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子職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 以二年級《孝說》為例
作者:劉佩榕
作者(外文):Pei-Rong Liu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淑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子職教育行動研究教學實踐課程設計action researchcurriculum designfilial educationteaching pract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研究旨在探討以二年級《孝說》為例,進行國小子職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之困境、因應策略及可行性,看見子職教育推廣與《孝說》關係之新可能性。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進行《孝說》之課程設計,以109學年度下學期的週二晨光時間進行教學實踐。在行動歷程中,運用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同時採課程設計之焦點團體訪談、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者之個別訪談,錄影、照片之課堂紀錄及學童《好好孝護照》之子職實踐心得,期間於嘗試因應研究行動歷程中所遭遇困境與問題解決時,讓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能省思及專業成長,而所得教案經過兩波行動修正後,為課程可行性評估之依據。再以主題分析法的歸納原則,統整資料得到研究結果有:主題一「築課之羈絆與籌辦」、主題二「授課之糾結與化解」、主題三「學齡子職學四寶」及主題四《孝說》巧遇「子職」。最後依研究結果,提供子職教育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研究、推廣子職教育學校及家庭教育單位之建議。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sign the filial educationa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acti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based on the book titled "Filial Piety Talk”. It helped the researcher and research participants to be capable of provoking reflective thinking and gaining professional growth during the action process of meeting difficulties and seeking solutions.This study adopted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desig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book titled "Filial Piety Talk”. Th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was arranged weekly on Tuesday morning at spring in 2021.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tion research,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s were collected as the sources of data, which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For examples,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with the curriculum designers and teachers were conducted. Videos and pictures recorded in the classroom as well as the children’s filial practice recorded in “Passport of Good Behaviors of Filial Piety” were used a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four themes were uncovered as following: (1) having some discrepanc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2) encountering the entanglement and resolutions of teaching methods, (3) discovering four treasures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al curriculum for the second graders and (4)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book titled "Filial Piety Talk” and the filial education. At last, the research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opics concern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s for promoting filial piety educational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and family education are suggested.
中文部份
內政部 (2019)。人口政策與統計資料:未來人口推估。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07日。取自: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 673
內政部戶政司 (2019)。人口統計資料庫。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07日。取自: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內政部統計處 (2019)。NEW 107年簡易生命表。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07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stat/node.aspx?cate_sn=&belong_sn=5992&sn=8603
方德隆 (2005)。課程理論與實務 (第二版)。高雄:麗文文化。
王文科 (2007)。課程與教學論 (第六版)。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 (2014)。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論 (第九版)。台北:五南。
王以仁 (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心理。
王金國 (2016)。教學專業Update。台北:五南。
王金國 (2021)。素養導向教學-好會用。師友雙月刊,625,63-67。
王秀美、許玉容 (2020)。對家中父母說「我愛你」的溝通困境和溝通歷程分析。社會服務與休閒產業研究,9,1-15。
王育民、劉振仁、陳宗韓 (2015)。通識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以倫理學議題為例。全人教育集刊,2,25-46。
王清思 (2018)。論杜威學說與兒童哲學的關係。哲學與文化,45 (6),81-100。
王智弘 (2014)。應用心理研究中的含攝文化考量。應用心理研究,60,33-39。
