsletters/%E9%A4%A8%E8%97%8F%E7%B2%BE%E7%B2%B9%EF%BC%9A%E3%80%8A%E5%B1%B1%E5%9F%8E%E9%9B%A8%E6%99%AF%E3%80%8B/,2010年5月31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2月20日。
香港網球總會網站,網址:https://www.tennishk.org/hk/about-us/history/。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3月4日。
秋海棠民國史地 Glimpses of Modern China臉書:〈香島月刊(創刊號)—香港淪陷末期雜誌(1945)〉,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limpsesofModernChina/posts/716573295213005/,2017年6月22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6月9日。
「港識多史」網站,網址:https://www.wetoasthk.com/%E3%80%90%E8%BE%B2%E6%9B%86%E6%96%B0%E5%B9%B4%E3%80%91%E6%A5%B5%E6%AC%8A%E4%B8%8B%EF%BC%8C%E6%96%B0%E5%B9%B4%E4%BF%82%E9%BB%9E%E9%81%8E%EF%BC%9F/,2020年1月25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9月14日。
黃仲鳴:〈【字裡行間】研究香港報業好書〉,《文匯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6/21/WH1906210002.htm,2019年6月21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3月7日。
黃仲鳴:〈【字裡行間】文采風流靈簫生〉,《文匯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9/18/OT1809180011.htm,2018年9月18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4月4日。

(五)報刊
《華僑日報》(1925年—1995年)
《南華日報》(1930年—1944年)
《新東亞》(香港,1942年—1943年)
《大眾週報》(1943年—1944年)

二、其它研究著作
(一)古籍
〔戰國〕莊子著,〔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徐小蠻標點:《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王雲五主編:《論語集解義疏(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洪氏出版社,1984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仁愛書局,1984年。
〔清〕陳恭尹撰,郭培忠校點:《獨漉堂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
〔清〕徐珂編纂:《清稗類鈔》第12冊「舟車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二)專書
丁仁傑:《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丁身尊主編:《廣東民國史(下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智明:《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王賡武著,林紋沛譯:《家園何處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0年。
王 柯:《亦師亦友亦敵: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
王 洞主編,季進編注:《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五:1962-196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修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王泰升:《臺灣法律現代化歷程:從「內地延長」到「自主繼受」》,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王惠珍:《戰鼓聲中的殖民地書寫——作家龍瑛宗的文學軌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王次澄、齊茂吉主編:《融通與新變——世變下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年。
王振寰、溫肇東編:《百年企業.產業百年:臺灣企業發展史》,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王政文:《台灣義勇隊:台灣抗日團體在大陸的活動(1937-1945)》,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王 榮:《詩性敘事與敘事的詩:中國現代敘事詩史簡編》,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王力堅:《古典新詮:中國古典詩詞賞析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王 屏《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中國歷史研究社編:《三朝野記》,上海:上海書店,1982年。
白偉權:《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臺北:麥田出版,2022年。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台灣理論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左雙文:《華南抗戰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朱省齋著,蔡登山主編:《樸園文存》,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呂紹理主編:《如何日常‧怎樣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
呂芳上主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4):戰後變局與戰爭記憶》,臺北:國史館,2015年。
宋念申:《發現東亞:現代東亞如何成形?全球視野下的關鍵大歷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汪希文:《我與江霞公太史父女——汪希文回憶錄》,臺北:獨立作家,2014年。
李火增攝影,王佐榮著:《看見李火增III:這些人與那些人‧臺灣1935~1945》,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李思逸:《鐵路現代性:晚清至民國的時空體驗與文化想像》,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II:「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
