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之設計及實施研究:教學實踐取向
作者:邢小萍
作者(外文):Sheau-Pyng Shy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指導教授:吳明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教師專業增能教學實踐課程設計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teacher’s professional empowermentteaching praxiscurriculum designprofessional empowering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4
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之設計及實施研究:教學實踐取向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的特質、設計原則,及其內容與實施策略,同時評估此專業增能課程的實施成效與應用途徑。
研究者採用文件分析、問卷調查、焦點團體座談及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蒐集相關資料,據以分析並歸納下列結論:
一、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具有「互為主體」、透過「真實與分享」與「對話與批判」的過程,不斷「回饋與省思」、「教學創新」的五項特質。
二、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的設計原則包括:(一)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規劃」、(二)重視師生互動經驗的「教學方法」、(三)強調學習者「學習的反思」、(四)重視實作分享的「教學評量」,以及(五)鼓勵質疑、強調對話的「課程評鑑」。
三、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其主要內容包含:「閱讀教學研究」、「作文教學研究」及「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研究」。
四、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之實施,運用「精準的學前調查」、「密集的課程會議」、「架設網路平台」、「完整的回饋調查」做為具體的策略。
五、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的實施,普遍符應參與研習者的動機、課程實施方式多元、但對於研習時間、地點的安排及網路平台運作方式則尚有改進的空間,至於對應教師分級或教師生涯發展的成效則有待努力。
六、教學實踐取向之國小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在應用時,能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並能持續應用於教學中且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但在教學現場中,教師不易與同儕分享。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分別在教師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內涵之設計原則、實施策略、實施內容與預期成效等方面提出實務的建議;亦對於未來後續研究者在研究取向及研究方向上提供進一步的建議。
關鍵詞:教師專業增能、教學實踐、課程設計、國語文專業增能課程
A Study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mpowering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An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Praxi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mpowering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clu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principles of design, contents of curriculum, and strategies of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effects evaluation and further applications. Data are collected by documen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focus-group forum, and in-depth interviews.
Based on data analysis ,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eaching praxis oriented curriculum are “relative subjectivity”, process of “truth and sharing”, active “dialogues and criticism”, continuous “feedback and reconsideration”, and “teaching innovations”.
2.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 for the teaching praxis oriented curriculum are learner-based, interactive method, reflective learning, shared assessment, and authentic evaluation.
3. The contents of the teaching praxis oriented curriculum consist of methodologies of teach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heir combination.
4. The strategies of implementation for this teaching praxis oriented curriculum include the precise pre-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constant conference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set-up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complete investigation of feedback.
5. The course diversity and meeting learners’ motives are main effects of this teaching praxis oriented curriculum. However, the arrangement of time and location, the internet platform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s for teacher’s ladder system establishment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6. The applications of this teaching praxis oriented curriculum is certainly abl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flection, and consequently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mentioned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empowerment, teaching praxis, curriculum design, professional empowering curriculum of Chinese languag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志仁、洪儷瑜、陳舜芬(1996)。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F0032695 )。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丁增銓(2007)。由「教師專業」談教師精進教學能力。屏縣教育,30,17-20。
王衍等著(2008)。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市:洪葉文化。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臺北市︰巨流。
王聖銘(1995)。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秋絨(1999)。建立教師終身進修制度。教育部中教司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專案報告,未出版。
王秋柳(2003)。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研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雪萍(2003)。一位資深國小語文科教師教學實際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new window
白雲霞(1995)。美國中小學教師專業階梯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左榕(2000)。一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省思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沈姍姍(1995)。教師增權的意義與條件剖析。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頁137-148)。臺北市:師大書苑。
