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O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
作者:朱芳玲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芳明 
王基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壓抑現代性現代主義六O年代台灣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0
摘要
過去學界對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的崛起,多認為是美援的強勢推銷,台灣作家扮演著被動接受,並如實鼓吹、複製的角色。解嚴以後,在追求主體重建的台灣文學研究中,我們重新反思台灣現代主義崛起的因果脈絡,不得不思索隱藏於台灣社會「被壓抑的現代性」問題。本論文認為台灣文學/藝術現代性的生成,絕不能化約為單一論述,台灣現代主義的崛起,有其因果脈絡可尋,每一個文學藝術革新的階段,是以更為迂迴並複雜的方式進行,但它長期隱沒於主流論述中,台灣文學/文化的主體性也因此被壓抑、壓制於其中。如果六○年代的現代主義是台灣作家定義與思考台灣現代性的開始,本論文以「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為題,正是基於對台灣主體性的強調,而對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與發展進行再認識、再理解與再詮釋的研究。論文將重新回到台灣現代主義崛起時的時空環境和文壇概況,結合歷史與文本脈絡分析,對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崛起的歷史根源與傳播管道作一全面性的考察,讓論述回歸文本與社會脈絡,藉著「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之挖掘,重建台灣文學現代性的播散過程,為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藝術表現與文學史上的定位作一適當詮釋與評價,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學現代性論述。
本論文共六章十六節,以「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和「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之詮釋與評價」為問題意識,首先從台灣內部政治、文壇的現況,以及外部西方文化的輸入與刺激等面向理解台灣現代主義的崛起,以見目前台灣文學研究場域對此一論題的研究成果,並釐清某些關鍵議題之歧見,為台灣現代主義崛起的歷史因素提供更完整的詮釋與思考。其次根據對「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之問題意識所開展的三種向度的理解,釐清六○年代台灣所開展的全方位的現代主義運動的前因後果的邏輯,挖掘六○年代「全盤西化」論下隱而未彰的現代性線索,以見有別於西方的台灣現代性視野。接著結合歷史脈絡與文本分析,以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小說藝術「現代性」的理解、建構與轉化/反思後的文學表現,論述六○年代台灣小說家運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形式技巧,並融入自身所處環境與生命經驗加以改造後,所創作出來的具「現代」藝術形式,內容卻是批判官方建構出來的,強調正統、性善、道德標準的正統美學書寫,從而對台灣現代主義小說之書寫意義與文學表現作一適當詮釋與評價,以為建構台灣文學與文化主體性工程之基石。
參考書目
凡例
一、本書目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由簡而繁依序排列。
二、同姓氏作者,依名字筆畫依序排列。
三、同一作者之作品,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四、作者姓氏筆畫相同,依其姓氏部首在辭海中排列為序。

壹、中文著作
一、小說書目
七等生,《僵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
七等生,《白馬》,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
七等生,《精神病患》,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
七等生,《來到小鎮的亞茲別》,台北:遠景出版社,1990。
劉大任,《落日照大旗》,台北:皇冠文化,1999。
叢甦,《白色的網》,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書店,1988。
施叔青,《約伯的末裔》,台北:大林出版社,1973。
朱西甯,《狼》,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6。
朱西甯,《鐵漿》,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李昂,《混聲合唱》,台北:中華文藝出版社,1975。
李昂,《花季》,台北:洪範書店,1985。
李昂,《李昂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林懷民,《蟬》,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
林懷民,《變形虹》,台北:水牛出版社,1978。
歐陽子,《秋葉》,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
水晶,《沒有臉的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書店,1988。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書店,2000。
王尚義,《深谷足音》,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
王尚義,《野百合花》台北:水牛出版社,1967。
王尚義,《落霞與孤鶩》,台北:水牛出版社,1981。
王尚義,《荒野流泉》,台北:水牛出版社,1983。
王尚義,《狂流》,台北:大林出版社,1983。
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台北:水牛出版社,1989。
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王禎和,《香格里拉:王禎和自選集》,台北:洪範書店,1980。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1989。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
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台北:洪範書店,2001。
陳映真,《唐倩的喜劇》,台北:洪範書店,2001。
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黃春明《青番公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
二、一般著作
二畫
七等生,《離城記》,台北:晨鐘出版社,1973。
七等生,《散步去黑橋》,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
四畫
中央大學中文系編印,《劉吶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
2005。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變遷與文化變遷》,台北:學生書局,1990。
丹尼爾.貝爾著、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桂
冠圖書公司,1994。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
北:文建會,1996。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文建會,1996。
