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爭、情感、現代性:1950年代渡海來臺作家小說研究
作者:鄭昀
作者(外文):Yun Che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正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1950年代台灣戰爭情感現代性渡海1950sTaiwanWarEmotionModernityCross-Se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本論文從「戰爭」、「情感」與「現代性」三者為經緯,縱貫1950年代渡海來台的小說家的創作,來討論1950年代主流之下的小說創作,如何反映個人與時代之間的扞格與差異,並且展現作家個人的美學理念、幽怨情感與生活中的細節。研究題目中的「渡海」,實質上是一種包含了行動要素的經驗,不只是個人逃離「中國(大陸)」,轉進「台灣」造成的兩地的空間、記憶與情感上的變化,也應包含「中國(大陸)」經驗與台灣的「島嶼/海洋」比較與延伸,甚至是投影與改造。本論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為以下五點:
一,探究1950年代的文人與小說作品的關係
本研究希望在多元的視角下,重新發掘、闡釋1950年代的文學創作。從這些來台文人的背景、歷史、個人寫作風格等,發掘另一種戰後文學風貌,不只是反共文學與溫婉書寫,而是有更多其他種類的選擇。
二,以情感/意識形態詮釋1950年代的小說創作
回顧當前的1950年代文學研究,雖然有從共同體與「情感」方面討論,但並無將之結合成一種「結構體」進行論述。細緻情感與金戈鐵馬的融合,變成為充滿文藝氣息的「反共文藝」誕生,達到了「核心」到「末梢」的一致。雙向強化了「中華民國/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感建立,使之理所當然地變成社會結構一部分,形成一種雖然內部矛盾,但情感足夠強健而得以成立的結構體系。
三,從物質史、都市史、生活史、產業史等多重角度再詮釋1950年代小說
從空間理論的角度重新詮釋1950年代的現代派作家,提供一個新的詮釋方式與文學史解讀。「現代」的空間、「政治」的空間,以及對於新經驗、新社會的衝擊,造就新的文學創作。
四,探討1950年代的身份、族群關係
本文除了討論外省「移/遺民」的「殖民」、「戰敗」情結外,亦涉及性別角度,以女性作家們作為主要參照,討論「純文學」與「市場取向」兩面向下的作家,如何透過書寫展現1950年代的性別樣貌,與1950年代的意識形態、城市文明發展又有何種關聯性。
五,重新檢視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根源
本文的研究試圖提出不同的詮釋,發掘新的源頭,為既有的脈絡關係提出補充。找出除了胡蘭成、張愛玲之外的現代小說流派傳承,並且試著與1960年代白先勇等人的在台大外文系中發展出來的「現代主義」進行對話,多元化「現代主義」的起源。本研究期待為1960年代的現代文學找到多元的起點,目前多認為「現代主義」是受到西方作品影響,因此希望重新審視1950年代中,「非反共/懷鄉」的文學作品及其文人團體刊物,提供更多樣的詮釋。
1950年代的台灣,其場域空間就是充滿了各種戰略,不論是國民黨政府的軍事部署或政治行為,還是各種場域如產業、文壇、學界、藝文娛樂界等,「策略」無所不在。而生活其中的作家們,或多或少都運用了「戰術」,來消費與使用大環境、政府以及社會風氣的資源,以達到自己作為個體的各種「目的」:不論是藝術行為上的還是生存資源獲取的部分。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r", "emotion" and "modernity", this thesis runs through the creations of novelists who crossed the sea to Taiwan in the 1950s, and discusses how the mainstream novel creation in the 1950s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 times. It also reveals the writer's personal aesthetics, grievances and details of life. The "crossing the sea" in the research topic is essentially an experience that includes elements of action. It is not just the changes in space, memory and emotion between the two places caused by individuals fleeing from "China (Mainland)" and transferring to "Taiwan". It should also include the comparison and extens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China (Mainland)" and Taiwan's "island/ocean", and even proj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main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is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1.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i and novels in the 1950s.
2.Interpreting the 1950s Novel Creation through Emotion/Ideology.
3.Reinterpreting 1950s Novel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ch as Material History.