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李萬鈞:《中西文學類型比較史》,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李 怡、張堂錡主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一輯,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
李建平:《桂林抗戰文藝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台北縣:稻鄉出版社,2010年。
李長聲:《東京灣閒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李相銀:《上海淪陷時期文學期刊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李培德主編:《商會與近代中國政治變遷》,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李洪華:《上海文化與現代派文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李 楠:《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插圖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李盈慧:《抗日與附日——華僑、國民政府、汪政權》,臺北:水牛出版社,2003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祁立峰:《遊戲與遊戲以外:南朝文學題材新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
吳詠梅、李培德編:《圖像與商業文化:分析中國近代廣告》,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4年。
吳佩珍主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吳 俊、李 今、劉曉麗、王彬彬主編:《中國現代文學期刊目錄新編(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吳聰敏、葉淑貞、古慧雯:《日本時代台灣經濟統計文獻目錄(第二版)》,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吳廷俊:《新記《大公報》史稿》,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編著:《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阮斐娜(Faye Yuan Kleeman)著,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麥田出版,2010年。
余 斌:《事跡與心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余 杰:《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佛山炎黃文化研究會、佛山市政協文教體衛委員會主編:《佛山歷史人物錄‧第1卷》,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
林泉忠主編:《中日國力消長與東亞秩序重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林姵吟:《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從日治到當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林香伶:《南社文學綜論》,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周佳榮:《大化革新前後的日本》,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21年。
周佳榮:《瀛洲華聲:日本中文報刊一百五十年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
周佳榮:《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周 川主編:《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增訂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
周錫䪖:《陳恭尹及嶺南詩風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4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邱雅芳:《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邱 巍:《吳興錢家:近代學術文化家族的斷裂與傳承》,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姜家君:《「尚情」思潮的生命審美研究——晚明人情小說的「理」與「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卓南生:《日本的亞洲報導與亞洲外交》,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季平子:《從鴉片戰争到甲午戰争》,臺北:雲龍出版社,2001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柳書琴主編:《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柳無忌、柳無非、柳無垢著:《我們的父親柳亞子》,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9年。
姚繼榮、姚憶雪:《唐宋歷史筆記論叢》,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年。
柯木林主編:《新加坡華人通史》,新加坡: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2015年。
范伯群主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上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
思想編委會編:《天下、東亞、台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施蟄存著,劉凌、劉效禮編:《北山散文集(第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施慧美:《日本近代藝術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徐靜波:《被偏誤的日本史:從軍國末路到經濟飛躍》,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徐仲佳:《性愛問題:1920年代中國小說的現代性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孫 敏:《日本的人神信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