文訊雜誌社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
水晶,《青色的蚱蜢》,台北:文星書店,1967。
水晶,《拋磚記》,台北:三民書局,1968。
水晶,《沒有臉的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王文興,《玩具手槍》,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
王文興,《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new window
王尚勤,《王尚義和他所處的時代》,台北:水牛出版社,1995。
王晉民,《白先勇傳》,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4。
王斑,《歷史與記憶 全球現代性經驗》,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王集叢、穆中南主編,《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1955。
王夢鷗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評集》,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
王禎和,《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3。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書店,1994。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王德威等,《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3。
五畫
台北市立美術館,《中華民國美思潮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台北市
立美術館,1993。
丘為君、陳連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卡繆著、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史惟亮,《一個音樂家的畫像》,台北:幼獅出版社,1978。
白先勇,《明星咖啡館》,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
白先勇,《樹猶如此》,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83。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
出版社,2005。
六畫
吳昌雄,《現代主義文學研究》,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吳密察監修、遠流台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行政院文建會,《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文訊雜誌社,
1985。
托里莫伊(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朱天文,《朱西甯小說精品》,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朱西甯,《朱西甯隨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
七畫
余光中,《望鄉的牧神》,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8。
余光中,《焚鶴人》,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3。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85。
余光中,《掌上雨》,台北:時報文化,1986。
余光中,《秋之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
何秀煌、王劍芬著,《異鄉偶書》,台北:三民書局,1971。
何欣,《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何欣,《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
何欣,《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0。
佛洛伊德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2。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呂芳上、張哲郎主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new window
院,1999。
呂興昌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宋偉杰編選,《中國現代文學百家.許地山卷》,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李天民、余國芳,《世界舞蹈史》,台北:大卷文化,2001。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Ⅱ(1966~1978)》,台北:業
強出版社,1998。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業
強出版社,2001。
李幼蒸,《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1。
李有成主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
李昂,《暗夜》,台北:時報文化,1986。
李昂,《李昂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李敖,《李敖大全集3》,台北:榮泉文化,1995。
李敖,《李敖回憶錄》,台北:商周文化,1997。
李敖,《傳統下的獨白》,台北:李敖出版社,2001。
李欽賢,《台灣美術歷程》,台北:自立晚報,1992。
李欽賢,《台灣美術閱覽》,台北:玉山社,1996。
李奭學,《書話台灣》,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八畫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台北:三民書局,1988。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台北:里仁書局,1982。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82。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1980。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林國源譯,《戲劇的分析》,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1。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8。
林惺嶽,《渡越驚濤駭浪的台灣美術》,台北:藝術家,1997。new window
林絲緞,《我的模特兒生涯》,台北:文星書店,1965。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3。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邱貴芬,《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九畫
侯健,《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出版社,1974。
施淑,《施叔青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6。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new window