王琤惠 (2011)。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響-以親子關係課程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立法院 (2019)。家庭教育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6日。取自: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249&pid=181222
卯靜儒 (2015)。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66 (1),6-15。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9)。家庭教育法。台北:法務部。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1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50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20)。家庭教育法細則。台北:法務部。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1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57
朱瑞玲、章英華 (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舉辦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 (頁181-246)。台北: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吳芝儀 (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 (4),19-39。
吳清山 (2017)。素養導向教師教育:理念、挑戰與實踐。學校行政,112,14-27。
吳清山、林天祐 (2011)。教育名詞「課程轉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203-204。
吳順發 (2009)。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4月12日。取自:http://readers.cyc.edu.tw/modules/reading/view.php?rsn=2587
吳順發 (2010)。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實踐對父子親密感影響之研究~以子職知覺為中介變項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吳順發 (2011)。運用多元思維模式推展學校家庭教育之積極做法。嘉義縣閱讀學堂。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2月26日。取自:http://readers.cyc.edu.tw/modules/reading/view.php?rsn=2889
吳順發、林霜吟 (2009)。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18,76-90 。
吳靖國 (2006)。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台北:五南。
吳靖國 (2007)。「視域交融」在生命教育課程中的教學轉化歷程。教育實踐與研究,20 (2),129-156。
吳靖國、魏韶潔(2007)。從聽故事的心理反應談故事教學之原則。教育科學期
刊,7 (1),15-35。
吳瓊洳 (2012)。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內容之意識型態分析。教師專業研究期刊,4,81-108。
吳瓊洳 (2020)。未成年子女與成年子女子職實踐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22,31-58。
呂淑華、張芬芬 (2013)。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態度及理解之成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 (2),91-115。
呂秀蓮 (2017)。有效達成國民敎育課程目標之鑰:敎師的課程發展設計能力。彰化師大教育學報,31/32,25-38。
呂秀蓮 (2019)。有效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從持久概念開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8 (3),121-127。
呂秀蓮(2020)。S2素養課程:以設計思維培育中小學生的基本學力。臺灣教育, 722,,21-27。
李玉珍 (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李奉儒 (1998)。台灣地區家庭倫理的變遷-從傳統到後現代的省思。理論與政策,4,177-190。
李岳庭 (2018)。反思含攝文化下的Bowen理論及其運用在華人文化中。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3,23-44。
李建彥 (2019)。創新擴散思維對學校素養導向課程教學實踐之啟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 (10),113-118。
李思儀 (2014)。行動研究品質評估與未來之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 (9),63-70。
李美慧 (2015)。「孝經」之孝道思想在國中國文課程的運用--以101~103年國中課文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李惠美 (2014)。運用兒童讀經實施孝順與禮貌品德教育之研究──以《弟子規》教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
李琪明 (2017)。臺灣品德教育轉型與困境及其歷史脈絡的宏觀剖析。教育學報,45 (2),1-23。
李珮瑜 (2014) 。Paulo Freire「批判意識」對教師圖像之啟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8 (3),58-78。
李鴻典 (2021年10月5日)。綠議員埋梗:我會教孩子岳飛的故事…。三立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10月5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綠議員埋梗-我會教孩子岳飛的故事-015520148.html?guccounter=1
沈羿成、王金國 (2021)。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設計的問題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 (7),108-114。
邢一欣、楊希珮、黃思華 (2013)。子職新關心。中等教育,64 (4),56-75。
阮光勛 (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 (1),92-102。
周淑卿 (2004)。教師的課程知識內涵及其對師資教育的意義。課程與教學,7 (3),131-144。
周愚文、周淑卿、林永豐、段永德、陳致澄、游自達、顏世枋 (2019)。素養導向的教科書發展與設計。教科書研究,12 (2),105-131。
周麗端 (2017)。高級中等以下推展學校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載於周麗端主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推展工作手冊 (頁11-29)。臺北:教育部。
林文琪 (2019)。我寫•我思•我在:反思寫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如萍 (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121-154。
林如萍 (2019)。由「整合取向」建構家庭教育 推展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67,76-87。
林紀慧、黃慧珊(2020)。清華大學金夏史懷哲,實踐教育愛。師友雙月刊,622,52-61。
林育陞 (2019)。研究倫理中易受傷個案保護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03,3-6。