孫 郁:《民國文學十五講》,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
孫 文:《唐船風說:文獻與歷史——《華夷變態》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孫玉石主編:《戴望舒名作欣賞》,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高嘉勵:《書寫熱帶島嶼:帝國‧旅行與想像》,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高平叔編:《蔡元培史學論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桑梓蘭著,王晴鋒譯:《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馬學新、曹均偉、薛理勇、胡小靜主編:《上海文化源流辭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袁 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
陳思廣:《從張資平到關永吉:中國新文學長篇小說百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陳國球:《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陳國球:《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子善:《一瞥集:港澳文學雜談》,澳門:文化公所,2020年。
陳子善、秦賢次編:《靜農佚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陳子善、蔡翔編:《山居閒話 胡同文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
陳子善:《上海的美麗時光》,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陳建忠:《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年。
陳永明:《從逆寇到民族英雄:清代張煌言形象的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陳永國:《理論的逃逸——解構主義與人文精神》,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陳岸峰:《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陳公博:《寒風集:陳公博回憶錄》,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陳芳明、吳佩珍主編:《東亞文學的實像與虛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公司,2013年。
陳美如:《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9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玉堂主編:《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全編增訂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君葆:《陳君葆日記全集(卷二:1941-1949)》,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主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郁秀:《郭芝苑——沙漠中盛開的紅薔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 謙:《香港舊事見聞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修慎:《日本近現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張麗珠:《清代學術思想史(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新北市:衛城出版,2017年。
張崑將:《電光影裏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張上冠編:《橘枳之間:西方翻譯理論再思與批判》,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張玉法等編輯:《口述歷史(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
張春田:《革命與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與中國現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張 石:《靖國神社與中日生死觀》,香港:南粵出版社,2015年。
張堂錡:《現代文學百年回望》,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張中良:《抗戰文學與正面戰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張中良:《五四時期的翻譯文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年。
張 泉:《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年。
連玲玲:《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梁秉鈞、許旭筠主編:《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許俊雅:《日治臺灣小說源流考——以報刊的轉載、改寫為論述核心》,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許紀霖:《家國天下——現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許又方:《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莊子薇、蔡明玲、陳雅琳主編:《共再生的記憶——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8年。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郭 根著,散木編:《一位中國報人眼中的大時代:郭根文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單德興:《從文化冷戰到冷戰文化:《今日世界》的文學傳播與文化政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
單德興、廖咸浩等著:《譯鄉聲影:文化、書寫、影像的跨界敘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程光煒、劉勇、吳曉東、孔慶東、郜元寶:《中國現代文學史 下編(1937年~1949年)》,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黃克武:《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黃靈庚集校:《楚辭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黃萬華:《史述和史論:戰時中國文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1997年。
