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學生選修體育課程考量因素與體驗程度之研究--以花式撞球為例
書刊名:運動教練科學
作者:謝謨郁 引用關係李淑惠 引用關係Lin, Wen-long
作者(外文):Hsieh, Mo-yuLee, Shu-hu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5
頁次:頁171-190
主題關鍵詞:動機體驗程度花式撞球MotivationsLevel of experiencePo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6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Choi, T.(1999)。An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otel selection factors in Hong Kong hotel industry: A analysis of business and leisure travelers。Tourism Management,21(2000),363-377。  new window
2.陳偉瑀(19981000)。專科體育教師教導方式對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內在動機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1),241-2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淑蘭(2000)。國立中與大學大四學生體育課選修現況調查研究。大專體育,51,30-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ethna, Beheruz N.(1982)。Extensions and Testing of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Business Economic,17(4),28-31。  new window
5.許素琴(19990300)。國立中央大學四年級學生選修體育課現況暨影響選修意願因素之調查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2(4)=48,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建隆(19980200)。臺灣地區大四學生選修「體育課」考量因素之研究。大專體育,35,8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志強(19971200)。雲林科技大學學生選修體育運動相關課程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4,7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ampson, S. E.、Showalter, M. J.(1999)。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 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3),1-25。  new window
9.Chapman, Randall G.(1993)。Brand performance comparatives。The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2(1),42-50。  new window
10.Sarason, S. B.(1984)。Review of schooling in America: Scapegoat and salvation by Vernon H. Smith。Phi Delta Kappan,66(3),224-22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良漢(2001)。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現況及需求之研究。2001國際高等體育教育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進成、方靜儀、許志遠、鍾武侖、王鈞平(2003)。南華大學學生參與動機、阻礙因素、運動參與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健康休閒暨觀光餐旅產官學研討會。臺南:立德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章展、李素馨、侯錦雄(1999)。應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探討青少年觀光遊憩活動需求特性。1999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9)。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99-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江南發(1991)。青少年期自我統合發展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學綿(2001)。舞蹈才藝班消費者之行為研究--以臺中市綿綿舞蹈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書銘(2003)。休閒運動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台南市立羽球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美吟(1985)。遊樂體驗之分析,以楓林瀑布、擎天崗、太平山實例調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秀華(1993)。健康適能俱樂部會員消費者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碧媜(1999)。消費動機、服務品質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玉鈴(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謝智謀、王怡婷(2003)。體驗教育:帶領内省指導手冊。台北:幼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小惠、王瑞麟、江澤群、呂銀益、呂謙、官文炎、林宏恩、林國榮、徐揚、許明彰、陳維智、黃煜(2003)。運動管理學。臺中市:華格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甘逢、周新富、吳明隆(2003)。教育導論。台北市: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靈宏(1992)。消費者行為。台北市:五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ine, R. N.(1991)。Making con-nections: 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Alexandris,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window
6.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aslow, Abraham H.、Frager, Robert、Fadiman, James、McReynolds, C.(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rper。  new window
9.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松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