4.Exploring Identities and Ethnic Relations of the 1950s.
5.Reassessing the Roots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Taiwan of the 1950s was a space teeming with various strategies, whether in the military deployments or political actions of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or in various domains like industry, literary circles, academia, and entertainment. 'Strategies' were omnipresent. Writers living within this environment more or less utilized 'tactics' to consume and exploit resources from the larger environment, government, and societal climate to achieve various individual 'objectives,' whether in artistic endeavors or obtaining resources for survival.
(一)專書
文可璽,《臺灣咖啡誌》,臺北:麥田出版,2019年。
尹雪曼編,《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正中書局,1975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王藍,《藍與黑》,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7年。
司馬桑敦,《野馬傳》,臺北:文星書局,1967年。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雜誌,1991年。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
皮述民等,《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2003年。
白先勇:《臺北人》台北:爾雅,1983年。
白睿文、蔡建鑫合編,《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臺北:麥田,2016年。
艾雯,《艾雯全集˙8》,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
艾雯,《艾雯全集˙9》,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
艾雯,《艾雯全集˙10》,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
朱介凡,《台灣紀遊》,台北:復興書局,1951年。
朱西甯,《八二三注》,臺北:印刻,2003年。
吉廣輿,《孟瑤評傳》,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1998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上海:牛津出版社,2000年。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台南:文化保存籌備處,2003年。
汪淑珍,《文學引渡者:林海音及其出版事業》,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
汪正晟,《以軍令興內政——徵兵制度與國府建國的策略與實際(1928-1945)》,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7年。
沈孟穎,《咖啡時代:台灣咖啡館百年風騷》,臺北:遠足文化,2005年。
吳聲淼:《周伯陽與兒童文學》,新竹:新竹市政府,2001年。
林孝庭,《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台北:遠足文化,2017年3月。
林海音:《綠藻與鹹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
林海音,《冬青樹》,台北:城邦文化事業出版,2000年。
林海音:《家住書坊邊:我的京味兒回憶錄》,臺北:遊目族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林桶法,《一九四九大撤退》,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台北:藍燈文化事業,1992年。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的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1980年。
孟瑤:《美虹》,臺北:重光文藝,1953年。
孟瑤:《心園》,臺北:暢流,1955年。
孟瑤:《危巖》,臺北:文藝出版社,1955年
孟瑤,《黎明前》,臺北:明華書局,1959年。
哈金:《戰廢品》,臺北:時報出版,2015年。
胡希東,《現代主義的都市表徵 : 新感覺派之文化精神》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年。
柏楊,《柏楊全集˙13》,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柏楊,《柏楊全集˙14》,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柏楊,《柏楊全集˙15》,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柏楊:《柏楊全集˙22》,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杭立武,《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2月。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台北:聯經,2017年。
紀弦,《千金之旅:紀弦半島文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范智紅,《世變緣常:四十年代小說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侯如綺,《鍛鍊風霜:臺灣戰後隨軍來台小說家解嚴後身份敘事探析》,臺北:學生書局,2020年。
師範,《師範小說選》,臺北:秀威資訊,2010年。
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第二版)》,臺北:揚智,2015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97年。
許常惠:《中國音樂往哪裡去》,台北:百科文化,1983年。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編:《2005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編:《2006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年。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編:《2007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8年。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編,《2008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9年。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編,《2012台灣文學年鑑》,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13年。