彭小妍主編:《跨文化情境:差異與動態融合——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年。
傅大為:《亞細亞的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年。
湯熙勇、陳怡如編著:《臺北市臺籍日兵查訪專輯:日治時期參與軍務之臺民口述歷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1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楊小濱:《迷宮‧雜耍‧亂彈——楊小濱文化短論與文化隨筆》,臺北:釀出版,2012年。
楊洪承:《廢墟上的精靈——前現代中國知識份子思想文化的理路(1898~1918)》,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楊國強、張培德主編:《上海通史‧第7卷:民國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詹雅能、黃美娥選注:《魏清德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年。
鄒振寰:《20世紀上海翻譯出版與文化變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趙恩潔主編:《南方的社會,學(下)》,新北市:左岸文化,2020年。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2012年。
廖世璋:《知識因:知識演化論(知識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熊開發、李彩霞、朱小寧、張平:《中國古典文學意象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潘淑華:《閒暇、身體與政治:近代中國游泳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鄭宏泰:《虎豹家族:起落興衰的探索和思考》,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鄭家建:《透亮的紙窗(修訂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
鄭貞銘:《百年報人2:跨世紀的報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蔡振豐、林永強編:《日本倫理觀與儒家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年。
蔡登山:《重看民國人物:從張愛玲到杜月笙》,臺北:獨立作家,2014年。
歐明俊:《唐宋詞史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歐陽健:《中國歷史小說史》,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十五冊)》,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6年。
樊善標、危令敦、黃念欣主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魯 迅:《魯迅全集(第一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戴 燕:《文學史的權力(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爵 青著,謝朝坤、李冉編:《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 作品卷:爵青作品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薛綏之:《魯迅雜文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
簡又文等著,蔡登山主編:《《逸經》文史集粹》,臺北:新銳文創,2021年。
龐衛東:《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合併與分離研究:1945-196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日〕小野寺史郎著,周俊宇譯:《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日〕大西克禮著,王向遠譯:《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新北市:大家出版,2019年。
〔日〕大野達司、森元拓、吉永圭著,謝煜偉、陳宛妤、陳明楷譯:《近代日本法思想史入門》,臺北:商周出版,2019年。
〔日〕大久保明男編著:《偽滿洲國主要漢語報紙文藝副刊目錄》,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
〔日〕子安宣邦著,趙京華譯:《近代日本的亞洲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日〕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日〕川本三郎:《林芙美子の昭和》,東京:新書館,2003年。
〔日〕木山英雄著,趙京華譯:《北京苦住庵記:日中戰爭時代的周作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日〕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臺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年。
〔日〕今村嘉雄、宮畑虎彦主編:《新修體育大辭典》,東京:不昧堂,1986年。
〔日〕矢野暢:《「南進」の系譜:日本の南洋史観》,東京:千倉書房,2009年。
〔日〕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之現代》,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日〕西田毅:《竹越与三郎:世界的見地より経綸を案出す》,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5年。
〔日〕安丸良夫著,劉金才、徐滔等譯:《近代天皇觀的形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日〕竹越與三郎:《南國記》,東京:二酉社,1910年。
〔日〕林芙美子著,陸蕙貽譯:《林芙美子的愛情剖面》,新北市:紅通通文化出版社,2017年。
〔日〕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日〕服部卓四郎著,張玉祥等譯:《大東亞戰爭全史(中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6年。
〔日〕若林正丈著,何義麟等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全新增補版)》,臺北:大家出版,2020年。
〔日〕原武史著,黃友玫譯:《昭和天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日〕福井憲彥著,黃耀進譯:《歐洲霸權的光和影:「近代」的形成與舊秩序的終結》,新北市:八旗文化,2018年。
