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佛教輪迴思想的論述分析--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書刊名:中華佛學研究
作者:呂凱文
作者(外文):Lu, Kaiwe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9
頁次:頁1-27
主題關鍵詞:弊宿鳩摩羅迦葉輪迴斷見論述分析初期佛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28
佛教接受印度傳統輪迴觀念,卻批判傳統思想的「有〔我〕輪迴」為「常見」,也駁斥當時新興思想的「沒有輪迴」為「斷見」,認為這兩種相反的輪迴觀念皆是「邪見」。若是如此,佛教如何透過自身宗教經典的「論述實踐,在這兩種相反的輪迴觀念上,證成與維護自身意義的輪迴思想呢?這篇文章旨在初步思考此問題,並選擇其中的後者作嘗試性的回答。首先,本文約略地描繪出佛教輪迴思想的「前理解」背景,進而指出佛教構成自身意義輪迴思想的歷程,至少必須回應兩種主要「他者」論敵的觀點:其一是持「常見」的輪迴肯定論者,其二是持「斷見」的虛無論者。佛教自身意義的輪迴思想亦是在這兩種主要敵論的鏡映裡被辯證地構成。其次,本文以《弊宿經》為題材,透過漢巴語系佛教經典的對讀與解釋,說明佛教對持「斷見」虛無論者的批判觀點,並從「論述分析」的角度,探討佛教如何運用宗教經典的「論述實踐」達到宣教與護教目的,藉此揭示宗教經典背後的價值預設。
期刊論文
1.李志夫(1987)。試分析印度「六師」之思想。中華佛學學報,1,245-2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ali Text Society。Majjhima-nikāya。  new window
2.漢譯南傳大藏經。漢譯南傳大藏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那先比丘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oucault, Michel、Sheridan-Smith, Alan(1970)。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Tavistock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5.Foucault, Michel、Rabinow, Paul(1984)。The Foucault Reader。New York:Pantheon Books。  new window
6.Fair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Language and Power。New York。  new window
7.楊郁文(1983)。長阿含經題解。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長阿含經(一)。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Theragáthá Commentary。Theragáthá Commentary。  new window
9.Pap~nca Súdaní。Pap~nca Súdaní。  new window
其他
1.Samyutta Nikaya。  new window
2.Brhdaaranyaka Upani.sad。  new window
3.Digha Nikaya。  new window
4.Vimaanavatthu Commentary。  new window
5.Anguttara Nikaya。  new window
6.Dhammapadatthakathaa。  new window
7.Manorathapurani。  new window
8.Jaataka。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