沈姍姍(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與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103-128。new window
沈珊珊(2000)。教師專業成長的誘因與動力—自制度面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9,28-31。
李方琪(2002)。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研習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李奉儒(2003)。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 ,49(3),1-30。new window
李珀 (1999)。利用教學視導系統提昇教師之教學品質。課程與教學,2(2),49-70。new window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李瑞娥 (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李福明(2006)。教國小級任教師參與研習活動之現有實況與未來需求之研究─以國語文與數學分領域研習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明清(1994)。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沈珊珊、林天祐、林文律(1995)。師範學院研究所提供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案研究。教育部中教司委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專案報告,未出版。
吳明清(1997)。營造學習型教育專業社群:教師進修的政策目標與制度規畫。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主編),進修推廣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137-148)。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1), 99-114。new window
吳清山 林天祐(主編)(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27 ,5-17。
吳慎慎(2006)藝術人的終身學習:生命故事敘說的教學實踐。藝術教育研究,12,1-38。new window
吳建興(2001)。Empowerment理論的實踐及反思-以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能力教育教師工作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市。
呂木琳(1994)。有效安排教師在職進修因素簡析。载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教育多元化(頁59-78)。臺北市:師大書苑。
呂錘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初探。臺中師院學報,10,63-85。new window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呂錘卿、林生傳(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與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7,45-64。new window
何青蓉(2004)。邂逅《受壓迫者教育學》:「文化視窗課程」教學實踐的初步省思。取自
何翠華、許學仁(2000)。國語科多元評量的實施。翰林文教雜誌,11,8-11。
林文生(2000)。課程統整的理念與教學實務之探討。「課程統整與教學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文生(2000)。從後現代課程觀來談學校本位課程。取自http://www.rges.tpc.edu.tw/map3/
林仁煥(2008)。賦權增能內涵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啟示,竹縣文教,37,23-26。
林志成(1998)。授權增能導向的學校行政。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編),學校行政新理念 (頁107-123)。臺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林志成(2002)。授能導向的專業發展評鑑。教育政策論壇,5(2),81-102。new window
林志成(2005)。從行動智慧概念看校長專業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29,5-14。new window
林志成(2006)。教師專業發展與評鑑的困境與對策。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6,1-48。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邱彥瑄(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國語文教師研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馨儀(2004)。啟動教師專業發展建置教師教學檔案。政大實習520季刊,2004年秋季號,14-15。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周淑卿(2004)。我是課程發展的專業人員?-教師專業身分認同的分析。現代教育論壇,11,329-337。new window
周淑卿(2005)。論教學文化更新為學校課程革新之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8(3),15-25。new window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new window
洪孟華(2002)。國小教師增權賦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洪孟華(2003)。教師「增權賦能」(empowerment)概念與策略之探析─專業主義的觀點。中等教育,54(5),84-95。new window
徐世瑜(2002)。教師進行課程規劃之歷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49,10-13。new window
馮永敏(2001)。試論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綱要》內涵與特色。應用語文學報,3,167-186。
教育部(2009)。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年修訂版。臺北市:教育部。
葉連祺(2005)。掀開教育「績效」的面紗--績效意涵和發展之檢視。教育研究,131,95-108。new window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心理。
陳佩英(2008)。從培力的對話觀點探討教師的專業成長。高雄師大學報,24(2),new window
21-48.
陳怡君(2004)。教師進修方案規劃要素之研究:系統規劃模式的分析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昇飛(2005)。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之實踐一社會互動教學與語文能力建構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陳美玉(1998)。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市:麗文。
陳美如(1995)。躍登教師研究的舞臺—課程行動研究初探。國民教育,35,21-28。
陳美如(2002)。促發課程改革的永續機制:「教師即課程評鑑者」的理論探究。取自http://192.192.169.230/cgi-bin/edu_paper/tocdetail?001841010106161753db3afacfca670
陳美如(2004)。教師專業的發展與深化:教師課程領導之為何?如何?與限制。教育研究月刊,126,19-32。new window
陳雅玲(2004)。高雄地區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創新及其研習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清溪(2003)。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談教學評量。研習資訊,20(3),58-66。
陳發來(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短期研習進修效能評鑑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曉綺(2000)。國小教師教學決定歷程之銓釋性研究一一以一位語文科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燕嬌、范熾文(2007)。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9,189-210。
秦屹安(2006)。徘徊在複製與社會轉化之間:教改脈絡下國小教師意識覺醒的條件與可能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社會,臺北市。