柯慶明,《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柳鳴九主編,《意識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洛夫,《詩人之鏡》,高雄:大葉書店,1969。
紀弦,《紀弦論現代詩》,台北:藍燈出版社,1970。
紀弦,《千金之旅──紀弦半島文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紀弦,《紀弦回憶錄〔第二部〕》,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胡適、張君勱、傅斯年著,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
2》,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
胡適,《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86。
胡適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
十畫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
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文化,1979。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
夏濟安,《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1974。
徐復觀,《徐復觀文錄選粹》,台北:學生書局,1980。
徐復觀,《論戰與譯述》,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恩格爾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1990。
袁可嘉等編選,《現代主義》(上、下冊),北京:中國社科院,1989。
袁良駿,《白先勇論》,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
馬森,《馬森獨幕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馬森,《馬森戲劇論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馬森,《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台北:書林出版社,1994。
馬森,《燦爛的星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
馬森,《文學與革命》,台北:駱駝出版社,1998。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十一畫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
康來新,《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92。
張恆豪主編,《火獄的自焚》,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張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張寶琴、邵玉銘、紀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梁景峰,《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斷》,板橋市:台北縣文化中心,1995。
梁實秋,《雅舍精品》,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
梁實秋,《秋室雜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0。
梁實秋,《梁實秋論文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1。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許世旭,《新詩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
許常惠,《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台北:樂韻出版社,1986。
郭繼生,《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出版社,1991。
陳少廷,《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1。
陳芳明,《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陳映真(許南村)編,《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遠景出版社,1987。
陳映真,《美國統治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
陳映真,《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
陳映真,《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
陳映真,《反對言偽而辯》,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7。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8。
陳衛平,《影視藝術欣賞與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陳儒修、廖金鳯編著,《尋找電影中的台北》,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5。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8。
麥穗,《詩空的雲煙:台灣新詩備忘錄》,台北:詩藝文出版社,1998。
十二畫
傅孟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台北:天下文化,1999。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994。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曾虛白,《美遊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1998。
游素凰,《台灣現代音樂發展探索1945-1975》,台北:樂韻出版社,2000。
無非,《文星!問題!人物!》,台北:龍門出版社,1966。
馮品佳主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黃美序,《幕前幕後台上台下》,台中:學人文化事業公司,1980。
黃重添,《台灣長篇小說論》,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
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鳯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6。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2。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 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
十三畫
楊孟瑜,《飆舞:林懷民與雲門傳奇》,台北:天下遠見出版,1998。
楊孟瑜,《少年懷民》,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3。
