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拔河選手團隊凝聚力與比賽流暢體驗之研究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李姿怡郭正德畢璐鑾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0:2
頁次:頁103-115
主題關鍵詞:拔河團隊凝聚力流暢體驗選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44
本研究目的:探討拔河選手於比賽時對團隊凝聚力與比賽流暢體驗之分佈情形及相關性。 方法:以教育部98年度拔河比賽隊伍的大專、高中職、國中之甲、乙組選手為研究對象,以普查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發放 630份,刪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共597份,回收率96%。資料分析方法含描述性統計、平均數分析、獨立樣本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 結果:一、教育部98年度拔河比賽之男性選手多於女性選手, 10-15歲的國中選手居多,訓練年資較多為2年以下,每週訓練頻率大多為 4-5天,每次訓練時間為 2-3小時者最多。二、選手對團隊凝聚力的認同度越高獲勝機會也越高;高成就感的選手對比賽流暢體驗之感受較強烈。三、 10-15歲拔河選手的團隊凝聚力感受大於16-20歲;男性比女性更能感受到流暢體驗。四、團隊凝聚力與比賽流暢體驗總相關r係數為 .50具有顯著性中度正相關;團隊凝聚力對比賽流暢體驗之預測力達 29%的變異量,工作凝聚力與社會凝聚力的β係數分別是 .399、與 .149均為正值,此二變項對比賽流暢體驗的影響為正向,表示選手團隊凝聚力高比賽流暢體驗感受度愈高。 結論:教練應加強團隊中人際關係之和諧、情感之交流及聘請專任教練加強技能指導,以提高選手在比賽時團隊凝聚力與流暢體驗之感受,進而提升運動表現。
期刊論文
1.聶喬齡(20000900)。不同性別、運動項目、經驗長短及特質性焦慮在運動流暢經驗上的差異。中華體育季刊,14(2),116-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永旺(20061200)。我國推展各級學校八人制拔河活動之現況。學校體育,16(6)=97,49-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arron, A. V.(1982)。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4(2),123-138。  new window
4.洪嘉文(20011200)。推展各級學校八人制拔河運動成功因素分析。學校體育,11(7)=6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涂瑞洪(19970300)。拔河之源由及基本力學概念。臺灣省學校體育,7(2)=38,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玉龍、陳五洲(20010800)。論我國室內八人制拔河運動之推展。大專體育,55,4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Jackson, Susan A.、Marsh, Herbert W.(1996)。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Optimal Experience: The Flow State Scale。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8(1),17-3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傳傑(2007)。台北縣集美國小八人制拔河運動推廣的現況與策略研究。桃園縣。147-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金杉(2002)。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素娥(1995)。大專籃球選手的知覺運動動機氣候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寶億(2004)。大專橄欖球代表隊球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認知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孝宗(2009)。游泳池服務品質與游泳流暢體驗之研究以臺北市北投運動中心為例。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sikszentmihalyi, Mihaly(1997)。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Basic Books。  new window
2.邱皓政(2002)。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sikszentmihalyi, Mihaly(1975)。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Jossey-Bass。  new window
4.Mikalachki, A.(1969)。Group cohesion reconsidered。London: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new window
5.Nakamura, J.(1988)。Optimal experience and the use of talent。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New York。  new window
6.Zander, A.(1971)。Motives and groups。New York, NY。  new window
其他
1.Csikszentmihalyi, Mihaly(1992)。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new window
2.Mugford, A. L.(2005)。Flow in a team sport setting: Does cohesion matter?。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