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大陸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建構與檢證
作者:馬小芳
作者(外文):MA, XIAO-F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進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中國大陸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建構模糊德菲法模糊層級分析法Chinese Mainlandfuzzy analytic hierarchyFuzzy Delphi methodIndicators’ constructio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professional qualit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研究旨在建構適用於大陸的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與權重體系,作為評鑑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品質的參考。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建立初步指標向度,經十位專家進行內容效度審定後,編制成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模糊德菲法專家問卷,進而通過收集二十位模糊德菲法專家的意見,並進行統計分析後,形成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接續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將建構的指標編制成指標權重調查問卷,並邀請以上專家進行指標權重評定;最後採用訪談法對建構的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及權重進行檢證。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在指標架構方面,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包含四層面、十個項目和三十六項細目指標;2.在指標權重方面,本研究建構了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各層面、項目和細目指標的同級權重和綜合權重,並進行了排序;3.在指標檢證方面,八位利害關係人對指標及權重提出了寶貴建議,整體認為,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及權重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研究方法具有科學性,所建構的指標比較符合幼兒園教育實務;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素養指標內容比較全面、具體和細緻。同時,不同人員對某些指標權重有不同的觀點。
本研究除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併提出建議外,還提出針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construct a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dicators and weight system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in Chinese mainland,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cultivating qualiti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Firstly, the preliminary indicators dimension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fter the content validity was verified by ten experts, the expert questionnaire of Fuzzy Delphi method for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dicator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was compiled, and the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indicator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was formed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opinions of 20 Fuzzy Delphi method experts; Then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compile the constructed indicators into the indicators’ weight questionnaire, and invited the above experts to evaluate the indicators’ weight; Finally, the interview method was used to verify the constructed professional quality indicators and weight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In terms of indicators structur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indicators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cluded four levels, ten dimensions and 36 detailed indicators; 2. In terms of indicators weight, the research constructed the same level weight and comprehensive weight of all levels, projects and detailed indicators of preschool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dicators, and ranked them; 3. In terms of indicator verification, eight stakeholders put forward valuable suggestions on indicators and weights. On the whole, they have believed that the indicators and weight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reschool undergraduates had good application value;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scientific, and the constructed indicators we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practice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he contents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dicator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wer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specific and detailed.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personnel ha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weight of some indicators
This study not only has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but als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一、中文部分
王一舟(2016)。教學醫院之教學評鑑指標建構與檢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有智、歐陽侖(2018)。心理學基礎:原理與應用。北京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王迎蘭(2012)。學前教育本科專業實踐性課程的設置現狀與改進。學前教育研究,11,53-55。
王東(2020)。幼兒園教師能力結構探析。甘肅教育,21,46-47。
王定華(2019)。我國高校師範類專業認證的緣起與方略。中國高等教育,18,20-22。
王建軍(2008)。我國城市小學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與效果的調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3,17-18。
王秋絨(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帥(2018)。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內容與向度。北京市:科學出版社。
王景坤(2020)。國民小學數位公民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傑,薛鈺川(2011)。學前教育本科生職業認同現狀的調查與研究。雞西大學學報,11(01),3-4。
王傭(2020)。TPACK 視域下學前教育專業師範生專業能力:構成要素及內涵。教育觀察,9(32),84-8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取自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008/t20100802_93704.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教育部關於印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取自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32/201212/xxgk_145603.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教育部關於印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取自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
e/s6991/201309/157939.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教育部關於印發《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509/t20150901_204894.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的通知。取自 http://www. 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501/t20150112_18930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7)。教育部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畫 2.0 的意見。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810/t20181010_350998.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2014)。教育部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畫的意見。取自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2)。國務院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9/07/content_5390.htm。
中國青年報(2017)。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取自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11/17zt11_bd/201710/t20171023_317175.html。