楊牧編,《周作人文選Ι》,台北:洪範書店,1989。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楊照,《在閱讀的密林中》,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3。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楊麗仙,《台灣西洋音樂史綱》,台北:橄欖基金會,1984。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
十四畫
瑪麗.伊凡絲著、廖仁義譯,《高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1980。
趙知悌,《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
趙曉麗、屈長江,《反危機的文學》,西安:華岳文藝出版社,1988。
十五畫
劉心皇選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
劉文三,《一九六二-一九七○年間的廖繼春繪畫之研究》,台北:藝術家,1988。
劉再復,《放逐諸神──文論提綱和文學史重評》,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5。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 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new window
劉春城,《黃春明前傳》,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
劉國松,《中國現代畫的路》,台北:文星書店,1967。
劉紹銘,《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書店,1977。
劉紹銘,《本地作家小說選集》,台北:大地出版社,1987。
歐陽子,《移植的櫻花》,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
歐陽子,《生命的軌跡》,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
葉石濤,《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93。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new window
葉維廉,《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中國現代畫的生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7。
葉維廉,《從現象到表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
鄭明娳,《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十六畫
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十七畫
應大偉,《台灣女人──半世紀的影像與回憶》,台北:田野影像出版社,1996。
戴天,《前言與後語》,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
簡政珍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1998。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 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7。
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
蔡漢勳編著,《文化頑童.李敖:李敖被忽視的另一面》,台北:大村出版社,1995。
鍾明德,《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台北文化》,台北:書林出版社,1996。
鍾玲,《現代繆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9。
隱地,《隱地看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
十八畫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9年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
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84。
十九畫
羅森棟,《傳播媒介塑造映象之實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
羅蘭.巴特,《寫作的零度》,台北:久大文化,1991。
廿一畫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事業,2004。
廿二畫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貳、期刊資料
自由中國編輯委員會主編,《自由中國》,第1卷第1期-第23卷第5期(1949.11
-1960.9)。
文藝創作編輯委員會主編,《文藝創作》,第1期-第60期(1951.10-1956.4)。
美國新聞處編印,《今日世界》,第1期-第187期(1952.3-1959.12)。
夏濟安主編,《文學雜誌》,第1卷第1期-第7卷第6期(1956.9-1960.2)。
文星雜誌編輯委員會主編,《文星》,第1期-第98期(1957.11-1965.12)。
現代文學編輯委員會,《現代文學》,第1期-第51期(1960.3-1973.9)。
尉天驄主編,《筆匯》,第1期-第24期(1960.5-1961.11)。
參、雜誌、報紙
一畫
一心,〈推向「向日葵會」〉,《愛樂月刊》第2期(1968年6月1日)。
四畫
文孫,〈一篇現代小說中象徵技巧的分析〉,《文學雜誌》第2卷第2期(1957年4月20日),頁53-59。
王文興,〈「新刻的石像」序〉,《現代文學》第35期(1968年11月5日),頁218  
    -219。
王平陵,〈新敘事詩的創造〉,《文藝創作》第7期(1951年11月1日),頁12-20。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試論五○年代美援文化與文化中國建構之權力邏輯──以《今日世界》(1952~1959年)為觀察對象〉。下載自「2004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網址:http://tsa.sinica.edu.tw/Imform/filel/2004
王集叢,〈論創作方法〉,《文藝創作》第37期(1954年5月1日),頁96-102。
王禎和,〈王禎和作品與社會〉,《大學雜誌》第119期(1978年11月),頁36-  
    37。
王鼎鈞等,〈談「家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1日),頁80-113。
五畫
史惟亮,〈民歌採集工作的大豐收〉,《幼獅月刊》第178期(1967年10月),頁78
-79。
六畫
江寶釵,〈重省五○年代台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new window
《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313-340。
向明,〈古今多少詩,盡付笑談中!──五○年代現代詩的回顧與省思〉,《文星》
第115期(1988年1月1日),頁136-145。
向陽,〈青春與憂愁的筆記──從台語歌謠的「悲情城市」中走出〉,《聯合文學》
第7卷第10期(1991年8月),頁90-94。
成舍我,〈狗年談新聞自由〉,《文星》第3期(1958年1月5日),頁3。
成英姝,〈人生採訪──當代作家映象8〉《中國時報》三十七版(1999年11月18日-23日)。
鮮于朱,〈瑪它.高蘭罕──當代新舞蹈的發明家〉《今日世界》第91期(1956年1月1日),頁4-5。
朱西甯,〈被告辯白〉,《中央日報》十六版(1991年4月20日)。
朱西甯,〈論反共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頁
2-9。
朱柏賢,〈美國政府對現代藝術的掖助〉,《今日世界》第287期(1964年3月1日),頁18。
自由中國社,〈對文化界清潔運動的兩項意見〉,《自由中國》第11卷第4期(1954
年8月16日),頁102-103。
七畫