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陳正醍,《臺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臺北:人間出版社,1998年。
陳世宏等:《雷震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2007年。
陳芳明,《新台灣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年。
陳青生,《年輪:1940的上海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長慶,《金門特約茶室》,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
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陳建華:《文以載車:民國火車小傳》,上海:商務印書館,2017年。
郭良蕙,《銀夢》,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生活的秘密》,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聖女》,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繁華夢》,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感情的債》,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一吻》,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情種》,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4年。
郭良蕙,《默戀》,香港:郭良蕙新事業,2015年。
張寶琴等,《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
張中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小說敘事》,台北:秀威資訊,2004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10》,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秀亞,《張秀亞全集˙11》,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
崔小萍,《天鵝悲歌》,台北:天下文化,2001年。
崔小萍,《碎葉集》,臺北:秀威資訊,2010年。
崔小萍,《獄中記》,臺北:巴爾幹,2021年。
琦君:《琴心》,台北:爾雅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
曾國祥、徐斯儉主編,《文明的呼喚:尋找兩岸和平之路》,台北:左岸文化,2012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台北:聯經,2009年。
黃俊傑,《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史料彙編》,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臺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錦樹,《論嘗試文》,台北:麥田出版,2016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臺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
梅家玲,《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
彭歌:《憶春臺舊友》,台北:九歌出版社,2011年。
程兆熊,《臺灣山地紀行》,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愛亞等,《農場老兵文學口述歷史》,臺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13年。
楊牧:《奇萊後書》,臺北:洪範書店,2003年。
瘂弦:《瘂弦回憶錄》,臺北:洪範出版社,2022年。
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
葉石濤:《葉石濤全集˙評論卷5》,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3月。
端木方:《疤勳章》,臺北:正中書局,1951年。
趙既昌:《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臧啟芳編:《百家文》,台北:反攻出版社,1954年。
齊邦媛編,《洄瀾:相逢巨流河》,台北:天下文化,2014年。
熊一蘋,《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台中生活》,台中:台中市政府文化局,2022年。
劉彥華:《中國學前教育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
黎活仁等:《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2000年。
鄧克保(柏楊):《異域》,台北:平原出版社,1961年。
樓文淵:《老蔣在幹啥》,台北:聯經出版,2019年。
蔣夢麟:《西潮》,臺北:晨星出版社,2006年。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錢理群:《1948 : 天地玄黄》,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錢蘋,《軍中心理衛生》,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61年。
蕭銅編,《六十名家小說選集》,台北:臺北書局,1957年。
隱地,《愛喝咖啡的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
羅美秀,《文明˙廢墟˙後現代:台灣都市文學簡史》,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蘇文瑜:《周作人:自己的園地》,臺北:麥田,2011年。
龔宜君,《「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1998年。
(二)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
八木春奈,〈郭良蕙《臺北的女人》與1980年代的「臺北人」系譜〉,《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5期,2021年2月。
王鈺婷,〈五○年代台港跨文化語境: 以郭良蕙及其香港發表現象為例〉,《台灣文學學報》第26期,2015年6月。
任育德,〈胡適晚年與蔣介石的互動(1948-1962)〉《國史館刊》第三十期,2011年11月。
吳明宗:〈從戰爭小說愛情電影:王藍《藍與黑》及其改編電影之比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2期,2016年4月。
吳瀛濤:〈江山樓˙台灣菜˙藝妲〉,《臺北文物》(1958年7月)7卷2期,頁88-92。
范燕秋:〈美援、農復會與1950年代臺灣的飲食營養措施:以美援相關檔案為中心〉國史館刊,第55期,2018年3月。
紀蔚然:〈重探1950年代反共戲劇:後世評價與時人之論述〉《戲劇研究》第3期,2009年。
孫克難:〈美援對1950年代台海危機期間台灣財政融通的重要意義〉,《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5卷第4期,2014年10月。