中國青年報(202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51.6%。取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188525533101061&wfr=spider&for=pc。
中國教育資訊網(2018)。以資訊技術推動高等教育高品質內涵式發展。取自 http://www.ict.edu.cn/laws/jianghua/linhuiqing/n20180129_48316.shtml。
方建良(2021)。國中小教師數學領域素養導向評量設計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石宜正(2021)。技術型高中學校行銷策略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葉瀾(2006)。「新基礎教育」論:關於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360。
田寶軍、王德林(2002)。美國專業發展學校(PDS)模式述評。高等師範教育研究,6,63-66。
白婷,蘇文琪,於麗(2017)。陝西省地方高校學前教育本科生音樂素養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戲劇之家,06,208-209。
臺灣教育部(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成有信(1990)。十國師範教育和教師。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旭東(2014)。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模型建構。教育研究,35(06),81-90。
朱旭東,胡豔(2009)。中國教育改革 30 年·教師教育卷。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智賢(1981)。有關兒童智力發展的幾個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39-46。
朱新春等(主編)(2003)。教學工作技能訓練。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創(2004)。教育智慧:教師專業素養的核心構成。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03,15-17。
李召存,李玉華,俞裕芝(2015)。學前教育本科生對專業理論的認識與理解。學前教育研究,2,37-41。
李紋勝(2016)。雲端未來學校管理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萃芝(2018)。學前教育本科生音樂技能現狀調查研究。河西學院學報,34(01),122-124。
李康(2017)。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能力的構成分析。科教文匯,7,43-44。
李藍,曾彬(2018)。近十年我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研究綜述。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學報,34(5),75-79。
楊文(2011)。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學前教育研究,07,64-66。
肖丹(2008)。心理學基礎。北京市:人民衛生出版社。
吳友華,熊林江(2010)。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文獻綜述。企業家天地(理論版),4, 93-94。
吳永軍(2007)。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範式、途徑、方法。當代教育科學,12,19-21。
吳剛平(2004)。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對話途徑。教育評論,1,1。
吳清山(2004)。提升教師素質之研究。教育研究,127,14-17。
吳鳳嬌(201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資本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吳鋼(2019)。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指標建構與檢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吳瓊慧(2021)。國民小學系統領導模式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沈娟(2012)。論學前教育本科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文教資料,20,117-118。
沈偉,孫天慈(2020)。標準與問責:澳大利亞合格教師的認定與培養。全球教育展望, 49(01),75-88。
宋宏福、方成智(2003)。論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6),69-72。
陳柏華,徐冰鷗(2006)。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系的構建——教師專業素養的視角。教育理論與實踐,09,50-53。
範兆寅(2015)。國民小學校長政治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海亮、楊光海(2012)。教育心理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崇德(1998)。教師素質的構成及其培養途徑。中小學教師培訓,1,10-14。
林進丁(2013)。國民小學學校行銷指標之建構與權重體系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進材(1999)。 教學研究與發展。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6)。教學原理。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2008)。教學評鑑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銘欽(2015)。大陸高等教育階段學校特殊教育績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驛哲(2021)。公立國小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機制與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易秀枝(2021)。高級中等學校學群科中心課程與教學輔導成效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易森林(2005)。教師專業發展基本途徑的探索。外國中小學教育,4,10-13。
周丹(2006)。高師教師技能的培養。教育評論,6,39-42。
鄭三元(2001)。幼兒園班級制度化生活的特徵及反思。學前教育研究,01,17-19。
胡萬山(2018)。師範類專業認證背景下教師教育改革的意義與路徑。黑龍江高教研究,7,25-28。
胡德輝等(1981)。心理學教學參考資料。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柯勤飛,張益(2017)。基於 SCIL 核心能力素養的教師教育模式改革探索——以上海師範大學為例。教育發展研究,37(20),61-67。
薑文閔(譯)(2005)。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原作者:John Dewey)。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馬芳,黎翔(2012)。教育心理學。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馬超山,張桂春(1989)。教師素質結構模型初探.遼寧師範大學學報,4,33-36。
馬麗(2018)。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實踐能力提升策略探討。巢湖學院學報,20(02),156-159。
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2016)。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教育學刊, 10,1-3。
夏楊燕,程晉寬(2018)。英國職前教師教育培養模式探究。外國中小學教育,7,54-62。
顧明遠(1998)。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494。
徐藹婷(2006)。 德爾菲法的應用及其難點。中國統計,9,57-59。
翁榮銅(2003)。技專校院知識資產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靜(2016)。青海省高校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研究。西部素質教育,
2(19),62-64。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文瑜(2019)。國小食育素養指標建構與檢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嘉義大學教育系,嘉義市。
陳君武(2020)。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映如(2015)。特色學校永續經營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陳盈詩(2015)。幼兒園教師專業核心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陳霞(2012)。教師專業發展的時效性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文雲(2014)。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品質標準」探討。新課程,10,32-34。
黃友初(2019)。教師專業素養:內涵、構成要素與提升路徑。教育科學,03,27-34。
曹鶴(2015)。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瀋陽市:瀋陽師範大學。
許紅梅(2006)。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研究綜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100-102。
許筱君(2021)。我國學校型態原住民族實驗教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梁寧建(2011)。心理學導論。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厚粲(2001)。大學心理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倩倩(2017)。學前教育本科生的專業認同感分析—以河南省 H 高校為例。河南科技學院學報,37(08),52-56。
張基成,蔡政緯(2012)。以網路模糊德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發展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之知識管理行為量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0(1),103-133。
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臺北市:五南。
張琬翔,尹玫君(2014)。以學習策略觀點建構科學教育網站評鑑指標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2),47-91。
彭聃齡(2012)。普通心理學。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黃志豪(2017)。臺灣高等教育資歷架構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政傑(主編),王金國著(2016)。教學專業 Update。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等(1996)。中小學基本學歷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委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項目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黃勝梅,魏紅(2018)。高師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實踐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1),145-148。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葉雅菁(2018)。國民小學行政服務品質指標建構及其應用-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臺南市。