何欣,〈三十年來的小說〉,《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
    頁23-33。
何欣,〈六十年代的文學理論簡介〉,《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40-42。
何慧姚、張詠梅記錄,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對談,〈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現象三人談──導讀《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中外文學》第28卷第10期(2003年3月),頁11-39。new window
余光中,〈天狼星〉,《現代文學》第8期(1961年5月),頁52-87。
余光中,〈樸素的五月〉,《文星》第10卷第2期(1962年6月1日),頁70-72。
余思,〈虹與蟬──談林懷民的小說〉,《東吳青年》第62期(1975年),頁37-
    38。
余素記錄,〈五月十三節──從紅樓夢談到王禎和的小說〉,《大學雜誌》第70期(1973年12月1日),頁57-65。
杜若洲,〈五十年代的奇葩〉,《藝術家》第73期(1981年6月),頁88-91。
吳魯芹,〈瑣憶「文學雜誌」的創刊和夭折〉,《傳記文學》第30卷第6期(1977年6月),頁63-66。
呂正惠,〈小說家的誕生 王禎和的第一篇小說及其相關問題〉,《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16-23。
李文彬,〈《龍天樓》的象徵技巧〉,《中華文藝》第12卷第5期(1977年1月)。new window
李元澤,〈七○年代回看抽象水墨〉,《雄獅美術》第79期(1977年9月),頁85
    -89。
李昂,〈在小說中記史──朱西甯訪問記〉,《書評書目》第16期(1974年8月1 
    日),頁104-116。
李昂,〈長跑選手的孤寂──王文興訪問錄〉,《中外文學》第4卷第5期(1975年10月),頁30-42。new window
李昂,〈李昂先生,你好〉,《聯合文學》第7卷第11期(1991年9月),頁142-
143。
李欣倫,〈抗拒速度的現代音樂──王文興座談會〉,《中國時報》三十七版(1999年12月15日)。
李經,〈從文藝的應用性談文藝政策〉,《自由中國》第10卷第3期(1954年2月1日),頁111-112。
李僉,〈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第11卷第8期(1954年10月
16日),頁242-245。
李歐梵,〈回望文學年少──白先勇與現代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2new window
期(2001年7月),頁173-175。
李歐梵著、林秀玲譯,〈在台灣發現卡夫卡──一段個人回憶〉,《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75-186。new window
八畫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十年代文學的影響〉,《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28-39。
周揚,〈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現代》第4號(1933年4月)。
周寧,〈通往成長的橋樑〉,《幼獅文藝》第36卷第4期(1972年10月),頁204
    -220。
孟憲功,〈美國為什麼要實施援外計劃?〉,《今日世界》第1期(1952年3月15日),頁12-13。
林玉体,〈四十年來台灣教育之面貌及變遷〉,《中國論壇》第319期(1989年1月10日),頁186-197。
林秀玲,〈林秀玲專訪王文興:談《背海的人》與南方澳〉,《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2-48。new window
林惺嶽,〈透視國內繪畫現代化運動及其未來〉,《人與社會》第1卷第2期(1973年6月),頁35-46。
林淇瀁〈五○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靜宜人文學報》第11期(1999年7月),頁45-61。new window
林淑貞,〈覃子豪在台之詩論及其實踐活動探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1991年11月),頁34-57。
林慧峰,〈王文興.鄭愁予 走上文學語言的不歸路〉,《中央日報》十版(1987年10月12日)。
林燿德,〈現實與意識之間的蜃影 粗窺一九八○年以前王禎和的小說創作〉,《聯
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 年12月),頁42-45。
林燿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聯合文學》第11
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148-157。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
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頁125-154。
九畫
侯作珍,〈藍星詩社對現代詩發展的貢獻──以五○年代三場論戰為探討中心〉,new window
    《文學新鑰》第1期(2003年7月),頁51-72。
南木,〈文藝之死與死的文藝〉,《今日世界》第55期(1954年6月15日),頁8
-9。
南郭,〈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月刊》第20期(1985年10月),頁32-37。
洪王俞萍,〈如果放逐是為了回歸──試論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戰後現代主義解釋〉,《台灣文學評論》第4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144-157。new window
洛夫,〈天狼星論〉,《現代文學》第9期(1961年7月),頁77-92。
洛夫,〈中國現代詩的成長〉,《現代文學》第46期(1972年3月),頁48-65。
洛夫,〈建立大中國詩觀的沈思〉,《創世紀》第73、74期合刊(1988年8月),頁
    25。
洛夫,〈詩壇春秋三十年〉,《中外文學》第18卷第12期(1982年5月),頁6-31。new window
紀弦,〈談「現代化」與「反傳統」〉,《現代》第6期(1966年6月),頁74-75。
紀弦,〈現代派運動廿週年之感言〉,《創世紀》第43期(1976年3月),頁9-11。
胡崇,〈美國舞蹈的新風貌〉,《今日世界》第416期(1969年7月16日),頁25-
27。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新青年》第2卷第5期(1917年1月1日),頁1-11。
胡適,〈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新青年》第4卷第4期(1918年4月15日),頁289
    -305。
胡適講、楊欣泉記,〈從爭取言論自由談到反對黨〉,《自由中國》第18卷第11期(1958年6月1日),頁341-342。
十畫
花村,〈試論「朱西甯自選集」〉,《中華文藝》第15卷第4期(1978年6月)。
唐小兵,〈從革命文體到文體革命〉,《當代》第43期(1989年11月1日),頁72  
    -85。
徐復觀,〈文化與政治〉,《華僑日報》(1961年9月)。
徐復觀,〈答虞君質教授〉《民主評論》第13卷第2期(1962年1月16日),頁16
-19。
徐復觀,〈文體觀念的復活──再答虞君質教授〉,《民主評論》第13卷第4期(1962年2月16日),頁11-16。
桓夫,〈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自立晚報》(1970年9月2日)。
貢敏,〈泛談幾種曾具影響力的影劇雜誌〉,《文訊》第32期(1987年10月),頁
    21-28。
馬森,〈介紹《歐洲雜誌》〉,《幼獅文藝》第71卷第5期(1990年5月),頁32-  
    33。
馬森,〈台灣現代戲劇五十年〉,《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
    158-172。
十一畫