〔日〕橋本恭子著,涂翠花、李文卿譯:《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日〕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 1931-1945年》,臺北:馬可孛羅文化,2020年。
〔韓〕金在湧著,朴麗花譯:《韓國近代文學和「滿洲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7年。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美〕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著,毛升譯:《中國與日本:1500年的交流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
〔美〕賀伯特‧畢克斯(Herbert P. Bix)著,林添貴譯:《昭和天皇:裕仁與近代日本的形成》,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美〕史景遷(Jonathan Dermot Spence)著,溫洽溢、吳家恆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美〕孔復禮(Philip Kuhn)著,李明歡譯:《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3月。
〔美〕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著,路徵譯:《菊花與劍: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美〕西伯特(Fred S. Siebert)等著,戴鑫譯,展江校:《傳媒的四種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澳〕安特魯‧惠特畢(Andrew Whitby)著,周宜芳譯:《清點每一個人:分類、標籤與認同,人口普查如何定義國家與你我身分》,新北市:八旗文化,2021年。
〔法〕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法〕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德〕魯道夫‧瓦格納(Rudolf G. Wagner)著,賴芊曄、徐百柯、魏泉、毛立坤、崔潔瑩譯:《晚清的媒體圖像與文化出版事業》,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德〕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合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馬〕賽胡先‧阿拉塔斯(Syed Hussein Alatas)著,陳耀宗譯:《懶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紀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於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功能》,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2022年。
Alain Schnapp (EDT), World Antiquarianism: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CA: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2014.
Gregory J. Kasza , The State and the Mass Media in Japan, 1918-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Keith Tribe (ed.), A Critical Bibliography of Adam Smith, NY: Routledge, 2002.
Leo T. S. Ching,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Susanna Fessler, Wandering Heart : The Work and Method of Hayashi Fumiko,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ピーター・ウェッツラー(Peter Wetzler)著,森山尚美譯:《昭和天皇と戦争―皇室の伝統と戦時下の政治・軍事戦略》,東京:原書房,2002年。

(三)期刊論文
王鈺婷:〈冷戰時期台港文化生態下台灣女作家的論述位置-以《大學生活》中蘇雪林與謝冰瑩為探討對象〉,《臺灣文學學報》第35期,2019年12月,頁99-126。
王鈺婷:〈大眾文學之多層面向-以六○年代侯榕生香港發表作品為觀察對象〉,《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22期,2019年8月,頁1-24。
王鈺婷:〈美援文化下文學流通與文化生產-以五○、六○年代童真於香港創作發表為討論核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1期,2015年10月,頁107-129。
王鈺婷:〈五○年代台港跨文化語境: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臺灣文學學報》第26期,2015年6月,頁113-151。
王鈺婷:〈冷戰局勢下的台港文學交流-以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的典律化過程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年6月,頁83-114。
王德威:〈華夷之變:華語語系研究的新視界〉,《中國現代文學》第34期,2018年12月,頁1-27。
王惠珍:〈戰時東亞殖民地作家的變奏——朝鮮作家張赫宙與台灣作家的交流及其比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年10月,頁9-40。
王志弘:〈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第33卷第9期,2005年2月,頁9-51。
史書美:〈關係的比較學〉,《中山人文學報》第39期,2015年7月,頁1-19。
史全生:〈關於柳亞子對南明史的研究〉,《民國檔案》1994年第4期,1994年,頁110-113。
石之瑜、顏欣怡、王寶萱:〈做為東亞的台灣——從殖民地收編國家?〉,《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8期,2006年9月,頁61-92。
江寶釵:〈論臺北城的殖民現代性——以市區改正與新興建築為觀察核心〉,《文與哲》第20期,2012年6月,頁409-446。
余 我:〈近代日本作家評介 筆致濃艷的永井荷風〉,《中外文學》第9卷第8期,1981年1月,頁109-116。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2002年5月,頁297-334。
巫佩蓉:〈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藝術學研究》第10期,2012年5月,頁87-132。
李 冉:〈吳瑛與第一次「東亞操觚者大會」——以〈東遊後記〉為中心〉,《新文學史料》2017年第3期,2017年8月,頁108-114。
李 冉:〈吳瑛與「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漢語言文學研究》2015年第2期,2015年6月,頁94-101。