林俊雄、朱斌、劉原超、黃珮瑜(2015)。臺灣家庭理念顛覆式創新理論與實證研
究。亞東學報,35,175-187。
林偉文(2015)。「良知」-變動世代中不變的教育核心:良知啟發模式的運用。國民教育,55 (1),90-100。
林佩璇 (2004)。邁向課程實踐理論化的行動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 (2),123-143。
林佩璇 (2009)。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論述:從自我到社會文化。教育實踐與研究,22 (2),95-122。
邱馨儀 (2016)。孝經孝道與現今國中教育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
施良方 (1997)。課程理論。高雄:麗文。
柯華葳、陳冠銘 (2004)。文章結構標示與閱讀理解-以低年級學童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6 (2),185-200。
洪玉珊、翁暄睿 (2021)。精打細算-讓跨領域素養教學實踐於生活。師友雙月刊,625,177-180。
唐佩鈺 (2009)。被忽略的子職教育。師友月刊,501,72-73。
唐佩鈺 (2010)。高雄市國中生子職角色知覺、子職實踐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徐綺穗 (2009)。學童反思內涵的分析及其對教學實習課程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 (1),35-58。
徐曉玲 (2016)。實施子職教育方案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子職角色實踐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徐韻琴 (2017)。國中生之子職態度與性別對子職實踐與親子親密感間關係之調節作用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高淑清 (2001)。海外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頁246。
高淑清 (2004)。家庭教育與方案推展之多元思維模式芻議。載於中華民國
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多元化的家庭教育 (頁41-67)。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 (2008a)。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高淑清 (2008b)。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國立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2017)。「知情同意文件」自我檢核清單。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4日。取自: https://tw.search.yahoo.com/search?fr=mcafee&type=E210TW885G0&p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9)。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6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9)。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界定、轉化與實踐之說明。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4日。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59/56214/bb0fc79d-a7c7-4d7e-b03a-9d14bdb59011.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9)。教育部發布之十二年國教課綱彙整。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1月16日。取自: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1594-1.php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0)。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之《國家教育院學習策略融入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手冊》。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2月10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130669431.pdf。
粘美玟、程姿螢、吳俊育 (2021)。以學習者為中心之應用統計翻轉課程設計與成效評估 。教學實踐研究,1 (2) ,53-79 。
張世忠 (2010)。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明坤 (2015)。淺談子職實踐。家庭教育雙月刊,56,32-38。
張芬芬 (2001)。研究者必須中立客觀嗎?行動研究的知識論與幾個關鍵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 (頁9-32)。台北:揚智文化。
張芬芬 (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芬芬 (2019a)。素養是師生共構融會貫通的活知識-108課綱知識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 (10),1-5。
張芬芬 (2019b)。十二年國教的統整課程與分科課程:對立?取代?互補?。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 (1),195-200。
張芬芬、曾瑞錦 (2018)。邁向備課專業化:國小教師備課現況與建議。台灣教育,711,113-124。
張新仁、符碧真、崔夢萍、黃淑苓 (2019)。再論教學實踐研究論文之撰寫重點。教學實踐與創新,2 (1),1-16。
張琬琦 (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家庭價值觀與子職實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德銳(2020)。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觀察與回饋。台灣教育,725,1-7。
教育部 (2019)。「家庭教育法」三讀通過 攜手綿密社會安全網絡。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6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400/News_Content.aspx?n=E8E2E9E3E4EAE332&s=05A3CD78F1251C83
教育部 (2019)。國語辭典簡編本詞語釋義。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6日。取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jbdic/108.10.08
教育部 (2019)。教育部108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 10月16日。取自:https://tpr.moe.edu.tw/index
教育部 (2019)。教育部家庭教育專網:出版資源。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16日。取自:https://moe.familyedu.moe.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52
教育部終教司 (2019)。家庭教育專網最新消息。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2月15日。取自:http://familyedu.moe.gov.tw/