張大春,〈被忘卻的記憶者:朱西甯的小說語言與知識企圖〉,《中國時報》四十三版(1998年3月26日)。
張大春,〈從講古、聊天到祈禱──追思朱西甯先生的一篇小說報告〉,《聯合文學》第14卷第7期(1998年5月),頁80-83。
張步仁,〈史惟亮創作中國民俗音樂──兼介紹史惟亮作品發表會〉,《中國一周》第950期(1968年7月8日),頁16-17。
張忠棟,〈國民黨台灣執政四十年〉,《中國論壇》第29卷第7期(1989年1月10日),頁62-68。
張恆春,〈風雨行程:論早期台灣「創世紀」詩社的發展〉,《創世紀》第105期(1995年12月),頁108-111。
張釗維,〈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1991年8月),頁130-151。
張國立,〈王文興導讀「家變」〉,《中華日報》十一版(1986年12月31日)。
張淑雅,〈杜魯門與台灣〉,《歷史月刊》第23期(1989年12月),頁75-83。
張淑雅,〈藍欽大使與一九五○年代的美國對台政策〉,《歐美研究》第28卷第1 期(1998年3月),頁193-262。new window
張隆延,〈東方畫展與國際前衛畫──落花水面皆文章〉,《文星》第38期(1960年12月1日),頁18。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第21期(1953年1月1日),頁1-7。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上)〉,《文藝創作》第34期(1954年2月1日),頁
    1-10。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中)〉,《文藝創作》第35期(1954年3月1日),頁 
    1-14。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下)〉,《文藝創作》第36期(1954年4月1日),頁
1-18。
張漢良,〈淺談《家變》的文字〉,《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122new window
-141。
張誦聖,〈回應游勝冠〈權力的在場與不在場:張誦聖論戰後移民作家〉〉,下載自「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2001年11月8日上網。網址:http://www.twl.ncku.edu.tw/
張誦聖著、應鳯凰譯,〈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台灣文學評論》第3new window
卷第3期(2003年7月),頁52-76。
張默,〈「創世紀」的發展路線及其檢討〉,《現代文學》第46期(1972年3月), 
    頁72-73。
張默,〈從繁富到清明──六十年代的新詩〉,《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
    頁82-118。
張錦忠,〈翻譯、《現代文學》與台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第29卷第5期(2000  
    年10月),頁216-225。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
    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頁93-111。
梁實秋,〈「五四」與文藝〉,《自由中國》第16卷第9期(1957年5月1日)頁,
298-299。
曹定人記錄,〈家變座談會〉,《中外文學》第2卷第1期(1973年6月1日),頁 
    164-177。
梅家玲、王文興、康來新、廖炳惠座談,〈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2000年new window
11月17日),《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69-395。
許倬雲,〈《文星》復刊祝辭〉,《文星》復刊號第99期(1986年9月1日),頁14。
許常惠,〈二十年來台灣音樂創作的展望〉,《聯合報》(1965年10月25日)。
許常惠,〈痛失民族音樂的伙伴──憶史惟亮〉,《聯合報》(1977年2月17日)。
許常惠,〈民俗音樂的研究與現代音樂的創作〉,《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第1期(1983年1月),頁34-44。
許常惠,〈台灣地區民族音樂研究小史〉,《文訊》第34期(1988年2月),頁76-83。
許碩舜,〈疏.離 邱剛健談「劇場」時代及短片〉,《電影欣賞》第72期(1994年10月11日),頁65-70。
郭良蕙,〈我沒有哭〉,《聯合文學》第14卷第10期(1998年8月),頁65-69。
郭沬若,〈革命與文學〉,《創造》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
郭嗣汾,〈淺談香港文學〉,《文訊月刊》第20期(1985年10月),頁24-27。
陳玉玲,〈紀弦與《現代詩》詩刊之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1991年11月),頁3-33。new window
陳金國,〈回歸與反叛──余光中、洛夫詩歌創作的相互疏異〉,《藍星詩學》第8期(2000年12月31日),頁148-154。
陳典義,〈「家變」的人生觀照與嘲諷〉,《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月1日),頁148-160。new window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5卷第10期(1999年8月),頁162-173。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
148-160。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6月),頁136-148。
陳芳明,〈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56。
陳芳明,〈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
頁151-163。
陳芳明,〈現代技藝的追求與成熟〉,《聯合文學》第218期(2002年12月),頁152-163。
陳芳明,〈狼與貓與蛇 重讀朱西甯〉,《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年3月),頁
20-21。
陳信安,〈六十年代余光中與洛夫論戰析評〉,《世新中文研究集刊》第1期(2005new window
年6月),頁145-160。
陳信元,〈前瞻性與反省性的「文星雜誌」〉,《幼獅文藝》第71卷第5期(1990年5月),頁26-27。
陳長華,〈南海路五十四號〉,《藝術家》第54卷第2期(2002年2月),頁125。
陳建忠,〈尋找台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文學台灣》第36期(2000年10月),頁175-216。
陳映真,〈回憶「劇場」雜誌〉,《幼獅文藝》第71卷第5期(1990年5月),頁28-31。
陳映真,〈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聯合文學》第16卷第11期(2000年9月),頁138-161。
陳紀瀅,〈論小說創作〉,《文藝創作》第1期(1951年5月4日),頁130-135。
陳鼓應講、張明輝記,〈談談王尚義的作品〉,《大學雜誌》第24期(1969年12月)
頁10-16。
陳器文,〈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歐陽子的「秋葉」〉,《現代文學》第48期
(1972年11月),頁63-75。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新青年》第2卷第6期(1917年2月1日),頁1-4。
陳曉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棋王」與「家變」之對比〉,《文藝》第77期(1975年11月),頁3-11。
陸嘯釗,〈從「心鎖」到「林絲緞影集」──談談書刊的禁扣問題〉,《文星》第92期(1965年6月1日),頁12-14。
陶恒生,〈六十年代出版界的奇葩──文星書店〉,《傳記文學》第81卷第2期(2002
年8月),頁32-39。
