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想像的臺灣當代藝術--從北美館「新展望展」到「臺北雙年展」的查考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陳曼華
作者(外文):Chen, Man-hua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9
頁次:頁58-75
主題關鍵詞:臺灣當代藝術新展望展臺北雙年展後殖民全球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179
迄今關於台北雙年展的研究,多座落於批判其「國際化」的策展導向,特別是引進國外評審∕策展人所導致的台灣藝術主體性受威脅的危機。然而,這樣的論述傾向其實是在台灣藝術與西方藝術間劃分出一道想像的地理界線,其中預設了台灣藝術與西方藝術必然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而國外評審∕策展人(特別是西方)的存在,與決定此運作模式的官方體制──台北市立美術館,即顯示了畫下那一道界線的權力,透過這個權力機制的運作,台灣藝術成為馴化於西方藝術的表徵。 本文爬梳台灣的雙年展肇始──「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對於台北雙年展及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影響,並探看其後台北雙年展中台灣藝術家的作品特色,試圖由以下面向重新檢視過往研究者認為台北雙年展的「國際化」造成台灣藝術被西方藝術馴化的論點有效:其一,台灣藝術與西方藝術的界線果真如此明確二分嗎?其二,台灣藝術是否在西方霸權的「想像」之中抹除了自己的樣貌?抑或呈現出雜揉中的反動力量?最後,則針對迄今關於雙年展議題的論述過度聚焦於批判策展人權力的策略盲點提出檢討。
期刊論文
1.林伯欣(20001200)。九○年代後期當代藝術策展的論述形構:兼論臺灣美術主體位置的流變。中外文學,29(7)=343,4-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子傑(2004)。這是一個在美術館內的雙年展--專訪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黃才郎。典藏今藝術,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以正(1984)。從韓國現代美術展及新展望展談起。台北市立美術館季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苓尹(1990)。美術界體檢「新展望」。雄獅美術,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金桃(2004)。台北雙年展應該包含更多的過程及非正式性--專訪2004台北雙年展策展人范黛琳。典藏今藝術,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以正(1984)。談開館十項展後的工作與方針。台北市立美術館季刊,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伯欣(2000)。策展機器的愛慾政治學--評2000年台北雙年展。典藏今藝術,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侯淑姿(2009)。讓社會得以回應藝術,讓專業回歸專業--二○○八臺北雙年展與文化政策觀察。藝術家,4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慧華(2004)。我們如何面對現實?。典藏今藝術,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瑞屏(1984)。發刊詞。台北市立美術館季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簡子傑(2004)。歷屆策展人談台北雙年展機制。典藏今藝術,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連德誠(1988)。論拼貼--從新展望談起。雄獅美術,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傳興(1988)。逆光或批評的學習。雄獅美術,2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位政(1998)。從雙年展的變革談臺灣藝術現象。現代美術,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海鳴(2008)。社會介入型藝術的能量集結的示範--觀察2008年臺北雙年展的架構及社會影響力。藝術家,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簡子傑(2004)。〈那麼,讓對話開始〉--台北雙年展「在乎現實嗎?」。典藏今藝術,1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家憲(2005)。全球化與後殖民文化消費--以臺北雙年展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佩怡(2000)。後九〇年代臺北市立美術館國際策展的「本土╱國際」策略探討(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aid, Edward W.、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2003)。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黛琳、鄭慧華(2004)。2004台北雙年展:在乎現實嗎?。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玉靜(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〇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台北市立美術館(1984)。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添旺(1986)。1986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賴明珠、林金聰(1988)。1988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則貞(1990)。1990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habha, Homi K.(1986)。Signs Taken for Wonders: Questions of Ambivalence and Authority under a Three Outside Delhi, May 1817。Race, Writing and Difference。  new window
其他
1.黃寶萍(20041029)。制度?經費?台北雙年展怎麼走下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3)。發掘有潛力的現代畫家北市美術館將辦徵展活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參展條例部分修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4)。中國現代繪畫 韓國展期延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玉玲(1988)。現代美術進軍國際!美術館將僅領國內優秀藝術家步入世界藝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玉玲(1988)。時代環境原創北市美術館現代美術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habha, Homi K.(1996)。Culture's In-Between。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  new window
2.Bhabha, Homi K.(1994)。Of Mimicry and Man: 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The Location of Culture。Routledge。  new window
3.Hall, Stuart(1990)。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  new window
4.倪再沁(1995)。重讀雄獅美術--管窺台灣美術二十年。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雄獅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