莊耀嘉、楊國樞 (1991)。傳統孝道的變遷與實踐:一項社會心理學之探討。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 (頁134-175)。台北:桂冠。
許詩淇、葉光輝 (2019)。華人人際及群際關係主題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51,33-88。
郭丁熒、施惠文 (2007)。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及其實踐取向之探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 (1),141-170。
郭鈞揚 (2015)。臺灣中老年人孝道期望、孝道信念與幸福感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
陳勇祥 (2014)。資優學童服務學習課程之設計與實施。資優教育季刊,131,21-28。
陳玲芝 (2012)。一個教學反思模式對國小自然科教師PCK之探討。數理學科教學知能,3,20-42。
陳秋吟 (2004)。談故事教學的困境~如何突破說故事技巧上的障礙。教師之友,45 (3),52-60。
陳秋霞 (2017)。國民小學低年級閱讀寫作能力培養的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8),101-104。
陳若琳 (2006)。反哺之恩-談「子職教育」。北縣成教,28,11-14。
陳純暖 (2012)。國小學童子職教育之淺見。載於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5月10日。網址:https://life.edu.tw/homepage/discuss/t-5-293.php?board_no=B000000169&seri_no=586&pageth=2
陳富美、陳孟君 (2015)。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子女職責:子職期望、子職實踐與學童福祉的關聯。輔仁民生學誌,21 (1),113-133。
陳馥萱、王素秋 (2011)。以家庭生態系統觀點論死產婦女的處境與健康。助產雜誌,(53),12-16。
陳麗蘭 (2013)國中小教師的子職焦慮與子職實踐的相關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曾玲真 (2007)。嘉義市國中生子職認知與子職實踐之迷思與落差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湯仁燕 (2005)。Paulo Freire批判解放導向的課程觀點及其啟示。課程與教學,8 (4),57-76。
湯仁燕 (2015)。邁向以學童為主體的轉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 (5),142-144。
湯仁燕 (2016)。開展生命的對話教學-探析《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教育脈動,8,207-211。
單維彰(2016)。素養、課程與教材-以數學為例。教育脈動,5,1-19。
黃文三、沈碩彬、李玉珍 (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3,161-188。
黃光國 (2009):從「儒家關係主義」評〈華人孝道雙元模型〉。本土心理學研究,32,163-185。
黃光國 (2013)。儒家文化中的倫理療癒。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1-54。
黃欣蕙、王貞云、何淑菁 (2012)。從社會高齡化談「子職」。家庭教育雙月刊, 35,24-28。
黃政傑 (2019)。教師應具備課程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 (12),1-5。
黃囇莉、洪才舒(2017)。學習的意義感:建立、失落及再創生。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 (1),133-162。
詹惠雪、黃曰鴻 (2020)。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理解與實踐反思。課程與教學,23 (3),29-58。
楊國樞 (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載於中華心理學刊,28 (1),7-28。
楊國樞 (200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觀點。載於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 (頁79-117)。台北:桂冠。
楊國樞、葉光輝、黃囇莉 (2008)。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載於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 (頁77-15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楊道修 (2009)。以價值澄清法實施子職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子職實踐之影響—以子職知覺為中介變項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楊滿玉 (2009)。增能與轉化:交融教育學的觀點。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6,89-104。
葉光輝 (1995)。社會化歷程中父母教化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 (2),149-167。
葉光輝 (198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葉光輝、孫世維、利翠珊、趙淑珠 (1997)。家庭心理學的開展與研究特點。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0 (2),19-43。
葉光輝、楊國樞 (1991)。孝道認知結構組型之分析。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 (頁95-133)。台北:桂冠。
葉雁菁 (2013)。以繪本實施子職教育方案對親子關係之影響 -以子職知覺為中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甄曉蘭 (2001)。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 (頁199-239)。台北:揚智文化。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019)。子職教育。臺北:國家圖書館。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6月10日。取自: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w3UZAG/search#result
趙文滔、徐君楓、張綺瑄、徐蕾、謝宜芳、李如玉、呂伯杰 (2016)。在關係中,讓愛流動:華人家庭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台北:張老師文化。
潘慧玲、張嘉育 (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中議題教育實施的途徑與作法。學校行政,123,3-19。
廖宗聖、李欣蓉 (2020)。再往前跨一步,落實兒童權利公約。臺灣國際法學刊,16 (2),201-206。
劉佑彰 (2007)。中小學教師進行課程行動研究的困境與省思。中等教育,58 (6),30-35。
劉淑玲 (2015)。運用良知啟發模式於國小六年級孝道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劉佩榕 (2018)。校說孝說-淺談校園推動孝道教育經驗。師友雙月刊,609,9-14。
劉瓊芬 (2021)。以兒少「表意權」檢視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之內涵。臺灣人權學刊,6 (1),161-168。
蔡甫昌、許毓仁 (2013)。易受傷害族群研究之倫理議題。臺灣醫學,17 (6),662-675。
蔡清田 (1998)。建構主義取向的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1 (3),15-30。
蔡清田 (2016)。「領域/科目核心素養」的課程設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 (5),142-147。