葉蕙芬(2009)。國小優良教師素質指標建構與實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瀾(1998)。新世紀教師專業素養初探。教育研究與實驗,1,3-5。
葉瀾、白益民、王枬、陶志瓊(2001)。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傅樹京(2004)。評價 PDS:意義·指標·機制。中小學管理,7,52-54。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湖南民生網(2019)。教育部:全面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取自 https://www. hnmsw.com/show_article_110420.html。
楊秀雲,黃勝(2014)。西南民族地區高校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認同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4),24-27。
楊曉(2013)。教師專業發展。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立瑩(2016)。國際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品質保障組織發展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昌木(2011)。教師專業發展。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
趙康(2000)。專業、專業屬性及判斷成熟專業的六條標準—一個社會學角度的分析。社會學研究,5,30-39。
臺灣教育部(2020)。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取自 http://www.edu.nutn.edu.tw/gac610/mode02.asp?m=20140710092403998&t=list。
蔣東霖(2017)。國民中小學校長通識素養指標建構與實證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裴娣娜(2018)。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鄭肇楨(1987)。教師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劉定一(2004)。「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九個命題。全球教育展望,33(03),63-68。
劉曼(2019)。學前教育本科生職業認同調查研究。教育觀察,8(09),97-99。
蕭雪玲(2016)。國民中學學校效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魏千妮(2020)。國民小學混齡教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鍾乙豪(2021)。優勢學校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以國民小學 S.M.A.R.T.實證模型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謝臥龍,駱慧文(2004)。德懷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夢怡,張新立(2019)。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結構及內涵分析—基於課程遊戲化建設。科教導刊,9,84-86。
辭海編輯委員會(1999)。辭海。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鐘啟泉譯(1986)。現代教育學基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41。
竇全能,張睿錕,韓婉姝(2016)。就業取向下高校學前教育本科生專業藝術技能培養現狀及實訓體系構建研究。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63-68。
二、西文部分
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5). Action Now: Classroom Ready Teachers. Australian Government Response. Retrieved from https: //w ww.aitsl.edu.au/docs/default-source/default-document library/150212_ag_respons e_-_final07188891b1e86477b58fff00006709da.pdf?sfvrsn=4ff0ec3c_0.
Bell, B. & Gillbrert, J. (1996). Teacher development: a model from science education. London & Washington, D. C.: Falmer Press, 16.
Bisschoff, B. G. (1998).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competence. Journal of In-service Education, 24, 36-49.
Borich, G. D., (1988). Effective teaching models. Columbus, Ohio: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Carl, Olson, Jerry & Wyett L. (2000). Teachers need affective competencies. Project Innovation Summer, 7, 30-33.
Carr-Saunders A. M., Wilson P. A., (1933). The Profess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507.
Danielson & Charlotte (1996). Enhanc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04).Australia 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Teachers. http://www.docin.com/p-838124009.html,4.
Douglas, R. M. (1982). Education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Fessler, R. (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Peter J. Burke, & Robert G. Heideman (Eds.),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 Springfiled, ILL: Charles C. Thomas.
Fuller, F. & Bown, O. (1975). Becoming a teacher. In K, Ryan (Ed.), Teacher education (The 74th yearbook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ew-Hlii.
Heneman, H. G. & Milanowski, A. T. (2003). Alignmen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teacher performance competency. Report in 2003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Heneman, H. G. & Milanowski, A. T. (2003). Alignmen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teacher performance competency.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9(4), 108-125.
Huberman M., Grounauer, M. &Marti, J., (1993). There lives of teachers. London: Cassell Villiers house.
Johnstone, J. N. (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London: Kogan.
Kabilan, M. K. (2004). Onl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eacher competency.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21(2):51-57.
Lacey, C. (1990).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In Lorin W. Anderso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616-620.
Leithwood, K. A. (1992). The principal’s i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Michael Fullan & Andy Hargreaves (Eds.),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 Washington, D.D.: The Falmer Press, 86-103.
Leithwood, K. A.(1992). The principal’s i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Michael Fullan & Andy Hargreaves (Eds.),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88.
Liberman (1956). Education as Profess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2-6.
Morgan, G. (1986).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the school system of outcome. Toronto: Ministry of Education.
Newman, k., Burden, P. & Applegate, J. (1980) Helping teachers examine their long-range development. The teacher educator, 15, (4): 7-14.
Robert, R. R. & Ernest, I. I., (198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p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itter, J. & Lanier, P. (1982). Student teaching: A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eacher or a period of consolid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Spencer, L.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3-14.
Stein, M. et al. (1999 ) .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ers: Learning to Assist Teachers in New Settings in New Way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69, (3):237-269.
Watts, D. (1982). Campus-based pm-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survive? Part 2 :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3(2): 37~4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