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歷、心態與認同:中日戰爭時期華中地區的六堆客家人
書刊名: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作者:陳麗華
作者(外文):Chen, Li-hua
出版日期:2022
卷期:67
頁次:頁103-151
主題關鍵詞:臺灣客家認同六堆中日戰爭華中TaiwanIdentityLiudui HakkaSino-Japanese WarCentral 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1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許雪姬(20061200)。日治時期臺灣的通譯。輔仁歷史學報,18,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明珂(19960900)。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20120600)。1937-1947年在上海的臺灣人。臺灣學研究,13,1-29+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雪姬(20190300)。二戰前後在漢口的臺灣人。臺灣史研究,26(1),113-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雪姬(20160500)。臺灣人在滿洲的戰爭經驗。歷史臺灣,11,75-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二崙客人(19990900)。中堆二崙庄憶舊。六堆風雲,79,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仁榮(20000900)。大陸少年工金陵同學會淵源。六堆風雲,85,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雲龍(19631200)。亡友伍道遠的幾封遺札。傳記文學,3(6),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輝鋒(2004)。廣幫與潮幫:晚清旅滬粵商管窺。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95-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麗華(20220300)。跨域流動與客家認同--南京親日政權下的臺灣人鍾壬壽(1938-1945)。新史學,33(1),121-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顏杏如(20210900)。近三十年來日治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新史學,32(3),203-2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雪姬(20080400)。1937至1947年在北京的臺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3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47)。國民政府公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南京市戶口統計專門委員會辦事處(1937)。民國25年度南京市戶口統計報告。南京特別市地方自治推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勤華(1978)。回憶錄。屏東縣竹田鄉:曾勤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1987)。從盧溝橋事變到南京戰役。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yle, John Hunter(1972)。China and Japan at War, 1937-1945: The Politics of Collabora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市來義道(1941)。南京。南京:南京日本商工會議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南京市檔案館(1992)。審訊汪偽漢奸筆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近藤正己、林詩庭(2014)。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明恭(2001)。竹田鄉史志。李明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茂仁(1943)。在華中臺灣同胞寫真年鑑。上海:東洋美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日本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歐戰爆發前後之對華和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新民報社(1937)。臺灣人士鑑。台北:臺灣新民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鑽友(2007)。廣東人在上海(1843-1949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子家(2014)。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東漢、吳餘德(2016)。徘徊在兩個祖國。臺北:謝東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先輝、亞洲經濟出版社(1957)。自由中國工業要覽。臺北:亞洲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馬嘯天、汪曼雲、黃美真(2010)。我所知道的汪偽特工內幕。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美真(1991)。偽廷幽影錄--對汪偽政權的回憶紀實。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巫仁恕(20170000)。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征夫(1946)。京獄秘記。群眾同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壬壽、林耀仁、鍾毓田。回憶錄。鍾壬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鍾任壽、鍾孝上(1995)。友善抗日七十年--盼望君子國日本之再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上海市檔案館(2005)。日本在華經濟掠奪史料。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武進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武進文史資料。常州市武進區政協學習與文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江蘇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1989)。江蘇文史資料第28輯:江蘇近代兵工史略。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江蘇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淑鳳(2011)。戴笠先生與抗戰史料彙編。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徐榮錦(1946)。教科獨修國語會話。華美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馬鞍山市地方志辦公室(1984)。馬鞍山市志資料。馬鞍山市地方志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曾慶貞(2017)。竹田鄉二崙村志。竹田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維新學院(1939)。江浙皖實態調查彙集。維新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1945)。申報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1938)。臺灣大アジ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南京勵志出版社(1946)。漢奸水滸傳:一百〇八個巨奸的罪惡。大同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Brook, Timothy J.、林添貴(2015)。通敵:二戰中國的日本特務與地方精英。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東傑(2019)。聲入心通:國語運動與現代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鳥海靖、歐文東、李群(2014)。近代日本的機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經盛鴻(2005)。南京淪陷八年史:1937年12月13日至1945年8月15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Halbwachs, Maurice、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李麟興。回憶錄(卷號1418950,竹田53)。,屏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火祥(1990)。我的一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立本(2015)。情報與後勤。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2冊.軍事作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20190000)。滿洲國政府中的臺籍公務人員(1932-1945)。來去台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安克強(2003)。上海的「小日本」: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社團(1875-1945)。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綱博文(2003)。上海的日本人居留民。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