陶恒生,〈「不按牌理出牌」的文星雜誌〉,《傳記文學》第82卷第1期(2002年1月),頁4-16。
陶恒生,〈六十年代的台灣中西文化論戰〉,《傳記文學》第83卷第3期(2003年
月),頁15-31。
覃子豪,〈關於新現代主義〉,《筆匯》第21期(1958年4月16日)。
十二畫
彭歌,〈當前的文藝發展方向的探討──對張道藩先生「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
的方向」的另一種看法〉,《文藝創作》第22期(1953年2月1日),頁115
-125。
曾麗玲,〈現代性的空白──《家變》、《背海的人》前後上下之間〉,《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61-172。new window
游勝冠,〈權力的在場與不在場:張誦聖論戰後移民作家〉,下載自「台灣文學研
究工作室」。2001年10月6日上網。網址:http://ws.twl.ncku.edu.tw/
游勝冠,〈徘徊於左、右立場之間的論述──再論張誦聖教授台灣文學論述中真理
與立場的共謀〉,下載自「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2002年2月17日上網。
網址:http://ws.twl.ncku.edu.tw/
程榕寧,〈從「東方」與「五月」畫會25週年談台灣現代繪畫的啟蒙與發展〉,《藝術家》第73期(1981年6月),頁97-105。
葛賢寧,〈四年來自由中國小說的動向〉,《文藝創作》第45期(1955年1月1日),頁12-18。
黃武忠,〈社會轉型中的女性──李昂印象〉,《台灣日報》(1982年7月18日)。
黃美序,〈民國五○─六○年之台灣舞台劇初探〉,《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119-137。
黃錦樹,〈原鄉與亂離〉,《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年3月),頁22。
黃發有,〈論台灣女性文學的父親主題〉,《晉陽學刊》第94期(1996年1月25日),
頁81-86。
單德興,〈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第3卷第3期(1987年6月1日),頁166-195。
十三畫
楚戈,〈二十年來之中國繪畫〉,《人與社會》第1卷第4期(1973年10月),頁36
-41。
楊昌年,〈淺談王禎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頁43-47。
楊祖愛,〈談林懷民的蟬〉,《書評書目》第7期(1973年9月1日),頁106-122。
楊照,〈六○年代的青年受難像 王尚義的《野鴿子的黃昏》〉,《中國時報》廿七
版(1997年12月23日)。
楊錦郁,〈在洛杉磯和白先勇對話 把心靈的痛楚變成文字〉,《幼獅文藝》第64
卷第4期(1986年10月),頁128-134。
蜀弓,〈蟬音〉,《自由青年》第42卷第6期(1969年12月),頁79-85。
虞君質,〈談新藝術〉,《台灣新生報》(1959年12月30日)。
虞君質,〈對於徐復觀藝術觀點的批判──兼論他的品格與風格〉,《作品》第3卷
第1期(1962年1月25日),頁9-12。
虞君質,〈失言──與徐復觀談美學〉,《新生報》(1962年12月20日)。
虞君質,〈抽象平議〉,《新生報》(1961年10月18日)。
聞靈,〈從「保羅.泰勒舞蹈團」訪港談美國現代舞蹈的趨向〉,《今日世界》第359
期(1967年3月1日),頁12-13。
十四畫
齊邦媛,〈江河匯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說〉,《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
頁43-67。
鳴劍,〈從音樂輿論上建立健全的音樂評論〉,《文星》第51期(1962年1月1日),
頁41。
廖咸浩,〈逃離國族──五十年來的台灣現代詩〉,《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138-147。
端木虹,〈與胡適博士談現代主義〉,《筆匯》第1卷第3期(1959年7月15日),
頁27-28。
趙淑俠,〈從留學生文藝談海外的知識份子〉,《文訊》第13期(1984年8月),頁147-155。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79-127。new window
銀正雄,〈我讀「朱西甯自選集」〉,《中華文藝》第12卷第4期(1976年12月)。
蔡源煌,〈台灣四十年來的文學與意識型態〉,《中國論壇》第319期(1989年1月
10日),頁38-45。
十五畫
樊善標,〈戰場與戰略──余光中六十年代散文革新主張的一種詮釋〉,《人文中國new window
學報》第10期(2004年5月),頁187-218。
劉立化,〈解剖林懷民的「蟬」〉,《自由青年》第43卷第3期(1970年3月),頁74-80。
劉正偉,〈戰後台灣第一場現代詩論戰──關於紀弦與覃子豪的現代詩論戰〉,《創
世紀》第140-141期(2004年10月),頁384-393。
劉小楓,〈流亡話語與意識型態〉,《廿一世紀》第1期(1990年10月),頁113-
120。
劉昌元,〈盧卡奇的小說反映〉,《中外文學》第17卷第8期(1988年1月),頁93new window
-111。
劉若緹、趙書琴,〈試論《文星》雜誌〉,《聯合學報》第15期(1997年11月),
頁7-33。
劉國松,〈不是宣言──寫在「五月畫展」之前〉,《筆匯》第1期(1959年5月1
日),頁27-28。
劉國松,〈談全省美展──敬致劉真廳長〉,《筆匯》第1卷第6期(1959年10月),
頁25-28。
劉國松,〈現代繪畫的本質〉,《筆匯》第1卷第12期(1960年4月27日),頁17
-20。
劉現成,〈六○年代台灣「健康寫實」影片之社會歷史分析〉,《電影資料館》第72
期(1994年11月12日),頁48-58。
劉紹銘,〈現代中國小說之時間與現實觀念〉,《聯合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new window
1月),頁64-79。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new window
年5月1日),頁50-67。
葉石濤,〈六十年代的台灣鄉土文學〉,《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137
-146。
葉美瑤採訪整理,〈開啟一把塵封三十五年的心鎖──訪郭良蕙女士談《心鎖》
禁書事件始末〉,《聯合文學》第14卷第10期(1998年8月),頁60-64。
葉維廉,〈現代中國小說的結構〉,《現代文學》第33期(1967年12月15日)。
葉龍彥,〈「五月畫會」在台灣美術史上的地位〉,《台北文獻直字》第135期(2001
年3月),頁173-199。
鄭雅云,〈談王文興早期的十五篇小說〉,《文壇》第249期(1981年3月),頁61
-69。
十六畫
薛茂松,〈六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156
-191。
龍彼德,〈大風起於深澤──論洛夫的詩歌藝術〉,《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1991年11月),頁120-139。
十七畫
應鳯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文學台灣》第26期(1998年4月)。網址:www.ncku.edu.tw/
應鳯凰,〈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台灣》第21期(1997年1月),頁34-43。
應鳯凰,〈他不只是「反共小說家」〉,《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年3月),頁25。
蔡英俊,〈試論王文興小說中的挫敗主題──范曄是怎麼長大的?〉,《文星》第102new window
期(1986年12月),頁118-129。
簡政珍,〈白先勇的敘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頁169-194。
謝冰瑩,〈給郭良蕙女士的一封公開信〉,《自由青年》第29卷第9期(1963年5
月1日),頁17。
謝材俊,〈返鄉之路〉,《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年3月),頁12-19。
謝愛之,〈也談抽象畫的問題〉,《聯合報》(1961年9月9日)。