張惠博、陳均伊(2003)。從教學模組的發展看教師專業成長。「九年一貫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統整課程教學模組設計成果發表研習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郭明固(2004)。國民小學語文科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郭昭佑(2002年9月)。從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看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教師成為課程評鑑者核心理念:賦權增能。「九年一貫課程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4。new window
彭仁晃(2000)。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師進修現況及其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模式探討。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1995)。教師成長與學習。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臺北市:五南。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炳煌(2001)。教師專業素質之提升。教師天地,113,15-20。
黃哲彬(2004)。談授權增能在學校行政上之應用。學校行政雙月刊,30,31-46。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淑苓(2006)。學生中心課程設計。取自http://web.pu.edu.tw/~excellent/ excellent95/ activity/951109_01.ppt
黃錦桃(2006)。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繼仁(2003)。課程慎思應用於教室層級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小學低年級教師的語文課程實踐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黃繼仁、周立勳、甄曉蘭(2001)。國小教師國語教學信念及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7,107~132。new window
曾榮華(2002)。教師專業的核心—反省思考教學。臺中師院學報,16,39-48。new window
夏林清(1989)。行動科學─在實踐中研討。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99-120)。臺北市:巨流。
孫國華(1997)。國民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new window
詹志禹(2000)。「教師進修」新思維。教育研究月刊,78,1。
劉育忠(2002)。自覺、批判與轉化—從批判教育學中「抗拒」概念之意涵試論其在課程改革中之實踐途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頁211-229)。臺北:揚智。
劉建男(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賦權增能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臺北縣。
劉慶生(2006)。建構「國文科教師專業社群」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錢清泓(2006)。刻意營造還是自然生成?再思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教師文化。「第三屆課程與教學論壇」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1998)。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臺北市:教育部。
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進修現況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4,1-7。new window
鄭文玄(2001)。語文教師的基本能力結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鄭聖襦、靳知勤(2007)。國中科學實習輔導教師之輔導策略、輔導障礙來源及其專業成長。科學教育學刊,15(2),145-168。new window
張秀敏(1988)。提昇國小教師在職進修教學成效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543-579 。new window
張清濱(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13(6),2-9。
張雪君(2006)。國小教師歷史學科信念與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87-117。
張新銅、吳莉蓉(2004)。從教學中觀察學生語文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以五結國小六年級為例。取自http://cmc53.sivs.chc.edu.tw/93-action-research/各校精簡論文/五結國小.doc。
鍾任琴(1997)。國小教師權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11,157-186。
鍾任琴、黃增榮(1998)。國民中學教師權能之分析。朝陽學報,3,183-213。new window
鍾任琴(2000)。教師專業權能之研究 : 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鍾任琴、黃增榮(2000)。中小學教師權能量表編製之研究。朝陽學報,5,345-372。new window
廖運楨(2002)。臺灣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教師賦權增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新竹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97年度基本學力檢測計畫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臺北市97年度國民小學教師精進課堂教學能力專業發展組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臺北市98年度國民小學教師精進課堂教學能力專業發展組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臺北市98學年度國民小學教師精進教學國語文領域教師專業增能班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臺北市99學年度國民小學教師精進教學國語文領域教師專業增能班成果報告書,未出版。
潘世尊(2000)。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二之發展:國小數學教學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8,209-239。new window
潘運欽(1999)。基層教師對分級制度的看法與反應。教育資料與研究,31,32-34。new window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蔡濱如(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new window
潘慧玲(2006)。彰權益能評鑑之探析。當代教育季刊,14(1),1-24。new window
潘麗珠、王秀玲、李玉馨(2004)。國中國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32(3),26-43。
甄曉蘭(1997)。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61-69。new window
甄曉蘭(2003)。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new window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甄曉蘭(2004年6月)。提升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知能的途徑-應用合作行動研究方法的反思 。「課程與教學行動研究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謝建國(2001)。國小實習教師國語科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閻自安(2007)。學校教師在職進修課程的規劃:組織需求評估的觀點。初等教育學刊,28,33-56。new window
魏惠娟(2002a)。學習型學校的構築。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363-401)。臺北市:學富。
魏惠娟(2002b年2月)。台灣教育改革的迷思與省思。「全球化:教育變革新領域」發表之論文,香港中文大學。
魏惠娟(2004)。學習型學校的規劃與實踐:一個學校的經驗。研習資訊雙月刊,21(1),13-19 。
顧瑜君(2002a)。實踐取向之教師專業成長─在職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之解析。課程與教學季刊,5(4),1-18。new window
顧瑜君(2002b)。教師在職進修增能模式初探。載於黃炳煌(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師專業發展(頁361-381)。臺北市:師大書苑。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龔心怡 林素卿(2008)。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模式之建構–以英語科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12(1),99-124。new window

西文部分
Aronowitz, S. & Giroux, H. A. (1993). Education still under siege. Westport: Bergin & Garvey.