蔡清田 (2021)。素養教學-中正大學蔡清田教授專訪報導。師友雙月刊,625,6-28。
蔡彥達、賴世烱、尤秀綾(2019)。學齡前兒童自律活動之養成研究。幼兒教育年
刊,30,101-117。
蔡嫈娟、吳水銀 (2005)。大學童子職知覺與子職實踐之相關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辦之家庭、族群與 多元文化挑戰與機會之兩岸家庭教育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 (頁227-264)。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衛生福利部保護司 (2019)。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2月15日。網址:
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1.html
盧慧鈴 (2012)。淺談子職知覺與子職實踐。家庭教育雙月刊,38,35-45。
賴光真 (2017)。課程實施觀點新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11),35-40。
駱怡君、許健將 (2010)。反省性思考在教師班級經營上之運用。教育科學,9 (1),71-86。
簡梅瑩 (2008)。促進反思教學發展與實施之行動研究。中等教育,59 (1),22-35。
藍麗春、邱重銘(2008)。「文化」的定義、要素與特徵。國立臺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學報,2,117-128。
羅婉甄 (2016)。國中生子職壓力量表編制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羅德興、王明雯 (2012)。從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看質性研究的效度。中華科技大學學報,53,105-122。

外文部份
Abell,S.k. (2008). Twenty years later: Doe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remain a useful id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0 (10), 1405-1416.
Aoun, C., Vatanasakdakul, S., & Ang, K. (2018). Feedback for thought: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feedback constituents on learning experienc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3 (1), 72-95.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W., & Wong, Y. (2014). What my parents make me believe in learning: The role of
filial piety in Hong Kong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9 (4), 249–256.
Clay, R. A. (2020). New guidance for protecting research participants. American Psychology, 51 (6), 72-75.
English, A. R. (2016). John Dewey and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a globalized world: Imagination, empathy, and “third voic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Theory, 48 (10), 1046–1064.
Ferrance, E. (2000). Themes in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Providence, RI: Northeast and Islands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Jie, L., & Desheng, G. (2004). New direction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ese primary school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3 (4), 495–510.
Laverty, M. J. (2016). Thinking my way back to you: John Dewey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formation of concept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Theory, 48 (10), 1029–1045.
Noddings, N. (1995).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rd E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Park, S., & Oliver, J. S. (2007). Revisiting conceptualization of PCK: PCK as a conceptual tool to understand teachers as professional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8 (3), 261-284.
Ramsey, S. J. (2003). Reflecting on the future. Curriculum & Teaching Dialogue, 5 (2), 124-130.
Schutz, K. M., & Hoffman, J. V. (2017). “I practice teaching”: Transforming our professional identities as literacy teacher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Reading Teacher, 71 (1), 7-12.
Shulman, L.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 (2), 4-14.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方德隆譯)。臺北:高等教育 (原著出版於2004)。
Henderson, J. G. (2000)。反思教學–成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 (李慕華譯)。臺北:心理。 (原著出版於1992)。
Um, S. (2021). What is a relational virtue? Philosophical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 178 (1), 95.
Van Manen, M. (1997/2004)。探索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 (高淑清、 連雅慧、林月琴合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7)。
Tan, Y. J., Noew, H. S., & Sarvarubini, N. (2020). The views on filial piety among the malaysian chinese retired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Malaysia. Malaysi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9 (1), 23-36.
Zeichner, K. M., & Liston, D. P. (2008)。反思教學導論 (許健將譯)。臺北:心理。 (原著出版於19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