鍾雷,〈五十年代劇運的拓展〉,《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十八畫
蕭自誠,〈掀起新的文藝思潮〉,《文藝創作》第14期(1952年6月1日),頁1-4。
蕭蕭,〈創世紀風雲〉,《創世紀》第65期(1984年10月),頁44-54。
魏子雲,〈我印象中的香港文化界〉,《文訊月刊》第20期(1985年10月),頁27
-32。
十九畫
羅易風,〈傑出現代舞蹈家瑪莎.葛拉罕〉,《今日世界》第331期(1966年1月1日),頁16。
羅提,〈旁觀者說幾句話──就教於誤用邏輯名詞的「邏輯教授」虞君質先生〉,《文
星》第52期(1962年2月1日),頁34-35。
羅森棟,〈「今日世界」塑造映象的內容與範圍(上)〉,《思與言》第9卷第4期(1971年11月),頁41-47。new window
羅森棟,〈「今日世界」塑造映象的內容與範圍(下)〉,《思與言》第9卷第5期(1971年12月),頁34-41。new window
譚石,〈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觀察〉,《聯合文學》第7卷第10
期(1991年8月),頁72-80。
廿畫
饒博榮(Steven L. Riep)作、李延輝譯,〈〈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
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93-114。
廿一畫
蘇雪林,〈評兩本黃色小說《江山美人》與《心鎖》〉,《文苑》第2卷第4期(1963年3月)。
蘇玄玄,〈朱西甯──一個精誠的文學開墾者〉,《幼獅文藝》第31卷第3期(1969年9月),頁90-105。
露路譯,〈現代舞蹈──打破成規的藝術〉,《今日世界》第365期(1967年6月1日),頁12-13。
顧獻樑,〈論製樂小集〉,《文星》第42期(1961年4月1日),頁30。
P.A.,〈「變形虹」評介〉,《自由青年》第41卷第3期(1969年3月),頁112-114。
肆、學位論文
四畫
王若萍,《一個反支配論述的形成──七○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與形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96年6月。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論,2005年6月。
六畫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論,1994年6月。
七畫
吳嘉瑜,《史惟亮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論,1990年6月。
李宜靜,《王禎和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4年6月。
李雅婷《建構台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灣大學政治所碩論,2003年6月。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成大歷史語言研究所碩論,1993年6月。
八畫
周永芳,《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2年6月。
林偉淑,《《現代文學》小說創作及譯介的文學理論的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5年6月。
林培瑩,《被誤解的本土現代主義者──歐陽子作品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0年6月。
林碧霞,《陳映真小說中意象的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6月。
林增益,《王禎和小說創作風格析論》,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6月。
林燕珠,《劉大任小說中的家族與國族》,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9年8
月。
林積萍,《《現代文學》新視界──文學雜誌的向量探索》,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66月。
邱茂生,《中國新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研究(1917-1949)》,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1994年6月。new window
九畫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3年1月。new window
洪珊慧,《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8年6月。
十畫
徐筱薇,《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成大台灣文學所碩論,2004年6月。
十一畫
張怡仙,《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論,1988年6月。
張雅惠,《存在與慾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6月。
張瀛太,《朱西甯小說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1年1月。new window
陳正然,《台灣五○年代知識份子的文化運動──以「文星」為例》,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論,1985年6月。
陳季嫻,《「惡」的書寫──七等生小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
陳美美,《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6月。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所碩論,1994年1月。
十二畫
傅怡禎,《五十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3年6月。
十三畫
楊政源,《家,太遠了──朱西甯懷鄉小說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7年6月。
詹曜齊,《台灣的現代化論戰與現代主義運動》,世新大學社會研究所碩論,2006
年2月。
十四畫
廖淑芳,《七等生文體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論,1989年6月。
廖淑芳,《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文學現象為核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5年7月。new window
管永仲,《陳映真小說主題研究》,華梵人文科技學院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論,1997年6月。
十五畫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論,2002年12月。new window
十七畫
韓維君,《等待果陀及其他──從《劇場》雜誌談一九六○年代現代主義在台灣之發展》,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碩論,1998年6月。
十八畫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9年6月。
十九畫
羅夏美,《陳映真小說研究──以盧卡奇理論為主要探討途徑》,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年6月。
廿一畫
蘇慧雲,《紅色的執著與白色的焦慮──陳映真及其小說研究》,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97年6月。
廿二畫
龔炳源,《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7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