李宥霆:〈關於「亞洲主義」研究的思想史回顧和方法論反省:以日中英語文獻為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2卷第1期,2015年6月,頁231-243。
李衣雲:〈日治時期日本百貨公司在台灣的發展:以出張販賣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3期,2010年5月,頁155-200。
李隆獻:〈日本復仇觀管窺——以古典文學為重心〉,《成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9年4月,頁1-28。
李恭忠:〈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86期,2004年12月,頁101-111。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義務教育之實施——以1921-1922第一屆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之議論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2年12月,頁229-258。
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6年6月,頁59-143。
邵軒磊:〈中日戰爭時期各方「華僑論述」分析〉,《問題與研究》第54卷第3期,2015年9月,頁127-148。
邱怡瑄:〈舊格新詞寫「詩史」:以徐佛蘇《國難歌史及詩史》、姚伯麟《抗戰詩史》為討論範圍〉,《中國現代文學》第31期,2017年6月,頁161-184。
邱馨慧:〈從近代初期季風亞洲的荷蘭語學習看臺灣荷蘭時代的殖民地語言現象與遺緒〉,《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1期,2013年3月,頁1-46。
林保淳:〈《萬年清》與武俠小說〉,《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37卷第5期,2020年10月,頁2-21。
林淑貞:〈出場與發聲——民國詩話在社會結構變易下的媒體位移現象〉,《漢學研究集刊》第27期,2018年12月,頁77-117。
林聖欽:〈日本時代到戰後官方政治意識形態對臺灣鄉鎮基層社會地名命名的影響:以苗栗縣頭份、三灣為例〉,《地理研究》第67期,2017年11月,頁109-135。
林 立:〈亦詩亦史:描述新加坡日佔時期的舊體詩集《血海》〉,《清華學報》新47卷第3期,2017年9月,頁547-589。
林 立:〈劫灰與蘭花:新加坡日據時期的兩部舊體詩集〉,《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3期,2016年7月,頁237-265。
林慧君:〈火野葦平與日據時期在台日人的戰爭書寫〉,《台灣文學學報》,2014年6月,頁31-62。
林佩欣:〈日治時期臺灣資源調查令之頒佈與實施〉,《師大臺灣史學報》第5期,2012年12月,頁97-121。
林正三、吳福助、王雅儀:〈駱子珊《瀕江菴吟集》點校〉,《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134期,2012年11月,頁74-105。
林香伶:〈覺世與再創:論歷史敘述在晚清新小說的運用〉,《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113-148。
林呈蓉:〈從歷史風土探討日本「國家意識」的建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卷第3期,2006年秋季號,頁1-26。
林玉茹:〈國家與企業同構下的殖民地邊區開發:戰時「臺拓」在東臺灣的農林栽培業〉,《臺灣史研究》第10卷第1期,2003年6月,頁85-139。
洪偉傑:〈「南洋」哪裡來?——一個關鍵詞彙的身世之謎〉,《Watch Taiwan觀.臺灣》第41期,2019年4月,頁8-11。
紀舜傑:〈美國中立政策之探討〉,《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2卷第2期,2016年7月,頁175-190。
柯慶明:〈「哀」「弔」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91-237。
胡全章:〈廖恩燾:詩界革命一驍將〉,《嶺南學報》第七輯,2017年5月,頁243-254。
胡家瑜:〈博覽會與臺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象〉,《考古人類學刊》第62期,2004年6月,頁3-39。
胡衍南:〈《金瓶梅》非「淫書」辨〉,《淡江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12月,頁169-192。
胡曉真:〈世變之亟——由中研院文哲所「世變中的文學世界」主題計畫談晚明晚清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01年5月,頁27-34。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2期,2001年6月,頁119-182。
唐 捐:〈前盟主是一匹狼——談紀弦的〈狼的獨白〉、〈戀人之目〉〉,《文訊》第429期,2021年7月,頁92-96。
荊子馨主講,廖紹凱側記:〈邁向島嶼化的東亞:臺灣、濟州、沖繩與去殖民〉,《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25期,2021年2月,頁117-124。
高嘉謙:〈風雅‧詩教‧政治抒情:論汪政權、龍榆生與《同聲月刊》〉,《中山人文學報》第38期,2015年1月,頁61-88。
陳子善:〈《葉靈鳳日記》中的周氏兄弟〉,《書城》2020年9月號,頁72-77。
陳龍廷:〈隱喻與對抗論述:決戰時期張文環的民俗書寫策略〉,《臺灣文學學報》第16期,2010年6月,頁53-84。
陳慶元:〈李白入永王幕之心態探究〉,《東海中文學報》第13期,2001年7月,頁43-64。
張曉恩:〈笑的顛覆——楊絳的女性風俗喜劇〉,《淡江中文學報》第44期,2021年6月,頁305-343。
張錦華:〈電視與大眾文化〉,《新聞學研究》第44集,1991年3月,頁57-71。
敖光旭:〈蘇曼殊與早期文化派〉,《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2卷第4期,頁69-81。
許佩賢:〈作為機關裝置的收音機體操與殖民地臺灣〉,《文化研究》第12期,2011年6月,頁159-202。
須文蔚:〈劉以鬯主編《淺水灣》副刊時期臺港跨藝術互文現象分析:以秦松與蔡瑞月的稿件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雧刊》第23期,2020年2月,頁21-45。
須文蔚:〈1950年代台灣的香港文化與傳播政策研究:以雷震之赴港建議與影響為例證〉,《中國現代文學》第33期,2018年6月,頁171-193。
須文蔚:〈葉維廉與臺港現代主義詩論之跨區域傳播〉,《東華漢學》第15期,2012年6月,頁249-273。
馮惠平:〈民國初年人事行政法制的形成與演變(1912~1928)〉,《文官制度季刊》第9卷第1期,2017年1月,頁25-60。
黃萬華:〈日占區文學論〉,《現代中文學刊》2015年第4期,2015年8月,頁14-24。
黃雯娟:〈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第73期,2014年6月,頁79-105。
黃克武:〈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1912~19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冊,1988年12月,頁141-194。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317-356。