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by R. Nice).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 (1990). Repor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ourdieu, P.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cCutcheon, G. (1992). Facilitating teacher personal theorizing. In E. W. Ross, J.W. Cornett & G. McCutcheon (eds.), Teacher personal theorizing: Connecting curriculum 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pp. 191-207). Albany: SUNY.
Eisner, E. W., & Vallance, E. (1974). Conflicting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Berkley, CA: McDutchan.
Ennis, C. D. (1992). Reconceptualizing learning as a dynamical system. Journal of Curriculumn and Supervision 7(2), 115-130.
Ellsworth, E. (1989). Why doesn't this feel empowering? Working through the repressive myths of critical pedagog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9(3), 297-324.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 Penguin.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roux, H.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New York: Bergin & Garvey.
Giroux, H. & McLaren, P.(eds) (1989). Critical Pedagogy-the State, and Culutural Struggl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iroux, H. (1995). Teacher as Public Intellectuals. In A. C. Ornstein: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U. S. : Allyn & Bacon.
Giroux, H. (2001). Pedagogy of the depressed: Beyond the new politics of cynicism. College Literature, 28(3), 1-32.
Gleick, J. (1987). 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NY: Viking Penguin.
Gordon, T. & Greenspan, D. (1994). The management of chaotic system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47, 49-62.
Griffths, D. E., Hart, A. W., & Blair, B. G. (1991). Still another approach to administration: Chaos theo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uarterly, 27(3), 430-451.
Grundy, S. (1987). Curriculum: Product or praxis. P.A.: The Falmer Press.
Hargreaves, A. (1994).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London: Cassell.
Hawley, W. D. & Valli, L. (2000). Learner-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Bulletin, 27. Bloomington, Ind.: Phi Delta Kappa, Augus.
Hayles, N. K. (1990). Chaos bound: Orderly disorder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scienc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ss, J. & Alfred, G. (1999). Expectations, Opportunity, Capacity, and Will: The Four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Chicago School Refo. Educational Policy, 13(4), 494.
Hunter, W. J., & Benson, G. D. (1997). Arrows in time: The misapplication of chaos theory to edu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9(1), 87-100.
King, M. B. (200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schoolwide inquir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 243-257.
Klecker & Loadman, (1996). A Study of Teacher Empowerment in 180 Restructuring Schools: Leadership Implica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RIC: ED393823)
Lasley, T. J. & Matczynski, T. J. (1995). Reflective Teaching. In A. C. Ornstein: Teaching-theory into Practice. U. S.: Allyn & Bacon.
Lather, P. (1991). 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 London Routledge.
Lie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N. J: Prentice Hall.
Maeroff, G. I. (1989). The principles of teacher empowerment. Education Digest, 54(6), 4-6.
Manen, Van (1990). Research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deagog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arsh, C., & Willis, G. (1995). Curriculum: Alternative approaches, ongoing issu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Olson, J. (1992). Understanding Teaching-Beyond Expertis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Orkwis, R. (1999). Curriculum access and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From http://ericc.uncg.uicg.edu/virtuallib/achievement/5002
Richardson, V. (2003). The dilemma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i Delta Kappan, 84(5), 401-406.
Robinson, H. A. (1994). The Ethnography of Empowerment: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Romanish, B.(1991). Teacher empowerment: The litmus test of school restructuring. Social Science Record, 28(1) , 55-69.
Scho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U. S.: Basic Books.
Seidman, I. E. (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 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ergiovanni, T. J. (1991). Constructing and Changing Theories of Practice: The Key to Preparing School Administrators. Urban Review, 23(1), 39-49.
Stewart, D. & Mickunas, A. (1974). Exploring phenomenology: a guide to the field and its literatur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Supovitz, J. A. & Turner, H. M. (2000). The effec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 scienc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classroom cultur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9), 963-980.
Taylor, P. (1993). Education and liberation: The means and ends of Dialogue and Conscientization. In The Texts of Paulo Freir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Vaughn, S. Schumm, J. S. & Sinagub, J. (1996).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Wideen, M. F. (1992). School-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Fullan, M. & Hargreaves, A. (eds.),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Zeichner, K. M. & Liston, D. P. (1987). Teaching student teachers to reflect.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 23-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