張文菁:〈1950年代臺灣中文通俗言情小說的發展:《中國新聞》、金杏枝與文化圖書公司〉,《臺灣學研究》第7期(2014年10月)
張堂錡,〈從《異域》到《金三角˙荒城》:柏楊兩部異域題材作品的觀察〉,《柏楊的思想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張淑卿:〈國家與兒童健康:1950-60年代台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國史館刊》第24期,2010年6月。
陳尹嬿,〈西餐的傳入與近代上海飲食觀念的變化〉,《中國飲食文化》,第7卷第1期,2011年1月。
陳玉箴:〈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9期(2013年5月)
陳玉箴,〈依附與競爭:戰後初期美援下的台灣乳業(1945-1965)〉,《中國飲食文化》,第13卷第1期,2017年4月1日。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疤勛章》部分﹞〉,《聯合文學》200期,2001年6月。
陳青生:〈魚貝和他的小說〉,《新文學史料》1期(2005年)
陳建忠:〈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臺灣反共小說〉,《文史台灣學報》第2期,2010年12月。
郭澤寬,〈反共之外的端木方:離散視角下的市井生活〉,國立東華大學,《東華漢學》第29期,2019年6月。
楊孟軒:〈五〇年代外省中下階層軍民在台灣的社會史初探——黨國、階級、身份流動、社會脈絡,兼論外省大遷徙在「離散研究」diaspora studies中的地位〉,《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
楊傑銘:〈從「報導文學」到「非虛構寫作」的演繹史:一場面對現實方法的辯證〉,《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4期,2022年4月。
葉高華:〈從解密檔案重估二戰後移入台灣的外省籍人數〉,《台灣史研究》第28卷第3期,2021年9月,頁211-229。
劉正忠,〈機械、騷音與詩想——論紀弦上海時期的現代性體驗〉,《台大中文學報》第47期,2014年12月。
劉志偉:〈國際農糧體制與台灣糧食依賴:戰後台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2期,2009年6月。
劉鳳翰:〈大陸陷共研析:當時政府所面臨軍事以外的問題〉,《近代中國》雙月刊138期,民國89年9月,頁109-132。
蔣興立:〈《半下流社會》、《藍與黑》的身體書寫與理想空間〉,《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4期,2020年8月。
蔡盛琦:〈日治時期台灣的中文圖書出版業〉,台北:國家圖書館館刊,2002年12月第二期。
蔡盛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刊第26期,2010年12月。
鍾麗慧:〈近三十年來小說選集提要(一)〉,《文訊》24期,1986年6月。
應鳳凰:〈從《蝗蟲東南飛》到《異域》:尋找郭衣洞的文學史位置〉,《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8年5月號。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年11月。
蘇偉貞:〈彌補與脫節:臺、港《純文學》比較─以「近代中國作家與作品」專欄為主〉,《成大中文學報》第60期(2018年3月),頁31-6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背後的百年恩怨〉,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News中文網,(2021年5月13日)。
(三)報刊文章與史料文獻
子敏:〈約會在朝風〉,《中國時報》,民國81年8月15日。
何凡:〈革新飲食觀念〉,《聯合報》1961年3月24日,第7版。
紀弦,〈除三害歌〉,《文藝創作》第46期,1955年2月1日,頁44。
魚貝,〈金曜日的邪神〉,《文壇》第1期,1952年6月5日。
魚貝,〈紅娃兒〉,《平言日報》,1948年12月25日,第四版。
魚貝,〈耳目的躑躕〉,《平言日報》,1948年,10月24日。
魚貝,〈佟化吉;一個窮則變變則通者的畫像〉,《寶島文藝》第3年第4期(1951年5月)。
魚貝,〈怪手〉,《寶島文藝》第3年第3期(1951年4月)
應鳳凰,〈作家的第一本書41:司馬桑敦/野馬傳〉,《人間福報副刊》,2012年9月25日。
應鳳凰,〈作家的第一本書50:朱西甯/大火炬的愛〉,《人間福報副刊》,2012年12月17日。
無名氏,〈報刊圖書審查標準表〉,《宣傳週報》,第37期,1953年4月10日。
無名氏,〈甘藷營養研究調查〉(1952年8月30日至12月23日),《臺灣省暨縣市政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典藏號:01001132。
(四)學位論文
丁時馨,《外省老兵之終結:死亡與哀悼》,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王萌:《斷裂與繼承:從「歐坦生」到「丁樹南」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李枝興:《王靜芝書法藝術:渡海來台後之作品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8年。
高仲恆,《國家、市場與音樂:戒嚴時期台灣愛國歌曲的流變(1949-198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林果顯,《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林献凱,《戒嚴時期教科書中的「共匪」形象之敘事分析》,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胡芳琪,《一九五〇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胡明,《戰爭永不止息:台灣五〇年代反共小說的精神結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姚惠耀,《戰後臺灣「軍中樂園」研究(1951-1992)》,國立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馬國麟,《戰爭經歷對資深榮民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以軍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莘展,《1950年代《自由中國》對言論出版自由與查禁政策的討論》,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〇年代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陳瑋全,《戰後臺灣推廣麵食之研究(1945~1980)》,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祐慎,《國防部的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陳惠敏:《戰爭動員體制下的台灣婦女(1950-1958)》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傅竹雲,《追尋失落的話語:「行伍出身」軍人生活考察》,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6月。
曾玉香,《榮民生命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亮清,《白團與國軍的再教育》,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黃聖心:《戰後中部橫貫公路的興衰與重生(1956-2010)-以政府公報及聯合知識庫為中心的探討》,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2014年。