詹閔旭、吳家榮:〈「全球南方華文文學」專題導論〉,《中山人文學報》第51期,2021年7月,頁1-12。
楊芳燕:〈東西之間:杜亞泉的文明論與倫理視域〉,《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9年12月,頁229-280。
楊佳嫻:〈都市新型空間與情感表述:公園與上海都市小說〉,《清華中文學報》第21期,2019年6月,頁211-254。
楊本明、董春燕:〈身份越境與自我重構——論林芙美子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譜系〉,《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3卷第1期,2017年2月,頁24-29。
楊智景:〈東洋的血盟:在臺日人作家的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淡江外語論叢》第22期,2013年12月,頁120-146。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101-144。
葛兆光:〈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臺大歷史學報》第30期,2002年12月,頁183-206。
廖振富:〈論葉榮鐘詩作手稿及其相關資料之研究價值〉,《台灣文學學報》第9期,2006年12月,頁13-44。
劉威廷:〈台灣重層語系研究——以《綠島》及其翻譯交涉為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40、41期,2020年12月,頁79-111。
劉正忠:〈藝術自主與民族大義:「紀弦為文化漢奸說」新探〉,《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9年6月,頁163-197。
蔡祝青:〈「文學」觀念的現代化進程:以晚清報刊的運用實例為中心〉,《清華中文學報》第24期,2020年12月,頁153-205。
蔡祝青:〈觸目傷心誠可哀——以《民權報》的論述場域重解《玉梨魂》等哀情小說〉,《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2期,2008年12月,頁121-160。
蔡錦堂:〈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的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第3期,2010年3月,頁3-22。
蔡錦堂:〈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年12月,頁65-83。
蔡龍保:〈戰時體制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運輸政策之研究〉,《成大歷史學報》第48號,2015年6月,頁197-242。
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鐵路發展政策1895-1945〉,《檔案季刊》第10卷第3期,2011年9月,頁50-69。
蔡龍保:〈戰時體制下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官制改革〉,《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9年12月,頁297-326。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239-271。
鄭鳳雀:〈臺灣詩人黃純青之詩社活動〉,《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29期,2015年3月,頁117-148。
霍耀林、張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海外日本青年的統制——以《廣東日本青年》為中心〉,ICC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 Vol.14(2), 2021, 31-40.
賴祥蔚:〈新聞自由的臨摹與反思〉,《新聞學研究》第87期,2006年4月,頁97-129。
謝國斌:〈烏克蘭的族群政治〉,《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1卷第3期,2015年9月,頁129-153。
鄺可怡:〈跨越歐亞戰爭語境的左翼國際主義:論巴比塞《火線》及葉靈鳳的中文翻譯〉,《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19年7月,頁155-195。
藍弘岳:〈明治日本的「自由帝國主義」與臺灣統治論:從福澤諭吉到竹越與三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32卷第4期,2020年12月,頁607-643。
藍弘岳:〈近現代東亞思想史與「武士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5期,2011年12月,頁51-88。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
釋昭慧:〈利己與利他之矛盾與統合〉,《玄奘佛學研究》第28期,2017年9月,頁51-73。
嚴志雄:〈吳梅村〈琵琶行〉中之「南」與懺悔〉,《中國文學學報》第6期,2015年12月,頁79-98。
蘇俊斌:〈戰爭結束前的靖國神社爭議〉,《人文與社會》第2卷第8期,2011年6月,頁97-114。
〔日〕大澤理子:〈「淪陥期」上海における日中文学の「交流」史試論 : 章克標と『現代日本小説選集』:太平出版印刷公司・太平書局出版目録(単行本)〉,《東京大学中国語中国文学研究室紀要》第9号,2006年4月,頁74-95。
〔日〕今福龍太、朱惠足:〈「思想翻譯:群島思想與世界」序言〉,《文化研究》第28期,2019年12月,頁214-225。
〔日〕杉野元子著,林胤凱譯:〈柳雨生與日本——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親日」派文人的足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1卷第3期,2011年9月,頁17-33。
〔日〕萩野脩二:〈ある「支那通」の軌跡——沢村幸夫について〉,関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編:《関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紀要》第15号,1994年3月,頁27-61。
〔韓〕韓基亨著,陳允元譯:〈文化政治期的檢閱政策與殖民地媒體〉,《台灣文學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頁173-204。
Soon Keong Ong, “ ‘ Chinese, but not quite’: Huaqiao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2013), pp.1-32.
Reuben Rose-Redwood, Derek Alderman, and Maoz Azaryahu, “ Geographies of toponymic inscription: new directions in critical place-name stud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4 (2010), pp.453-470.

