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階層、理想與實際--對「中華道教神明系統溯源表」的分析
書刊名:宗教哲學
作者:張家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Zhang, Jia-li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85
頁次:頁73-93
主題關鍵詞:先天無極界開天太極界後天陰陽界功國神靈社稷地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1
關於道教眾神的分類,道教總廟三清宮的《道教諸神聖記》及「中華道教神明系統溯源表」(下稱「溯源表」)有些差異,應該可以予以調整及細緻化。然而,道教神明階級的建構極其不易,容易流於各說各話的局面,這與神譜的積累、宗教融合、政治力介入等因素有關。仔細觀察,「溯源表」的神明經常出現在不同階層重複出現及位階排列上的混亂現象,此種編排方式足令學習者無所適從。此外,「溯源表」把功國偉人列為最低階神,其實不盡恰當,似有矮化以功國偉人為主神的宮廟之嫌。至於功國神靈眾神的神格,則應回到該神靈到目前為止的最高神格,再按神格高低,加以系統、階層的排列,方屬合理。而諷刺的是,從台灣宮廟及信徒供奉的道教神明來看,有部分神明產生信仰萎縮,甚至不被信徒供奉的現象,但它在「溯源表」中,卻占著極高階的位置。職是之故,「溯源表」應對各神明給予重新定位,除了朝系統化、精確化加以修訂外,也要合併重複出現的神明,對「功國神靈」及「社稷地祇」,亦宜給予合理的神格、位階,而非列在「溯源表」的底層,這樣道教對民間宗教眾神才算尊重。
會議論文
1.蕭進銘(2011)。從星斗之母到慈悲救度女神--斗姆信仰源流考察。道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保安宮。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德(2013)。臺灣道教閰羅天子信仰研究初探。第七屆道教與民間宗教神祇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豐楙(2009)。上清經派的王母與白玉龜臺。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花蓮勝安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家麟(2015)。感恩、感應與禳災:祭星思想與儀式的轉化。2015年紀念涵靜老人學術研討會。宗教哲學研究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家麟(2011)。論臺灣新興宗教變遷經驗(1949-2010)。建國百年宗教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宗教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家麟(2016)。凶神或吉神:論臺灣地區安太歲的類型與思想意涵。2016臺灣宗教學會年會。臺灣宗教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家麟(2017)。慈悲濟世:以臺中慈德慈惠堂母娘信仰為例。第七屆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論壇。涇川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家麟(2017)。與時俱進:宗教如何因應E社會?。E世代宗教發展與存續之道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宏誼(2011)。道教四聖的來源與信仰演變。第五屆道教與民間宗教神祇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北保安宮。4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世維(1994)。道教朝元圖之圖像及其宗教意涵(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書田(1990)。華夏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宗力、欒保群(2001)。中國民間諸神。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弘景、閭丘方遠(1962)。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臺北縣板橋: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家麟(2016)。宗教GPS。臺灣宗教與社會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家麟(2016)。多元.詮釋與解釋:多采多姿的臺灣民間宗教。臺北:蘭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道教總廟三清宮(2015)。道教諸神聖記。道教總廟三清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瞿海源(20020000)。宗教與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仲宇(2003)。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atson, James L.(2002)。神祇標準化--華南沿岸天候地位的提昇(960-1960)。諸神嘉年華--香港宗教研究。香港: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進銘(2006)。三清道祖信仰源流。臺北市寺廟神佛源流。臺北市民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