黃寶萱:《張秀亞散文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國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2011年)
廖淑儀,《被強暴的文本——論「心鎖事件」中婦權對女/性的侵害》,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游勝冠先生指導,2003年。
廖盈琪,《昨日的明日花園城市:永和都市計畫之移植與形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蕙菁:《1950年代台灣婦女家政與生活知識之形塑─以《中華婦女》、《台灣婦女通訊》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鍾欣怡,《郭良蕙婚戀小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炳陽先生指導,2008年。
鍾秩維,《抒情與本土:戰後臺灣文學的自我、共同體與世界想像》,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論文,2020年7月。
謝欣孜,《郭良蕙小說中的性別意識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戴文心,《製造歡樂的消費空間——江山樓及其相關書寫的文學/文化意涵》,國立政政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0年。
(五)網路資源
榮民文化網(網址:https://lov.vac.gov.tw/index.htm#1),搜尋日期:2022年6月24日。
國家文化記憶庫(網址:https://memory.culture.tw),搜尋日期:2022年6月18日。
台灣吧:〈【故事.臺北】第零話:波麗路與山水亭──日治時期的文青基地〉(網路文章,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gushitaipei0/,2015年)搜尋日期:2023年1月12日。
台灣音樂館網站: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954cd3a438f97a81d997d7f63 1d8301d,搜尋日期:2023年1月14日。
鄭毓瑜:〈洪炎秋先生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網路資料:https://homepage.ntu.edu.tw/~chinlit/ch/html/MA3d005.htm)。搜尋日期:2023年6月19日。
(六)翻譯與國外文獻
日˙若林正丈,《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法˙亨利˙列婓福爾(Henri Lefebvre),《空間與政治(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規訓與懲罰》,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社,2019年。
法˙米歇爾˙德˙塞圖(Michel de Certeau),《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英˙邁克˙克朗(Michael A. Crang),《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英˙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麥克法蘭(James McFarlane):〈現代主義的名稱和性質〉,《現代主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美˙海澀愛(Heather Love),《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選集》,新北: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
美˙戴夫˙葛斯曼(Dave Grossman),《論殺戮: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臺北:遠流出版社,2016年。
美˙理查德˙利罕(Richard Lehan),《文學中的城市:知識與文化的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臺北:麥田出版,2022年。
美˙凱文˙林區(Kevin Lynch):《城市的意象》,臺北:遠流出版社,2014年。
德˙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出版社,2010年。
德˙布爾格(Peter Bu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德˙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臺北:玉山社,2013年。
白俄˙亞歷塞維奇(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著,呂寧思譯:,《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169個被掩蓋的女性聲音》(The Unwomanly Face of War: An Oral History of Women in World War II),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6年。
Gillis, Clare Morgana "In Eastern Libya, Defectors and Volunteers Build Rebel Army". The Atlantic. 12 March 2011.
Michael Slackman: “Syrian Troops Open Fire on Protesters in Several Cities” The New York Times, 25 March 2011. ( https://www.nytimes.com/2011/03/26/world/middleeast/26syria.html)
Noelle-Neumann, E. (1974).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4, p.43-51.
Simon Clark, Paul Hoggett, and Simon Thompson, “The Study of Emotions: An Introduction” in emot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edited by Simon Clark, Paul Hoggett, and Simon Thompson, Basingstok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Why is Thailand under military rul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2 may 2014. (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25149484). McPherson, Poppy "Aung San Suu Kyi and other leaders arrested, party spokesman says". news.trust.org, 1 February 2021.
(七)影音資料
李行、方霞、田豐:《王哥柳哥遊台灣》(臺北: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195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