(四)學位論文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呂明純:《東亞圖景中的女性新文學(1931-1945)——以臺灣、滿洲國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林克洋:《竹越與三郎的殖民政策論研究―以『台灣統治志』為中心―》,臺南:南臺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論文,2015年。
姜 輝:《出版與救國——神州國光社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郝 田:《北京舊城保留胡同地名的街道空間變遷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碩士論文,2015年。
張莉昕:《滿洲蕩兒:論爵青的浮浪書寫》,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張維正:《接觸、殖民與文化容受: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婚禮的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梁麗欣:《在附逆與抵抗之間——論爵青、予且和梅娘在抗戰時期淪陷區的書寫策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許育婷:《1940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泓達:《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黑崎淳一:《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趙 霽:《吳瑛小說創作及其筆下的人物形象系列》,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山脇あゆみ:《日本泳法の伝播と変容に関する研究》,金沢:金沢大学大学院人間社会環境研究科博士論文,2015年。

(五)電子資源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檢索系統,網址:https://iss.ndl.go.jp/books/R100000039-I001659692-00?ar=4e1f&locale=zh。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9月16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站:《南國記》,網址: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993951。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3月6日。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網站:《軍政下の香港 : 新生した大東亜の中核》,網址: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916566。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4月13日。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E7%81%8C%E5%9C%92%E5%85%88%E7%94%9F%E6%97%A5%E8%A8%98/1942-02-18?w=%E6%88%B0%E6%8D%B7&p=%E6%88%B0+%E6%8D%B7。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1月28日。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新開放期刊兩種《時局雜誌》、《國策研究會週報》〉,2012年7月27日發表。網址:https://www.ith.sinica.edu.tw/archives/news_con.php?no=78&page=17。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2月14日。
《民國時期期刊全文資料庫》(1911~1949),網址:https://www.cnbksy.com/literature/literature/edc525b45fa81065bed00fe723bb2e0e。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6月7日。
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twcenter.org.tw/thematic_series/history_class/tw_window/e02_20010618。上網檢索日期:2021年11月12日。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網站:「伊原宇三郎」,網址:https://www.tobunken.go.jp/materials/bukko/9710.html,2014年4月14日登錄,2021年12月10日更新。上網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2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爵士舞」,網址: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4907/,2000年12月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3日。
莊士弘:〈Lines of flight 逃逸路線 lignes de fuite〉,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230,2010年7月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3月9日。
「華爾滋」,舞世界月刊網站,網址:http://www.dancers.com.tw/rep/chu/chu-08.html。上網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3日。
「意象.台灣影像資料庫」網站,網址:http://www.insighttaiwandb.com.tw/Photo/Photographer,2015年10月15日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1月28日。
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臺,網址: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2203&searchkey=%E7%8E%8B%E6%83%A0%E7%8F%8D。上網檢索日期:2021年12月9日。
「歷任校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網站,網址:https://www.ntue.edu.tw/Home?Sn=9LxE4h%2fQTNerZBmSrchiV0TpFfMUQW5H&%E6%AD%B7%E4%BB%BB%E6%A0%A1%E9%95%B7。上網檢索日期:2021年9月28日。
「歷史教育網絡」之「史家學誌」專欄,網址:https://www.hkep.com/history_education/vol_014_main_fme.htm,2013年6月發表。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3月6日。
「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藝術文化振興」網站,網址:https://www2.ntj.jac.go.jp/unesco/kabuki/tc/play/play12.html。上網檢索日期:2022年2月10日。

(六)報刊
《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1944年)
《臺灣時報》(1898年—1945年)
《中央公論》(1899年—)
《宇宙風》(1935年—1947年)
《新東亞》(南京,1939年—1940年)
《宇宙風(乙刊)》(1939年—1941年)
《台灣文學》(1941年—1943年)
《時局雜誌》(1942年—1943年)
《南洋雜誌》(1942年—?)
《新東亞》(上海,1942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