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宗教信仰:人類的救贖--以印度教(Hinduism)、佛教(Buddism)、基督教(Christianity)與伊斯蘭教(Islam)為例
書刊名: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作者:劉承宗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2
頁次:頁1-16
主題關鍵詞: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155
人生是什麼?為什麼人生苦多於樂?最常見的救贖之道,就是求助信仰;透過信仰,即使現實生活中身體的傷病與生活的挫敗仍在,當事人往往變得可以理解生命中的挫敗,並能進一步藉信仰建立有意義的人生。 印度教認為:享樂、成功、和責任絕不是人類最終的目的,它們頂多是提昇生命的工具罷了。「解脫」才是人類真正的需要,擺脫人的有限性獲得無限的存在、無限的知識和無限的喜樂。 佛教主張所有生命都會輪迴,周而復始轉生、再生直至獲得涅槃。輪迴與「羯磨(karma)=業報」觀念相連繫,轉世來生乃由此生此世的所做所為所決定。涅槃是佛教的至善之境,是佛教徒結束苦難、和輪迴轉生的終極目標。 基督教相信: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為人贖了罪,這是神救人的第一步;人接受基督作他的救主,聖靈就「重生」他,這是神救人的第二步。此時,人雖擁有聖靈的生命,卻尚有許多體與魂的私意、已見、不順服、不奉獻的本性;只有放下一切、接受聖靈作主,人的生命纔會徹底改變。 伊斯蘭教的五根柱子說明回教徒侍奉神的原則:信仰的告白、正規的祈禱、慈善、遵守齋月、和朝聖。蘇菲(Sufi)派除遵守五柱外,另有一套互相重疊且各具特色的途徑,即愛、狂喜、和直覺的路。 人的生命處境是身體不免衰老,心智也有限制,但靈性的運作卻可持續發展,進而突破生死界線;人生在世,越早明白生命有「身心靈」三個層次,就越容易作出完整的人生規劃;而靈的休養乃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以靈拓展生命的深度、寬度、與高度,就可以平安喜樂善渡一生。
期刊論文
1.黃淑基(20031200)。知識份子對宗教意識的關懷--從密契主義談起。通識研究集刊,4,81-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amien Keown、鄭柏銘(1998)。佛學。牛津:中國牛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arvey, Peter(1990)。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Teachings, History and Practi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Tillich, Paul、Kimball, Robert C.(1959)。Theology of Culture。New York。  new window
4.Yinger, J. Milton(1970)。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London, UK:New York:Routledge:Macmillan。  new window
5.傅佩榮(1997)。中西十大哲學家。臺北市: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田立克、胡生(1987)。生之勇氣。台北:久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財團法人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2004)。二千年教會歷史巡禮。台北市:財團法人臺灣福音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倪柝聲(2003)。倪柝聲論靈命。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2)。啓示錄二十一2。新約聖經。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佛本行集經 卷第三十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芮傳明、趙學元、E. Durkheim(1992)。宗教的基本形式。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arl Gustav Jung(1997)。容格說:「我的病人大都是失去信仰的迷途羔羊!」。容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安雲、劉述先(2008)。人的宗教。台北縣新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釋正行(2005)。圖說佛教故事。長春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顏素慧(2002)。釋迦牟尼小百科。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佩榮(1995)。我看-心靈世界的開拓。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佩榮(1999)。走向智慧的高峰。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雜阿含經 卷第十五.第380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晨興聖言(1998)。希伯來書結晶讀經《一》。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晨興聖言(1997)。神新約執事極重要的内容《三》。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Mohammed Piekthall's(1953)。The Meaning of the Glorious Koran.。N.Y。  new window
22.Ameer Ali,(1923)。The Spirit of Islam, 1902。London。  new window
23.B.K.S. Iyengar's(1965)。Light of Yoga。New York。  new window
24.Charles Le Gai Eaton(1985)。Islam and the Destiny of Man Albany。  new window
25.Cyprian Rice(1964)。The Persian Sufis。London。  new window
26.Geertz, C.(1979)。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Wm. A. Lessa and Evon Z. Vogt.。New York。  new window
27.Heinrich Zimmer,(1969)。The Philosophies of India, 1951, Reprint。Princeton, NJ。  new window
28.James Robson(1965)。Mishkat al-Masabih。Lahore。  new window
29.James, W(1960)。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London & Glasgow。  new window
30.Kenneth Cragg's(1988)。The House of Islam。Belmont, CA。  new window
31.Martin Ling's(1988)。What is Sufism。London。  new window
32.NewmannErich(1962)。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Consciousness。N.Y。  new window
33.Paul Deussen(1966)。The Philosophy of the Upanishads, 1908.。New York。  new window
34.Simone Weil(1973)。Waiting for God。New York:Harper & Row。  new window
35.Streng, Frederick J.(1985)。Understanding Religious Life。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Inc.。  new window
36.Tagre R.(1961)。The Religion of Man。Bosto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